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营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营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范文1
《通知》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要高度重视和精心实施2010年度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工作。在2010年度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工作中,会计师事务所要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为指导,以风险防范为主线,以健全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保障,恪守诚信、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优化审计工作流程,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做到审计程序到位、审计证据有力、审计结论恰当、审计轨迹清晰、审计底稿完整。
鉴于当前整体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危机可能会对被审计单位造成影响,《通知》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合理运用专业判断,有效应对以下十项重大风险领域。
(1)金融工具的分类、确认和计量。重点关注(但不局限于,下同):金融资产(比如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其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尤其是终止确认)与计量;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分类、确认与计量(如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的分拆)。
(2)资产减值情况。重点关注:存货、金融资产(尤其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及应收款项)、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商誉等资产的减值确认;ST公司的资产减值计提;损失或减值的追溯调整;期后事项对资产减值计提的影响;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对特定企业或特定商品与服务的影响。
(3)反向购买交易的处理。重点关注:实际收购方与被收购方的识别;相关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确定的合理性。
(4)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重点关注:公司确定的未来期间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有无确凿可靠的证据支持,公司(特别是业绩较差或发生连续亏损的公司)是否存在因业绩需要等原因高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形。
(5)关联方关系及重大关联方交易。重点关注:关联方交易是否有合理的商业理由;关联方交易价格的公允性;关联方交易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超出正常交易范围的重大关联方交易;管理层未识别或者未告知注册会计师的关联方关系或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之间特殊交易的经济实质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充分性。
(6)会计估计及其变更。重点关注:管理层实施会计估计的程序、方法和过程;特定环境下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与会计估计相关的期后事项;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和披露的充分性。
(7)收入的确认与计量。重点关注:收入的确认条件;收入的跨期确认;复杂交易事项(如授予客户奖励积分业务)及异常交易事项的收入确认与计量;特殊销售业务的收入确认与计量;特殊行业(如房地产业、软件业)的收入确认与计量;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由于舞弊导致收入高估的可能性。
(8)重大或有事项。重点关注:未决诉讼、债务担保、重组义务等存在的风险以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9)政府补助项目的会计处理。重点关注:政府补助与政府资本性投入的区分;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还是与收益相关;补助金额和确认时点的确定。
(10)其他。如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计量;股份支付的确认与计量;公司合并、重大债务重组;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石油天然气、金融等特殊行业的特殊业务处理。
此外,对审计过程中的疑难特殊事项,会计师事务所应持审慎的态度。对创业板公司的审计,应重点关注刚上市业绩就发生重大变化的公司;外部环境(尤其是经济、技术、市场环境)变化对公司经营的现实与潜在影响;收入的质量以及主营业务的盈利状况;公司的业绩压力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如管理层舞弊);关联方关系及重大关联方交易;公司的技术风险。
对持续经营审计,要合理判定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状况。
经营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范文2
关键词:审计判断;框架效应;实验研究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11(02)-0118-06
一、引言
1979年卡尼曼(Kahneman)与特维斯基(Tver-sky)合作,提出了著名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揭示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真实模式。前景理论有三个基本原理: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大多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前景理论揭示了人们为了避免损失,而情愿非理性地冒比实现收益大得多的风险。前景理论为现实中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人们如何做决策提供了一种框架。研究发现,受益时人们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而受损时人们选择风险较大的方案,这种因决策环境的变换而导致行为主体对同一问题选择偏好的改变所示范的效应被称为框架效应。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对同样信息采取不同的语言描述形式,是否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和决策,值得深思。
