教学能力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能力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能力反思

教学能力反思范文1

论文摘要: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把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教学反思和反思性教学的应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teaching)又称反思性实践(reflec-fivepractice),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师范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它是培养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反思性教学

1.1反思性教学的含义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思潮或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倡导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意图从不同方面对其概念进行诊释,但多将界定重点放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现在较能得到认同的是我国学者熊川武对反思性教学的定义,他将反思性教学界定为:反思性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育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一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这一界定说明了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既是教授者又是学习者,同时又突显了教师反思的重要性。

1.2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是一种可重复的反思。它旨在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它是一个螺旋式的提高过程。

(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是一种对教学产生新的理解的过程。

(3)反思性教学是既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又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的实践活动,是把教学作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实践过程。

(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它让教师感到自己有责任让每位学生成功,而且认为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学生成功的关键。

2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途径—反思

2.1教学反思的方式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其能力发展的途径。Schon}指出,从业者结合亲身经历中的疑惑,通过一系列的反思、研究活动来寻求解决疑惑的方法,是从业者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师的教学反思包括以下步骤。

2.1.1课后小结养成每节课都要进行小结的习惯。小结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反思过程,首先要反思学生,如学生的反应如何、接受程度怎样等,然后要反思教学,如与学生互动如何,教法运用是否得当,是否突出了重点、难点,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等,以便为下次课积累经验,改正不足,发扬优点。

2.1.2听课与集体备课观察和分析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如课堂管理措施、教学方法、学生反应、师生关系、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等。通过听课,取长补短,学习长处、反思不足。并在课后彼此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讨论不同讲授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反思上一年在教授本节内容时出现的问题,积极改正。

2.1.3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比听课更全面的一种评价方式,要求评价者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要对被评价者的教学文件作出评判,即教学文件准备的各个环节是否得当等。这是一个反思、分析、综合和实践循环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2.1.4学生评教在某个学习阶段结束时,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3反思性教学的实践

反思性教学以科学反思为基础,是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相结合的教学,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是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实施反思性教学。

3.1调查研究,了解学生需要

反思性教学的主体还是学生,如果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而凭主观臆断实施教学,则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针对进人临床实习的学生,带教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人科实习计划,再根据学生希望获取什么知识来制订相应的实习教学计划。

3.2区分个体,结合集体讲课与个别指导

我们知道,虽是同类事物,但也有其共性和个性之分。比如由于《护理技能操作教程》相对规范、细化,护生进科实习后,很快就能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而医学生则不能。因此,在给医学生讲授技能辅导课时,应备齐所需用物,认真备课、示教,先以大班形式教学,再以小组形式教学,必要时一对一进行个别答疑。

3.3勤实践、多提问,返学为敬

学生牢固掌握了课堂所学知识不等于具备了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比如,要求护生学会初步分诊、询问病史,将跟随医生诊病、跟随教师模拟操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可以指定某护生边操作边讲解,其他护生找出不足之处,最后带教教师给予指导,使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并转换成技能、技巧,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4定期祖织麦流活动,进行反思性总结

要求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将自己的想法、体会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分析问题重点,进行自我反思。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交流,以培养学生不断反思、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能力反思范文2

关键词:教学反思;课后反思;教学再设计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发地对其教学活动进行认知和评价的过程,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提高。

教学反思的内容很多,它贯穿于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也贯穿于教师教学的各个阶段,而课后反思更是促进教师成长和教学能力提高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

课后反思就是教师上完课后,对该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反馈情况等反思,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以利于以后教学借鉴。

有人曾提出,如果教师不善于课后反思,那么教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在教学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进步”。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

作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从以下几方面重视和做好课后反思,对提高自己教学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一、反思课堂上的成功得意之处,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

教师每节课的教学都有成功和独到之处,都有自己感觉满意的地方,如独到别致的教学引入,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有趣的语言,新颖实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直观形象的演示实验,合理而恰到好处的补充实验,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设计,精准而有效的课堂练习以及适量而恰当的课后作业等,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后将这些成功之处及时反思回顾,整理、总结、记录供以后教学中参考使用,长期以往,不但会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还会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

