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的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治思维的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治思维的培养

法治思维的培养范文1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职业道德;培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认识到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高职学生毕业后要完全胜任工作和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就要不仅具有基本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学生的职业化水平才能得到充分提高,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笔者基于对法律思维方式以及法律与道德的密切关系的认识,试图探讨法律思维方式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方面的作用。 

法律思维方式之辨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逻辑(包括法律的规范、原则和精神)观察、分析和解决涉法性问题的思维方式。作为法律实践活动方式的观念形态,法律思维方式是伴随法律职业化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独特性思维定势和思维模式的固化和凝结。不同于经济思维方式偏重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政治思维方式偏重于不同利弊的权衡和道德思维方式偏重于善与恶的评价,法律思维方式则偏重于合法性的分析。作为法律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合法性强调要以法律为准绳来思考与处理涉法性问题,面对任何涉法性社会矛盾和纠纷,基本任务在于做出合法与非法的判断,并依照法律,以权利与义务分析为线索,最终做出权利安排和义务界定。合法性是对法律思维方式特征的最高抽象,把握了合法性,也就从根本上把法律思维方式与其他非法律思维方式区分开来。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一判断日益成为社会的共识。法治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复杂的条件,如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完善、法律体系的健全、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等,也离不开全民法治观念的确立。“只有当人们能够自觉地而不是被动地、经常地而不是偶尔地按照法治的理念来思考问题时,才会有与法治理念相一致的普遍行为方式”,鉴于此,“法治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方式成为人们处理涉法性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是法治得以真正实现的必要条件。 

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思维方式基础,也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基本资质的内在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思维方式仅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所独占。从思维主体的角度来说,法律思维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狭义、中义和广义三个层次。狭义的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官的思维方式;中义的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广义的法律思维方式则是社会大众的思维方式。作为广义法律思维方式的思维主体,社会大众是遵从法律行为规范的一般社会成员,他们的法律思维方式是未经专门职业训练而逐渐养成的一种法律价值观和法律判断力,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法律文化的重要内容。可见,法律思维方式既是专业的,又是大众的。法治的实现需要经专门职业化训练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也离不开未经专门职业化训练而具有一定法律思维能力的普通社会大众。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职业教育当前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应自觉培养高职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这既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职业道德与法律之互助共生 

在现代社会,法律和道德共同构成两大基本的行为规范,两者共同为社会的有序运行保驾护航。在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法律,既是人们思考和认识法律问题的前提,又是人们思考和认识的对象。没有法律,也就无所谓法律思维方式。什么是法律?按照法学理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系统,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经济关系最终决定、按照善恶标准来评价并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维持的规范、原则和意识的总称。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内容丰富,具体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良心、职业纪律、职业荣誉、职业作风等基本构成要素。职业化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任何职业活动都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关系,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其发展也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这样,职业道德规范也就应运而生。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发展的产物,它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自觉承担相应的职业责任,履行职业义务,遵守职业纪律,展现职业作风。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录用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按职业道德标准行事,是各行业从业者应具备的一种最重要的职业素养。 

  作为职业生活的两种基本行为控制方式,法律和职业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助共生。一方面,遵纪守法常常构成社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道德是法律的灵魂,法律规范中的一些条文也是道德规范所要求的内容,从业者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促进法治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法律是职业道德的重要载体,职业道德所提倡的内容会在一些法律规范中出现,同时,法律制裁的威力也有助于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当某一行为冲破了职业道德的底线,做出了严重危害他人、用人单位和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时,为了维护用人单位及社会的正常秩序,就要动用法律手段对这一行为进行强制制裁和惩罚。 

法律思维方式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保障 

尽管人们对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理解可能各有不同,但在基本范围内也存在着深刻的共识,敬业、诚信、公道、纪律等方面成为各行业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必须在敬业、诚信、公道、纪律等方面加大教育力度,积极探索提升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努力促使学生形成契合职业化要求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行为。 

按照一般德育理论,道德的培养是一个知、情、信、意、行相互作用的过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这样,帮助高职学生深刻理解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含义,是培养其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由于职业道德与法律互助共生,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强制制裁和惩罚。因此,努力挖掘敬业、诚信、公道、纪律等的法律意义,必将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提供法律思维方式的保障。 