现代审计是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抽样审计。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从“优化”角度做出评价,另一是从“风险”角度做出评价。从“优化”角度,内部控制越健全有效,则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资料的可信度可能就越高,审计人员选择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可能就会越少。相反,则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的可信度可能就越低,审计人员选择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可能就会越多。从“风险”角度,内部控制风险越高,则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资料的可信度可能就越低,审计人员选择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可能就会越多。相反,则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的可信度可能就越高,审计人员选择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可能就会越少。
注册会计师从不同角度对内部控制做出评价,进而判断实质性测试的数量时,是否存在框架效应呢?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以库存内部控制体系为实验任务,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决策中的框架效应进行了检验。
二、理论背景与文献回顾
(一)理论背景
1979年卡尼曼(Kahneman)与特维斯基(Tver―sky)合作,提出了著名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用以替代期望效用理论,揭示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真实模式。前景理论是描述性范式的一个决策模型,它假设风险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阶段。在编辑阶段,个体凭借“框架”(frame)、参照点(re~rence point)等采集和处理信息。在评价阶段,依赖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和权重函数(weighting function)对信息予以判断。价值函数是经验型的,它有三个特征:一是不对称,呈现s形。受益区呈现凸形,表明风险厌恶(损失区呈现凹形,表明风险追求)。二是不同斜率,同样损失的效用大于同样受益的效用。受益区平坦,损失区陡峭,在参考点处变化最大,如下图:
卡尼曼(Kahneman)和特维斯基(Tversky)的前景理论有三个基本原理: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因此,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是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失去时会很不甘心,容易冒险。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前景理论为解释框架效应提供了主要理论框架:
(1)对受益和受损进行中立的描述;
(2)可能的结果被定义为受益或受损;
(3)通过S状价值函数描述人们的选择。
(二)文献回顾
有关框架效应,最早是由Kahneman和Tversky(1984),Tversky和Kahneman(1981,1986)提出的,暗示决策有可能受语言的描述方式的影响。也就是说,对环境的判断认知是可以通过问题的语言描述方式来影响的,进而可能影响到最终判断或决策。研究发现,受益时人们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而受损时人们选择风险较大的方案,这种因决策环境的变换而导致行为主体对同一问题选择偏好的改变所示范的效应被称为框架效应。
心理学家对框架效应及其产生的理论背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发现。Tversky和Kahneman(1981)借助“亚洲疾病问题”向人们显示了决策者的风险偏爱依赖于选项被如何描述,即框架。亚洲疾病问题是框架效应的典型案例,其中决策者被要求在生还(正面框架)或者死去(负面框架)的情境下,对一个确定选项和一个概率(风险)选项进行选择。然而,Tversky和Kahneman实验研究发现:用正面框架(生还)和负面框架(死去)叙述相同的问题,人们选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结果显示正面框架下多数人(72%)选择保守方案,负面框架下多数人(78%)选择冒险方案,即人们在正面框架下表现出受益时偏爱规避风险;负面框架下表现出受损时偏爱追求风险。以上受益时偏好保守而受损时偏好冒险的抉择行为打破了“不变性原则”,即对一抉择问题做相等的阐述应该引出相同的偏爱顺序。
在审计领域,尤其是在审计师的职业判断方面,国外很多学者对审计判断决策中的框架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实验验证。这方面的研究从Tshton(1974)的“一个内部控制判断的实验研究”就开始了,以往的研究基本是从“优化”的角度描述内部控制系统。但是,内部控制系统同样也可以从“风险”的角度进行描述。McNeil,Pauker(1982)等人发现,并非只有外行非专业人员会有框架效应,即使专业人员也很容易受框架效应的影响。
Kida(1984)以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为实验任务,负面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审计师在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中是否存在框架效应进行了检验。Kida将被试的审计师分为两组,首先给两组被试审计师提供完全一致的公司相关资料。然后要求其中一组被试审计师预测该公司持续经营(正面框架)的可能性。要求另一组被试审计师预测该公司经营失败框架的可能性。实验结果显示两组审计师的判断结果差异不大,因此,Kida认为在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中不存在“框架效应”。Trotman和sng(1989)在Ki―da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研究发现,当公司经营条件良好时,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中
的框架效应显著,当公司经营条件恶劣时,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中的框架效应并不显著。
除了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有学者以其他审计判断案例为实验任务,对审计判断中的框架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其他审计判断中也存在框架效应。Emby(1994)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审计师在进行实质性测试决策时是否会受到内部控制系统框架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审计师在进行实质性测试决策时会受到内部控制系统框架效应的影响。实验首先要求审计师在阅读了公司的基本介绍和库存内部控制基本信息后,对库存系统的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做出一个初步决策。然后在考虑了库存内部控制系统中7项特定的附加信息后,审计人员被要求对库存内部控制系统做出判断,并且对实质性测试数量决策做出修正。实验结果显示:在“风险”框架与“优化”框架下,审计师在实质性测试的数量选择上具有显著的差异,在“风险”框架下,审计师选择进行实质性测试的数量显著多于“优化”框架。并且,那些在实验中处于“风险”框架中的审计师平均更倾向于对实质性测试的决策进行修正。
上述在审计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多数支持了框架效应理论和前景理论的预测。在审计职业判断中,容易受框架效应的影响。但是,上述研究成果主要是以美国的环境及人员为基础形成的,在我国,关于审计判断方面的实验研究刚刚起步,大多数只是一些规范性的研究成果。张继勋,刘成立和杨明增(2006)对审计判断质量进行了实验检验。杨明增,张继勋(2007),张继勋,杨明增(2008)以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为背景,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中的锚定效应和代表性启发法下的偏误进行了研究。上述研究均未涉及框架效应问题。杨晓磊,代文娟(2009)简单介绍了框架效应对审计判断的影响,但缺乏实验证据,显得美中不足。
