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中小学;教务;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源于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它的提出标志着一个管理新时代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学校教学质量能否提升,关键看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水平能否提升,关键看教务管理。笔者认为,目前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教务管理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主要是没有进行精细化管理造成的。

笔者通过对我市一些中小学教务精细化管理的实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务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教务管理部门管理职能的弱化,教务管理制度精细化的模糊,教学常规精细化的缺失,对教师的培养、考核和激励的不科学。笔者认为导致中小学教务精细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

一、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是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种行政性教学管理模式,强调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权威性的法规实施教育管理,因此,它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等优点。但是它不是站在被管理者需要的角度,学校的常规制度、教师的继续教育、学生的养成教育和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等都是从管理者需要的角度出发,官本位观念严重。行政性教学管理模式只能带来刚性的、权威性的管理制度,起初会十分有效,会增加学校管理者的自信。但是制度的刚性与管理对象的人性终究会产生矛盾,一味地强调制度的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会激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而作为管理者,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制定更严苛的制度,形成一种恶性的“逻辑怪圈”。之所以出现千奇百怪的另类制度,归根结底是教育管理理念的落后,“最严校规”折射的就是教育理念的落后。

二、对师生的评价方式不科学

江苏省新课程改革实践变化最多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等方面。但在教学评价上依然没有突破旧有的、单一的评价体系,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还是升学率。在升学率这一指挥棒下,社会和家长将教育的压力推给了学校,学校推给教师,教师强加在学生头上。于是,学校所有的评价都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教师行不行,关键看成绩。因此,部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不再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不再研究教法、学法,在工作中使用题海战术,慢慢地就变成了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书匠”,而非“专家型”的教育者。

为了能在各项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很多家长、教师和学生只关注智力的开发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忽视了道德教育。如果过分依赖单一的教育评价模式,必将损害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最终会影响整个民族的教育事业。

三、缺乏精细化管理的经验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并非首先在教育领域兴起,更不是针对教育问题提出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源于生产领域,它在企业推行及操作中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效果,因此,部分教育管理者开始研究和探索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可能性。但学校精细化管理和教务精细化管理的实质是什么,没有一个现成的、有说服力的答案。学校管理者没有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标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多的学校管理者将企业的精细化流程嫁接到学校管理中来,学校的各项管理事项能细化、量化的一律细化、量化,不能的也要创造条件细化、量化。这种用管理产品生产的方法来管理人才的方式,必然会增加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压力,激化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四、精细化管理的检查监督不到位

中小学教务管理人员有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主任和副主任以及各个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群体人数不可谓不精、不可谓不多,但是为什么教务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呢?绝大多数教学管理者因为学科教学的突出而成为学校中层干部,他们既是学校的管理者,又没有放弃学科教学,每天除了完成自己分管领域内的事务外,还要作为被管理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这就使得教务精细化管理的监督检查环节得不到保证,即使有检查与监督,也只是“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长此以往,教务精细化管理就有可能“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可避免地销声匿迹。

五、精细化管理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浓

校园文化是指一个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准则的综合,它包含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载体,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纵观我市中小学的精细化校园文化建设,发现精细化管理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没有开辟精细化管理的舆论阵地,广大师生对精细化管理准备不足;二是没有形成精细化管理的共同体,师生被动地参与精细化管理,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被要求服从管理;三是精细化管理的制度不够精细,无法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建军.精细化管理在中学教务管理中的运用[J].社会心理科学,2011,(01).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中学;精细化管理;科学内涵;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2-0032-02[作者简介]曾莠(1972―),男,福建龙海人,本科,福建省厦门市乐安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

中学学习阶段是学生教育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其形成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教育管理者必须用一种负责的态度对中学生进行精心的教育管理,帮助当代中学生实现健康成长。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在不同学校的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学校不仅需要重视教学科研,更要重视塑造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有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水平,而且有利于学校进行细节管理,进而实现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1]因此,本文将介绍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进而结合实践提出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路径。

