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物科学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物科学的意义

动物科学的意义范文1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理念更新和方式改进。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在动物防疫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坚定性。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动物防疫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大局的意识。我们动物防疫工作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真正做到了解大局、胸怀大局、服务大局,围绕大局来筹划、部署、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综合运用工作职能,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动物防疫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动物防疫部门作为依法防疫的单位,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理念,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动物防疫工作实践,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要切实坚持以科学的免疫程序为指导,贯彻落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兽医方针,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把“预防为主”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兽医方针的要求贯彻到每一起疫情处置当中,使动物防疫工作充分体现群众的愿望,适应群众的需要。全省动物防疫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紧密结合我省动物防疫工作实际,积极探寻、顺应和把握构建和谐社会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的特点规律,认真落实“理念、方式、效果”相统一的基本思路,以动物防疫工作效果的最大化为标尺,努力促进履行职能与服务大局,强化监督与接受监督,创新创优与夯实基础,彰显力度与追求效果。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动物防疫工作职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充分发挥动物防疫部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职能作用。要努力践行“维护社会安定”的防疫工作主题,按照“动物产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的总体要求,认真履行依法防疫等职能,并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的发展,不断用防疫工作的新成效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充分发挥动物防疫部门维护动物产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的作用,保持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感的处置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防治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大预防工作推进力度,巩固和提升动物防疫部门在预防动物疫病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构建社会和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怎样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动物防疫工作、怎样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农村环境,都是今后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要围绕和改善民生,始终把依法防疫的重点放在促进和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工作中要做到“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动物防疫工作全局,全面推行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的措施和各项动物防疫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路线,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加大动物防疫监督考核工作力度,推动我省动物防疫工作迈上新台阶”,拓宽工作内容,创新服务形式,使之成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便捷、最广泛、最受欢迎的桥梁和纽带。进一步加快观念转变,完善疫情处理的长效机制,在重大疫情处置上下功夫,在依法防疫工作上找突破,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我们动物防疫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我省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动物防疫工作效率、确保全省无大疫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动物防疫网络,加强五级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长效投资机制;全面实施动物防疫工作程序化管理和量化考核,全面推动科学防疫和程序化防疫工作,坚持工作阶段实时推进机制,完善五级防疫机构合力机制。要始终把基层兽医站建设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发挥市动物疫控中心作为基层兽医站创建“一线指挥部”的应有作用,加大领导、指导、督导力度。始终坚持“高点定位、争创一流”,促进推动基层兽医站创建工作不断瞄准新的更高目标,力争再上新台阶。认真落实农业部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五级动物防疫机构合力机制。坚持以发展的思维、长远的眼光审视防疫保障工作。市动物疫控中心要加强对基层兽医站创建特色工作的指导、引导,在保护、鼓励基层单位争创积极性的同时,经常为基层想题目、出主意、搞策划、抓提炼;对于经过实践检验的工作项目,要及时树立典型、宣传推广。

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甘肃动物防疫工作影响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甘肃动物防疫工作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必须在已有的基础平台上实现新的跨越,在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的同时,坚定不移地走“抓亮点、创特色、重效果”的创新创优之路,在常规工作中挖掘特色、在优势项目上做大特色。要努力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协作机制、后勤保障、工作合力机制等已经形成一定影响的特色工作上进行深度挖掘和广度拓展,通过开阔新思路、运用新手段、创建新载体、赋予新形式、凸现新效果,使这些工作项目常做常新,不断焕发新活力。要加大对潜质好、公认度高的工作项目的培育力度。加强对项目的调研论证,条件成熟的要及时立项,使新的工作增长点不断涌现。尤其要按照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防疫职能发挥、有利于提高工作质效、有利于调动激发防疫员工作积极性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新免疫方法等新举措的研究总结与实践探索。要着力打造新的工作亮点。抓紧实施甘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的调研论证、规划建设工作,努力发挥工作新亮点的积聚效应。

