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范文1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已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了五点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即提升信息素养;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等。目前的课程学习,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本文认为,基于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上进行信息技术的作品创作,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应用和生成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选修部分有五个模块,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模块内容设计既注重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适度反映前沿进展,又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了如下三个特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因此,信息技术的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以计算机技术训练为目的的初级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和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阶段。关于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国外,我国对于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对于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比较权威的主要是钟志贤教授的研究。钟志贤教授对于高阶思维能力及其培养做了系统、完整的论述[1]。他认为,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它主要是指发生在高层次认知水平上的心智活动。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指的是诸如分析、综合、评价等高层次认知水平的能力。高阶能力则是完成复杂任务、解决劣构问题的重要能力。它主要指“适应信息知识时代和个人发展需求所偏重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性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十大能力。”他认为高阶思维能力主要由“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这些能力构成。因此,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通过鼓励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作品,生成一系列学习资源,通过学生对资源的整理加工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二、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应用探索
1.将生成性学习资源支撑合作、探究。
高阶学习具有五方面的特性,分别为主动的(积极/自觉)、建构的(阐释/反思)、有意图的(反思/调节)、真实的(复杂/情境化)、合作的(协作/交流)。这五个特性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彼此依存,相互影响的,如图 1所示[2]。要想有效支撑学生的高阶学习,就应该借助数字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复杂情境,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会自然生成许多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其资源的生成,促使学生通过数字化学习资源来表述思想,进行反思,将生成性问题有效地处理和解决,从而进行意义的建构,达到有效的学习。例如,学生利用结合研究性学习主题活动制作《我们一起低碳》的主题网页。在网页制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更好地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式学习。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拟定合理的研究计划,选择恰当的方法,记录一系列生成性资源,包括:(1)对低碳的认知过程。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的低碳现象进行记录,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运用信息技术关注社会和自然、过程和成果的意识。教师再引导学生对低碳的要求分析,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健康、鲜明的主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促进其良好思想品德和科学精神、态度与方法的形成。(2)要求学生对生活耗能作比较,突出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整个过程,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成开展,该部分重点体现学生开展合作研究学习的过程与成果。(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让学生记录一系列低碳生活的金点子,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从小事、实事做起的思想和作风。(4)用视频短片、照片、音频和文字记录身边人或社区群从实行低碳的点点滴滴,生成一系列素材资源。该部分重点培养学生善于从身边的凡人琐事中发现闪光点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法。(5)我们与社区居委一起行动。以多种媒体结合的形式,记录我们与社区居委一起的行动,发出我们的倡议,形成我们的认识与结论。该部分重点培养学生与世界和谐、友好共处和关爱他人的道德修养。整个研究学习活动过程,学生们生成的系列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支撑合作、探究的,便于学生们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来进行高阶学习,培养其高阶思维能力。
2.将探索资源转化为创作作品,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们基于研究性学习,所生成的资源,经过数字化处理后,需要利用所习得的技术工具来进行作品的创作,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高阶水平要求是一致的,如表1所示。
