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传球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篮球传球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篮球传球教学设计

篮球传球教学设计范文1

1.1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篮球运动所强调的是团队精神,要求队员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因此需要每一位参与者都要建立起全局观念。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具有极强的个性,鼓励他们参加篮球体育项目,可以培养学生树立团队精神,并提高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在篮球运动中,需要每一位队员都积极默契地配合,通过不间断地传球、掩护、接球等等动作,直到投篮,都需要每个人从团队的角度定位自己,并积极地参与其中。可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但深化了体育教学新的课程改革目标,而且还提高了篮球教学效率和质量。

1.2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实现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高职高专的学生对于篮球知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那么在篮球教学中就要差别对待。从具体的教学角度而言,对于篮球技术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生而言,如果进行篮球的基础教育,无疑是浪费时间,而且会因学不到新的知识而丧失了学生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兴趣。如果讲解太过深奥的篮球知识,很难于被篮球水平较差的学生所领悟。另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学生。引用合作学习理论设计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划分要保证小组综合水平基本均衡,实施小组相互协作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以提高小组的篮球技术整体水平。

2高职高专篮球教学中合作学习理论的应用策略

在合作学习理论中,教师要做好合作任务的分配工作,进行监督、干预和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任务提出来,由学生自己选择任务完成的方法。另外,还要制定出各种合作学习方法,如组内竞赛法、组间竞赛法、分工学习法等等。

2.1为调动学生参与篮球教学的积极性,举行小组间篮球比赛。篮球是多数高职高专学生所喜爱的运动,但是对于体育课中的篮球教学却总是提不起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于篮球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可以设计小组篮球比赛开展篮球教学。为了赢得比赛,小组之间的篮球比赛就会充满竞争的味道,进而督促小组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让学生一展自我篮球技巧,不但可以使学生将篮球天赋施展出来,而且还可以发挥学生篮球技术的潜在能力,提高篮球竞技水平。教师的作用是针对于小组成员的相互协调性予以指导和控制,并根据比赛的节奏派发组员间任务,以获得合作学习理论的效应。采用篮球竞赛方式开展篮球教学,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享受到竞技的乐趣,并达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

2.2讲解传球和接球技术的过程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传球、接球是篮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动作,需要篮球队员之间默契合作,以提高篮球整体队伍的篮球技术水平。在篮球比赛中,传球、接球是两个队员之间协作完成的技术动作,团队的协作水平直接关乎到篮球比赛的质量。篮球的传球,涉及到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力量,要获得良好的传球效果,就要将三者的力量协调好,力求动作连贯而有力。此外,为了提高传球的质量,还要对传球的速度以及传递的准确度进行练习。接球的时候,除了要将传过来的球接住,还要注意接球动作的连贯性以及接球的姿势,传球、接球是两个连接的技术动作,传球的质量要由接球者来反馈,接球的质量要通过传球者来检验,相互之间的联系,确定了合作学习基础。在篮球体育比赛中,传球、接球是联系赛场队员纽带,作为团体合作战术,对于比赛的结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3在篮球教学中,组织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在篮球掩护配合战术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设计三对三的篮球对抗形式,让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划分上,按照学生的能力分成为多个小组,实施同级别的对抗赛。教师作为篮球教学的引导者,要格外关注篮球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请同组的学生指导,建立团队学习的氛围,也可以根据小组配合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做到因材施教。

