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范文1
二十一世纪初,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通知要求“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校园文化和校园文明风尚,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打造,确立了学校整体发展的课题《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与财力。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细胞。目前,农村小学对班级文化建设关注不够,鉴于此,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与研究的同时,我们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调研活动。为了进一步建设班级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采用了边建设边调查的方法,对当前班级文化建设现状有一个深入了解,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有效地推进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同时给同类的农村小学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提供借鉴。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马田小学四年级学生。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针对在校学生四年级、全体班主任和部分家长的问卷,问卷以选择题为主,内容体现了班级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题型设计上有现状类调查和师生心理倾向性调查,采用数理统计法。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1、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调查分析。
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境界。通过对学校老师的座谈,我们感觉到:有的班生机勃勃,有的班死气沉沉;有的班自由散漫……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也客观地反映出这一现状。
题号调查内容评价选项
ABC
(1、你班有明确的班集体奋斗目标吗?
A.有B.不清楚C.没有76人
51.7%58人39.5%13人8.8%
(2、你对班级同学有感情吗?
A.有很深的感情B.有点儿感情C.没感情111人
75.2%28人19.3%8人5.5%
由此看出在48.3%的班级中,还没有健全“班集体奋斗目标”这一内容。“你对班级同学有感情吗?”,有75.2%的学生答“有很深的感情”,说明了学生对班级还是有归属感的,学生间比较热情,师生关系也是友好、融洽的,老师在家校沟通方面还是重视的。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调查分析: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集体中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同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班级规章制度虽然是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班级制度的制订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班级制度文化。当一个学生的某种行为通过反复的调整之后成为一种习惯,当大多学生都按一个大致相同的标准而就某种行为形成同一习惯的时候,这种集体习惯便会升华为一种制度文化。
学生的调查项目中有3项涉及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题号调查内容评价选项
ABC
(1、你所在的班级制定了班级公约吗?
A.有B.不清楚C.没有147人
100%0人0%0人0%
(2、你的班级设有班级一日常规吗?
A.有B.不清楚C.没有83人
56.5%51人34.4%13人9.1%
(3、你班级的班干部有明确的管理职责吗?
A.很明确B.不太明确C.不明确,71人
48.4%49人33.6%27人18%
在对各班晨会谈话课的检查中,我们也发现,有一部分班级并没有在晨会十分钟时间内对班级学生进行经常教育,而是占用为处理作业,违背了课程设置的初衷,忽视了晨会课的教育功能。
3、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调查分析
班级物质文化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也是班级文化的表层。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一个班的班级文化的最基本的尺度。
在学生问卷中,有2项题涉及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题号调查内容评价选项
ABC
(1、你班级的环境美化是由哪些人参与的?
A.老师和同学布置B.全是同学布置C.老师一个人布置的68人
46.2%12人8.3%67人45.5%
(2、你认为班级墙上的名人名言对你有激励作用吗?
