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意思维培训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意思维培训方法范文1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影视广告课程教学的新特点
当今的网络媒介与移动网络媒体迅猛发展,学生要寻求适应媒体发展的广告策划,影视广告教学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改变,提高高效率与回头率,广告的创意是至关重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影视广告课堂教学这样的特点:创意空间的培养影视广告虽然投放的媒体不同,广告的创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很重视的问题,通过“意象训练”,想象、冥想、关键字教学、物像视觉思维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意想法,发掘学生对广告设计的潜力。让学生积极,正向,快乐,乐观正面面对课堂,愉悦的课堂气氛对影视广告课堂教学非常关键,可以利用试听和多空间、多媒体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意空间,多做试听训练的练习,影视广告赏析,利用以上的方法,使学生的广告创意思维、逆向思维、放射思维等得到发展。
二、右脑激发创意思维的功能
艺术设计课堂教学是以激发学生创意为主要目的,创意思维占有主要的部分,大量的科学证明,右脑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意是极其显著的。右脑存在着三项潜能:
1.谐振共机能:
人类的脑有音叉作用,与万物发出的波动谐振,接着藉由想象而看见,共振共鸣机能与影像化机能。影视广告课堂教学需要右脑激发创意,创新思维的来源也可通过大脑的音叉作用激发,使学生在课程上多听激发大脑的音乐,优秀的影音资料欣赏会改善其上课的紧张情绪。
2.想象化机能:
有脑还能自有驱使独特的想象力,创造力,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化机能。优秀的广告大师便利用想象能力创意广告。创意超越一切,创意从右脑中产生出来,这也就是其想象化机能。
3.高速大量记忆机能,
大量的市场调查和资料归纳成广告策划,这些基本的记忆能力为后续的广告创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右脑激发创意思维的方法
1.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广告创意是思维的展现,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广告创意思维具象化、形象化,利用优秀的广告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每个都转化成具象的形象,让学生加深印象。多开拓教学环境,利用用右脑进行完全下意识的创作,实现学生最初对广告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的灵感。利用左脑绘画右脑通过形象思维进行创作实现艺术教育从而达到更高的设计,形象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对主管直观思维的右脑研究极其重要的方法。通过绘画、造型技法、形象思维刺激右脑的创意,是影视广告课程教学中新的尝试和新的探索。
2.音乐与右脑思维的结合
影视广告是多媒体的展现,音乐是影视广告中的听觉要素,心理学家发现,音乐可以开发右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听觉就是右脑工作的体现,所以课堂教学中多听和鉴赏音乐。还可以在创作广告过程中,创造一个音乐的空间,播放音乐的平台,利用音乐让右脑感知,左脑并不因此受到影响,仍可独立工作,使学生不知不觉开发右脑,激发创意思维。
3.“心智情感”是右脑思维的体现
在影视广告课程教学中要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可以用呼吸、冥想来改变情感、思维,可以推广“心智身心五位一体”的情感加心理的结合,这些正是右脑主管图象思考的合理运用。影视广告课题的创新思维属于多维思维的问题,试听结合的媒体形式给广告创意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多寻找有趣的事情,创意和生活中的固有模式是矛盾的,可以利用右脑激发生活的方法,调整心态,把设计当成生活的调味剂,课题本身有些压制创造力,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各种创造性思维,要多改善生活本身,利用心智和情感的融入,右脑的思维会让创造力更专注、更有效。在影视广告课程中,创意思维是“一度创作”,情感的融入是“二度创作”,右脑发开的情感领域将灵感、直觉、想象都转换成更深刻的艺术形式,所以心智的情感在影视广告中的“二度创作”是及其重要的。学生可以通过左脑的思想和右脑的情感结合起来,对设计进行深刻的把握,在进一步创造性的再现出来,影视广告设计需要表象积累,更需要右脑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4.右脑开发需要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
当今的时代是多媒体与移动网络媒体的时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联想和想象,如果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设计的灵感也是封闭的,右脑开发需要广博的知识,这些需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对影视语言的洞察力,对广告形式的观察和预见性,学生要在课余时间多看各类文化书籍,培养右脑情感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对各种设计思维的掌握,比如从历史、地理、文化、政治、金融、销售等汲取养分,展开丰富的联系,创作出符合各类风格的设计。右脑创新思维的方法使知识型结构转换为创新型思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注重设计方法,教师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下,讲授更深刻的理论,合二为一,创造多种可能性,实行右脑激发创意思维对影视广告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提出多种思维的问题,教师可以安排更多的学习方案,激发更多的设计理念,为艺术设计课题提供必要的创新方法。
四、结语
创意思维培训方法范文2
艺术设计创意思维课程是使学生全面领悟和掌握思维科学,特别是培养和构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课程。其教学核心内容是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研究,并加以有效的训练和开发。为此,作为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构建学生先进的设计创意理念和自主的设计创意思维能力很值得我们探讨。
