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范文1
关键词:实践观;基本原理;唯物史观;实践性
一.基本原理的内涵
什么是的基本原理?学说内容极其丰富,但它最主要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基本原理是标志整体性的范畴;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即整个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层次的基本原理;二是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次的基本原理具体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得出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具有四大特征即整体性、层次性、稳定性和发展性。这样,基本原理涵盖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以及人类处理自然关系的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三大基本实践形式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是经过人类实践活动反复证明的真理性认识。基本原理能够经受住实践的检验,而且必将能够接受人类实践活动的进一步检验,在实践活动中显示真理性认识的巨大威力。
二.实践观与基本原理的联系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观的阐述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由此可见,马克思在对以往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批判中,实质上是对实践的内涵做出了阐释。客观世界不仅作为直观的对象,而且是实践的对象;人不仅是直观的主体,更是实践的主体。所以,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主体的人的自觉能动的活动,这种活动是感性的物质活动,也是客观的活动。“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2]在强调客观,重视感性客体自然和人的同时,必须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的客观实践活动。
马克思在第二条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3]此点是马克思对实践这个根本观点在真理问题上的具体化展开。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能够实现主客体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且人的思维在社会实践中证实具备认识客观现实世界,获得客观真理的能力。“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思维的此岸性。”[4]马克思将实践的观点引到认识论领域,对哲学史上关于真题标准问题的讨论做了科学的概况总结,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的认识正确与否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检验。实践准则是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准则。
马克思在第八条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这就表明,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本身就是实践的发挥过程。不管人类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还是精神活动都是社会生活,都能通过实践找到其根本。认为,实践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而且是社会精神生活的唯一源泉,是精神生活的基础。“凡事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这说明即使是神秘主义的东西也能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并且,这些神秘的东西最终也会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最终在人类的意识中得到根除。
2.实践观与基本原理中的唯物史观是统一的
实践观的确立是同唯物史观的形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就不会有科学的实践观。只有依据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才能科学地阐明‘社会实践的本质、作用和意义。唯物史观是基本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从实践观与唯物史观的统一可以证明实践观与基本原理有着密切联系。
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原理看,实践的基本内容就是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生产劳动。这种实践活动具体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体现着人的本质。因此说,实践就是人们自觉的、有目的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存在的感性活动的客观形式。实践作为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它必然是完整的、具有内在结构规定性的活动系统。实践观所说的实践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就是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劳动生产实践活动,即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历史永远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论占有和实践占有,即永远是人们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它充分体现出实践是具有内在结构规定性的综合系统。这种实践观,既同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区别开来,也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区别开来。它否定了把实践看做无规定性的纯主观活动的意志论,排除了忽视历史规律性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实践论’。依据这种科学实践观看,感性材料不是认识的起点,实践活动才是认识的起点。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感觉材料为认识的起点。所以,它是一种从感觉、知觉到概念的循序渐进的单线过程,是消极的、被动的、照镜子式的直观反映过程。建立在的实践基础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过程,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实践和理论的统一的复线前进的过程。马克思说:“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决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6]其次,从分析实践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中,还表明了实践所体现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性,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中所说的,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志的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由此可见,的实践观和历史观是紧紧联系在一起来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脱离了实践观,就失去了作为主体人的能动的现实物质活动,没有主体的能动性,就会导致宿命论或经济决定论,同样,的实践观如果脱离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也就脱离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具体地历史规定性,没有历史规定性的实践,就失去了具体地使用和制造生产工具的基本意义,就会把实践等同于一般的感觉经验,从而走向主观唯心主义或唯意志论。的实践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统一的“纽带”就是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制定。依据马克思在《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论述,非常清楚的表明:马克思不满意以往人们只是从抽象的“人”和“人性”,出发,在思想精神的社会关系中谈论人的观点,他强调现实的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应当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来考察人,不能从人自身去考察人。所以说,要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就必须认识和掌握人所处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就成为揭示人的本质的前提。然而,社会历史是人的社会历史,人又是社会历史的人。由此可见,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就成为唯物主义的说明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提纲》还表明:马克思既不满意脱离了从事物质活动的现实人的精神能动性,也不满意没有主体能动性的直观反映论。他强调实践是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感性活动的客观形式。因此,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就为科学实践观的建立找到了现实基础。所以说,的实践观和历史观统一的“纽带”是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制定。任何割裂二者的统一关系,甚至把二者对立起来,都是错误的。
