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规划方法导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规划方法导论范文1
关键词:城乡规划;一级学科;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改革
1 城乡规划专业学科发展研究
1.1国内城乡规划专业的起源
城乡规划专业在我国创立于1952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其知识结构和职业需要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建筑学”为专业主体的传统内容。《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注册规划师职业制度的建立,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政策管理的影响整合,使得“建筑工程类”的知识面已无法应对城乡综合发展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制约了城乡规划的学科发展。
1.2当代城乡规划学专业学科发展
城乡规划学科和建筑学、风景园林学构成以人居环境科学为学科门类的三个一级学科群,学科群培育发展,以开放的学科体系构成。
二级学科的类型分为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城乡规划管理。
2 以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为例对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的研究
2.3 现状的课程以及学生状况评析
2.3.1 专业概况
我校是以工为主,工、管、艺术三大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据此我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突出工学学科特点,同时兼顾管理和艺术学科的交融。在课程设置上具体加大建筑设计、建筑构造等工学类课程的学时比例;同时也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程如中国画基础、建筑美学以及如城市管理与法规属于管理类的课程,这是兼顾专业自身要求以及因地制宜的课程体系。
2.3.2 课程存在问题
(1)落实教学培养目标不足
个别课程结构不尽合理、逻辑关系个别错位,课程内容重复,实践类课程质量待提高,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
(2)通识教育不足
通识教育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民主社会中责任者和公民的教育,强调大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心灵的教养。我校当前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AB类课程,缺少艺术、管理、文学类通识教育类必修课程。
2.4 现行课程的改进措施
2.4.1 落实教学目标
根据就业调研、预测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现行的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更突出以设计为主、兼顾策划、管理,而去掉教学、政策、法规研究。
(1)调整课程结构、理顺逻辑关系
第一种是以学科加年级形成的课程结构,即一、二年级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三、四年级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第二种是实行“学分制”全面选修的课程结构,其中又有完全“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课程结构之分;第三种是基础课程与“工作室”制相结合的课程结构;第四种是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设计教育的课程结构。
(2)提高实践类课程质量
增加计算机辅助设计学时,增加软件教学内容,增加规划集中周课时。
(3)理论课程紧缩并紧密联系实践教学内容
城市设计、交通、规划原理等课程均需要在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增加针对课程的小设计。
2.4.2 通识教育是重要基础
我校建筑与规划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应以拓宽学生学科视野的广度与深度,努力为学生创建信息多元、富于弹性的教育空间,提供开放包容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成长为可持续发展的有创见性的人才。建议开设人生哲学、创新能力、艺术赏析、写作评论、研究方法、团队协作、领导力等通识教育课程、以适应学校以及专业新的更高的要求。
2.5 课程结构的调整对比研究
2.5.1 总课程学分及构成比例比较
总课程结构调整前,实践环节学分少,国家规定实践课应占25%。选修课比例不足,必修课比重过大。总课程结构调整后,实践环节比例增加,占24%。必修课比重下降。
2.5.2 必修课程学分及构成比例比较
必修类课程结构调整前,公共基础课比例占必修课程29%。其中25%为政治,18%为体育,37%为英语。最为重要的专业课比例过低27.3%,不及公共基础课。设计类课,比例过低,占必修课的48%。必修类课程结构调整后,专业课比例升高达到31%。
2.5.3 专业课程学分及构成比例比较
专业课程结构调整前,理论课过高,占必修课的52%。专业课程结构调整后,理论课比例下降占43%,设计类课程超过理论类课程。
2.6 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四维无融通”模式
改革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以提高教学绩效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运用教学激励与情境创设手段,在历史时空经纬坐标中实施将课堂、校园、校外三个空间维和历史时间维“四维”有机结合,构建“全员参与的复合互动式课堂”、“全过程体验的专业实践活动”、“全方位参透的大教学系统”等三大系统,建立“课堂教授与课外作业辅导相融通、原理性教学与操作性教学相融通、教师导学与学生教课相融通、情景模拟与规划分析相融通、教案教学与科研项目相融通”的五大教学模式,以解决师生平等交流欠缺、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情感与认知匹配不力、重课内轻课外、重结果轻过程、重个体轻合作问题。
3 总结
建筑与规划设计专业的学科建设,迫切需要融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的指导,这是促进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研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的必要手段与途径。
对建筑与规划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是一项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工作。若只有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或体会,只能是从感性的和局部的视角认识问题。往往会出现经验大于理论,而得出南辕北辙的观点,更难以使课程结构的探讨达到研究所需要的高度。而要真正推进课程结构的设计,就必须深入地研究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从宏观教育的高度,把握建筑与规划设计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方向,摆脱狭隘经验的束缚。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编,《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0―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6
[2]吴志强,《百年城市规划理论史纲-导论》 《重大事件对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意义及启示》
[3]理查德―勒盖茨,《为中国规划师的西方城市规划文献导读》
[4]谢香云,师生互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1,1:64-67
[5]李文成,《国外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0
城乡规划方法导论范文2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相关介绍,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供考生参考选择,赶快来看一下吧!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介绍一、专业概述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测绘与地理信息专门人才,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坚持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工学交替,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测绘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空间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具备熟练应用地理信息软件、解决具体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从事测绘、地质、矿山、水利水电、建筑、铁路和公路建设、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相关企事业的工程测量、地理信息应用与维护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介绍二、培养目标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学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中基础数据的生产、整理、更新和应用等方面研究,以及GIS软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介绍三、培养要求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掌握测绘、地理信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测绘、GIS软件应用、地理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处理、管理的能力;具有计算机操作、先进测量仪器使用等技能。文章来源于吉林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ccutu.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介绍四、主要课程
地图学与地图制图、测量学、AUTOCAD、全球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控制测量学、误差理论与平差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导论、遥感导论、工程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地籍与房产测量、GIS软件操作与GIS数据库建设、GIS工程设计与开发、遥感图像处理与专题信息提取、GIS空间分析与应用。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介绍五、就业方向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在地理信息系统企业从事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制图与建库工作;在国土资源、房地产部门从事地籍测量与地籍数据库建设、管理及房地产信息管理工作;在测绘部门从事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阶段的各项常规测绘工作;在城乡规划、城市建设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农田水利部门从事工程测量和环境监测、土地资源调查与利用等工作;在政府机关从事与空间位置信息有关的信息交流、环境信息管理等工作。
城乡规划方法导论范文3
【关键词】城乡生态系统;安泽;可持续
1 引言:
城乡生态系统是构成并支持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基础,是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城乡生态系统与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城乡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现在中国人工环境的急剧膨胀正逐渐侵蚀着城乡环境中的绿色和自然因素。
目前,发达国家的城乡发展模式已不再是由经济主导的局面了,而是特别重视城乡生态的建设,即保持现实与未来的协调,保持城乡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保持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保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伴随着城乡发展观念以及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城乡生态系统规划地建设理论也应有新的发展。但现在城乡生态系统规划只能反映科学性却无法真正体现生态系统本身应具有的艺术和人文特性。
