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文化与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文化与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文化与素养

商业文化与素养范文1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职校园文化;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融合

“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改革创新,办学方向应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基于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要求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应贴近社会、贴近企业,帮助中职生顺利到企业或公司就业,形成中职学生就业时企业乐于接受、中职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能用得上、中职生在企业能大显身手、学生在企业也能留得住的良好局面。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中职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与企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就业时面对全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准备不足,出现所学技能与工作实践脱节、技能“用不上”、一线的工作岗位“下不去”的现象,以及不适应企业的管理方法、所学技能不符合企业要求导致在企业“留不住”的现象。学生就业后不能很快实现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在很长时间内不能适应企业环境。究其原因,就是目前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所以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现实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如何适应中职生就业的要求,已成为当前中职学校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中职校园文化现状解析

第一,传统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主要由政教处(或学生处)和团委负责校园文化建设。传统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片面地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的文化娱乐活动,如举办各类球赛、各类棋赛、晚会、辩论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朗诵比赛等等,认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多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这一思路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引进。中职学校应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如学校应根据各专业特点,在教室布置、寝室布置和实训场所布置等方面要体现出企业文化特色,适时举办产品制作比赛、企业规章制度讨论会,还可以举办“假如我是一个工人”演讲比赛等等。第二,近几年来,中职学校发展迅速,办学规模明显扩大,教学条件得到了改善,校园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越来越好,但办学思路、办学理念等与中职培养目标有所偏离,职业教育的商业化倾向、功利色彩较浓。第三,中职校园文化大多缺乏自己的办学特色,过多强调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对企业十分重要的职业素养中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教育。这种脱离企业文化的教育,显然违背职业教育的目标,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学技能与企业要求脱节,所学文化知识过于单一,就业后常常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自己也很难适应企业的文化环境。

二、企业文化与中职校园文化有效融合的现实意义

首先,企业文化与中职校园文化有效融合可以帮助中职生就业后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能快速融入企业之中,能独当一面地在岗位上发挥作用。但从现状来看,很多中职生就业后,因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企业管理环境而被淘汰。其中原因并不只是因为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不够,而是由于学生缺乏职业意识,职业态度淡漠,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较差,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所以,中职学校应通过企业文化与中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提高中职生的职业意识,端正其职业态度。其次,企业文化与中职校园文化有效融合是培养中职生职业素养的需要。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固然是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首先看重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中职生的职业纪律和职业技能。企业认为学生除了应具备必要的心理素质外,相应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等,都是企业人才需求的重要内容。但现在很多中职生看重文凭和技能证书,忽视了对自己职业素养的提升,所以中职学校应改变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要做到学校像工厂、实训场所像车间、教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把企业的管理模式引进中职校园,把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效融合,使学生的职业素养真正得到提升。第三,企业文化与中职校园文化有效融合是中职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每所中职学校都应有自己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办学特色有助于提升中职学校的吸引力,是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一个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具体体现在办学理念、专业特色、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人才培养定位、管理特点等方面,但所有这些最终还是通过校园文化体现出来,所以中职学校来说要想形成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吸收优秀企业文化,并融入校园文化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三、如何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

1.企业参与教学内容的确定,参与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的确立

针对中职学校现状和中职生的个性特点,中职学校应该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上,要把优秀企业的管理理念融入常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现代优秀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并把这些企业元素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学习之中。笔者学校在与杭州香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中,对此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具体做法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制定考核标准;在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上,除了严格执行学校的各种管理规定外,还加入了企业提出的“服从、宽容、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等训练内容;同时用公司的企业文化来装饰教室,把公司的期刊引进校园,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期刊,了解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情况,了解公司的管理理念。这样学生在就业前,在思想上就有了转换角色的准备。同时,从企业聘请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内容确定和教学目标的制定,并参与实际教学,真正实现了学校的教学内容符合社会的需求、符合企业的需求,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

2.教师下企业锻炼,零距离接触企业文化,成为校企文化融合的纽带

教师下企业锻炼,不仅能学到实用的技能,还能领略到企业的管理理念,为引进和传播企业文化做准备。学校要让教师成为校企文化融合的纽带,通过教师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为此,笔者学校每年暑假都安排部分专业课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让教师亲身经历企业管理和企业生产,学习优秀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学习优秀企业的先进技术(职业技能)。这些教师回到学校,在教学中把在企业实践中所学的职业技能和企业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触摸到市场的脉搏,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让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在校园内就得到了提升。当然,笔者学校的专业课教师队伍特别是专业班班主任队伍在这一方面还有待加强。如果一个中职教师知识和技能兼备,一个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笔者认为这所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就会更加切合实际,培养出的学生就有可能成为市场的“抢手货”“香饽饽”。

