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范文1
对于企业来讲,财务风险的收益及其财务结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即认为是存在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一般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观点认为,财务风险主要是企业运营中与负债相关联的风险,特别是指在筹资活动当中应用财务杠杆造成的企业股权资本所有者的收益下降,甚至造成企业破产的可能。广义的风险指风险不单纯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同时还包括了盈利的不确定性。此观点认为风险是不确定的,既可能带给企业威胁,也可能为企业带来机遇。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事物都有其自身特点,只有真正认识到特点,才能够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同样,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当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点之后,才能够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客观性
客观性主要是指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客观存在的。企业财务活动存在两种可能的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财务风险的这一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去揭示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更好的识别风险,从而找到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不确定性
企业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是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之一,假如企业没有不确定性,那么也就没有了风险。风险由事件不确定性导致。简单来讲,风险是结果差异引发的结果偏离,即期望结果的可能偏移。
(三)双重性
财务风险双重性指风险不仅具备损失,还有收益。财务风险的这一个特性对于企业充分掌握财务风险有着巨大的作用,在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时,不仅应该看到财务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还应看到承担财务风险可能会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合理评估企业的风险可承受力,进行科学的决策,才能够有效的控制风险并获得相应的风险报酬。
(四)全面性
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当中,资金运用、筹集、积累、分配等活动,都能够产生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的这一个特性对于我们从全局出发有着很大的裨益,不仅要研究财务活动当中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其控制方法,同时还需要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整体控制,权衡好企业的各种财务关系。
三、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非常多,且存在于财务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是不一样的,即有外部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财务管理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及其市场因素等。假如外部因素发生变化,那么很难进行把握,势必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但是在企业的内部,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需要,现代企业的财务的多样化,在资金投放、运营、收益等方面的风险应该逐渐强化。此外,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条件、服务质量、员工素质等也给企业财务管理活动造成了非常大的风险。
(一)宏观环境的变化
宏观环境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主要包括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虽然存在于企业外部,但是对于企业的发展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假如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够尽快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那么必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风险。
(二)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不够重视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进行财务活动,都会存在相应的风险。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风险的客观性没有足够的认识,风险意识较低,只是单纯的认为管理好资金就不会产生风险,但这一理念在目前已无法适应企业管理对风险防范的整体要求。如果继续秉持之一观点将无法避免决策失误,最终将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并会为企业带来损失。
(三)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合理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正确的选择是生存发展的关键。但是有很多企业在进行选择产业中,对于“产业选择是动态过程”这一观念不能够很好的重视,不能够把握产业发展的方向。当前,企业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主观决策的现象,由此产生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最终造成企业财务风险发生。
(四)道德风险较为广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各种诈骗、违约等现象称之为“道德风险”。道德风险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债权债务关系、违约等严重的扭曲。同时,经济合同履约率较低也会影响整个企业的正常经营,增加了仓储成本,造成了资金占用过量,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五)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当前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在资金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着权责不明确、管理混乱的现象,最终造成了资金利用率较低,安全性和完整性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此外,因为我国的市场已经成为了买方市场,企业基本上全部处于一种滞销的现象。一些企业为了能够更多的销售产品,扩大占有率,大量使用赊销方式,最终造成了应收账款极度增加的局面。同时,因为在企业赊销的过程当中,对于客户的商业信用了解缺乏,盲目进行赊销,最终造成了应收账款的失控,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够回收,最终形成呆坏账。
四、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系统
面对当今不断变化的财务环境,企业一定要设置高效的组织机构,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快速、有效的运行,防范财务风险。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中的任何一个财务危机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不断恶化的过程,所以应该对于公司财务运营管理进行监控,及早发现危险信号,从而避免对于企业的破坏。财务风险预警主要是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及早发现异常变化,并抓住时间,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预警系统的建立一定要本着前瞻性和成本原则,要坚持在成本最低的基础上对于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从而采用合理的对策应对财务风险。
(三)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企业一定要强化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改变传统的自我分割管理思想,健全整体风险观念,在平时的工作当中要时刻具备风险意识,实现整个团队的风险控制,将风险管理观念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特别应该明确,财务风险是存在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财务风险。所以财务人员不仅应具备专业的素质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对具体方法、环境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准确的识别财务风险,尽早发现问题。
(四)强化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财务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决策的主观性非常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为了更好的防范财务风险,企业一定要应用科学的方法,在进行决策的过程当中,应该认真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并应用科学分析方法进行决策模型设计,对各种方案认真分析,从中找到最优的方案。例如,在筹资决策的过程当中,企业第一要考虑的是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的需求量,之后通过对于资金成本的分析及其筹资方式风险评估,选择科学合理的筹资方式,在此基本上进行决策,降低失误的可能性,避免因为财务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
(五)强化企业资产流动管理
一般来讲,企业在借入资金时,首先就应该对于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认真考虑,而且需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一定要确保具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到期债务本金和利息。假如企业资产流动性比较差,不能够偿还债务,就会使企业潜在风险变成实现风险,造成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对于一些生产经营较好的企业,负债比率应该适当给予提高;对于那些资金周转比较缓慢的企业,负债比率需要降低。
(六)不断强化企业应变能力
企业一定要关注市场环境企业的外部因素,追踪各种环境因素变化造成的风险,采用积极的措施,强化企业对于外部不利因素的规避。此外,还应该密切关注与自身利益有关的方面,诸如企业所得税改革、个人所得税调整等一些因素,做到企业与外部因素协同发展。
五、小结
企业财务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大批企业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缘于对于风险的管理不当。所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的控制机制,通过对于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环境进行控制,及时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保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美娟.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控制[J].会计之友,2009(22).