2.4注重篮球合作学习过程方法的多元化评价。在篮球教学中,要以整体成绩作为最终评判的依据,并给予奖励。在合作学习中,评价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对于学生以客观而准确地评价,不但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鼓励和促进的作用,而且还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按照合作学习理论的教学评估方式,要将小组整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那么每一位组员都要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并通过相互合作,才有可能获得预期的结果。当阶段性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就要对小组成员所掌握的篮球技巧进行测试,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便于学生及时矫正。为了提高篮球教学水平,教师对于考核中所发现的问题要重点讲授,并以典型示范和重复教学的方式,以保证学生达到练习的标准。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篮球学习的评价要更为注重学生提高的过程。评价的主体由原有教师评价转为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对于篮球教学的评价,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对于篮球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通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鼓励学生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挑战。通过评价,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篮球运动中的进步幅度,以评估自身的发展潜力。在课堂评价中,以评价小组参与为主。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为学生的进步而喝彩,以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中参与评价的学生,可以培养理解他人、善于倾听的品质,让学生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敢于针对自己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质疑。篮球合作教学模式具有个性化、创造性的特征。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中,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

3结论

篮球传球教学设计范文2

1 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教学策略,也是学习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通过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所强调的是集中授课、集体学习的形式。教学的对象为小组,而教学计划也是教师引导,以小组成员共同学习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培养更为倾向于学生的认知、情感以及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学习合作是学生的被动听课转向主动参与,讨论式学习。对于合作学习的教学评价,则是将完成个人学习目标建立在小组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集体意识。剖析合作学习理论的内涵,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是以小组学习作为基本形式的。其次,合作学习的动力资源是教学因素互动式合作所形成的动态反应。因此,合作学习是建立团体合作的基础上的,以团体成绩作为奖励的重要依据。篮球教学合作学习理论应用模式见下图。

2 在高职篮球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理论的必要性

2.1 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篮球运动所强调的是团队精神,要求队员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因此需要每一位参与者都要建立起全局观念。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具有极强的个性,鼓励他们参加篮球体育项目,可以培养学生树立团队精神,并提高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在篮球运动中,需要每一位队员都积极默契地配合,通过不间断地传球、掩护、接球等等动作,直到投篮,都需要每个人从团队的角度定位自己,并积极地参与其中。可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但深化了体育教学新的课程改革目标,而且还提高了篮球教学效率和质量。

2.2 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实现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高职高专的学生对于篮球知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那么在篮球教学中就要差别对待。从具体的教学角度而言,对于篮球技术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生而言,如果进行篮球的基础教育,无疑是浪费时间,而且会因学不到新的知识而丧失了学生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兴趣。如果讲解太过深奥的篮球知识,很难于被篮球水平较差的学生所领悟。另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学生。引用合作学习理论设计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划分要保证小组综合水平基本均衡,实施小组相互协作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以提高小组的篮球技术整体水平。

3 高职高专篮球教学中合作学习理论的应用策略

在合作学习理论中,教师要做好合作任务的分配工作,进行监督、干预和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任务提出来,由学生自己选择任务完成的方法。另外,还要制定出各种合作学习方法,如组内竞赛法、组间竞赛法、分工学习法等等。

3.1 为调动学生参与篮球教学的积极性,举行小组间篮球比赛。篮球是多数高职高专学生所喜爱的运动,但是对于体育课中的篮球教学却总是提不起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于篮球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可以设计小组篮球比赛开展篮球教学。为了赢得比赛,小组之间的篮球比赛就会充满竞争的味道,进而督促小组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让学生一展自我篮球技巧,不但可以使学生将篮球天赋施展出来,而且还可以发挥学生篮球技术的潜在能力,提高篮球竞技水平。教师的作用是针对于小组成员的相互协调性予以指导和控制,并根据比赛的节奏派发组员间任务,以获得合作学习理论的效应。采用篮球竞赛方式开展篮球教学,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享受到竞技的乐趣,并达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