A.很有激励作用B.没往心里去C.从来不去注意,93人
63.4%39人26.6%15人10%
从问卷可见,广大师生都很重视身处的环境,都在努力去做环境美化这一工作,且收到了实效,但学生的参与力度不够,环境育人的作用还未全部发挥。
四、结论与尝试措施:
从调查中,我们看到了大多数班主任老师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视。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尝试措施,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在农村小学中,较少接触英雄人物、国情教育基础等实际东西的陶冶,所以,只能从小处抓。“班级奋斗目标”的确立对学生的思想发展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求每个班级应结合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
2、开展班级形象设计活动:
为了使班级建设在校园文化中显示出独有的魅力,更为了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培养每位学生的小主人意识,培养了学生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的良好品质,教育用自己的双手共同建设班集体。
3、培养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最关键的是开展评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的风气,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集体;特色
冯恩洪说:“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学生不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是我还可以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我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觉得愧对老师,愧对学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这种教育就是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可见,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班集体。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
所谓班级文化,就是班级学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学生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套价值体系,也就是班级在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一种大家共有的行为,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即在一个班级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延续性的共同人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制约功能和激励功能,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一个班级,只有有了文化的引领,才能“实现领先,获得优势”,也才能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如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班里,不论换座位,还是收作业、交作业等,都讲高效率,而这种高效率是来自于他“依法治班”班级文化。
二、班级文化的建设
班级文化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就主要从这三方面着手。
1. 以班级物质文化为载体,强化班级文化构建的氛围。
通过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让学生在优美高雅的班级环境的陶冶下形成欣赏美、创造美的情感,逐步养成文明的言行习惯,使优雅的环境内化为学生优美的心灵。
(1)美化教室环境。教室环境是班级文化的一种外在表象,是班级文化特点的重要体现。它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充分挖掘教室的育人功能,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进取。教室布局要求做到:班级墙面布置温馨、宜人、简约、大方,特色显现;黑板报、班级园地、公告栏布置主题突出、设计合理;课桌椅桌面整沽无痕,摆放有序;设立“图书角”,发挥教室的文化功能。教室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印记着学生自主发展的足迹,凸现出班级特色和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2)构建班级网页。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构建班级网页,开通班级博客,使之成为班级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内交流的平台,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丰富班级文化活动,实现课外生活的多元化。班级网页设置有班级动态、学习园地、就业信息等栏目,富有班级特色。
(3)建立班级QQ群。班级QQ群主要用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有些学生在老师面前不敢表现自己,但是在QQ上却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一种新型的联系方式。而且,班级QQ群还可以在学生长时间外出实践活动时,持续班级管理。
2. 激活班级制度文化,强化班级文化构建的力度。
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文化的另一重要内容,是良好班风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了依靠环境熏陶学生,还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并发挥惩处歪风、激励后进、奖励先进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依据学生特点和班级人员构成的状况,建立完善班风建设制度、文明建设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团学活动制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制度等班级制度,努力进行班级管理制度创新。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制订班级公约。班级公约不能“自上而下”由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应该“自下而上”由学生讨论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因此,在制订班级公约时,要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再通过全班学生民主表决形成定案。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内化成他们追求的目标,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3. 丰富班级精神文化,扩大班级文化内涵。
