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1

 

关键词:国际贫易 文化差异

    国际贸易就是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由于人的购买行为是由需求决定的,而需求受文化背景制约,人们总是依照本民族的文化习惯、文化标准和风俗来审视和评价外来文化,在国际贸易这种跨文化的经济活动中,任何细节都无时不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所以说在国际贸易中,适应特定文化环境的企业就能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取得巨大的成功,不能很好把握文化环境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其国际贸易活动就难以展开,可见能否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氛围是国际贸易成败的关键。在现代东西方国际贸易中影响国家间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西文化反映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值与不值、干净与肮脏、正确与错误、善良与残酷、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行判断的标准。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 

   东方文化注重“和为贵”,以“和”体现其最核心的宗旨。而在西方人的意识中,全局的观念比较淡薄,个人的利益是至上的。西方人在道义上没有东方人的背负,他们只知道为生存而奋斗;为利益而争斗;为欲望而决斗。获取个人利益是其社会行为的指南,也是其事业成功的支柱。

    西方人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崇尚平等,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个任何人,无论出身贵贱,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头开始的社会,这一“平等”观念体现在行为模式中常表现为对陌生人甚至是家人的过份客气和礼貌,如对任何服务都要说声“谢谢”,作完报告也要说声“谢谢”,对待家庭成员甚至是晚辈也是“谢谢”挂在嘴边,连打个喷嚏也要说声“对不起”。

    二、东西文化反映在思维逻辑上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一般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者街年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胜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东方人信仰理想主义,重视主观看法。西方人则信奉现实主义,重视客观事实,一切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

三、东西文化反映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2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着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使交流能顺利进行。本文论述了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分析了导致中美文化差异的渊源。旨在说明:了解中美两种文化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东西方文化,更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儒家思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例如,英语中的Blue Room ,如果不了解这是指美国白宫中总统接见至亲好友的那个粉刷成天蓝色的房间, 你就不可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内客厅”。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1.中国文化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 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形成了神秘而古朴的东方文化。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中国文化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由善到美,带有浓厚的人化色彩的文化。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刚健有为的进取观,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崇礼重德的伦理观。其特点是相对内敛、温和、沉稳。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

    2.美国文化

    而相对历时较短的美国文化,是一个受到众多文化影响的多元文化,其文化特性受到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殖民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其他众多移民文化的影响。早期的清教主义思想居统治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本土宗教萌发并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要素。美国社会是比较开放的社会,其国民热切希望实现个人奋斗目标,亦即“美国梦”的文化特性也非常显着。

    此外,美国文化特性中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的“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美国人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力。在美国,父子、师生、不同职位的人并无尊卑之别。平等观念渗透到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领域,他们的行为、工作、娱乐、语言、政治等无不体现平等观念,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受这种观念的制约。在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熟人相见,不论辈分与地位,一律以平等的 “你好”(hello)表示问候。

    二、中美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任何—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最初时期都深受自然环境如气候、地理位置的影响,是自然环境给文化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框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们选择不同的生存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滋生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受到政治、经济、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文化具有地域性、超地域性、时代性和继承性。

    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其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注重群体主义,而不主张突出个人。其历史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意识,重视集体的作用,注重互相帮助,相互依靠,注重人际间的和谐。中国又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需要用伦理之说来教导人们忠于国君(家长),恪守本分,谨守礼数,平安相处,以利于巩固其政治统治,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传统的思想规则、方法延续至今,为大家所认同,变成了集体的意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一直占主导地位,受其影响的文化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基础。儒家伦理历来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这是造成中国文化中等级观念较强的根本原因。

    美国文化则为地道的滨海商业文化,希腊、罗马是这种文化的发源地,地处海滨及近海各岛屿。众多的岛屿使人际往来不如平原方便,故强调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形成了今天的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包括个人的作用,个人的独立性,自主选择,注重自立和独立;重视突出个人,追求个体差异。美国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力与自由。美国文化从一开始,就继承了欧洲文化(西方文化),而****观念正是西方思想传统的产物。****最早见于1628年英国议会向国王提出的权力请愿书,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天赋****”并使其理论化。1776 年,美国的《独立宣言》则用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美国文化强调****,因而等级观念淡薄。

    三、结语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其间必然存在着文化差异,有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东西方文化差异不可改变, 但可以相互了解。中西两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斗争、融合与发展的过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要进入西方社会,开拓西方市场就必须熟悉西方文化,了解差异的根源,以求知己知彼。因此,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和美国的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我们和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往来。跨文化交际研究帮助我们把本民族文化置于全球大环境中, 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比, 这样不仅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 同时也在研究中发现本民族文化需要健康发展,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池振航。英美习俗与社交礼仪[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7.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3

