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艺术基础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是学术积累和教学应用的开端和基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是小学语文写作课程。语文是百科之母,同时也是开发学生认知和理解以及表达的重要学科,而作文的形式则是语文学科的精华和最终教学培养的目的所在。
一、小学语文写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写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文科素质。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起源和实践活动的主要交流模式,同时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媒介。语文学科通过文字和语言结构的规划和研究,通过一些标准的文学素材,对学生进行标准的文字、语法、阅读理解以及文学创作能力的培养。最终以写作的形式应用于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在教学中写作教学的正确运用,能够决定学生整体文科阅读、理解和表达的综合素质,同时能够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
2.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提供重要的帮助。众所周知,语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上的逻辑思维和综合的表达能力。通过对基础文字、语法以及句段进行教学和训练,能够让学生对学科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在学习途径上能够为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命题、内容以及学科论述的学习提供科学的文化基础常识和应用标准。也是为什么说语文是“百科之母”的缘由。基于语文学科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更要注重语文写作的培养和能力积累,来实现综合文学素质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基本功培养不足
教学实践的开端和基础是针对学科基础知识进行培训和教育。通过传授学科基础理论和知识单元的过程,让学生形成学科的学习基础和进步的能力,为学科之后的学习和进步做好铺垫。但是,目前的很多语文写作课堂中,没有对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语法分析进行科学的讲解和传授。只是针对大纲的内容进行刻板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应用。没有课程知识点的真正意义做明确的研究和分析。也就是说可能在一堂课中,学生学到了文字和词汇,但是对于文字和词汇的属性和运用的方向没有充分的了解,甚至模糊。导致学生学无所用,语文基础课堂的意义完全丧失。
(二)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误差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文学的应用以及文学艺术的升华。通过教师对语言文字以及语文学科知识的传递,来培养学生们优良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个人对语文的理解以及自身的文学修养。很多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上,缺乏对语文学科精华深入理解,不能够真正把学生带入文化意林的状态。而且,自身的学识和文化修养有限,对学生语言应用的技巧和文学艺术的创造能力引导也操之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语文写作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这种情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毕竟师资力量在我国教学领域是相对欠缺的,能够获得卓越综合素质的教学人员更是不易。因此,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引导教师群体提升自身教学素养。
(三)缺乏新鲜的“进步血液”
随着新课改教学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而不断拓展。很多学校以及学科的教学应用也已经逐渐上升了一个层次。纵观整体的语文作文教学领域,依然有很多陈旧、滞后的教学习惯和理念。对于一些传统课堂中遗留下来的课程教学习惯和教学观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了语文作文教学的骨髓当中。即使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旧教学的固化和落后。很多教师虽然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功底和文化的造诣。但是针对新时代的教学改良和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接还存在一定的闭塞观念和思想滞后。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教学过程中的人本主义理念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发和应用。
三、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稳抓语文写作基本功
依据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针对语文写作课堂中的基础教学进行严格的制定和认真的引导。在针对语文写作上需要的文字以及语法的应用,做到,抓住重点、收集疑点、总结难点。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把重点、难点、疑点进行充分解决。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延伸和总结。主要针对语文作文写作中的意向需求以及专业方面的应用经验进行详细的推敲和摸索。并且针对部分重点著名的应用范畴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总结。并结合教师个人的经验和观点进行综合的评定。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
语文写作教W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学科,可以说是文学艺术的花房。在这所阳光灿烂的花房中,教师就是辛勤的园丁。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具体教学的内容和标准,总结自身的不足以及文化修养方面的欠缺。对自身的水平和素质不断的进行提升和补充。首先,可以参加各种常识性教学论坛和文学讲座;其次,加大自身的阅读量,完善自身的文学底蕴和个人修养;再次,多多观摩大师的经典作品,通过自身的领悟逐渐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最后,配合学校的教学大纲,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自身综合经验结合的人文主义写作教学。