(一)树立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若想在创意思维课程教学中树立学生创新思维的思想意识,必须使学生建立起完美的创造性人格。因为人格是人整体面貌的象征,学生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精神状态可直接反应出他们人格创造性的不同程度。若使学生在创作中能知难而进并具备战胜困难的决心,必须要使其建立完善的创造性人格,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机能才能得以全面发挥。在日常设计思维实践训练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掌握创新思维的形式、特征、表现与训练方法,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从思想方法上养成创新的习惯,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以“放飞思维”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构思能力,激励学生突发奇想、大胆创意,对设计课题提出尽可能多的构想,不要给学生设定经验上的条条框框、风格上的固定模式。②进而让学生在作品创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更多的、富有创意的见解,以充分展现学生各自的灵感性和独创性。从而达到在设计创意思维教学中构建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若想在创意思维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须做好以下方面工作:第一,教师在设计思维创新教学中,必须做到因人而宜,努力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因为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是发散思维,在设计教学中教师努力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多方位思考问题,并将自己日常掌握的各种不同信息,做到完整系统地综合在一起,并贯穿于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不同的独特见解,以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想使学生发散思维能得以发展,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对此项工作进行实践和训练,让学生在思维创意中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二是教师可以通过具有启发性思路的方式,让学生从一题多思路去诠释问题并求知答案,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进而使学生具备全面思考问题的思维逻辑能力,以便使学生发散思维得到发展。
第二,教师在设计思维创新教学中,还应注重引导学生聚合思维的发展,只有聚合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创造性设计的技能和技巧水平。为此,一是教师在设计教学课题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技能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并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练习程序和正确的操作步骤,避免形成单纯重复的练习和机械的固定模式。二是教师在设计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具体做法可引导学生在实践练习过程中,通过模仿训练注意观察教师的示范案例。进而使学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今后练习过程中加以改正,使学生在观察能力、鉴赏能力以及操作的技能技巧上不断得以提高。
第三,教师在设计思维创新教学中,还要实现课堂与实践相结合,因为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实践的过程。因此,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尽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与实践保持紧密联系。如在课题设计之前,除了介绍有关课题设计的知识和方法外,适当增加设计案例的介绍。另外可以通过参观一些相关的优秀实践作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设计作品的建成效应并对其进行评价总结,从而对设计课题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在设计课题的选取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如鼓励学生将公司或企业的课题带到学校里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或让学生参与教师接纳的工程设计项目,在设计的实践中,将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第四,教师在设计思维创新教学中,努力做到充分发现、发掘学生的创造性,并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设计成果非常重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富于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并把他们追求成就的过程视作一种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尊重不同寻常的想法,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得以延续、深化和发展。对设计作品欠佳的学生应在设计技巧上给予正确的指导与帮助,让学生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学生建立起创造的激情和信心。切不可片面地将学生划分出优差等级,这样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更无法调动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运转。
(三)丰富学生创新思维的知识积淀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涉及建筑学、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审美心理学、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材料学等。这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不能仅限于本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把这些学科知识进行相互融合渗透,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知识的丰富和积淀,需要教师在课程计划和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课程重组整合,帮助学生建立和优化专业性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加强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充实。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而这种综合素质不只体现于学生的设计表现及操作技能,还体现了学生的文化层面、艺术专长和科学水准。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书籍、杂志、网络等多种渠道来了解社会人文、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新动向,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并为今后在设计创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好地丰富知识积淀。
(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