3.2 讲解传球和接球技术的过程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传球、接球是篮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动作,需要篮球队员之间默契合作,以提高篮球整体队伍的篮球技术水平。在篮球比赛中,传球、接球是两个队员之间协作完成的技术动作,团队的协作水平直接关乎到篮球比赛的质量。篮球的传球,涉及到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力量,要获得良好的传球效果,就要将三者的力量协调好,力求动作连贯而有力。此外,为了提高传球的质量,还要对传球的速度以及传递的准确度进行练习。接球的时候,除了要将传过来的球接住,还要注意接球动作的连贯性以及接球的姿势,传球、接球是两个连接的技术动作,传球的质量要由接球者来反馈,接球的质量要通过传球者来检验,相互之间的联系,确定了合作学习基础。在篮球体育比赛中,传球、接球是联系赛场队员纽带,作为团体合作战术,对于比赛的结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3 在篮球教学中,组织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在篮球掩护配合战术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设计三对三的篮球对抗形式,让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划分上,按照学生的能力分成为多个小组,实施同级别的对抗赛。教师作为篮球教学的引导者,要格外关注篮球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请同组的学生指导,建立团队学习的氛围,也可以根据小组配合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做到因材施教。

3.4 注重篮球合作学习过程方法的多元化评价。在篮球教学中,要以整体成绩作为最终评判的依据,并给予奖励。在合作学习中,评价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对于学生以客观而准确地评价,不但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鼓励和促进的作用,而且还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按照合作学习理论的教学评估方式,要将小组整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那么每一位组员都要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并通过相互合作,才有可能获得预期的结果。当阶段性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就要对小组成员所掌握的篮球技巧进行测试,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便于学生及时矫正。为了提高篮球教学水平,教师对于考核中所发现的问题要重点讲授,并以典型示范和重复教学的方式,以保证学生达到练习的标准。

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篮球学习的评价要更为注重学生提高的过程。评价的主体由原有教师评价转为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对于篮球教学的评价,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对于篮球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通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鼓励学生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挑战。通过评价,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篮球运动中的进步幅度,以评估自身的发展潜力。

在课堂评价中,以评价小组参与为主。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为学生的进步而喝彩,以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中参与评价的学生,可以培养理解他人、善于倾听的品质,让学生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敢于针对自己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质疑。篮球合作教学模式具有个性化、创造性的特征。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中,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

篮球传球教学设计范文3

亮点

首先,董明华老师有效地把握住仰卧成桥的教材。所授内容属于水平二体操技巧类项目,笔者认为两个课时为宜,第一课时重点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方法,难点解决挺髋、反手推臂动作。第二课时拓宽教学内容。此外,技巧类的体育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缺乏尝试体验,没有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认为此类活动枯燥无味,影响教学的有序开展。董老师充分考虑第一课时的难点,采取一系列的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会挺髋动作。

其次,适应了小学生身心特点,通过层层递进的游戏,吸引练习的兴趣。三年级是中、低学段,学生认知水平低,对新事物好奇,乐于尝试各种游戏。董老师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安排头顶传球的游戏,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劲头十足地参与游戏。如游戏伊始,发现个别学生柔韧性差,一味地头顶传过,腰没有成反弓,老师说:“有一组学生传得又快又好,开心地把腰都用上了!”真正让学生在“比”的气氛中,“玩”得劲头十足!在双手腰下和头上拍手游戏中,学生的激情达到了顶峰,听到口令1-2双手胯下击掌,口令3-4头上击掌,在“啪啪”的掌声中,挺髋的动作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最后,教学设计能够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步步深入。董老师一直在传达:“知识—技能”的转化,更是环绕挺髋的难点,层层落实,达到本节课的预设目标。教学初期,学生从头顶传球的游戏,接着跪在垫子上头顶传球,到后来胯下传排球,过渡到胯下传篮球,最后的双手胯下、头顶击掌,淡化挺髋的理论知识,一步一步向“挺”的运动技能转化,告诫年轻教师:教学梯度如何设置,学生如何体验单个动作,尝试完整动作。

