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范文1

本文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发现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凸显在五个方面:

1.在教学理念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理解不透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些教师存在着“学科化”的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小科、副科来进行教学,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按照心理学学科知识体系来设计课程;有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强调灌输和说教;还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让学生高兴,因此,追求课堂的娱乐而导致形式化现象,缺乏应有的教育。我们多次进行的“农村中学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定位”调查中,大部分教师对其课程性质的理解都存在偏颇、误解、肤浅等问题。

2.在教学目标方面,注重为“升学教育”服务并能关注学生的兴趣,但因缺乏整体考虑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教师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能够提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发展”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在具体操作时就变成了一种单一的口号,更注重为“升学教育”服务的目标,忽视了学生在中学阶段综合能力的积极培养。这种目标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围绕着“应试”,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设定的,与绝大多数中学生的主观需求不一致,尽管也能考虑学生的兴趣,但是远远脱离学生的心理实际,也明显忽视了中学生其他心理方面的发展。

3.在教学内容方面,选取与“升学教育”有关的内容,忽视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完成

有些农村中学教师的发展观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仍然选取与“升学教育”有关的内容,明显体现出“不浪费学生的时间做与升学无关的事情”。特别关注学生中存在的升学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忽视学生“发展性目标”的达成,因此,选择的内容存在着和目标达成不一致的现象。由于存在着“学科化”倾向,很多农村中学的心理教师都是采取单一的课程方面的知识传授。例如,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体现在课程上的内容往往是教师去讲解什么是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具体方法是什么?这种以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为主的方式并不适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在教学方法方面,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追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式上的多样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从自己主观愿望出发,过分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形式化。比如,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的生动形象性,大段的教学时间都让学生观赏,事后只是非常简单地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想,很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充分交流;有些教师还“为了活动而活动”,有些课形式上很热闹,但是效果不好,并未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还有的教师为了公开课展示成果的需要,精心排练,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了学生在教师编导下的表演课等等。这些看似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的“活动”,除了追求形式的多样化,还明显带有强迫学生接受的成分,由于缺少内在的积极思维、探究活动的支撑而显得空洞和肤浅,没有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5.在教学效果方面,重视内容的完成,忽视过程和学生的体验与生成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存在着“学科化”倾向的教师特别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他们关注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获得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增长了哪些方面的见识等。因此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总是把内容安排得满满的,课堂容量很大,然后按照课堂时间把设计的内容一一落实,只注重自身教学进度的完成,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深刻体验。因此,课堂虽热闹,但往往是昙花一现。由于缺乏深刻的体验,学生除了接受,很难有深入的思考和体验后的生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佳。

二、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重视相对不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学习与研究的动力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足,大家普遍认为它没有应试学科重要,有些学校领导至今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导致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紧,配备的教师能力不足,甚至仅仅为了应付各级工作检查,临时安排教师做些应付性的工作,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学习和研究的动力明显不足。缺乏真正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一定会成为制约工作开展的瓶颈,也必然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存在问题。

2.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人员少,专职人员少,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支撑,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存在诸多问题

我们在对长春地区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专业人员少,专业构成较为复杂;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而且不稳定。这样就导致了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大部分现职心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养和专业训练。为了开展工作,有些教师参加一些短期培训或者通过自学获得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但是,这种学习往往很不系统,难以达到专业训练的要求。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他们自己认为都很低,有六成以上教师认为自己理论知识匮乏,有七成以上教师认为自己实践技能较差。多数教师由于自己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工作中常常按照以往的思路教育学生,过去学科教学的思维定势还起着很大作用。因此,一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学科课,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还有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做。

3.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彼此间缺少交流和沟通,在课程设计方面相互切磋、学习、研究的氛围不浓,导致课程设计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通过对教学研讨氛围的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各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太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在身边找不到能够交流和研讨的伙伴;加之校际之间的交流活动不多,使学校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缺少同专业教师之间的相互切磋和学习,彼此经验交流的机会太少,有“孤军奋战、摸着石头过河”的感受,从而使工作和学习陷入盲目,专业发展进程变得缓慢。由于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县区级督导不到位,在工作中遇到困惑的时候找不到上一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中体现出盲目性较大、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同时,这支队伍兼职人员较多,兼职心理工作的教师往往也没有时间去思考心理学领域的学术问题等,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缓慢,在课程设计方面相互切磋、学习、研究的氛围不浓,导致课程设计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三、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质的、鲜明的学科特点,解决教师教学理念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课程,它有自己本质的、鲜明的学科特点: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这类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育者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体验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取决于主体是否产生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第三,学生本位性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始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在学生高度自主的前提下进行的,强调学生是课程的中心。课程实施必须从学生自己的经验出发,通过建立一定的情景来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促进他们的原有经验发生转化和新的理解的生成。第四,生成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看作是主体对自身的心理结构的主动建构过程,主体的发展就体现在建构过程之中,体现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第五,心理健康教育以互助、自助为机制。心理辅导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在活动中学生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这种互助可以增进学生对自信自尊的体验,从而达到自助。第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在生活世界中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典型活动为主题,在具有生活化的活动情境中通过学生活动、体验、反省来提升心理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发端于生活世界又依附于生活世界的一种新型课程,其课程内容并不求文本的知识性、学术性和结构性,而是注重心理生活场景的设计和情境的渲染,旨在呈现具有生活气息的心理空间。