创新思维的潜能来源于具体的设计实践活动,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意思维能力和跻身社会的能力,而且还能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更加具体、生动地结合在一起,在设计实践中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因此,在设计实践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思维转换到项目实践之中,并使其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潜能十分重要。实践证明,采取把真实的设计项目引入实践教学的方法非常好。即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实地共同完成与客户洽谈、沟通;现场勘查;方案初步设计;方案确定;技术交底等岗位工作程序和步骤。在整个设计实践过程中,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给学生提些合理化建议,鼓励学生自己多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让学生尝试自己独立完成设计的感受。待学生亲身体验过几个设计项目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独立参与或几人组合参与的方式,逐渐培养他们独立承担设计任务的能力。教师在学生独立完成项目过程中,应做到逐渐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在设计理念上可给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学生与客户交流过程中,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具体问题;在学生独立完成设计后,教师对设计方案给予评估。这样可使学生在整个项目实践过程中,能深刻了解到设计的核心含义,并悟出创意设计的深刻内涵及工作的艰辛,同时也能真正感受到自己获得设计成功后的快乐和喜悦。另外,学生在独立完成项目实践中,还可以获得书本以外的新知识,激发创造思维的灵感性,提高创新设计的技能技巧水平。在经过大量的项目设计实践过程后,学生便可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思维模式及自己独创设计观念,并结合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进而激发出其创新思维潜能的发挥。
二、创意思维课程在艺术设计教研教改中的具体措施
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同样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也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更科学、更有效地为社会培养艺术设计应用人才。为此,笔者针对创意思维课程在教研教改中提出以下具体措施。
(一)建立一支教学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是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核心堡垒作用,经常组织教师间进行经验交流,让每个教师都能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好经验、好方法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既能加强教师间的团结协作,又能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二是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高层次院校或相关设计行业进修学习,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顶岗实践,这样既能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不至落伍,又能从中学习了解本行业更多新动态。三是要做好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使教师真正树立起为人师表、严于利己、爱岗敬业的良好形象。四是要发扬良好的团队精神,教师将自己的事业与学院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这个集体真正成为一支教学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二)重抓教师知识更新,调整教师队伍结构,大力提高教学的质量
学校首先要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抓知识更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要与社会需要接轨,要使学生学以致用。我们所处的经济社会面对的是信息量巨大的未来,知识更新极快,对学生要求的是能力,是综合素质。当前,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新世纪的学生特点、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都要求教师的知识素质趋向综合化,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又要打破专业壁垒,吸收各学科的精华,形成纵横交织的“T”型知识结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关注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主动涉猎学科前沿领域和最新成果,以满足社会需求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此外还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能力以及教师的继续教育等方面具有全新的理念。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相关学习教育活动,特别是抓好继续教育环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能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内容,永远保持知识源头的活水不断,为高职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支撑。建立艺术教师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和师资培训网络。启动艺术教育教师来源多样化改革,支持和鼓励以联聘、互聘、兼职等多种形式聘任艺术教师。
(三)开阔教学领域,加大实践式教学
艺术设计专业是很具实践性的学科,单一的课堂教学会使学生产生理想主义的作品。为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做到开阔教学领域,加大实践式教学。
第一,教师彻底改革传统的单一教材加讲义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方式由原来的讲台演讲变为组织者和思维激发者的角色进行。尽量多给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机会,引导学生对设计课题提出尽可能多的构思设想,教师帮助学生寻求最佳方案,使学生建立起创新的激情和信心,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实践训练教学中,可以实行引用实际任务书完成模拟实践操作,采用引入真题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地开放,让学生们的视野更加开阔。