3.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重新构建学校课外活动体系

学校政教处(学生处)和团委组织活动,应考虑到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还要兼顾中职生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活动努力营造校园内的企业文化氛围。比如在课外活动时举办各类技能比赛,比赛时要求选手穿工作服,比赛过程严格按企业生产过程的要求进行,比赛环境尽量模拟工厂的车间,优秀作品要放置在展台展示。开展带有企业元素的课外活动,既能丰富、拓展校园文化的内容,又能把职业文化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心中。中职学校要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重新构建学校课外活动体系,使各种课外活动尽量围绕“职业素养的提升”来开展。

4.在班级管理中重视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目前,中职生现状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团结协作、责任心强、遵章守纪是企业对每个员工的基本要求,而现在为数不少的中职生缺少与人沟通共事的能力,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不能严格遵守纪律;二是具有团队意识、大局意识、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企业职工必备素质,而大多数中职生由于年龄偏小,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思考和先人后己的精神。这就需要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舆论氛围,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意识。同时,在班委会和班团支部的组建中,应借鉴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人才培养原则和培养方法,如重视业绩、奖惩分明、竞争上岗等,激发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加入职业素养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班级的各种竞赛活动、学生行为的日常量化考核、学生周记的批阅、表扬与批评等,都可以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来要求学生,把学生当成企业员工来对待。班级文化建设要重视提炼班级文化的内涵,把企业管理理念引入班级管理;要教育学生,对学习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崇尚技能从爱护工具开始,打扫卫生是工作的开始等等,最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5.重视实践训练课程,营造学校的职业氛围

学校引进企业管理文化,在实训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中职生在校园内就能感受到企业管理理念。要有意识地在实训的环境中营造企业氛围,如张贴企业的标语、悬挂企业规章制度等。要加大实训投入力度,在改善实训条件的同时,改善实训场所的环境条件,要让学生在类似企业的环境下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对专业有认可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另外,要尽可能做到“教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实训场所像车间”。每天的实训要像在企业一样,教师课前先布置任务,结束检查任务,之后要进行点评,要让学生在每次实训后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较好、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以便之后改正。实训时要求学生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必要时还要戴手套;要求学生要以一线工人的身份要求自己,在实训时要认真、细致、刻苦,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在训练中要以提高学生的务实作风、合作精神和质量意识为目标,让学生在训练中学会团结协作、认真负责,学会主动,学会严谨,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师生关系就像是师徒关系一样,班主任管理班级要像是车间主任管理员工一样,最终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接近优秀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水平。

6.理论课教学也是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阵地

在理论课教学中加入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构建具有丰富内涵的新型校园文化。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增加实践、训练、体验,大力推广行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项目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应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和企业实际来制定项目的任务,要以实用为原则。教学中应重视过程教育、重视现场管理;要求每节课有记录,每次作业有统计,教师针对学生每天的表现进行点评,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在激励中学习,在关注中、体验中进步,在细节中养成习惯。

四、小结

商业文化与素养范文2

论文摘 要:本文从徽商及徽商精神的基础理论出发,阐述了将徽商精神引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徽商精神引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基本原则和有效途径。

1.徽商精神

1.1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徽商的起家大多比较艰辛,艰苦奋斗精神使他们有后来“几遍禹内”的辉煌历史。徽商在创业时期,始终坚持不懈,“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最终“挟一缗而起巨万”,跻身于富商大贾的行列,这种毅力至今尤为新徽商所尊崇。

1.2诚实守信的敬业精神。在艰难创业及长期经商的过程中,徽商始终本着一条原则,即讲求诚信。徽商注重商品质量,讲究货真价实,在全国享有很高的信誉。如清初婺源商人潘元达经商吴楚间“以信义著”,休宁商人吴天衢在广东“以信义交易”。徽商勤俭节约,诚信服人,反映了其商业战略上的远见,不被眼前利益迷惑,是徽商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

1.3团结协作的群体精神。举族经商是徽商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色。纵观徽商的发展史,正是有着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群体精神,才使得徽商在与其他商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屹立商海几百年而不倒。

1.4乐善好施的公益精神。徽商在成功之后,普遍回馈社会,热衷私塾、广设义学、捐修官学、倡建书院,促进了儒商一体,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对古代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外,徽商还积极支持和大力捐助社会保障和慈善事业,如建立族田、义田及宗族祠堂等。