(二)设计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得到学生认可、具体明确的教育目标,解决目标设计方面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灵魂和核心,一节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必须有明确和清晰的目标,而且目标要适应时代需要,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目标要具体和有层次,切口要小,并贯穿整节课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在短短的45分钟内得以贯彻和达成。目标设计切忌笼统抽象,如果目标过大过空,就会导致一节课无中心、无主题。如“调适不良情绪”,这句话太含糊,如果改为“认识不良情绪对自己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危害,寻找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几种方法,增强对情绪的调控能力”,这样目标就很具体,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在行动上实践。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要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他们希望从集体活动中学到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一起磋商可能形成和达到的目标,大家探讨出来的目标,更容易被学生看作是“自己的”目标,也就更容易主动去达成该目标。

(三)设计有针对性、即时性、有效性的系列教学内容以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而教学内容是要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选择的。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适应性、针对性、即时性和有效性。具体来说,适应性是指选材要紧扣主题,要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适合时展的要求;针对性是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并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把握;即时性是指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现象,选择学生当前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有效性是指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亲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有兴趣参与,并且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有密切关系的或能引起学生普遍关注的内容,这样就会活跃思维,讨论热烈,提高实效。内容设计的具体要求包括: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防止学科化倾向和课程化倾向;组合系列内容(围绕着主要问题、主要矛盾设计系列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课程内容,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内容的适切性。

(四)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求教学过程更有实效

教学方法应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并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和真情表露,但又不能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只追求设计的形式、步骤和具体环节的丰富多彩,使之越热闹越好、越离奇越好。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究竟选用哪些方法为佳,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活动专题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和班级的条件、时间场所的许可等;初中生对辩论、竞赛、角色扮演等较感兴趣;高中生对自我测试、理性分析、讨论等较感兴趣。在选择方法时,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吻合学生的需求和喜好。强调全员性参与和体验性学习,体现生生之间的平等和谐,让学生在轻松活跃、欢声笑语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得到互助、自助和提高。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教学的方法和形式要有一定的变化,注意动静相宜和应用灵活,以免学生因单调而感到乏味,但也不是多多益善,而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把握好节奏和手段的变化;教学媒体的制作和选择要恰当,并为教学内容服务。为此应做到: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超越学生现有水平;面向全体学生,不忽略学生的个别差异;发挥多媒体辅助作用,不“喧宾夺主”;完善教学环节,突出实效性。

(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进取心,注重学生的体验与生成——解决评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 心流体验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应用

一、引言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更多地把侧重点放到学生的成长与心理体验方面。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时,更注意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心理体验的培养,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出心理健康且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积极心理学中的心流体验理论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心流体验设计

心流体验理念源于美国,属于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的翻译中,心流体验一词主要是一种倾向于充满充实与兴奋感的情绪心理体验。在这种理论中,人们首先要有兴趣,即对某些事物或活动表示出浓厚兴趣;其次,这种理论可以使个体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事物或活动中[1]。我们在平时与好朋友进行的聊天活动、打游戏或者沉迷于某些电视中,这些活动都属于心流体验的范畴,我们对所在做的事情感兴趣,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

三、心流体验概述

1.心流体验的产生条件。一般来说心流体验的产生有以下条件:①人们从事的活动需要有某种结构,要有具体明确的规划、目标和评估标准,这些是产生心流体验的重要条件。②人们具备的能力必须和其面临的挑战相对平衡,人们不需要在某方面技术高超才能产生心流体验。③人们本身的特点。理论上说,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到心流,但由于人们的差异,那些生性好奇,对生活充满希望,以及注意力比较集中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心流体验。

2.心流体验可能带来的状态。当人们产生心流体验时,我们所从事的活动要有清晰的目标,面对这项活动,人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并对活动中的情况及时进行反馈,这些反馈的环节会对后续行动产生影响。而且在心流体验中,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可以产生隐性的控制感,知觉与行动相结合,负面感觉消失,察觉不到时间流逝,等等。

四、心流体验设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现实生活中,学生产生的心流体验并不多,其出现会有一定的概率性。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都可以体验到心流,面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与心流体验的产生条件相结合可以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一些创新与尝试。

