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个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辅导个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辅导个案

心理健康辅导个案范文1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全体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其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心理学专家提出: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应是发展个性的辅导;心理辅导的方向和根本目的是帮助一个人去发展所有的潜力,有快乐的人生。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冶疗;也不等同于心理咨询,而是面向每个学生,并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靠学校普通教师来组织和实施的,必须最大程度地动员广大教师参与。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他们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上的种种矛盾、困惑和斗争,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年龄尚小,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尚不健全和成熟,需要得到成年人(特别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心理学家指出:学校教育应致力于为儿童创造有利于心理发展的环境,促使他们更好地健康地成长。笔者认为,首先广大教师要有较高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认识;其次是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有关理论;其三是学习、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其四是敢于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边学边干,形成一支由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相结合的心育氛围浓厚的师资队伍。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体现小学教育的特点。基础性和普及性是小学教育的两个基本特点。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应是为儿童的健康发展选择适合儿童教育方法。使小学生在认知、情感等领域里得到帮助和培养,让儿童从小学会认识自己、接纳他人,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以科学、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儿童从小学养成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成为会理解和尊重他人、诚实和积极进取的小学生。因此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花精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一小部分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的小学生,应及时地进行疏导使小学生心理向着健康的方面发展。

    二、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生活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小学生周围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宁静的小学校园也越来越热闹,现在小学生实际上要比他们的父辈承担多得多的心理压力。依据我们的观察,认为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物质丰裕导致刺激或变化。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学生比较容易满足,考试取得一个好成绩,只要有一颗糖的奖励也会欣喜若狂,也比较重视家长和老师的表扬。现在小康之家衣食丰裕,还有为数不少的一部分属于先富起来的家庭,家长过于宠爱孩子,物质的要求有求必应,以至于有的小学生对鼓励、表扬无所谓,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

    2、父母推托工作忙,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小学生的家长恰好是年轻力壮干事业的好时光,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相对而言,贵州的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特别是毕节地区,就拿笔者任教的黔西县仁和小学来说,多出现父母外出打工,而子女多由祖辈照顾的情况。祖辈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顾太多,这些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在自主、自立、耐挫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不足。

    3、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在班级集体中表现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由于居住条件的改善,大多数家庭独门独户,小学生放学后在家里和电视、电脑为伴,没有交往的小伙伴。由于缺少交往活动,在班级集体中往往几个能干的学生无法合作做好一件小事,不懂得互相帮助。

    4、家长对孩子希望过高。现代社会高学历的影响使得一些家长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越来越高。家长对于分数的敏感甚于孩子,孩子考试得99分回家得不到表扬,家长会问为什么不是100分,就是得100分回家也同样要接受教训,关照不要骄傲呀,不要自满呀,要努力呀,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家庭管教过严,一进家门就做作业,以至于一出家门仿佛小鸟飞向天空,到了学校就任性发泄放纵。

    5、小学生能力普遍较强,个别学生自我表现欲过强。父母文化程度提高和社会教育媒体的影响,当代小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比较高,但是个别小学生自我表现欲太强。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很聪明,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上课举手发言很积极,只要老师没有请他回答问题,他就会认为老师不喜欢他,故意讲话、吵闹,甚至闹到无法上课,他真正的目的不是要跟老师捣乱,只是希望老师注意他,让老师看到他的能干。

    6、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师素质存在问题的负面影响。不可否认,小学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最突出的是过分强调了对小学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学生作为人的成长的教育。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团体辅导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也是时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辅导室的工作更加专业化,教师应培训上岗。心理辅导室要有专任教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小学生心理辅导室建设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增加儿童的特点,让小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仿佛进俱乐部活动一样开心。心理辅导室的名称可以童趣化。3、个案教育。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两种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化。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期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接触许多的教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教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个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记录,尽量详尽,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记录一定要真实,还可以写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个案资料,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个案研究不公开。

心理健康辅导个案范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工作目标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学习、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以努力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对于少数有心理疾病障碍的学生,给予积极地咨询和辅导,及时转介高一级机构、医院等获得更好的治疗,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2、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做好家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与讲座。

三、具体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通过家长会组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加强家长学校的互动合作,同时请家长做好家庭教育每月一题的问题回答,积极全方面的帮助家长、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3、与学校德育工作及班主任工作相结合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队会结合起来,尝试以队会的形式、班会的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广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集体辅导。每月一次心理健康班队课,根据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地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2月份:学会打招呼。3月份:正确的学习方法。4月份:意志力训练。5月份:记忆力训练。6月份:自信迎考。

