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造思维方法训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造思维方法训练范文1
[关键词]高等 艺术设计 素描教学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高等艺术设计类的造型基础课――素描教学,如何围绕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办学宗旨,以创造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逐步构建与普通高校绘画专业有所区别又能充分体现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鲜明特色的素描教学体系,是我们高等艺术设计类素描教学中应当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教育。既要培养审美的创造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育常识告诉我们,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素描教学作为高等艺术设计类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就应该围绕目标、瞄准定向、为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组织教学、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构建教学体系(当然这个体系是动态的、发展的、优化的)。
所谓素描教学体系,就是指在素描教学中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教学整体。
构建高等艺术设计类素描教学体系,首先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设计意识。在组织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尽可能地缩短与设计专业课的距离,使素描教学逐步成为设计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次要与普通高校绘画类的素描教学拉开距离。绘画与设计不同,培养目标与教学目的也不一样。绘画是“通过再现对象的具象描绘来反映意识形态的创作”,而“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的却是并不存在的“新”的形态,它并无对象可供再现。第三要吸收国外有益的设计理念、方法(尤其是包豪斯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突破模拟说,强化创造思维的能力培养。使素描教学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艺术设计类的基础课。
二
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对高等艺术设计人才的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培养具有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成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主题。因此,艺术设计类素描教学要转变教育思想,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能力水平。
在高等艺术设计类素描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从绘画学科本位向设计学科本位转变。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训练环节,强化创造能力培养,改变基础课与专业脱节、与设计脱节、与时代需要脱节的状况、其次要实现教学内容综合化,重新进行内容整合,删除不必要的重复交叉和学而无用的内容。由于高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不同,在优化和综合素描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是各有侧重的。如艺术设计专业,首先要培养学生应物象形的能力,学会概括的方法,懂得结构与构造的关系,打下一定的造型基础后,接下来再根据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安排“对实体进行切割、用微观特写的方法表现对象,追求肌理纹样、图形特征、质感、量感的变化。以小见大、以精微见宽宏。探索新材料、新质感、新肌理的表现方法。”甚至还可以设置“半写生半创作”、“意象开拓”命题式学习等构成训练。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有助于基础教学与专业设计的联系,有助于设计能力的形成与开发。又如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有了应物象形的能力后,还可以有“单件产品形态的空间组合;产品局部构造;产品装配关系的分析、表现等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前后关联、步步深入,形成系统。充分体现了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其中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具有相对地针对性,都要解决相应的问题,达到不同阶段的教学目的。第三是运用合理、科学、灵活、多样的综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智力潜能,启迪他们的创造智慧。如:在素描技能训练中常用的方法有写生、默写和临摹,在写生中又有慢写和速写的区别与结合,这些训练方法的结合对培养学生的造型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对于设计专业的训练来说,如果能把“想象表现训练”和写生、默写、临摹结合起来,似乎更合理也更科学。因为,想象表现“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而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全新理念的创造,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表现训练可以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可以超越一定的制约,发挥主观想象及表现技巧的能动作用,为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为最终掌握创造想象的表现奠定扎实基础。
三
培养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除了要学会设计技术,掌握现代化的设计工具、设计手段之外,还要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因为,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是创造思维与科学、艺术相结合的全新理念的创造。
所谓创造,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念,做出新成绩或成果的重要活动过程。我们知道,创造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活动,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创造过程。科学发现需要创造性思维,艺术设计、艺术创作也需要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更需要创造性思维,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以新的方式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从心理学角度观察,创造性思维的形式概括起来有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又叫聚合思维,指的是根据一定规则,对要解决的问题只能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是有方向、有范围的活动,可以用逻辑方法解决问题,在检验假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求异思维,是对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从多方面加以思考,并提出许多新假设和新答案的思维方式,也叫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之所以叫发散性思维,是指思路可以从一点发散到四面八方,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重新组合已有知识经验,找出许多新的可能的答案。这种开放性的思维没有固定的方向和范围,允许“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是一种打破旧框框、解放思想的思维方式。