三、研究假设
本实验的“框架”是将内部控制系统描述成“优化”与“风险”两种不同的框架。“风险”的框架可能会通过强化危机和弱化优势来影响决策。根据前景理论,“风险”的框架可能会让审计人员感到处在一种损失的情境中,而“优化”的框架可能会让审计人员感到处在一种收益的情境中。在前景理论中,卡尼曼(Kahneman)认为在不确定性状态下进行风险决策时,通过一个不对称的S状价值函数来描述人们的决策。价值函数在受益区呈现凸形,即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在损失区呈现凹形,即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收益区平坦,损失区陡峭,说明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因此,“风险”的框架可能会导致审计人员在审计存货时,需要更多的实质性测试。这种设想就得出了本文的假设1:
H1:审计人员在不同框架下进行审计判断和决策时,会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因此,处于“风险”框架下的审计人员初步判断时往往会选择更多的实质性测试。
现代审计是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抽样审计。根据现代审计的特征,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并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做初步评价,初步判断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如果经过初步评价的内部控制合理,拟信赖的话,审计人员有必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实施控制测试,根据初步评价和控制测试的结果对内部控制做出综合评价,修改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因此,对于审计人员,实质性测试数量的判断依赖于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并且随着对被审计单位了解的加深,获取信息的增加,修改实质性测试的决策。这就得出了本文的假设2:
H2: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上对实质性测试的数量进行决策时,处于“风险”框架下的审计人员获取新的信息时平均更倾向于对实质性测试的数量进行修正,选择更多的实质性测试。
四、研究方法
(一)实验设计
本文以Emby(1994)实验设计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审计环境设计了一个对库存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判断和决策的实验任务,在该任务中要求审计人员根据相关信息对客户的库存内部控制系统做出初步评价和综合评估,并对需要的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做出初步判断和最终决策。
本实验采用组间设计。因子“框架”是在什么样的决策情景下,将信息传达给被试。该因子的目的是考察在不同的语言描述方式下,如何加强或减弱被试的判断认知。在本实验中,对每个实验小组,对库存内部控制制度的描述都是相同的,内部控制系统实际上也是相同的。但要求被试一是从“风险”角度判断,另一从“优化”角度判断。
本实验之所以选择该项任务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对库存内部控制评估进而判断存货实质性测试的数量是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常规业务,多数审计人员都比较熟悉;二是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存货审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业务。
(二)实验任务
实验要求被试阅读实验的背景信息。首先,原始材料的描述对所有的被试者都是一样的,这些材料涵盖了对虚拟客户公司的简单介绍和客户公司的库存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特征的描述。被试看完这些材料后,被要求根据他们对客户公司库存内部控制体系的初步了解,分别从“风险”和“优化”角度判断需要多少实质性测试。上述判断用7分制的里克特量表测量,1-代表认为只需要最少的实质性测试,7-代表认为需要做详细大量的实质性测试。处于“风险”框架下的被试,备选项从7-l排列,处于“优化”框架下的被试,备选项从1-7排列。
处于“危险”和“优化”情境下的被试对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做出初步判断之后,再发放一些与存货内部控制相关的其他信息给被试。被试者在阅读了这些附加的信息后,被要求对实质性测试的合适数量做出最终决策。该项决策同样用7分制的里克特量表测量,1-代表认为只需要最少的实质性测试,7-代表认为需要做详细大量的实质性测试。处于“风险”框架下的被试,备选项从7-1排列,处于“优化”框架下的被试,备选项从1-7排列。
(三)被试和实验过程
实验的参与人员是来自全国性和地方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从业人员,共96人,平均审计工作年限为4.2年。我们把实验案例资料采用随机的方式分发给现场参与实验的审计从业人员即被试,然后由被试完成实验任务,被试完成任务后还要填一个简短的问卷,主要内容是关于被试个人任职资格、从事审计工作时间等,待其全部完成后收回。
五、实验结果分析
由于实验是单因子组间设计,因此,采用方差分析方法(ANOVA)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单因子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表2、表3、表4、表5和表6。表1、表2是对假设1的检验;表3、表4、表5和表6是对假设2的检验。
从表1描述性统计的“均值”一栏可以看出,处于“危险”框架和“优化”框架下的审计人员对实质性测试数量的初步判断是有差别的。在“危险”情
境中,所有被试者所判断的实质性测试的数量的均值是5.4375,而在“优化”情境中的均值是5,前者高于后者。从表2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框架对被试初步判断的影响是很显著的(F=12.05759,p=0.000781),由此表明以上两种框架下的均值的差异是显著的。
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表明,当审计人员根据对库存内部控制体系的了解初步判断实质性测试的数量时,处于“风险”和“优化”框架下的审计人员做出的初步判断确实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处于“风险”框架下的审计人员初步判断时选择了更多的实质性测试。实验结果支持了假设1。
从表3描述性统计的“均值”一栏可以看出,处于“风险”框架下的被试在接受附加信息前后对实质性测试数量的初步判断和决策是有差别的。接受附加信息后,所有被试者所决策的实质性测试的数量的均值是6,而初步判断的均值是5.4375,前者高于后者。这里从表4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风险”框架下的被试在接受附加信息前后对实质性测试判断的数量变化是显著的(F=36.02839,p=3.62E-08),由此表明处于“危险”框架下的被试在接受附加信息前后对实质性测试判断的数量均值的差异是显著的。
从表5描述性统计的“均值”一栏可以看出,处于“优化”框架下的被试在接受附加信息前后对实质性测试数量的初步判断和决策是有差别的。接受附加信息后,所有被试者所决策的需要实质性测试的数量的均值是5.229167,而初步判断的均值是5,前者高于后者。从表4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优化”框架下的被试在接受附加信息前后对实质性测试判断的数量变化不显著(F=3.647851,p=0.05919),由此表明“优化”框架下的被试在接受附加信息前后对实质性测试判断的数量均值的差异不显著。