反思

首先,笔者认为要加强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把握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将运动技能与学习兴趣结合起来,做到了寓教于乐,快乐体育。对仰卧成桥教学内容,需要考虑顶髋动作,不仅可运用头顶传球、“猜数字”等游戏法练习,还可变化条件地练习,安排胯下传小球,过渡到传大球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顶髋和蹬地动作。总之,教学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梯度,让学生从简单的游戏着手,一步一步挑战更高的游戏,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教师要关注细节,把握教学的微小环节,这是体育教师的教学素养,也是一节优秀体育课的关键之处。教学之初印象深刻:学生进入垫子的方向,角度如此一致!他说:“全体向左转,靠近垫子的最右边,走到垫子的最前端向右转。”董老师将学生的走向、站位,都考虑得清清楚楚,为每名体育教师敲响警钟,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会关注到每名学生的站位!与此同时,仔细揣摩学生的反应,教师要把教材、学生、教案“备”在心里。如两人一组推手练习,先要求一、三排学生原地坐在垫子中间,随后让第二、四排学生从左边走到学生身后,把手掌轻轻放在同伴肩上,监督练习者指尖是否朝后,肘是否内收。他巡视指导,让学生体验动作,建立正确的技术表象。

篮球传球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 篮球场 线 区 提高运球能力

篮球运球技术是篮球教学的重要环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篮球场上的线和区设计了几个运球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均衡发展学生左右手运球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一、利用篮球场上的线进行行进间运球

(一)边线

如图1:练习顺时针方向行进间右手运球;逆时针方向行进间左手运球。

要求:运球行进时,要抬头看全场不能低头用眼睛盯着手中的球。

(二)边线、中场线

如图2:采用分组比赛两队同时练习,看哪组运球快又好。这个练习可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要求: 黑队队员右手运球开始,运球至中线前A点时换左手运球,绕半场一周回起点;白 队队员左手运球开始至B点换右手运球,绕半场一周回起点。

(三)学生自己设计运球线路,进行行进间运球练(图略)

要求;练习前学生分组,自己设计运球路线,可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创新精神,教师可先讲解练习时要求,如:左右手都要有运球练习,路线合理,来回路线尽量不相撞等。

(四)利用球场上的边线进行运球往返跑接力练习

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6或8大组,排头学生听口令从边线外开始(图3),右手运球至对面边线(左脚采到边线为准),右转身换左手运球回至起点(脚踩到边线为准),交球给第二个同学,依次往返运球接力,看哪组运球快又好。

要求:运球时要求跑一步运一次球,不能跑几步,拍一次球,如运球时丢球一定要追回从起点重新开始,交球时,运球队员要脚踩到线再交球,不可传球,拉开练习间距,注意安全,避免碰撞。

(五)利用端线、中线、端线练习运球往返跑,加大练习时强度、密度

方法:练习时可以采用分组比赛形式,如图4。

要求:往返时要换手练习,均衡两手运球能力;注意练习时要拉开间距,避免相撞,注意安全。

(六)绕“8”字运球上篮

如图5:在学生练习之初,A、B点可用标志竿代替,在运球能力提高后,可设学生防守。

方法:学生练习时,可分两组同时出发,白队队员练习时右手运球开始至A点换左手运球绕中场半圆线至B点再换右手运球至篮下投篮;黑队队员练习右手运球开始至B点,再换左手运球绕中场半圆线至A点,再换右手运球至篮下投篮。

要求:练习时有序,间距把握好,保持场上只能最多两人同时练习,运球时注意抬头观看全场,避免碰撞。

二、利用篮球场上的区进行运球攻防练习

如图6:利用半场内的三秒区域或三分线至端线的半圆区进行运球攻防练习,分组人数较少时(6人以内)利用三秒区练习,练习人数较多时用三分线到端线的半圆区练习

篮球传球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体育教案;收集与利用;最大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36-01

一、收集的窍门

1.以体育教研课的主题方向进行收集和整理

从研讨主题角度来收集公开课的教案。例如1:2008―2011年近三年的杭州市江干区,开展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教案如1:小学五年级《支撑跳跃》为主教材,以“跳上成跪撑-起立-向前挺身跳下”为教学内容,突出体育课堂技能教学,挑战教材难点。主题是“阅读体育课堂,提升教学技能”。如2:《跑:曲线跑》《跑:折返跑》《跑:障碍跑》展示自己对教材独特的理解。对教材不同的处理,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手段。