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在艺术设计或创作中,往往先进行求异思维,提出各种假设,打破传统的框框,寻求全新的假设和答案,然后运用求同思维进行检验证明。如此反复后,才能确立假设的正确性。回顾我们的素描教学,不难发现整个绘画类素描教学都过分地强调了求同思维,而忽视了求异思维的训练。
创造思维方法训练范文2
【关键词】 大学外语 创造性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11-01
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正如西方教育所推荐的“全人教育”的“全人”是包含了人的情感、人格、思维、知识等多个方面的素质教育 ,而创新教育中的创新,尽管其中也具有情感、人格等因素,但它主要的侧重点仍然是思维方面的问题,因此,创新仅仅是代表一个人思维方面的一种品质和属性,是思维方面的十分重要的品质和属性。具备了思维方面的创新品质仍然还不能代表一个全方面的素质,更不能以创新教育来取代素质教育。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人们对创新教育所寄予的过高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认识中看出创新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或成分,虽然不能说创新教育就是素质教育,但完全可以说,没有创新教育就说不上素质教育,这种说法在逻辑上也是合理的。
创造性培养在我国的现代教育教学研究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在创造性教育培养的实践上更是如此。在创造性的培养上,创造性的学习环境的创建是最基本又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创造性的环境就无创造性可言,即使有创造和创新的萌芽,那么这样的创造或创新也会被扼杀在缺乏创造性的环境里,在这方面,古今中外的事例不胜枚举。
创造性人格是具有创造性的知、情、意的统一。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及特征仅仅是创造性人格的一个方面,因此,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思维方法的训练,更主要的是一种综合的高水平的人格教育。创造性的培养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外语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容,有很多教学内容甚至可以直接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结合起来。在外语教学课堂上,同一标题的作文,同一主题的对话,同一段落的译文,在一个班上可以产生几十种不同的操作结果的版本,但这些不同的版本都可能是正确的或合理的。这种情况客观上为外语教学的创造性教学留存了具有发挥的空间。创造性思维除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和方法之外,还存在创造性思维特征的问题,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托兰斯,在吉尔福特的通过智力结构研究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的特征,而这其中的流畅性特征,指的是个体在回答问题时,能从不同的角度做多种表达,这正好是外语教学作为语言学习和运用的特征。
结合已有的人们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成果,以及外语教学的特点,外语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
1 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被认为是创造性的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此,对发散思维的训练受到特别注重,发散思维训练是国内外训练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发散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是:用途扩散,即形量多设想用途;结构扩散,设想出结构的各种可能性;形态扩散,即设想出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方法扩散,即设想出某个问题的尽量多的解决方法。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尽量利用教学条件,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词汇教学上,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外语词汇来表达相应的意思。鼓励学生对某些词汇的多种形式和用法的掌握,鼓励学生在外语方面的灵活多样的运用和表达。
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创造性想象是创造性的必要成分,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想象可以通过自我设计训练、推测训练、假想训练等方式进行培养。在外语教学中,可考虑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一种贺卡,让学生自行去考虑贺卡的构形、颜色、内容、语词等方面的问题,最后进行评比,重点考虑其创新成分。在推测训练上,可以利用既有的阅读材料和老师给定的阅读材料来让学生进行某件事物的某些方面的推测,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
在外语课堂上,可采取以下方法:利用课本材料进行推测训练,如推测故事结局,可能的发展或有关作者的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利用教师预先准备的一件工艺品或音乐或一个小标题、小段文字,让学生去描绘潜在的可能的内容和思想;利用图片或动画情景,让学生去推测相关的实际内容。这样,既不影响创造思维的训练,又不影响外语教学,反而进一步促进外语的教学,并能丰富外语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3 注重创造性思维策略的运用和对学生的训练
创造性思维具体体现在一些思维策略方面。发散思维仅仅是其中的最为显著和突出的一种而已,实际上,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思维策略与创造性思维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例如,头脑风暴法,就是利用集体内在相互之间的影响尽量自由地就某个问题发表各自不同见解的一种方法、策略。
外语教学中有不少讨论课,教师可考虑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大胆表达其想法。另外,还有类比思考策略,即进行相似性比较;对立思考策略,即从完全对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移植思考策略,即把某个问题情景的规律引用到另一问题情景中,移植的主要途径有规律移植、方法移植、功能移植等;分合思考策略,即从思考对象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去考虑问题。
总之,学生的创造性不仅是可以进行教学干预的,而且还能够与外语教学这门学科教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受益。这样,既满足了微观的学科教学目标的需要,又满足了宏观的教育目标的需要,在培养学生学科知识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创造思维方法训练范文3
创新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造精神,进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教育。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每个正常人从此重新开始,都具有创造能力,即使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创造家,也只是运用了其头脑和身体资源的一小部分。可见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点燃人们的智慧之火,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发明家。
1 创设优良的创新教育环境
优良的环境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无形阵地――即所谓的“环境育人”。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软环境(如:广播网、闭路电视、黑板报、宣传橱窗等)、硬环境(景点、雕塑等)来宣传、展示中、外科学家、发明家、著名历史人物等的名言警句,主要思想、主要贡献等,从而营造出浓浓的创造、创新氛围,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诱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情感。