第二,建立课程信息反馈机制。选择责任心强的学生分别担任课程的信息反馈员。在进行设计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分时段分情况对同学们进行咨询,让同学以不记名的方式把本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因素,如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师授课情况等存在的不足和亟须改进的地方反馈给信息反馈员。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科学分析论证,有针对性地修定教学计划、改良教学方法、完备教学指导,为改进教学准备好一手材料。
第三,建立相关的模拟实训教学基地,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的实地教学。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教学基本都在教室内完成,由于这样的教学方式死板,理论无法结合实践,致使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有条件的艺术类院校应建立自己的模拟实训基地,包括设计中心、材料展室、施工展室及施工试验室,把传统的教室教学搬到实训基地进行,来实现教学过程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地教学。暂且不具备建实训基地的院校,可采取院校与企业、厂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企业或厂家提供实验场所,让学生在实验场所和企业设计师、工人一起完成实践操作。这样即整合了教学资源,解决了学生实习场地的问题,降低了教学成本,同时又可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并体验感受到经过自己亲手设计操作为企业创造效益的。
第四,院校与当地相关的行业协会制定合作协议,建立长效的协作机制,实行构建“双证”教学体系。通过行业协会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到本专业的一些行业信息以及行业动态等,同时院校配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做好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宣传组织工作,让学生了解考取设计证书的相关内容,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级别及资质证书的考试工作,为学生在毕业前能考取相关职业等级证书创造便利条件。
三、结语
创意思维培训方法范文3
博客地址:/diaryIndex.b
个人认为,一堂好课,不是让学生学多少,而是让学生学多好。生活累了,人还偷闲呢,课堂40分钟都在动,学生能不累吗?音乐是需要声音入耳,然后去细细品味的东西。给学生多一些安静,多一些闭目享闲的时间,让他们的思绪随美妙经典的乐声渐行渐远……不可以吗?哪怕5分钟也好。听,远比唱和说要重要,因为,听者为王。人静了才能思考,音乐艺术也应该是这样。社会浮躁,但音乐课堂,不该再浮躁了。
大雪飞扬(王怀)
博客地址:blog.省略/book306@126/
设计的本质是创新,创意生成是关键。创意是对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是大智大勇的同义,更是一种智能的拓展。培训活动中,我们从认识色彩心理学、形态美学等影响设计的基本要素开始,进而理解并掌握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头脑风暴等创意思维方法,辅以创意素描方法的练习,提高学生对创新的理解,为开展通用技术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意的形成关键在于我们的思维,只有去发现,才有发明和进一步发展。精彩的案例告诉我们,只有既动脑,又动手,才能解决问题,实现价值。
宁静(马晓丽)
博客地址:nhltyzmxl.blog.省略/
新课改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尊重、理解、信任的前提下,作为良师益友去欣赏学生,倾听学生,和学生一同成长。新课程提出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需要我们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精心设计课堂,并在课堂上适当地表扬和批评、鼓励和赞美,循循善诱;避免拖沓,保持节奏,使学生经历思维的碰撞和挑战,而在心理上又能有一定的缓冲,一堂课上既有紧张激烈的“头脑风暴”,又有成功后的欣然和开怀……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有魅力的课堂,这样的教学一定是有实效的教学。
weimeichuxia的博客(韩伟)
创意思维培训方法范文4
关键词:设计素描;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30-01
参加过高考的每一位考生都会接触到素描,那什么是素描?可能在脑海中,对素描这个概念没有清楚的定义,只知道多半用铅笔来绘画,是单色的,有的是用简单的线来表现,有的是用面来表现等等。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又接触到素描,又会是怎样去学习呢?大学的方向更细,有设计和绘画两种不同的方向,那么素描就有了设计素描,在素描的前面添加了设计两个字,这样就有相应的教学方式来指导教学,对此有深刻的探讨。
一、走出误区――素描学习思维的转换
在高考专项训练的基础上,不排斥一部分学生为了走捷径升入好的大学,选择美术,而短时间的进行美术培训,一味的画石膏画肖像,并且是一种教条式模式的吸收,同时,也不排斥一部分老师为了升学指标,也是灌输式的教学,这样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现象,学生画罗马青年画得很好,画阿克里巴画得很好,画罐子水果画得很好,但是换了一个主题,换了一个考试模式,就不一定画得很好,他们在脑海中就是有着对石膏、罐子、水果、人头像的程式化的概念,是一种模式化的教学吸收过程。
一部分学生,通过强化训练,在掌握了很多应试技巧的基础上,会拿到很多好大学的通知书,但是进入大学,重新面临素描的时候,又会是什么感觉?有的同学会很排斥,有的看到静物就烦,如果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好好的引导,好好思考,好好根据学生的情况来教学,来更正高考的那种素描灌输教学,来更深刻的认识到大学阶段的素描的真正含义。
二、从传统素描到设计素描――素描范围的定性
素描一般指的是单纯、朴素的描写,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培养造型基本功的主要手段,它主要借助于单色线条或明暗来表现物象的造型,对客观事物的形态、结构和特征作朴素表现的绘画形式。
设计素描与传统绘画素描是有区别的,传统素描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寄托,而设计素描更倾向于理性,其造型思维过程都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转化的过程,两者的思维方式、训练方式和造型要求是不相同的,更体现了思维的重组、抽象和概括。在素描前面加上了设计两字,就赋予了素描为人的设计,有目的性的,有一定的消费目标群体,更在乎的是一种使用性,为谁而设计的,是一种理性的,而区分于传统素描的情感抒发和寄托。
三、设计素描训练方法的新思考
训练方法是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但是也有一个共性,设计素描注重的是创意主题性,创意思维,空间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训练中,更强调动手能力的表现及创意思维的训练,一定要纠正程式化的素描概念,极其在乎光影上的表现,而应深入到结构内部的塑造,更重要的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一个思维的训练及瞬间抓住事物特征的能力。