3.实践性是最重要的内在品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7]。不同于其他理论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它的活力只能蕴涵在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中。因此可以说,实践性是最重要的内在品质。无论是从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理论价值的体现,还是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创始人的理论分析和研究,不是坐在书房里冥思苦想的,它们都是建立在对社会的长期调查研究和自己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划时代的成果,既不是纯粹的理论臆断,也不是凭个人智慧创造的,而是在无数次的尝试、无数次的实践中取得的。中国化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这一实践不仅仅是停留在感性层面的“具体再现”,更是一种最终上升为理论层面、将实践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的实践活动。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过程中,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理论总结中,的理论观点得以产生,的理论体系得以形成,的理论成果得以延续,的理论魅力得以彰显。因此,不断创造新的理论生命的实践品格,推动了的时代化。实践观让不断深化和发展,这一理论也是实践性的完整诠释。
三.结语
综上,实践观是原理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与基本原理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不断体现出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且其思想也在实践的践行中不断完善。此外,实践观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基本原理的诸多部分息息相关,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特别是实践观和唯物史观的统一,不只表现在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同唯物史观的形成联系在一起的,而在科学实践观关于实践的基本内容、基本形式和基本特征中,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此外,实践观丰富了的内在品质―实践性。所以,实践观是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第127页。
[7]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6
参考文献:
[1]《侯惠勤自选集》,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 年。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
[3]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第127页。
[5] 孙正聿等:《基本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肖前、李淮春、杨耕主编:《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范文2
关键词:话语置换;话语回归;文化;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B03 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3-0161-05
一
在当今时代,文化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而言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对外而言,文化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丰富与发展的独特贡献,是一个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所特有的身份“标识”,也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对内而言,文化既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民族内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同时,它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日益发挥着强大的经济功能。
文化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角色的变迁与地位的凸显,带来了文化理论研究的繁荣。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19世纪70年代出版第一部文化学专著、留下第一个明确的文化定义以来,短短一百余年之间,关于文化的论著汗牛充栋,关于文化的定义竟达数百种之多。学者们从多学科、多层次、多视角切入,形成了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与观点。21世纪初,伴随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地位作用的进一步凸显以及全球范围内文化交融与交锋的日益增强,学界关于文化问题的研究更是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发散性与多元性趋势。关于文化的各式各样的新名词与新“话语”层出不穷,着实令人眼花缭乱,文化理论研究已经被淹没在形形的西方“话语”或当代“话语”之中。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著名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在冷战后时代,国际冲突将主要不再是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摩擦与对峙,而更多地表现为具有不同文化传统尤其是不’同宗教传统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冲突。文化将成为未来国际冲突的根源。他还将文化视为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源,主张“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各种社会,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解释它们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亨廷顿所主张的显然是一种文化决定论,更早一些的斯宾格勒、汤因比等人也持此类观点,把人类历史归结为文化史,把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因归结为文化,其错谬之处是显见的,因而亨廷顿等人的观点早已招致学界的广泛批评。在当今的文化理论研究中,如此露骨而直接的文化决定论实不多见,但各种隐蔽或委婉的类似观点却依然层出不穷。如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等等,便属此列。
就当前国内学界来看,文化研究的“去唯物史观”倾向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两种观点上,一是“大文化观”,二是人本主义文化观,这两种观点又往往相互交织渗透着。
有学者着眼于从人类社会这个“总体”出发来界定文化,强调文化的“总体性”特征,把和凡与自然物相区别的、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社会现象、社会过程和社会事物都看成文化,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所取得的全部成果。自泰勒开创了“大文化观”之先河后,西方大多数文化人类学家都延续这一思路,从广义上来理解文化。对文化的此种理解在国内学界也较普遍。如梁漱溟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对文化的这种理解是不合理的,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的困惑。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而言,“大文化观”将“文化”等同于“社会”或“人化自然”,按照这一思路,那么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也就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历史”或“社会历史”也就等同于“文化史”。很显然,这一观点模糊和混淆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等其他社会现象之间质的区别,偏离了马克思所开创的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来说明历史及其规律的理论路向。从实践的角度而言,“大文化观”根本不具有现实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我们说“先进文化建设”,这里的“先进文化”自然是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政治制度相区别的;再如我们将文化称为“软实力”,自然也是相对经济或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如果把“文化”等同于“社会”,我们的文化理论研究将失去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价值,失去现实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有学者曾撰文指出,在当前对文化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即概念上的“大文化”与研究中的“小文化”现象。研究者们常常在著作或论文的开头对文化做出一个包罗万象的宽泛定义,可一进入到对文化的某些具体层面、具体问题、尤其是文化建设实践问题的探讨时,要么事先声明自己在这里所讲的是狭义上的文化,要么就直接将广义文化概念偷换成狭义文化概念。这种现象的存在,恰恰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大文化观”所包含的悖论。