2 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同样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而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要素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1 重视思维过程。我们知道,思维的结果和思维的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正确的结果往往来自于正确的思维过程,因此,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时重视思维过程是进行创新教学的关键。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着眼于如何让学生充分显示其思维过程这一方面。比如在解某道题,教师可以问“你是怎样想的?”而不直接问“怎样做的?”这样即使不会做的学生也会积极思考,努力寻求答案,进而甚至还可以追问:“你为什么这样想”等等,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思路往往比结论更为重要,只有学会思考,掌握正确的思维过程,学生才真正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创造的灵感。另外,教师应对学生的正确思维,特别是那些简捷巧妙、概括力强、有独特见解的思考方法应及时地给予肯定,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
2.2 强化思维训练。在课堂创新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思维训练途径,不断强化各种思维方法,并通过各种思维方法的选择、比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广阔性等等,鼓励多思,鼓励创新,积极提倡、引导学生的反省思维,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证明题、推理题的练习,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用反证法来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用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等等。
2.3 注重散聚统一。在实施创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关键之关键是教会学生坚持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有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首先表现在发散性思维上,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充分发表各种不同的看法。然而,创造思维不仅要求发散而且要求聚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当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时,在学生的思维发散后,给以恰当的评价,有所点拨,帮助学生认识到各种方法的优劣,和学生一起找到最佳的方法,只有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才是有效的。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一题多解题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各种解题方法,再和学生一起来讨论各种方法的长短比较一下哪种方法较好,是否可以综合各法或几法之长,找出更好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上一台阶。
3 创建展现创新能力的实践、锻炼舞台
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充分展现其创新能力的舞台,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直接的场所。这方面是我们在以前的教学中所忽视的,在以后的创新教育中必须加强的。
创造思维方法训练范文4
【关键词】发散思维;创造力;初中生;干预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3-00169-04
创造力是指人在解决问题时,在创造性个性的激励下,对信息进行发散思维加工,经过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而产生新颖且具有价值成果的能力。 对于创造力的研究,许多学者的共识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个性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成分,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或辐射思维,是对同一个问题探讨不同的、特异的解决方案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1]。
南锡(Nancy)等人在总结211项研究成果(1972)并计算各种能力的遗传决定系数、环境决定系数中发现,发散思维的遗传决定系数为0.22,是最小的一个,提示发散思维能力是最容易接受环境的影响而发展的[1]。吉尔福特(Guilford)在研究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时,对创造力所涉及的思维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训练人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方法[2]。心理学家玛丽.米克把这一理论最早应用于实际建立了智力结构研究所,编制了许多提高学生能力的练习[3]。美国的西德尼.帕纳斯及其助手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设了二年的研究,结果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显著的提高[4]。沈德立等人对中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探讨培养中学生创造力的可行性及有效措施[5]。李孝忠根据吉尔福特智力三维模型开发了中学生创造性个性测验、学生发散思维测验[6]。张向葵等采用国内修订的托伦斯图形创造力测验对阅读障碍儿童的创造力特征进行研究[7]。
本文以吉尔福度模型为指导在探讨制约个性创造行为的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认知能力为基础,以创造性个性和发散思维为中心内容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培养目标,探讨发散思维训练对创造性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探索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长春市东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重点)初中一年级两个班,其中一个为实验班(n=62),另一个是对照班(n=57)。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性别、年龄、一般智力和学习成绩无显著差异,两个班级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和学历基本相似。
1.2 干预方法
以吉尔福特模型[2]为指导,编制发散思维训练材料。根据24种能力内容的性质分为四组,按由易到难的原则安排:6种视觉内容的发散思维能力安排在最前面,其次是6种语义内容的发散思维能力训练内容,再次是6种符号内容的发散思维能力训练内容,6种行为内容的发散思维能力训练内容安排在最后。并编制了训练手册供教师使用,训练手册向教师介绍了练习题目的编制原则,列出了练习题目及参考答案,规定了基本教学模式,说明了教师应注意的事项。由东北师大心理系一名研究生使用发散思维训练手册,按24种不同内容的训练活动顺序对实验班学生进行每周一课时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辅合思维和创造性个性等品质,为期一年,对照班不进行训练。训练课模式采取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讨论,包括呈现问题、自学思考、小组或班级讨论、引导发散和评价等环节。对实验教师采用自学“训练手册”和边干边学的方式进行培训,并辅以与其他实验点教师相互听课、经验交流、教学观摩等,以保证实验教师正确理解与实施实验方案,有效地落实训练活动。在实验开始前、后使用创造性思维(TTCT)[1]、发散思维测验[1]和创造性个性测验[1]对两班学生施测。