1.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考虑活动的操作性与评价性。产生心流体验的条件之一是活动要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并不是凡是有挑战性的活动都可以产生心流体验,教师在课堂中的心流体验设计需要具有明确的目标与规则,还要具有可评价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其明确具体可操作[2]。

2.心流体验设计所具有的挑战性要与学生所拥有的能力保持平衡。焦虑与活动的无挑战性都会影响到学生产生心流体验,许多学生学习时感到无聊与焦虑,状态不佳。因此,教师在进行心流体验设计时要使课堂活动的挑战性与学生的能力能力相适应,使学生更容易获得心流体验,感到充实与兴奋。

3.心流体验设计要拥有内在动机驱动性。教师在设计心流体验活动时注意灵活技巧运用,使学生了解课堂活动的意义,其动机不是为了课堂上的奖惩制度,而是出自对课堂活动本身的喜爱。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不仅要关注活动的目的,还要让学生明确感受到当下的心流体验。

4.利用产生的心流体验状态深化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心流体验不仅使感官产生愉悦,还可以形成内在的、具有深度的旨趣,这种旨趣可能不会在活动中即刻出现,需要活动后进行积极总结。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产生心流体验,把相关知识潜移默化地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习兴趣,学会对自我进行控制。

5.应用实例。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一年级某班为例,班级成员为48人。本堂课讲解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心流体验,首先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教师根据本班特点把本班同学分为六个小组,教师挑选三个小组要求其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自由组织人员配置,提前排练。上课时教师首先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观看短视频,然后讲解一些理论知识,接下来让小组进行情境展示。展示完毕后让全班同学进行讨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轮流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使大家对恋爱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有更深的认识与了解。

6.心流体验的效果评估。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评估,一方面是从教师角度,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仔细进行观察,看学生是否感受到心流体验状态。另一方面是从学生角度,学生根据一段时间的学习,看是否有变化,是否获得成长,只有学生自己才明白自己是否感受到心流体验,这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五、结语

学生在心流体验中可以感受到欢乐,能有效促进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学的动机与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心理教师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更好地使心流体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1/03-0072-03

信息时代的到来引起了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学习与教学的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实践中,它集声像、图文等于一体,增强了对学生的感染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充分挖掘技术的价值,根据教学目标,系统地、科学地规划、设计、组合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过程各要素,以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面向全体学生,以团体心理辅导及其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各种辅导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其潜能,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达到塑造和完善学生人格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形式。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的发挥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平台,它不仅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情绪状态,保持积极的探究动机,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与创造实践的多样化途径。现代信息技术不只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或媒体,更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有机整合,与教学方法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的教与学整合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坏境是指运用计算机及其相关的网络技术手段获取学习资源,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面的技术,实施教学活动的环境。它包括教师教学准备、教学研究的环境,学校教学活动的课内外环境,以及校风班风、师生人际关系等构成的隐性环境。针对传统的教学活动的不足,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体现了相对的优势。

(1)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更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技术媒体实现师生、生生及师生与学习环境的互动。

(2)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则注重教学结构多元化,强调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考虑适合具体教学情境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多样性。

(3)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是在全部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位,结合生活注重学生发展,教学活动体现出综合化、系统化的特点。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离不开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生动地导入话题,使抽象、模糊的心理主题变得鲜活,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动力。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式课堂导入应该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新颖性和简洁性。因为,富有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颖的导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简洁性的导课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信息技术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关于“情绪”的课题中,导入环节体现的内容是“什么是人的情绪”。人物表情图片、刺激的音响或是引绪体会的视频等都能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悟与启发,即把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中,让情绪体验作为学生关注与观察的客体,加深情绪的认知。

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情境创设的方式多样化,可以根据内容的需求进行操作,大致有以下情境创设的方式。

(1)生活展现情境:即把学生带入社会?熏带入大自然?熏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熏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熏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熏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2)图像再现情境:图像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熏用图画再现教学情境?熏实际上就是把教学内容形象化。相对于静态的平面图形,动画能更好地体现故事情节、人物活动,且动画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把情景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境。

(3)音乐渲染情境: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熏也是强烈的?熏给人以丰富的美感?熏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熏塑造出音乐形象?熏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熏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4)语言描述情境: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信息技术呈现的语言描述直观、概括,使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熏情境会更加鲜明?熏并且带着感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熏主观感受得到强化?熏从而激起情感?熏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关注点有机地溶入生动有趣的情境中?熏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熏不再是一种负担?熏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从而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习内容,改变教育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别于其他学科,开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因此,选取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如何适应高中生活、如何调节自身情绪、如何开展人际交往、如何对待考试焦虑、如何选科择业等,都是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学生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要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使教材真正“活”起来。例如: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题交流中,通过网络信息的搜索,让教师与学生认知在现实生活中不曾了解或熟悉的职业类型及其职业特点,形成专业或职业概念,帮助学生自主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信息技术还能拓宽课堂学习内容的外延,增进学生的心理品质。信息技术辅助心理健康教学为学生了解知识、理解内容最终形成正确心理素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心理健康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注意力特点,利用一些形象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配合教学内容设计新颖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心理健康教学目标高效实现。