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防疫队伍建设。一支好的队伍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防疫制度的组织保证。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进一步加强防疫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和专业化建设,把防疫队伍建设成政治坚强、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执法公正的优秀队伍。要以深入开展“双争一创”活动为重点,着力提升防疫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要坚持“从严治长”。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水平;增强凝聚力,打造“团结、廉洁、高效、开拓”好班子。二是要抓好“从严治员”。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继续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主线,贯穿于防疫的全部实践;坚持学习与实践、治标与治本、立制与落实并重,使之与荣辱观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紧密结合,坚守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和政治鉴别力;加强教育、监督和管理、推动“人才强防”。三是要大力推进队伍专业化进程,不断改善队伍的年龄、文化和专业结构,着眼建设和谐社会,以提高动物防疫技术、学习新知识为己任,加强综合防疫能力建设;继续开展业务练兵、技能比武活动。四是要深化干部人才制度改革,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搭建更多有效平台。深化“文化育检”。以“和谐防疫”为重点,加强防疫文化建设;推动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引导,提升素质层次。

动物科学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 平等 互动 交流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单纯地把学生当成知识接收器,教师讲得多,师生互动少,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教师只要求学生认真听自己的讲授,却很少顾及学生的反映和心态,学生的真实思维不是被教师忽略,就是因教师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被打断,从而阻隔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反馈,失去了相机诱导的良机,没有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这种关系下的课堂气氛沉闷、单调、乏味,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思维僵化呆板,综合能力得不到发展,课堂教学效能低下。教师是否能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师生相互配合共同探讨问题的活动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关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民主、轻松高效的课堂氛围呢?

一、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的冷暖亲疏直接决定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威信和亲和力,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心态和学习激情,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因此,要做一个合格的初中物理教师,首先是要和学生成为真正平等、知心的朋友,取得学生的理解、认可、信任和支持。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创设真正、高效的互动氛围,形成真实、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渠道。只有在师生真诚的对话、辩论、交流、沟通中,才能达到从真情交融渐进到心智交融,形成教与学相互推进的氛围,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初中学生产生注意的基础和求知的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形成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表现在理想、态度、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对成功和地位的向往、对教师的认同等方面,这种意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清晰,目标明确,思维活跃,情绪稳定,意志坚韧,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恰当的“开场白”、设置悬念、榜样鞭策、激励鼓动、增加趣味、学生辩论、探究推理、动手操作、课外调查、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交流

创设教学情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创造出一个师生在情感和追求、心灵和精神、认知和目标都高度集中、融洽的环境和氛围。这样的课堂环境和气氛,最能激活学生思想火花,启发和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巩固、深化知识和发展智能的目的。

创设一个轻松、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一般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素质和班级结构等具体情况,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进程来设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采用设置悬念、实验探究、课堂辨析讨论、课外调查研究、生活实例引发、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

四、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教学活动,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兴奋和学习的乐趣。物理是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都非常严密的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很多物理现象学生都有接触但是没有深究其原因和规律,物理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真实具体、推理严密、高度概括的过程,言之有物,得出的结论能用于分析解释学生身边发生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形成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物理的过程美、逻辑美,享受到学习物理过程中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物理问题的研究中来,真正掌握学习物理的基本思想、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

五、实施师生互动的最终目的是形成正确的师生关系

动物科学的意义范文3

多媒体课件应用误区

1 应用目的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正确目的应该是相对增加授课内容,并使内容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提高其直观性、立体性和动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但有个别教师削弱了这一教学理念和目的,把整个教案放进了多媒体课件中,几乎把课件变成了电子教案,上课时照本宣科,把课件变成了不用备课的工具,对授课内容的熟练程度和灵活讲解程度大大减弱。这就需要教师端正教学态度,理清应用课件的目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合理正确的使用多媒体课件。

2 “文字叙述”太多讲课和做报告不同,讲课针对的是学生,多媒体课件应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便于理解和记忆的内容为主。因此,在制作课件时要减少“文字叙述”的内容,多制作图表、动画和影视的内容。“文字叙述”要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录知识点为主。多媒体课件并不是内容越多越好。

3 “装饰”太多多媒体课件以视听感染为主,太多的装饰会转移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注意力。有的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装饰有动物、花草和音乐等,看起来很华丽,使学生有意无意的去注意它们,分散了听课的注意力,影响了听课效果。这种画蛇添足、哗众取宠的课件要认真做一修正。

4 多媒体课件表现形式部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其内容字体和背景颜色搭配比较华丽或根本就没有考虑,在电脑上观看效果还可以,但在教室内播放时却看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效果。这虽然是个小问题,但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多媒体课件优化及制作思路