表1:课程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及对应的学习目标和掌握的高阶水平要求[3]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要经历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包括工具的选择,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作品的等等。由于研究性学习内容是以探索活动的形式展开,体现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与他人的协作交流,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向高位发展,达成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例如,基于研究性学习资源的网页创作。网页是由信息节点、信息链和信息网构成的非线性超文本数字化信息载体。在开放的探究式学习课堂中,不再是简单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有关网页制作等信息技术的操作技巧,并分别运用有关多媒体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将生成的学习资源,围绕各自的主题构想进行设计创作。这时,教师起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指导、规范学生的制作过程,如首页的新颖性,构图的合理性、结构的清晰性、界面的友好性、资源的共享性、音乐的感染性……。又如,基于蒙太奇的电脑多媒体动画创作。基于蒙太奇的电脑多媒体动画创作,是利用计算机创作的集文学创作、绘画艺术及视听觉艺术为一体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地拼贴剪辑手法。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4]。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习得的技术,构思生活中的完整故事情节,结合计算机绘制出来的人物、场景等生成性资源,使用电影语言的蒙太奇技术进行故事的叙述、动感镜头的连接和多媒体的效果渲染,表达一个完整意义的作品。
3.共享作品成果资源,在交流中发展学生能力。
每个作品完成阶段,教师要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搭建平台,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共享交流。首先依托专题网站,将全班同学的成果资源进行开放共享。其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推荐一个作品向全班展示介绍,促进学生思维的相互碰撞。展示介绍的过程中,同学通过自我分析,找出各自的差距,并捕捉创意等。同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后进生的“闪光点”捕捉,促进其创造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需要学习者运用高阶思维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通过学生利用所习得的技术工具来进行作品创作, 是促使学生将探索资源转化为创作作品成果,并作为主体来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是学生结合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展开的,一方面改变了以往的学生仅仅是为了学习技术而进行了照葫芦画瓢的局限性,促进了学生利用资源学习发展形成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形成了系列原创的或经过学生改造的学习资源,包括:从学习实践中反映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资源;从生活实践中关心身边人与事的资源;从社会实践中关心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资源等等,突出了学生的实践创意。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运用高阶思维,从而培养起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网络环境;大学生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产业加速的发展,网络网格化管理的新型城市管理创新模式逐渐落实于各项城市管理之中,通过分层分区的管理,这种模式可以将通过基层的单位将一个城市行政性的划分,而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在大学校园里,充分的使用城市管理中的网络网格化管理,现今,中国高校管理者的研究课题重点都放在如何针对问题控制在基层上解决的上面。以学生住宿地方为基本网格单元,学校管理部门通过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对其进行分区,方便以区为单位乃至整个校园的管理,十分方便。
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引入先进的思想,以针对学生个人发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为主,而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则是教育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应该基于高阶学习的特性,即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等,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指导思想
学校的管理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特性,学生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发展自身能力,应该将教育是思想引入到管理中去。高阶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性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力。而这些能力恰恰都是学校应该去引导与培养的,而培养学生能力不单单要落实在课堂,更应该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管理工作去,不能秉承以机械管理方式。
而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基于高阶学习的,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性、自主性、探究性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更密切的联系,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提供更多的资源让学生干部更了解管理知识,让同学们能更加密切的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等。
二、学生自我管理网络网格化体系建立的背景
高校学生管理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为了更好的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收集学生管理中难得可贵的信息资源和在学生管理中遇到的各项问题,掌握学生管理的最新信息,更好的为学生服务,高校中采用将学生宿舍划为网格,形成学生自我管理网络网格化体系。
充分利用数据库提供的数据,使基础平台人工化,以学生宿舍为全体网格区域的范围,以班委会、党团干部为各项责任人,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生时刻的思想动态为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学生时期容易出现的各项潜在问题和造成问题的不稳定因素及时的进行收集、分析、处理、排查和反馈,对突出的事件及早的控制和监督处理。这种以实现对全体学生全面覆盖、及时跟踪的管理格局,将是以班级为整体,宿舍为网格的最新创新的学生管理模式。这个名为学生自我管理网络网格化体系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收集学生基本信息的平台上的,此平台采用分级制管理模式,以学生的各项管理为切入点,逐步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逐步更新管理能力和管理机制,以便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引入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学生自我合作,自主探究能力,是我们实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根本,是我们的指导原则,也是我们的实施方式。
三、学生自我管理网络网格化体系的具体内容