(三)加大先进的创新步伐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范文2
一、寓美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幼儿园的各科教学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音乐教育
音乐是以声音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它以一定的节奏和旋律通过听觉影响着幼儿的情感,同时又使幼儿的听觉在音乐中获得更好的发展。音乐教育对于开发幼儿智力,发展其想象力、记忆力,活跃思维及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通过唱歌、欣赏音乐、游戏和舞蹈等内容教给幼儿有表情地唱歌并迎合音乐做出优美协调的节律动作或舞蹈动作,培养初步的音乐欣赏和唱歌、跳舞的简单技能,发展其音乐才能和音乐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如:欣赏《牧童短笛》时,教师将一组幻灯片放映到荧幕上,孩子们看到荧幕上出现碧绿的田野,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伴随着画面的变换,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幼儿不仅能感受到牧童的愉悦心情,而且对音乐的丰富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在音乐的作用下,幼儿的表演欲也就产生了,当他们随着音乐的节奏作出一定的节律动作时,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就得到了发展。又如《小娃娃跌倒了》这首歌曲,幼儿在学唱歌曲和领会歌曲情感的同时还能受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教育。
2.美术教育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包括和欣赏等内容。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由于它色彩协调,线条清晰,形象生动,有助于锻炼幼儿的视觉,又能够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想象力。幼儿对形象美好、色彩鲜艳的玩具和图片能表现出极大的欣赏欲,喜欢用画笔涂画出一些他们想象的图案来,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幼儿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所以教给幼儿简单的绘画、泥工、手工、纸工、制作玩具的 技能,使他们能够从事一些简单的美术,可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美术创造能力。如:幼儿最初画花朵时,所有孩子画的花朵几乎一个模样──“五瓣一芯”,画面单调。当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并经过对各种花的观察之后,再动笔时,就会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花来,这时幼儿已经进入了创造美的境界之中。
3.文学艺术教育
文学是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和情节的艺术,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园中的文学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听故事、听童话、朗读诗歌、观看儿童题材的影视作品等进行的。儿童文学作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艺术,而且可以使儿童受到美德教育,提高幼儿辨别真假、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要通过自己的表演形象地再现故事、童话、诗歌等文艺作品的内容,使其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如:童话《白雪公主》能激发幼儿的爱心和善良的品质,培养疾恶如仇的情感。又如故事《诚实的列宁》,能教育幼儿做了错事要勇于承认的诚实品质,等等。通过讲、读、看、听等形式,让幼儿多学习一些喜闻乐见的儿童文学作品,既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又能培养做人的美德,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4.体育教育
体育是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幼儿形体美、姿态美的主要教育途径。黑格尔说过:“通过体育锻炼,塑造一种和谐发展的人体,是同雕塑家的艺术创造相似的一种艺术创造”。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幼儿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技能,使他们能够在简单的体育活动中提高运动能力并促进体质的增强。幼儿园的体育教学还可以结合音乐或模仿小动物等手段进行。如:学免跳动作时,播放节奏强的乐曲,让幼儿随着优美的音乐节奏,模仿小兔跳,幼儿不仅跳得认真,活泼,而且都希望自己的动作优美协调,争取得到老师的表扬。而经常开展幼儿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机能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还能锻炼幼儿的坚强意志,提高身体的健康素质。
5.常识教育
常识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综合知识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使幼儿多了解一些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并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基础知识。由于常识教学中经常与自然界的客观事物打交道,所以应该利用常识教学对幼儿进行热爱科学和爱护环境等方面的科学常识美教育。如游览动物园时,可以让幼儿从观看各种动物的情趣中产生,热爱和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通过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美育
日常生活是美育的丰富源泉,凯洛夫说过“在儿童美育中,起着重大作用是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无知无觉”。创设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及室内外装饰,都应该注意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构思,同时还要注意童趣的特点。如:在围墙上画出形态各异的动物画及卡通画,能使幼儿有生活在童话世界的感觉。又如:在活动室或走廊的墙上画出有故事内容的童话,可以对幼儿进行无声的美育。在美的环境中,幼儿心理上能产生愉悦感,有利于幼儿健康和谐的心理发展。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包括从幼儿入园到离园的各个环节,生活环境包括园舍管理、教室环境管理、寝室管理等各种场所。而每一个生活环节和每处生活场所,都应该重视对幼儿的美育影响,用潜移默化的美育因素 ,使幼儿获得健康和谐的教育是日常生活中美育的主要内容。