[2]王洁云.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防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2).
[3]王在飞.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法制与社会,2009(32).
[4]李举芝.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
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范文2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风险预警;防范对策
房地产企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房地产市场环境更加恶劣,很多房地产企业存在风险防范意识淡薄、财务风险控制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累积容易导致房地产企业发生财务风险。通过对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的防范措施,希望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房地产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
(一)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因为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润,利用财务杠杆进行举债,而引起的收益变动风险。主要有外部融资额度过高,融资的方法不恰当,债务期限不合理,债务成本过高等情形。
(二)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不确定未来的投资会有多少收益,导致本金受损的现象发生。如果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没有达到预期的收益,就会使房地产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从而发生财务风险。
(三)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是由于企业无法让产品成功销售,实现成品转化为现实资金的过程。如果房屋不能快速销售出去,就会出现资金回收风险。
(四)收益分配风险
合理的收益分配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但是在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房地产企业后续的经营和管理造成负面影响,会对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性造成影响,使房地产企业产生收益分配风险。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项目选择盲目,规模扩张速度过快
房地产企业项目拓展速度过快,项目选择盲目,对资金调配、风险控制等会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在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很多企业进行大量圈地施工,未考虑产品回报和投资报酬,也没有对市场进行充的调查,最终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比如重庆某民营房地产企业,在这2008年前的楼盘实现近6亿元的丰厚利润后,在2009到2011年期间花费近10亿元取得了6块土地使用权,拿地后后期建设资金不足,项目建设进度迟缓,直到2014年部分项目才开始销售,又碰上房地产市场库存加大,销售迟缓,部分项目通过降价,直至低于成本价后仍未能快速实现销售,导致多个项目出现亏损。
(二)过度举债,资本结构不合理
房地产企业要想顺利的运行就需要大笔的资金支持,很多房地产企业为了让多个项目运行顺利,不从自身角度去挖掘资金潜力,在信贷政策宽松时进行大范围举债,甚至有的企业不仅向银行贷款,还向其它的企业、民间进行融资,借款时不选择最优的融资方式,不合理规划还款时间,不计算资金成本,不考虑抵押担保措施,最终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仍就前例的重庆某民营房地产企业,为支付多个项目的土地出让金,支付年息高达30%-40%的资金成本通过民间融资,到2014年底民间借款未还余额达10亿元,加上银行贷款、信托融资总负债超过20亿元,借款严重超期未还,部分债权人采取了资产保全措施,导致所有债权人集中上门讨债,虽最终通过资产拍卖偿还了部分债务,仍剩下近3亿元的债务无法偿还,企业由此
破产。
(三)项目运营能力低下,形成高库存难以去化
我国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起步晚,规模小,人才缺乏,项目管理经验不足,普遍企业的项目运营能力低下,在针对具体项目运作时出现前期论证不足,存在设计缺陷,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营销推广不得力等现象。房子修好后,不能有效满足本区域的购房需求,施工方偷工减料导致楼房存在质量瑕疵,在营销推广时市场不予买单,房屋长期难以销售,尤其是在近两年销售整体迟缓的大背景下,该类项目将更难去化。项目的去化速度越慢,项目运行成本越高,最终会导致企业资金不能按时收回、投资收益减少的财务风险。
(四)房地产市场环境恶化,商品房供大于求
因为房地产企业属于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2008以前我国针对房地产行业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从税收、信贷、土地方面进行调控,在各种政策的激励下,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但房地产投资增长很快,在5-6年间,房地产市场已经供大于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86亿平方米,未完工49亿平方米,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9.5亿平方米,照此速度,库存去化需要五年,在二三四线城市,销售压力更大。在此背景下,大量中小型企业将无法把控财务风险。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管理
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房地产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就需要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管理能力。对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适当授权,调动员工积极性,在专家的指导下,对房地产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保证每个工作环节都有据可依。
(二)对房地产企业的内部资金进行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实行资金预算管理模式,将年度预算目标规划到每个部门,实现企业资金预算总目标的有效实施。在编制资金预算目标时,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并促进各个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以便在进行资金调度时可以更加及时和有效,避免房地产企业内部的资金和物资出现积压现象,影响资金的正常使用效率。
(三)对房地产企业的资产结构进行调整,降低企业的负债率
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确定合理的战略方向,以便资金利用更加有效,同时企业也要根据各种环境的变化对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进行调整,避免盲目投资,造成较大的资金周转压力。房地产企业在开发项目时,要考虑自身的负债情况,确定项目投资后的负债率,以便可以在风险承受范围内运行项目,使企业的资本结构更加合理,避免因为重视短期效益而出现财务风险。
(四)加强项目运营管理知识学习,提高管理运营能力