(2)心理咨询室。做好来访咨询和“心语信箱”的回复等工作,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心理辅导室以年级为单位,每天中午的12:10~12:30向学生开放。(星期一:一年级,星期二:二年级,星期三:三年级,星期四:四年级,星期五:五年级)

心理健康辅导个案范文3

关键词:单亲家庭 子女 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趋稳定和满足,更多的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精神生活,他们在不断追求快乐、幸福的同时,对婚姻的认识和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致使离婚率越来越高,离异家庭的增多,使这些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引导家长,帮助这些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和心理危机的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本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参加了汉中市“单亲家庭子女及孤儿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的研究,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作了如下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建立心理咨询室,营造温馨的成长环境

离异家庭给子女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严重的。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经受过心灵的创伤,往往性格内向、自卑,总感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自然孤独一隅,远离伙伴群体,对社会和家庭生活失去美好的憧憬,变得懦弱、孤僻、暴躁,缺乏自信心。如果对这些青少年不及时采取心理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那将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健全人格,甚至会使其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社会各种犯罪的根源。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工作,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学校建立了“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室,在这里老师不仅可以教育辅导学生,还以可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走进孩子心灵的深处,解开孩子的心结,使学生心情和情绪得以调节,从而架起了师生、家长心灵沟通的桥梁,营造学生温馨成长的环境。

二、加强心理学知识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教师是施教者,教师的情绪、心理健康水平和能力也会直接作用于学生,因此,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及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顺利进行的保证,为了保证课题研究能顺利进行和富有成效,课题组全体人员多次集体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的原则、方法,在不断的学习探讨中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教育的原则及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提高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重要作用的认识。

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推动课题研究深入进行

在“单亲家庭子女及孤儿教育问题研究”的课题研究中实验教师深入个案家庭进行家访调查以及问卷调查,准确摸清家庭及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个案家庭及不同个案家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对家长及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案。通过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交流、说服、引导、教育、感染暗示等方法让家长或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或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2012年,在初一开展了《悦纳自我,扬起自信的风帆》的活动课,初二开展了《我的理想和目标》活动课,在这些活动中,感化大部分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现在学校已形成了科任教师、班主任、专业教师相互配合,共同排解和辅导单亲家庭子女及孤儿成长中的烦恼和心理障碍的教育机制。

四、重视“单亲家庭子女及孤儿教育问题”的研究

单亲家庭子女及教育问题很多也是属于存在心理障碍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值得重视。两年来我们定期对这些研究个体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找他(她)们的家长进行说服、开导,谈心,了解他(她)们的家庭情况、学习及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一些困难,及时疏导他(她)们的不良情绪,能使学生们在关爱的氛围健康成长。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刚刚开始,在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有许多感悟,许多收获,更有许多不足,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生活,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但是,我们感到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单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有的单亲学生虽然经过辅导,老师不厌其烦家访、苦口婆心真诚谈心,千方百计关心帮助,为其排忧解难,运用情感感化,有时也见效,但有时反复大,成效不持久,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严重威胁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应当形成合力,重视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想方设法帮助这些学生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提高他们适应环境和心理危机的能力,为他们营造温馨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祖侠,郑艳.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与健康教育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

[2]员丽萍.论单亲家庭子女人格的培养[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心理健康辅导个案范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高三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9-0065-02

关于如何通过更有效的心育途径激发高三学生斗志,帮助他们树立高考必胜信念,释放心理压力,挖掘自身潜能,最终让每一个高三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等方面的问题,我有一些实践探索经验与思考,具体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上而下,全员参与

高三学生的心理工作不仅是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事情,更是从学校领导到年级每一个教师的事情,需要凝聚各方力量,自上而下,全员参与[1]。因此,心理教师一定要和学校年级领导做好沟通,不仅让他们意识到心育工作的重要性,还要积极协助心理教师做好高三年级的心育工作。比如,我所在的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每一届高三年级都会成立“心育阳光小组”,从而形成上至学校行政(教学处、德育处),下至年级老师、班主任、宿舍生活老师和家长的组织架构。心理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心育阳光小组”召开会议,积极向小组成员教师汇报学生心理动态,就一些高三学生的心育问题召集大家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心理教师就可以借助各方力量,让高三心育工作做到上下一心,协调一致,高效开展。