概而言之,今天我们重温徽商的发展历程,主要就是要学习其诚意敬业、开放创新的职业精神;诚实守信、以义生利的经济意识;儒商结合、富而后教得经营之方和乐善好施、济世助人的社会情怀。

2.徽商精神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现实意义

2.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感。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兴衰。将徽商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培养,首先必然要涉及到对徽商及徽商文化全面地认知和了解,而要了解徽商文化,必离不开对中国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了解和熟知。因此,从研究徽商文化着手,可以直接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加强对中国历史的认知感,对于青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有着现实意义。

2.2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徽商文化是经过长期的积淀交融形成的商业文化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徽商文化又是中国儒学与商业结合的最佳典范,他吸取了儒家思想中的优秀文化涵养,重视文化层次和做人品味,重视诚实守信和重义行善,融合了历史上丰富的商业经营理念最终形成并在实践的发展中不断完善,涵盖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凝聚力。将徽商文化与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培养相结合,可以充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文化的融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2.3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之义,就是要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的国情,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吸取富有时代意义的文化精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将徽商文化引入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培养,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使之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形成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实现古为今用,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知重教、尊重人才的人本氛围。

2.4有助于现代企业精神的研究与塑造。历史上徽商铸造的儒商精神,把实践儒学道德规范作为商业理性的自觉追求,注重自身形象的树立,对当今企业家行商富有启迪意义。徽商所体现出的重义、诚信、行善等优秀品质在现今社会依旧弥足珍贵,对于现代企业精神的塑造和企业家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可贵的借鉴作用,对于新徽商的崛起也有着启迪作用。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推广徽商精神,对于引领青年学子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树立诚实守信、务实开放的职业道德具有重要意义。

3.徽商精神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原则与途径

3.1原则

3.1.1坚持文化传承为己任。一方面,徽商文化是安徽人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古徽州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文化瑰宝,是安徽历史的骄傲。高职院校作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高校,学生大多来自本省,对于传承徽商文化,光大徽商精神有着天然的责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财经管理类专业大多移植于西方,是西方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中国的实践中难免有不足之处,将徽商精神引入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可以使传统文化与现实国情相结合,能够塑造符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传承历史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1.2坚持多学科融合。研究徽商精神,必离不开对徽商文化的研究,徽商文化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它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和文化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扩大研究视野,积极开展多学科融合,针对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特性,从不同学科、不同知识体系上进行研究探讨与整合,进而形成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

3.1.3坚持文化陶冶和技能培养并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是所谓的高技能并非是单纯的经商赚钱之能,而是职业人文的高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二者有机融合。在当前经济转型期,高职院校教育必须重视“以人为本”,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专业教育,轻视文化陶冶的功利主义教育方式,坚持文化陶冶和技能培养并重,培养有责任感、有素养、富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3.1.4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现今的高职院校教育已不再是过去的那种纯理论式教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注重“知行统一”,即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通过课堂教学授知,让学生学习了解徽商发展的历史、特性、经营之道、理财思想等;另一方面要将徽商文化教育渗透到专业实践教学如实习、实训中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3.2培养途径

3.2.1实地调研。教育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凸显其现实意义和社会作用,安徽作为徽商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有着天然的徽商文化底蕴和文化古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改变过去简单的口头式教育方式,带领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地调研,实地观摩徽商曾经奋斗过的古迹,可以身临其境,切身感悟徽商的发展历程,接受徽商伟大精神世界的洗礼,比起简单的课堂式教学方式,实地调研有着明显的教学优势。

3.2.2多向交流。当前,学界对于徽商及徽商文化的研究逐渐兴起,因而对于徽商文化的很多研究成果难免也存在争论,比如徽商的精神内涵、徽商文化的社会价值、徽商文化与其他商帮文化的区别等等,都是学界争论和研究的重点。多向交流可以打破以往单一的老师传授、学生倾听的方式,由老师提出争论的主题,交由学生自己去研究思考,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查阅文献以及开展学术讨论的方式,学思结合、调学结合,再向老师进行反馈,形成互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的广泛性,可以深入全面地加深学生对徽商文化的了解,以及形成自己对徽商精神的独特见解。