随着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变化,纯粹靠拿地、囤地便能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当下及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属于有拿地策略,精通项目经营,通晓客户需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此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应该降低盈利预期,注重自身软实力修炼,在财务管理、项目设计、现场施工、销售推广及后期物业方面下足功夫,形成企业自身的项目运营管理知识体系,培养优秀员工,组建高效团队,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方能在急剧变化的时代大潮中,把握时代需求,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五)房地产企业需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检测和判断,加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房地产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要建立起完善的分析监测系统以及风险处理系统,可以对相关的财务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并对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判断,当财务风险超出预警线时,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保证房地产企业财务运行环境的安全。房地产企业还要建立相应的财务指标,例如偿债能力指标、盈利指标、管理指标等等,以便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可以更加顺利的运行。
四、结论
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较大,项目运行周期较长,尤其是在当下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情形下,很容易产生财务风险。通过对财务风险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成因以及防范措施,希望可以有效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和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使房地产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质君.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155-158.
[2]熊雅君.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措施[J]. 新经济,2014,20:63-64.
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范文3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一、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1、 施工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内部微观环境不容乐观
(1)、外部环境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等综合环境。建筑施工企业因其生产的流动性、产品形式的多样性、施工技术的复杂性,加之露天和高处作业多、机械化程度低等特点,还不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再者许多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够合理,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使得在应变复杂的外部环境时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进行科学预见,在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引发出财务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如国家对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高度重视、国家产业调整趋势以及相关行业法律法规的调整,这些存在于外部环境中的因素,也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一定影响,若不能针对外部环境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必然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较大风险。
(2)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企业高层对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企业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认识不足。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层决策人员只凭以往决策中固有的经验,或是个人主观意识,就对企业的投资、融资等重大财务事项进行盲目决策,致使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决策失误的现象时有发生。盲目的墨守成规、固执己见,不经过科学客观的实时分析,妄下财务决策,只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其次,在现实工作中,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并非受过专业培训的合格工作人员,财务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差异与经验的欠缺导致其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欠缺对财务风险的科学认知。一些财务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做好了建筑施工的货币收支、融资投资,就不必担心财务风险,这种想法是很不够全面的,财务风险是伴随财务活动共同存在的,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致使其缺乏对财务风险的预见性。再者,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忽视建筑施工企业本身的特点与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一味纸上谈兵,纯粹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所有的财务问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仅凭一纸理论来管理财务,极易使财务管理客观实践流于形式。
2、 投资缺乏科学预见性
在建筑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材料人工价格变动、行业市场环境变化、行业法律法规变化等许多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建筑施工企业投资决策的预期效果,投资经济效益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投资活动决策需要有足够的预见性。当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层决策者在投资过程中,未能客观认识到投资存在的风险,投资决策只看眼前利益,对众多不确定因素考虑不全,加之其成本控制意识欠缺,投资失败事件屡见不鲜。其次,建筑施工企业的投资中,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决定着资产购置和改造革新的决策是否可行,许多施工企业在作投资决策时由于参照了不实的经济信息,加之对投资项目缺乏周密严谨的研究与分析,致使投资决策失误,实际获利与预期效果完全相悖的情况频繁发生。盲目投资,不遵从客观实际、没有预见性的投资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建筑施工项目无法承受的,更甚者会给整个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3、 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信息不透明