研制和应用多媒体课件要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着教材、板书、讲授、示范和课件内容互补的原则,处理好它们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1 课件内容与教材关系课件内容源于教材,但不同于教材,不能简单的进行内容“搬家”。课件内容既要浓缩教材的精华,又要对教材进行补充和延伸。精华部分主要是课程内容的论点和知识点,需要学生记录和记忆的内容,为了减少板书和节省时间,需要多媒体课件来显示。补充和延伸部分主要是利用图表、动画和影视对教材内容进行修饰,使抽象内容变得生动和直观,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 课件与板书关系虽然多媒体课件有很多优势,但它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作用和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一节课要用很多屏画面、动画和影视,其时效性很强。用一屏,放一屏,所有内容并不能在一节课中始终呈现,这样就会对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产生影响,也不利于学生记笔记。因此,还要发挥板书的优势来弥补这一缺陷,可利用板书把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框架书写出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便于理解和记忆;也可以利用板书把那些易写和易画的内容现实板书,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互动效果,控制教学进程,给学生感知和思考的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3 课件与讲授关系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的一种手段,课件应服务于讲授,不能把讲授变成“念课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上下功夫。多媒体课件在设计时要有利于师生的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不应简单地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交流,要通过丰富的声、文、图和影视信息,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动物科学的意义范文4

摘 要

著名的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非常强调教学方案的弹性和幼儿园课程的生成。瑞吉欧教育中的课程取材来自幼儿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共建,课程注重过程的设计而非活动前的设计。由于科学活动需要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获得感悟和发现,因而某些科学教育活动常常伴随着手工制作的环节,教师要对这些环节加强探索与监督。

关键词

科学活动 学前教育 幼儿 科学教育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获得对周围有关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和经验的重要途径。由于科学教育活动特有的操作性和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幼儿教师常常需要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经验的增长和科学的认知。材料的选择与准备对科学教育活动的成效至关重要,笔者通过数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和反思,总结以下几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抓住幼儿生活中的兴趣点提供科学教育的主题

著名的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非常强调教学方案的弹性和幼儿园课程的生成。瑞吉欧教育中的课程取材来自幼儿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共建,课程注重过程的设计而非活动前的设计。这一点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教师选择什么样的科学探究主题,如何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科学活动设计等诸多问题离不开幼儿的参与。例如,大班科学活动“神奇一线”的主题来源就是我在一次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偶然发现的。我经常组织班上幼儿在户外玩“跳纸筒”的体育游戏,孩子们对粗长的硬纸筒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拿它当“望远镜”,有的孩子拿它当“火箭筒”,也有的孩子拿它当“传声筒”,简单的一个硬纸筒在孩子们手中变成了极富象征性的各种不同事物。我敏锐地抓住了孩子们将纸筒当“传声筒”这一兴趣点,并陪他们一起玩传声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地扩展和延伸,最终形成了“神奇一线”这个有关声音传播的科学主题活动。幼儿最初的探究行为是由好奇心引发的,并且这种探究行为具有明显的自发反应性,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如果幼儿这种自发的探究行为没有得到教师及时的支持和引导,孩子的兴趣和行为很快便会从生活中一闪而逝。

二、侧重科学活动的探究性而非制作性

由于科学活动需要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获得感悟和发现,因而某些科学教育活动常常伴随着手工制作的环节。例如,当我在课堂上组织“神奇一线”这个有关声音传播的科学主题活动时,就需要制作“土电话”。我将“土电话”的制作过程详细地向幼儿展示了一遍,并在某些关键的制作环节(比如穿孔、打结)上反复地向幼儿展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技巧。由于制作“电话”的环节在我设计的整个科学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占很大分量,而且制作“电话”只是为了能让孩子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更好地去探究声音传播的奥秘,探究活动才是我这次科学教育活动的侧重点。然而,事与愿违,当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拿起材料制作“电话”的时候,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到来。虽然大班的孩子在穿孔、打结这种精细动作的发展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有部分孩子精细动作发展较慢,无法顺利地制作“电话”,因而表现出焦虑不安和兴趣丧失。这次有些失败的科学教育活动让我明白了探究活动和制作活动尽量不要放在一起,否则就会本末倒置,重点偏移。科学活动应该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而非制作,我们可以事先为孩子制作好科学活动所需要的教学用具,也可以在活动之后专门为孩子准备一节手工制作课,这样既能保证科学活动的探究核心,也能延续孩子们对这一主题的兴趣。