在高校中推动实行学生自我管理网络网格化体系是为了解决在学生管理中,遇到的粗放式管理和"消防式"的工作方式等问题,将其转向精细化管理和"防疫站"的工作方式,最大程度的推进学生工作,减少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加快工作尽早走上新台阶。
推进的模式具体实施如下:
1.以全体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党员预备党员同志、各班班团干部为划分网络的基数。以qq群,公共博客的常见的网络空间为平台。
2.对各宿舍形成的网格进行落实责任的管理、各个宿舍的舍长担任其本宿舍网格管理的责任,承担网格的第一负责人,确实落实真实基础信息的收集和学生不稳定因素的考察工作,第一时间向负责本网络的班委上上报真实的不稳定因素并及时做好前期的稳定和控制的工作。管理各分管网格的班委是所在管辖网络的直接负责人,对舍长提供的信息进行细化、处理、核实,对排查出的真实不稳定因素做好前期的稳定和控制的工作。
作为班长,要及时做好本班所有网格的信息收集的工作,第一时间记录并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及时记录、反馈、核实、上报和参与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并做好稳定网格安全的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
系专职辅导员主要负责信息的整理、稳定事件的发展和事件处理后的存档工作,做好各项信息处理工作时,台账明细,档案管理规范,能具体真实的反馈出本系所管辖的各个网格最新动态相对应的管理情况。
管理层级如下图所示:
3.各部门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各个班级网格管理负责人要认真做好信息的记录,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处理问题,主动与班级同学交流感情、增进彼此间的友好关系,及时了解班级同学日常生活及学习状况,及时报告问题,强化自身责任意识。
第一,要定期召开例会,内容为通报近期的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目前的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近期的工作安排;以及对全体宿舍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义等,要求参加的人员为分管宿舍的辅导员和各班班长。
第二,落实网格管理人员的责任制。网格管理人员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良好管理作风,负责宿舍网格管理的辅导员要定期向上级汇报,切实做好学以致用,在这个网络网格化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各级的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认识程度,增强做好学生自我管理工作的使命感,让自己更有责任和紧迫,目的使所有学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并快乐成长。
第三,确定学生网络管理员,让学生们在利用网络空间时杜绝无用的,不健康的信息在网络空间的出现。使网络空间正规化,更加高效的保障管理工作。
网络空间的自主化可以使学生利用网络了解更多的管理知识。使学生干部发挥他们的作用,实现自我管理。培养学生干部的自主性。而同学们也可以在网络中自主寻求对于自己有用的信息。这样就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探究性,使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增长。
当建立学生的自我管理网络网格化体系之后,要在各个校园中建设一支有力的大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队伍,通过学生自我管理网络网格化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增强学生管理上的自主性,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培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张蓉.构建柔性管理为核心的大学生管理新模式[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76
[3]魏剑波,赵冬亮.学长制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发展模式及作用研究[J].教育研究,2010,(2):94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范文3
一、在建构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说,“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衍生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在建构性的学习活动中,“生长点”和“整体性”在教学设计中是容忽视的我们要梳理好知识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关系,才能上出有意义的好课。
四年级《两位数乘三位数》一课,教师把知识的建构和发展作为首要教学目标。出示114×21后,教师的问题设计:①有哪些方法可以计算它?②这些方法在什么时候用过?③今天用这些方法跟之前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④今天的新知识“新”在哪儿?⑤用这些方法还能解决更大数的乘法计算吗?问题串调动了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顾,学生把之前学习乘法计算经验,尝试运用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新知中,感受到了知识的连贯性和衍生性,从而对探究更大数的乘法计算产生欲望,并取得成功。这种学习的思维模式也带给学生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能力。
知识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完成这个建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把目光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去衡量和判断,引导学生面临新的问题解决时,能综合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基础,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有所创新。
二、在论证知识的思辨过程中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很多学生的数学学习已经超越了课本的局限。因此,我们应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给予学生充分发表和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在思辨中提高思维水平层次。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明理、拓展联想几个部分。课前老师布置预习作业:翻看教材、上网查新,自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及推导过程,记录收获和疑惑,并做好汇报准备。课堂上教师由一个算式引发本课的核心问题:为什么3×4×5就可以算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因为学生课前有准备充分,有摆小正方体明理的,有PPT动画演示明理的,在此过程中从本质上充分阐明了自己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认识和理解,在学生思维的碰撞中,长方体体积公式的产生过程清楚呈现。随后由长方体体积公式展开联想,激发了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学生对公式进行逆向思考和运用,并联想归纳出任意面面积乘与其垂直棱长的体积计算方法。
这样的学习过程促进了学生深度参与度,为学生提供了高阶思维发展的空间,在老师核心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生成了强而有力的认知和情感动机,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通过清晰的表达、推理和归纳,进而发展了高阶思维的能力。