本文通过对安泽城乡生态系统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力图发掘如何运用城乡生态系统规划来调节城乡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基本要素间的协调关系,并通过尊重和保证城乡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找出塑造高文化品味的城乡生态空间环境的方法。以达到自然、社会、经济等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创造出和谐的城乡生态系统,希望对城乡生态系统的规划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 城乡生态系统的功能
城乡生态系统是以城乡中生活的人为主体,以城乡次生自然要素,自然资源和人工物质要素、精神要素为环境、并与一定范围的区域保持密切联系的复杂人类生态系统。
城乡生态系统不能仅给居民提供游憩场所、生产场所、休闲场所、自然景观等空间,更重要的是对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所起的作用。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城乡生态系统中包含的绿色植物既能维持和改善城乡区域范围内的大气碳循环和氧平衡,又能无能耗地调节城乡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还能调节城乡区域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噪音等等。由此可见城乡生态系统的效益是多方位的综合体现的。
但是城乡生态系统的功能又与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民俗习惯、科学文化、经济生活水平及地理环境息息相关。随着城乡生态系统在城市用地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使其必然会成为影响城乡风貌的重要因素和城乡的重要基础设施,凝结着时代的各种自然、科学、精神价值要素的城乡生态系统,也成为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集结的重要因素。因此,城乡生态系统的发展应与城市文化建设及社会发展同步进行。
总的来说,城乡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创造城市人文景观,提供休闲、健身场所,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还能防灾避难,值得我们重视。
3 安泽县城乡生态系统资源
安泽县隶属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的南中部、临汾市的东部,太岳山脉东南麓。东与屯留县、长子县为邻,南与沁水县接壤,西与浮山县、古县交界,北与沁源县毗连。全县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为1967平方公里。
安泽建国以来,绿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县有林面积由建国初期的9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55.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52.6%。尤其是1994年太行山绿化工程启动以来,年均增加造林面积约6万亩,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进而在“十五”期间有林地面积从136万亩增加到153万亩,增加了17万亩。全县人均林木蓄积量41立方木。在工程建设的带动下,随着造林工作的不断开展,带来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庞大的绿色屏障涵养了水源,形成独特的“安泽小气候”。2001年6月,安泽县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第六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确立了安泽县领先的生态地位。
安泽县县城位于县域地理位置的中部偏西,近年来安泽县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在县域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县域生态系统的建设也是安泽县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成绩很大,如大量建设了城市交通绿化和防护绿化,使得城市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虽然安泽县通过近几十年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绿地建设政策,城乡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比以前有较大提高。但与目前国内绿化先进城市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安泽县现状绿化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思想的不明确使得生态系统的规划方向不明晰,缺乏整体性协调性,缺乏地方特色,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同时,县城城市规划没有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对城市绿地空间的多样化功能认识不足,不注意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绿地景观缺少艺术性和地域特色;从性能来看,安泽县城因为城市较小,绿地的功能比较综合。现有四块绿地的功能性不强,除了文体广场绿地面积较大以外,其它几块绿地功能单一,面积不大,难以构成绿地系统。公共绿地分布在河流和过境公路的旁边,造成居民使用不便,尤其是309国道以北的居民,北部区片没有合适到达的公共活动的场地。安泽县城由城市公园及各类绿化廊道构成的城市休闲开放空间体系没有形成。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缺乏分级,地域分布不均衡,缺少廊道连通,布局孤立。
由此可见安泽县城乡生态系统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因此,虽然绿化投入大,而生态系统收效微,
4 安泽县城乡生态系统规划探索
根据安泽县的城市性质和绿地现状的调查研究,本文对安泽县城区生态系统的目标和构想定位为:调整绿地布局结构,完善绿地类型,提高绿地配置和养护水平,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突出城市特点,使安泽县的绿化与现代化都市的城市形象相匹配,使安泽县在城市生态环境和整体面貌上得到极大改善,城市历史文化环境得以保护和突出。
4.1 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优化城乡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营造城乡特色景观。笔者认为在城乡环境保护规划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必要的措施:
4.1.1 环境的保护
划定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地, 加大保护力度, 确保饮用水源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 鼓励畜禽粪便资源化, 确保养殖废水达标排放。
4.1.2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为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地,对土地承包者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冻结征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草地、林地等,重大建设项目尽量减少占用林地、草地和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4.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时, 应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综合平衡, 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4.1.4 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切实搞好各类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特种用途林等生态公益林。大力发展科技, 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 减少樵采对林木植被的破坏。
4.1.5 保护生态环境
城乡域内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它人为破坏活动。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 走生态经济发展道路。
4.2 城乡生态系统与自然人文资源的结合:
通过利用城市的山水自然资源,合理引导城市功能空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考虑城市未来的拓展方向和模式,完善城市功能组团分隔,构筑安居和发展的山水型园林城市。通过园林绿地建设,弘扬地方文化,改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安泽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布局为:
4.2.1 公园绿地
规划公园绿地的布局应满足市民步行10分钟可以到达县级公园,步行15分钟到达大型公园或生态绿地的原则。规划公园绿地按“片区级”划分, 规划6处片区级公园绿地,其中5处为新增公园绿地,主要布置在生活功能主轴线泽明路上,片区级公园绿地按500米服务半径设置。
4.2.2 组团绿地
为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应在县城中建立组团绿地,做到基本覆盖泥土。应充分利用零散用地种植花木,美化城市生态环境。组团绿地主要分布于城市景观道路两侧、部分河道两侧以及居住区出入口附近,在居住人口密集、商业活动聚积之处、新区和旧区,分别以丰富城市空间环境、消灭绿化盲区为目的,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组团绿化,如:空、荒置地复绿、旧房改造和违章拆建等,争取更多的亲切宜人的绿化空间。
4.2.3 防护绿地
规划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积极营造人工林,在规划区内的山体、河流、水源保护区、工业区周围、市政管线和交通干线两侧布置防护绿地。在高速公路、城市过境道路两侧设置宽度30-50米的隔离绿带;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周围、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及高压线走廊沿线设置一定宽度(10-20米)的隔离绿带。规划防护绿地面积共计48.85公顷。
4.2.4 滨河绿地
滨河绿地主要是在河流水道两侧布局带状绿地,规划宽度一般为两侧各10-50米。
在街头绿地和滨河绿地中需要建设一些活动设施及人工种植花草、树木,成为市民日常休闲的绿地。
4.2.5 住区公共绿地
在县城居住小区建设中,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设置绿化用地,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采用人均2平方米(其用地面积计入居住用地之中)。
4.3 安泽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4.3.1 城市景观风貌要素及特征
基本要素
(1)山:县城位于山谷之中,东西两侧为连绵的山丘。西侧山峰雄伟浑厚,东侧山峰险峻挺拔;山丘遍布绿化,呈墨绿色;山形与山色是县城景观最重要的背景。
(2)水:沁河从县城东部沿山脚而过,是城市景观精华所在。河中有树,各种植被十分茂盛;河床漫滩,河道蜿蜒曲折;水声淙淙,悦耳动听;树、河、声是安泽县城最有价值的景观特质。
(3)林:县城山上到处长满了松树等树林,郁郁葱葱,为城市景观带来了生机和绿色。
(4)城:城市在河谷中沿河呈带状布局,低多层建筑分区明显。
4.3.2 安泽城市景观规划目标:
(1)河谷山城:从地理环境看,安泽县城山丘、河流、城市紧密结合,呈现典型的河谷山城特色,具有较为独特的景观特征。
(2)历史与现代兼容:城区既有以现代建筑为代表的城市景观,又有以历史上形成的大片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平房区为代表的传统地方建筑景观,新旧共存,体现出城市发展的脉络。
(3)传承历史人文:各种建筑符号、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活动等等都体现出了山西本土的文化风格,在城市景观上呈现出独具特色地方人文的特征。
4.3.3 安泽城市景观规划探索:
规划形成以沁河为主要景观廊道,以周边山体、树林为背景,以特色风貌区为重点,山、水、城、园交融的景观格局:
(1)“一心”――规划安泽月亮湾湿地公园及周边景观,为安泽县城公共景观中心。
(2)“三轴”――三条主要道路景观轴线:
一是滨河大道,为滨水景观轴线,具有视线开阔、自然景观丰富等特征;二是国道路,是县城东西方向主要联系通道和主要的城市出入口所在地,具有开阔的视野、变化起伏的地形等特征;三是泽明路,为城市重要公共景观主轴线。三条重要城市景观道路将城市的主要出入口、重点景观地段和结点,以及山与水连接起来,是城市景观认知的重要途径。.