【关键词】金;等效论;文化差异;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69-02

一、金及其“等效论”翻译思想

金(1921-2008)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实践家、翻译理论家。在1984年与奈达合著的《论翻译》(On Translation) 一书中,他将奈达的“动态对等”引入中国;在1989年出版的《等效翻译探索》一书中,他正式提出“等效论”这一重要翻译思想。金的“等效论”源自奈达的“动态对等”,两者既有关联,又有质的差异。奈达的翻译思想缘起于圣经翻译,带有浓厚的为宗教服务色彩,这使其未能更好地传达文学翻译中美的意象。而深植根于中国传统译论的金“等效论”则相对于前者有较大提升。当金翻译《尤利西斯》之时,要面临的不仅有文学的美,更多的是文化的传达以及文化差异的消弭。也正是如此,金才从中国传统译论及文论批评中寻求“等效论”的支持,成为中西翻译理论结合的典范。金的等效翻译理论旨在为文学翻译服务,因而对于文学翻译实践而言,具有潜在的指导价值。

“等效论”是指“翻译对接受者(听众或读者)的效果,应该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的效果基本相同”。关于等效论,金明确了三个重要概念:接受者、效果、对等。“接受者”包含两种语言(原语和目的语)的接受者。在等效论中,金将读者接受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之前的翻译中,绝大多数人强调译本的转换,并将翻译过程止于此。对于读者而言,其接受程度如何根本没有得到关注而且没有衡量的标准。另外一个概念“效果”指信息对接受者的作用。效果的范围“只包括信息对接受者的作用(即接受者的感受),不包括接受者的反应”。效果的实质内容是信启、对接受者的作用,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三大要素。这些要素对文学翻译来讲,突出文学翻译的韵味和其艺术效果至关重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金等效论的“对等”并非简单的从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等方面探讨的对等,他强调的是译文效果的对等。“对等”是“一种综合性的关系,是依靠艺术的眼光和文化语言素养,全面细微地考虑各方面因素”。对等是个相对的概念,原文与译文之于读者的效果会有所差异,但不能因此就否定等效的概念,对等是严肃翻译工作者必须追求的目标。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现状及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任何一种语言都深深植根于它所处的文化当中。当代英国译学理论家苏珊・巴思内特曾把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她说:“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一样,我们在文学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文学翻译的言语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因此文学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在这种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自然会有交叉,碰撞与冲突,如何恰当地处理并化解这种碰撞与冲突,就要求译者增强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素养。正如奈达所指出的“对于真正成功的文学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可见译者的跨文化意识至关重要。

文化差异会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生存环境生产活动差异:一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会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文化。还有历史宗教文化差异: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文学翻译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文学翻译难题。这些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想要翻译好就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文学翻译方法。

三、金的“等效论”在消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层面上的应用

文化差异给文学翻译带来的困难直接体现在语汇缺失与词义冲突上,即:源语词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的语汇,或者与译语的对应词语所载的文化信息相互矛盾或者不一致。换言之,词语的表层指称意义相同,但词义深层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却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于是产生出完全不同的联想。金的“等效论”源自奈达,但已经“脱胎换骨”,成为是中西翻译理论结合的典范。奈达的“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针对《圣经》翻译,因而在传达原文形式结构、保留艺术价值和美学效果方面并不适用。恰恰相反,金“等效论”强调接受者、效果、对等三个重要概念,强调效果的实质内容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三大要素,对文学翻译而言更具有指导作用。试看下面两个小例句:

[译文]一一我沏茶水就沏茶水呀,各罗根老大娘是那么说的喽,我撤小水就真撒小水。

――老天爷,这是茶水没错,海因斯说。(金译第17章)

这段翻译的亮点在于黑体部分的“小水”一词。在这句对话中,Mulligan巧用英文单词make,一语双关,巧妙地将茶水比作尿液,并且用一种优雅的方式表达出来。而金为了达到同样的效果,选择使用“小水”一词,该词并不在日常生活中多见,而常见于中药用语之中,如果熟知中国文化,就能看出金在翻译中对“等效论”地极致追求。

2.[原文]And so say all of us, says Jack.

――Thousand a year,Lambert, says Crofton or Crawford.