二、反思课堂上的不足和失误之处并查找原因,提高教学能力

教然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和失误之处,一节课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是在所难免的,贵在及时反思总结这些疏漏和失误之处,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和提高。比如课后可以想想:问题的提出是否适合时机,提出问题后是否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的回答是否给予了及时适当的点评,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有含混不清的地方,演示实验的操作是否有不规范的地方,课后作业是否有过多过难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课后认真反思。反思是发现问题的源泉,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冷静思考,寻求解决的办法,那么在下次的教学过程中就有可能故态重演,重蹈覆辙。

三、通过师生课后交流,反思学生意见和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情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许多学生极具个性,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经常有自己的看法思考和评价,也有自己的感悟,学生也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他们在某个具体问题上有时会有独到的见解,这种见解往往最有价值和意义,是教学反思的好材料。通过课后跟学生的交流,使学生的好思想、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同时也充实了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丰富了自己的教学手段和内容,也会使自己的教学更接近于学生的实际。

跟学生的课后交流,在从学生那里得到启发,充实自己课堂的同时,要注意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收情况,并通过对学生接收知识情况的了解,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否做到了因人施教,是否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跟学生交流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尽量让自己的课堂做到“为了一切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四、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进行教学过程的“再设计”,完善课堂教学

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不断反思,重构自己课堂教学的过程,课后反思需要教师自觉及时地进行,需要长期的积累,并坚持养成良好的课后反思习惯。课后反思一定要及时。首先,课后思路最清晰,思维最活跃,是课后自检的最佳时机。此时反思,往往能发现自己备课中的不足、授课中的疏漏,并能及时改正和弥补。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频繁的“撞击”,往往会有一些超常发挥,“灵感”顿生,创新出成功的教例,这些“灵感”由于是突然“冒”出来的,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如不及时地、准确地记录下来,容易飘然而来,飘然而去,难以补救,因此,需要在课堂教学后及时反思,把“灵感”火花捕捉住,对增强课堂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技巧是大有裨益的。另外,课后学生的反应更是具体而真实,教师及时地将感受、反馈信息记录在案,能帮助和启发自己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通过课后反思,我们清晰地知道了本节课的优点和缺点,继承了教学成功的一面,同时发现了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整改,对这些得失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发挥优点和成功之处,同时改进失误和缺陷之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出更科学、更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过程,写出“再教设计”,使以后的教学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五、课后反思的点滴记录是教师教研能力成长的沃土

教学中课后反思,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经常的对教学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从而使课堂教学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自己关注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有较浓的教学研究色彩,教师只要坚持课后反思并及时记录反思中的点点滴滴,就会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首先,教学反思的长期积累来自于日常教学,教师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出的课后小结、课后反馈信息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和宝贵资料,为教学研究和撰写教研论文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材料。另外,通过课后反思是教师构建个人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必要环节,只要我们能够及时持久地反思下去,相信会有更多地发现。通过教学反思,使自己的教学逐步从经验传承走向理性思辨,使教育行为更多地转化为教育智慧,只要勤于思考、勤于动笔、就会将零碎地反思上升为理论。通过课后反思,教师从中学会教学和教学研究,教师的定位就会发生变化,从职业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可以说,课后反思就是我们教研能力成长的沃土。

总之,课后反思贵在重视,贵在坚持,课后小结、教学反思札记的积累来自于日常教学,从日常教学反思中,可以审视自己的教学足迹,倾听自己的回声,对其加工整理就是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案例,教师做好和重视课后反思,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发现教和学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设计和调整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趋于完善,从而不断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人曾提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课后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我们只要做有心人,重视和做好课后反思,教学能力就一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