敬业是一切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基础,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敬业就是要尊重、尊崇自己的职业岗位,以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尽职尽责,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义务感。职业与责任如影随形,一个敬业的从业者,必须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其中包括道义责任,也包括法律责任。具体来说,一方面,从业者要做好分内的事情,如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等;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则应承担相应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履行职责,是敬业的具体体现,也是职业责任的本质要求。如果遇事临阵退逃,不仅谈不上敬业,还可能违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甚至触犯国家的法律法规。 

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是职场从业者的道德底线。诚信的本质内涵是尊重实情、有约必履、有诺必践、言行一致、赢得信任。在职业生活中,诚信要求从业者尊重事实、真诚不欺、讲求信用。其实,诚信也是我国现行法律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其适用范围广,对其他法律原则具有指导和统领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为“帝王规则”。显然,在诚信成为法律规范的时候,违反它所承受的将是一种法律上的责任或者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这种法律后果可以是财产性的,也可以是人身性的;可以是民事的、行政的,甚至可以是刑罚。 

法治思维的培养范文2

关键词;发散思维 重要性 培养方式 做法

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教育在社会中起着相当重要作用。

1.发散思维的重要性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法”、“一物多用”等方式。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是联想、类比,是“由此及彼”的过程。比如,由两岸的“春节包机”要联想到“中秋包机”、“月末包机”、“周末包机”,进而联想到两岸的“包船”、两岸的三通,直到两岸的统一。如果说发散思维是出发点,创新思维则是发散思维的高级阶段、是“发散思维”的最终目标。目前,制约我们开展创新思维的最大障碍是形象思维的严重匮乏,即没有建立起“发散思维”这个基石。这使得政府部门的要求、号召以及有识之士的呐喊、疾呼都成了“空谷回响”。

任何一个新的理论的形成,大致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实验――联想(类比)――猜想――验证(实验)――论证(灵感)――实验。“发散、创新思维”贯穿于整个过程,尤其是“验证(实验)――论证(灵感)”这个关键阶段,必定有许多的困惑,而解开困惑的钥匙就是“发散思维”。

2.“发散思维”培养方式

如果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那么发散思维就是创新的基石。发散思维是 “由此及彼的”思维,是艺术化的思维,她能使我们对工作、生活和学习等产生激情(浪漫),她是“智慧”(幽默)的发源地,是“兴趣”(幽雅)等的乐园……。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必免不了的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对此,有的人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有的人却精神振奋,不仅努力地去解决问题,而且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去努力地去发现新问题。这是两种不同能力、不同品质的人,面对“问题”的不同反应。会不会解决这些问题和发现更新问题,是工人与技师、技术员、工程师的区别。可以说,“问题”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动力。反映在学习上,就是一种学习方法,就是所谓的“积极主动的学习”。 反映在思维上,就是发散思维的不同表现方式。总结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方式有:

2.1从抓“双基”训练入手,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意识。主要做法是通过读题,要学生领悟解题思路;分析学生的错解,启发学生认识错误,学生不难看出对概念、定义、定理、公理等基本知识掌握的重要性。

2.2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过程的多样性和多面性,是一种随机而行的思维。它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条件,它表现为对问题能够迅速、全面、正确的做出判断,从而灵活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在数学教学中,讲了一种类型的题目以后,教师往往喜欢用大量的同类型的题目给学生练习,这对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来说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这样做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为在这种练习中,用的是同一思路、同一方法,解决的是同一类型的问题,这就容易产生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框架,造成心理上的思维定势。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绷紧克服学生思维定势的这根弦,经常在概念、法则、思路等方面做一些变式和变形的练习,做一些类比和对比的练习,以消除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2.3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习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就是不拘一格地去分析、研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出发,从数学教学的概念、语言、问题以及问题的条件、方法、情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拓展和发散,尽量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探讨,从而开拓解题思路与方法,学会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典型材料,精心指导学生,通过实物感知、观察,并用听、闻、尝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去亲身感受,从而得到理性上的启发和联想,使思维活动更深刻、更广泛。

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几点做法

总结几年的教学研究工作,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上做法如下:

3.1引导学生从定义上去领捂 任何教材、学科是随着学习的深入,都有新定义、新概念的产生。 数学学科的学习也是这样,随着学习的深入,数学教材中也产生了新的定义和新概念。所以在教学时,应从相近、相似的概念上入手,引领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高等数学》中的“函数”教学时,我从初中的函数定义、高中的函数定义,到高等数学中的函数定义,并结合高科技引导学生对卫星运行轨迹的函数进行定义。从而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层次、高层次发展。

3.2引导学生从公式、定理的条件上去抛析 数学教材中公式、定理很多,其每个公式、定理的条件也各不相同,所以其结论则各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是让教师去说明每个公式、定理。教师应从时展上看,主要是要求教师讲清每个公式、定理在不同条件下会产生什么样的结论。这是目前学生学习的目的。也是时代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要求。如《高等数学》中第一章的第5节 函数的连续性中的定理1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的是两个函数均在某固定点连续,则它们的和、差、积、商(有意义情况下),在该点处连续。……。

3.3从错解的思路上去引导 数学教材上习题很多,学生解题时,易从直觉上、想当然上去解题,这样就造成了很多错解(例略)。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好时机对学生加强引导。首先肯定学生想法是好的,很多事情也是易从简单处进行着手解决的。而后要从数学推理上对相应的习题进行详细讲解。这对学生在以后生活、工作中多想办法进行创新工作,会打下良好发散思维的基础。

法治思维的培养范文3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学 发散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071-01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仍有许多不容乐观的地方,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依旧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因此,政治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因为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教师教学启发艺术的主旋律,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核心。那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下面提出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诱导发散思维,鼓励独创精神,为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发散性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它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尽可能做出符合条件的多种解答。它是同一来源材料以探求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思维方向分散使人的思维趋向灵活多样,富于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和核心,是人创造力的主要源泉。因而政治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要为学生创设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驰骋自由想象的过程中生成各种与众不同的构想,要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学会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在不断经历错误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养成勇于思考的学习品质,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

二、培养学习兴趣,活跃思维,发展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直接动力。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活跃思维、发展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兴趣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强有力的推动力,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使其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发挥到最佳状态。自教学以来,我要求学生做到:(1)阅读各类报纸和书刊,如《南方日报》《中学生时事报》《中学生时事手册》等;(2)坚持看《CCTV新闻》和《广东新闻》,了解国外、国内大事,并作好摘记;(3)每学年学生要开展一次社会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现状、社会实际,并撰写政治小论文,进行评比。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贴近我们现实生活,从而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有了大大的提高。

三、营造愉悦的氛围,创设发散思维的情景,提升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首先,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造就愉悦氛围和产生思维发散的激发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敢将心中的“疑问”提出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辩论,有效地使学生思想的转变和觉悟提高,这样,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法治思维的培养范文4

【关键词】高中政治;发散思维;能力培养

发散性思维顾名思义,是一种多向展开的思维,更确切的说是人们根据已掌握的信息,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新课改下的政治教材修改了以往教材的不足,教材将系统性与完备性,针对性与实用性,趣味性与可读性融于一体,为政治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大有益处的,我之所以觉得要重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基于以下两点:

1.新课标提出“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新课标提出的这三种学习方式其实都包含有“发散性思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现代人才所具备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要求越来越严格,我们那种单纯的只满足知识灌输的教育越来越不合乎当今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来达到。

2.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难提高课堂效率。为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我们教师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

那么怎样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呢?下面根据笔者从教多年的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一、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善于思考是学校的首要任务。”而当今大部分的高中学生认为政治课就是死记硬背;感觉上政治课枯燥,无味,对政治课的学习更是提不起兴趣。这样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政治课的课堂效率自然低下,那么怎么改变当前高中政治课堂的这种局面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笔者在教授《价格对生活、生产的影响》这节课的时候,我模拟了一个市场交易的现场,根据生活中的买卖活动,让一部分学生充当“买方”,一部分学生充当“卖方”,而我则充当“生产商”。作为生产商的我,根据学生模拟的“市场”的供求变化和“商品”价格的变化,作出扩大生产规模或者缩小生产规模的决策。