――Right, says Ned, taking up his John Jameson. And but-ter for fish。(U12)

[译文]一我们大家也都这样说,杰克说。

――一年一千,兰伯特,克罗夫顿或是克罗福德说。

――对,内德拿起自己的约翰・詹姆森威士忌说。吃鱼有黄油。(金译12章)

在这个翻译中,词组butter for fish是爱尔兰人常用的一种祝酒词,意思类似于中文“干杯”。倘若在此处不遵循“等效论”原则,将其简单处理为中文“干杯”,蕴涵于原文当中的文化特色就荡然无存。为此,金将前句中增加“威士忌”一词,让读者在具体的语境中来体会,即将发生的行为虽是中文的“干杯”,但却表达为“吃鱼有黄油”,不仅将文化差异消除掉,而且将新的表达方式引入到中国文化中来,一举两得。

四、结语

在文学翻译中,东西文化差异的存在随处可见,巧妙地消除差异是提高文学翻译质量的关键。与此同时,能适当传递文化差异的文学翻译能使译文达到一个新的层面。所以,译者不能仅凭字面的意思来文学翻译,而应该多考虑一下两种文化的内涵差异。尽量使读者在接受程度一样的“等效”。译者不仅应使两种语言对接成功,更是要使两种文化的内涵对接成功。文学翻译的目的是两种文化的交流,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应从跨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和思考其文化背景和内涵,使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自如的转换,使译文臻于完美和准确,达到一种“效果对等”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l]Jin Di.and Eugene A.Nida. On Translation[M].Hong Kong:City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2006.

[2]Ma Huijuan.A Study on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3]Snell-Hornby,Mary,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M].Amsterdam Philadephia:John Benjamins,1998.

[4]金.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5]刘军平.《尤利西斯》两种译本的比较研究[J].中国翻译,1997(3).

[6]吴显友.《尤利西斯》的语音修辞及其语言诗化倾向[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5).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4

[关键词] 电影;翻译;中西文化差异

电影作为一类艺术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它凝结了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所谓“音乐”无国界,要准确理解电影作品的内涵却需要跨越语言这道鸿沟,电影翻译工作者应运而生。他们通过对语言进行翻译,配以字幕,增强观众对电影的接受和理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电影翻译作品存在中西文化的明显差异。

一、中西电影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是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和谐统一,是语言学、文学、美学的综合体。电影具有表达情感、反映生活、传播信息和解读历史等多重功能,观众通过观赏电影,不仅仅获得视觉上的享受,能够满足心灵上的归属和对未知的探求。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翻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始终面临的难题。电影翻译者在中西电影交流中充当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观众通过他们,不仅领略了异国风情,也感受了多样文化的魅力。

电影翻译不仅是对语言文字的简单转换,还是对艺术和审美的再创造,对翻译者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掌握和熟练切换两种语言,还需要能够把握语言规律,特殊的历史文化,解析电影和观众心理,了解观众审美取向,进行文化再造,达到良好的文化交流和商业目的。电影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电影语言及主题承载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电影主题的细化,剧中人物的特点体现出来,并由此推动情节的顺畅发展。然而,我国电影翻译的总体水平还处在发展初期,尤其是中国电影的“走出去”迫切需要高水平的翻译人才。

二、中西文化差异在电影翻译中的表现

美国人类学家曾经提出著名的文化冰山模式,用来解释文化之间的冲突。文化就如同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浮出水面的一部分是显性文化,它包括人们容易观察的行为举止和饮食风俗等。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冰山却是人们不易感知的隐形文化,例如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显性文化客观、易感知,同时易被学习和改变;而隐性文化却不易被感知和习得。文明之间的差异主要是隐性文化之间的冲突。因此,电影翻译中存在着许多隐性文化差异,中西方思维模式、价值观、典型意象、信仰等是主要的表现形式。

(一)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产生是客观历史条件的产物。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孕育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北温带广袤肥沃的平原地带,人们通过辛勤劳作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获得了丰厚的馈赠。在传统的历史背景下,人们渴求风调雨顺,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中国人因此也形成了典型的重视整体思维模式,重视经验,缺少严密的逻辑的特点。西方文明发源于希腊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他们与自然抗争,冷静沉着,才能在云波诡谲的海洋中开辟生活的途径。西方人抗争自然的胜利,培养了他们独立、客观的思维方式,他们强调个性和理性,注重探索自然的规律。

中国人重视经验,强调主观感受的思维习惯表现为重意境,不讲逻辑,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对作品的解读需要加上读者的个人感悟。例如,马致远的著名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寥寥几个名词,便勾勒了一幅恬静、美妙的田园风景。这在重视逻辑的西方文化圈读者看来不仅难以读懂,更别提理解其悠远的意境。