建筑施工企业因其生产的流动性特点致使企业财务管理不能进行完整的系统规划,加之其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财务基础管理工作不能得到统一规范,有的企业还存在内部各级工作人员为谋私利,假账真报真账假报,不同的场合报不同的账目,各部门、上下级之间出现人为制造财务信息的现象,使得会计出纳在整理核实财务信息时核算不准,报表失真,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种种此类致使建筑施工企业无法及时掌握其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大大影响企业决策者在面临新的商机或投资时能做出准确客观的决策;还会导致企业在控制物流、资金流的过程中出现偏差,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其次,在资金运行、收支与利益分配中,由于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会使得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出现了权责不明和管理混乱的现象,致使资金流失现象加重,资金无法得到合理有效使用,资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得不到保证。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失衡,也不利于企业合理科学客观地解决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带来的财务问题,财务基础管理薄弱自身也会导致各种财务风险的发生。
4、 合同风险
在建筑施工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建筑业实质上已演变为一个卖方市场,建筑投资资源面临着相对缺乏的困境,很多建筑工程项目业主趁此时机与施工企业签下不平等条约,将自身风险全部转嫁给施工企业,施工企业垫资施工的情形大量存在,更有甚者,一些业主还要求施工企业存放各种名目的保证金,导致有的施工企业在项目进场前就已经财务周转不灵,举步维艰,甚至出现工程结束后施工企业就快濒临破产了。不平等合同的签订对施工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会使得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系数上升,为可能产生的风险财务埋下了隐患。同时,建筑施工项目自身存在建设周期长、时间跨度大、项目规模大、施工过程复杂等特点,会或多或少的导致施工过程和效果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在施工企业签订合同时又难以全面考虑和预测,最终导致施工企业财务风险事项的发生。
二、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 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配备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集团内部各级工作人员进行财务风险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帮助企业员工从根本上树立和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普及财务防范知识。将财务防范工作切实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以强化每一位员工的风险防范能力,增强管理人员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预见性,达到真正的责任到部责任到人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效果,通过营造一种浓厚的风险管理氛围,以便及时高效的应对不同形势下复杂的财务风险状况。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因其工作流程的复杂多样性,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更加需要高素质的财务管理者,因此,企业在配备财务管理人员时应进行严格考核,配备吃苦耐劳、行业经验丰富、对理论知识有系统性认识且洞察力强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
2、 树立风险评估意识,合理决策投资项目
承接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在项目投资决策中,企业决策人员应有高度的风险评估意识。在决策投资项目之前,应进行项目承接的前期调查,坚决抵制饥不择食的做法,要对即将投标的工程项目的经济背景、技术要求,发包方的实力及信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其次,施工企业对项目进行投资决策应考虑到当前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和市场趋势,在投资决策中杜绝以固有经验进行粗糙决策,要以企业实际管理能力、货币资源充盈度以及周转能力为基础,以当前社会经济大环境为依托,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科学投资决策。最后,在决策中对即要招标的文件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利用企业过去或现有的施工资料、数据、经验来分析项目经济的可行性、技术措施的可行性,权衡成本与收益,从而达到降低项目投资风险的目的。
3、 建立适应施工企业特点的财务管理机制,提高信息可靠性
要想最大限度规避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建立适应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关键。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具有流动性和分散性的特点,针对此特点,施工企业应当更加注重企业的债权管理和实物管理,以应对由于流动分散所带来的财务风险,保证资产的可控和信息真实。企业管理者在财务管理制度贯彻落实环节,要突出施工企业人员管理的特点,通过网络、微薄、微信等信息手段对及其分散的员工进行制度通达和约束,做到制度的全项目、全人员、全环节的覆盖,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减少任何环节的失误而造成的损失。施工企业集团须设立资金结算中心,作为企业的一个独立运行的职能,集中办理企业内部资金收支、运转、投资、分配,并定期向各部门管理者进行核实,这样可以降低虚假账目及失真财务信息而引发的系列财务风险,也能做到真正的信息透明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还能大大解决资金的分散、监控、筹划难题。
4、 仔细分析合同条款,认真履约
合同的签订是整个项目施工成败的基础,那么合同的履行则是项目施工成败的框架柱,全面考虑合同签订执行中的每一个细节,可以有效降低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也是施工企业能够从中获利的前提与保障。企业签订合同前,首先要对项目进行实地踏勘并初步了解项目实际施工环境,避免合同条款的遗漏和误判;其次要密切关注合同中的专用条款,特别是对“税金缴纳、工程变更、违约、保险、大型材料供应”等重要经济法律条款的关注,任何约束不清或遗漏都是有可能成为将来引起纠纷的地雷;最后,工程项目施工负责人应熟悉图纸,善于管理,保证现场操作者在施工中能按图施工、规范操作,在发生设计变更或索赔事项时,能及时办理工程签证,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顺利实现。
三、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建筑施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着愈加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伴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建筑施工业僧多粥少,建筑资源相对缺乏的局面也相伴而来,施工企业的饥不择食现象在加剧,加之本身流动性、产品形式的多样性、施工技术的复杂性、露天作业多、机械化程度低等特点,又因决策者在投资招标过程中存在的决策失误,易形成企业在资金、合同、成本等方面的不利因素,造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不断加剧,要切实降低施工业的财务风险,必须从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市场大环境出发,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管理决策方案,增强企业对市场环境的抗压能力,才能做到真正的内无忧外无患,才能起到真正的防范财务风险的成效,才能永葆建筑施工业青春。(作者单位: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东旭.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现状及其控制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10)