动物科学的意义范文5

物理活动是物理学习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包括与物理知识有关的艺术活动。物理艺术活动将物理知识贯穿于学生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审美活动中强化了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是教育中美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被忽视,有人认为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艺术活动没有关系;单纯的追求考试成绩与升学率,将艺术活动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学校缺乏既有专业化学知识,又有一定艺术修养的综合素质的教师;或将物理艺术活动视为单纯的课外活动。物理艺术活动是以物理知识为内容,通过艺术的形式来表现,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手段。一方面,可以深化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个性特征、正确的审美观与团体协作精神。物理艺术活动也是学生重要的审美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为发现和培养艺术人才提供条件。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物理艺术活动也可以融入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艺术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调节课堂教学气氛及总结知识等。

二、物理艺术活动的原则和形式

物理艺术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可采取学生自愿、自主、自理,教师帮助的原则,但不可过多过滥,影响正常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应不失时机给予指导与鼓励,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定时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同时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形式多样的评价标准来鼓励他们的艺术活动。物理艺术活动形式活泼而生动多样,有很多艺术形式都能借用。如学生喜闻乐见的笑话、游戏、书法、绘画、魔术、谜语、哑剧、顺口溜、相声、小品、科幻作品等。不同艺术形式的采用可根据学生实际、地方艺术特色及学校条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我多年的实践,抛砖引玉,举例说明,以供参考。

1、笑话

课堂中用上适当的笑话能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例如我在教授三孔插座的连接时,就用了一个笑话,“左零右火上“帝”地),接错了要去见上帝,既顺口又好记,也好笑,相信学生一辈子也忘不了。

2、书法与绘画

中国书法历史渊源流长,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生活在这种土壤上的中国人对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情有独钟。讲授物理概念、物理公式、物理用语时,可采取物理公式、用语书法竞赛、展览等方式,以加强物理公式、用语的规范性训练,同时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与享受。

许多学生对绘画兴趣很浓,物理课本上也有许多插图、漫画,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如漫画、卡通画、简笔画等表现所掌握的物理知识或仪器装置图等,如电路的设计与连接,简单机械的组装等,通过板报、课堂展示、竞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既强化了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在电脑逐渐普及的情况下,也可播放或创作多媒体动画来自主学习物理知识。

3、谜语

中国的谜语传统悠久,博大精深,并蕴藏了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为广大学生所喜爱。以谜语形式展示物理知识是一种有效手段,如“悄悄过河(打一物理名词)――密度;景德镇(打一物理名词)――磁场;势均力敌(打一物理名词)――平衡;对于谜语的谜底,学生会千方百计找到,充满乐趣。

3、游戏

游戏是青少年的天性,也是成年人乐此不疲的。游戏多种多样,有扑克、棋类等,或将物理实验游戏化,适当地将物理知识贯穿于游戏之中,并制定一定的游戏规则,使物理知识潜移默化地给游戏者熏陶。如将初中物理知识中的物理量、物理单位、物理公式寓于扑克游戏中,把初中常见物理量制成扑克正面,人数不限,根据抽到的扑克说出对应的单位公式等,如此,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寓教于乐,另一方面,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魔术

魔术表演颇具吸引力,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更促使学生了解其中的物理知识和破除封建迷信。如点不着的棉布―― (物体的热传递性),这个魔术,只需一枚硬币,一块棉布。用一块棉布裹一枚硬币,绷紧一点。这时,你把一支点着的香烟绑在棉布上,直到香烟熄灭为止,你会惊奇地发现,不但布没有烧着,就连变焦了也不会,仅仅留下了一块烟斑。难道棉布有魔力?其实不是,实验证明,金属比棉布导热快,在烟火接触棉布时,热量立即被硬币吸收,不能是棉布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因此,布并不会烧着。这是利用了热的传递性知识。热的传递性知识的运用在生活中也不少,如煮饭的锅等都是用热的传递性较好的金属。

5、哑剧

哑剧是通过滑稽手势语言表现一定内容的艺术形式,也称哑谜。可以用一定的滑稽动作表现正确或错误的物理基本实验操作或其他物理知识。

6、顺口溜

对于许多物理中需要记忆的知识采取单纯死记硬背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也是很难奏效的,反而打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兴趣。如果鼓励学生将这些内容编成顺口溜的形式,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学生会兴趣大增,促进物理的学习。