(3)“四区”――五类景观风貌区,包括:
城市公共景观风貌区:为城市公共空间及公共建筑形成的风貌区;
现代城市居住风貌区:为城市现代化居住社区风貌地段;
传统特色居住风貌区:城市中部、泽明南路东侧的平房区是安泽县城最具规模、最具历史特色、建设条件较好的平方建设区,目前居住环境不佳,但平房区建筑群在建筑材料、建筑形式方面具有较强的地方传统特色。建议在平房地区的改造过程中,应充分尊重现状,挖掘这一地区建筑的历史文化资源;
自然景观风貌区:以荀子公园山体、西山山体以及高壁村北山体为主的县城周边山体,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区域。
(4)“六廊”――六条生态景观廊道,塑造沁河及其他6条支流沿线的生态景观廊道。其中,沁河及其沿岸绿地河谷为县城最主要的生态景观廊道,另外以城区内的沁河支流为基础形成的6条生态景观廊道。
(5)“六片”――八片公园绿地。(见表1)
通过这些手段,使市域和市区生态资源背景之间建立联系,并构成自然与人工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生态网络,以达到生态效益最大化。
5 结语
城乡规划的实体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城市与乡村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相互影响的产物。因此在生态系统地规划中,对文化进行有效利用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因此从发展旅游、塑造城市特色角度来看,城乡生态规划应注重寻找有传统文化魅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模式,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从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出发,强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与区域或城乡总体规划目标的一致性,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
同时,生态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系统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仅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城乡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中必须遵循协调共生的原则,使得城乡生态系统形成动态平衡,在这个系统中,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经常处于非平衡状态。只有当城市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时,整个系统的整体效益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焦胜等著,《城市生态规划概论》,北京,化工出版社,2006
[2]黄向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规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学位论文],2007
[3]吴良铺,《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8294);“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8BAJ08B04)
作者简介:
城乡规划方法导论范文4
关键词:川东民居;文化;乡村聚落;保护与改造
前 言
“依山傍水、房在绿中、人在景中”,形成的“小青瓦、白粉墙、坡屋顶、木栏花窗、提脚线、红吊檐”的特色景观,就是川东民居乡村风貌的特色表现,现今依然保存着深厚的地方历史文化。由于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加剧,社会发展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川东民居乡村聚落在城市化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浪潮中、不断被遗弃、被改建、被撤除;高楼大厦,独门套房,小区别墅正形成为新的居住形态和生活形式。
1、川东民居历史文化根源
川东地区为巴文化所在地。战国初,巴国溯江进入川东,将青铜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新石器文化融合起来,也即将巴国文化与巴地文化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巴文化。巴人民风古朴,崇勇尚武,巴文化往往以其大俗的表现形式充分张扬个性,显示艺术魅力,达到大雅的境界。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只能限于较低层次,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栖息环境,他们能做得更多的是以朴素的自然观顺应自然,以简便的手法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川东地区的地域文化与其所处的丘陵地貌和面对的大江大河有着紧密的联系。川东早期先民往往会选择地势较为平坦、水源充沛的坪坝地区,作为生活、繁衍之地。现在川东地区很多地名,如南坪、大石坝、肖家湾等,都可以反映出川东先民选地相土的印记。这些临山靠水的的坪坝地区成为了川东先民的理想居住场所。也反应和体现出川东地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主体思想。
2、川东民居乡村聚落保护与改造实例研究
2.1项目背景
台子上居民点位于重庆市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南部,临近綦万高速路。中华村是重庆市农民新村示范点,有着传承了300多年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永城民间吹打”。中华村以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和生态农业旅游为主。本次规划为贯彻重庆市乡村风貌建设精神,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与部署,通过对台子上居民点的改造指导,进一步推进乡村建设。
2.2保护与改造的目标
全面发展川东地域文化传播的效益。重视村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村落的传统文化节日、风俗。保护川东民居乡村聚落的空间载体。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影响居民生活等的前提下,对村落进行保护和改造设计。
2.3保护和改造的手段
在以保护村落建筑与文化历史为前提,将效益与环境相结合,综合协调文化遗产保护、观光旅游、开发与环保、推广村落历史文化。应充分发挥村落的生态、文化和经济效益,增加就业带动本地发展。
川东民居乡村聚落与地方发展相互协调,并按照合理保护乡村聚落原有建筑历史风貌、保护周边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为主要任务。以乡村聚落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的保护为主,以人为的规划设计为辅助,体现地方特色文化的空间载体。 村落内的环境景观,包括植物种类的选择以及景观规划的形式都要与之相配,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展现川东民居文化及其历史价值。
青砖墙、石板路这些都是川东民居村落的特色,这让人感觉历史的气息。在规划保护川东民居原有乡村聚落时,也要注重保护村旁的河道、农田、山林,绝不能因发展而忽视了自然环境。以保存古村历史建筑、风景自然,建立通畅,可行、可识别性强的文化空间。
2.4建筑的保护与改造
川东民居建筑布局讲求因地就势,平面灵活、变化有序、层次丰富。住宅平面布局以曲尺型和门字型为主,新建住宅则近似于一字型。新规划避免拆大建,通过结合现状质量较好的建筑修建偏房,围合成三合院,从而形成良好的户外活动和交往空间,充分体现出对村民居住习惯的尊重。因势就利,合理布局宅基地,使农民新居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相映成趣。
川东民居建筑体量一般比较小,灰瓦白墙、坡屋顶以及穿斗结构的梁柱是其造型上的典型特征。规划中虽然采用了砖混结构,但为延续川东民居的传统韵味,在建筑外形上保留传统川东民居的元素,如坡屋顶、外廊、青瓦白墙等。墙面用深色线条划分,模仿穿斗的梁柱,墙裙采用当地石材贴面;屋顶形式以小青瓦悬山双坡屋顶为主,辅以单坡形式,屋脊采用小青瓦组合装饰;栏杆、扶手、线脚、垂花等特色构件采用混凝土制作刷赭色漆,突出民居特征,同时也注重现代主义建筑元素的使用,采用现代的建筑处理手法,整合川东民居的建筑形态元素,力求实现乡土建筑的现代化,创造极富乡土特色又现代简约的新式民居。
2.5村落周边田园环境
在地域性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开发正在朝着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由于民居古宅历史悠久,村内中心少数居民古宅有上百年历史,我们除了要规划民居用地和景观设计,还要在保障原有居民、历史不受侵扰的前提下进行村内游人观光等功能设计,村旁流水,风景优美,让来到这里的人感觉静谧而安宁,感受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农业生产的过程,观赏村内历史文物的同时也能观看村民的农产品种植,让人在感受村内古色古香和田园风光的同时感受处于山中的一份简单宁静。民居周边景观构筑物整体以传统风格为主,主要采用传统式川东民居风格;形式可以采用四角亭、六角亭、圆亭、半亭、半廊等。并打造以花、林、园三大自然元素与人的行为活动空间融合,突出人与田园和谐共融。
3、保护与改造的探讨
3.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川东民居乡村聚落的保护和改造应由政府来主导进行,并强化政府的规划指导引导工作和政府的政策资金扶持强度。由城乡规划部门负责规划的空间统筹;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建设和危旧房改造;国土部门负责土地利用的政策把握和土地整治的项目实施;农业部门负责农业产业化项目及其实施;林业部门负责乡村造林绿化的规划实施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水利部门负责水利项目的规划实施等。并且针对民居的改造和整治不同类型分别制定相应规定,明确政府补助费用比例,给与相应补贴,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性补助完成。
3.2以人为本,建立保护机制
对民居的保护重在传承和发展,而其核心是当地居民的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作用。建立川东民居乡村聚落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地人民密切相关。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所在地的人民也是本土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人”。应当有意思的培养当地居民对本土文化的遵从和传承,使每个居民都有了解、学习、保护民居建筑的责任和义务,成为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宣传者和捍卫者。
3.3保护与改造本地化
对民居的保护和改造应依托当地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培育原材料就地供应体系,建设配套产业。同时建立技术培训机制,统一培训工匠,直接参与乡村建设。这样做的优势,一是拉动当地产业发展;二是解决部分当地村民就业问题;三是增加农民收入;四是降低原材料运输等成本,形成建材的地方产业化与促进当地经济的良性发展,也更好促进民居的保护和改造工作。
4、结束语
保护川东民居乡村聚落的确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大致有几个方面:一是巴渝乡土建筑多用木结构,自然损坏严重;二是居民对优秀民居的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三是保护和维修资金严重缺乏;四是管理责任、管理手段、管理方式还存在一些缺失。但我们相信川东民居乡村聚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内涵以及历史文化价值将日益突出,在加强保护的同时,深入研究川东民居文化的社会功能,历史价值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智亚著.重庆古镇[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03.