[2]毛春霞.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与对策分析[J]. 北方交通. 2011(08)
[3]董文琴.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与施工生产的矛盾与平衡[J]. 现代机械. 2006(05)
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范文4
摘要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 企业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使企业面临风险的威胁。因此, 企业应在正确分析财务风险成因的基础上,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以尽可能的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企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防范
一、财务风险含义及重要性
财务风险也叫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负债筹资而带来的收益的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的财务风险客观存在,可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要完全消除财务风险并不现实,因此企业应了解财务风险的成因,并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出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期防范风险并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外部原因
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性,企业的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则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环境、法律法规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等,这些因素虽然存在企业之外但却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重大影响。如税收政策的变化、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都对企业财务风险状况有着重大影响。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不能及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测,反应滞后等,则会产生财务风险。
(二)内部原因
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内部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只要企业有财务活动,就必然会存在财务风险,因为风险贯穿于财务活动的始终。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导致对风险的判断不足,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
资金结构指的是企业各种资金的来源及其比例关系, 即企业中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如果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即企业资金中负债资金过多,则会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因此在决定资金结构时,必须考虑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
3.财务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要避免决策失误就要做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但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主观决策和经验决策现象,且决策时缺乏科学的分析,或者决策所依据的信息存在失真和片面性,从而导致企业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导致无法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致使企业发生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无法消除财务风险,但可采取措施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一)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
企业应重视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一旦发现风险苗头,及时报告,及时解决。而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需要企业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适应复杂多变的财务环境的能力,使其具有财务信息的综合整理和分析能力,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高风险意识和高素质的财务人员,能够为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构建一道坚固的防护网,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加强筹资管理
企业拥有充足、稳定的现金流,在面对危机时才能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才能保持稳定、健康地发展。当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资金不足的困难时,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发行债或银行借款等方式来筹集所需资本。一般来说,发行股票是风险最低的筹资方式,因为股票不需到期偿还,但股票的资金成本较高,因此企业筹资时应在充分分析资本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筹资方式的选择。企业除向银行争取获得贷款外,还应积极开拓多渠道融资,避免筹资方式的单一性。在筹资过程中应注重债务结构的优化,注意资金期限的搭配,尽可能的减少财务风险。
(三)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企业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目。为避免流动性风险,企业应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流动资产的持有量,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应确定最优的现金持有量、最佳的存货库存量以及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等。
(四)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
科学的决策机制需要高素质的决策者队伍和科学的决策方法。一方面,企业需要高素质的决策者队伍,同时决策者之间需加强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明确各自的职权和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主观决策所带来的失误。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标准与程序来实施决策,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避免主观决策的随意性和片面性。