7、创作科幻小说及童话寓言故事

科学需要幻想,科学是人类在不断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根据物理知识创作科幻小说及童话寓言故事是难度比较大的物理艺术活动,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学水平作支撑。这项活动最具有诱惑力,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可以从短到长、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能力。实践证明,许多学生有这方面的潜力的。社会上因为需要这样的科幻小说家。

动物科学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文学教学改革;第二课堂;“人物画廊”;演示性教学;师生双向激活;角色扮演;戏剧冲突;人文素质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开展十年的教改项目“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当属文学作品演示会,而其中屡演不衰的一个节目形式是“人物画廊”。学生们扮演的一组文学形象鱼贯登场,风采各异,轮流独白,寥寥数语,形神兼备。观众们全神贯注,边欣赏边分辨各是哪部作品中的哪个人物。最终诸多形象定格,随着主持人上场提问,观众应答,“画廊”的“人物”一一揭晓。这个历届演示会的保留节目犹如盛宴上一碟有滋有味的什锦小菜,往往是整场演出中互动性最强的一个环节。“人物画廊”不仅成了每年演示会必备节目,而且推广开来,各种班会、联欢会、各年级的朗诵比赛或知识大赛上总出现这种节目形式,甚至大学生们教学实习时也在课堂上下,带领他们的学生搞“人物画廊”。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很值得尝试普及的文学教学第二课堂活动。

为什么“人物画廊”在演出中独受青睐?为什么又能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持久普及?当然首先是由于它形式简便灵活,每个角色只需要三五句台词、两三个动作,编创排练相对容易。其次是它形象各异,交织相应;人物生动,又凸显典型性,所以演示效果好。不过,笔者从数年实践经验中感受到,这个形式之所以成功,其实更因为它集中体现了文学教学的内在机理与特质——创造/体验性与双向激活性。

一般来说,戏剧表演是对剧本的“二度创作”,而“人物画廊”的“二度创作”却更为丰富,因为它的表演者也是“剧本”编创者:(1)先要对原著“浓缩精取”。因为人物独自只能限于半分钟到一分钟之内,所以要刻画生动形象,就要善于压缩情节,选取最体现人物命运的典型情境和典型话语。(2)要“揣摩想象”。因为所表现的作品并不都是可直接截取片段的戏剧或小说,很可能是诗歌、散文或者某类情节淡化的小说。这就要表演者认真读原著,反复揣摩、展开想象,体验并构想出情境冲突,设计一串戏剧动作,甚至有时要重新创作人物的台词。这种“二度创作”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性,同时也要求指导者善于调动和控制。指导者必须帮助学生分析原著,掌握主旨并沉浸于作品的艺术世界中,提炼出最具典型性的动作和情境,加以发挥创造。同时又要控制学生不要走向随意编造的“戏说”歧途。毫无疑问,这种创造又是一种深刻的体验,而这正指向文学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即在理性把握的同时更要恢复对文学的体验。

所谓双向激活性,是指作品与表演者(即阅读者)之间以及表演者与指导教师之间相互激发的良性互动关系。“人物画廊”中每个人物表现虽然极为短暂,但却要求表演者自选自创,自导自演。因而表演者必须调动全部才能潜心创作与表演。如果原作品内容广阔,则给予他充分选择的空间;如果原作品内容凝炼、表现朦胧或是非叙事性题材,那么就要求他必须充分展开想象的空间。这种编创表演一体的方式,比起有现成剧本的表演来,要更具挑战性。学生为这短暂瞬间的表演要付出相当大的劳动和努力,这种努力不仅促使表演者深刻、主动地把握并开掘作品内涵,重新阐发并建构式地理解作品的意义,而且又促使表演者发现并开掘自我潜质,激发起前所未有的主动精神和创造信心,这种(主体)人格一(作品)人物的双向激活恰恰体现出文学艺术审美的根本目的。

另一方面,表演者和教师之间也要形成一种激活的良性互动关系。由于表演者众多,指导教师不可能代替每个表演者进行选择、设计,更不可能手把手地让表演者进行模仿(因为一般来说我们的教师是非专职的导演)。那么如何让表演到位?如何正确体现作品?这就要求指导教师把创作的空间和自由交给学生,而自己必须负起进一步阐释作品、帮助学生分析人物、把握人物行动的根据、评价表演者的表演是否符合人物性格逻辑等工作的责任来,这其实又是指导教师以另一种方式进行的备课。学生表演所呈现的问题与误读都需要指导教师自己进一步钻研作品才能解决,而学生表演的成功又会为教师提供一系列重新阐发作品的范例。教与学相长、“演”与“讲”互动,表演者(学生)和指导着(教师)之间的确可以出现一种新的、更有意味的相互激发活化关系,而这正是文学教学的主要旨归之一。