三、通过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对幼儿进行美育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范文3
关键词:中学美术;课堂美术设计;特性
美术是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美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门类之一。首先,美术教育从感性方面就具有审美趣味、人文内涵、情感表现、信息传载等特质。其次,在理性方面又涵概和涉及了如数学、地理、物理等多种学科常识。以《新课标》的全新课程理念为依据,我国各地中小学校纷纷尝试教改,美术课程教材的科目编制由原来专业美术内容的具体设置转换为以欣赏·评述、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为主的三大块内容。在《义教美术课程标准教参》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指导下,要熟练掌握美术课堂设计特性。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特性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教学设计特性反映了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教师有关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如将要达到的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将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等均已反映在了教学设计中。因此,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认真思考,全面规划,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更好地发挥教学设计的指导功能,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从趣味性引导到审美性
趣味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在具体活动中体味乐趣。二是高层次的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如审美趣味等。在这里谈的是让中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体味乐趣。美术作品本身具有审美特性,创新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审美活动进行教学设计,审美活动要随堂处处可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利用各种契机通过欣赏-体验-感知-评述—评价的教学流程,让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创设多元文化情境,通过文学情境、音乐情境、游戏情境等,进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设计增加学生兴奋点,使他们产生探究的兴趣。运用灵活教学手段,以游戏、互动等活泼的合作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体味乐趣。一堂好的美术课,是美术教师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能从兴趣出发诱导和激发学生从产生兴趣,之后到产生审美的体验和感知,再到产生探究的兴趣,最后使学生达到主动的创造。
2.从教育性延伸到人文性
所有的教学设计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传统基础教育中情感教育存在着种种偏失,忽视了情感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价值和人文功用。新课程所强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是对传统基础教育课程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情感教育偏失的一种矫正。优化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是实现美术教育的载体。好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教育的实效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美术教师应普遍思考如何将美术的教育功能与人文相联系。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在进行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时,运用跨学科教学方法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如美术与自然科学、美术与社会科学等,来进行横向拓展性教学尝试,以求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培养学生成为有深度文化内涵的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人才观。根据学生实际能力,让学生鉴赏艺术作品,将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接近艺术,打破对艺术的神秘感,让艺术从神坛上走下来。
3.从悟性到创造性
人类是通过创造不断进取和发展的。创造性是创新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也是它的最高表现。创新美术教学设计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由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引发的教学活动风格多样,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它为启发学生的悟性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印度大文豪泰戈尔认为,“儿童艺术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摒弃陈腐的习俗、单调乏味的惯例,不断给予儿童机会,使他们透过所达到的惊异之心挖掘自身无限潜能”。潜能即潜在的能力,悟性是人先天具有的潜在能力。它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过程,是感知到觉悟的发展过程,它是“人”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基础。悟性的发展是要靠后天的教育来逐步养成的。悟性是产生创造的前提条件之一,有了“悟”才能创造。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教育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美术教师通过具体优化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悟性。只有在不断的启发和培养下,才能够使学生的悟性得到更快的发展和提高,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由单向思维方式向发散性思维方式转换。