1.3工具
1.3.1托伦斯创造思维测验[1]
托伦斯创造思维测验(TTCT)[1]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育系主任托伦斯1966年编制的托伦斯创造思维测验(TTCT)为原型。该测验(由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系李孝忠修订)由言语创造思维测验、图形创造思维测验及词创造思维测验构成,本研究仅采用了图形创造思维测验部分。该部分又由构造图形(简称:第一部分)、完成图形(简称:第二部分)和建造图形(简称:第三部分)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是以一个曲边图形为图形的一部分画一幅画或一个物体;第二部分要求被试在给定的十个未完成图形上加任意的线条,使之成为一个完整而有趣的图画;第三部分要求被试在给定的三十对平行竖线内、线上或线外加任意的线条,使之成为一幅画或一个物体。该测量的创造力维度为:①流畅性(迅速产生大量意念和见解);②独特性(产生新颖独特、别有见地的见解);③标题抽象性(产生点明主题,概括图形内容的见解);④精细性(反应的详细和特殊性);⑤抗过早闭合性(不是立刻用直线或曲线来封闭为完成的图形)。该量表经过7000多人的测试,表明有良好的信度,其信度值为0.86。
1.3.2中学生创造性个性测验[1]
采用东北师大心理系李孝忠教授“八五”期间编制的中学生创造性个性测验。该测验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冒险敢为、表达欲、想象幻想、敏感性、幽默感8个分测验。重测信度0.88,分半信度为0.83,同质性信度为0.83。当把8个分测验的测试数据与另外6个语义发散思维的测试数据放在一起进行斜交旋转的因素分析时,结果8个创造性个性测验集中在一个因素轴上,另6个测验集中在另一个因素轴上,提示其结构效度良好。
1.3.3学生发散思维测验[1]
该测验由东北师大心理系李孝忠教授“八五”期间编制。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研究,发散思维能力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发散思维能力测验包括符号发散思维、语义发散思维和行为发散三个内容维度;思维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一连串加工过程中的不同层次和水平。流畅性是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变通性是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种类;独特性是单位时间内新颖独特的发散项目[2]。包括符号发散思维、语义发散思维、行为发散思维三个分测验。全测验的信度系数为0.81,符号、语义和行为三个分测验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0、0.70和0.73。对119名被试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明,符号与语义的相关系数为0.33,符号与行为的相关系数为0.38,语义与行为的相关系数为0.53,三个分测验的数据中含有一个共同因素,即发散思维能力,证明测验的结构效度良好。
符号发散思维、语义发散思维和行为发散思维三个分测验成绩按五个等级评分,每道题目的答案在10个以上记4分;答案在6个以上记3分;答案在2-6个记2分;答案2个以下记1分;答案是零则记0分。还可以根据思维流畅、变通性和独特性统计不同层次的发散思维得分。发散项目为流畅性得分,发散项目的种类为变通性得分,超出一般学生所能想到的答案,作为独特性得分。如语义发散思维测验中的一个题目:请你在2分钟之内写出与“休息”意义相近的词,越多越好。一个学生写出听音乐、打盹、稍息、散心、长眠、闲谈、放松、静止不动、催眠、看电影、溜冰、养精蓄锐、以逸待劳、退休、郊外度假15个答案。其发散项目为15,答案超过10个,则语义发散思维得分为4分,流畅性得分为15分;发散项目的种类为同义词、近义词、转义词、成语、其他等5种,则变通性得分为5分;催眠是超出一般学生所能想到的,所以看作独特性。如果一种答案颇有新意,在同一年级中只有5%的人答出,可记2分;如果某种答案很有特色,在同一年级中只有10%的人答出,则记1分;如果答出某种答案的人数很多,超过10%,那么独特则记0分。最后采用标准分,可以得到符号发散、语义发散、行为发散、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发散思维得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4统计方法 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实验班与对照班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个性和发散性思维测验前测和后测成绩比较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个性和发散性思维测验评分比较(x±s)
指标训练前实验班(N=62)对照班(N=57)t值P值
训练后实验班(N=62)对照班(N=57)t值P值
表1显示训练前两班学生的创造性个性、 创造性思维测验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训练后,创造性个性的独立性、冒险敢为和表达欲评分实验班高于对照班;创造性思维测验的流畅性、独特性、标题抽象性评分实验班高于对照班。创造性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总评分实验班高于对照班。
2.2训练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发散思维测验评分比较
表1显示训练前两班学生发散性思维测验各指标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训练后实验班评分高于对照班。对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不同内容、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发现符号发散、语义发散、行为发散、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六个方面,实验班评分均高于对照班。
3讨论
3.1发散思维训练对初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经过发散思维训练,实验班的创造性思维测验评分高于对照班,说明发散思维训练对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效,与西德尼、帕斯及其助手的研究结果一致[4]。吉尔福特曾指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立性。它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时起着核心作用。而南锡(Nancy)的研究则指出,发散思维能力最容易受环境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发展[1]。因此,学生在接受了发散思维训练之后,首先发展了发散思维的能力,继而提高了创造性思维的测试成绩。此外,为期一年的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而且也很可能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力求获得新颖独特的答案或找到更具创新性的解决途径,在思维流畅性、独特性和标题抽象性方面有较大提高。而在精细性和抗过早闭合性方面没有显著提高,可能是由于发散思维训练没有与学科教学联系有关,有待于在创造力培养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3.2发散思维训练对初中生创造性个性的影响
创造思维方法训练范文5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教学方案;物理情境;变式训练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以各种因素为基础,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然后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推理分析,进而得到新知识的一种思维方式。由于物理学科具有极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和灵活性,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学习物理非常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素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将会是未来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中的总结与摸索,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物理教师要精心选择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由于高中物理教学以基本概念和规律为基础,而这些规律和概念都是通过观察一些生活与生产活动、自然现象,以及通过物理实验得来的,所以物理教师应该选择发现法、启研法、学导法、实验探索法等类型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实际,进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物理教师要精心构思、巧妙设计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取决于教学方案的优劣。