另一种具有“去唯物史观”倾向的观点是人本主义文化观。这类观点从人与自然或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角度来理解文化,认为文化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或自然存在物的根本特征,文化表征着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与自由性。文化就是人化,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
对文化的这种理解思路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启蒙思想家,如维柯、赫尔德、伏尔泰、康德等。20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文化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从人的主体创造性与主体自由的角度来理解文化的思路与倾向进一步增强。如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把人定义为一个“符号的动物”,而所谓“符号”实际上就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化形式。哲学人类学家蓝德曼也提出了“人是文化的创造物”的命题。在中国学界,对“文化”持这种理解的学者也不鲜见。如《中国文化论争》中关于“文化”的界定:“从过程的意义上看,文化不仅是一种在人本身自然和身外自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且是一种对人本身的自然和身外自然不断加以改造,使人不断从动物状态中提升出来的过程”。当今的文化哲学研究者也大多从这一角度来理解文化本质。
这种观点注重从人与文化关系的视角来理解文化,强调人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重视文化对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意义,其理论的深刻性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他们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中,往往抬高人的文化属性,而忽视或降低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同时,他们赋予“文化”以将人类从动物世界中提升出来并加以规定的“提升者”和“规定者”的地位与角色,文化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是同一过程,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类,是文化的差异使得一个民族不同于另一民族,一个时代区别于另一时代。这无疑隐含着主张文化对人类及其历史的决定性意义的倾向,无论在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上或是对文化本质的理解上,都偏离了唯物史观,并最终在文化与人的关系、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上陷入自相矛盾。 经济、政治与文化进行区分既是徒劳的,也是错误的;二是认为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或干脆将文化等同于人类社会,如前述观点),倘若从经济与文化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文化,就必然导致对文化及其作用的贬低或忽视。
稍加推敲便可发现,上述反对理由中存在两个理论误区:一是混淆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理论上的可区分与经验上的不可区分之间的关系。在社会有机体中,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或日三类事物,从经验的层面而言,的确是不可截然分开的。在现实中,它们从来都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文化深深渗透于人类社会的每个领域和角落,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便有文化的痕迹。我们并不否认文化无所不在。但经验上和现实中的不可区分并不等于理论上的不可区分。从理论上区分经济、政治与文化,并不意味着否认三者在经验上的不可区分。我们进行理论研究的目的,正在于从相互交织、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中,根据事物各自所包含的矛盾的特殊性,将事物区分开来,进一步探究每一类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因此,从理论的层面,对经济、政治与文化各自的理论边界做出相对清晰的划分,是可能的,亦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厘清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复杂的内在关系,才能从这种复杂关系中最终把握人类历史的总体逻辑。
第二个误区在于,这种观点实际上曲解了唯物史观关于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原理。唯物史观将文化界定为社会有机体内部的组成部分之一,以区别于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结构,并指明: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社会文化结构是由社会经济结构及相应的社会政治结构所决定的。经济结构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基础和根源;文化是派生的,是以前者为条件并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经济结构的性质和水平最终影响文化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本质变化或快或慢但却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的变化。然而,强调经济因素的最终决定作用,并不等于说文化与经济之间是一种机械的对应关系,并不意味着经济因素的变化会立即、直接地体现于文化结构之中。唯物史观从不否认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相反,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历代者的著作中,反复强调过文化的相对独立性问题,认为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二者的互动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和间接因素。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因此,强调考察文化现象的唯物史观视野与方法,并非贬低或忽略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功能。在当今时代,文化对于国际交流与国际竞争、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生活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民主政治制度的维护与完善、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乃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等等,皆有着不容置疑、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观从未否认这一事实。但是,文化的作用越是重要,我们对于文化起作用的性质、方式、程度与范围就越是需要作出一种恰如其分、合理科学的界定与说明。唯如此,在社会建设与发展中,才能够始终清醒地洞察各种文化矛盾与文化危机的深层根源,才能真正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才能够找到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的真正有效的途径与方式。
强调考察文化的唯物史观视野与方法,并非排斥其他视野与方法。文化人类学的、哲学人类学的、一文化形态学的、文化批判的、符号学的、生态学的,等等,各种视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与意义,都从某些侧面揭示了文化的特性、功能、规律或本质。唯物史观不仅不排斥这些视野,而且以这些视野以及由这些视野出发所得出的理论成果作为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其中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与方法,可以在批判、过滤之后被汲取和包含在唯物史观话语体系之中。在一些具体文化现象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采纳或借鉴除唯物史观之外的其他研究视野与方法。但这样做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研究者必须对自己所采用的视野与方法有明确的批判反思意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采纳的视野与方法的前提与合法性限度。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范文3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作者: 日期:2011-01-05 10:47:10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从而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
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找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政党的试金石。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范文4