(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够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可靠,而且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而目前我国有一些企业,尚未建立严密、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财务运作的安全性受到威胁,财务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六)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因此,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监控。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范文5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引言
施工企业在发展中,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与施工活动中,其财务风险受施工进度、质量及施工阶段各项成本控制的影响,潜在风险较大。本文研究结合A施工企业案例,对该企业的财务风险加以分析,探析解决方案。
1、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1.1财务风险的内涵及类型
企业财务风险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财务活动的系列过程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可能导致企业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偏差的情况,对企业财务状况造成一定损失和威胁等。现代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独立经济体,这就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财务状况及可能风险极为关注。企业财务风险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流动性风险,即企业资金可流动数量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企业资金存量不足、现金流不足及企业资产变现能力差等导致的流动性不足问题,这一风险将直接导致企业发展出现资金瓶颈并且导致偿付能力不足等问题;(2)融资风险,即企业由外部借贷引起的财务不稳定因素,这是在企业流动性风险及资金困难问题基础上形成的目前大丰森威集团发展中极重要的影响因素,将导致企业信贷难以解决企业资金需求;(3)投资风险,即企业的投资收益的实际情况与预期存在偏差这一不稳定因素,这一风险与企业的投资决策直接相关,属于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程度与企业投资资金量直接相关,一旦风险发生,则企业的损失将因投资量的增加而上升;(4)资金回收风险,即企业资金周转过程中因时间、空间差异导致的金额不确定性,例如,企业销售产品将存货资金转变成结算资金,而收回资金就是结算资金转成货币资金的情况,这两个资金周转过程的进行一般存在明显的实践和空间差异,导致资金的实际数额受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大;
1.2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从财务角度而言,只有控制财务风险,企业才能较好地降低风险提高效益,这对于企业财务绩效地改进与财务目标地实现都非常重要。从非财务角度而言,财务风险控制本身需要大量的战略和管理配合,这也是企业管理及战略优化,甚至企业转型升级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强化财务风险控制,才能为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创造更好可能。对于施工企业而言,相对于产业链上游的设计者、下游的项目运营者而言,施工活动的盈利空间有限,但是作业周期长、不确定性更高,其财务风险更加突出。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更好地应对施工全过程中潜在的风险,确保施工活动更好实现,提升施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现状与成因分析
2.1A施工企业介绍
A施工企业主要从事房屋、桥梁等建筑项目的施工作业。企业注册资本3000万元,成立于2003年,是业内知名度和影响力处于中间水平的中等规格企业。近年来,企业发展中财务风险有扩大趋势,需要正确认识、合理解决。在2012-2014年A企业的总资产处于较为明显的上升过程,其中2014年相对增长速度加快。而总资产构成中,非流动资产份额持续增加、流动资产则相对下降,但是总量都处于增长状态。非流动资产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与周转空间,在此情况下企业流动性缝在会出现加大可能。虽然,2014年A企业的净利润下降2754千元,降幅10.03%,与企业利润总额下降有直接关系。但是所得税在2014年减少992千元,降幅35.86%,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净利润,缓解了其下降风险。但是,2012-2014年A企业的现金流入总额迅速下降,其中2014年降幅达到66.16%。这是因为企业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在2014年下降54865千元,降低到0。而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分别下降14578千元和475774千元,降幅分别高达29.11%和66.16%。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下降,与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所获得的现金流入减少直接相关。而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下降则根本在于取得投资收益的能力下降。A企业现金流出总额在2014年下降485617千元,降幅63.35%。这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分别达到69.88%和68.17%有直接关系。在此情况下,虽然筹资活动现金流出虽然在偿还债务支付现金、分配股利与股息等支付现金增长的情况下,增长了6.66%,但是最终现金流出仍然下降。从上述基本财务数据可以看出该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定波动,风险可能增长,还需要正确分析。
2.2A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评价
2.2.1偿债方面的财务风险分析结合该企业数据,可以整理出2012-2014年该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及其与行业对比结果,结合企业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与现金比率我们可以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进行评价,对A企业三年的短期偿债指标及其与行业的对比结果绘制成图,则可以得出:在2012-2014年A企业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先增后见,现金比率同样如此。其中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布从2013年的3.01%和2.19^%下降到2.88%和2.13%,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的速动比率显著低于流动比率,并且其降幅也呈现扩大化趋势,这就表示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受阻,而这与企业的存货相对量高于流动资产变动。而企业的现金比率从2012-2014年分别为64.49/208.84和185.77,虽然2013年迅速改善,但是2014年显著下降,并且低于行业186.12的平均水平,这就表示企业现金对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下降。