(2)实施愉快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声音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到详实的事例,从而发现教师提供的事例中包含的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3)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借助直观、形象的演示,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并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向抽象思维,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发生在自己上的心理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4)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和独立思考的环境,而信息技术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互友好、开放的实践环境,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只要教师善于创设教学环境,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探索、积极地思考,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了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服务于具体任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教育教学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把信息技术的运用看作是教学手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信息技术可使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现多元化评价,反馈学生心理品质的真实情况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 体验式教学 应用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高校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潜能,指导人际交往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它的实效性经常受到人们的怀疑。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化倾向特别突出,当前课堂教学大量讲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像其他学科一样进行非常严格的考试。课程化倾向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而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学科课程,使学生承受了更大的负担,最终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再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法单一,讲授法运用不当极易成为灌输式的教学,抑制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心理健康教学又是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过程,是教育科学性、系统性、生动性的具体体现,所以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综合运用。最后,原有的考试评估体系单一测评教学结果,这种课程化的考试应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的、学生充分参与的评价,充分发挥其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

二、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是个人通过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在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技能,从中获得体验和感受。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体验式教学所创设的环境和氛围能愉悦学生的心情,增加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变得更加开放和放松,更乐于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要使体验式教学富有成效,需要设置凸显生命关怀的教学目标,需要富于情感和意志的教学过程,需要科学灵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成长。

(一)设定重视生命关怀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命

这强调的就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相适应。个人的生命成长需要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与发展情感、意志、态度并重,只注重一个方面都不能促进个体的完整成长。在大学教育阶段,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意志追寻和精神养成,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是“没有灵魂的专家”。因此,大学教育需要完善的教学设计,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养成以及价值观的确立纳入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还能充分感悟生命、感悟自己,享受体验,成为德才兼备、富于高尚品格的完整的人。

(二)实施富于情感和意志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人格成长

这强调的是教学过程的开展不能脱离学生的体验和需要。体验式教学是学生特殊认知和心理全面演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学生的情感投入,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教学情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和独特体验,善于接受学生突发的灵感、不同的认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放松的情境中真切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从而在体验中获得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运用科学灵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快乐和自由

近些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者们提出了众多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如段康的感受――感知的教学模式、岳素萍的主体教学模式、吴彩霞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及刘海燕提出的“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等。根据刘海燕的研究,大学生认为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28.9%)和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25.3%)。就教学方法而言,大学生倾向于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因此,他们更喜欢情境模拟法(20.1%)、案例分析法(18.7%)、轻松教学氛围创设(15.1%)和角色扮演法(12.8%)等综合性教学方法的使用。

由此可见,将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学生接受的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氛围创设等多种教学手段融合的体验式教学适合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说教的教学方法,但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花费时间较多,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参与到体验式教学中的学生,他们会有非常深刻的感受,通过内涵丰富、启人深思的活动,让他们在欢笑中有所领悟,分享心灵收获,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升华。

【参考文献】

[1]王建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高等理科教育,2009(6).

[2]岳欣.体验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1(1).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 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团体辅导的形式灵活多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拥有独特的功能。将团体辅导形式融入到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趋势。我结合自身在实际教学中的摸索和体验,对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是在我们常说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团体动力学理论、社会互动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将团体辅导形式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框架和过程设计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二、理论基础

1.团体动力学理论

团体动力理论是目前在西方国家较有影响的课堂教学管理理论。这一理论不但对个体在团体中的行为表现、个体的行为对团体的影响,以及团体对其中每个成员的影响等提出了自己明确、系统的观点,而且提出了一整套活跃课堂民主和谐气氛、提高团体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学生优质高效学习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2.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社会联系。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等。其教学方法有合作学习、群体讨论、角色扮演、社会科学调查,等等,特别适用于培养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通过别人的帮助,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其教学方法有情境法、探索发现法、基于问题式学习、小组研究、合作学习,等等。

三、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而团体辅导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有助于充分实现这一目标,有针对性地协助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四、实施策略和手段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因为大学生“心理有病”,而是让大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少些困惑、曲折,促进大学生自我的实现。因此,要坚持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指导,逐步确立“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与发展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素质教育途径和方法,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团体辅导活动。