一、中学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内涵

精细化管理理念萌芽于西方发达国家,如石油、汽车和电器等现代制造行业中,相关企业充分利用精细化管理理念优化和控制企业生产、销售流程。由于精细化管理,具有的特殊魅力,后来被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采用。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之上并将其引向深入的先进管理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中学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中学日常管理的基础之上,并且不断升华学校常规管理理念,进而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学校管理工作做精、做细的科学理念落实到学校管理的所有环节中的一种有效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理念。[2]中学实施精细化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对实施细则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制定标准化规范,以保证有序地实施日常科学管理。学校管理虽然和企业管理不尽相同,但二者仍然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建立在科学理念上的中学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对于提高学校管理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中学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

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永恒主题,国家和社会对我国基层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多元化的期待。再加上,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校面临着优质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学校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根据客观规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按照精细化管理的科学理念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从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进而使得学校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3]

(二)开展精细化管理是学校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

制度前进一小步,管理前进一大步。任何一个集体或者社会组织的日常运行都需要一个好的制度,尤其是离不开科学制度管理下的行为规范。应该说,如果学校日常管理水平要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靠于制度的创新。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存在着科层结构特征,学校内部体系存在不同的分工和管理部门,教师之间也存在着不一样的性格和学科背景,而且学生之间的教育需求也不尽相同。[4]因此,伴随着学校分工日益细化导致需要越来越高的专业化管理,开展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学校制度建设的客观发展要求。

三、中学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路径

(一)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理念

调整和创新学校的管理理念是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先导与基础。在中学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开展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作为学校办学主体的广大师生应该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参与者、实施者和受益者,全体人员共同肩负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因此,在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广大师生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坚持全员参与精细化管理,并将其落实到学校日常管理中。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在制定精细化管理方法时必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统一起来,在学生的每一个教育阶段都必须进行合理的精细化管理,细化每一个教学管理目标,从而在落实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执行能力。

(二)必须制定并执行精细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精细管理制度是实现学校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的重要环节,可以使学校管理避免传统管理模式产生的弊端,进而使学校政令畅通。为此,学校在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时候,必须制定规范的精细管理制度,进而克服粗放式管理的无序性和随意性,在日常管理中做到依法治校,以制度提高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最终推动学校的现代化进程。因为有效执行是避免精细化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文的关键,学校管理者在制定规范的精细管理制度后,必须抓好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和实行工作,从而确保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必须努力探索精细管理方法

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学校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努力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科学精细管理方法。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应该查找出当前影响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深入的过时的、错误的做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的新型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应该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形势,对那些不符合实际的传统管理方法进行大胆摒弃,对现有管理方法行调整和创新,从而用先进、科学的精细管理方法来保证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开展。

综上所述,学校精细化管理是一个艰巨、精细的系统过程,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并且在实践过程中防止出现懈怠情绪而导致半途而废。我们必须将“精细化管理”这一科学、规范且有效的管理理念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从而最终形成员工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提升学校品质,追求学校卓越。

参考文献:

[1]朱智刚.对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8(3).

[2]赵欣.学校精细化管理解读及其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1(8).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独立学院;系级办公室;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09-02

一、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精细”一词意为“精致细密”。朱熹曾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象征着一种文化,同时也是社会分工、服务质量精细化的必然要求。“精细化管理”源于汽车行业的“精益化生产模式”,经过演变形成了今天的全新的管理学概念。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位管理者要尽职尽责,工作要切实到位,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的占用、降低管理成本,最终实现以最小的投入创造出最大的价值。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理念,它更侧重于实际的管理过程和方法。老子有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1]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首先要做细做透,细中见精,以小见大。精细化管理同样如此,要在常规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工作明确化、责任到人,从而追求高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近几年,高等学校也引入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更加关注管理工作的细节,讲究精益求精。在工作安排方面,更加强调目标明确、突出重点、分工协作、追求效率。学校如同一颗大树,管理工作不仅要扶正主干,而且要注重每一个树枝长得好与不好,这些细小的树枝最终决定了大树的形状、轮廓,是否枝繁叶茂。学校管理要覆盖到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从小处着眼,精益求精,教书育人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过程。

二、独立学院精细化管理的功能作用

1.精细化管理是独立学院管理模式的重要创新。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延伸到教育领域,是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之举。精细化管理力求注重细节、优化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绩效,强调整个管理过程的高效率运作以及管理的质量。纵观国内外的一流大学,无不关注细节。依靠粗放式的管理很难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诸多拥有一流硬件的学校却未能成为一流的名校,究其根源在于学校管理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对细节管理和内涵发展不够注重。对学院的教师进行了科学、明确的分工,细化了责任,形成了“点线面体”的管理体系[2]。