中国文化还讲究天人合一,注重整体,在表达习惯上有虎头豹尾猪肚之说,尤其重视题目的画龙点睛的作用。西方人则习惯运用抽象思维,语言表达有严格语法规范。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别体现在对电影的命名上,中国电影片名总是给人空远、高灵之感,意在用充满诗意的意象营造一个意境。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江春水向东流》《满城尽带黄金甲》等。西方电影习惯以人物命名电影,例如:Rebecca、Hamlet、Pygmalion、Lolita。当这些简单的名字被中国翻译者赋予中国文化传统的名字(《蝴蝶梦》《王子复仇记》《窈窕淑女》《一树梨花压海棠》),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也增强了。

(二)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是文化的深层因素,是社会文化在人们心中的长期积淀。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历史传统,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社会注重礼治和家庭伦理,强调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却推崇自由主义,讲究实证和习惯运用法律思维解决社会问题。

这种价值观冲突在电影作品《刮痧》中得到了集中表现。三纲五常是传统礼治规范,三纲即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体现了中国的父权家长制,强调只有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得到稳定,国家才能得到长治久安。礼治思想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认可刑罚和体罚的合法性。西方追求自由和个人价值,尊重法律的价值。因此,当电影中的男主角当着外国同事的面体罚孩子为后来的刮痧导致被控告虐待儿童埋下了伏笔,后面的诉讼过程更是体现了中西价值观的不一致。一方面,许大同坚持“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委托朋友打官司,就能解决问题,却没聘请专业律师,透露了中国人法律意识的淡薄和看重人情的特点;另一方面,“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讲究“天人合一”与“阴阳调和”,认为人体是气、形、神的统一体,可以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理顺体内的“气”。而西方医学的发展是基于解剖学,需要借助实际的药物和医疗器械治愈疾病,西方人对于抽象的“气”难以理解也不信服。

(三)中西方文化中对典型意象的不同解读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中西文化中,对一些典型意象的不同认识是文化冲突的集中体现。例如,在中国“龙”是古代皇权象征,已经成为吉祥、尊严的代名词。然而,龙所对应的英文“dragon”,却是带翅膀的丑恶的怪物,是邪恶的力量的化身。因此,中国的形象经常遭到西方的曲解。同样的一个例子则是对蝙蝠的看法。在中国,蝙蝠同“福”字同音,人们将其看成吉祥的象征,在和珅的恭王府内便刻有许多双“蝠”浮雕。蝙蝠在西方,却是魔鬼和黑暗势力相关的不祥之物,他们经常黑压压地成片出现在恐怖电影中。这种对典型意象的解读是造成中西方文明不可通约性的原因之一,由于其形成具有悠久的历史,不能在一时之间得到化解。

但是我们在电影翻译中也能看到对不同意象的成功转变,一个例子便是对电影Waterloo Bridge的翻译。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二战期间的爱情悲剧,翻译者巧妙地借助中国古典文学《太平广记》中的蓝桥求桨典故,将电影翻译为《魂断蓝桥》,表现了爱情的可歌可泣,增进了中国观众的熟悉感。另一例子便是对第23届奥斯卡最佳电影All About Eve的翻译,标题本是取自西方的《圣经》故事,中国译者在考虑中国文化的前提下,将其译为《彗星美人》,彗星既有扫把星的传统意义,也揭示了女主人公一瞬即逝的短暂辉煌和悲惨结局。

(四)中西文化信仰差异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对各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在中西方电影作品中,经常会因为差异导致人们的理解误区和偏差。例如电影Seven是一部宗教色彩浓厚的犯罪片,这源于天主教的七宗罪,分别是:贪婪、懒惰、酗食、暴怒、欲、骄横和嫉妒。而基督教习语Doubting Thomas则出自《新约·约翰福音》第2章20节,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第三天复活,出现在门徒面前,但门徒之一的托马斯刚巧那天不在,因没有亲眼看到基督,他不相信别人的话,不相信基督已经复活。这个习语现在多指那些“多疑的人”。汉语中的许多词汇也源自佛教,例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拈花一笑”等。由于各国国家的主流宗教不同,人们对于这些宗教语缺乏理解,往往会望文生义或不知所云,而现在的许多电影作品都是宗教题材或历史题材的,对这些内容的准确理解就需要翻译者做足功课,或用近似的内容进行通约,或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注解。