三、单元导学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高阶思维培养的学习模式要求学习者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技能和系列有效的学习策略,否则难以在新型的学习环境中产生最大化的学习效益。”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策略、掌握学习方法的高阶学习活动能给予高阶思维能力发展以支持。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很多章节都有规律可循的编排。教师在单元授课之前提炼出该章节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总结,势必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打下有力的基础。
五年级《图形的面积》单元,教师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这三个学习内容分课时学习之前进行导学。教学设计:①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请学生把一种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各种方法转化成另一种平面图形,在操作和交流中思考:a.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b.得到的是什么图形?为什么?②图形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并发现转化前后图形之间对应部分的内在联系。③学生研读教材――教材中有关图形面积计算部分的知识是怎样编排的?引导学生研读和分析书中的这三个内容,并发现:教材中三个内容的板块设计和刚才自主感悟到的“转化――内在联系――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是完全相同的。
导学的目的并不是要在这节课就详细探讨本单元各章节的具体内容,而是引导学生感悟学习过程中思想、策略、方法之间的共性。数学导学课,不仅能引导学生像老师一样能够逐步独立自主地对教材板块进行梳理、解读和分析,也能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启蒙和开端。
良好的思维能力就像田径比赛一样要做专业的训练。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有意识地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对高阶思维的特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其特点有效地整合起来,设计出符合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反思意识;学习效率;数学思维;内容载体;预习;解题;复习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97-02
反思,简单地说就是反省、思考。在教学中反思的目的是要得到经验或教训,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反思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反思自己,完善自己的好品质。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我们做教师的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反思意识。
一、教师发思自己的教学
1.反思我们所教授的新知识与学生所具有的知识能力有多少联系。五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具备了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高段数学知识多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与拓展,所以这里的新知识是相对而言的。比如,教授学习百分数这一章节时,我们自然应想到学生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章节,况且百分数的本质是分数;所以就学生的已有知识学习百分数不是难处。我们不妨先以一般的分数形式写出一些式子如1/100、8/100、16/100、39/100、99/100、100/100……让学生回顾一下有关分数的知识,再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知道百分数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使用情况,进而解读出百分数的意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一般分数重在分取,而百分比重在比。
2.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向学生渗透了数学思维。数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数学思维是学生将来学好理化科目的基础。小学高段的学生其认知能力正在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良好的数学思维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质量。有一次在网上读到这样一段话“语文好歹能增长你的文学知识,英语能让你与外国人交流,历史能让你长智慧,地理能让你不至于迷路啊……可是数学学深了有什么用啊?你用函数买菜啊?”这其实是活生生地把数学与生活割离开了。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打电话通知队员的情况,如果具有数学思维的人就能以最少的时间把人员通知到位。这是一道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题,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既要有形象的演示,又要有抽象的归纳。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反思我们的教学设计内容(知识)载体是否贴近生活健康向上。我们的生活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知识,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就应该把数学知识融合到生活情境之中。我将这些生活情景称之为内容(知识)的载体;其中内容(知识)就是数学知识或规律。利用恰当的内容(知识)载体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现在各个版本的数学教材都体现了这一设计理念。只是我们在设计内容(知识)载体时除要贴近生活外,还要健康向上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学生。前段时间据新华社报道美国一名小学教师给3年级学生布置的数学题含“暴力和非法场景”因素,遭学校开除。美国首都华盛顿特立尼达中心市学校的这名教师起初声称,他“奉命”布置这些作业题。事实上,那些题目是他从一家家庭学校网站免费下载。给3年级学生的一道题目是,“一天晚上,我在睡觉,一个饥饿的吸血鬼吸食我3652升血,吸食我弟弟1865升。这名吸血鬼那晚共吸食多少升血?”另一题中,“约翰的父亲给他1359颗弹珠。他吞下585颗后死亡。9个朋友来参加葬礼,约翰的父亲把剩余弹珠均分给他们,每人得到多少颗?”由此可见,注重内容(知识)载体的健康向上,中外皆然。
二、教师指导学生养成反思意识
1.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反思。小学高段的学生具备了自主的预习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益,我们要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养成反思的习惯。教师指导学生在预习阶段可以反思以下内容:①这一章节知识有哪些是与前面学过的知识相关联。这样学生就知道回过去复习相关的知识,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比如学生在预习统计这一章时,会发现这一章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绘图与百分数知识联系紧密,学生在预习时应反思一下我的绘图能力与百分数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如果有欠缺就应该复习复习相关知识,再进行预习。②这一章节知识的难点是什么。指导学生在预习时找出难点,能有力地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针对性与有效性;也是减轻师生负担的好办法。因为学生在预习时找出了自己学习的难点,教师可以因生施教,学生可以因难听课,避免了教师上课一刀切,撒大网,满堂灌。③通过预习我收获了哪些知识,这也是量化是否学有所得的指标,是提高预习效率的好方法。