二、励志环境,激励自己

环境育人,高三学生的心态与周围文化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高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励志环境氛围的营造,将心理元素融合到教学区文化环境建设中,让高三教学区的每一处都渗透着醒目的心理符号,从而让心育工作润物细无声。比如,为了帮助学生在紧张的高三学习中保持一个更好的心理状态,我校会利用好高三教学楼每一层的宣传栏,张贴心理知识宣传资料。精心布置每一个班级的心育阵地,可以是心理插画和名人挂图;创设“让门说话”励志环境,挑选一些励志名言和心理漫画张贴在教学楼门上,让学生每一天早上都受到激励;在高考百日誓师后,可根据每班的誓词制作励志条幅,悬挂在教学楼上,以此激励高三学生的斗志,使其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总之,通过精心布置,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让学生放松心灵,愉悦身心,面对高考,养成积极的心态和坚忍不拔的人格品质。

三、“1+”课程,成就自己

我校的心理课程是通过“1+”课程的模式开展。“1”是指“成就最好的自己”课程,主要以励志型心理级会的形式开展。励志型心理级会是以一个高三年级为单位,借助团体动力学等相关理论,以通过各种团体活动和素材鼓励学生挑战自我,振作精神,奋发志气为目标的一种团体心理活动形式。励志型心理级会放弃了“班级”这一团体,转而依托更多人数的“年级”,通过各种形式搅动全年级学生的心理能量,引起他们的心理共鸣,更能够激发高三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实践效果非常好,这也是我校的一个特色课程。

“1+”课程中的“+”指个性课程,是以示范式、点菜式等形式开展的针对性心理课程。这些个性课程以提升学生自主性和内驱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和信心,成就最好的自己为目标。示范式心理课首先有心理教师执教,高三班主任观摩学习,然后再到各自班级授课,所以示范式心理课的主题内容是解决高三学生共同的心理困惑。如同下饭店点菜一样,由于高三每个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都不尽相同,所以点菜式心理课是由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给心理教师下菜单后,心理教师专门为每一个有需要上心理课的班级量身打造的心理课,点菜式心理课的针对性会更强。

四、个案辅导,发展自己

对高三学生除了整体的发展性心理干预外,还有个别学生需要专门的个体咨询辅导。个案辅导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任何成长路上的困扰与心理教师交流,心理教师会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问题。通过个案辅导有针对性地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更好地优化自我,发展自我。

参加个案辅导的学生有些是主动预约心理教师,有一些是班主任推荐过来。咨询方式除了面谈咨询,还包括心理热线、心理信箱、电子信箱等多种途径。心理教师要做好个案跟踪辅导工作,注重构建个案辅导的长效机制。对个案辅导中的棘手个案,在“心育阳光小组”中分析研讨,就个案问题进行探讨,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五、多元渗透,助力自己

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想做到切实有效,不能仅是心理教师和学校行政的努力,要通过多元化心理渗透,争取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从而助力高三学生积极备考[2]。我校一贯重视高三年级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培训,通过“倾听学生的内心,我们可以做到更好”“心心之火可以燎原”等系列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相应的应对方法、提振教师群体的备考信心及减轻工作压力。高三学生家长也是助力备考的重要支持力量,所以我们也会定期召开家长培训会,开展“家有考生”“用心助考,让孩子成为最努力的自己”等系列培训,通过帮助家长们了解孩子的心态,学会和孩子良好沟通,打造家庭的良好备考氛围。

除此之外,在高三上学期,为了提升高三学生的职业探索能力,明确自我发展方向,进而激发学习内驱力,明确奋斗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业,我们每年都会定期开展系列主题生涯规划活动。

首先,我们会借助已经考入大学的在校校友的力量,举办大学推介会宣讲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理想大学与专业,明确高考目标。

其次,我们会根据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职业类型,邀请杰出校友与社会各界成功人士走进校园,开展走进职业的系列职业分享宣讲活动。

然后,我们也会邀请从事各种行业的学生家长作为面试官,开展大型模拟招聘会,让学生们体验真实职场招聘面试,提前了解社会各行业的能力需求,明确职业规划目标。高三下学期,随着高考一天天临近,孩子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会借助学校体育教师的力量,每周三次开展大型团体心理减压活动。通过兔子舞、大学开火车、共同进退等团体心理减压活动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助力他们以最佳的心态迎战高考。

六、心育效果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我校高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颇显,每一年的高考指标都超额完成,特别是临界生的高考成绩进步非常大。在对学生的调查与访谈中,他们往往都会提到高三的心育方法对他们帮助非常大,给予他们很大的心理能量,帮助他们蜕变自我,成就自我。同时,我们的心育经验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同类学校认可、学习和借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多次在市高三考前辅导专题研讨中做经验介绍,心理教师多次接受校外主流媒体的专题采访及录制心理教育节目,在市内起到了很好的典范辐射带动作用。但高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仍在不嗵剿骱透慕中,心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愿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符月梅.新常态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优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6 (3) :46-47.