(一)空间结构想象和表现,培养学生的空间的想象力,和空间形体的塑造。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环艺和工造是不同的,如前者跟注重空间形态的把握塑造,后者注重产品结构的塑造,设计素描是培养学生的一种归纳能力,一种由繁化简的能力,瞬间抓住形体的特征,可以利用身边的常见的东西,对掌握空间的透视把握能力,以及空间的想象力,这些在设计素描课程中是比较关键的。
(二)发散思维的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寻找思维线索,让学生打开思维,这个和图形创意的训练方式可以联系起来,用一种发散性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维,同时在保证学生想象趣味性的基础上,去扩大他们的视野,可以采取分组练习比赛,既保证课堂的活跃性,又不失去教学的质量。
(三)捷什尔运动画的训练,这是一个快速的速写方法,也是很能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绘画能力,并且用感觉来作画,通过30秒中的快写纠正学生的那种从局部入手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敏捷力和动态的把握能力,画速写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把握节奏的过程,在绘画的时候,不要顾及得太多,要凭自己的感觉来画,画多了,感觉就来了,速写也是最好的一种收集素材和锻炼创作能力的一个方法,在设计素描的课程上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设计素描在素描前面添加了设计两个字,就赋予了一定的内涵,也是作为用设计的思维去绘画,学会用抽象的语言表达思想,并且选用比较好的表现形式,运用好的构图语言表现,为构造一个好的设计作品打好坚实的基础。
创意思维培训方法范文5
美学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 人才培养 困境
一、美学经济、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消费者品位日渐提高的今天,“美”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深。人们在摆脱饥寒的焦虑之后,转而开始追求精神和心灵上的更高愉悦,饥寒的满足是有限的,精神上的追求却是无限的,而这个需求很快被商人转化为商机。美是具有能量的,更是具有价值的。文化创意是真正的商机所在。创意和美正创造着庞大的附加价值,当美由商品的附属性转变成为消费对象时,美学经济时代便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美学经济是指以生活美感和创意为核心内容,向消费者提供深度体验与高品质的美感,使消费者愉悦为目的,以获取收益的新型产业。①在我国台湾,美学经济被直接称为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经济行为,而其经济属性为美学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领域均涉及如何将丰富的文化内容创造性地融入到产品的审美之中。创意产业作为时展的潮流,早为世人关注。日本学者日下公人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发现,在产业中存在情趣满足型/情趣表现型的产业,他称其为第五产业。②丹麦哥本哈根未来研究所主任沃尔夫・伦森20世纪90年表在美国《未来学家》杂志的文章《21世纪――梦幻社会》认为,未来满足人类心理感觉、审美感觉的产业将会崛起。他认为人类在经过围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梦幻社会所需要的是价值―伦理的、社会的或宗教的价值。③美国米切尔・J・沃尔夫在其所著《娱乐经济》一书中说:“文化、审美、娱乐――而不是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④以精神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的勃兴,必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崭新的前沿产业,创意经济已掀起了全球经济新的一轮革命,正如约翰・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一书中所言:全世界创意经济现在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⑤在当今美学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众多国家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主要支柱产业。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均依托各自的人才、区位以及政策优势,建立各种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抢占创意产业发展战略高地。
国家经济发展活力主要依靠其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归根结底靠的是创意人才。创意人才的概念最早是由文化经济学家理查德・弗罗里达提出,他把创意人才定义为创意阶层,由“具有特别创造力的核心”和“创造性的专门职业人员”组成,超常的创意与创造力、自由开放、崇尚个性等共同价值观与能力是这一阶层的特点。根据这一定义,他推测21世纪初,美国的创意阶层人数占劳动力市场的30%。⑥创意人才的匮乏同样制约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日本拥有5000所各类创意学校,美国号称培养了5000万创意人才,而中国的创意人才还不足50万。⑦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死存亡和发展,培育出大批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的创造性内容的创意阶层是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的当务之急。
二、文化创意人才资源现状与困境分析
1.创意人员不足,优秀原创与管理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从事创意产业的人才还不到10万,预计“十二五”期间创意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5000万。⑧而现有的创意人才中多属于复制型,真正有创意、创造力强的人才较缺乏。高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被业界普遍认为缺乏创意,企业等用人单位能够招聘到“完成创意”的毕业生,却无法招聘到真正“产生创意”的人才。政府和其他培养机构在创意人才培养方面也往往更多强调个人的专业化,对如何使整体团队达到完美配合等方面的指导较少,特别是对创意产业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国际性人才等人力资源高端模块缺乏重视,造成高端创意人才、创意管理人才,具有国际视野和理念的人才奇缺,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完整性。⑨
2.创意人才结构不合理,适用性不强
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专业内容创意人才、管理人才和复合经营人才都必不可少。⑩但目前的现实是,以杭州为例,大多数创意人员从事的是影视制作、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从事策划、营销等专业的不多,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缺乏更是行业瓶颈。另一方面,高校和其他培养机构培养的大部分创意人才缺乏实践经验,适用性不强,很多用人单位为了使所招聘到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单位自身行业特点而不得不进行二次培养,这种人才结构性供需矛盾,成了制约创意产业健康发展的壁垒。