3.2.3对比研究。研究徽商精神的目的并不简单在于学习古人如何追求利润之道,而在于传承文化精髓,吸取前人优点,为今所用,培养符合当今社会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过程中,要进行古今对比,通过对古徽商沧桑与辉煌历史全面系统的研究,深入理解徽商“以德治商”、“以信立商”的从商理念,找出与现代新徽商从商经营之道之间的传承点,实现古今文化融合,探索出当今学子应当传承的精神财富。同时,要进行横向类比,扩展研究,将徽商精神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职业素养进行比较,引领学生增强对现代企业搏击商海仍离不开传统文化传承的信念,启发学生对徽商精神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兴趣和灵感,使得高职院校教育能够更好地实现精神育人、文化育人和素质成人。

3.2.4兴趣社团引领。古代徽商之所以能够屹立商海几百年而不倒,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徽商的集体观念,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徽商总是能够抱成团,共同奋斗。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也要培养这种集体协作精神。要积极主动引领学生成立一些研究徽商文化的兴趣小组或学生社团,同时给予理论指导和物质支持,借助学生社团这一在高校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组织力的学生自治组织,使得学生能够开展调研、讲座、展览、讨论、座谈、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3.2.5信息技术辅助。徽商留给后人一个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崇文重教,将做人、做事与做学问相统一。今人在徽商文化教育方面也应秉承这一传统,借助现代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育理念将徽商文化完美生动地展现给广大学子。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将徽商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古民居建筑、徽派绘画、徽式教育及人文故事等图片形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有关徽商戏曲和影视剧的观摩,深入研究徽商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饮食起居以及服饰特点,可以强化学生的认知效果,拓宽学生对徽商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和多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克明主编.徽商发展报告——2007[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08.

[2]陈学文.明清徽州商人之成功[J].浙江学刊,2001(06).

商业文化与素养范文3

利用媒体和商业社会聚焦的国际电影节或是时装周,明星们或以出众或以出位的衣装形象在媒体镜头前争丽斗艳,除增加在报刊、网络的曝光率,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外,收获不菲的出场费和潜在的商机或许才是明星们的终极目的。一些灿烂的“星”们用自己的身体为奢侈品提供广告位,既增加曝光率,又讨好了赞助商,还能拉到代言的新合同,比拍摄一部作品来得轻松而实惠,何乐而不为?一些在演艺界并不璀璨的“星”们,只要能在“腕儿”出现的红毯上走一遭,无论是博回眼球还是升华职业身价,都受益匪浅。

曾为华语电影福地的法国戛纳电影节,华语片已多年未能入围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但沦为看客的中国影星们却在戛纳的红毯上趋之若鹜,以“穿不惊人死不休”越来越张扬。作为时尚风标的明星们,穿戴一些与自己气质、品味相吻合的定制时装、首饰,在时装周中华丽穿梭,本无可非议,但将电影节的大秀变成时装周来秀品牌、秀财富、秀隐私,唯独电影艺术职业成就被压缩殆尽,华语片的势弱与中国影人抢风头的鲜明对比,在揭示轻艺术重商业的华语电影现状的同时,令我们反思的话题是深刻的:

如何创建起文化与时尚结合的平台?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已使众多国际品牌将中国列为志在必得的市场。利用大众喜爱、在媒体曝光率高的明星们的时尚行为,传播品牌文化,是海内外时尚品牌商惯用的手法。他们邀请中国明星去蹭外国的红地毯,就是利用媒体对明星的曝光率来影响中国的消费社会。但他们对资助明星在中国的电影节、电视节、时装周走红毯秀的热情为何不高呢?中国缺少既能体现国际时尚文化水准、又能将专业文化与社会时尚有效结合的平台,是其关键。纵观中国众多的电影节、电视节,过于强调影视的专业性,将其制造为影视圈的小派对而非时尚界的大盛会,是一些时尚品牌难以切入的根本所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从专业的时装设计流行趋势,向打造传播以中国为中心的时尚流行文化平台进行不懈努力,初步形成的“时尚圈”终于引起了以奔驰为代表的国际奢侈品牌和消费群体的关注。当中国的时尚平台真正成为传播专业精神和引领时尚文化的聚焦点时,中国的星们还需要去蹭国外的红地毯吗?