教学能力反思范文3

任何学科在入门中,概念的教学尤为重要,初中化学学习最开也是从概念的理解开始的,而且化学学科中的概念是化学知识的基础部分,教概念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反思,能让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都得到强化,更加了有助于化学知识的学习。例如,教学“化学性质”概念时,我们知道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酸碱性、助燃性等,这是我们就要教学学生联系“物理性质”概念分析,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就能真正得出“化学性质”概念的本质是什么。这样的反思不仅能加深记忆,更能让学生加深理解。长期的练习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反思,养成反思的习惯,让学生知识学习更加快速、高效。

二、在知识形成中学会反思

新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重视知识的形成,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化学的学习同样如此。为此,在化学知识形成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反思,能让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的框架,整理清楚知识的脉络及思维的方式,尽快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取。例如,在教学碱的性质这一模块的知识,不是单纯的从告知学生碱有哪些性质,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联系以前所学习的酸的性质的方法,让学生对比得出碱有哪些性质,接下来再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推导、探究知识,看得出的结论与前面猜测的是否一致,这样经过学生自己实践得出的知识更急牢固,更能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让知识形成在形成中反思,练习新旧知识,对比建立知识间的练习,可以所实现了知识的再认识,实现了知识的重组。教师教学效果高效,学生学习效率也高。化学学习同别的学科一样都是一项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体系上的学习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反思,调动学生贮备知识,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化学概念、物体性质,更加完善的掌握实验步骤、过程及问题。如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我们不仅要通过实验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哪些性质,还要同时反思实验过程,“为什么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浑浊?”后来变澄清又是为什么?这其中有哪些物质生成,它们又具有哪些特征?等等着一系列问题的反思,能让学生更加清晰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熟悉实验过程,理清知识脉络,让学习更加有效。

三、在情景教学中学会反思

新课程下的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情景教学很好的实现了这一目标,让学生能在情景的引导下积极去参与教学活动,并能从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在学生热情和情绪都得到调动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学习的效率更高,创新性的学习能力更强。如我们建立生活化的情景教学,让学生练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进行反思,这样学生能从熟悉的场景中出发,激发兴趣,积极探究学习。例如,我们在冬季经常看到大雪过后,为了更快的让道路畅通,人们常常将工业盐撒在雪里,这样雪就能很快的融化,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联系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进行反思,不仅能激起学生的探究问题的兴趣,还能让学生觉得化学知识原来这么有用这么实用,一定要学号化学。这样的反思学习是在一种愉快、有趣的氛围下展开的,学生不仅心情愉悦,而且能得到尊重,学生愿意去反思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学生更加敢于创新。

四、在解题练习后学会反思

化学教学不仅有概念知识、实验教学,还有解题练习,解题是化学计算的重要方式,也是检验学生学习结果的综合性手段。解题是化学知识再现,实验步骤梳理,学习思维练习的过程,如果在解题练习后能经常性进行反思,经常练习能锻炼学生化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例如,有这样一道题:R元素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nROn1,则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第一种化学式RO2,第二种化学式RO,第三种化学式R2O5,第四种化学式R2O3。我们可以这样去分析:此题的条件是化学式HnROn1,这样就可以分析出元素的化合价为2n,推出R的氧化物的通式为R2O2n,这是学生可以觉得第一种化学式与第二种化学式都有可能,但这是一个无机化合物,考虑它的中原子个数,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第二种RO。解题不仅要对过程进行反思,还要对条件和所要追求的目标反思,这样在学生一看到问题提示,就能联系到什么条件,什么目的,需要怎样的过程,思路清晰,自然不会出错,解题更加顺利。解题的反思不仅能强化知识,加强知识点的联系,融会贯通,还能加深知识的深度,锻炼思维,优化解题过程,而且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五、结语

教学能力反思范文4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更为主动、更为积极地参与教学,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要从增强反思意识、加强系统学习、多方沟通交流、及时总结反思和加强指导五个方面来培养。

反思是个体成熟的标志。教学反思能力是衡量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尺度,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正如考尔德希德所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做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一、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和思考。教师的反思能力是一种理性智慧,通过反思,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客观的、理性的认识、判断、评价,进行有效的调节,并最终形成教师个人化的、独特的、带有新质特点的教育观念。通过反思能力的发展,老师的自主能力逐渐得到增强。对教师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按教学的进程来划分,反思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担任了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只有把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教师才能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才能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从而获得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认可。