3.创意学科体系建构和独立、完整的学科系统尚未成熟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加之人们观念意识的滞后和偏颇,致使文化创意相关学科建设尚属空白,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急需建构。现在有些高校还没有关于文化创意相关专业的原创理论、课程系统、培训体系,文化创意更多的是作为其他学科目录下的附属专业。目前,政府、企业、高校和其他社会机构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系统尚不成熟,缺乏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制度和教育教学方法支撑。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资源之所以会呈现出以上问题,这与我国经济与政策环境、人才培养的教育体制机制以及观念意识的培育有直接关系。
第一,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机制不健全。文化创意人才所具有的创造力主要基于成熟、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机制和体制。创造性教育与开发是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土壤。1998年英国国会报告指出,人民的想象力是国家最大的资源,想象力孕育着发明创造、经济效益、科学发现、就业机会等,想象力主要源于文学的熏陶。⑪在我国,创造性教育、艺术教育、审美教育还不十分发达,长期的封建教育多是一些官本教育和礼仪教育,在僵化的学科体制束缚中难以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因此,培育创造性教育、艺术教育氛围,改革原有的人才教育机制是当务之急。当前,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拿学历的教育与在职培训。高校虽有美术、广告、影视、艺术学等相关专业,但现行的规范化、制度化、应试化的培养方式,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塑造,专业设置也不能跟上市场的需求。在职培训多以定向技能培训为主,培训内容教条,无创意、不规范、时间短,效果不理想,⑫这是造成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缺乏、创造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第二,创意人才培养缺乏“深耕”意识。创意才能的育成不仅需要渊博的文化知识、强烈的创意意识、扎实的专业技能,也需要有较高的社会洞察力、市场把握力、人际沟通力和审美判断力,这些能力并非短期的训练就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实践的锤炼,经验的积累,长期观念的养成。⑬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创意人才的培养需要有“深耕细作”的意识,需要长期的投入,全方位培养。当前,我国市场创意人才培养多数是急功近利,只重视人员操作技能的培养,过度开办技能培训学校,忽视对从业人员创意意识、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熏陶。
第三,创意阶层缺乏诱发创意的人文环境和氛围。人文环境是打上文化烙印、渗透人文精神的生活工作环境。一个企业对创意人才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深受其所在城市对创意人才诱惑力的影响。城市的创意意识与创意文化需要人文环境的滋养和艺术氛围的熏陶。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大都市无一不是用自身独特的城市人文精神将各路创意人才网罗手中。⑭在我国,创意阶层生存的创意环境和条件相对欠缺,需要在城市的文化氛围、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等方面不断完善、改进,为创意人才创造更好的“精神家园”和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以激发创作灵感。
第四,知识产权体系的不完善影响创意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有的文化创意几乎都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就失去生存与发展的屏障。文化创意是心智方面的成果,知识产权承认了创意人的荣誉、成就与价值,任何拥有文化创意成果的组织或个人都可以将知识产权当做一种资源、资本进行交易和投资。日本、美国、英国等都把保护知识产权上升到战略高度。在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体系还没有形成与当今文化创意经济相匹配的法律体系,主要沿袭美国等国家设计的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意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创意人才的缺失。⑮
第五,经济与政策因素制约创意人才的良性培养。扶持文化创意经济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政府稳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是其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相对不平衡的经济发展致使政府无法满足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基础性工作,如产业链、人才链、知识产权体系、创意人才培养等,尤其是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上的资金投入和政策优惠不够充足,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企业独自承担所有费用。在政策方面,一些地方甚至对外来人员设置了学历、户籍、性别等传统限制,致使真正有才学的创意人才不愿意留下,纷纷去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由此可见,我国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起点相对较低,真正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时间还比较短,行业操作上还欠规范。如何利用现有体系创造出大批文化创意集群,建立创新机制,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大批创意人才仍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三、美学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突破路径
培养创意人才,克服人才发展瓶颈是当前美学经济时代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创意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共同努力,建立多元投入、立体培养和个性定制三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1.发挥政府的积极主导功能,实施文化创意人才激励机制