明星在红毯上需要秀什么?电影节的红地毯,以庄严、高贵、神圣的象征,承载着电影人梦想、寄托和荣誉,是专为在电影事业上创下卓越成就的电影人而铺设的。从国际电影文化的角度看,没有好影视作品的从影者徒有虚名,是没有与“腕儿”在同一条红毯上秀专业资格的。走秀能让你成为明星,没有作品,明星顶多是个风光的游客。

明星借红毯能增加曝光率,品牌需要通过红毯来炒作影响力。如果不能学会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服装和品牌,不能通过自身的衣装形象精准传达职业素养、时尚精神,即便用再奢华的品牌包装,即便把电影节的红毯当成时装周博得了眼球,明星的风范仍难获得好评。

商业文化与素养范文4

关键词:武术教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77

1 前言

世界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文化、人员往来频繁,使得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人员往来、文化交流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文化交往使得不同国家、种族的文化彼此吸收。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的文化往往被西方发达文化改变,甚至被代替。武术作为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遗产,也要警惕西方文化的不断侵蚀,武术文化要保持活力,首先要能时刻体现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在号召武术进奥运,武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保持其特性,就要把武术教育作为走出国门的前提。武术需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但世界也需要武术保持其独有的文化特色。所以,不但要推广武术及其衍生出的文化,也要把武术与教育联系起来,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竞技领域都要进行武术教育,宣传武术自身与其背后支撑的悠久中华文化。提高武术教育的质量,拓展武术教育的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武术文化教育方法,防止武术文化与其他文化趋同,保持其鲜活的文化特色。

2 武术教育的途径

2.1 学校武术教育

1914年,我国著名教育家徐一冰就建议在大学、中小学开展武术教育,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学校武术教育要遵循三个原则,即弘扬民族文化与精神、培养对中华武术的兴趣、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首先,武术教育要改变青少年对武术的片面理解。由于影视剧的过度夸张的表现形式,分析与辨证能力较差的青少年,很容易把武术与血腥的打斗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武术就是打斗、暴力。所以,武术教育不应是武术技术的教育,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武术教育,要把武术文化贯穿到整个武术技术教育当中。同时,要提高学校武术教师的文化素养。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武术教育,在大学开设纯粹的武术文化教育,有能力的高校可以开设武术文化选修课程,鼓励大学生选修武术文化课程。

2.2 社会武术教育

我国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了武术课程,学校成为了武术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学校武术教育之后缺少与社会武术教育的衔接,使得很多青少年虽然在学校接受过武术教育,但进入社会很少再进行武术方面的练习,这也印证了社会武术教育的欠缺与不足。社会武术教育除了注重武术技术教授以外,还应该根据社会武术人群结构复杂的特性,对不同年龄段的武术授课人群,武术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对专业武术运动员以武术技术与比赛经验为主进行教育;对青少年主要进行基本功训练与武术文化的普及教育;对年长者以养生文化与武术养生文化的教育;对工薪阶层以太极及其文化等为主,目的是增加其文化修养与放松身心。

2.3 竞技武术教育

竞技武术的发展过程,也是武术竞技化争议的过程,武术的竞技化,使得武术失去了其文化载体,过度地把技术作为其发展的方向。中华武术,无论是年长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专业运动员,或是年幼的练习者,都要把武术文化的修养作为练习武术的必修内容。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其传统文化思想与其竞技、搏击技术不但不是冲突的,反而是相通的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竞技武术也要成最为武术教育的平台,利用武术比赛的平台,采取多种办法宣传中华武术文化,把武术技能作为吸引对武术文化感兴趣人群的契机,在竞技、搏击之余,利用武术名人效应,举办武术论坛与武术文化的普及与宣传。

3 武术教育的发现方向

3.1 武术教育的终身化

学校武术教育与社会武术教育脱节,是我国武术教育终身化的主要障碍。这一方面日本的柔道为我们可以提供不错的借鉴。首先要对武术文化的精神进行萃取,用简单的词句进行概括,并能得到大部分民众的认可,再把这个精神作为全面教育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进行全民教育,使得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接受武术文化、思想的熏陶。

3.2 武术教育的多元化

现阶段,我国武术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完成,学校武术教育还是不完整的,基本上是简单的武术动作练习,武术的博大精深学生并没有领会到。武术教育的多元化,首先是学校武术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武术文化、武术基本功的比重应该提高。武术教育的手段也应该拓展,不应只是技术的交流与教授,可以利用举办武术节、武术研讨会等形式,宣传武术及其文化。

3.3 武术教育的去商业化

武术商业化在竞技武术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很多竞技武术为了博得商业利益,博得收视率,极力宣传武术的血腥与暴力,使得社会对武术的误解不但没有消除,反而不断加深。过度的商业化,表面上是扩大了武术的受众,但容易让武术走入歧途。所以,武术教育的去商业化尤为迫切。