2.指导学生在解题中反思。这主要是培养学生反思一题多解的能力。现实中不少学生面对一个数学问题,总是习惯于用一般的方法解决之后,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天长日久容易养成思维懒惰,难有创意。在小学高段数学中我们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养成反思一题多解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在数学中,培养学生养成一题多解的能力,就是在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教学变革 高阶思维能力 有效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11-02
1.引言
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改变了教学方式。毫无疑问,基于Internet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育,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育,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而且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产生重大的质的飞跃,也使21世纪的教育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全新的景象。
2.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每一个人,改变社会,改变一切。
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工具,而且也可能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学习方式,变革教育模式。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使数字化的知识编码成为可能。数字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使教材由单一的纸质文本走向纸质、电子和网络的大容量、便携式、可视化的多元立体的优质资源,我们不仅可以使知识表征多元化,而且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知识的呈现更具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
2.1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观念变革
网络时代教学产生的新理念“超教学”(Hyper learning and Hyper teaching) , 其基本内涵包括:非线性教学理念、资源型教学理念、超时空教学理念、交互性教学理念、自主性教学理念、合作性教学理念和探究性教学理念等。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我们看到,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对学生的怀疑到对学生有信心;由原来课堂的控制者、主宰者,到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由知识的拥有者、灌输者,到人生的引导者、激励者。教师正在建立一种以爱心、信心、决心、恒心、耐心、智慧、理解、尊重、平等、和谐为核心的教育观。
2.2 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角色变革
教育的主旨是追求卓越,获得人类文明积累下来的经验成果,使人灵慧,变得优秀,以应对外部世界各种难题,最终过一种有意义有尊严的幸福优质生活。
教育的理想在于,它是对真理的执著追求。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教育应当培育对真理的热爱、对创造的永恒追求的科学精神,注重培育一种蕴含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人文情怀。
今天,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使学生角色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到科学的主动探索者。我们运用新的技术,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能够努力实现“全体全面”的目标: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关注并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 使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实现参与的可能性、积极性、主动性,从中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和趣味,从而认识自我、认识人生、认识自然、认识世界、认识未来。我们要相信,学生有足够的潜力和智慧参与到丰富的学习活动中。
2.3 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学习方式变革的内涵、 策略和途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着力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形式,从学习主体的行为或组织活动来分,主要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从学习工具或组织方式来分,主要有:数字化学习(Electronic Learning)、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等。
现代信息技术是学习者学习方式变革的前提和基础,为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条件:利用信息技术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协商交流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1)用适应性教学系统支持个性化学习;(2)用思维导图支持知识的可视化;(3)用娱教技术支持情境学习;(4)用博客技术支持知识管理与在线交流;(5)用教学分析工具支持课堂教学分析与教师反思;(6)用移动工具支持非正式学习。
3. 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高阶思维能力(High Order Thinking Skills,HOTS )又称高级思维。高阶思维能力是运用高层次认知解决复杂问题或完成纷繁任务的主观条件或心理特征。高阶思维能力包括决策规划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分析探究能力、算法设计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当前高阶思维教学研究的新视角, 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核心。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及其所构成的新型学习模式,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定位于促进高阶思维, 也正是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发的价值与前景所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高阶思维, 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技术应用观。