一个班级需要一种精神。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包括班级精神、道德观念、班集体舆论、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班主任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让班级精神充满生命力,使班级成为学生情感教育的教化基地和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1)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目标是一种期望,是人的各项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它对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具有引发和推动作用,是班级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班级应根据学校工作目标的指引,结合本班实际,在班集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具有一定高度又有可行性的目标,引导集体和个体由一个小目标走向大目标。
(2)建设正确的班级舆论。舆论对班集体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定要有正确的舆论氛围,以此来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和辨别善与恶、正与邪、美与丑,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注意把握班级的集体舆论和心理倾向,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注重把好的、积极的集体舆论保持下去,使其持久地发挥作用。同时,对一些不良的集体舆论及时制止。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班级活动是创建班级特色文化的主要载体,活动本身就是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级活动对学生自我教育起到推动作用。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则应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班级活动,挖掘积极因素,扎实开展活动,打造班级文化特色品牌,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赞赏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让学生在成功中找回自信。班主任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如文艺汇演、广播操比赛、班际篮球赛、大课间活动、演讲比赛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除此之外,还要建设好班级专业文化。如结合专业特点,搭建学生个人展示台。我们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班级举行了舞蹈、唱歌、乐器、美术、书法、手工、说课等技能竞赛,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范文3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管理;班级特色
班级文化建设是管理班级的重要法宝之一。在班级管理中,我一直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重视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合理融合,形成了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益。
一、建设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
1.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
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我班除了大家都做得非常好的教室内务卫生外,还加了一道风景——绿化。因为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植物不仅能美化教室环境,还能让学生在课间观赏这些植物,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陶冶情操,这也关乎班级文化的建设。所以,我们班在教室的窗台上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2.用心打造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是学生施展才华、倾诉心声、摄取知识的宝库。我要求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定时更换。让教室每一堵墙都“说话”,形成良好的班级物质文化环境。展示的包括主题沙龙(学校规定的内容)、荣誉殿堂(每周明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等)、语文天地(展示优秀作文、语文综合性学习、阅读卡等),布置在教室专门的墙面上,体现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无形中促进了班级文化的建设。
3.举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让学生自然、自觉、自主地阅读,学生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趣,获取真知,树立理想。我注重红领巾图书角的建设,从学校图书室借来了图书,充实了学校为班级提供的图书架,成为班级的红领巾图书角,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此外,还开展读一本书捐两本书的活动,扩增班级图书角的容量,共享学校优质图书资源。其次,每年的“世界读书日”,班级都会开展读书活动,通过“演讲”“征文”“读书笔记展”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全体师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在阅读中成长,推动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建设。
二、创设团结、和谐的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我班的精神文化建设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班级最常见的活动之一就是主题班会,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及特长。现在我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可塑人才,具有主持人风格的黎莹霞、黄芯媚同学,有绘画天赋的杨程志、李晓丹同学等。在班级管理中我不再做“班妈妈”或“保姆”,而是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做,去尝试,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做真正的主人。这学期的两次主题队会开得很成功,参与的老师们都被感动得流泪。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对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而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三、构建民主的班级制度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规章制度是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是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必要条件。我们也有针对性地建立了相应的班级制度文化。