4 武术教育的建议

4.1 武术教育的泛专业化

我国武术教育及其发展中的问题,不是专业程度低,反而是专业化趋势过于明显。武术应该是全面的、普及的,应该淡化专业人员在武术教育中的角色。要扩大武术群体的受众,武术教育的泛专业化才是武术教育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4.2 完善武术教育内容

武术教育不但要传授武术技术,还要涵盖武术文化、武术历史、武术健身、武术养生等内容,形成武术教育的完成体系。

4.3 加强武术科研

武术科研对武术教育、武术的推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要让西方人明白太极等的健身功能,不能只是感性的概括,需要进行生化指标的界定与检验,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展开武术对外交流,拓展武术教育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陈小龙,李先长.建国后中小学武术教材的回顾与展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5).

商业文化与素养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传媒;文化传承;二者关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123

我国以往对于社会文化的传播都是通过传媒载体来实现和进行的,其中包含报刊、电视、网络新闻等,人们通过传媒来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范围应用,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化以及多元化,不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影响,因此这也为传媒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还需注意的就是,文化与传媒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文化角度来看,文化以传媒作为载体,更好地对自身内涵进行展现,而对于传媒而言,传媒的实际内涵和本质就是文化。

1互联网传媒的特点和优势

11便捷性和移动性

随着互联网应用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更愿意使用计算机、移动设备、智能终端等来接收以及发送信息,并不受时间、空间等影响,十分的便捷。而传播方式也有很多种,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真正实现了信息多元化传播的目的。[1]

12广泛性

互联网水平的提升,也推动了人们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智能终端设备更加的普及化,而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都会应用以上终端设备,使得人们接收信息范围更加的多元。而终端用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各地来消息,进而实现终端用户与信息的实时沟通,有效实现了互联网传媒所具有的优点,即广泛性、多元性以及无国界性。

13综合性

综合性是互联网传媒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不仅具有较强的包含力,还具有极强的覆盖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或者是上传相应的信息内容,查询或者是搜索到自身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这样一来,人们对于信息资源接受的主动性被很好地激发了出来。不仅如此,互联网传媒还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例如,某些新闻客户端的评论设置,以及社交网络等。

14存储性

众所周知,互联网传媒还能够对海量的信息进行存储,能够对不同学科的信息、知识进行有效存储,有效缓解了人们存放纸质信息资源的局限性。

2互联网传媒对文化传承的作用及影响

21互联网传媒发展的有效作用

211为文化传承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使文化传承更加便捷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化,使得其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因此这也使得其成为了现阶段互联网传媒的一种新型传播媒体。价值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和完善,使得绝大多数的文献、文化典籍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来进行获取,并且还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地点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因此移动终端设备为文化从传承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方式。[2]

而随着互联网信息存储量的增加以及容纳信息的多样性,使得文化传承不再向以往一样只是通过语言或者是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和记录,互联网媒体有效将图像、声音与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使人们可以对文化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观看,降低了文化传承过程中重复解说和演示。并且互联网媒体只需要进行一次记录就可以无限制的对这些信息资源和影响进行提出,同时还保证了提取数据的一致性,不会出现任何差别和改变。而这部分资源几乎不会出现丢失以及损坏,因此,互联网媒体是一种安全系数较高的传播方式,有效预防了传统文化的消亡,更好地为其传播奠定了基础。

212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

以往传统文化中的典籍、文学、哲学以及宗教等资料在互联网媒体的作用下,以数字化的形式对其进行良好的展示,这不仅对传统文化展示形式和传播方式进行了创新,还加快了传统文化与互联网传媒之间的整合速度,进而推动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增加。而人们还借助于互联网传播的优势来更深入地了解文化的内涵,将我国即将消失的文化进行更好地传播,有效提升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以及文化本身的知名度,进而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对文化的重视以及良好的向往,并且在推动文化传承的同时,还能使文化更加适应这个不断创新和进步的社会。

此外,互联网传媒在增加文化传承形式的同时,也使其传承空间有了一定的创新,使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好地与现代文化之间进行融合,而人们也可以参与到其中,使其与之形成良好的互动,进而使传统文化的价值、特点等进行更好的发挥。

22互联网传媒可能给文化传承带来的不利影响

221不良风气可能会对文化传承造成侵蚀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自由的、宽泛的,并且具有极强包容性,而这种好环境背景下,也出现了大量扭曲的价值观以及道德观,使得人们在接触这类信息过程中也会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例如,黄赌毒、恶意性的语言等,这些信息资源都会对传统文化造成侵蚀。而互联网自身的共享性,也使得国外一些腐朽的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正确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的限制。[3]