信息技术对高阶思维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1)运用 Blog 进行自主学习,促进高阶思维;(2)运用 Wiki 实现头脑风暴,培养创造性思维;(3)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发射性思考等。
4. 信息技术支持有效学习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效的学习工具。
有效学习具有:学习建构性、知识积累性、自我调节性、目标定向性、过程情境性和教学协作性等特征。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有效的信息输入、有效的知识建构、有效的知识巩固和有效的知识运用。信息技术对有效学习的促进作用主要有:(1)培养学生基于丰富学习资源背景下的学习方法;(2)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3)信息技术给学生带来了新的交流平台;(4)新技术给学习带来崭新的体验。
5.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迫使教师加强自主学习,坚持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教师应迅速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些学得会的、用得上的、能减轻负担的、提升教师劳动创造性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技术技能,主要包括:Baidu――信息检索技术;Igooi/epip/mypip ――知识管理技术;Power Point――表达展示技术;Webquest ――探究教学技术;Rubric――教学评价技术;Concept Map――思维汇聚技术;Weblog――实践反思技术;Moodle ――网络教学技术。
教育科研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供课题源泉、工具支持和方法指导。综合利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查找、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与水平,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使用信息技术,从事教育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改变教育行为,促进学生学习,适应时代变化,获得自身的专业发展。
6.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它在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由此,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智庭主编.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初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意义范文6
学习语言,阅读报刊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手段。这是由语言本身多元化,多角度,错综复杂的内在性质所决定的。报刊语言在越来越信息化、大众化的社会中所占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掌握报刊语言的特点,是完善语言学习不可忽视的一个途径,是构成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层面。报刊阅读课的设置,对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讲,其意义会更倾向于语言学习的手段,他们会把精力集中在词汇的理解,语句的分析,句子结构的探讨,思维逻辑的转换等等;这些自然是报刊阅读课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但作为教师,应该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提醒学生理解报刊语言中文学语言、生活语言或其他语言的特质区别还不够,学习报刊语言除语言技能训练外,其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掌握和运用,即学生通过感知、摸索、逐渐掌握在日后进行研究工作时所必备的理解、分析和判断技能。特别是高职这样的院校,它的教育宗旨是为国家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通过引导学生攫取大量的外文报刊资料,阅读、分析、总结,记忆,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俄语报刊关注时事焦点,紧跟时代步伐,能弥补普通阅读与现实脱节的缺点;其次,俄语报刊语言新鲜地道能为读者提供原汁原味的俄语材料,学生读得越多就能大大提高单词量和培养良好的语感;再次,俄文报刊阅读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其语言知识和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而能够提高学生对俄语阅读的积极性。现在的俄语报刊或杂志种类不是大多数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同时也很少,如果能让阅读报刊成为他们每周的必修课,或是形成他们阅读的习惯,其效果将相当显著。俄语报刊阅读能够解决俄语阅读量小,内容实用性和应用性弱的问题;能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俄语的自信心;能够弥补教科书语言书面性强,与现实关联度低等不足。报刊阅读的独特性将大大拓宽俄语教学的途径,给学生提供生动鲜活的学习资源,在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技巧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俄语报刊阅读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与俄罗斯贸易伙伴关系的加强,经济合作与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对俄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应用俄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俄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俄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俄语阅读报刊课程的开设是十分必要的。
(一)俄语报刊阅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补充、有机结合
俄语报刊阅读课属于高职俄语专业提高阶段的阅读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语法学、词汇学、修辞学及语言国情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俄语报刊阅读课与其他专业课程具有学科基础的共通性及教学内容的交融性。作为高职俄语专业提高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基础阶段的精读课和泛读课的巩固与提高,为后续开设的其它专业课程打下技能基础。
(二)俄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材料具有时效性,现代感俄语报刊阅读课程所选用的材料多以报刊新闻为主。报刊新闻是指利用报刊这种大众传播媒介,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因此,俄语报刊阅读课选用的教学材料及时、全面地反映着俄罗斯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时效性和现代感,它为中国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俄罗斯社会的窗口,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