4.从情境性到联想性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范文4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妖怪形象;传统文化
一、研究背景
自古以来,妖怪信仰都是我国信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动画电影的表现内容以想象为主,并不受到具体历史与固有形态、观念的限制。动画电影中出现的形象可以任意改变,能够轻松地呈现现实世界中无法拍摄的场景,塑造在物质世界中违背常识的形象,这就与充满神秘色彩的妖怪相契合。动画强国日本以独特的妖怪文化作为动画创作的重要源泉,生产了一大批优秀的妖怪题材作品,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妖怪形象。反观我国动画电影史,以传统文化为创作根基的国产动画电影中也不乏妖怪形象,对我国动画电影中的妖怪形象进行研究,探索出其当前形象塑造中的问题,对促进未来我国动画电影创作从肥沃的妖怪文化土壤中汲取更多的养分,塑造出更鲜明生动的妖怪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概念界定
“动画电影,英文为Animation,与常规电影的不同点在于动画电影的拍摄对象本身不是生命体,而是用造型艺术手段制作的假定性形象。”①动画电影的本质在于使原本没有生命力的形象能通过电影特性、电影思维、电影语言在银幕上活动起来。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动画电影的本体是一种时空艺术、视听艺术,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本文所讨论的“动画电影”包括卡通、剪纸、木偶、3D等多种动画类型。我国自古就有“妖怪”的概念。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在《搜神记》卷六中将“妖怪”定义为:“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妖怪”指能够幻化为人形的、具有人类不具有的神通的超自然现象或事物,而“妖怪”形象也就是人类对这种超自然现象的具象化。
三、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妖怪形象分类
从1941年万氏兄弟导演的动画电影《铁扇公主》中第一次出现妖怪形象开始,至2019年12月30日,笔者考察了78年间能够找到片源的国产动画电影②,并提取出了出现过妖怪形象的动画电影及影片中的妖怪形象。妖怪是人类观念的产物,没有人能准确说出其真实形象究竟是怎样的,动画电影在进行妖怪形象创作时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国产动画电影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其中塑造的妖怪形象或直接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妖怪形象在银幕上进行再现,或将传统元素作为创作灵感来源,即使是原创的妖怪形象,也带着中国文化的独特烙印。总的来说,都是带有中国色彩的中国妖怪。故本文以国产动画电影中妖怪形象塑造的参照物来源作为分类标准。
(一)脱胎于古代文学的妖怪形象妖怪很早就在我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在社会上延续的时间长,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涉及各大文学艺术领域,“凡诗、赋、楚辞、小说等各种文学领域,建筑、美术、歌舞、戏剧等等造型艺术及综合艺术,都有它的踪迹”③。作为文学艺术的绝佳表现对象,妖怪自然而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最早的母题之一。古代文学作品在成为塑造神秘、瑰丽的妖怪形象的热土之时,也就成了现代国产动画电影妖怪形象参照物最直接、最大的来源。1.小说。从最初基于实用目的而单纯对妖怪进行记载的《山海经》,到魏晋时期兴起的《搜神记》《拾遗记》等志怪小说,再到明代流行的《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我国古代的小说家们刻画出了诸多能够满足人们想象的妖怪形象,打造了精彩绝伦的妖怪世界。许多国产动画电影在进行创作时直接将小说中的故事进行改编后搬到大银幕上,所刻画的妖怪形象也就大致以小说中的形象为原型,遵循小说中的设定。例如对于《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创作者就采用了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对孙悟空外形的描述,“圆眼睛,查耳朵,满面毛,雷公嘴”“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④,同时借用了京剧脸谱的造型特征,设计了“‘脸似蟠桃,红鸡心,绿眉毛,鹅黄上衣,翠绿围巾,豹皮短裙,红裤黑靴’的经典的‘美猴王’”⑤形象,配合不畏权势、敢于反抗、乐观诙谐的性格特征,一个脱胎于小说的活灵活现的妖怪形象就这样跃然于银幕上。其他诸如根据《聊斋志异》片段改编的《莲花公主》,根据《封神演义》片段改编的《哪吒闹海》,以及根据《西游记》片段改编的《铁扇公主》《火焰山》《猪八戒吃西瓜》等动画电影中出现的妖怪形象都该归于此类。2.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⑥由民间故事中的形象作为参照塑造的妖怪形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流传于汉族的民间故事,例如《人参娃娃》就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搜集来的民间故事改编的。其中的人参娃娃(人参精)形象在造型上借鉴了民间木板年画中手抱鲤鱼的胖娃娃形态,他帮助穷苦人民,匡扶正义,活泼可爱,极具汉族的民间艺术风格。另一类则是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这一类妖怪形象往往比较粗糙,造型多为身躯庞大、獠牙乱发、人身兽面,性格残暴,危害百姓,是为了突显少数民族英雄的勇敢、机智而作为人民的对立面出现的妖怪形象,例如根据保安族民间故事改编的《神马与腰刀》中的风沙妖怪、根据裕固族民间故事改编的《红石峰》中的雪妖等。3.神话。“神话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⑦无论在世界上的哪个国家,神话都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它是远古时代人类思考事物源流的兴趣与自身想象力结合的产物。神话具有极高的哲学性与艺术性,饱含想象力,也就成为动画电影形象塑造参照物的来源之一。《勇闯天下》就借用了我国神话中上古时代九黎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蚩尤的形象,沿用了其传统的头顶牛角的外形,塑造了一个数千年前败于炎帝后被封印于“七彩石”中、复活后意图统治世界但最终被打败的妖怪形象。
(二)汲取了传统元素的妖怪形象“传统元素也就是中国元素,指的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⑧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部分妖怪在我国古代妖怪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脱颖而出,不仅传播广,甚至还受到人们的广泛信奉,成为诸多妖怪中的强宗,乃至具有代表性的妖怪符号。其中以狐狸和蛇为甚,国产动画电影在创作妖怪形象时汲取了这样的传统元素,在狐狸精和蛇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1.狐。“狐”成为代表好善妒的妖怪符号,国产动画电影中出现了不少基于这种妖怪符号塑造的狐妖形象。例如,《中国惊奇先生》中的狐妖与《牧野传奇》中的九尾狐都是以“狐”为原型的妖怪。2.蛇。“蛇”是、阴毒、美艳、冷血的负面女性形象象征。国产动画电影中,《葫芦兄弟》中的蛇精、《葫芦小金刚》中的青蛇以及《新东方神娃》中的蛇妖,都是借用了“蛇”的妖怪符号,以心肠歹毒、冷血、凶残、人面蛇身的蛇妖形象出现。