政府应在政策、资金、法制保障、环境营造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构建人才宏观激励和微观激励相结合的全面激励机制。比如出台专项创意人才培养政策,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细化分工,消除壁垒,为创意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帮助;设立综合统筹协调机构,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进行专门管理;设立专项培养资金,对培养机构予以补贴,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经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多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营造人才培养的宽松、包容的人文社会环境与氛围,构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宣传推广相关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帮助培养机构留住人才。
2.发挥高校与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的主体作用,注重创意人才的短期开发与长期培育相结合
针对当前文化创意人才缺失的现实,政府、企业和其他培训机构应在创意人才的短期开发方面着重加强,要在创意人才的选聘、录用及使用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吸收并留住各种创意人才。企业是创意人才的主要用人单位,除了要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基地,通常还要对所用人才进行二度培养,使招聘到的人才为己所用。社会培训机构不能仅仅从自身盈利角度考量,应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完善各项软硬件设备,注重加强对创意人才的整合,不仅限于动漫、游戏、影视等新兴时尚、发展较快的产业,要兼顾其他文化创意产业,加强人才流向引导,促进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多方面、多角度、高质量地培训各类创意人才。
高校是创新型思维培养的聚集地,有良好的培养环境和文化氛围,其学科建设和教学体系多样化态势,符合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需求的多元化特征。由于创意人才自身独具特质,其培养需要进行长期的教育投资和积淀熏陶,需要着眼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立足构建从幼儿教育到学历教育,再到在职培训、终身培训;从传授知识到强化创新意识,培育有创新能力的多元化、立体的人才开发体系。为此,高校应在教育体制和培养机制方面进行创新,以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创意人才。
(1)设置合理的创意课程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高校要真正实行素质教育,彻底改变不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思考,注重学生平时参与创意活动程度,促进学生各项素质全面发展。根据不同学科专业方向来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创意课程体系,鼓励学科交叉,特别是工科与艺术学科、艺术学科与商科的融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尤其要重视人文艺术类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底蕴,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2)加强综合专业改革,推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教育。目前,创意人才结构特点不能适应创意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交叉结构人才发展缓慢,国际化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处于紧缺状态。高校应根据市场对创意人才的要求和自身优势,加强综合专业改革,强化创意专业的划分,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学科群,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战略,推行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具有创意思维、创意表达、创意传播又兼具专业水准的应用型、综合型创意人才。
(3)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利用与开发;鼓励企业与大学、院所联合,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基地。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实现实习就业联动。校企合作,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把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起来,使创意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提高创意人才资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⑯
(4)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辐射”力,营造良好的创意人才培养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适合的创意氛围的营造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意冲动、创意,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高校应在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上下功夫,通过校园软环境的开发,增强校园文化的“辐射”力,发挥文化的隐,注重创意人才个体生命和谐发展,把学生的创意带到各个角落,以学生的创意装点校园。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创意意识,培养创意氛围,鼓励创意思维,促进学生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利用。⑰
面对美学经济时代的来临,急需文化创意人才的催生。只有在全社会推行以创意、创新、创业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改革才能培育优质的文化创意人才,才能引入创意的源头活水。政府、企业、高校是人才生产、培育、转化、使用的场所,三方应当从各自本职做起,联合其他环节,适时发挥自身优势,通力合作,最大限度发挥协同作用,形成良性互动的“三螺旋”合作创新人才培育机制,解决目前文化创意人才瓶颈问题。
(注:本文为基金项目:杭州师范大学中青年国家项目培养基金(2010QN35)重点课题和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专项课题(gx014)阶段成果)
注释:
①吕宁.浅析美学经济[J].商业时代,2005(7).25.
②日下公人.新文化产业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65.
③沃尔夫・伦森.21世纪――梦幻社会[J].科技文萃,2007(4).38.
④米切尔・J・沃尔夫.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⑤John Howkins.The Creative Economy [M]. London:Penguin Press.2001:78.