2.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大学管理的一种创新与实践。独立学院应该将精细化管理作为长远的发展战略,制订总体实施方案以及实施细则,并成立专门的督导小组,专门负责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和后续的监督考评。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在于对战略目标的分解细化、重点实施。不遗漏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以提升细节为提升学院整体执行力的源动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师德风尚的培养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学生学习习惯、为人处事的培养同样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3.精细化管理是独立学院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精细化管理要求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规划和规章制度,重视教师的思想引领和经验分享,倡导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渗透和强化高校教学的理念。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量化和细化,要有针对性加强管理过程的某些环节,注重整个过程中的监督控制,并通过绩效考核严格约束教职工,设置严格的激励考核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以提升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为目标,以规范和效率为引擎,以精心细致的态度为保障,切实注重管理过程中的细节,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层次。

三、独立学院系级办公室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完善的系级管理规章制度,急需重建和改进。系级办公室是新的部门,同时也是执行系里政策指令和教学计划的部门、协调上下里外关系的部门,起着承上启下、协调学院和系里关系的作用,是系里展开工作的枢纽和协调中心,但是实际上在系级办公室刚起步的时候,各项规章制度都是百废待兴的,非常的不完善,这对工作的开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3]。

2.模糊的分工,不明确的权责。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新生儿,与我国传统学院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有着极大的不同,因此,原先的管理制度没有多大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我国新时期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空前高涨,大量的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蓬勃发展,独立学院的规模快速增长,院系逐步完善,这直接导致独立学院内部的关系愈加复杂,难以管理,而由于职责、分工不同,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同部门工作因素强度压力不同,也是非常正常的事,这对于内部人际关系的团结和工作气氛的协调都是很不利的因素,极大的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精简的工作人员,杂乱的工作内容。独立学院一般都是民营资本运营,管理者为了节省开销,减少运营成本,一般都不会设置太多的行政人员岗,所以这样相当于加倍了在职员工的任务量,而且工作内容复杂琐碎,都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和时间,而且系级办公室作为学院所有命令和政策的终端执行者,面对的是大批量的学生群体,真正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是难以预计的,还有这些工作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大批量的任务加在有限的工作人员身上加大了出现失误的几率和恶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独立学院系级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独立学院系级办公室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树立新观念,制定新目标。首先要从大家的思想抓起,树立精细化的理念,让大家明白精细化并不是悬空的理论,它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能极大的提升学院的工作效率,形成良好有序的工作氛围,对学员和个人都有很正面的效应,是势在必行的理念,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其次要明确目标,就是要彻底把精细化的理念贯彻到具体工作的每一个流程中,让每个人都可以直接的明确精细化的工作要求和流程,从而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方向,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2.优化步骤,做好细节。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涵就是有条理性的做好目标分解,既要保证总目标方向的正确性和小目标的可操作性,理念的贯彻还是要依赖于各级工作人员确切的工作内容的精细化程度。规范是精细管理的基础,也保证了目标的顺利达成。学校要有明确的规范来约束师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各级工作人员也有有明确的认识规范的意义。而规范设立的基础就是方便改善师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是非常人性化的爱。具体的细化管理单元包含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教学管理精细化主要是指教学流程的精细化,包括备课、课堂教学、批改作业、教科研等的精细管理。精细化还可以加入对教师教学素质的考察和培训;在德育方面,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要抓细节,从坐立行走、课堂秩序、学习流程、礼仪规范等入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各班的班级管理也要有精细化的工作要求;后勤服务精细要做到卫生清洁,维修及时,安全有保障,对后勤物资做到及时合理的利用,无浪费闲置物品。

3.文化环境精细化,搭建有价值的平台。学校要从大的方面创建倡导精细化理念的文化氛围,让大家从内心深处接受认可精细化的巨大价值和实施的必要性,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保障师生合理有序生活学习的必要措施,要影响倡导人人想精细,能精细的工作作风,并且让大家切实感受到精细化管理的好处和长期发展的巨大价值。让大家都能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靠实践精细化的理念和工作作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业绩考核体系精细化,形成体制。将考核体系与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紧密联系,让考核体系能够深层次有效的服务督促员工精细化工作的具体实施,让他们从内心和精神层面都深刻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作风,将精细化管理与工作人员最在乎的奖励与晋升体制直接挂钩,为切实精细化管理的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平台和更人性化的工作体验。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规范体制,让所有制度内的人都能受益。