到2014年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与行业均值比较接近,但是仍然低于平均值,这表示在行业内该企业短期偿债没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在2013年的涨幅比较高,实际上与当年重庆地区大规模增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有关,而其后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平稳阶段,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就出现了迅速下降,就表示企业本身的偿债稳定性是不足的。图2显示,A企业在2012-2014年主要长期偿债指标变化显著,其中股东权益比率增长明显,有利于股权对债务的偿付,对长期偿债改善有帮助。资产负债率在2014年下降到53.29%,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表示企业总资产对总债务偿还能力改善且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企业产权比率在2014年下降到93.68%,企业产权集中问题有所改善,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而言更有助于企业长期债务的稳定偿付。而企业的股东权益比率在2014年增长到46.71%,相对于行业的45.72%更高,这表示股东权益对总负债的偿还增强且高于行业平均送。在此情况下,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改善,并且改善程度比较明显,且能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2.2资产周转方面的财务风险分析图3显示,2012-2014年A企业的运营指标以改善为主,其中应收账款周转与存货周转率在2014年显著提升,应收账款周转从4.75%增长到16.19%,存货周转从0.08%增长到0.1%,虽然增长率不稳定,但是增长趋势是比较明显的。并且到2014年其应收账款与存货周转率基本高于行业15.66%和0.1%的平均水平,这表示企业运营能力比较好。该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在2014年达到16.18次,对于行业15.66次有一定优势,但是需要看到存货方面2014年与行业的0.1次周转持平,也就是说该企业最主要的营运资产周转实际上与行业比较接近。固定资产是该企业单向额度最高的资产,该资产的周转率0.98,高于行业0.89,这与在2014年该企业大量对固定资产进行销售或者转让有关。
2.3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2.3.1施工前风险分析与应对不足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建立在财务风险分析评价基础上的,目前施工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不足,对于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缺位,其风险管理自然无法覆盖到施工全过程中,控制效果有限。例如,施工企业没有充分地考虑不同阶段施工任务的技术难度、客观环境变化等可能对技术达标造成的问题及影响,这就使得管理者对于影响财务风险的各项因素没有准确认识,自然无法科学应对。2.3.2施工成本控制不理想A施工企业施工成本控制从政策的制定,到执行监督,都是项目管理者与主要的施工负责人主导的。但是,作为项目的管理者,他们更关注项目的效益,以及项目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利益。A施工企业对现场签证进行了一定程度考虑,但是签证的程序、审核等约束并不严格,结算、建设流程相关的签证真实有效程度无法保障。这就能够较好的实现现场签证监督下施工负责人和执行者更好的履行责任,提升施工质量。A目在现场签证方面很多单位只是做到表面工作,并不会对签字盖章进行严格的核查,这使得一些施工手续的办理出现的时间的过度消耗,某些结算中出现不合理结算的问题,现场签证逐渐混乱也导致施工质量等无法得到全面的保证,这对于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损害较大。2.3.3索赔与竣工结算阶段风险控制缺位A施工企业目前的财务风险扩大与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因某些特殊原因导致项目延误或者其他经济损失的索赔管理不到位,后续的结算环节不顺利有关。特别是,在施工行业竞争扩大的背景下,A施工企业为获得项目建设机会,不乏主动降低承包要求,间接甚至直接放弃索赔权。此外,施工企业关注施工进度与质量,而忽视在施工过程中,业主、设计和监理等单位的参与问题,对于包括合同、设计图纸等在内的索赔证据缺乏保存和管理能力,这也导致其索赔出现较大困难。而在项目竣工后,施工企业要与业主进行验收合作,验收后回收施工款就成为施工企业利益获取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很多业主会拖欠工程款,引发施工企业现金流动性不足、资源被大量占用的情况,拉高了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3、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3.1注重施工前的准备
A施工企业的现场施工财务风险管理方案不够详细,在实施前,必须对现场施工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进行明确的建设,包括:A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的施工成本需要着重对几项主要工程环节进行了施工成本分析,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涉及了应对案,这使得其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形成分析——预案——执行——结算的有序流程,实现了对施工主要技术的施工财务风险管理,为良好的施工财务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
3.2加强成本控制
A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控制的政策制定、执行与监督的权力集中,实际上导致政策执行成为施工管理者个人决定和影响的一个过程。建立对施工成本控制执行的公开机制,并以这个公开系统为基础进行监督,就能够更好的对施工成本控制过程进行全面的约束,提升责任人自主执行施工成本控制责任的能力。这就需要:重点开展施工成本控制组织扁平化和施工成本控制权责明晰化的改革。在全面的立法基础上才能够逐步开展依法施工成本控制,注重不断建立更为优越的组织结构,有效的加强相关组织和责任人对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和在管理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由此达到提升施工人员或相关施工成本控制责任人更加经积极主动落实施工成本控制职责的目的,提升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效率。
3.3注重索赔与结算控制
加强索赔管理和结算控制对于施工单位成本控制与财务风险控制有很好的辅助功能。一方面,施工企业索赔申请最好可以获得业主的理解,获得设计和监理单位关于其施工索赔证据的帮助或证明,则其索赔成功率更高。在具体关注中,施工企业应该强化与业主的沟通,在施工前,准确掌握业主对项目工期、进度、质量、安全、费用等等方面的要求,进而避免不了解业主要求而导致的施工缺陷。在施工中则及时与业主沟通,对业主提出的与之前约定不同的建设要求,应该提前确定责任归口,进而为后期的索赔创造条件。更多的组织业主参与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考察,进而提升业主对施工企业的满意度,为后期索赔创造良好的关系条件。施工企业还需要与设计单位保持联系,主动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难点等,对于设计遗漏及时补充,对图纸变更等及时了解,对于因设计引发的业主投资变更及相关的施工企业损失,科学索赔。另一方面,施工企业需要强化与业主沟通,尽可能迅速完成结算,进而降低资源占用情况,提升企业流动性,缓解相关风险。
4、结论
综合全文分析,A施工企业在竞争中,财务风险有扩大化趋势。该企业需要正确认识财务风险,从施工活动的成本、进度与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索赔及后续结算环节的催收机制建设着手,才能更好地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王阳.大中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2]鲁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研究[J].商业会计,2012(10).