在课堂上,模拟了市场交易的现场活动后,我要求学生们大胆的发言,评价“生产商”决策是否正确、合理。这种课堂模拟活动进行后,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大家积极配合活动,出演模拟现场的角色,积极发言讨论十分激烈,同学们讨论“生产商”的决策是否正确的过程中,必然会运用到政治课本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这样就一改政治课堂的枯燥、无味,而使得政治课堂变得活跃、有趣了。同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探讨,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发散性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力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且答案往往就是课本中现有的知识点,因此学生只要通过记忆、背诵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做出正确回答。这种传统的教学现状,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只要被动的接受,记忆即可。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提问方式,尽量减少判断式提问和叙述式提问等缺少启发性的问题的比重,提高发散性问题、课内探讨式问题的分量。发散性问题是指,对同一个问题解决途径或思路不唯一,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的探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教师提出发散性问题、课内探讨式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是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形式。教师提出问题的质量通常决定着学生学习开展的质量。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要保证问题的明确性,切忌模棱两可。要保证问题具有思考性,切忌问题一提出,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同时,教师在问题提出后,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讨交流、独立思考。

三、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

众所周知,学生都需要得到认同、支持和鼓励,这样他们才会对合作学习更有兴趣、更有激情。现代高中生的特点是渴望展示自己,又不愿展示自己。“渴望展示”来自人的本性,而“不愿展示”是害怕群体的排斥。高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这个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多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中找到自我,学习的劲头更足。

高中生对什么事情都好奇,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由于他们现在掌握知识的程度还有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还欠缺,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答案的正确率,而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过程上,不管答案正确与否,只要学生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教师就要肯定和鼓励。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就会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这样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更能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宁武山,王祝兰.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教学管理[J].教育革新,2007(11)

法治思维的培养范文5

【关键词】高中数学 思维 思维品质 发散性数学思维品质 方法 多维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106-02

数学是高中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数学也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与思维有密切的关系,数学课程既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也是数学思维活动的结果。然而,现在相当多的高中生的数学素养却不尽人意。其中原因之一是广西的高中数学才进入课改不久,而小学、初中从2002年已经全面进入课改,快十年了,这种现象也造成了高初中知识严重脱节,使得刚上高中的学生很难适应高中的学习。这种高初中之间的“磨合期”越长,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击就越大;“磨合期”越短,对学生的发展就越有利。也因这种“磨合期”太长,使得有的学生甚至放弃了数学的学习,放弃了高考。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提高高中生的数学素养是当前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一、发散性数学思维品质的内涵

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既服从于一般的普遍的规律性,又表现出个性差异。这种个性差异在个体思维活动中的智力特征方面就是思维的品质,而数学思维品质则反映了个体间数学思维发展水平的差异。它是衡量数学思维优劣,判断数学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标。发散性数学思维品质是重要的数学思维品质之一。

数学思维的发散性,也叫数学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路较为广阔,善于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能够抓住所研究的问题的本质属性,而且还能关注且抓住和它有关的细节问题,多维发散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品质,也称为“立体思维”。

二、数学发散性思维的特点

数学发散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多感官性等特点。流畅性指思维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数学思维观点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流畅性反映的是数学发散性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与数学机智密不可分。变通性就是指思维者根据客观的或已知条件的变化及时地改变和调整固有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数学问题的过程。变通性则经常借助类比和比较、命题转换、触类旁通等手段,使数学发散性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扩散,呈现出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独特性指思维者在思维过程中做出新颖的异于他人的奇特反应的能力。独特性是数学发散性思维的最高目标。多感官性是指思维者不仅运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进行加工,捕捉瞬间灵感。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和资料上也要多维度、多角度地更深层地挖掘和思考问题,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把握数学问题的基本特征的同时也不要忽略数学问题特殊的因素和重要的细节,以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放开思路进行思考,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散性的目的。其实它也同时锻炼了教师的发散性数学思维品质。

三、培养发散性数学思维品质的方法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以下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数学思维品质。

(一)素材发散法,即以某个素材为发散点,联想与它有关的其他素材,寻找其中的内在关系,发挥它们的用途,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案例一:在高三的专题复习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1”有什么妙用?此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分组自由讨论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归纳总结,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讨论结果,按用途分为几类:

1.作为中介用于比较法中,例如比较log21.67,log0.350.27的大小,可以由对数的单调性得 log21.67log0.350.35=1 ,因此得log21.67

2.依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等于 1”用于其他常用的式子或证明中,例如,a・a-1=1,logab・logba=1,tanα・cotα=1,sin α・cseα=1,cse α・sec α=1,等;