总之,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格局,一条大道,当精细化管理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内在修养时,他将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以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影响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新华出版社,2013.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范文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而使教育用户对信息化的应用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随着信息化教育的不断普及,校园网使用的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学生、教师用户占比较大,网络流量开始出现多样性、异质性,如Web、FTP、Streaming等,这些特点都为校园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同时还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校园IT运维管理仍处于维护的初级阶段,IT管理水平无法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等。由此,低效被动式原始网络管理手段开始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够满足现有用户群体的网络需求,这就直接催生了可重复优化主动式精细化管理模式的需求。但是有关网络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很少,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与操作方法。本文从这一角度探讨校园网络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及意义。

精细化管理最先是产生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这种管理理念是建立在普通管理模式基础之上的,它主要是将普通管理引向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管理模式中来。所谓网络精细化管理就是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以及管理限制将管理的策略具体化。从校园网络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来看,就是要求在管理和服务上采用新的策略,如观念树立、制度建设、接入控制、计费模式。它要求网络管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联动性。灵活性就是要求每个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能够随用户的需求发生变化而有序调整。联动性是指管理和服务策略的分散度应该控制在较小的幅度以内,各策略之间是不仅可以重新组合与调整的,还可以按照用户需求进行搭配组合,以此来实现业务策略的最佳搭配。

如何推进校园网络精细化管理

校园网络的区域精细化管理模式

运营模式可在分区域精细化运营方案支持下实现统一管理,按区域为不同的用户提供精细化管理服务,保证网络接入用户能够充分享受个性化的服务。区域管理可分为分区、计费模式分组、组合计费等管理模式。

1)分区精细化。所谓接入精细化就是在每个接入服务的设置包含接入地区限制的选项,同时默认是允许所有地区接入。接入地区与选用的设备相关,本质上是通过设备的物理位置和用户接入的设备的端口区分区域。地区和接入服务相结合后,则配置了相应的地区的服务就只能在允许接入的地区被使用了。

2)计费精细化。目前,网络计费主要采用的模式是同一个用户在不同地区上网采用不同的计费方式。如校园网计费模式下,学生用户在宿舍上网是需要付费的,在教学区域或机房上网教学时是则是不付费的,而在家属区则收费便宜一些,那么就可以将这些收费进行一定的区域细分,制定适合于在各种场合的适当的收费标准。

3)组合精细化。网络服务提供的是约束与内容。具有差异化的服务是需要具有一定差异的限制或授权。因此,对不同区域及服务采取差异化的计费方式是必要的。我们应该设置灵活多变的计费策略,以便可以做多角度的灵活配置,以求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针对具有差异的服务选用具有差异性的规则,这个规则可以通过计费自定义规则实现,自定义规则定义了计费元素的费率和计费方式。

树立网络精细化管理理念

1)树立校园精细化管理理念。我们知道教育工作不仅是一项耐心、细致的育人工程,还是处于动态变化发展的工作。我们只有注重教育的过程,才可能使教育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在校园里应该由学校的相关部门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到校规中去,以制度化的方法确立和培养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在网络的校园精细化管理上也是如此,力求让全部的人员都参与进来,不断的强化校园网络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以实现网络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2)树立榜样。在学校的网络精细化管理中,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让学生成为主动管理者,成为管理中的合作者。学校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做出表率,因为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好示范,起到榜样作用。

3)构建学校网络精细化管理体系。健全学校网络精细化管理体系是使其成为学校常态网络管理方式的必备条件与基础。要将先进管理理念、工作标准、监督评价办法等要素合理的融入精细化管理体系之中。要将这种管理体系延伸到每一方面及每一个人,使网络的每个细节都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时让网络质量和效率意识渗透于每个管理环节之中。

结束语

随着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前期大规模的网络部署日渐成熟,网络运营管理会逐渐成为数字化校园的主旋律。简单粗放的认证和接入服务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用户的日益增长的需要了,那么服务样式多元,更具有人性化、科学化的精细化网络管理方式必将成为校园网络管理的主流形式。

参考文献

[1]张涛.校园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1,10(11):

119-121.