三、提升电影翻译水平,减少中西文化差异

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对翻译提出了“信、达、雅”的标准,这对于电影翻译就是要求翻译者既要了解剧情和掌握语言,还能熟悉不同文化,减少文化误解。电影翻译中存在诸多文化差异,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一方面,电影题材丰富,信息量大,同时商业性使得翻译周期短,因此,翻译者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化,才能够运用自如。另一方面,不同于文字翻译,翻译者要涉猎诸多领域,面对诸多专业性的词汇,既没有前人的翻译成果可参考,也不能选择自己精通的领域进行攻克。因此,减少中西文化的差异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要增强翻译者的素质培养。电影工作者自身所拥有的语言功底,文化积累以及美学理解,都影响翻译工作的成效。因此,翻译工作者在运用语言的同时,要加强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注重培养自身的艺术细胞和相关专业知识。第二,要加强文化交流。中西文化存在着客观差异,文化交流不仅能够减少差异,还能在取长补短中相互融合,兼收并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糟粕之处,文化交流是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减少文化偏见,缩小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

四、结 语

电影是生活的艺术再现,电影翻译中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是各国历史发展的产物,这种文化的碰撞,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由于电影作品的商业性和大众性,采取正确的翻译策略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电影翻译需要立足本国文化和人民需求,创造性地融合中西方文化,最大限度地实现电影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程洪珍.东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与英汉语言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2] 张晓舸.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电影片名翻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3] 杨慧.从语篇整体论探析电影《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差异[J].电影文学,2011(02).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5

[关键词] 电影片名;文化差异;翻译;直译;意译;换译

电影身为被受众广泛接受的影像艺术,自其诞生之日便以其绚烂夺目的画面征服着一代又一代观者,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电影又被赋予文化使者这一崭新的角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风土、民族的差异,往往造就电影自身浓郁文化气息的形成,影片的片名如同一部电影的窗口,自然亦赋予诸多文化色彩,宛若一双奕奕明眸,光影处眸子的光辉,娓娓道来,令人遐想万千。如何确保在反映影片的中心内容的前提下,使用简练、独到的文字,将观众准确快速地领入影片所构建的影像空间,在电影片名翻译时首先要考虑电影片名本体存在的文化语境。本文自中西文化关系及其差异切入,深入探讨文化差异对中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作用和影响,提出建设性与实践性并存的片名互译方法、技巧。

一、电影片名翻译特点

鉴于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并不是一如想象般,唯有精确表达英文电影名所要传递的深层影片内涵信息,方可构成合理、有效的翻译行为,进而在确保正确的基础上明确传达电影内涵,最大程度地保持电影名称与内容的一致性。在对电影名翻译的过程中注重源语的含义与原片内容的同时,更需关注源语及译入语中所涵盖的文化信息,应严格忠于原文的语言文化特征。否则翻译出来的影片名称将会在文化内涵上与其电影本意相去甚远,令受众迷惑不解,故而丧失文化传播的意义。鉴此,对于电影名所承载的本国文化内涵的了解与否直接影响到电影名翻译的正确率与准确度。

二、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介于东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其产生的某些文化意象也是不等值的,势必直接影响到影片自身美学价值与商业价值的体现。实践层面上,电影片名的翻译处理可被视作文字、词语或短语间的线性罗列,倘若从宏观视角,不如说是东西方两大文化的交融。以《卧虎藏龙》为例,假若直译,其译名将是 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在传统文化中,虎、龙作为中华民族的权利、力量的象征,已经被世人广泛接受。龙则更是权力、尊严的象征,与“龙”字相关的词语多数皆为褒义的。将“ 卧虎” 译为 Crouching tiger无可厚非,因为中、英文中 tiger一词的外延义相同,但是将“藏龙” 译为hidden dragon则会令英语区国家受众产生相当的抵触情绪。因为在英语文化体系中,龙是邪恶的象征。鉴于这种文化意象的错位现象,以 Roaring Lion取而代之无异于一种上上之选,因为英文中雄狮除了象征着力量外,也是权力、 威严的代名词。同时“Crouching Tiger” 与“Roaring Lion”都采用现在分词,动态感极强,极其适合表现动荡不安的江湖,音韵上也较为和谐美观。

三、西方文化对片名翻译的影响

较中国剧作家,西方剧作家更为热衷于通过心理等细致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注重人格的完整性与人性的独立性的表现,致力于在典型环境中凸显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因而不难发现诸多影片都直接以主要人物的名字命名,这样既直观又明确,如:Pygmalion、Rebecca、Hamlet、Ghost等。如电影American Beauty,其中文名被译为《美国丽人》或《美国美人》,令大多看过电影的中文为母语的人都大为不解其名称何来,因为电影内容与片名似乎毫无关系。事实则不然,American Beauty是一种玫瑰花的名字,而不是“美国美人”的意思。由此足以见得,对东西方文化内涵的正确理解直接影响了电影译名的准确率。作为翻译的基础,为接下来将英文电影转化为吻合中文母语国的受众接受心理打下坚实基础。