1.2能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一个成功的、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作为分析与反思的对象,考察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种种途径,他们就是在这种不断反思中获得发展。国外曾有学者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十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受到限制。可见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反思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借助反思,教师对教学经验特别是问题性经验作批判性分析,这样他就能主动地将与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来,重新审视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所面临的教学问题。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说,当教师进入反思时,应该是自觉地、积极地、心甘情愿地思考自己的行动,即使不会令人满意或非常劳累,也会坚持不懈。

1.3能改进教师的职业成长方式。教师的职业成长,就其途径而言,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外在的影响。指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和提高,它源于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行为改善的规范、要求和期望。二是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指教师的自我完善,它源于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无疑地,后一种成长方式是更为常规和有效的。它有两大优势:一是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达到对不良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并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从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要求。二是教师的自主发展和教学反思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反思强调批判与发展的自觉性和深刻性,自主发展则强调批判与发展的主动性与持续性,两者只是强调的角度不同而已。这样,教师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愿望就赋予教师以新的角色定位。教师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研究者的地位,使教师工作获得尊严和生命力,从而改善了自己的社会形象。因此,成为反思型的教育实践专家,就意味着教师在专业成长中要通过自己自觉不断的“反思”和“审察”,与时俱进地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工作及经验进行反思和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4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育活动不是单纯的认知性活动,而是包含着社会文化和伦理因素等在内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师要想在复杂多变的教育实践中应付自如,不但要具备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和技巧,而且要对教学过程及教学经验展开不断的反思,从而找到走进学生心理、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路径。

二、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途径

2.1要增强反思意识,形成反思习惯。教师只有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才能真正接受反思,从而激发起反思的内在动力,进而产生具体的反思行为。个体的反思来自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对实践的迷茫和困惑,教师只有以自己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为前提,反思才有力量和效果。反思意识强的教师会经常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使自己不断完善。在长期的反思实践过程中,自己的反思习惯也就会慢慢养成。这样自然提高反思行为的自觉性。因此,正确的反思认识、强烈的反思意识、反思习惯的形成是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

2.2要加强系统的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向导。每个教师都必须不断地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新理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储备,提高自身素质。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任何事物都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以新的教育理念激发课堂活力,以新的教育理念深化素质教育。如果不转变教育理念,用陈旧的教学思想来教育今天的学生,不但害人害己不说,还会误人子弟。因此,要多多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否顺应时代潮流,在教学中是否自觉地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一边搞教学,一边主动学习新的教学理论,身体力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2.3要多方沟通,提高反思能力。也就是要创设良好的教学反思的环境和氛围。可以通过专家的引领,教研组、年级组或备课组的互助,或者以以老带新等形式,走出去或请进来,主动邀请教学同行一起进行反思,对不清楚、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请教同行,认真听取同行的意见,进行深度的反思分析和研讨交流。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反思。这是加强与其它院校和同行沟通、交流与学习的难得的好机会,要好好珍惜。但是,在一般条件下,教学反思尤其要注意与两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其一,与同事之间的探讨。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提出,积极与其他教师交流。通过交流与探讨,也许会受到启发或者得到更合理化的建议,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二,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其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发展。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教师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衡量教师工作的质量也必须从学生的发展上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学生的反馈意见应该成为教师反思自己的一面镜子。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这也是反思课堂教学效果,了解自己教学情况的好办法。在反思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吸纳学生的有益建议。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既有不同的个性,也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奇思妙想无不出自于个体的灵光一闪。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当中,亲自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课堂才不会平淡,才显得异彩纷呈,学习才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

2.4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反思总结的形式可以是日志、叙事和教学案例,也可以是札记、体会和教学后记等。可以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让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写出来,也可以针对教学中的某一闪光点或某一失误进行总结。这些都属于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提高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认识,找出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缺陷和自己在哪些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上存在的不足,促使自己不断加强学习,从而达到促进自己向专业化、学者型教师发展的目的。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学反思的时效性,即总结反思要及时。教学实践刚完成,此时教学感受最深刻、最清晰,成功在哪里、失败在何处最有体会,此时进行总结和反思为最佳。否则,时间一久,真情实感就淡化了。