[2]王路.农村建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德国村落更新规划的启示[J].建筑学报,1999(11):16-21.
城乡规划方法导论范文5
关键词:城市化背景,房地产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3.33-4
基金项目:河北工业大学教研立项支持项目
作者简介:李素红(1978-),女,汉族,河南汤阴人,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
杜娟(1992-),女,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专业:工程管理
李天航(1994-),男,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专业:工程管理
1引言
房地产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行业。城市化导致了人口的大量迁移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导致了对房地产的庞大需求。与当前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的趋势不适应的一个集中性问题是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远远达不到需求,整个产业的人才现状难以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希望得到复合型人才、高端人才,即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包括具备深厚的专业能力、熟练的业务能力、优秀的协调沟通能力、极强的责任心等。人才因素成为了制约房地产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1]。
在此背景下,我们要充分重视房地产类人才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培养人的理念、方法和制度上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本论文旨在在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背景下,通过研究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及其教学内容设计,结合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改善房地产类人才的培养体系,以培养适应社会强大需求的房地产行业复合型人才。
2国内外房地产类课程设置现状
2.1 国外房地产类课程设置现状
国外房地产类课程的高等教育产生较早,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而且,房地产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受到社会、政府、高校等极大的重视。对比工程管理与房地产专业,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工程管理专业通常设置在工学院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学系内,也有些学校在工学院中独立设系。而房地产专业通常设在商学院隶属于工商管理学科,有时独立设系,有时与金融、保险等为同一个系。总体分析,国外的房地产类专业设置特点[2]体现在:(1)加强通识教育的核心地位。(2)结合经济管理和城市规划的专业课程。(3)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灵活多变,在教学上采用的是案例式、沙龙式课程、工作坊、角色扮演、实地考察、讲座和开展项目等不同的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或辩论,课外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课程作业,并提供充分的讨论和演讲机会,激发学生创造性思考,培育团队精神。(4)专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密切。比如请房地产管理人员、房地产公司的决策者以及城市规划师等行业人士授课,更好地促进就业和服务社会。
2.2 国内房地产类课程设置现状
对国内大学的整体情况进行初步调研之后,我们重点分析了几所知名度较高的大学。调研结果显示,各个学校的专业主干课程中都会包含房地产类课程。如房地产开发类,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开发概论等课程;房地产经济学类以及物业管理类的培养学时相对较多;房地产市场营销类、城市规划类和房地产相关法规、政策类的课程大多属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较少。上述课程基本上涵盖了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的主要内容。同时房地产集中实践类课程也十分重要,一般是与其开设的房地产类课程内容相联系的,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房地产市场调研、房地产估价课程设计等。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房地产类课程很少,专业核心课程仅有房地产项目策划和房地产经营与开发,且课时较少,因此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房地产类课程,很难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来满足房地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通过上述分析,国内大部分高校房地产类相关课程欠缺,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房地产方向课程设置更不明确[3]。因此,我们结合我校现状以及调研数据资料,对房地产类课程及其内容进行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3 房地产类人才培养的调研分析
在城市化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房地产类人才的需求,我们分别针对房地产企业人员和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以发现房地产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设计房地产类教学课程及其教学内容。
3.1 房地产企业调研
为了有效地开展调研工作,我们先对房地产企业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了访谈,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调研问卷,主要围绕房地产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内容设置情况,以了解房地产企业对学生知识、经验和能力方面的需求。问卷共调研了20位资深的房地产企业管理人员。调研结果发现,房地产企业认为大学生在从事房地产工作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欠缺,着重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调研显示,企业管理人员鼓励学生参加房地产类前言讲座,了解房地产业现状、发展方向和趋势,建议学生多参加房地产类竞赛,如房地产策划大赛、算量大赛、房地产专业知识竞赛等,还建议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如房地产市场调研、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房地产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等。在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大部分建议开设建设与房地产法规、房地产策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课程。
3.2 在校学生调研
学生问卷部分主要调研了学生对房地产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了解程度和对课程内容的需求等,在考虑学生需求的情况下完善房地产类课程设置。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于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工作很有兴趣,但是比较缺乏信心。学生不太关注房地产的最新发展动态,大部分人只是主要通过网络途径偶尔关注,因此高校可通过开设一些前沿课程或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房地产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目前高校开设的房地产类课程较少,大部分学生认为不能满足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希望学校能够增加房地产类核心课程,如房地产营销、房地产策划等。学生非常愿意参加房地产类课程实践活动,例如房地产类竞赛、调研活动,尤其是实习,希望增加此类课程的开设比例。学生主要参加了房地产策划大赛和BIM(建筑信息模型)大赛,希望通过比赛能够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总之,在学生看来,将来从事房地产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专业知识不足,因此学校应当设计系统的房地产类课程体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4 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及其教学内容设计
4.1 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设置
结合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内外课程设置的现状以及对房地产企业人员和工程管理专业在校学生的调研,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环节设计丰富多样的房地产类课程,主要从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前沿课程(或讲座)、集中实践课、专业竞赛六个方面进行设计,具体设置的课程如下表所示。
4.2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类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1.专业基础课
《城市规划与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的原则和要求,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理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行政管理的理论,城市规划的法规制定、城市规划的行业管理,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管理,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监督检查管理等。
《房地产制度与法规》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法律规范概述、房地产开发用地法律与制度、城乡规划法律与制度、城市房屋拆迁法律与制度、工程建设法律与制度、房地产开发法律与制度、房地产交易法律与制度、房地产登记法律与制度、房地产中介服务法律与制度、物业服务法律与制度等。
2.专业必修课
《房地产项目策划》旨在提高学生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全程策划的能力。教学主要内容有:项目的前期定位策划(包括市场调研,项目定位,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等)、项目的推广整合策划(包括项目的VI设计,项目推广期、促销期、强销期、收盘期投放多种媒体的广告方案设计和各种促销活动的策划方案等)、项目的销售招商策划(分阶段销售价格的确定,项目的商业部分还要进行业态定位策划和招商策划)等。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系统地介绍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全过程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房地产企业融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房地产建设过程的管理(包括勘察设计、招标、建设等)、房地产项目的营销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项目后评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案例等。