四、中国文化对片名翻译的影响

西方文化体系下重物质,轻人伦,描写竭力追求尽善尽美,恐有所失,使用科学手段对文化进行解读。与之相较中国文化着眼于综合归纳;重人伦,轻物质;从语言表现层面,重暗示,主张谨言慎行,较人文的属性特征令中国文化显示了其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差异。这种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差别最终集中在了电影片名之上。

纵观诸多电影的中文命名不难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灵活运用诸多成语、四字词及其他修辞手法,囊括句式、辞藻之美。四字句灵动流畅,形式美观,特色鲜明,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辞藻与意蕴的同时,深刻地传达了中文形式之美。如此实例众多,如The Age of Innocence――《纯真年代》,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Shooting First――《先发制人》,The Italian Job――《偷天换日》,Moonlight――《披星戴月》,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Man in Black――《黑超特警》等。这些译名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充分传达原文的思想意境。

其次,动词及动词词组的巧妙搭配,为片名增添几分动感与感染力。如《十面埋伏》《独自等待》等。

第三,片名富含诗意,富有艺术气息。如《像雾像雨又像风》《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玫瑰白玫瑰》《金粉世家》《一帘幽梦》等。鉴于中国文化的内敛气质,中国影片在命名上多归为朴实淡雅,如《绿茶》《子夜》《伤逝》《推手》《喜宴》等。

五、 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如何协调好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呢?具体有两种方法被经常使用:“异化”( foreignizingmethod)与“归化 ”( domesticating method)。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 ,忠于原作的表达方式充分传达原文的内容,保持原文的语言习惯及文化间差异所产生的理解错位;归化是文化差异化解的主要途径,归化法要求译文在文化积淀与语言习惯上,力求极力吻合中文的行文规范、中国的文化习俗、受众欣赏习惯、逐步淡化原文感、强化译文的可读性。并且电影片名具有相当的商业广告价值,其目的在于触发受众的行动进而对价值观产生影响,为此电影片名的翻译往往将目的语言与受众置于首要地位,规范性的翻译无疑可以俘获广大影迷的兴趣。

一如文学翻译般,电影片名的翻译中亦有不可译的情况存在。承认其有限可译性的同时,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加强文化衔接,潺潺溪水般的情感、智慧与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拥有的共同财富。为了促使文化交流达到充分和准确的目的,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不可简单化地采用归化或异化的单一翻译策略,应依据各电影片名实际情况,参照文体类别以及翻译的目的和功能,结合两者特点取长补短,最大程度地吻合目标语文化的主流价值观,迎合译入语受众的心理与文化需求。尽可能关注原始语言和文化意象。具体的可操作性翻译技巧可归为以下三种:直译法、意译法和换译法。第一,直译,即不考虑过多文化差异时电影片名的最佳译法。音译法也视作直译法中的一类。此类电影众多,如:Beauty and the Beast――《美女与野兽》,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Brave Heart――《勇敢的心》,Roman Holiday――《罗马假日》,Lion King――《狮子王》,Sleeping Beauty――《睡美人》,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等等。倘若电影片名是人名或者地名时,直接采用音译。如Ryan――《瑞恩》,Jane Eyre――《简•爱》,Chicago――《芝加哥》,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Harry Potter――《哈里•波特》等。

第二,当直译的方式已经无法准确表达影片内涵的时候,若某些电影片名涉及东西方文化差异,蕴含深刻的文化意蕴,则需依据电影的情节对原名采用意译的方法。进行意译时,要同时考虑到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及译入语国受众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设想,电影Seven,讲述天主教中有七种死罪,然而一场离奇的连环杀人案,受害者都是死于这七宗罪其中的一种。倘若将其直译为《七》,则未免让观众感觉空洞,甚至无法领会其含义。翻译为《七宗罪》,则避免了中国观众由于西方宗教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地域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迷惑。诸如此类的事例众多。如: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图不眠夜》,The Net――《网络情缘》,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美国往事》,Home Alone――《小鬼当家》,Oliver Twist――《雾都孤儿》,Hamlet――《王子复仇记》,《大腕》――Big Shot’s Funeral等。