将表3和表4及表5和表6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情境下的实验都表明了一个结论:当审计人员接受了附加信息后,往往会增加他们所判断的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当审计人员获取更多有关库存内部控制的信息,处于两种框架下的审计人员,平均都对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做出了修正,增加了实质性测试的数量。所不同的是,“风险”框架下的均值变化是显著的(F=36.02839,p=3.62E-08),“优化”框架下的均值变化不显著(F=3.647851,p=0.05919)。实验结果支持了假设2。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上对实质性测试的数量进行决策时,处于“风险”框架下的审计人员获取新的信息时平均更倾向于对实质性测试的数量进行修正,选择更多的实质性测试。
上述数据分析表明,实验结果支持了前景理论(Kahneman和Tversky,1979)中关于框架效应的预测,被试的判断过程与前景理论中描述的依赖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对信息予以判断相符。与Em,by(1994)在美国背景和审计专业背景下的研究结论相符。
六、结论、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研究结论
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和心理学中框架效应理论认为,人们在不确定状态下进行风险判断时,往往会受问题的语言描述方式的影响,容易产生框架效应。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以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为背景,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从业人员的被试,以库存内部控制系统为实验任务,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决策中的框架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判断决策时确实存在框架效应。当审计人员根据对库存内部控制体系的了解初步判断实质性测试的数量时,处于“风险”和“优化”框架下的审计人员做出的初步判断确实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处于“风险”框架下的审计人员初步判断时选择了更多的实质性测试。当审计人员接受了附加信息,处于两种框架下的审计人员,平均都对实质性测试的数量做出了修正,增加了实质性测试的数量。所不同的是,“风险”框架下的均值变化是显著的,“优化”框架下均值变化的不显著,表明在对被审计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是对实质性测试的数量进行决策时,处于“风险”框架下的审计人员获取新的信息时平均更倾向于对实质性测试的数量进行修正,选择更多的实质性测试。
(二)局限性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仅采用库存内部控制为实验任务,在其他审计判断任务中是否存在框架效应也有待于进一步验证;被试来自几个会计师事务所,结论能否在更广泛的范围成立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本研究的实验还要求审计人员个人独立完成任务,这就限制了审计人员之间相互协作做出决策。
(三)未来研究方向
1.挖掘影响框架效应的因素,缓解或消除框架效应的影响。本研究仅仅是这一领域研究的开端之一,作为一个有益的尝试,采用单因子组间设计,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决策中的框架效应进行了检验。后续研究可以在影响框架效应的因素方面进行挖掘,探究哪些工具哪些技术能够缓解甚至消除框架效应。
2.增加样本的数量,提高样本质量。本研究限于资源的限制,样本数量不多,范围也不够广,所以样本的代表性受到一定限制。今后的研究可以先通过问卷或访谈的方式对被试相关的知识和经济作相应的了解和测试,在大样本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更为严谨的模型和统计方法,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参考文献:
[1]Kahneman D,Tversky A.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a,1979,3:263-291.
[2]Tversk A,Kahneman D.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psychology of choice[J].Science,1981,1:453-458.
[3]Tversk A,Kahneman D.Rational choice and the framingof decisions[J].Journal of Business,1986,10:251-278.
[4]Kahneman D,Tvemky A.Choice value and frames[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4:341-350.
[5]Tshton R H.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ternal controljudgmen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74(Spring):143-157.
[6]McNeil B J,Pauker s G,Sox H c.On the elicitation ofreferences for alternative therapies[J].New EnglandJournal of Medicine,1982,306:1259-1262.
[7]Kida T.The impact of hypothesis-testing strategies onauditors'use of judgment data[J].Journal of AccountingResearch,1984(Spring):190-201.
[8]Trotman KT,Sng J.The effect of hypothesis framing,priorexpectations and cue diagnosficity on auditors'informationchoice.accounting[J].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89,14:565-576.
[9]Emby c.Framing and presentation mode effects in profes-sional Judgment:auditors’internal control judgments andsubstantive testing decisions[J].Auditing:A Journal ofPractice and Theory,1994,13:102-115.
[10]张继勋,刘成立,杨明增,中国审计判断质量的实验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6,6:45-49.
[11]杨明增,张继勋,审计判断中的锚定效应研究[J].审计研究,2007,4:43-47.
[12]张继勋,杨明增,审计判断中代表性启发法下的偏误研究[J].会计研究,2008,1:71-78.
[13]杨晓磊,代文娟,框架效应对审计判断的影响,会计之友,2009,1:30-31.
[14]Kuhberger A.The influence of framing on risky deci-sions:a meta-analysi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8,75:23-55.
[15]Hamilton R E,Wright W F.Internal control judgmentsand effects of experience:replications and extens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2(Autumn Pt.11):756-765.
[16]Johnson P E,Jamal K,Berryman R G.Effects of fram-ing on auditors’decision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10:75-105.