教学能力反思范文5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途径被广泛提及。然而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实施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反思过程不完整制约着教学反思的有效进行,我们只有激发教学反思主体教师的反思意识与动机,创设反思型的环境,引导他们完整反思过程,并使反思成为其习惯,这样才能使教学反思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过程;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的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不仅仅是需要学会如何教学,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只有教师学会自主学习了,才可能调动起教师学习探索的积极主动性,让教师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探究原因,寻找解决路径,才可能让教师愿意进行教学反思,自发的寻找提高自己专业素质的方法。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从西方引进“反思性教学”观念以来,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教学反思已成为近年来倍受教育界重视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途径。笔者认为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对策如下:

1、激发动机,培养教学反思意识,激发教师的内在动机

反思直接要着眼于教学行为的改进,改进教学行为的起点不是新思想的接受,而在于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自我觉察,即认识到自己教学活动中的不足,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所以,它不是通过一系列的信息传授,而是通过对个人教学行为的观察来实现。教学反思意义也主要是促进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觉察,并帮助他们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反思模式下的知识主要是个体知识,即个体通过经验获得的知识,是问题性知识即通过批判性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作为过程的知识,强调建构知识的思维、推理和检验过程。因此只有教师的动机被调动起来,教师才会自觉主动地进行反思。我们可以为教师树立教学反思模式实践取得优秀效果的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来带动其他老师行动。改变教师观念,使他们不再认为进行反思是加重教学负担,建立有效机制引导老师进行教学反思并不断取得好的效果,是当务之急。

2、创设教师反思的氛围,创造反思性学校组织文化

“反思性学校组织文化的建构包括观念建构和制度建构。”反思性学校组织文化的观念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校长要有反思观念,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否符合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向,是否与时俱进,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等。校长除要求具有反思意识外还要求具有民主意识。把自己和老师从科层制的权利关系中解放出来,与教师建立起宽容、平等、民主和尊重的干群关系。反思性学校组织文化的制度建构首先要有一个民主平等的管理思想,使教师可以顺利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为教师反思提供可能。其次要在制度上保障教师教学反思,比如从时间上保障教师教学反思,不增加教师负担,让教师有固定的时间进行反思。定期检查教师的反思成果,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要树立榜样制度,用榜样的力量来带动群体的反思。

3、引导教师完整反思过程

首先,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回顾自己教学过程并且发现问题。

这个回顾整理的过程中可以教师单独反思也可以进行群体反思,听取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反思笔记,对自己的实践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师的问题接受能力。在进行群体教学反思时首先要寻找普遍性问题。普遍性问题不仅容易发现,而且似乎人人关涉,因此反思这类问题不大容易引起特定教育主体的消极反应。当大家对普遍问题的认识客观化并达成一定共识时,教育主体就逐步联系自己的实际,使反思由普遍问题向个人的特殊问题转移。这样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就更容易接受问题的提出,并且能做出积极的反应。

其次,在整理和回顾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再概念化。

为解决这一阶段中反思主体可能存在的反思主体不一致的问题,我们可以让理论研究者深入教师的教学实践,参与教师的回顾整理这一环节。当获得观察数据或相关资料后,需尽快着手分析,帮助教师分析资料并且更深一步认识到自己运用的理论指导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理论研究者与教师同时反思是理论存在的问题还是操作上存在不足,还是理论在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环境、条件等因素发生了改变,找出原因并及时改正,必要时进行概念的重新建构。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帮助教师了解反思过程,掌握反思操作流程,提高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能力,同时也为理论研究者掌握了第一手最直接的资料。

最后,要在分析和再概念化的基础上指导进一步的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注意的是再实践并不是教学反思过程的结束,而是新一轮教学反思的开始,将重构的理论付诸行动,检验假说是否成立;实现对教育主体的行为调节,进而改变教育实践。实验会生成新的经验,使教育主体更好地预提起行动者与评论者的双重角色。教学反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我们只有严格按照教学反思环节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反思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化。