[2]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路径[J].中国教师, 2015 (14):10-14.

心理健康辅导个案范文5

在上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为指导,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做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更好服务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做好学生日常的心理咨询服务。

1、 做好学生日常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每天开放心理咨询室,做好学生和教师的来访接待和咨询工作。对于问题较明显的学生,坚持个案的跟踪,及时与家庭联系。(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上午:8:00-11:00下午2:30-5:30,心理辅导老师有吉老师老师、政教主任及各班主任)

咨询途径:

(1)学生自愿前往咨询或团体咨询

(2)班主任老师推荐

(3)辅导老师访谈

2、设立"心灵之窗"信箱,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工作。

3、本学期开设一期"心灵之声"广播,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

4 、开设心理咨询网站,随时向学生开放。

(二)、开设心理辅导讲座。

本学年,主要通过书籍和网络来充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结合青春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学习焦虑、压力行为习惯等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开设心理辅导讲座,积极为学生提供知识指导和帮助。

(三)、认真做好心理咨询室来访者的记录工作。但对咨询案例的情况要进行保密,不得任意传播,以免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辅导个案范文6

关键词:行为改变 技术 小学生 问题行为

一、背景介绍

行为改变技术(以行为正强化为主要理论)所需的辅导技巧,相对较少且比较安全,在小学生身上使用效果很好,是学校心理健康个案辅导中使用最广、研究最成熟的一种辅导方式。我们在班级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广泛运用了这一技术,取得了很好的辅导效果。现呈现其中的一个典型辅导案例,以期交流与推广。

二、个案描述

李×是10岁女孩,智力正常,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发现她有吮吸大拇指的习惯。因为长期的吮吸,两个大拇指已经变形。上课的时候,只要大拇指一伸进嘴里,就忘记了一切,吸得津津有味,还发出“吱吱”的声音。因此,上课思想不集中,听课效率很差,各课成绩均不及格。在对李×家长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李×吸手指头始于幼儿园时期,家里人为了治疗李×这一不良行为习惯也采用了不少方法。如劝说、打骂。在手指头上涂上辣酱等等,但效果都不好。

三、诊断分析

引起吮吸指头的原因很多,如缺乏安全感、恐惧、焦虑等。由于时间的原因,李×吮吸指头的原因很难考证,加上孩子年纪尚小,很难从认知或情绪系统人手去改变其行为。李×家人的教育经历就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

我们认为行为强化是一项最直接的技术,也是对儿童最有效果的技术。大量的研究表明,当孩子的行为有了强化的过程,这种行为就容易再次出现(正强化),当孩子的行为被忽略(负强化),则行为会逐渐消失。儿童正是在父母和环境的不断强化下形成行为习惯的。因此对李×而言,直接的行为训练或许更有效果。

李×吮手指头的历史比较长,要全部改变行为有较大的难度,决定先消除李×上课吃手指头的行为,继而达到白天在校都不吃手指头的目标。改变这个习惯可以促使李×上课专心听讲,提高学习成绩。

四、实施辅导

1.工作流程

(1)个案会议

由心理辅导老师及有经验班主任组成个案小组,召开个案会议,确定李×为辅导个案,并分析确定李×的靶行为和目标行为(靶行为是指辅导过程中需要加以改变的问题行为中的具体目标,而目标行为是指由靶行为出发的辅导终点目标、即期望的目标)。李×的靶行为是“上课吮吸指头”,目标行为是“上课不吮吸指头”。

(2)多方面收集资料

案主及其靶行为、目标行为确定后,个案研究组成员就要运用各种方法、途径(如家访、访问案主历届任课老师,作必要的智力、个性等有关测验,测定靶行为的基准线等),尽可能详尽收集与案主的靶行为有关的各种主客观资料,且在后来的辅导过程中,若发现资料不全或有误,仍需及时补充调整,如此反复直至问题解决。