3.作为公式中的固定值或性质用于恒等变换中,如,sin2α+cos2α=1,sec2α-tan2α=1,csc2α-cot2α=1,a0=1,logaa=1,,,等;

4.在概率中,两个对立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

5.在正态分布中,正态分布曲线与 x轴所围成的面积为1;

6.一些特殊的值:sin90°=1,cos0°=1,tan45°=cot45°=1等。

也可以按知识的类别来分,通过这样的分类发散,再组合,使学生熟悉掌握“1”的特性和“1”的变式,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广泛地联想和发挥,可使解题过程简洁化,能顺利解决问题。

(二)结构发散法,即以题设或结论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以达到最佳的解题效果。

案例二:已知x1,x2,y1,y2,均为实数,证明

从本题的结论的结构看,很多学生比较容易想到去根号、作差法证明不等式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的计算过程非常繁锁,而且容易出错。在课堂上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学关系及结构特征进行细致地观察和分析研究,摆脱过去的经验的束缚,拓宽思路,就会发现:(Ⅰ)它与坐标平面上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结构极为相似;(Ⅱ)它与向量的模及其性质的结构相似。因此得到两种解法:

解法一:由(Ⅰ)联想,不妨设点A(x1,y1),B(x2,y2),O(0,0)

(1)当点O在线段 AB上时,有;

(2)当点O在有向线段AB或BA的延长线上时,则有;

(3)当点O不在直线 AB上时,点A(x1,y1),B(x2,y2),O(0,0)构成ABO,由三角形性质得,综上所述,不等式①成立。

解法二:由(Ⅱ)联想,不妨设向量,,则=,=,=

由向量的性质同样得到,所以不等式①成立。

对于这两种证明既简洁明了,又复习了向量和点线的位置关系,而且避免了复杂的计算,具有独到之处。对拓展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大有益处。

(三)功能发散法,即从某已知条件的功能出发,设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依据此功能解决问题。

案例三:对于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曲线上任一点到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等于一个常数,即离心率”。它的功能就是将几何中的距离问题转化为与离心率有关的计算,通过代数解决几何问题。

例如,已知椭圆中,A(-1,-1)是椭圆内一点,P为椭圆上任意一点,F为椭圆的右焦点,求的最小值。

分析:对于此问题,如果没有想到椭圆的第二定义,即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是非常难以解决的,所以它起到了“一两拨千斤”的作用。

有学生会问,为什么会想到用椭圆的第二定义?因此,我们在解析这道题时,应该引导学生观察,椭圆的标准方程已经给出,可求出离心率,恰好是的系数,而是椭圆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有离心率,也有椭圆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那自然与椭圆的第二定义扯上关系。

解法:由椭圆的第二定义得,则

则将求()的最小值转化为求()的最小值,当A,P,D共线且为右准线的过点A的垂线段时,()为最小值。因此()的最小值为。

若将椭圆改为双曲线、抛物线,仍然可以运用这个统一定义解决与离心率有关的距离计算问题。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但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唤起大脑中所熟悉的与新问题相关联、相类似的模式,进行新旧知识的迁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除此,还有演绎发散、假设发散、方法发散、组合发散等多种发散思维的方法,不管哪一种方法,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发散性数学思维品质,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应用基础。

四、避免思维的狭隘性

思维的发散性的反面是思维的狭隘性,具体表现为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较为呆板,按照一种思路做到底,做不出也不懂换方法,走入了死胡同也不知回头。思维处于一种封闭状态,跳不出条条框框,得不到主动发展。这势必会造成学生的片面和狭隘的思维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带来极大的消极作用。

案例四:已知函数f(x)在区间[-1,1]上是奇函数,且单调递增,求不等式的解。

很多学生在解此题时只想到运用奇偶性和单调性解得-1

已知函数f(x)在区间[-1,1]上是偶函数,且在[0,1]上单调递增,求不等式的解。

这道题的条件改变了,还隐含另一个隐性条件:由于,所以有,若,则。利用这个条件,可以避免分类讨论的不完整,使解答更精炼。

通过这种变换和转化,从不同的维度扩大学生的视野,多角度开拓学生的思维,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使所学的方法可得到广泛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象淘宝一样去淘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要求教师不仅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而且也要加强其他综合学科的学习,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调控能力的培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做到多才多艺,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提供优越条件。