(三)带有原创性的妖怪形象国产动画电影中也不乏带有原创性的妖怪形象。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妖怪形象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仅靠创作者的想象力生成的,而是与我国的妖怪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参照了千百年来在我们脑海里根深蒂固的妖怪观念以及作为观念核心的妖怪意象。古人认为“物老成精”,成熟的妖怪意象往往拥有物的外观,但是又有人的特性,同时具有超人的本领。刘仲宇将妖怪的特征表述为“有妖气”,“妖气”的特征是人形与非人形统一、变幻莫测以及具有反主流文化的倾向⑨。长期以来,人们对妖怪形象的艺术创作都是基于人形与非人形、变幻莫测、具有反主流文化倾向的妖怪特征。例如《十二生肖城市英雄》里的水灵、《魔幻仙踪》里的烈焰魔王等都是人身兽面、具有异能、妄图颠覆现实的妖怪形象。
四、国产动画电影妖怪形象塑造的不足及启示
(一)国产动画电影妖怪形象塑造的不足之处1.传统角色翻新,缺少创新性。我国有大量的动画电影都是直接根据明代小说《西游记》片段改编而成的。作为神魔小说的顶峰之作,妖怪形象在其小说中是最为核心的角色形象。从《西游记》小说中脱胎而出的妖怪形象也就成为我国动画电影中最常塑造的妖怪形象。例如“猪八戒”的妖怪形象就在不同的动画电影中出现了至少10次。在《大闹天宫》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的妖怪形象过后,几十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发展历程中,许多创作者都以其为蓝本对“孙悟空”形象进行翻新再创作。这就导致我国妖怪形象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缺少创新性是我国国产动画电影妖怪形象塑造的一大问题。2.原创形象单薄,缺乏立体感。我国动画电影中大多数原创的妖怪形象十分单薄,甚至可以说只是人的外在妖化,以让其拥有异能力的设定更具有合理性。这就可能导致许多观众表面上似乎接受了妖怪的身份设定,内心却没有真正认同其妖怪身份。大多数原创妖怪形象并不具有妖怪特有的气质、特征,难以在观众心目中树立起一个立体的形象。妖不像妖,这是我国动画电影中妖怪形象塑造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二)妖怪形象塑造启示1.重视传统文化,汲取创作源泉。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动画电影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许多涉及妖怪文化的文学、戏剧、壁画等艺术作品都还未进入过人们的视野。除了《西游记》,《搜神记》《聊斋志异》等古代文学作品同样塑造了十分多生动鲜明的妖怪形象。动画电影创作者要立足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古代优秀的艺术作品为创作蓝本,不断拓宽动画电影的题材类型,吸取日本妖怪题材动画电影的创作经验,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提取出优秀的妖怪题材,并抓住本国妖怪具有的独特特征、气质,塑造出被我国观众认可的妖怪形象,对妖怪形象背后隐藏的经济效益进行深入挖掘。2.立足当今现实,不断开拓创新。在妖怪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以我国的文化传承为基础固然重要,但也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特征,为妖怪形象注入现代精神,才能被现代观众广泛接受。《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孙悟空形象的塑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动画电影的受众群不断扩展,具有较大的年龄跨度,动画电影创作者在塑造妖怪形象时不仅要以少年儿童审美为基础,更要考虑到成人的审美需求,以有效改善妖怪形象“低幼化”的现状。更重要的是,不管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塑造妖怪形象,还是尝试原创全新的妖怪形象,动画电影创作者都应充分重视妖怪形象身上妖怪特征的体现,塑造出真正能让观众内心认可的妖怪形象。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范文5
查一下这句话的经典出处,大约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的:“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有人说,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泉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①这一观点构成了我国当代正统文论的主流意识,影响至今。
叶圣陶在其《作文论》中的“源头”部分也说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有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知道这源头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②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这个命题大致上没错。但是如果说“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这种认识就不是不可以商榷。由此推演出“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那就一定是错了。“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这种说法颇可质疑。因为他人之“流”,是可以成为自己之“源”的。就跟人们公认的长江的源头是各拉丹冬的沱沱河,黄河的源头是卡日曲河一样。阅读他人的作品,了解他人的生活,这也是写作主体生活的一部分。事实上,我们了解他人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阅读作品达成的。此外,人的情思――心灵,也可以看做是文学写作的源泉之一,是比生活更为直接的源泉。古人说“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情发于中,而形于言”等,都表明写作的发生,是源于人内心的情志。当然,你也可以说情志还是由生活孕育的,但是,生活只有当萌生了想要表达的情志时,才可以说真正进入了写作状态。否则,这生活与写作便毫无关系。这说的还只是文学创作,对于实用写作,如文学评论、读书札记、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的写作来说,毫无疑问,书本必定是“源头”之一,或者说是最重要的源头,因为研究型的写作,资料来源就是他人的著述,这类写作主要便是建立在阅读之上的。是根本不可能一一追溯到其最初的生活形态的。――如此看来,“生活是写作的源头”“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应该更正为“生活是文学写作的源头之一”。书本、心灵也是文学写作的源头之一。对于实用写作来说,大量的文章写作来源于书本,是从文本中产生文本。