【关键词】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动态平衡;和谐统一;哲学底蕴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协调发展的实质就是要重组、整合和优化各种关系并使之处于恰当的比例关系当中,因此,只有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平衡和和谐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目标,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协调发展。
一、统筹兼顾的协调发展哲学底蕴
在“统筹兼顾”中,“统”指的是统揽、总揽,就是宏观调控,适时适当地干预;“筹”指的是筹划、协调;“兼顾”则强调,既要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又要兼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解决好方方面面的矛盾。要求我们在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发展战略,执行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时,做到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其一,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唯物辩证法认为,现实的事物,一般都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在多种矛盾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的。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制约着非主要矛盾,不首先抓住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不容易解决好;另一方面,非主要矛盾又影响和制约着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利于推动主要矛盾的解决。而且,随着条件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发展阶段的推移,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抓住主要矛盾,又必须注意掌握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发展。在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其二,统筹兼顾是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众多方面、诸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整体,这些众多方面和诸多要素不是截然分开、各自独立的,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在相互影响、相互交错运动中,彼此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向前发展的。这就要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统筹全面发展,做到全面考虑、全面兼顾、全面规划,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全面进步;统筹协调发展,做到周密计划、平衡统一、合理安排、比例适当,实现从非均衡型发展不断走向均衡发展;统筹可持续发展,做到瞻前顾后、从长计议,保持发展后劲,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久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统筹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协调好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二、动态平衡的协调发展哲学底蕴
其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之中,一事物离开与他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从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事物的发展必然在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之中的辩证发展,因此,只有兼顾其他方面,协调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事物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就是畸形的、单一突进的发展,就会导致事物的停顿和倒退。而这种协调平衡也是动态的,是从不平衡走向平衡,然后,又走向不平衡,再走向平衡,这样循环往复的促使事物向前发展。其二,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要在社会基本矛盾的层次上实现和促进动态平衡协调发展,就必须科学地理解和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脱离不平衡来看待平衡,不能把协调直接等同于平衡。不平衡的存在是平衡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果只有平衡,没有不平衡,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就不能发展了,就固定了。”[1]因此,不包含非平衡在内的平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协调发展就是包含不平衡在内的平衡。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脱离平衡来看待不平衡,借口不平衡的绝对性而否认相对平衡,进而否认协调。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平衡了又不平衡,必须注意的是,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限度,不能随意扩张。一旦条件具备,就必须及时跟进,力求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在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中,虽然允许在短时期某一方面问题可重点把握、适度超前,但这种重点把握和适度超前必须保持在一定的幅度之内,每一方面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其他方面的条件而过度超前。一旦某个方面出现过度超前发展的情况,引起与其他方面发展上的严重失衡,必然最终影响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要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始终注意和解决好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平衡问题。只有保持社会发展的动态平衡,才能使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跃迁。
三、和谐统一的协调发展哲学底蕴
其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定。尽管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但是,“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质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这就是说,矛盾着的双方或系统中的要素只有处在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的关系中,才存在着通过相互排斥而实现发展的可能性。斗争性的存在是以同一性为前提的,同一性是在斗争性中获得规定和发展的。它们之间必须保持绝对的斗争性(非统一)和相对的同一性的和谐,也就是必须使矛盾的诸方面或系统的诸要素之间保持和谐的统一。其二,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协同作用,要素之间只有保持优化组合,才能够维持社会系统的和谐统一和良性互动,从而达到一种有序的稳定和谐结构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求达到社会诸要素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求得最佳的群体发展效应,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中,每个要素都具有特定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要素都不可能替代其他要素,某一要素的发展都不应以牺牲另一要素的发展为代价。因此,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内,社会各种要素的发展应当是和谐统一的,这是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并不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僵死、静态的和谐统一,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中的和谐统一。体现在对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划与指导上,就是要分清轻重缓急、孰先孰后,而不是平均对待、齐头并进。这是因为,虽然社会发展要求各个领域发展的协调与和谐,但是这些领域的发展任务不可能全面铺开、同时到位,就会出现发展过程中的相对不协调、不和谐、不统一,当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之逐步走向协调和谐统一。
四、结语
笔者认为,探讨协调发展的哲学底蕴,其真正目的是充分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任何事物不是单一存在的,具有统筹兼顾、动态平衡及和谐统一的发展内涵,更好地指导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满意度,倡导高品质,减少损失,减少惩罚,减少懊悔,有益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协调统一、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范文5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6月2日。
怎样科学认识?