第三,如若直译和意译都不能充分地传达原片名的信息和意图时,采用换译的方法就成了上上之选。换句话说,就是彻头彻尾地改变原电影片名,依据电影内容和主题用另外的完全不同的名字予以替代。例如,《投名状》――Warlords,《不见不散》――Be There or Be Square,《霸王别姬》――Farewell,Top Gun――《壮志凌云》等。

六、结 语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综合艺术,电影片名的翻译直接影响到观者对于影片本体的理解与体味,甚至可以称之为翻译艺术,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是国际间信息传播的纽带、重要途径。一部影片的优秀译名不单单是语言间的简单切换,更是文化间融合的充分体现。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真正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进而创造性地融合,是成功译名的坚实基础。加强对文化内涵的重视程度,努力克服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障碍,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交流的意义。所以,翻译片名需多方考虑,注重多方因素。

[参考文献]

[1] 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 [J].中国翻译,2002(05).

[2] 吴源.英文电影名翻译中的双文化现象 [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04).

[3] 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2001(01).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6

关键词:旅游英语 翻译 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03-02

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面向国际的重要行业,对于带动经济进步,促进文化传播来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旅游英语翻译是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种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对不同种族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旅游英语工作实际情况进行简单分析,对其创造性进行简单阐述,希望能够对以后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一、旅游业英语翻译中创造性必要分析

1.读者需求

中西方文化之间由于时空、地域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在文化形式、思维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在进行旅游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以尽量满足游客的需求为目的,进行不同语种之间的转换。在英语翻译的实际操作当中,要尽量清楚语句所代表的基本含义,再结合翻译者本身的理解,以英语语种的语言特色进行翻译,有助于帮助游客清晰认识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要求翻译者对不同语种之间有所了解,在不同语种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翻译工作,满足旅游英语翻译工作的基本需求。

2.文化差异需求

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的工作当中,也要满足文化差异的需求。翻译是实现不同语种之间交流的工具,能够承担不同种族之间的交流,还能够拥有丰富的创造能力。简单来说,旅游翻译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转换模板,还承担不同文化的交流功能。文化交流主要体现在文化之间的转译过程,不同文化表达的方式不同会带来不同的信息差别。这就要求翻译者能够准确满足不同种文化之间的需要,把原文所要表述的内容准确传达给游客,旅游英语翻译是一个重新制定文本的过程。相对而言,翻译文本是创造性文本的一部分。

旅游翻译英语明显属于跨文本的翻译方式,原文本和旅游翻译英语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同时,读者也有可能由于自身的理解不同,以及对知识的认知不同,造成主观意识的误解,扭曲原文的含义。这就要求翻译者能够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读者的感受,了解不同读者的知识结构,对原文进行合适的文化解释,进行简单的文化阐述,尽量减少读者和原文作者之间关于表达和理解程度的不同造成的差别。因此,旅游翻译工作对旅游业的发展,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重大作用。

二、旅游英语翻译的主要价值和有关标准

1.旅游英语的翻译价值

旅游英语在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主要目的是能够满足更多的游客浏览观光的想法,让游客充分了解真实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达成我国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以及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效果。实际工作过程当中能够分成引导效用、审美效用,以及信息效用。旅游文件当中对自然、文化等内容的描述分析,可以提高国外友人游览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所以一定要保证翻译资料充分满足以上内容的需求,引起作者美的感受,吸引读者的游览热情。总的来讲,只有正确运用旅游英语的信息效用和审美效用,才能够满足旅游英语翻译的需求,对游客起到引导的作用。

2.旅游英语翻译的有关需求

旅游英语的翻译工作不单单是对原文进行字句直译工作,更多的是体现在能否使得国外友人正确理解原文含义,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个简单的认知。翻译工作当中的对等性主要是能够将翻译过程与不同语种的文化特点结合,以及理解游客的实际文化认知。中西方所处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差异,不能够简单地按照原文逐字逐句翻译,更多的是翻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以及对游客文化内容的认知,达成具有创造性的翻译内容。所以翻译工作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从游客本身出发,了解不同游客之间的文化认知程度,从游客的理解承受能力出发,建立良好的旅游英语翻译方式,在对原文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对国外游客的认知程度不足以了解的地方进行准确描述,使他们真实体会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就能够达成我国英语翻译工作的重要价值,实现旅游英语翻译的目的。因此。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主要是对不同文化内容之间的转换,实现翻译工作的目的。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时,只简单分析语言文化之间不同词语之间的差异,对原文进行直译的话,就不能够体现文化的差异,就会有游客难以理解的情况发生,不能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