经营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范文3
关键词:内部控制;监督不力;对策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有效的发挥有助于达到保护资产的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但实践中,它并没有引起企业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它的作用一直未能充分发挥,并且呈现出效率低下、势态弱化的现象,导致金融和经济领域中违规行为与违法犯罪层出不穷。
一、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不力的原因
1.制度方面。第一,相关的监督制度缺失。企业在发展壮大,其发展方向、员工人数及素质和生产技术等方面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企业管理层需要实施必要的监督检查来应对这种变化,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持续有效运行。不过部分企业缺乏各种监督制度,连基本的内部控制审计机构或相关人员也不设置,更有甚者缺乏内部牵制制度,即使有而且较健全,但却不落实、不执行、不考核,形同虚设。第二,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不强。现阶段我国内部监督机构主要包括内部审计机构、外部会计事务所监督和监事会等,几乎没有哪个内部监督机构可以独立于企业之外,所以在审计过程中就会出现董事会或其他部门干预监督机构的工作。内部会计监督机构虽然在实施监督职能,但是它更多地是依附于企业和分享着企业带来的利益,自身的独立性就难以保障。第三,未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考核和评价机制。我国很多企业甚至上市公司不仅没有完善的考核指标和详细的奖惩机制,而且责任追究制度更是形式化。一旦内控监督出现问题,机构内部就互相推卸责任,从而导致整个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失灵,损害企业利益。
2.人员方面。第一,监督机构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环境不健全,执法不严是内部控制监督缺失的重要原因。薄弱的法律观念普遍存在于我们公民的头脑之中。一些管理者更是无视法律,经常超越权限,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无法实施,导致恶性循环。第二,监督机构人员能力不足、独立性不强。监督机构人员能力不足、业务素质低下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一方面,部分监督人员未经严格系统的会计监督培训和考核,缺乏系统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不具备上岗资格;另一方面,有些会计监督人员知识落后,对新法规和新准则掌握不够,难以应对新情况与新问题。会计人员独立性不强表现在:国内许多企业不够重视人力资源建设,任人唯亲的情况屡见不鲜,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人员和公司管理者存在亲情或者利益上的关系,致使监督人员的独立性不强,存在着发生串通造假的可能性。第三,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下降会直接导致内部控制监督弱化。会计信息的造假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会计人员是会计资料流出的必经之路,这些虚假的数据背后必然有着会计人员的参与,会计人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滑坡体现在作弊行为上,致使会计工作乏力混乱,造成内部控制监督弱化。
3.执行方面。企业现有的内部控制监督主要依靠的是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外部会计事务所的监督,不过这两个方面实际执行的监督收效甚微。正如前文所言,很多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弱,内部审计师在执行监督时遭受各种约束,监督作用也大打折扣。传统概念上的内部审计师大多擅长财务审计,但是他们的整体风险管理意识、审计手段和方法落后,对于经营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等方面涉猎较少,不能真正起到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以及对企业风险的防范作用。在监督执行方面,二者并没有很好地配合去检查财务报表中的问题,反而是相互勾结,致使执行乏力,执行监督成为了一句空话。而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更多的集中在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上,企业则很少进行风险管理的咨询和管理。虽然财务部门要求和鼓励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但是由于内部控制无法厘定缺陷和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外部的监督仍然无法发挥作用。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力度的对策
1.建立健全监督机制。(1)严格按照财政部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建立监督岗位,流程规范、相互牵制的组织结构和完善有序的业务处理流程,高层财务管理分工权限责任制,从而建立适合本单位要求又易于操作的财务管理制度。(2)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设立专门的会计监督机构,建立资金、资产的流通监督机制。制定包括授权负责人、经办人、证明人和验收人在内的相互制约的资金资产流通监督制度,明确机构人员职责。(3)建立内部控制监督的考核和评价机制。要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的相关机制进行考核和评估,而不是由主要部门领导说了算,建立起科学的评估和反馈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发现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并及时跟进加以解决。
2.加强监督人员素质建设。首先,增强内部监督人员的法制观念。要定期对内部控制机构工作人员进行普法教育工作,使其明白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渎职带来的严重后果,甚至由此给公司和其个人带来的法律后果,时时刻刻敲响监督的警钟,强化法制观念。其次,提高内部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内部监督工作专业性强,独立性强,企业经纪业务的增多对内部监督人员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内部监督人员应不断努力提升自身会计业务能力。企业领导或者会计主管部门要更加重视对内部监督人员的再培训和继续教育,对相关人员从严要求和考核。最后,提高内部监督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会计工作是企业内部甚至外部各种利益关系的交叉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着各方的利益,职业道德水平高有助于维护各方利益稳定。内部监督成员更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从企业来说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整治会计内部监督秩序,有关部门也要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和规范会计人员工作的行为,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3.强化执行力度。(1)规范各会计监督机构的监督作用,明确各会计监督机构监督目标,建立对企业的事前、过程和事后监督。强化外部会计监督机构和内部监督机构的协调制约机制,要改变监督过程脱节,多头、分散、重复监督现象严重的现状,形成信息共享、整体合力解决内部会计监督问题的局面。国家和财政部门要严格审计单位的预算,检查单位内部监督的建设情况,做好事前监督;上级财务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和金融、税务、审计、保险证券监管部门,以及有关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角色是过程监督,会计监督主要体现在企业应每年进行年终审计,推进会计事中监督的概述和评价。(2)对内部监督执行不力的情况加大制裁力度,创建对会计违法行为的约束机制。要综合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规范内部监督人员的行为,建立财务会计诚信体系。另外,还要建立监督人员的赔偿制度,突出财务数据造假者的责任,通过法律途径让造假者返还违法所得,并且加重赔偿成本。财政部门要在《会计法》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规范的职责内,加大对直接和间接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使违法成员与造假案件相结合,扭转以前对违法违规部门只处理造假案件而不查处相关人员,进而造成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的局面。多在媒体公开曝光典型的财务造假和数据舞弊案件,把法制氛围融入到会计工作中。(3)要逐步建立健全会计信用评价体系,尽早建立会计信用档案和会计信用的网站。随着会计监督工作的不断深入,信用信息可以有中介机构进行管理和,而内部监督机构着力于监督工作。
三、结语
企业内部监督作为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之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以及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时刻警惕在内部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积极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企业利益服务。这样才能起到内部监督的作用,从而实现企业健康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帅.审计失败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基于金亚科技财务舞弊案[J].时代金融,2016.(03):155―157.