答:马克思的科学研究,就像列宁所说的那样,“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
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存在,他们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感,对理想社会有很多美好的设想,但由于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范文6
中学历史知识结构图示法是一种把历史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最优组合的教学方法。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原则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要教授学生懂一门学问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概念,而不是没完没了的记诵资料,不要把学生训练成为一个活动的图书馆,要培养他们能像数学家般思考、历史学家般研究问题。就我们的历史学科而言,基本原理就是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应当是教材中的重要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因素组成的历史概念。为了克服学生中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帮助学生掌握历史概念,克服知识的遗忘,认识历史方法,发展历史思维,在教学中采用知识结构法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知识结构图示是指教师在教授新课或复习旧课时必须在黑板上把所讲内容进行整理制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图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的进度和深度必然不断增加,而教学时间和教材总量却不允许膨胀,如何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努力寻求最佳教学效果,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普遍遇到的难题。从学校实际出发,我选择了历史图示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历史图示教学是把用文字叙述的教材内容用简要的符号、文字、数码组成的图形或图象、地图、表格等形式加以表现,用以说明知识结构,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布鲁纳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求知探索的内驱力。由于传统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滞后,一支粉笔、一张嘴,加上历史知识的过去性、不可重复性等特征,其结果是讲者乏味,听者索然,学生兴趣很难调动起来,也就谈不上自主学习。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感人,形象逼真地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创造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历史图示法教学,利用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耳目一新、身心愉悦,产生乐趣。自然会给我们开放型的历史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
下面就自己几年来的教学,谈谈图示法历史教学的运用。
一、运用图示法把教材内容表现出来,起到浓缩教材、突出重点的作用。
图示法投影教学的关健是要设计好图示,其实是把用文字来叙述的历史知识结构、用图示的形式加以表现。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简约性。
图示除用符号以外也用文字,一般用词组,因此比长篇的文字叙述要简约。有些过程省略了,有些过程用符号来表示。
例如:讲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殖民主义罪恶”时,其中“奴隶贸易”可用图1表示。
二、利用图示缩短学生认识教材的过程,加强对教材框架体系、内容结构的理解,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中学历史知识结构图示法是一种把历史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最优组合的教学方法。
人类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纵向观察,历史因果相袭;横向观察,各种因素相互依存。任何一个具体的历史现象都处在一个前后相随、左右相连的网络之中。因此在教学中,应以辩证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科学体系之中,建构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整体结构。
例如:讲到“百家争鸣”产生原因时,用图2来总结:
三、利用图示结构教学法以历史知识的历史概念为环节构成知识网络,把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把繁多、抽象的知识通过知识网络结构图示加以简化,从而获得系统完整的、提纲挈领的知识。使学生用整体眼光看到完整的知识骨架,把书本详细资料通过组织、概念、综合、简化等方式进行具体形象的加工,浓缩来表达,使知识保存在自己的头脑中,这就有助于学生记忆和巩固已学的历史知识。
在讲宋金对峙时,我用这样的图示作为板书内容,见图3。
提示关键词,展示条件之间的联系,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