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与教学大纲,认真备课,进行构思,巧妙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案,以求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成绩的同时,开放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地创造性思维。要想设计出良好的教学方案,物理教师必须深入地研究物理教材和教学大纲,以启发性、探索性、灵活性、民主性、独创性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教学原则,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精心策划,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程度,巧妙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计划来。
三、物理教师要学会创设物理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良好的物理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智能,形成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物理教师要重视物理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良好的物理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物理情境,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恰恰是在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的,所以物理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物理教师要善于质疑,通过质疑设立悬念,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认真思考与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其次,物理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时机,问到“点”。要想做到这点,就需要物理教师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且提出的问题要难度适中,富有启发性与探索性。最后,物理教师还要善于创设阶梯型和发散型问题。阶梯型问题是由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环环紧扣的问题组成的。而发散型问题则是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提出的极具价值的问题。阶梯型问题和发散性问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和增强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具有极大的启发,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这两类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实验情境
物理的教学与学习离不开实验,因此物理教师要善于创设实验情境,进而通过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物理教师创设实验情境的时候,也要注意几点问题。首先,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改进实验的方法,在探索新途径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物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在由现象推出结论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物理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通过学生亲自思考设计实验,不但可以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很好地刺激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增强其创造性思维。
(三)议论情境
创设议论情境,是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灵感,拓宽学生思路,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用的方法。物理教师在进行中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创设一种议论情境。学生可以各抒己见,随意发挥,互相交流,集思广益,在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物理教师要注重加强习题的变式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习题训练与解题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解题的训练,尤其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及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来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努力,锻炼学生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中,一题多解主要锻炼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一题多变则注重锻炼学生思维的应变性,多题归一则是锻炼学生思维的收敛性。物理教师要充分发挥这几种变式训练的特长,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思维方法训练范文6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训练;运用;创造性思维
随着大学生的不断增多,社会对大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使得如今的教育偏向书面化,而对于大学生的身体状况没有一定的保证。基于这种情况,我国大学教育开始对大学生的体育教学加大了重视,同时将其进行不断地扩展,那么如何有好的发展方法,就需要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从而增加大学生的体质,让大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创造性的思维来对学生进行训练等教学,同时运用好创造性思维,就可以更好地推动大学体育教育的水平提高,创造性思维对于整个教学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提升效果。
1 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
1.1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中加入创造性的思维可以让学生更加灵活地对其内容进行理解与体会,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就是可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灵活性可以让教学内容得到充分的运用,用巧妙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而创新性则是对教学的方法和内容等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创新,这些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将创造性思维灵活运用在大学的体育教育中,并且对其进行合理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成效。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丰富、灵活,同时还能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创造性思维会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大学体育教学训练的重要性,还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从而会让学生更加融入学习。