在语文界,我想谬误的发生,可能还与以下观念有关:
一、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生活即教育”,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将其作进一步强调,变成“教育即生活”。从此,教育便与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将教育与生活划等号,这从理论上来说自然是欠严密的。教育如果等同于生活,教育就失去了意义。教育之所以成其为教育,就是因为它不同于生活,有他特殊的属性。不但要适应生活之需,还要引领、创造新生活。更重要的是,教育不但要指向生活,更要指向人。成全人、造就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 19世纪俄国民主主义革命者、哲学家、美学家及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论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美是生活”的论断: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这一观点,统治了中国文艺理论数十年。孙绍振先生批评说这一观点是很肤浅的:“他粗糙地把美和原生状态的真统一起来。……从方法论来说,这种学说是把美、文学形象和生活的统一性作为追求目标,从亚里斯多德到黑格尔,从车尔尼雪夫斯基到泰纳的阐释,把感性的生活,未经主体同化的生活,不但当作了文学的出发点,而且当成了终点。这就暴露了其思路是单向的,从逻辑来说,是线性的……”③解放后,在我国,由于文学理论是语文教育的基础理论之一,因此,“美是生活”这一观念便深刻地影响着语文教师的认知及其教学。
三、 1983年,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的改革,在语文教育领域强化了对生活的关注。“‘大语文教育’观主张语文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④注重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其积极意义自不待言,但也助长了片面强调“贴近生活”的语文观。后来,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提倡“语文‘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进一步完善了这种观点,他说:“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⑤“所谓‘学生生活“语文化”’,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并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⑥这些观点显然是与杜威、陶行知、叶圣陶等的观点一脉相承的。虽然,从他们的具体论述中,还是可以看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了“语文”的特点,注意到运用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性,注意到对人心灵的启迪。但是,显然,对生活的关注超过了对言语主体人的关注。
四、 对新时期的语文界造成全局性影响的是美国教育家B・科勒斯涅克的观点:“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他将“生活”与“语文学习”简单对等,等于将“语文教育”从语文学习中剥离了出去,使“生活”成为语文、写作学习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唯一法宝,仿佛只要是“生活”着,就在“语文学习”着。事实是绝大多数人从生活中并没有学会语文、写作。要是从生活中就能学会语文,那还要语文教学干什么?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如果语文学习不好,就归咎于没有生活,没有贴近生活。因此,语文课变成“再现生活”的“活动”课、情境课,学生离开了教师安排好的游戏、参观、游览、表演……就不会写作。至此,“见物不见人”的可笑的谬误就灾难性地发生了。其实,从生活到语文学习,还是相当遥远的。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写作主体。写作所需要的生活,好比是米,文章好比是酒,酒固然是来源于米,但是米不就是酒,将米酿制成酒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否则,米就还是米,或有可能酿成了醋。这是常识。其实,人缺少什么也不会缺少生活。只要是活着的人,自然便生活着,便与生活贴近着。无限度地夸大生活对语文学习的作用,便不可避免地削弱了人的精神能动性与创造性,学生成为被动记录生活的活动摄像头。
“贴近生活”观主要问题有三:
一是混淆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界限。语文学习自然不能脱离生活,但是生活并不就等于语文学习。只有人将生活与心灵相切的那一小部分,经过合目的性的选择、加工、改造,并恰当地表达出来,即经过了生命化、情意化、语词化之后,说出来或写出来(形式化),才是语文学习的内容。“贴近生活”观,造成了对生活和语文学习关系的错觉:以为一切生活均是语文学习的对象,只要有生活,就自然会学好语文――说话、写作;语文学习就是对生活的复制、摹写,掩盖了二者的矛盾性。殊不知,绝大部分原生态的生活并不能成为语文,也无助于语文学习。语文学习,是人的一种自觉的心理过程;文章,是经过人的选择、提炼、加工、创造的生活。写作,不是机械地再现生活、复制生活,而是能动地、创造性地表现生活。“贴近生活”这一命题的致命之处就是对创造主体――“人”(学生)的忽视。目中无“人”,没有“心灵”烛照,没有人的思维的介入,“生活”怎么会等同于“语文学习”,怎么会变成“语文”呢?这是典型的“外部”语文学习观。
二是使写作主体成了人造生活的附庸。这种“贴近生活”“写生活”的语文学习观,还造成了师生“没有生活”的错觉。以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单调、枯燥、乏味,这不是生活;家庭生活也不是生活;只有学校之外的社会生活才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语文教学要带领学生去找生活。到处去参观、访问、游览,盯着事物仔细观察,才是“贴近生活”。在学校语文教学中,要创设各种情境与活动,即“虚拟生活”,供学生写作。殊不知,这类“贴近生活”的写作,恰恰是“伪写作”。以至学生一听说要去“贴近”生活,或者教师要他们“搞活动”,便知道又要“写作”了,觉得这样的人造“生活”、被“生活”,实在没劲。其结果造成了学生一方面厌倦“活动”、抵触“生活”,另一方面又依赖“生活”,离开了教师创设的“生活”便不会写作。就跟动物园里长期圈养的动物丧失了野外捕猎的机能一样。
三是忽视了学生自我的言语生命建构。真正的写作,是生活的人化:生命化、情意化、形式化。简而言之,就是“心灵化”。语文教育最应该关注的就是人的心灵建构。生活是“第一自然”,而语文是人创造出来的“第二自然”。语文是人化的生活,没有人的言语生命的建构,便不能有效地同化生活,更不能顺应生活,也就不能表现、创造人化的生活。生命化、情意化、形式化,这“三化”,可以看作是言语生命心灵建构的基本内容。