222文化与互联网传媒之间的过度融合,使得传统文化更加商业化

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一定要与互联网媒体之间进行相应融合,但是这种融合要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过度。如果二者之间的融合过度,不仅会导致相应利益纠纷的出现,还可能会出现部分素质不高的经营者对文化进行极不科学以及不恰当的使用,使文化传承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文化传承过程中,一定不能过于商业,尽可能地保证文化自身的纯粹性。所以在二者进行融合过程中一定要选取互联网中的精华与文化进行传播,进而使人们可以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更好地推动文化的传承。

223互联网传播带给文化传承的冲击

虽然互联网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承的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其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例如,文化中的文字逐渐被信息化、图像以及影音等代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文化传承的流失。加之网络的包容性使得文化传承过程中有大量的不好评论以及批判性的言论,因此在使用互联网传媒对文化进行传承过程中,一定要有辨别信息优劣的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文化传承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3运用互联网传媒对文化进行传承的有效途径

31构建文化传承意识,制定完善的文化传播机制

在互联网传媒时代的背景下,对文化进行传承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因为文化只有在群众中间,才能将其自身具备的作用和影响力进行充分发挥,也只有群众真正的参与到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使文化深入人心。

第一,互联网一定要加大宣传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使群众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使其真正能够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因此,互联网媒体就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和作用,促进文化的传承。例如,在腾讯视频网站上播出的《鸟瞰中国》,这一纪录片中使用了纪实的方式来向世界展示我国文化,而借助互联网媒体进行播放,不仅使更多的人们重新对我们国家有了认识,还使全世界的互联网用户能够分享我国的文化之美,加强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4]

第二,互联网媒体要制定完善的文化传承机制。在传承文化期间,一定要以完善的文化传承机制作为基础,保证文化与创新文化之间的有效统一。所以,互联网媒体在传承文化期间必须要注意文化传承的真实性,坚决制止假新闻、商业新闻或者是较为夸大的报道出现,不能将文化传承与商业利润进行关联。而现阶段,保证文化与创新文化之间的协调统一,是完善和解决传播过程中面对现实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注重保护和创新之间的有效整合,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扩散,保证文化中的精髓能够进行发挥,所以在对文化进行传承过程中,不仅要对文化进行创新,还要对其进行保护,如果只创新不保护,就会使其失去自身特点。

32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进而对传播模式进行完善

首先,不管是对任何事物进行传播,都要对所传播的对象进行细致了解,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展开传播。因此在对文化进行传播过程中,不要被固定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也可以在国内进行良好传播的同时,利用互联网媒体的无国界性将文化传播到西方国家中去。因此在利用互联网媒体对文化进行传播期间,一定要保证充分表明自身所代表的政治立场,并且还要带有相应的官方色彩。[5]此外,还要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当地或者是外国公众他们自身的接受习惯,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来进行文化传承。

其次,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国内缺乏一种有效且轻松的方式来对相应事件进行解决,一定要与群众实际的理解能力相符合,真正地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文化传承。例如,《鸟瞰中国》为什么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因为其不仅有效展现了现阶段我国快速发展的现状,其中还融入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以及特色,使得人们更加直观的对中国进行理解,有效与观众情感之间产生共鸣。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传媒所传播的事件一定要重视客观事实,进而对社会舆论进行良好的引导。因此在传播文化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尽可能地缩短传播人员同受众之间距离,进而保证文化传播的有效性。而在涉及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必须使用更多的技巧和方式,深入了解对方所处文化、思维、立场与国内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33在提升人们对文化传承认识的同时,完善相应的保护措施

首先,要加强人们对互联网传媒的有效认知,有效分辨媒体对文化传承所进行的包装和设计,进而更加明确地对文化传承本质有一个良好认识,同时也要有选择性地对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进行有效传承。其次,尽最大限度地激励文化传承进行创新,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来开展相应的文化产业,从而有效推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性。此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对于一些可能会消亡的文化,加大投资力度,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在不损害本地文化的情况下,有效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从而更好地推动文化发展。而相关政府部门也要正确认识到自身职能,做好监督以及执法工作,有效引导互联网传媒的健康发展,减少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过度包装以及炒作等行为,维护好相应的市场秩序,从根本上控制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促进互联网传媒与文化传承之间的有效结合,为社会公众创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6]