《房地产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结合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介绍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主要内容为:房地产市场相关法规、房地产项目招标投标概论(招投标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等);合同管理包括监理合同、房地产项目勘察设计合同、房地产项目施工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材料设备供应合同、保险合同、担保合同、合同管理、合同争议、总分包合同、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等。
《房地产市场营销》是以营销过程为主线,系统介绍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理论、内容和方法、操作思路、操作流程、操作方法及实务操作内容,并包含案例分析和对国内外房地产市场营销的新经验、新成果、新理念进行解读。主要课程内容包括:房地产市场营销导论,房地产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房地产市场交易形式、房地产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房地产市场调查,房地产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房地产企业竞争战略、房地产市场营销战略,房地产产品策略,房地产价格策略,房地产营销渠道策略,房地产促销策略,房地产市场营销管理,房地产销售与管理。
《物业管理》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物业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物业管理的基本环节,物业管理性质与基本理论,业主自治管理,物业服务企业,前期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综合管理服务,物业经营管理,物业管理的招投标,物业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物业管理资金等。
3.专业选修课
《房地产经济学》通过对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功能透视,阐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介绍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供求管理、房地产价格、房地产周期、房地产产权与住房制度、房地产税收、房地产宏观调控、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是集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知识于一体的一门专业课程,内容包括:房地产的基本概念以及房地产价格的特征、房地产与房地产估价、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估价原则与估价程序、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房地产估价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房地产估价的几种方法及其应用、房地产估价报告等。
《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系统、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房地产项目风险估计、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价决策、房地产项目风险回避、房地产项目风险控制、房地产项目风险转移、房地产项目风险自留。
4.前言课程(或讲座)
《房地产政策及最新发展动态讲座》内容可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宏观经济热点问题解析、金融形势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与房地产投资战略、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发展等。通过多内容、多层次的讲座使学生对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有初步的把握和认识,并且逐步渗透给学生分析房地产市场现状的方法,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独立认识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及时把握住机遇。
《国内房地产企业的人才战略讲座》主要通过邀请企业专业人士,介绍房地产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从房地产企业人才招聘、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角度进行人才战略分析。学生通过了解房地产企业的人才战略,结合人力资源结构,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可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城乡规划方法导论范文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等各类相互联系的危机日趋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20世纪50年代前后,不断爆发的环境危机以及出现世界闻名的“公害事件”,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1953年,美国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J.H.Steward)在《进化和过程》一书中,率先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文化生态学以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与天然环境及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调试及内在联系。这一时期,一些从事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与研究的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其中1948年成立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56年成立的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1956年成立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等逐渐在相关领域发挥重要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地理学的理论方面,自然与人文的统一性已经在全世界得到确认。在人地关系方面,形成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论”,从而奠定了现代地理学的统一性与综合性。和谐论主张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以谋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间的协调,例如日本学者石田宽就曾提出“预防破坏景观,建设一个和谐的景观”的主张。
第一位唤起人们关注自然环境的是美国海洋生态学家R.卡森(R.Carson),她于1962年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提醒人们注意这样的事实,即现代人由于滥用DDT及其它杀虫剂,已经伤害许多生命,严重的改变了自然生态。人类再不节制,未来的春天将不再鸟语花香、热闹缤纷,而是一片死寂与静肃。由于对环境脆弱本质和相互依赖的特点认识不足,人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破坏着自然环境。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博尔丁(K.E.Boulding)发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论文,第一次提出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形成以生态经济效益,即生态系统和经济体系相互作用的经济效益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张在人口,工业迅速增长,自然资源消耗加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工业和现代农业所造威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把经济发展同环境,资源,生态结合起来研究其经济效益。此时,原有的东方文明中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重新引发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主张将其作为国家的重要职责。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与景观和环境相关的概念开始出现在有关国际文件中,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62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2届会议在巴黎通过的《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第一次提出了保护景观的目的,指出“为本建议之目的,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征系指保存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修复无论是自然的或人工的,具有文化或艺术价值,或构成典型自然景观的自然、乡村及城市景观和遗址的任何部分”。1964年5月,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在威尼斯通过的《关于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的国际》(威尼斯),第一次在文物古迹的保护中引入了环境的概念。指出:“历史古迹的要领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i969年,L.麦克哈格(L.McHarg)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从自然、历史、人文的角度探讨了环境问题,描述了自然过程如何引导土地开发。规划设计结合自然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而且还标志着生态学方法第一次完整地引入了城市规划之中。
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工业化的高速度发展,自然资源、人口、粮食和环境等一系列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正在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生物圈。为了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措施,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制定了国际生物计划,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人与生物圈(MAB)国际组织,开展森林、草原、海洋,湖泊等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农业,城市。污染等有关的科学研究。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第一次明确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定义。其中“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而遗址则指“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自然遗产”则包括:“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其中“文化遗产”中的“自然与人联合工程”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