1.抓好开头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都是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刚入校门,我就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组织学生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精心设计好每个阶段的班级文化,如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等。让学生自己制定制度来管理自己,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注重落实。这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在养成好习惯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2.平等互爱制度——特别是关爱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指其行为、学习成绩或者两者都比较差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倍感孤独和自卑,也因为如此,他们可能对班级文化建设前进的步伐形成障碍。因此,建设充满活力的、朝气蓬勃的班级文化,这些弱势群体无疑是需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在这方面,我是这样转化他们的:
(1)深入细致地调查和了解这些弱势群体。从他们的家庭状况、学习状况,加以调查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去创设不同的场景和任务,放手让这些学生去做、去发挥。比如,让他们去举路牌、倒垃圾、帮老师拿东西等,拉近师生的距离。
(2)重视人格教育,实施“赏识教育”。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放大后进生的长处和优点,使其重拾信心。重视情感教育,教育其他非弱势群体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如,“一帮一同进步”“手拉手结对子”活动等。
(3)重视每位学生的进步,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建立学生综合评估档案,使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的气氛。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班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
3.开展竞赛活动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范文4
为了平衡两者的矛盾,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能巩固专业技能,又能服务于班级文化建设。笔者结合印刷专业教学的特点,设计课题(由三个方案组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对专业技能的运用更加熟练,并且增强班级的荣誉感。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同时开拓学生的思路,进一步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是通过调研,了解系部现有的设备情况;二是锻炼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三是为班级文化建设拿出具体的实践作品。
结合学生专业课程设置,笔者将整个课题分解成三个方案,一个学期重点完成其中的一个方案或者是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一个学期同时开展三个方案。
方案一:为班级制作班刊。
方案二:为班级制作班报。
方案三:为班级制作班服。
通过该课题的实施,学生可以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均有所收获。
二、参与对象分析
本课题适用的对象为印刷技术专业二年级及以上学生。
1.对象共性
学生学习过《平面设计》《图像处理》《书刊排版》《印后装订》《丝网印刷》《数字印刷》《印刷基础》等专业课程。并且具备操作数字印刷机、熟练运用排版软件、制作演示文件等技能。
2.对象差异
学生的专业能力不同。有的擅长美术绘画,有的擅长排版设计,有的擅长操作设备,因此建议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在分组的时候,考虑到学生专业能力的不同,能够完成的实践作品也有所不同。
三、实施过程
1.以班刊为例进行介绍
(1)第一阶段:筹备阶段。责任人:班主任。时间:一学期。
由于是第一次制作班刊,所以班主任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指导与支持。若班主任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建议与专业教师积极沟通,争取得到相关专业各方面的
支持。
笔者是专业教师,对于专业课的构架比较了解,因此会提前一个学期跟相关的任课教师(例如书刊文字排版、报刊文字排版、数字印刷、丝网印刷这几门课)就授课方式以及授课内容进行沟通。技工学校多采用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会采用实际生产生活中真实的项目(任务)来展开教学。书刊文字排版这门课主要是通过软件的学习来完成书刊的制作。班刊是一个不错的项目,因此任课教师接纳了这一建议,将其作为教学内容进行设置,这样就可以解决学生的专业问题。同样,报刊文字排版课程可以与班报结合起来,数字印刷、丝网印刷课程可以与班服结合起来。
班刊不同于其他刊物,笔者所在系的很多班级都曾制作自己的班刊与报刊,但多数都只出一期就放弃了,有些甚至没有完成。主要原因是:第一缺乏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第二缺乏整体的策划,没有作长期规划,只是学生个人页面的简单堆砌;第三缺乏核心的组织团队。
在班刊正式制作之前,老师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做准备工作,主要是整理班级相关活动的照片,并面向全班开展征文活动(这也是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结合开展的一项主题活动)。征文有三个主题:我的校园生活、我的打工生活、我的梦想。这三个主题,构成班刊的三个栏目。这样,班刊就有了丰富的内容。
(2)第二阶段:组建团队。责任人:班主任。时间:一周。
人多未必力量大。对于学生来说,既缺乏分工合作的能力,又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教师必须要对每个人都做比较明确的指导。因此在第一期班刊的制作中,参与学生最好控制在10人以内,5~6名为佳。若其他同学想参与进来,要等到第二期班刊的时候,再换一批人,这样就可以将班刊长期办下去。笔者所在班级由三个团队出了三本班刊。这些刊物不仅记录了校园生活,也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为毕业纪念册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与经验。更重要的是,参与其中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凭借制作班刊的经历,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团队组建的选人原则:一是自愿;二是拥有一定的专业基本功;三是有合作精神。
(3)第三阶段:分工与具体实施。责任人:主编。时间:一个月。