34加强互联网传媒的设置能力,正确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

对于文化传承而言,现阶段就要提升互联网中文化信息的涵盖面,有针对性地加强文化信息资源的实际比例。不仅要注重国内的文化传承,还要加大其他国家传播我国特有文化的水平,进而使文化传承能够更加广泛,扩大文化的实际影响力,不仅能够增加我国在国际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还可以保护文化自身的多样性水平。众所周知,互联网所具有的力量是不能够被有效估计的,因此在对文化传承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并且还要注重融合度的恰当性,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化放低,吸引公众的注意。同时还要正确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进而使文化传承更加有效。虽然现阶段我国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但是在保护与互联网媒体融合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所以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媒一定要具有放眼世界的眼光,不断提升自身内涵和素养,使用多种形式和媒介,将文化进行传承,使其能够传播到任何一个角落里,使公众在加深我国文化良好认知的基础上,提升人们自身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7]

4结论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文化传承和媒体之间融合不仅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也是进行创新的机会。所以在此背景下对文化进行传承,一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及其优势,有效推动文化传承的发展和建设。同时社会公众也要主动且积极地融入其中,为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而努力,促进传媒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文化传承进行服务。此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互联网传媒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契机进行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二者间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健威,王柳依互联网传媒与文化传承初探[J].中国传媒科技,2014(4):39

[2]隗建华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与文化传承的相关性探究[J].新经济,2015(26):24

[3]陈笑春动态记录・大众阐释・文化传承――电视媒体在法治环境建构中的功能[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07-110

[4]朱孔洋培育学生文化自觉:云计算环境下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下),2013(1):29-33

[5]荣洁网络时代山西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引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11):105-108

商业文化与素养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企业文化 建设措施

高职院校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危机意识和创新精神、把握机遇的冒险精神、寻求优势的超前精神。高职院校如何坚持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与校企共同办学、共同培养相吻合的高职企业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零缝融合,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可持续性合作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高职院校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要将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熏陶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培养优良的职业素养

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办学方针中融入企业化的办学理念,在校训、办学定位、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体现和融合企业的精神文化。教学进程实现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实行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产业+企业+专业”的校企合作共建的专业建设模式,就能更自然地融入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就能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采用“职业活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能在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很强的仿真和生产性的教学情境中逐步渗透企业文化。基于“学习内容是工作,工作内容是学习”的教学理念,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将企业实际的生产过程或项目活动与教学内容挂钩,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企业“项目”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是实现校企文化对接的根本保障。如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系列活动,切实提升广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训赛相辅的工作原则,在覆盖全体专业的基础上,由学校专业教师及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赛前培训和赛中技术指导,同时结合不同专业广泛邀请工作在一线的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学生同场竞技,在实战过程中切实提升广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二、坚持在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仿效企业实施视觉识别系统,突出职场化、企业化等特点,让学生直接感受企业化、职场化氛围。如砌筑实训,实训场地就是仿真工地,设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技术指导等,由学生轮番担任,切实做到明确自身的责任。

开展企业文化宣传月活动,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等载体,在全校范围内展示和宣传与学校长期合作的优秀企业的发展理念、工作制度、员工标准等,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现代企业文化,明确学习目标,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渗透企业文化,如改革辅导员、班主任由学院教师担任的单一结构,聘请劳动模范、企业(行业)技术能手担任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或职业指导教师,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接受职业道德的熏陶。

三、建立和完善各种保障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精神

1.建立创新创业基金,创业教育有资金保障

每年拨出专项资金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需求。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每年拨款数万元,为学生进行产学研结合的学习和锻炼提供舞台,在科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创业教育有场地保障

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涵盖科技开发创业园、商业服务创业园、信息技术创业园等分区,以大力推进大学生开展各种创业实践活动。

3.组建学生创业社团,创业教育就有实践操作

学校每年通过举办“创业策划”大赛、“挑战杯”创业竞赛、“理财能手竞赛”等竞赛式的创业模拟训练,引导学生在创业大赛中深化创业认识,修正创业目标,为今后创业打好基础。

4.建立学生创业导师队伍,创业教育有师资保障

学校组织创业导师对有创业计划的高年级学生进行集中强化培训。对拥有基本创业计划的学生,创业导师在创业定位、项目选定、创业风险分析与防范、财务管理、工商、税务有关知识以及经济法律知识等方面进行“1+1”帮扶。同时,建立一支来自有关部门和行业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法律专家、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组成的校外“创业导师”队伍,对学生进行创业培训。

参考文献:

[1]郭广银,杨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