【参考文献】

[1]朱水根,王延文.中学数学教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0

法治思维的培养范文6

关键词:电视台; 新闻编导; 创新思维; 机制培养

1 培养创新思维机制的必要性

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已经逐渐进入正常发展规律的轨道,并且以艺术的形态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思维情况,成为电视艺术的重要营养内容。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的创新思维机制是人们进行电视艺术生产的基础保障,我们不仅要将艺术当作一种意识形态进行认识,还要将其当成一种生产形态进行看待,也就是说,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主体,编导们的创新习惯和意识,是促成节目成功的原动力。电视新闻内容的内容掌握是取自现实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素材,在客观定位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而加工的过程就是新闻编导发挥创新思维的过程,无论是从客观的角度,还是从主观的角度,都要将新闻编导的主题意识和创新经验融入到作品当中,完成作品的升华,当新闻节目作品的客体内涵得到客观体现,新闻编导的创新思维就能够赋予新闻节目符合实际又不失创新表现的内涵,因此,电视节目新闻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 影响创新思维机制培养的的因素

虽然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其发展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上,因为电视新闻节目思维的创新问题成为牵肘节目发展的主要问题,笔者对这些牵肘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电视新闻节目其实一种工业化模式的产品,从投入到产出,都必须体现出节目的效率性和成本最低化,即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数量和质量客观的合格产品,但电视新闻作为即时性要求高的节目,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客观真实并为观众广泛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无疑给了节目创新极大的难度,这也是电视新闻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突破难点之一。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规模在世界前沿是空前的,各个电视台为了抢占市场,就必须站在节目客观、真实的角度上进行创新,培养新闻编导的创新思维机制,但与此不协调的是,目前节目创新力度有限,新闻编导的创新思维机制滞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3 创新思维机制培养方法

3.1 激发新闻编导艺术创新思维的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逐渐突破墨守成规的模式,接受新事物的兴趣越来越浓,作为电视节目新闻编导来说,必须赋予节目创新的灵魂,以丰富的内容与多变的形式吸引观众,满足观众对节目新颖性的需求。为了能够激发新闻编导的艺术性创新思维,一方面,要重视电视节目主体的情感表现,调动观众的情绪和状态,从观众的心理层次上引发共鸣,当然,情感的体现要有鲜明的视觉模式,包括传统的电视造型表现模式,在所表现画面中,要用形态、质量、色彩、动作、空间和时间交错的模式体现出新闻节目的内涵情感,让观众感同身受。另一方面,我们要巧妙地利用技巧方法将视觉因素注入编导的感情,使得新闻的内容更具艺术的感染力,在这方面,编导自身能力的自觉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2 为编导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编导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素质等,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模式推陈出新起到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外部环境也是促使新闻编导创新思维机制成功转型的重要因素。为了获取有用的电视节目素材,电视节目新闻编导应该具备独立、负责任的精神,在各种不同的环境,甚至是具有危险因素的环境中获取有用信息和反馈信息,满足电视新闻节目的素材需求。

3.3 打破习惯性的思维模式   创新思维具有推陈出新的作用,但习惯性的传统思维模式禁锢思维突破。一般情况下,习惯性思维的思路单一狭窄,这种思维往往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但也会产生正面的影响。笔者认为打破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并非对思维模式进行脱胎换骨,而是将传统的思维习惯和创新思维习惯相结合,从各个方面和角度深层次地进行思维加工,进行大胆的假设,寻找各种思维的突破口,让新闻编导能够将习惯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结合应用,满足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结构合理性要求。

4 结束语 

    由上可见,电视新闻编导在节目的形成起到主体性的作用,其思维机制的结构是影响节目有效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从编导思维机制创新培养的方面入手,对新闻编导的思维习惯进行推陈出新,促使其适应节目的实用性要求。笔者认为,电视新闻的节目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形成,1)要激发艺术创新思维的能力,2)为编导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3)打破习惯性的思维模式,通过不断的实践,使得其思维习惯适应现实生活,并以全新的形式赢得观众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赵琦. 论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培养. 今日科苑, 2010(12):24-28.

[2] 雷淑萍. 激发电视编导创新的机制探讨. 中国电化教育,2003(1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