首先是生命化。就是培育良好的言语生命意识。我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对“言语生命意识”做这样的阐释:由于人所依存的最主要的符号是“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是生命的寓所”,而作为人的生命表达的“语言”,实际上是“言语”,人类的一切文明创造和文化承传均依存于言语,所以,符号生命意识也可称为言语生命意识。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就是唤起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强化言语创造的动机――主要是应性的、存在性的动机,言语生命意识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是学生言语活动的基本动力定型。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感染熏陶作用便集中体现在提升言语生命意识上。有了对言语生命的体认,语文学习便有了恒定性动机。
良好的言语生命意识,主要体现为强盛的“言语生命欲求”:人是符号动物,也可以说人是语言(言语表现)动物,人天生就有言语生命欲求。但是,在自然情境下,人们的言语生命欲求的强度、高度和向度是不均等的,语文教育旨在唤起和培育人的言语生命意识,也就是对言语生命欲求进行适当地引导和激励,使学生在言语生命意识的驱动下,产生健康、积极的言语生命欲求――指向言语上自我实现的人生。⑦
这实际上就是言语动机的建构。也包含着主体言语个性的认知与发展。这是对自身言语生命的体验,由生存性动机向存在性动机延展,由言说欲、表现欲向自我实现欲升华,由言语禀性、潜能、兴趣、才情向言语信念、理想、信仰攀援,形成自我激励、自我促进、自我成全的心理机制。这需要教师的顺应与引领。
其次是情意化。情意化建构,就是丰富情感、磨砺思想。情感与思想是言语表现的基本内容。写作要“言之有物”,这个“物”的核心元素便是情感与思想。在学校教育中,情感的陶冶主要靠的是文学,思想的熔铸主要靠的是学问。这需要大量阅读,也可以说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情感与思想的培育。
未经长期的文学阅读淘洗、感染过的情感是粗糙的。人固然也可以称为情感的动物,人皆有喜怒哀乐,但是,作为人的天性的情感,一般较为简陋。天性多愁善感的人不多,而文学则将这种多愁善感放大、发挥到了极致,使每一个读者仿佛置身于情感的巨镜中,相形见绌、感同身受,逐渐被同化。粗糙的情感慢慢变得丰富、细腻起来。著名学者王富仁说:“文字,把语言变得更严密也更细致,同时使人的思想和感情也变得更严密更细致。在我们,常常有一种幻觉,似乎人原本是有严密的思想和细致的感情的,只是有了文字,我们才能够表达他们。实际上,这种看法是有很大片面性的,与其说我们先有了严密细致的思想和感情然后才有了严密细致的语言,倒不如说先有了文字语言的严密和细致化的巨大潜能,我们的思想感情才变得严密细致起来。常读文学作品的人感情要比一般人丰富细腻,常读科学著作的人要比一般人的思想严密、有逻辑性,就是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并非完全自生的,而是由他掌握的语言的特点塑造而成的。人有了更细致、更严密的感情和思想,才会用更细致、更严密的感情和思想感受世界和改造世界。也就是说,语言改造了人也改造了世界,语言的作用是无比巨大的。”⑧可见,文学有传染、牵引、诱发的功能,能唤醒读者处于休眠状态的情感,使之被激活,变得热烈而活跃,微妙而敏锐。一旦面对外部世界,个性化的情意便油然而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中,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情感是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动力;另一方面,它又是艺术家表现的重要对象。”⑨生活再丰富,感觉迟钝、情感简陋的人,也断无可能成为一个作家,也断无可能成为一般叙事、抒情性文章的作者。
有思想,才有言语、文章之“意”。思想的形成比情感的激发更难。由于情感是人天性中固有的,虽有粗细、敏钝之分,但比较容易受到外部的感染与诱引。而思想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思维的能力迟于情感的发生,虽然也是人的大脑的固有的机能,但其发展主要是靠后天的培养,是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发生与成熟起来的。它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充实的知识经验、良好的思维品质、深厚的言语修养等。而具备这些条件是很不容易的,例如,良好的思维品质,就包括批判性、机动性、广阔性、敏捷性,增进思维品质,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达成。这些条件构成了思维的背景,即认知结构。简而言之,我以为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最重要的仍是读书与思考,是学养的积蓄。即孔子说的“学”与“思”的统一,朱熹说的“大意主乎学问以明理”。要成为一个具有基本学养的人,单靠读几本语文教材或所谓的训练,是不可能奏效的,需要阅读一定量的古今中外的经典,而且要边读边思考,将思考的结果作成读书札记。思想不会凭空发生,是人的综合素养的呈现。积铢累寸,方能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第三是形式化。就是对言语、文本、文体形式的掌握。写作过程就是一个言语形式的复制(也包含着创新)过程,言语主体需以言语形式感去同化表现对象。要具备言语形式感,也有赖于阅读。言语形式感,主要包括文体感(体式感)、语境感、语感。这“三感”,最基本的是文体感。文体是抽象的,体现的是一类文章的普遍性;在写作时,文体普遍性制约着特殊的语境与言语,使其合体、得体。而在具体的语篇中,特殊的语境则是文体的呈现形态,即古人说的:大体则有,定体则无,文成法立。同时,语境也决定了言语表现,语境感决定语感。运用的语感,势必是文体语感、语境语感。脱离了文体和语境,语感也就不存在了。这“三感”固然需要从写作中去体悟,但是从阅读中揣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般而言,阅读总是先于写作,就是说,学写什么(文体),就要先读什么(文体)(当然,如果作者已经入门了,阅读也可以在写作之后,作为自己写作的一种参照,从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或纯粹学习他人的优点)。鲁迅就说过他做小说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郭沫若谈到他的新诗创作也是因为读了《学灯》上的康白情写的新诗。阅读不仅是动机上的诱发,也是一种形式上的熟悉、认知与模仿。
形式感的形成,对经典作品的熟读、模仿与揣摩,十分重要。朱光潜先生就谈到文体上模仿的重要:“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一半根据对于语言文字的认识,一半也要靠虚心模仿前人的范作。文艺必止于创造,却必始于模仿,模仿就是学习。最简捷的办法是精选模范文百篇左右(能多固好;不能多,百篇就很够),细心研究每篇的命意布局分段造句和用字,务求透懂,不放过一字一句,然后把它熟读成诵,玩味其声音节奏与神理气韵,使它不但沉到心灵里去,还须沉到筋肉里去。这一步做到了,再拿这些模范来模仿(从前人所谓“拟”),模仿可以由有意的渐变为无意的,习惯就成了自然。”⑩这说的就是文体形式感的训练,他认为模仿前人的范作是古人学习古文的好办法,白话文也一样需要模仿。这种模仿、揣摩就是为了形成基本的文体形式感,即对文章图式的建构。有了良好的形式感,写作运思行为就有了方向和归宿,才知道该如何选材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当然,也还有个表现形式的个性化运用的问题,这是一个更高的追求,这里不作详述。