[3]王庆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J].金融经济,2014(3).
[4]原锯松.房地产项目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商品与质量,2015(6).
[5]吴黎明.建设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2).
[6]胡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提要[J].建材与装饰,2014(7).
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范文6
关键词:高新技术;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为有不确定性存在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以及产品研制过程中,并且往往只有非常有限的融资渠道,那么就会有很大的财务风险存在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一、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成因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尚未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要知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速度非常快,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只需要不断的开发创新,提高生产技术含量,扩大市场即可。但是,相较于传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不确定性更大一些,那么就需要更加谨慎的企业管理。如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将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作为全部内容,没有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加入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和规避内容,相关的机制很不健全,这样出现了财务管理风险也无法有效防范。
二是不合理的融资规模和方式:和其他一般的企业一样,经济效益最大化也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目标,那么在融资过程中,就需要将带给企业的效益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是部分企业在融资时,往往没有充分考虑,这样就会出现不科学的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在融资是,没有合理预测需求量,这样确定下来的融资数量就可能出现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融资数量,那么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制约到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部分高新企业在融资方面采用的是发行债券的方式,这样如果债券到期时,不慎出现了资金困难,那么就会对企业的声誉产生影响,不利于企业品牌的构建。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强化风险防范对策和措施
一是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要想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识别和化解,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树立风险意识,只有这样,才可以对风险防范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要对风险意识进行强化,向全体员工渗透风险意识。只有全体员工都具有了足够的风险意识,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是公司上下必须要遵守的,在考虑决策收益的同时,还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考虑,全体员工都不能错误的认为财务部门负责财务风险,而与自己是没有关联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二是建立财务风险监控机制:通过财务风险监控机制的构建,可以有效的预测和规避财务风险。首先,风险预警机构是必须要成立的,除了公司管理人员加入进来之外,还需要有专业水平较高的财务人员,甚至还可以聘请一些外部的专业管理咨询人员。风险预警机构不能从属于任何一个部门,只有将其独立起来,才可以将风险监控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其次,风险信息传递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那些风险预测的资料和信息,需要有人专门去收集,这些信息不仅来自于企业内部,比如财务数据、技术产品开发数据等,还有一些外部数据信息也是需要收集的,比如市场变化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等。此外,还需要对风险预测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风险预警机构对于收集回来的资料和数据,采取一系列的手段来进行分析,科学测算企业的投资融资等情况,对风险成因进行分析,然后对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预测。
三是对融资方式进行合理选择:高新技术企业在对融资方式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对资金的多元化来源进行充分考虑。建立的资金筹集渠道应该是多元化的,这样融资结构才是合理的。在对未来债务偿还压力进行考虑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经营性负债水平进行考虑。在日常银行贷款的基础上,也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借款渠道,比如选择不同的银行、信托机构,其他的一些非金融机构都可以。对其他经营性现金流入的持续性进行考虑,中小高新企业甚至可以考虑出售专用技术使用权,或者采用其他的一些方式,比如使用分成等,以此来对现金流入进行改善。
四是对投资策略进行优化:在采用经营策略时,一定要将多元化体现出来,灵活投资,不能将风险集中起来,要注重分散。对于差异化的目标风险,采用的投资方式也可以是不同的。如果行业和项目在政策方面会频繁变动,那么为了降低政策风险,就可以采用合资方式;另外,为了分散风险,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目前我国很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只有单一的经营品种,那么就可以选择多元化的目标项目、进货渠道以及合作伙伴。上文我们已经提到,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的资金比较多,那么为了降低资金风险,就可以采用资金筹集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向合作企业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等来分散这些资金风险。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高新技术企业因为其本身的一些特点,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风险,这样就需要创新落后的管理理念,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对不合理的融资机构进行改善,并且对风险预测和防范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以此来对规避风险,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亚芬.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规避措施研究[J].新财经,2012,2(4):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