当人选确定下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确定主编。班主任重点对主编进行指导,具体的事情则由主编实施。主编需要召集小组团队确定班刊名称、栏目、页数。由于班主任在上一学年已经完成了征文活动,因此,第一期的制作相对来说比较顺利。栏目就定为“我的打工生活”“我的校园生活”和“我的梦想”,班刊名称就叫《校园?成长?梦想》。接下来就是确定尺寸(B5)、装订方式(骑马订)、总页数(48页)。由5名编委共同分担排版与编辑,一人负责一个栏目,其余两人负责四封与目录及插页。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插页的制作。我们一开始就提出一个观念——插页不能是单纯地凑版面,要与我们的主题相关,又要体现班级特色。因此,我们选用每年都照的入校合影(这个功夫要做在平时,如果班主任坚持做下来,就会有很好的效果)。这些照片见证了学生在校园里的成长。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教练技术 项目驱动型 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b)-0151-02
“项目驱动型”班级文化建设是依托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由兴趣驱动形成的“项目单元”(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化社团等)展开[1],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维度整合辅导员工作项目,尽管“项目单元”符合学生自身兴趣,具有朋辈群体监督、专业老师引入等优势,但由于辅导员自身往往并不具备学生专业学科背景,导致一定程度上辅导员思政教育职能的弱化,因此,围绕“项目单元”引入合适的教育方法,以凸显和强化辅导员工作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势在必行。教练技术已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被广泛引入,辅导员自我转换为教练式的辅导角色,运用教练技术提高沟通能力,更好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变化、引导学生思考。
该文依托项目运行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教练技术原理,发挥职业优势,将各类问题(时间管理、学业困难、职业导航等)通过教练技术的应用,将“给答案”转变为“激发思考”,实现辅导员从“权威”到“协作者”的角色转变,打造适于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班级文化。
1 教练技术及其在思政教育中的研究现状
教练技术起源于体育界,教练技术的核心内容[2]是教练以中立者的身份,通过一系列有策略性、方向性的实施过程完善被教练者心智模式,来帮助其不断突破思维,提升工作效率的一种新兴管理技术。随后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导技术,被运用到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在教育界受到广泛关注,教练技术的优点是引导学生自我负责,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动力,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3],已广泛运用于学生的思想教育[4,5]、心理辅导工作[2,6]、生涯规划教育[7,8]当中。
很多大学生存在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在自我认知、环境适应、自我能力提升,职业生涯管理规划等方面容易迷茫,从而缺乏行动的目标和动力,而教练技术倡导无论困难有多大,都要迈出尝试的第一步,在行动中获取力量。而且通过一系列有策略的干预行为,帮助大学生厘清自己的状态,调整好心态,通过不断挖掘潜能,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达到目标。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教练技术是帮助和推动其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辅导员来说,教练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在工作开展中与学生可能发生的对立情绪,形成良好的辅导员与学生间的互动生态。
2 教练技术在“项目驱动型”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实践
2.1 基于教练技术重塑“项目驱动型”特色班级文化
首先需要依托班级已有的各类“单元项目”打造特色制度文化,包括大学生文体兴趣小组、社会实践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等,为教练技术的应用提供平台;同时,建立班级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职(学)业生涯规划档案”“半月记”项目记录册、易班网络平台等;并且在教练技术的应用中贯穿“厚德精技、砥砺知行”的工程师文化内涵,形成班级精神文化内核,全面建设“项目驱动型”特色班级文化,凸显和强化辅导员工作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
2.2 教练技术在“项目驱动型”特色班级文化中的应用原则
经典的教练技术有五大核心原则[9],将其引入“项目单元”可以解读为:第一,对每个学生项目的开展都持尊重态度,承认学生共同关注同一课题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第二,每个学生项目都有选择方向、决策的权利;第三,相信学生拥有依托项目小组自我提升的一定资源和能力;第四,项目小组的集体行为及决定背后都有积极的因素在里面,不能消极看待问题。第五,引导小组同学,让他们明白改变也是不可避免的,对任何人和任何情况抱有乐观和希望的态度。从以上原则分析,教练技术在“项目驱动型”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强调对学生通过项目小组提升自我的完全信任和接纳,这也应当贯穿教练技术应用的始终,决定了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辅导员与学生的所有互动过程,是所有技术、工具的出发点。
2.3 充分利用辅导员的工作阵地,形成网络化、项目化的“教练技术”平台
辅导员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对于教练技术的引入,尤其是对于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以“单元项目”为特征的班集体,一定要避免陷入“只顾技术,忘掉本职”的工作习惯,所以在实践中,需要充分依托辅导员工作阵地:一方面,打造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特色班会,通过体系化的班会课程设计,形成班级良好学风养成的常态化机制,有针对性解决在校大学生各阶段的问题(时间管理、学业困难、职业导航等),发挥朋辈教育优势;根据每年各类项目申报、结题答辩,形成教练技术应用的工作契机;依托易班网络,打造“辅导员-学生”的网络交互文化载体。
另一方面,要建立教练技术应用的多维度反馈机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工程创新学院为例:(1)自我反馈,通过建立的“职(学)业生涯规划档案”、开学第一课等活动,形成学生的自我反馈;(2)项目反馈,主要依托前期工作中建立的半月一次的项目记录册,强化的朋辈教育的功能;(3)辅导员工作反馈,利用辅导员独特的工作优势,通过宿舍巡视、成绩监控、日常交流等驱动主动获得学生反馈,最终将三方面反馈获得的信息,灵活指导教练技术在“项目驱动型”特色班级文化中的应用。
3 结语
“项目驱动型”班级文化建设是基于目前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形势下,辅导员班级文化建设的有益尝试,通过教练技术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项目化”、学徒式教育带来的辅导员思政教育职能弱化问题,但是,教练技术作为一种管理方式、策略并不能涵盖辅导员工作情境的多样性,因此,在利用教练技术强化思政教育职能的同时,仍然需要进一步明晰、整合辅导员工作情境,以真正助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魏晋,姚瑶,等.应用型人才闲暇时间管理能力的“项目驱动型”培养策略[J].科技资讯,2015,13(1):133.