[2]朴成植,朱旭泽.论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范文5

制度是行为的准则,科学合理的制度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准绳,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保障。

1.提炼制度,凝聚精细化智慧。我学区学校在制度的制定、实施、完善等环节方面处处都体现人文理念,遵循“因事而发―民主讨论―修订成稿―试行完善―依时增删”的程序,让制度的制定变成“师生的参与―反思自省―纠错整改”的过程,这样自然而然的会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和自觉的遵从。(1)德育工作系列化。学校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办法》、《班集体考核细则》、《学生住宿管理章程》,落实学生日常规范,培养良好习惯。把难以量化的德百工作,设法加以量化、系列化。(2)教学工作主题化。我学区学校制定《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明确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3)安全管理经常化。建立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将门卫制度、校园管理制度、教师值日制度、食宿管理制度,疾病预防报告制度、校舍安全检查制度、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制度汇编成册。

2.健全精细化管理的领导组织。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协调配合促进管理精细化。安全组负责学校安全精细化管理,由分管副校长、班主任、路队长组成;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由教导处负责,由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成;总务处负责学校的美化、绿化、亮化的精细化管理;政教处负责学校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评比的精细化管理;教研组负责学校教科研、校本培训的精细化管理;宿管会负责学生住校的精细化管理。学校的各项工作实行“谁分管的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宿舍谁负责”的岗位工作责任制。

二、以务实作风保障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作为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首先使全体师生在思想上得到转变,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坚持开展“两个会、两交流、两总结”活动,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思想保证。“两个会”即开好每周的领导班子成员会,安排部署本周学校的工作重点;开好每周的教师会,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两交流”即学期初学校中层领导、班主任、教师兼职计划交流会和每学期的学校德育工作交流会;“两总结”即做好周评比、月小结和期中、期末的总评总结。使教师开展工作心中有思路、肩上有任务、行动有方向、经验有推广、自己有创新、他人有学头、工作有比头、落实有检查、结果有评价。

三、以人文关怀丰富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1.“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和精细化管理。要在努力加强教师教育思想建设的同时,运用多种激励方式,如目标激励、荣誉激励、情感激励、环境激励、物质激励等,努力为广大教师创造:人人参与竞争,人人机遇均等,人人心情舒畅,人人都能发挥最大潜能的工作环境。

2.必须要文明施教,关心、善待、尊重、赏识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建立平等、民主、互信、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走下讲台讲课、蹲下身子与学生谈心,培养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3.要积极开展家校联谊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学校每学期都必须定期召开家长会,积极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生活和德育表现,建立和谐良好的家校关系,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力求赢得社会和家长的广泛支持。

四、食宿管理规范化,人性化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高校经费管理;精细化管理;管理制度

1 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分工精细化为基础、以管理质量精细化为目的的管理理念。所谓高校经费管理精细化指以精确的量化标准和具体的要求、有效的措施实现高校经费精细化管理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措施。与常态管理、粗放管理相比,精细化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理念最先由美国人管理学家泰勒提出,后来在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现代管理学中,精细化管理被定义为一种“责任具体化、系统工程明确化”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过程管理的重要性远在结果管理之上。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精细化管理强调的是管理过程高标准、高质量,这种管理方式的意义就在于它对战略目标、战略落实过程的细化和分解。我国学界普遍认为,精细化管理为组织内部各单元的高效、持续、协同运行打好了基础,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减少资源占用,还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整体执行力。企事业单位、机关单位要想提高执行力,发展执行文化,必须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对各部分进行量化考核,并规范管理主体的行为,提高其执行力。

2 当前高校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健全

财务管理制度是高校经费管理的基础,但是,许多高校在经费管理上都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规范模糊等问题,如在科研、办公费用管理方面虽然明确规定要以主管部门的经费管理办法为标准,但是却没有结合具体情况就经费开支范围、标准和规范做进一步规定。因此,许多部门经常会按照自己的理解、采用自己的方法去管理和支配经费。加上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广、管理层次多,所以,高校经费管理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被人为改动,管理制度的实际作用有限。