构建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要强调团体辅导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因此,不能单纯、盲目地使用团体辅导,而忽视其他教育教学手段的应用。必须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条件,有效地将讲授与团体辅导技术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操作程序

1.认真做好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学习需求。有效利用新生入校后的心理健康普查资料,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档案。在首次上课时,发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调查问卷,收集学生所关注的成长话题和期待在课堂中学习到的东西。通过心理档案的建立和调查问卷的收集,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和为教学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2)做好教学设计。第一,要摸清学生的心理特征,明确每一堂课的心理教育内容和团体辅导的目标。教学既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共性,又要抓住心理个性,以此作为团体辅导的依据,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二,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话题,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巧妙地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团体活动中。第三,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及交流讨论等,巧妙地使学生感受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得到心灵的感化,这比空洞的说教和照本宣科来得自然、生动,是团体辅导的重要方法。第四,设计好团体辅导的导入和实施过程,包括团体活动如何与讲授的内容链接、团体活动何时导入、如何分组、场地要求、相关材料的准备等。

2.重点把握教学环节

首先,根据心理档案和调查问卷的结果,针对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成长困惑,采用课堂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结合问题情境设置、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可理解性和接受性。其次,进行分组讨论和互动交流。主要是通过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互助”,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例如,人际交往训练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角色扮演。活动中一组员选择其他组员扮演生活中的人,真实地再现人际交往障碍时的场景。接着双方进行角色互换,同时其他组员也给出自己的见解,以便“问题组员”重新审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尝试新的行为方式。再次,双方再换回原来的角色,“问题组员”根据新建构的认知,以一种妥善的方式处理面临的问题。再比如,让同学们把自己目前最困扰、最想得到帮助的问题写在纸条上,然后采用头脑风暴或热座的方式,协助组员解决个人面临的困惑。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活动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组内辅导。最后,组织各个讨论组报告其组员在活动中的体验,结合各小组出现的实际问题予以解释、指导和总结。并针对典型问题,采取重点关注的态度,引导学生深入进行讨论,集思广益,最终掌握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全面进行教学评价和跟踪辅导

(1)全面进行教学评价。第一,鉴于心理成长的过程性,必须把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纳入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第二,考察学生心理档案数据的变化,通过分析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为教学评价提供客观、数量化的实证依据。第三,教学督导人员对本课程,尤其是对本教学模式的操作的评价。第四,学生主体的评教,在每个期末通过学校的网上评教系统进行,其中包括对课程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意见。

(2)跟踪辅导。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外,还可通过专题讲座、网上咨询、个别辅导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跟踪辅导,从而巩固课堂学习效果和弥补对课堂教学中忽略的一些个性化问题的解决。

六、操作要点

1.恰当分组

根据教学的实际,一般可以考虑前后排6-8名学生分为一组。有时可以2人配对、4人相邻合作学习,对空间场地的要求不是很高,较容易组织。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有时可以采用固定的分组,有时又要避免组员之间太熟悉而采用编号分组。无论如何,都要注意在分组和学生调换座位时,维持好课堂秩序。

2.展示良好的教师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如热情开朗、友善宽容、愉悦乐观、自尊自信等优良品质,为学生树立榜样,营造轻松愉悦富有安全感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信任和亲近教师,并以愉快的心境接受新知识和积极地参与团体活动。

3.善于领导团体

教师是团体活动的领导者,扮演着多种角色,如领导、专家、组员、朋友、老师、调解员等。教师要注意调动组员的积极参与性,并能够进行适度的引导,提供恰当的解释,营造融洽的氛围,还应该避免事无巨细、包办代替、以权威自居、说教过多等问题的出现。

4.定性和定量的评教相结合

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特殊性,要对心理教育现象做到全部量化是不可能的,也无此必要。因此,本教学模式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种教学评价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定性―定量―定性”规程,将定性和定量的数据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考察,真正做到评价结果可靠、有效。

七、举例

例如“情绪管理”部分的教学实践:

1.教学目的

学习和掌握调节情绪的ABC理论;学习如何管理愤怒;学习和体验呼吸放松、音乐和想象放松。

2.教学环节

第一,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导出艾理斯的ABC理论;接下来,用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说明其中包含的不合理的信念,并解释不合理信念的三大特征,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然后进入实践应用的环节,把艾理斯的ABC理论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同学们谈谈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景,遇到这类问题该怎么办?第二,创设某个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愤怒的情境,请几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不同的学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有的是愤怒,有的是无所谓,有的是伤心……通过情景体验,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愤怒反应。第三,教学生进行“1:4:2”的呼吸放松训练,平和自己的愤怒情绪。第四,由学生提供不同的生活情境并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在情景模拟中掌握管理愤怒情绪的关键――即如何“说”出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做”出自己的情绪,从而学会对愤怒的管理。第五,教师介绍音乐和想象对情绪的调节作用,并选取一段3分钟长度的想象放松音乐,对学生进行放松训练。第六,推荐一些可以调节不同情绪的音乐,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利用。

经过我和同事近年来的教学体验和实践总结,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还处于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阶段,因此存在很多不足,期待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朱翠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龚小红,罗春晖,刘应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

[4]裴利华,史春宜.对话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依据和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5).