因此,与“贴近生活”相比,“贴近心灵”,即言语生命素养的培育,才是语文、写作教育最要强调的。生命化、情意化、形式化的过程,都包含着言语动力的因素,同时,也构成了写作基本的心理基础。有了主体心灵的丰富、文章图式的建构,有了言说冲动与兴趣,有了言语信念与理想的指引,言语野性、天性才能逐步向言语共性、个性跃迁,生活,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文章。否则,生活,就只是平淡乏味的重叠的“日子”。
参考文献:
①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页
②叶圣陶著《作文论》,见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页
③孙绍振著《文学创作论・修订版前言》,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
④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05页
⑤李镇西著《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⑥李镇西著《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⑦潘新和著《语文:表现与存在》(下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6~1437页
⑧王富仁著《人与语文》,见《语文教学与文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⑨鲁枢元、童庆炳、程克夷、张皓主编《文艺心理学大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范文6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和组织,在学生热情高涨的议论中,让讨论始终围绕着教学的目标。通过激烈的争论和反驳,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会有更多的了解,这样一来在课堂上针对课文教学的情感交流也就畅通无阻了。由此可见,教师基于学生的生活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围绕能够联系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行思考,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课堂的教学内容,情感交流顺畅,教师教学轻松,学生的学习也会很愉快。
二、抓住典型环境,诱发学生情感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学篇章,大都文辞优美,有着典型性和代表性,而且能够启发学生的心智,给学生以愉悦的心理感受和情感熏陶。这也是它们被选入教材的原因。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文学篇章中描绘的典型环境,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的精心安排和巧妙布置。典型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但无论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都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和个人体验。为此,教师可以在某一具体篇章的教学中,抓住作者描绘的典型环境,让学生深入其中,设身处地地去体验,沟通作者与读者。
如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的教学,教师可以抓住作者对荷花的描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一句中的两个词“袅娜”、“羞涩”赋予荷花人的思想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强调作者对荷花的这一刻画,来诱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享受,从而让学生沉浸于作者所描绘的这一典型环境中。从感悟作者“心里颇不宁静”到“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再到“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的学生就会明晰了本文的情感线索。教学中,教师如若能够以这样的情感引线来诱发学生的思维,也就能够将教学推进得更深入、更准确。这样一来,情感线索贯穿课堂的始终,以情激情,学生也就有了更深刻的心灵感悟,与课文作者的交流更觉深入、彻底,也就在不知不觉中高效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提炼人物形象,引发学生情感联想
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文学作品,都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如鲁迅笔下的闰土、祥林嫂,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巴尔扎克笔下的欧也妮•葛朗台等等。当然,现今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篇章也不例外。语文教材中的这些文学作品,其中的人物形象大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人物原型,只是作者对其进行了艺术化、典型化表现。根据我们对众多文学作品的把握,散文中的人物最贴近社会现实,原型痕迹更加明显。为此,在高中散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艺术创作中的真实来引发学生的情感联想,让学生联系生活和课文两端,使学生更深切地体味艺术的真实,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对于生活的感染力。这样一来,抓住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学生也就成功地把握住了文章学习的重难点,更深切地体味了文学的奥妙,更深刻地体会到文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四、创设引感的教学氛围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要有更多的情感交流,必须创设能够引感教学的氛围。要能够吸引学生走入课文教学的情境,通过人物形象的感染、典型环境的触发,来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三个小方面来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一是适时质疑,带动学生进入主动思考的学习状态,并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如看到马克思的肖像后的印象,学生会有不同的领悟。二是教师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学生以抒情的教学氛围。三是通过关键词、句来品析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思想情感。精湛的语言可以使学生心中形成伟人的形象;情感氛围的感染,使学生易于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体味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特定情感。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