[2] 于荣霞,赵平,陶庆宇.教练技术在高校辅导员谈心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5(18):196.
[3] 韩威,邓宇.教练技术在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思考[J].中大学生就业:理论版,2014(11):8-12.
[4] 李丽,张怀强.教练技术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思考[J]. 高教学刊,2015(22):41-42.
[5] 王富强,李钦红,安肖婷.教练技术应用于德育理念的必要性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64-65.
[6] 郑雪.刍议心理教练技术在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J].亚太教育,2015(30):255-256.
[7] 蒋茜.运用教练技术优化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2016(19):1,2.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范文6
以下几种情况常常会在职业学校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中出现:首先,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全权介入,将所有的事情替学生策划安排好,而学生只需要以教师的指示为根据将各项工作完成,这样就使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严重的抹杀,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压抑反叛的心理;其次,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一些教师完全放手,班级管理工作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严重缺失,这样就导致放任自流的状态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最后,教育者自身的工作严重缺乏规划性以及计划性,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没有以班级特色为根据,只是对上级布置下来的工作疲于应付,这样班级文化特色就很难形成。
二、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1.建设良好的环境文化
班级环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物质环境文化以及精神环境文化。机电专业的班级物质环境文化主要包括师生的仪表、班训、教学设施、宿舍环境、实习课教室环境以及理论课教室环境等。物质环境文化不仅是其他文化的载体,同时还是班级文化的基础。机电专业在建设班级物质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将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所有学生都能在班级布置文化建设中参与进来;其次,机电专业在针对班级布置文化景区的时候,要在具体的环境布置以及设计中将机电专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意向体现出来;最后,要将机电专业的教育特色体现出来,在物质环境的布置中渗透着机电专业的职业道德以及专业技能知识等内容。机电专业的班级精神环境文化主要包括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学习风气以及专业认知度等内容。机电专业在建设班级精神环境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将如何处理自由与纪律、民主与集中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方式教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将个人主义克服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其次,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在班级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真正地认识这个专业、了解这个专业、热爱这个专业,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求学奋进、积极向上。
2.建设良好的制度文化
作为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正常的班级秩序起到有效的维护作用。机电专业在进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时候,应当对企业机电文化中所倡导的职业纪律以及职业道德等进行有效的吸取,同时还要在具体行为中予以落实。机电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制度文化应当融入企业机电管理以及生产的章程,尤其要对与机电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进行有效的培养。首先,要对企业管理进行模拟,在建设制度文化的过程中,机电专业要将班级看做是一个车间,以企业机电车间为根据设置班级的岗位,厂长就是班主任,车间主任就是班长,车间主任副助理就是副班长。同时要想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机电班级应该采用责任层层分解、事务逐级上报、岗位工作范围职权确认以及干部竞聘上岗等班级制度,从而将良好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起来。其次,积极借鉴企业奖惩制度,建设班级考核管理制度。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机电专业班级应该以机电职业案例为根据,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结合,并且要借鉴机电行业和机电企业的管理经验以及规章制度,最终将机电专业班级的班规确定下来。与此同时,在制定班级考勤制度的时候,机电专业班级应该参照企业机电考勤考核办法,将与企业机电考勤管理相适应的班级考勤制度制定出来,这样能有效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3.建设良好的机电专业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