[5]王雪松.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初探.思想政治课教学,2000,(3).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尴尬;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号〕1671-2684(2017)19-0027-04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教育部、省、市都出台了相关文件精神以保证心理课程的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心理活动课在全国各地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很多学校和老师对心理活动课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可以说心理活动课基本上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流程和模式:暖心活动―自主探索(体验)―讨论分享―反馈总结―课外拓展,这个课程流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课程的体验性,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1]。课堂教学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但是,很多老师表示在实施心理活动课的时候存在一些问题,如老师精心备课、用心实施而课程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课程流于形式,总感觉活动浮于表面,很难进入学生内心,使得心理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课堂中学生过分活跃,课程活动难以组织和开展,出现一发不可收拾或者课堂纪律失控等局面[2]。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遭遇“瓶颈期”,那么该如何寻求突破呢?我结合在下校听课过程中的相关案例,从导致中小学心理课程“瓶颈期”的原因和应对的策略来谈谈如何寻求“瓶颈”的突破口。

一、聚焦“尴尬”问题,解析案例

(一)教学主题概念把握不准确,混淆概念

目前心理课的主题主要包括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心理、情绪调节以及社会适应等几个领域,授课教师一般会根据教材的安排,结合学生需求选择相应的主题,一节课的主题往往会涉及一些概念性的问题,例如“气质”与“性格”,“鼓励”与“赞美”等,有的授课教师本人对主题的核心概念理解有所偏差,结果在面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各种看法时,就会前后矛盾、含混不清,把握不准引导的方向,在回应学生时也难以做到恰到好处。

例如,在下校听课的过程中有一位授课老师在上“在挫折中成长”这一节课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经历过的挫折,学生说得五花八门,有的甚至说“出门踩了一堆狗屎”,学生哄堂大笑,老师只回应了一句“那你可真够倒霉的”,可是,这算是“挫折”吗?显然老师也没有真正理解“挫折”的概念和内涵。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失望、痛苦、沮丧、不安等。教师只有自己将“挫折”这个核心概念理解清楚,才能结合学生所列举的情境进行分析判断。因此对教学主题的准确把握是上好心理课的基础。

还有一位老师在初一年级讲授“缺憾也是一种美”这节课的时候,由于缺乏对“缺憾”的深入理解和辨析,导致课堂其中一个讨论环节出现了导向性的偏差和错误,老师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个环节:讨论一下缺憾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学生的回答让听课的老师们不禁质问:心理课还有没有底线?还有没有价值导向?是什么让听课老师们有这样的质疑呢?

原来学生们没有正确理解“缺憾”的正确含义,混淆了“缺憾”和“缺点”这两个概念,所以在讨论时不乏这样的观点:虽然我字迹潦草,但是我写的速度很快啊;虽然我不讲卫生,但是我很与众不同啊等。而老师也没有及时更正和引导学生的讨论,在课后我和授课老师交流的时候,发现老师本人也没有理解“缺憾”的含义,更没有辨析“缺憾”和“缺点”之间的差异,导致了课堂价值观偏差。“缺憾”指的是不够完美,令人遗憾的,更多指的是先天不足或者很难后天改变的。而“缺点”指的是后天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的。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扬长避短,而不是为学生的不良习惯提供借口。心理课应该是以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其积极品质和正能量为宗旨的,在学生的讨论和发言偏离主流价值观时,老师要及时引导,把握课堂的导向,掌控好船的舵。

(二)教学目标设定不清晰,时间分配不合理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整个课程总的指挥棒,课程教学目标的明确和清晰对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辅导任务有重要意义[3]。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教学目标设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目标设置贪多求全,想要面面俱到

由于课时的限制,一节心理课要达成的目标不可能太多,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必须集中有限的教学资源,重点突破必须达成的某一两个目标,而现实中很多心理教师贪多求全,想要面面俱到,比如在下校听课的过程中遇到如下教学案例:一位老师在上小学二年级心理课“分享带来快乐”时,教学目标应该是集中放在让学生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可是老师却把目标设定为三个:一是了解分享的意义,二是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三是学会如何去分享。显然,在这一课中,重点应该是让学生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而老师对本节课目标的设定却承载了太多,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最后就成了走流程。

2.目标设置太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还有一些老师的课程目标缺乏可操作性。目标的可操作性,是指在目标明确、清晰的基础上,将目标细化为可以观察、评定并可以训练、培养的行为特征。因此目标的设计应该相当具体,便于操作。