2.以体育单元教学思路进行收集和整理

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帮助教师理清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抓住课时重难点。

例1:主题式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如水平一《跳跃单元教学设计》、水平二《耐力跑的单元教学设计》教案。例2:问题解决式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如水平二技巧类教材《侧手翻单元教学设计》《前后滚动单元设计》《跪跳起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等。从不同练习手段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收集第一课时教案、第二课时教案、第三课时教案等等。

3.以教材内容系统性与学段间的衔接进行收集整理

体育学科的运动技能特点,决定了同一个教材,在不同年级、水平、年龄、个体差异,在各个学段间教学策略是不同的。如何开展不同水平阶段教材内容的衔接和系统教学,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例1:2012年杭州江干区进行以中小学教材衔接与系统教学为主题的研讨课,如一年级《前后滚动》、三年级《前滚翻》、七年级《远撑前滚翻》、八年级《鱼跃前滚翻》。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系统教学为主线进行收集不同水平,类似教材的教案进行研究。例2:选择相同教材不同内容研讨课,如篮球从小学到初中有梯度的展示课四年级《篮球:原地运球》、五年级《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球》、七年级《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4.以校本教研特色活动进行收集和整理

收集校本课程教案,主要目的是研究探讨和挖掘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规划本区域体育特色发展。例如:二年级《短网:正手挥拍》、三年级的《快乐活力板》、四年级《短网:双手反手击球》、五年级《羽毛球》、七年级《花式跳绳》等教案。这些教案相对来说,属于教学设计比较陌生、也不经常上课的教材。所以收集校本课程的教案具有借鉴作用。

5.以体育专题研讨内涵进行收集和整理

通过体育专题研讨的途径,发掘教材的内涵,提高教师处理教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提高。例如:2011年浙江省中小学体育“疑难问题”专题研讨会的教案。研讨了教学目标的正确性、教学重难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目的性及适用性、评价标准的确立等,重点对单元课时之间如何衔接、课时安排是否合理有效进行探讨等。如《前滚翻成直腿坐》《后滚翻接跪跳起》《立定跳远》《跳上成蹲撑――各种姿势下》教案分别进行研讨。

二、使用的妙招

1.妙用设计之思路

收集整理研讨课教案,对各个教材进行分析,探讨研讨课设计思路,理解上课老师如何进行教学意图的设计,给我带来怎样的启发。例如,去聆听专家、听课教师、快速准确地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引导大家对教材的理解,从中学习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会什么等思路问题。

2.采用方法之原理

从教学设计中,先了解教案中教学方法、练习手段是如何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再理解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如何运用的。最后反思在实践教学中,看方法、手段对目标达成的效果如何,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如何处理等,这就是从优质的教研课中要学习的资源。

3.改造为我所用

收集利用研讨课教案时,先认真听课,边记录,边听专家的点评、写听课反思。回来后,可以按照研讨课的教案与自己的听课反思相结合进行上课。课后再次反思,修改教案,再创新进行上课。将研讨课中好的东西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与体会。对收集的教案应该理解、感悟、内化,并付诸于日常教学并创造条件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4.借用目标与过程和谐统一思路

收集优秀教研教案,认真学习和观摩上课老师对教学目标是如何设置、如何分解、分层落实的。学习在教学中预设目标与实践操作中产生什么矛盾,教师如何解决,教学环节设计、重难点突破等问题。

篮球传球教学设计范文6

初中学生一般年龄在12到1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高峰阶段,其心理的变化也很大,我们的体育课教学要注意切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规律。根据教学的内容,我先后针对广播操、排球、耐久跑、篮球等四个教学单元进行了较为完整详细的前课教学设计,细化到每个技术动作与环节。仅以篮球而言,整个初中的篮球技战术大致包括:传接球、球性练习、移动、运球、投篮、基本战术等等,其中传接球技术又包括双手胸前传球、双手接球、原地传接球练习、双手头上传球动作、双手低手传球动作、单手胸前传球动作、单手胸前接球动作等等。