从对“人物画廊”演示活动特质的理解可以导出一系列组织指导原则。

在掌握这些原则之前,指导教师首先要克服自身的畏难心理。固然,一个不会演也不会导的老师带着一群从未欣赏过正式戏剧的学生做这样一件事的确很难,但从另一角度看,这又并非不可能。因为作品和人物都是现成的,学生做观众也都大致了解作品,“像不像,三分样”,只要表演基本成形,作为观众的学生们都会自我认可,况且大家的兴趣在于猜测哪部作品哪个人物,而不太在乎表演者的水准。更重要的是,自编、自演、自观会激发学生们自身的极大兴趣,而这种兴趣会直接或间接转化为巨大的人格精神能量——这才是最重要的。况且,即便演得不好,指导教师也恰恰可以因势利导,让观众同演员一起来分析人物,共同重新深入把握作品。必须看到,“人物画廊”这种形式十分灵活,大剧场、小教室、室内户外几乎所有场所都可以进行演示。既可“浓妆”亦可“淡抹”,甚至无服装无道具无舞台,单凭形体和语言站在原地也可以进行演示。指导教师应本着“兵无定法”的精神放手让学生去大力地读、大胆地想、大方地演。只要学生动起来,第二课堂就成功了一大半。

当然,几年来搞“人物画廊”的经验也给我们开展这种演示性教学活动,提供了若干值得借鉴、遵循的组织指导原则:

(一)角色应力求多样化。“画廊”总要有一系列形象构成,“错综”才显得丰富,“相映”方能够成趣。限于节目整体时间(一般5~8分钟),人物一般以6~8人为宜,性别、年龄、身份也宜多不宜单。最好根据文学教学特定主题形成系列,也不要过于分散。如“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可以有阿Q、觉新、虎妞、老通宝、陈白露、方鸿渐、曹七巧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人物画廊”可以有于连、葛朗台、包法利夫人、卡门、奥利弗·退斯特、娜拉、简· 爱、聂赫留朵夫等,类似的也可以编排“鲁迅作品人物画廊”、“史记人物画廊”、“唐宋诗词形象画廊”、“中外神话人物画廊”、“中西文学女性形象画廊”等等。

(二)性格要凸显“关节点”。文学形象的生命在人物性格,而“没有冲突便没有戏剧”,所以凸显人物性格就要准确把握性格在矛盾冲突中转折、爆发的关节点。编创时最要紧的是要抓住人物最具思想意义和艺术震撼力的冲突爆发点,例如表现阿Q,可以选其被枪毙前示众的场景(糊里糊涂地“画圆圈”,战战兢兢地被示众,自我麻痹地大喊“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在众人“狼的眼睛”中瘫倒),而绝不要为追求“噱头”去搞什么向吴妈求爱之类的东西。

(三)表演多用“空手道”。一个人物独白片刻,却要呈现完整的戏剧场面,这就要求表演者努力营构某种虚拟的空间。有些作品有明确的独自段落,但更多的作品中人物都是在同他人交流冲突中展开行动的,所以“人物画廊”的每个角色的扮演者都要善于想象和感受。将自身设定在虚拟的空间中与虚拟的他人进行对话、交流甚至交手。如葛朗台训斥女儿,却无意中发现女儿恋人留下的饰有黄金的匣子,于是先假意劝慰,突然强行抢夺,然后到一旁用刀子抠下金子,这一连串动作要求“葛朗台”必须充分体现出女儿欧也妮的反应,要通过“葛朗台”的动作和言词让观众感受出欧也妮的冷漠、警惕、争夺、哭泣、嚎叫等等。表演白居易的“卖炭翁”,演员不必表演烧炭、驱车进城、炭车被抢等过程和场景,而应选择一个典型的画面,如选择卖炭翁最后一手拎鞭一手捏着充炭值的绸缎、扶着(虚拟的)疲惫卧地的老牛,怆然向众人哭诉的场景。这种“空手道”式的表演以虚代实,既省却麻烦,又产生最大的表现力,同时又足以令观众认可,让大家进入真实而感人的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