例如,一位老师执教七年级的“扬起自信的风帆”这节课时,目标设置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中“自信心”以及“心理健康水平”都是很笼统和概括性的概念,对整个课堂的实施的指导性较差,很难被观察或者评估,因此可以说不具备可操作性。目标的“可操作”一方面体现在认知上应该“了解”什么、“懂得”什么或“转变”什么,在情感上要“体验”什么、“感悟”什么,在行为上要“学会”什么、“养成”什么或“改变”什么等等;另一方面,还体现在目标的适度性上,既不超越,也不低估学生的年龄特征。

3.活动流于形式,课程缺乏实效

目前,心理课注重课程的活动性和学生的体验性,所以课程以活动为载体来实现教学目标[4],但是在现实中,很多老师在上心理课时更多关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教学形式是否多样,然而我认为衡量一节心理课是否上得好的标准应该是,是否达到了效果或者说是否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经常在听完课后,喜欢走到学生身边去问一个问题,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的老师的确抓住了心理课的“活动性”,教学设计以各种形式的活动贯穿,活动形式新颖且富有趣味性,学生参与度也很高,玩得很开心。但是整节课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基本上没有讨论和分享,更没有思考,教师的作用仅限于活动的组织和主持。

例如,一位老师在小学四年级上“团结就是力量”时,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安排了“搭人椅”“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搭纸牌”“伏地起身”四个活动,整个课堂在学生热闹的活动和躁动的氛围中结束了,没有活动后的讨论和分享,没有静下来思考和感悟,没有教师的反馈和引导。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了些什么呢?

心理课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来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感悟,在感悟中获得成长和收获。所以在每个活动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如在“搭人椅”这个活动后,教师应该先组织学生从刚才喧闹的活动中平静下来,有针对性地提问:“在刚才的游戏中,第一次你们没有取得成功,经过第二次的努力终于搭成功了,你认为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设置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合作的重要性和在合作时要注意哪些方面等,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另外,有的老师质疑心理课的效果,认为在短短几节课内很难改变学生的认识或者行为,其实心理课的作用并非那么立竿见影,而是每节课上让学生在认识上有一些新的、积极的观点或观念的积淀,是每节课上学生正能量的累加。心理课是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一颗颗成长的种子,这些种子不见得能马上发芽开花结果,但是有一天,当孩子们遇到某些人某些事某些困惑的时候,或许脑海里能闪现出曾经心理课堂上的某句话,某个观点,某些感触,某个游戏,某个视频,这就说明心理课是有效果的。只要系统地、常规地进行灌溉,这颗种子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4.课堂纪律难以调控,影响教学实施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它具有活动性和互动性,很多老师都遭遇过课堂失控,组织学生活动却一发不可收拾的尴尬。如学生在活动过程过度兴奋,吵闹成一团;讨论时偏离主题,大声喧哗;做游戏时,不遵守游戏规则等等。尤其是低学段的学生,由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缺乏规则意识,在活动时难以调控。究其原因,心理课上,学生是放松的,但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通过游戏、讨论让学生在情感上、观念上有所感悟和体会,或者在讲授某些心理调节知识的环节时,学生就很不在意,注意力不能有效地集中,从而很难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此外,有的老师的不恰当的语言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如有的老师在课前会告诉学生我们这节课来放松一下,上一节心理课。一节小学四年级的课“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上,老师为了营造宽松、接纳、安全的课堂氛围,课前和学生交代,这节课请大家都积极参与,可以畅所欲言,不要怕错哦!结果课堂氛围一下就变得很嬉闹,在同学分享自己曾经受伤的经历的时候,其他同学或是嘲笑或是起哄,老师没有说清楚课堂规则,也没有建立团体契约,导致一节课在闹哄哄中匆匆结束。心理课有别于学科课程,更注重学生的体验,课程设计也会更加灵活,这是心理健康课的活动性和体验性的特征[5],但是既然作为一门课程就应该具有规范性,应该符合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因此怎样调控好课堂和谐的氛围?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化解“尴尬”,寻求应对策略

尽管在心理课教学实施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我们的心理教师仍在不断地探索着,尝试着,前进着……

(一)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目前中小学心理教师以兼职老师为主,很多学校都是班主任在担任心理课的教授,当然也有部分专职的心理教师,但真正拥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老师很少,所以很多心理教师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的支撑,或者有的老师是科班毕业的,有较为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但是缺乏教学管理经验和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上课缺乏规范性,太过随意或者太^理论化。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强对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但是限于老师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结合我区的实践和探索,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相结合