1.2 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的加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将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改善,同时还会让思维变得更加灵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体育教育的一般训练中也可以运用创造性思维,将其进行强化,教师在训练中可以要求学生将创造性思维应用到训练中,以促进整个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1.3 提升体育训练成效
创造性思维对于体育教育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将体育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从而能让教学质量更高,达到的成效更好。创造性思维能让学生渐渐开始对体育训练产生兴趣,从而让学生对于体育训练产生主动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水平。
2 创造性思维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1 没有重视创造性思维
由于许多学校都还没有深入去了解创造性思维,同时对创造性思维也没有产生重视,导致了有些大学的体育教学中还没运用创造性思维,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学生与老师不能正确对创造性思维进行认识。但是想要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得到好的成效,首先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对创造性思维进行正确的认识,同时应用创造型思维进行训练,让其有好的发挥,才能呈现最好的效果。如果在体育教学中没有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措施,那么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应用也会造成相应的影响。
2.2 创造性思维的应用太过于枯燥
创造性思维能否有好的应用效果在于其应用的量和实践是否长久,其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但是由于许多教师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没有重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从而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应用,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和作用。然而对于对学习提不上兴趣的学生而言,不能只是用单一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创造性思维更好地融入学生中,从而达到预想的效果。
3 创造性思维在大学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3.1 对思维的培养需要进行重视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系统认识,同时教师也要为自己培养出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创造性思维中进行不断地创新,明确其对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再将创造性思维与大学体育教学进行巧妙结合,这样使得大学体育的训练效果有很好的提升。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也需要学生对其进行仔细的了解,同时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让学生具备优秀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幅提升,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3.2 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
创造性的思维指的就是发散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得到很好的运用,然而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能否得到好的应用就在于周围的教学环境好坏,在进行大学体育教育中,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相对的改善,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加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找出学习中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出适宜的答案,这种学习方式更容易使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习惯。在对教学课堂环境进行构建时,需要注意要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进行环境的控制,对于教学气氛来说,需要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活跃教学气氛,从而在教学课堂活跃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会更好地让学生训练效果得到提升。
3.3 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与实践需要强化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加入创造性思维方式会让学生的体育教学训练得到好的成效,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那么为了能让学生适应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就需要先让学生培养出创造性思维的方式,然而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就需要进行大力的研究。可以从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和实践来进行培养,这样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知识的培养,还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能独自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有效的发挥,从而能让体育教育训练对学生的教育力加大,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4 结语
从文中可以看出,大学体育教学训练的成效好坏在于创造性思维的运用程度,其能将教学的效果大幅提升,还能让学生发挥出其最大的能力。同时,我国目前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对于大学体育教学训练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性,有的教师不能完全发挥出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国需要从各个高校做起,让大学体育教学训练积极运用创造性思维的模式进行教学,从而让创造性思维得到好的运用,让大学体育教学训练得到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效。
参考文献:
[1] 齐骥.浅论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中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J].才智,2015(34):142.
[2] 时光.如何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24-125.
[3] 张晓龙.大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20):141+143.
[4] 邓立新.浅论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中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J].当代体育科技,2015(02):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