个案资料具有隐私性、保密性,必须妥善保管,不得随意公开,更不得做饭后茶余的谈笑资料。

(3)分析资料,诊断原因,提出辅导策略

从各种渠道收集的资料,须由个案会议讨论分析去芜存菁,整理出可用资料,并分类列写。一般采用心理档案形式,作为个案研究的第一批资料,存档保管。

个案会议尤如医生会诊,应在详尽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诊断原因,诊断是辅导的前提,极为重要,应由研究组各种专业人员从不同角度分析与靶行为有关的因果、因素而后提出辅导策略。个案会议在提出辅导策略后,仍需定期或不定期召集会议,以便研究组成员互相交流情况,研讨辅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执行辅导计划

辅导老师在执行辅导时,要按约及时记录案的反应行为,按约及时兑现强化物,此外,还要注意案主的思想动态,精神状态。(具体见“辅导过程”)

(5)延续辅导

个案研究旨在尽可能彻底矫治个案之问题行为,因此要防止复发。但在治疗末期,即强化物取消后,复发是常见的。如发生复发,须继续重新分析原因,找出补救措施,再予以辅导,直至彻底转变为止。

(6)撰写个案报告

结束个案辅导后(一般以达到预期目标为标志)应写出个案报告,并存人心理档案。(报告格式略)

2.辅导过程

(1)获取支持

根据个案会议提出的辅导策略,我们与李×家长交换意见,征得李×家长的同意和配合。同时我们找李x谈话,帮助她认识自己的问题行为,提高她转变问题行为的意愿和信心。

(2)测定基准线

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在一节课40分钟内,记录李×吃手指头的次数。共观察6天,下表1是观察的记 录。 周语文平均每节课1.75次,周上午、三节课平均每天6次,周全天(包括下课时间)平均每天10.1次。

(3)约定中介行为,选择增强物

在测定基准后跟李×进行了一次耐心的谈话,告诉她吃手指头对学习和身体的不利,进一步激起她改变自己行为的意愿。她同意先控制上语文课时不吃手指头,专心听课(中介行为)。通过家庭访问和跟李×交谈,得知平时李×很喜欢吃巧克力。结合这一信息在尊重李×选择的基础上共同确定增强物――巧克力。共同约定:

4.制订辅导契约

在商定强化物和辅导中介行为的基础上,以契约的形式规定案主应该执行的责任。进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和达成目标行为的意义。并在经李×同意的基础上,把契约内容告诉同伴,提请大家共同帮助她。因此,每当她把手指放入嘴里时,同学就注意她,这无疑对她是一种极好的暗示、提醒。

5.依据约定实施辅导

五.成果评估

李×上课吃手指头,基准期是语文课平均1.75次,上午四节课平均6次,全天平均10.1次,采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后第一个星期,语文课下降到平均0.4次,说明运用增强物对李×纠正问题行为有成效的。到实验第九周时,李×已能做到在学校里不吃手指头了,达到了本实验预期的目标。

任课老师反映,由于李×上课不再吮吸手指头,因此听课的效率有提高,上课发言也较积极,语文课的成绩有进步。最明显的是英语课,开始辅导后,她听课专心了,口头对话、英语单词就容易记住,所以期末总评,李×的英语成绩从上学期的62分提高到80.5分。

李×的问题行为是在运用增强物后促使改正的,实验后期,增强物取消后仍有效果,但这个效果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和巩固尚待验证。

六、注意事项

1.前提是“信任”

“亲其师”方可“信其道”。在辅导过程中,我们要以朋友的态度尊重孩子的合理意愿,给他们温暖感和安全感,让孩子“信任”我们。这样实际上是真正把案主推上了他自己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改变负责的地位,自己做自己的行为改变的主人,这样的辅导关系,既使案主倍感亲切、也确实唤起了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这是辅导顺利开展的前提。

-

2.关键是“小步走”

从靶行为到目标行为,中间有一距离。这距离犹如深深的鸿沟,孩子很难一步跨过去,这也正是以往学生出现“屡教不改”现象的关键所在。从行为学习的观点看,一个问题行为固着的时间越长,消退它或减弱它的时间也相对越长。企图只用几次谈话,几顿打骂就期望他们一举改变固着数年数月的问题行为,是不符合一般规律的。因此,我们必须采用“小步走”的原则,设置若干个“中介行为”协助孩子一步一步朝向目标行为进步。

3.最难是“锲而不舍”

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过程中他们的心理行为,经常表现出反复和被动,往往这时候,有的老师会丧失了耐心和信心,放弃了对学生的进一步辅导,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