[2]高玉荣.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弱化原因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2):153―154.
经营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范文4
一、美国的会计教育改革
(一)80年代的美国会计教育
8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的变化,美国的会计职业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会计职业的不断扩展上。首先,对于会计公司来说,虽然财务报表审计仍是他们的主要业务,但所占比重日渐缩小,而其他业务,如管理咨询、信息系统设计、经营审计等所占的份额则不断扩大。公众希望合格的注册会计师不仅仅是一名技术人员,而且是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又具有总经理的远见,能够理解国家和社会的总体目标的专家。其次,在公司内部,虽然会计人员仍然需要精通财务报告方面的知识,但公司更需要具备经营计划和控制系统的设计、诊断及相应管理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再次,在政府内部,会计人员除了继续参与财务管理之外,在政府组织的计划、规划、预算和信息揭示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必须理解政府组织的目标和策略,具有系统知识,以胜任这些工作。
与会计职业的飞速相比,会计教育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等方面均显得落后:教学计划的多年未变,无法适应会计实务不断发展的需要;会计及相关领域的新知识层出不穷,课程内容受教学时间限制,难以涵盖这些知识;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授课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大部分课堂问题已经设计好了答案,只有唯一解,显然脱离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用这样的案例教育学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以通过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会计教育与人文知识和知识教育衔接不当,不能达到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继续教育对会计职业至关重要,却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开展继续教育的机构之间也缺乏联系,等等。
一面是客观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面却是落后的会计教育难以满足这一需要。会计教育究竟何去何从,以迎接跨世纪的挑战?美国会计界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显然,只接受有限的会计教育,将无法在快速发展的会计职业中获得成功。会计人员必须通过不断加强来适应会计服务多元化的要求。对会计教育来说,最为关键的目标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能力。下面我们看一下会计职业的变化是如何传导到教育界,并成为会计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的。
(二)会计职业界对会计教育的重要
在美国,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和大会计公司对会计教育都有重要影响。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会计人才需求方的利益。为了便于得到符合需要的会计人才,他们定期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并发表报告,从而对会计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作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会计职业团体之一,为了维护职业形象,对新加入的注册会计师在教育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AICPA于1967年发表了“职业知识”报告(Horizons for a Profession),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必备知识的一般范围。为了贯彻“职业知识”报告的要求,并为会计教育课程设置提供示范。AICPA的Beamer委员会于1968年3月提出了一份名为《从事会计职业的学业准备》(Academic Preparationfor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Careers)的报告,报告认为要掌握“职业知识”所规定的内容,至少需要150个学时的大学教育。报告还设计了一张示范性的课程表。1976年,为了评价Beamer委员会的报告是否仍然适用于当时的情况,AICPA又任命了一个由 WayneJ.Albers领导的委员会,对上述报告进行评估,并作了少量修改,于1978年以《进入会计职业的教育要求》(Education Requirements for Entry into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为名重新。
1988年1月,AICPA通过决议,到2000年,要申请注册会计师资格,必须接受150学时的教育,具有学士或对等学位。1988年2月,AICPA对《进入会计职业的教育要求》进行了修订。这篇关于会计教育问题的政策公告包括10项内容:①CPA证书是具备公共会计职业基本能力的标志;②进入CPA职业必须掌握“职业知识”报告所规定的一般知识;③要获得CPA必须掌握的知识体系,至少要接受150学时的大学教育,符合该项标准之后,在参加CPA考试时不再需要专门的职业经验;④会计教育计划的范围和内容应该接近《从事会计职业的学业准备》所包含的内容(详后);⑤各州要尽快贯彻150学时教育要求;⑥完成150学时教育后,应尽快参加CPA考试;⑦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实习活动;⑧AICPA鼓励建立职业会计教学计划,或建立职业会计学院,并参与它们的鉴定;⑨教育计划必须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会计教育应当由学术界来完成,但AICPA对通过正规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将给予关注;⑩AICPA要定期检查CPA职业的进入标准是否仍然恰当。
AICPA同时还根据150学时的教学标准,对示范性课程进行了修改。示范性课程包含的有:
1.一般。一般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洞察力、判断力和正直的品格。其内容包括:①操行(Ethics);②交际(Communication);③行为;④初级学;⑤初级;⑥机;⑦数学与统计学。
2.管理教育。企业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产品与劳务的生产和营销的概念、过程和机构,以及企业和其他形式组织的筹建过程。这些包括:①中级经济学;②企业面临的和环境;③企业法;④市场营销;⑤财务;⑥组织、团体和个人行为;⑦数量分析法在企业中的;⑧交际能力;⑨商业道德。
3.会计教育。会计教育课程包括:①财务会计;②管理会计;③税务;④审计;⑤信息系统;⑥职业道德与责任;⑦实习与合作性教育计划(Internships and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s)。
AICPA在上述示范性课程表中,虽然指出了会计教育应该覆盖的课程和每门课程的大致内容,但对具体内容没有过多涉及。他们认为,对每门课程的内容规定得过于详细,反而不能适应会计实践迅速的需要。建立示范性课程表的目的在于对进入会计职业界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结构作出规定,各个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AICPA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应当注意一般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权衡。他们对教学时间分配提出了如下建议:一般教育:6080学时;企业管理教育:3550学时;会计教育:2540学时。