以篮球单元中的传接球部分的“双手接球”技术动作为例,我制作了前课自主学习卡,引导学生分组自主学习。

我利用这些卡片让学生在前课中分成小组自主学习,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再练习、纠错和展示。经过一个学期的对比与分析,实施前课自主学习的学生动作明显娴熟得多,身体的协调性与柔韧性也有更大的进步,尤其是他们已经基本能适应前课的分组自主学习,不仅准确地完成了卡片上的学习任务,还能举一反三,有所创造。

传统的体育课,基本上是备课组制定计划,教师按照大纲积极备课,再把备课的内容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学生练习,教师纠错,下课,任务完成。因此,经常会出现某个技术动作一学就是三年、年年都学、年年一样、年年都学不会的奇怪现象。通过前课小组合作的实践研究,学生在课前自主查看、分析、学习共同制定的技术小卡片,基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再到课堂教学时,只需要一定的实践和纠错环节。这样的学习,一是提高了学生自主自学的能力。二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节省了教师详细解释知识点以及进行技术示范的时间,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直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或加深难度进行训练。三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前课学习认识,自主地参与练习,甚至创造性地进行训练,教师只需要适时指导,让学生在特定的范围内,特别是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自由地发挥和实战。

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开始是由我制作前课自主学习的材料,包括技术动作的解释、图例的展示、重点难点的提醒,以及完成的注意事项等等。逐步发展为我只布置要学习的技术动作名称(一般规定为同类运动项目),学生自己就会制作动作技术小卡片,而且内容比我的还要丰富,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再后来学生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新项目,有的甚至是教师和大多数学生都从未接触过的内容。比如一个学生看了一个欧美电视剧里有人玩的飞盘,在网上查了查,写了操作方法和技术动作要点,卡片做得有模有样,一整套关盘运动的材料非常翔实,也很有操作性。我打算在下学期就借鉴他搜集的资料,尝试在班级推广飞盘运动呢!

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是学生的兴趣如何调动和保持。体育有很多的项目,虽有共通的特点,但各个项目的差异也很大。学生不是对每个项目都喜欢,对于不喜欢的,他们没有兴趣,没有主动探索的动力和渴求的欲望。这时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同伴的示范作用,激励学生的学习愿望。

二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的进度的把握。一开始的时候,我尝试着把某个单元的知识点集中起来制成卡片发给学生,结果顾前顾不了后,顾左顾不了右,哪个环节都没有做好,只得再回到课堂上重新整理,这样就没有起到前课自主学习、课中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目的。因此,要循序渐进,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布置、学习并检查。

三是学生分组的选择。前课的自主学习一般是自由组合,有一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有可能自愿在一组,但由于他们的自我约束力不够,彼此之间互不服气,互不听指挥,结果造成组内气氛的紧张,不团结,很难共同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在分组时要直接参与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等条件,合理地分配到各组之中,同时提倡学生之间的传帮带,真正面向学生全体,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

四是前课自主学习采用分组学习,要防止不良的攀比心。有的小组成员只想表现自己的组,对其他组的学习不闻不问,甚至还出现贬低他人的不良行为,如不及时纠正,小组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不利同学正常的交往。教师要将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教会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让他们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如何判定。许多同学很努力地进行前课的自主学习,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不仅在文字理解上做足了功课,而且在课前能提前进行实际模拟练习,但是因为他们自身的身材条件、动作技能等因素,在课中展示的能力和考评成绩并不理想。一个学生曾经颇为无奈地为自己辩护:“老师,邓亚萍去打篮球,刘翔去游泳,乔丹去举重,他们还不一定有我好呢。”对此,我们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与肯定,只要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技能与体能有所提高,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毕竟增强体质、形成终身学习与锻炼的意识与能力,这是对体育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