4、要让主动、自主地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

教学能力反思范文6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自我评价 反思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确定某一阶段具体的学习目标。当这一阶段结束时,通过考试或外在的考查,评判自己的这一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如果实现了,学生就可以进行成功经验的反思,并把成功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学习习惯;否则,就应在老师的帮助下反思失败的原因,制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的反思,可分为课前反思、课后反思、阶段反思。课前反思是指学生在上每一节课之前,对前一节课所学内容的反思与回忆。课后反思是指学生在每堂课后,对该堂课所学内容的回忆与反思。它可以促进上节课所学内容在头脑中的巩固,有利于头脑中知识结构的完善。阶段反思是指学生在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该阶段所学重点词汇和句型、语法、主题等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迁移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不同的学习材料有不同的学习策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各种策略,然后反思其有效性,进而选取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策略。当个体对反思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在学习中自觉地运用反思以增强学习效果时,我们就认为他具有反思意识。反思不仅能使学生及时诊断活动过程的状态,检视和改正错误,优化已有认识,提高各方面合理性水平,而且能培养习惯化的反思行为。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自我评价,应该是增强学生反思智慧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情感等进行反思,对学习水平和外显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判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问以下问题:我掌握了哪些内容?达到预期目标了吗?学到了哪些方法?哪些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在学习困难前面是否坚持不懈?是否保持了乐观积极的态度?该怎样将自己的学习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探究过程中的反思,实际是探究学习的信息反馈调控阶段,它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深层次建构。首先,教师不能停留于反思所得出的结论上,要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思路,进行多角度观察、联想,从而找到更多的思维通道。在讲评单项选择题时,对其进行分析、改造,通过不断变换语境练习,让学生体会答案的变化。或者,指定其中的某一干扰项为正确答案,要求学生合理变换题干。在词汇教学时,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准确把握一词多义,或从不同角度造句。在书面表达教学时,鼓励学生就一种意思给出多种表达。在对话教学时,提供不同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自编对话。其次,可引导学生反思有联系的一些篇目,找准彼此的相同点,促使学生反思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后,还需引导学生对答案进行检验或提出疑问:结果是否合理?过程有没有漏洞?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这样的反思不仅能巩固知识、减少错误,而且能发展思维,培养探索能力,引发再创造。

单元学习结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单元的知识进行反思性总结,如:自己对这一单元中知识的认识是否达到所要求的程度?对这些知识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原有的认识有什么欠缺之处,这种欠缺是如何造成的,如何进行补救?通过反思,学生可以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从而建构新的良好的认知结构。

反思毅力使学生在持续周密地进行反思、表现与解释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我“揭短”和诱发“痛苦”的行为。学生要在反思中淋漓尽致地剖析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不能有丝毫的原谅和迁就。如缺乏毅力,即使反思技能很强,反思也难以顺利进行。反思的毅力不仅体现在学生反思的“持续性”、战胜困难、忍受痛苦等方面的“韧劲”上,而且表现在“督促”自己始终关注自身学习的不合理性并敢于向别人“解释”自己的不合理性上。教学中,教师不妨有意设置反思障碍,让学生多处逆境,引起多方面的反思,把自己的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置身于“反思他们的活动”的活动之中,而不是局限于忙碌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暴露思维过程,多次尝试,增强反思毅力。

反思不仅仅是为了回顾过去,用于主体性自我识错纠偏,还能提升认识与行为的层次,升华主体合理性水平,更重要的是能产生一种可以指明未来活动和行为的洞见。且经常得到他人的良好评价,他的自我定位就会比较高,就有可能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学习。但如果不对这种评价的合理性进行反思,就很容易导致骄傲自满的情绪,反而会影响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经常遭受学业上的失败,且很少得到老师的良好评价,或者平时是成功的,但突然学业上受挫,就可能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信心。因此,引导学生对自我评价进行反思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