在区域或者学校成立教研组(集体备课组),定期开展活动,其中教研活动主要以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或者课程理论为主要内容,由科班出身的、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老师带领,对中小学心理课程中涉及的专业理论或者概念等进行研讨和集体学习;集体备课则是对某一节课进行“同课异构”,主要针对如何设计教学目标和流程,对教学主题进行辨析,分析生情等课程的具体操作和实施。可以说教研活动以理论研讨培训为主,集体备课活动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结合实际,可以有效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

2.精心备课和课后反思相结合

在课前,老师们要根据教材和生情来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流程和素材资源等,这是对课堂的预设,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提出“双吃透”,即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对于教材主题的辨析和理论知识的支撑,前面也提到了,就不再赘述。对于吃透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进行课前小调查、和学生交流、和班主任交流等。备课是否充分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前提和关键。

在课后,老师要对这节课的实施效果作教学反思: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有哪些设计是能够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有哪些设计是不太有效的?课堂中学生预设之外的情景有哪些,是否被成功应对?教师对自己的表现哪里比较满意,哪里不太满意等。有条件的老师可以把自己的课录下来课后观看,更加清楚直观地回顾整个教学过程,以便提高课后反思的效果。把课前和课后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提升心理教师的执教能力。

(二)完善心理课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

心理课是一门新的学科,其评价体系和其他学科有共同点也有其独特性,到目前为止,对于心理课程的评价体系还在探索过程中,以至有的老师不知道如何断定一节课是否是“好”课。

心理课的评价,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如教案的设计,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等,更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的情况,有多少学生能够理解、接受和应用当堂课的基本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心理健康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率和兴趣度如何,是否有效达成了当堂课的教学目标等。一节课中,在学生方面,能够积极参与,且颇有收获,具体来说学生体验到了以前没有过的积极情感,内心触动,重建了认知理念或者行为倾向;在教师方面能够有效组织并实施课堂的活动,营造安全、接纳、开放的课堂氛围,在教学管理方面,能够既井然有序又蓬勃生动,课堂“活而不乱”方能够称之为一节好课。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评价一节心理课。

首先,看教学目的是否明确。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应把教学目标设定在了解常识、把握规律、熟悉技能、养成习惯、形成态度、调适心态范围之内。

其次,看教学内容是否适当。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的需要;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学生中的共性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帮助。

再次,看师生关系是否平等。

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表现为:少指导、说教,多交流、沟通;彼此尊重,以诚相待,相互理解;每个人机会均等,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最后看活动安排是否合理。

衡量活动设计、安排的合理性的标准包括:活动设计有针对性、创新性,形式多样,活动实施规范,灵活变通,围绕主题;团体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支持与挑战相结合;活动适量、适度,收放自如;每位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投入。

(三)积极使用课堂调控策略

1.理清设计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心理课首先要理清辅导理念,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环节,完成教学目标。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的是,心理课的理念不是一节课要教会学生多少文化知识,而是学生是否有所收获感悟,塑造的是学生的心灵,要给学生提供一种氛围让他们能自由地表达、发展自己。在备课上也要认真准备,预想到学生可能会有的反应,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有备无患。其次,要明确教学目标,控制好时间与节奏。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课程设计要合理,不要在某一个环节上耽误太多时间。不能因为学生投入、高兴,就做好几个与主题没有太大P联的活动。要时刻铭记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而不只是让学生满意。

2.制订课堂契约,营造有序氛围

订立契约,增加课堂和课后的要求。心理课堂上调控困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的观念有偏差,不认真不端正,因此有必要在课堂上订立契约。订立契约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正式开始课堂内容前约定要达到的行为标准,如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不打断别人、保密原则等。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心智能力已经比较完善,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心理日记”,既能了解学生近期的心理状况,又能让他们对心理课重视起来,营造安全、接纳、开放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敞开心扉。倾诉和交流能够引导学生感悟、升华,老师要给予建设性的反馈。

3.注重有效引导,及时反馈调控

其实,在一节课上教师的调控无处不在,当发现学生的表现偏离预定主题时,就需要及时地引导回来。如在小组讨论、学生发言时,如果学生的回答与主题无关,教师要及时明确地给予回应,让学生明白这样是不恰当的;当学生表现得很好时,及时给予鼓励,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形成规范并自觉遵守。此外,还要及时反馈调控。要遵循及时反馈的原则,一旦学生出现违反纪律、不配合的行为要及时指出并制止,使学生及时明白什么样是可以的、什么样是不被允许的,防患于未然比纪律非常混乱之后再纠正要省力气,效果也更好。

参考文献

[1]傅文弟.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8):42-44.

[2]裴娣娜.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新视域[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1):3-8.

[3]张琴.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2007(5):138-139.

[4]赖运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问题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10(10):75-78.

[5]昝F.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思考与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5(9):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