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会议在内罗毕通过的《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内罗毕建议),第一次提出了“历史和建筑地区”的概念,指出:“‘历史和建筑(包括本地的)地区’系指包含考古和古生物遗址的任何建筑群。结构和空旷地,它们构成城乡环境中的人类居住地,从考古、建筑,史前史,历史,艺术和社会文化的角度看,其凝聚力和价值已得到认可。在这些性质各异的地区中,可特别划分为以下各类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及相似的古迹群”。同时明确了“环境”和“保护”的定义,即“‘环境’系指影响观察这些地区的动态、静态方法的。自然或人工的环境”。在这层意义上,定必不仅涉及趋于静态的文物,建筑物与遗址,还考虑到社会文化进程中的动态性以及历史和建筑地区环境要素的延续性,而“‘保护’系指对历史或传统地区及其环境的鉴定,保护。修复。修缮,维修和复原”。之后,人类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更加引起世界范围的重视。
1977年12月,一些国家的著名建筑师、规划师,学者和教授,在秘鲁马丘比丘山的古文化遗址,签署了具有宣言性质的《马丘比丘》。其中“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和保护”部分指出:“城市的个性和特性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在该的结束语中写到:“古代秘鲁的农业梯田受到全世界的赞赏,是由于它的尺度和宏伟,也由于它明显地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它那外表的和
精神的表现形式是一座对生活的不可磨灭的纪念碑,在同样的思想鼓舞下,我们纯朴的提出这份”。这一在文化景观遗产地诞生的庄严,无论对城市规划领域的观念更新,还是对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扩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恰好也在1977年,《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操作指南)作为《世界遗产公约》的实施细则予以公布,明确提出了评价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标准及其真实性、完整性和相关管理要求。在理论界,J.D.西蒙兹(J.D.Simonds)在《大地景观》(1978)中全面阐述了生态要素分析方法、环境保护,生活环境质量提高,乃至于生态美学的内涵,从而把生态景观研究推向了“研究人类居住空间与视觉总体的高度”。
1980年8月,在东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地理大会上,大会主席伦敦大学教授M.J.怀斯(M.J.Wise)在开幕词中指出,“在今日世界人口日增,环境急剧,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仍的处境中,如何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美国未来学者A.托夫勒(A.Toffler)于1980年出版了《第三次浪潮》,认为人类已经经历了两次巨大的变革浪潮:第一坎是农业革命。第二次是工业革命,而电脑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人了第三次浪潮,即信息革命时代,并将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政治准则、生活方式、社会传统及意识形态等。美国经济学家J.奈斯比(J.Naisbitt)于1982年出版了《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提出了未来社会的十个发展方向。在诸多学派中,人文主义学派强调城市空间秩序最终是生态秩序的产物,人类社会在生物学和文化的两个层面上被组织,从而发生着类似于生物界的竞争,淘汰,演替等过程。生态主义学派强调城市是一种生态系统,人的生活要从自然界的背景中得到理解。因此人不再是中心,而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必须放弃那种认为科学和技术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错误想法,变得谦虚、温和与适度。这些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尊重顺应,到控制征服,到保护利用,直至上升到和谐共处的演进过程,启发人类在获得改造世界巨大能力的同时,应谋求更加理想的人居环境。1984年,M.荷夫(M.hough)在《城市形态和自然过程》中重点论述了城市的自然演进过程与城市空间营造的关系问题。
以上国际文件中的定义,理念和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思想,成为文化景观概念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在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84年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8届会议上,关于文化景观的概念已经予以提出并讨论。会议指出“纯粹的自然地已经十分稀少,更多的是在人为影响之下的自然地,即人与自然共存的区域,这些区域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重要的价值”;“应将‘文化’与‘自然’同等看待,力求避免两级化;《世界遗产公约》目的不是‘选定’景观,而是在一个动态的和演变的框架中保护遗产地的和谐与稳定,更深层次的含义就是使人们逐步意识到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8届全体会议,在华盛顿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华盛顿),该“涉及历史城区,不论大小,其中包括城市,城镇以及历史中心或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除了它们的历史文献作用之外,这些地区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的价值”。《华盛顿》列举了历史地段应该保护的内容,其中包括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等涉及文化景观的内容。从这些内容看,历史地段保护更关心的是整体环境,强调保护和延续其中人们的生活。该还归纳了保护历史地段共同性的问题,指出“今天,由于社会到处实行工业化而导致城镇发展的结果,许多这类地区正面临着威胁,遭到物理退化、破坏甚至毁灭”。
在我国,近代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是在20世纪20~30年代,通过外国传教士和我国派往的留学生而陆续传入国内。1926年迄至1949年,在先后成立的+多所大学地理系内系统地进行讲授,其中以法国人文地理学家J.白吕纳(J.Brunhes)为代表的人地相关论和以英国经济地理学家L.D.斯坦普(L.D.Stamp)为代表的经济地理思想具有广泛的影响。前者认为人对人地关系的形成具有选择的可能和自由,而后者倡导经济地理应用于城乡规划。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理论刊物上发表的一些有关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农业分区,城市地理,边疆勘察、地区综合考察,以及人文景观等方面的著作,表明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研究工作相互交错。但是,此后的一些年代里“除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以外的人文地理学其他的分支均被视为唯心主义学术思想而一概摒弃”。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摸清各地区生产布局。流域区划,铁路选线,区域规划,农业区划以及建设条件,资源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情况,为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道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于是就出现了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一衰一盛迥然不同的局面,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结束。
近30年来,“景观”和“文化景观”的概念,在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学科中被广泛应用,并对其定义与内涵进行了系统的考证与阐释。谭其骧先生推动了我国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对我国民族迁徙和文化作了大量的研究。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主,吸取了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李旭旦先生是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同时致力于区域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他强调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人地关系论”,研究的目的是谋求人地关系的协调。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主张从研究文化景观来分析人地关系。侯仁之先生倡导以现代地理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几十年来,他孜孜不倦地探索北京城市起源、城址变迁,园林营建、水源开发利用,地下古河道复原及城市平面布局特点等,对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不断提供科学的依据。早在1950年,候仁之先生就曾建议将大学历史课中的“中国沿草地理”改名为“中国历史地理”,认为历史地理学的任务是探讨一个地理环境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发展演交的规律。1962年,他发表了《历史地理学刍议》一文,进一步阐明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及与传统沿草地理的重要区别,使其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在以后的数十年间,他先后出版
了《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历史地理学概述》等专著,为这一学科的建立,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侯仁之先生这一理论体系的阐述,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我国现代文化景观遗产研究的独立探索。