2.2 预算管理不力

长期以来,预算始终是高校经费管理的薄弱环节。预算意识淡薄,预算执行不力,是影响高校经费预算管理的主要因素。如经费紧张、经费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些部门的财务人员都认为,预算的主要意义在于获取项目、争取资金。为此,他们在预算管理中,常常会完全会怀着博弈心理、凭着经验来进行预算。加上高校预算编制体系和流程复杂,所以,预算的严肃性无法得到保证。在经费使用上,一些项目负责人也会置预算于不顾,不按照既定要求来进行预算分配,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

2.3 监管乏力

目前,我国高校经费和财务管理主要采用的是“一平台七系统”管理方法,即以涵盖财务核算控制、预算与决算管理、工资管理、学生收费管理、资产管理、会计档案管理和一卡通系统在内的财务信息平台为管理基础的管理方法。这种传统的纵向管理模式,很容易使高校财务管理出现与其他业务信息不匹配的现象,进而加大财务监管难度。同样以科研经费为例,许多部门在科研经费下拨后,根本不知道其用途和结余情况,经费监管困难。

3 高校经费精细化管理对策

3.1 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

在政府高等教育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高校要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首先,加大精细化管理宣传,使管理部门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其次,重点解决财务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思想认识方面有关精细化管理的问题,要求财务管理部门在国家经费管理政策基础上,在实践中逐步进行精细化管理经验和方法总结,结合各院系科学建设、科研要求,明确学校各部门各项经费定额标准,夯实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最后,在经费定额标准经资产处审核后,要求各有关部门做好经费调控,不得随意安排预算经费,以杜绝资产浪费,强化高校经费使用效益。

3.2 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要加强经费精细化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按照统筹兼顾原则,将精细化管理渗透经费管理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说,高校要以《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法令,完善校内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经费收支、核算、会计方法,实施经费管理责任制,就学校科研、财务、审计部门在经费使用和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做出明确规定,要求财务部门将不同渠道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要求其他部门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工作。高校在完善经费管理制度时,要对各级各类经费管理政策进行全面梳理,然后结合学校实际充分考虑不同部门、不同工作的经费需求,明确纵向、横向经费使用范围,重点突出费用性支出标准,对经费成本进行严格核算。

3.3 科学编制预算

预算编制和管理会给高校经费使用带来直接影响,因此,高校在经费精细化管理中,要以预算编制和管理为重点,加强预算资金管理和预算执行,以确保经费使用和管理规范化、合理化。这就要求高校更新预算管理思想,根据国家财务法律和学校实际编制预算。与此同时,加强与科研管理部门、后勤等部门的合作,根据科研课题成本、管理成本等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体系,明确预算标准,进行预算编制。通常来说,高校预算内容主要分为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经费预算科目主要由类、款、项、目构成,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财务目标会在纵向、横向、时序上被详细分解,然后再层层下发到各部门,各部门会按照细则履行自身职责。在预算执行中,为了提高执行的实效性,有关部门要加强执行过程监控,对有关人员预算理解、操作情况进行监督考核,通过严格的预算执行减少经费管理和使用风险。

3.4 强化监督管理

财务监督与控制是高校经费精细化管理得以落实的根本,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监督机制,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校内监督和社会监督,对高校经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监督。高校财务监督办法有审计、专项调查和绩效考评等,其中,审计是最有效的财务监督方法。高校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建立涵盖审计、监察处等部门在内的经费监督体系,要求审计部门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全面进行经费绩效审计。传统的高校经费绩效审计主要以资金筹集能力为主,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高校经费绩效审计还要将人、财、物的投入情况和利用效率、经费支出产出效果等都考虑进去,要结合学校自身积累和发展状况来进行。高校审计部门要结合经费收支现状、会计核算分析现状,完善审计制度和审计方法,对经费预算编制、收支审批、审核记账、报表分析等环节进行精细化审计,加大对专项款项、数目巨大款项的监督力度,不定期开展财务报告、专项审计、财务验收工作,严厉打击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违规违纪问题。

3.5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信息时代,高校财务管理和经费管理也要顺应社会发展局势,走信息化发展道路。这就要求高校抓住信息化建设契机,加快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经费网络平台,建立有利于财务、科研、后勤等部门经费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完善财务经费管理信息,建立财务信息数据库,建立信息化经费管理程序,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经费管理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高校还要健全财务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针对财务人员加强信息技能和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开展针对财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以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学校财务部门、科研部门则要根据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灵活利用现代财务管理手法提高自身经费管理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