Y_大会计公司是会计人才的重要需求者,他们对会计人才的教育状况也非常关心。为了表明对未来会计教育的立场,1989年4月,当时的会计公司联合发表了《对教育问题之观点:会计职业取得成功所需的能力》(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Capabilities for Suc-cess i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他们认为,1988年AICPA所发表的《进入会计职业的教育要求》是对进入会计职业的必备知识以示范性课程的形式所进行的描述,而会计公司的报告反映的则是经过这种教育之后应该具备的能力。
在这篇报告中,会计公司指出,从事公共会计职业(即注册会计师职业)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①交际能力,即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能力;②智力能力,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人际关系能力,即与他人一起工作的能力。从事公共会计职业必须具备的知识包括:①一般知识;②各类组织和企业方面的知识;③会计和审计知识。报告特别指出,通过CPA不应作为会计教育的目标;CPA考试仅限于现行会计实务,而会计教育内容必须重在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从事公共会计职业必须具备的这些知识和能力对现行会计教育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及其对策是:①课程方面:以课本为基础,以各种规则为导向,课堂讲授-解决问题的教学不能再继续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应该采用新教学方法,如研讨会、模拟教学、书面作业、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过程中积极参与,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②教员方面:担任公共会计教育的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达到这一要求,学术界和实务界必须密切配合。③学生方面:会计学生要符合市场要求,必须接受比其他专业时间更长和更为严格的教育。会计学生在教育上多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必须通过更具激励性的课程和毕业后更好的前景得到补偿。④学校方面:为了适应会计教育的变革,要对教员在教学上的创新给予奖励,并重视大学和会计系领导者的作用。⑤鉴定方面:美国大学商学院联盟(AACSB)应该通过修改鉴定标准,对本报告所期冀的教育结果作出反应,并对会计教改试验予以支持。
美国会计学会(AAA)是一个主要代表会计教育界的职业团体。为了对未来会计教育进行,AAA下属的“未来会计教育结构、内容、范围委员会”(又称为Bedford委员会)对未来会计教育结构、内容和范围进行了研究,并于1986年提交了一份名为《未来会计教育:为不断扩展的职业做准备》的特别报告。该报告在评估会计职业和会计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会计教育的范围、内容和结构提出了10项建议(对其他方面还有18条,共计28条建议)。①应当把会计视为一个建立于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操作基础上的,提供和传播广泛的经济信息的过程。会计教员应当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并在为各类组织设计综合的信息系统方面继续努力。②会计教员应该认识到,并应建议学生,严格的一般会计教育和广泛的个人技能的发展是必要的,过早地进行专业化教育并没有好处。③会计学生应该加强文科、科学方面的教育,以利于培养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大学会计教育应强调技能培养,这是学生在离校之后进行终生学习(Life-long Study)所必需的。⑤课程和教学计划的设计要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学习、思考和具有创造性。⑥教员对学生应抱有较高的期望,并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个人能力和一般知识。⑦在会计教育计划方面保持灵活性,以适应不断调整的需要。⑧会计教育结构所涵盖的范围要宽,应包括人文学科、、自然科学、通用信息系统开发与报告知识、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领域开发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⑨专业性的职业会计教育只能在研究生层次展开。⑩学术界和实务界要互相配合,以确定专业化职业会计教育的内容由何者来提供。
不仅如此,在公司的资助下,美国会计学会于1989年成立了“会计改革委员会”(AECC),进行会计教育改革的,并资助和监督13所高等教育机构实施会计教育改革。AECC前任执行长RichardE.Flaherty在谈到AECC的工作时,引用了AECC第一号公报《会计教育的目标》关于会计教育目标的论述:
“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他在谈到新会计教育方式时指出:“我们正摒弃一成不变的课程,而采取以目标为导向的会计教育方式……新的会计教育方式强调主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而非仅是被动地接受教授们的知识。启发式学习已成为改革学校的标竿,减少使用以老师主讲的教学方式;老师主讲应限于介绍主题与启发学习的过程。老师授课也应从单向式的演讲改变成和学生讨论为主的双向性的教学方式……教学应注重多元化地思考,注重问题的发现,鼓励学生寻找有关的资料,提供多元化的解决办法,并强调表达与说服的能力。已成为学生和老师在教学中经常依赖的工具。教学也逐渐重视全球贸易性的问题,教师彼此间应经常切磋教学的和,并自己对于新的教学方法的能力。课程设计应注重它是否有全面贯彻、相辅相成的特色,而非仅是一连串不相关联的科目。”
由此可见,美国大会计公司和美国会计学会,对会计教育目标的要求是一致的,即会计教育应注重能力培养,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以培养适合需要的会计人才。
(三)教育界对会计职业界的积极响应
1.首先看美国各大学对职业界呼吁的反应。美国各大学是培养会计人才的主要基地。在人才市场上,作为供给方的大学,要想在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密切注意市场需求,向社会提供符合需要的会计人才。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学习会计的学生逐渐减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会计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从而导致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减少,这样,会计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大大减弱了。所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培养合格会计人才成为关系到大学会计专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正因如此,美国大学对会计职业团体和会计公司关于会计教育的报告作出了积极的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育目标上,密切注意社会需求。以受到AECC资助的杨伯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为例。AECC曾对800个会计师进行调查,从中出成功会计人员应具备的27项专业知识和技能。杨伯翰大学的教改就是根据这项调查结果进行的。教改的目标就是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具有符合市场需要才能的毕业生。
(2)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既注重基本知识的教育,更注重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培养他们的能力。虽然各个大学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不尽相同,但大体都包括前面所提到的AICPA在示范性课程表里所要求的三种知识,即一般知识、通用商科知识和会计知识。为了贯彻技能教育的要求,会计教材的编写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很多新教材所附的练习题不象过去那样,是只有唯一答案的习题或案例,而是变得非常多样化,以利于全面培养学生、表达、交际、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在会计教育改革中,会计课本不再被当作教学的主要依据,而仅仅是作为若干种教学材料的一种。在杨伯翰大学的教改中,课本只是众多阅读材料的一部分。商业材料,如《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福布斯》、《财富》也是教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各个学校非常重视高新技术的教学。AICPA在1996年曾经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应当掌握的15项高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大多与信息技术有关。就学校教育而言,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职业会计本科生需要学习与信息技术有关的6门课程,其中包括象设计之类的高难度内容。