上述众多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皆成为文化景观遗产概念的思想基础。同时,我国关于区域社会和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早在20世纪30年代,冀朝鼎先生就在《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提出了“基本经济区”的概念,探讨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基本经济区分布情况,并认为它们是我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经济基础和地方区划的地理基础,实际上也与文化发展演变的区域特性是基本一致的。李旭旦先生在《人文地理学导论》中指出,“长期以来,地理学科总是分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互相密切联系的组成部门。但近30余年来,我国一直按照1950年代苏联一部分地理学者的片面论述,把地理学分裂成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两门各自独立的学科,不仅割裂了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客观联系,还把人文现象的研究局限于经济上的生产配置这一狭隘的范畴之内”。今天“人文地理学正和新兴的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区域科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力求在解决世界性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等重大社会问题上作出贡献,从而促进了人文地理学在方向内容与方法上的创新”。谭其骧先生也在1980年代提出“不能笼统地,简单地谈论中国文化,而在任何时代,都不存在一种全国共同的文化,文化的地区差异应予以足够的注意”。
在考古学研究方面,经过几代考古学家的努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学的年代谱系,在全国各地就已经基本建立并逐步得到完善和细化。长期以来,人们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视黄河流域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将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最近20年的一系列考古发现,迅速扩展了人们的视野,面对各地不断涌现的史前时代的城址、祭坛、大墓,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精美的玉器、陶器和漆器,人们看到了中华远古文化的多源和多彩,看到了中国文明起源过程的新层面,也了解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之久远,成份之复杂。“多元一体”是我国文明起源、发展的重要特征,地域之间的差异以及千丝万缕的联系,无疑是认识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思路,也是区域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多元一体”的文明进程,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单元,考古学、历史学。地理学家们对我国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开展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工作。除此宏观的地域文化研究之外,还有不少着眼于具体文化现象的历时性或共时性区域研究成果,为深入了解我国文化遗产的区域特性,以及发展演变的时空背景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也成为我国文化景观研究的重要方法。
“20世纪70~80年代是中国考古学发展走向成熟的转折期,经过60年代的摸索和解悟,终于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考古学发展道路,一个带根本性的学科理论,这就是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着眼于各地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从全国范围将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分为六大区系,即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点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己、的东方: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在此基础之上,他提出了著名的“考古文化区系类型说”,即“区是块块,系是条条,类型是分支”,既指明了文化的区域差异,也阐述了文化的历史传承。这一学术思想在考古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带动了国内区域考古学的深入发展,严文明先生曾论及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将中国考古学文化划分为中原、甘肃,山东,燕辽,江浙和长江中游六大文化区。张光植先生也曾将龙山时期文化划分为相互关联的山东,良渚、黄河中游、齐家河。清龙泉五个区。这些都是基于史前考古学文化特征而进行的区划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文化的区域性。上述考古学文化的划分,本身就说明了中国文化内涵丰富多采,正如苏秉琦先生言简意赅地概述为“满天星斗”。
文化景观遗产的探索与国际共识
随着人们对世界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认识的逐步深化,促使人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角度去分析和梳理文化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和建立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和相应的保护方式,手段、体系,受到关注与保护的文化遗产类型也在不断扩充,例如“历史城镇”、“传统村落”,“运河遗产”和“文化线路”等特殊的文化遗产类型。这些新型文化遗产的共同特点,都体现出文化与自然两者的密切关联和相互结合,世界文化遗产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并拥有了更为深刻的涵义。198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考察我国申报项目――泰山时,发现泰山不同于一般世界遗产项目的独特价值,即它不仅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的标准,也同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促使了在世界遗产类别中,“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这一新类别被认可。文化景观遗产概念的最终确立源自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1992年10月,世界遗产中心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法国的拉贝第皮埃尔召开关于将“文化景观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专题研讨会。这是文化景观遗产在迈向世界文化遗产的道路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为了适应文化遗产的整体区域与多样化类型,来自各成员国的专家分别对《操作指南》提出修改意见,讨论了新修订的文化遗产评估标准,并总结出文化景观遗产的定义、分类和提名等方面规定,建议将杰出的文化景观遗产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体系之中。
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上,决定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景观遗产纳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在《世界遗产公约》公布120年后,世界文化遗产的体系中增加了“文化景观遗产”这一新的类型。文化景观遗产的确立意义重大,使人类和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文化遗产中得到具体的体现。其背景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存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人类需要保存土地利用的历史和遗迹,维持生物的多样性,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健康的发展。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第一条的内容,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文化景观遗产代表着“自然与人类联合工程”,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兼具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保护的要求与特性。长期以来,世界遗产始终在“文化”与“自然”两个支点之间寻求平衡,而文化景观遗产将文化与自然两种因素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平衡与稳定。“文化景观”是指自然与人类创造力的共同结晶,反映区域的独特的文化内涵,特
别是出于社会、文化、宗教上的要求,并受环境影响与环境共同构成的独特景观。“文化景观”也是从较大的范围、较充分的规模去发现和认识在某种特定环境中人的创造和生存状态。
自1992年文化景观遗产正式确定为世界遗产中的特殊类型以来,人们的认识发生了许多变化,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联,被明显重视起来,衡量世界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评估标准也经历了多次改变与调整。其中,许多实质性的进展与文化景观遗产类别的纳入,以及对其不断深入的思考直接相关。文化景观遗产的确立使世界遗产更具平衡性和代表性,也使世界遗产所代表的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之间的关系更加全面和深刻。在《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的附录中,把文化景观分为“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和“关联性文化景观”三种类型。“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他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关联性文化景观”以其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缺失文化的物证为特征。文化景观遗产作为连接文化与自然的纽带,更加体现出“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与以往的单纯层面的遗产相比。它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993年lO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德国都柏林举行“有关具有突出世界价值的文化景观的专家会议”,提出了“未来行动计划(文化景观)”。该行动计划总结了有关提供“成员国在确认,评价,提名和管理文化景观进八《世界遗产名录》的资格方面的指导”,以及准备“对文化景观进行专题研究”的建议。1994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8届会议提出建立具有代表性与平衡性《世界遗产名录》的“全球战略”。并认为主题研究可以作为建立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名录》的有效方法。人们意识到,欧洲建筑与宏伟,壮观的人造景观等古迹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占据优势地位,而具有深度,复杂度和与环境建立多样化联系的传统文化却鲜有代表。而这种不平衡性正是由于过去将“文化”与“自然”遗产过于简单地一分为二所造成的,新纳入的文化景观遗产显然可以作为调整失衡的杠杆。同时,《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本身也在不断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的精神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进行调整和完善,逐步扩充世界遗产的类型及其所代表的普遍价值。1977年~2005年间,《操作指南》先后修改达17次。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素方面,从重视单一文化要素的保护,向同时重视由文化要素与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要素保护的方向发展。例如兼具文化和自然复合特征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由文化要素与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文化景观遗产,均成为国际社会探讨加大保护力度的对象。