⑥易华.创意人才和创意产业、创意城市发展[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56.
⑦王达林.创意天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⑧郭辉勤.创意经济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29.
⑨⑯⑰王丽琦.谈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人才培养[J].艺术教育,2010(12).
⑩吕学武.创意人才需要创新培养[N].人民日报,2006-11-15(4).
⑪金元浦.创意产业需要创意人才阶层[N].中国企业报,2005-8-18(3).
⑫⑭冯梅.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20.
创意思维培训方法范文6
【关键词】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文化、经济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对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潜在的巨大的价值,文化创意思想引领下的新的工业和服务业已取代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陶瓷文化创意人才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门类,包括本产业领域所需的艺术、技术、经营、管理等职业素质人才。虽然景德镇有丰富的陶瓷美术人才资源,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从发展创意产业的高度来看,仍面临着人才紧缺的瓶颈,创意人才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陶瓷创意产业发展的要求,不仅抑制了陶瓷创意产业的总产出水平,而且抑制了创意的产业化率。
一、建立多元化立体的人才开发体系
(1)学历教育。即通过高等院校培养陶瓷创意人才,这是发展陶瓷创意产业、解决陶瓷创意人才匮乏的战略途径。目前景德镇已经有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要发挥景德镇的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院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践资源,培养文化产业急需的实践型人才,加快人才的培养力度。(2)非学历培训。依托各类社会力量建立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培训体系,推动培训业的发展,是大量培养陶瓷创意人才的快速途径。目前景德镇有难以计数的身怀绝技老艺人与民间艺术家,景德镇陶瓷学院、部省市三级陶瓷研究所、各大陶瓷企业研究所、拥有更有众多的工艺美术大师和传统陶瓷技艺人员,人数占全国同类型人才的半数以上,要发动这一部分资源,通过“传帮带”、通过社会力量办学进行非学历培训,从而为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3)资格认证培训。即对陶瓷创意人才进行各种资格认证,这是培养陶瓷创意人才、规范人才市场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实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能力开发计划,针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核心素质要求,针对性地开发课程和开展培训,不断提升陶瓷文化创意人才的能力和素质。(4)拓展人才开发途径。陶瓷创意人才的聚集,是陶瓷创意产业成长壮大的基础,针对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和重点项目,还应广开途径,打破学历、资历和身份限制,多渠道、全方位引进境内外优秀陶瓷创意人才。有针对性地引进陶瓷创意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科技人才、风险投资人才、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等人才前来创业,提升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水平。
二、建立多层次陶瓷创意人才培养对策
(1)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特征,设计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充分发挥学术性的优势,克服职业性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质量建设,人才培养以陶瓷文化创意企业人才需求的“订单”为导向、确定具体培养目标的“学士前定位培养”,进一步让企业参与定向陶瓷创意人才培养规格,定课程计划,定质量评比标准,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改变专业口径的错位、盲从,使高校专业设置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需求,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鼓励相关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打造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大学生的设计创意充满活力,陶瓷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必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革新教育方法,提高师资水平;教育要把知识熏陶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国内办学与国际交流合作相结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人才的创意能力。高校需要增强知识创新能力与培养创意人才的能力,可打通学科壁垒,扭转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扼杀,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意冲动”、“创意快乐”,打好学生的人文底蕴,重视创新型人文教育,培养有原创意识和文化精品意识的陶瓷创意人才,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辐射作用,主动服务地方建设,适应时代的需要。(2)积极支持建设一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教学、研究设施,同时鼓励企业之间、企业与教育和研究机构之间联合组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培训、研究交流的产学研合作的平台。(3)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励企业增加开发费用投入和积极引进陶瓷文化创意人才的主动性,探索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鼓励和规范知识产权评估等中介机构发展,不断促进知识产权可评价、可物化、可质押、可交易。鼓励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各种资质认证中心、版权资源信息中心和版权评价交易中心。抓好版权“五进”工作(版权服务进园区、软件正版化进企业、版权监管进市场、版权宣传进学校、版权顾问进单位),建立维权举报奖励机制,加大对版权的宣传和保护力度。(4)成立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吸纳、集中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借用陶瓷文化产业项目吸引陶瓷文化创意人才的柔性流动,使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瓷都景德镇所用。创意产业园区还应建成为产业集聚的载体,要吸引从事陶瓷文化创意服务方面的企业,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的企业,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这种相互依存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