三、创造性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主要价值

1.翻译内容的直观性使得读者在阅读时更加便利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语种之间的思维方式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就使得旅游英语翻译工作对外体现出一种规避的结果。因此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尽量满足游客对原文的阅读习惯,并且对原文能够有一个简单的自我理解,对原文中蕴含的文化知识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以出入境的游客为例,汉语形式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只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一种文化的传播方式。所以要采用正确的翻译方式,将我国文化转换成他们能够理解的文化形式,进行旅游英语翻译工作的创造,增加游客的理解程度。然而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对于翻译者的要求就比较严格了。要求翻译者能够从游客的角度去考虑,采用他们能够理解的工作方式,分析语言形式,进行不同语种之间的转换,实现读者的需要,进行创造性的翻译工作,让读者充分了解翻译原文的内容,达成对我国文化的理解。因此,从一定角度来讲,翻译工作要求读者能够具备充足的专业素养知识,不但要清楚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化背景,同样也需要对国外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东西方的差异不同就能够得到完整的体现。使读者易于接受,达到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

2.缩短文化差距

在进行翻译工作的同时,也是不同种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碰撞的过程,这样就能够让不同种文化之间缩短差距,减少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不同种文化中由于语境特点的不同,旅游英语翻译的翻译内容也不同,在对原文进行翻译时,同样是对文化的转换,能够让不同文化进行充分的交流。在当下这种环境特点中,对于不同种文化形式的传播能够体现出文化之间的融合特点,同样也会出现很多的差距。这种差距是由翻译者的工作带来的,翻译者本身对于原文进行了创造性翻译。所以这种差距是需要缩小的,这就要求翻译者能够尊重不同读者的差异,利用不同种文化之间的区别进行翻译,把原文内涵充分传达给读者。在实际情境当中,旅游英语翻译工作也是对不同种文化的融合,缩短它们之间的差距。所以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工作时,更要注重翻译工作的创造性。

四、提升旅游英语翻译创造性需要注意的方面

1.历史文化的不同

历史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历史典故。历史典故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当中属于支柱般的存在,能够体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达丰富的历史底蕴,具备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征,具有十分深刻的历史价值,是民族文化特色的基本体现。

2.审美的不同

我国的审美标准起源于古老的历史和文化精髓当中。我国的古典文学主要体现在格调、基准、神韵等方面,能够将情感很好地蕴含在诗句、画作当中,用情感来反映真实,作品多来源于作者本身的思想精神。然而西方的文化却恰恰相反,西方传统文化主要是对不同事物的描述,体现在抽象思维,重视客观与主观的关系。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五、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创造性对策

1.从语言角度分析旅游英语翻译创造性

旅游英语工作的进行主要是对不同语言特色的分析。简单来讲,就是翻译者按照读者的理解方式和理解层面进行分析,了解文化差异,并以此为基准进行翻译工作。还有,翻译者在进行文本的翻译工作时,需要在文本当中注入情感元素,翻译句式、文本结构特色都是原文作者真实情感的体现,也是作者基于其本身文化特色的体现。此外,还应该关注的就是读者在进行阅读过程中,会受到自身知识框架结构的影响,破坏阅读。读者和翻译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区分,翻译者需要在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缩短文化差距,减小文化交流的难度。

2.从读者主观意识角度分析旅游英语翻译创造性

读者对译文的认知是本着自身对文化的理解以及实际经历的结合。对文化的理解就是读者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以这种方式为基础,读者在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产生一定的自我理解。实际经历主要是读者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的经历体会,而对不同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引起读者的一种宏观的阅读理解。读者在进行阅读理解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实际经历而形成不同方面的感受。翻译者需要结合读者的心态,改善读者的阅读感受,并且产生创造性的理解。

3.翻译策略角度分析旅游英语翻译创造性

受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旅游英语翻译在工作实施过程以及有关层次上存在较大的出入。这种不同导致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风俗习惯下的人们不能够进行相互理解。国外友人不能够充分了解到我国的文化特色,严重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播。这就要求翻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时,能够尽量发挥出创造性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文化知识,把自身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运用出来,在不同体系之间取得一种平衡,达成英语翻译的良好效果。

六、结语

总体来讲,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实力长足进步,旅游业得到飞跃式的提升,这时的旅游英语翻译工作已经受到广泛重视。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国外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够。这就要不断发展旅游业,加强旅游英语翻译工作,结合不同文化背景进行准确翻译,提出更好更有创造性的英语翻译方案。这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传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当下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刘钊. 从跨文化角度分析旅游英语翻译障碍及其对策[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5: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