另一方面,在国际景观生态学会(IALE)与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举办的大型学术活动中,都有景观与文化的专题讨论会。1994年在美国地理学家协会第90届年会上有“文化研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神话,景观、通讯”专题报告会;1994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大会提出,要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来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促进文化景观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1995年国际景观生态学会大会上对景观类型与人类活动特征、景观建设的量化因子、21世纪的文化景观、持续发展与文化景观等命题都有所涉及。1999年,美国学者霍纳蔡夫斯基(Honachefsky)提出“生态导向”的概念。他认为美国城市的无序蔓延及其对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将土地的潜在经济价值置于生态过程之前所致,因此提出“生态优化”的思想。这一思想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积极响应,并开始从“生态优化”所强调的单纯“保护”,向利用生态来引导区域开发的“生态导向”思想方向发展。在这一思想推动下,美国在区域开发中开始推行“精明增长”计划,提出了控制城市蔓延,保护农地,保护生态与社会人文环境、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精明增长目标。精明增长作为一种旨在平衡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区域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积极的响应。
在此期间,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国际公约和文件相继问世,成为人们步入21世纪的共同行动纲领,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例如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类住区”会议,发表了《伊斯坦布尔宣言》,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我国也制定并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之一。21世纪人类进入“生态时代”,生态思想成为人们解决所有与生命现象有关问题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思想,在这一背景下,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极为重要。同时,在21世纪,国际上已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拓展为包含景观在内的四个层次,文化景观被放在重要位置,并赋予崇高的使命。文化景观既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后储藏所”,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不可或缺的内容,既是反映过去人类土地利用的历史和遗迹的证据,也应该成为人类土地持续利用的样板,并为人类提供享受美和愉快以及自然与文化多样性的机会。
随着文化景观遗产进入世界遗产范畴,对其进行有效管理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各国将文化遗存的区域保护与国家和地方的文化和生态建设,社会发展等结合起来,带有预见性的划定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区,为城市规划,政府管理、土地利用等密切相关的部门预先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以及新的保护和管理思路,为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例如美国最早通过设立“国家公园”(nationalpark)制度,坚持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公益性、完整性、科学性,将重要的文化景观遗产地收归国有,完整地保留了大面积的、类型丰富的国家财富;在意大利,一般强调不改变文化遗址现状,尤其重视环境要素的保护,例如在庞贝遗址的保护中得以充分体现;在英国约克郡曾通过“地下古迹分布图”的编制为保护对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从而免遭大规模城市建设的破坏,在日本,通过国家,地方立法,由中央。地方政府保护实施,使得京都和奈良等地作为历史史迹保护区被整体保护下来:在德国,结合现代航空测量,遥感技术,频繁对国土范围内的文化遗存进行普查。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的
形成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进入20世纪后逐渐达成共识。2001年2月,来自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考古,建筑、市镇规划及遗产地管理等领域的专家相聚越南会安,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研讨会,探讨建立和颁布最佳保护范例的区域性标准,以确保亚洲遗产地的内在价值得到应有的保护。会议强调了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在亚洲,天然和人造遗产不仅与其自然地理和文化环境有着不解的联系和渊源,同时也是更多非物质性文化传统的表现背景。因此,与会专家尤其强调了自然遗产地,非物质遗产和文化景观的保护规范间的相互关联性”。针对文化景观,会议认为“文化景观是指与历史事件。活动,人物相关或展示出了其他的文化或美学价值的地理区域,包括其中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以及野生动物或家禽家畜”。与会专家认为“文化景观反映了不同文化的有机哲理和观点,必须得到了解和保护”。同时,“文化景观并非静态。保护文化景观的目的,并不是要保护其现有的状态,而更多的是要以一种负责任的。可持续的方式来识别,了解和管理形成这些文化景观的动态演变过程”。200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会安通过了《会安草案――亚洲最佳保护范例》。
2003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期间,曾就拟在维也纳“中央车站项目”场址建造三栋高层塔楼的问题,以及就世界各地历史性城市,包括世界遗产城市及其附近,出现的高层建筑建设这一常见问题展开了辩论。经过辩论,世界遗产委员会要求世界遗产中心就这一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2005年5月,主题为“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管理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景观”的国际会议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实地考察了维也纳历史城市景观的保护状况。维也纳的历史城市景观以中、低层公寓楼为特点,楼房普遍为4―6层,整个城市的屋顶采用19世纪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形成协调的城市文化景观。教堂和其他宗教建筑的穹顶和尖顶,从城市的各个角度清晰可见,发挥着地标性建筑的作用。而建造于20世纪50~70年代的几栋高层办公建筑,由于位于历史中心的边缘地带,当时并没有被视为对城市文化景观的侵扰。2001年,维也纳历史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提高了市民对城市文化景观价值的认识,他们对新的高层建筑可能对城市轮廓线和文化景观遗产产生的影响提出质疑,并由此引发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关注。维也纳会议还讨论了有关北京、加德满都。科隆、里加、波茨坦,阿维拉和危地马拉城等世界遗产城市的高层或当代建筑的案例,这些城市一直在不断投资兴建新的基础设施、住房和办公场所,且这种现象会持续下去,并进而对城市文化景观构成长期威胁。
维也纳会议讨论的焦点包括,如何协调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地区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如何在满足持久投资需要的同时不破坏城市的历史特点和文化特征;如何确定文化景观可以接受的变化限度,如何建立适用的评估和评价标准等问题。会议形成了《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景观备忘录》(维也纳备忘录),并提交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9届会议通过。《维也纳备忘录》是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它侧重于当展对具有文化遗产意义的城市整体景观的影响,其“历史城市景观”的概念超出了以往国际和相关建议中通常使用的“历史中心”,“整体”或“环境”等传统术语的范围,涵盖的区域背景和景观背景更为广泛,综合考虑了当代建筑、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文化景观完整性之间的关系,被视为提倡采取综合方法维护城市景观的重要声明,并作为《内罗毕建议》的补充性区域级指南。在此基础上,2005年lO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届《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在巴黎通过了《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景观宣言》,宣言“强调将当代建筑恰当地融入历史城市景观中的必要性,并强调在计划进行当代干预时开展文化或观赏影响研究的重要性,宣言要求各缔约国”将《维也纳备忘录》中确定的原则纳入各自的遗产保护政策”。
在2005年版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对一直以来沿用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相关标准进行了合并,规定,“如果遗产符合下列一项或多项标准,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会认为该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1、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2,体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价值观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3,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4,是一种建筑,建筑群,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发展阶段:5、是传统人类聚居。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扭转的变化的影响而脆弱易损;6,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文化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7,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8、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发展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9,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10,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或保护角度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