(3)在教学方面,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逐步被“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所取代。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模拟操作、文章研讨等方式,调动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堂教学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
为了使学生把各门课程的能够联系起来,对一项业务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杨伯翰大学在教改中,还采用一种专家小组教学法。也就是由5个人组成专家小组,分别去教60人的班。五个教授的专业分别是财金、成本、审计、税务和。60个学生每天上3小时的课,并允许5个教授轮流上课。这种教学方法据说备受推崇。
2.其次让我们看一下美国商学院联盟(AACSB)的反应。AACSB是美国高等鉴定认可委员会所认可的,唯一对工商管理和会计教学有鉴定权的机构。该机构对职业界的倡议也作出了积极响应。在它所制订的《会计专业鉴定标准》中指出,会计教育应该使学生对各种会计职业有广泛的适应性,包括公共会计职业,私人、政府、非盈利组织的会计工作。《鉴定标准》中“本科生教育”部分的课程要求与AICPA所制定的示范性课程表的要求非常近似。这当然不是巧合,而是教育系统对需求的必然反应。
二、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1.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必须疏通会计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使会计人才的供给者-会计教育部门能够根据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订立教育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
我们认为,美国会计教育改革之所以见效迅速,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会计教育在职业界和教育界的配合下,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即会计人才的供给(教育)与需求存在紧密的联系:职业界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教育界当中,教育界把职业界的需求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并取得了职业界的支持。会计职业团体不定期地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评估,以改进会计教育,使会计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从这一点出发,就不难理解何以美国的会计教材写得生动,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富有趣味性。因为不这样做,就达不到教学目标,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为社会所接受,那么就没有人申请会计专业,最终结果可能是会计专业的“死亡”。
反观的会计教育,会计人才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的联系则弱得多,虽然近几年来市场机制在会计人才的供求上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教学质量高、学生素质好的会计专业受到欢迎,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会计教育部门很大程度上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决定怎样教育学生。于是就出现了会计专业一哄而上,课程设置五花八门,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等诸多问题。因此,在会计教育部门和会计人才的需求方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学校的培养目标符合实际需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可以多渠道地建立会计教育部门与实务部门之间的联系。首先,当前可以更多地以政府部门作为中介,建立起教育部门和人才需求方之间联系的桥梁。政府部门(如财政部会计司或国家教委)邀请教育部门和实务部门举办会计教育研讨会,或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一些调查研究都是建立联系的好方式。其次,可以考虑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于会计教育一向非常关注,并且与实务界具有广泛的联系,它们可以在沟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再次,各个大学的会计系可通过举办系友联欢,邀请实务部门座谈、授课等形式,主动与实务部门接近,力争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2.在确立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应当从学生入学条件、师资队伍、硬件配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现存的会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实现会计教学目标。
我国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还需要进行调查。但是从其他专业教育的改革中不难看出,如今的教育重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一些课本知识和规章制度。再进一步,大学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终生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教学的各个要素-学生入学条件、师资队伍、硬件配置、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等进行改革。
对我国会计教育来说,以上各个要素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变量,也是会计教学比较薄弱的环节。先说课程设置。知识面过窄,数学和机知识不足几乎是每一个会计学生的通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其次,会计教学内容往往注重规章制度,而不是基本原理,使得学生往往难以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第三,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居于主导地位,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得很少,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经费不足,改善硬件条件不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先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加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注重基本原理的传授,让学生积极参与,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借口硬件条件不具备,就搁置极为迫切的教学改革,这是一种短视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