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篮球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篮球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篮球教学反思

初中篮球教学反思范文1

第8期:运动技术教法实施案例、技能水平研判与技能发展建议

第9期:保护与帮助案例、技能水平研判与技能发展建议

第10期: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案例、技能水平研判与技能发展建议

第11期:课堂师生沟通案例、技能水平研判与技能发展建议

第12期:课后反思与评课案例、技能水平研判与技能发展建议

“实案选登”专栏选题

第8期:

小学:篮球运球游戏。

初中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高中: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传切配合、突分配合。

回音壁:对往期刊登的设计进行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剖析问题,提出建议。

第9期:

小学:篮球运球、投篮。

初中:篮球单手肩上投篮。

高中: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掩护配合、策应配合。

回音壁:对往期刊登的设计进行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剖析问题,提出建议。

第10期:

小学:水平一:各种攀爬;水平二:跳人马、跳上成跪撑,辅助跳游戏;水平三:支撑跳跃。

初中:分腿腾越(山羊)、屈腿腾越。

高中:分腿腾越(横箱)。

回音壁:对往期刊登的设计进行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剖析问题,提出建议。

第11期:

小学:耐久跑游戏。

中学:耐久跑。

回音壁:对往期刊登的设计进行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剖析问题,提出建议。

第12期:

不限主题,各类常态课经典教学设计,片段反思。

回音壁:对往期刊登的设计进行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剖析问题,提出建议。

“教研园地”专栏选题

“教研园地”栏目下半年的选题思路旨在将平时教学研究中实际做的、说的、感受到的和有成效的活动方案、方法、方式、过程、效果撰写成文,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8期:教研员、教研组长(组)的教研操作理念与方法

如何制订区域性教研活动方案、教研活动方案的落实要素及注意事项、例谈教研活动内容与形式的有效性。

第9期:新学期教研活动计划的制定

教研活动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优秀教研活动计划个例呈现。

第10期:教研活动计划的实施

有效实施教研活动计划的人文因素、教研活动实施的过程性干预、教研活动计划实施中的资料积累。

第11期:体育教师与教研活动

体育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价值、例谈体育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例谈教研能力的积少成多、用心教研才会教研有新。

第12期:教研经典回眸

我的教研之道、我的教研楷模、教研助我提升、一次难忘的教研活动。

“场地器材”专栏选题

一、点子超市

第8期:体操棒的开发与利用

第9期:毽子的开发与利用

第10期:羽毛球筒的开发与利用

第11期:跳绳的开发与利用

第12期:铅球的开发与利用

二、自制天地

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每人都有自己的小灵感、小创造,请用您的睿智之脑和灵巧之手,快带着自己的小器材、小教具来展示吧。

三、博采众长

说说自己在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利用、布置方法之心得,及其相关的教学技巧和教育策略。另外,还可以说说场地器材的使用、管理与维护。

“游戏百花园”专栏选题

一、一事一议

专门就大家关注的游戏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争鸣,投稿要求观点鲜明,开门见山,字数控制在600以内。

二、游戏实例与点评

围绕每期“一事一议”中的热点问题,通过特约组稿的方式,刊登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践中创编或改编的确有良效的游戏,通过点评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推广。投稿要求简洁明了,每则游戏控制在300字左右,应附现场照片或插图。

第8期:水上游戏

盛夏来临,去游泳健身是首选,如何让学生熟悉水性,掌握游泳的基本技巧,通过有趣的游戏来教学,最受欢迎。

第9期:体育课组织教法中常用游戏

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破冰热身、激励和引导,还需要集中注意力,调节情绪,迁移技能等,这些都可以运用游戏来解决。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新游戏,太有必要了。

第10期:高中生游戏

游戏并不是小孩子的专利,高中生同样喜欢,在体育课上多用些游戏,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11期:简易体育器材的系列游戏

简单的绳、布、棒、包、盘、球、垫等常用小器材,在老师们的精心创造下如同魔术,能变化出一系列游戏,层出不穷。

第12期:冰雪游戏

我国北方冬季漫长,约占一年时间的三分之二,体育课只能在冰天雪地上进行,于是,好玩有趣的冰雪游戏成了主角,太需要交流和创新了。

三、游戏小贴士

以简短明快,有血有肉的风格,介绍游戏教学与创编的真知灼见,投稿字数200字左右。

初中篮球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习反思;自主学习

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 学习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一环,它如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章建跃老师在《数学教育心理学》中说道:“智慧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深层次结构. 学会了对自己的智慧活动进行反思和有效的自我调节,是智慧成熟的标志,这样才能实现人对自己活动的主动监控. ”在数学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具体的概念和结论,而且要以联系的观点对数学进行整体分析和反思,并掌握有关的问题、方法和语言. 因此,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下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五条途径.

一、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学会回顾和反思

反思是对过去的经历再次认识,并由此产生观念自律和策略调整. 在解决问题时,学生的思维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对自己思维活动的反思、提炼和概括. 如果教师未能及时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深层次的辨析与讨论、回顾与整理,则很可能导致学生思维停滞不前,甚至出现错误的认识. 相反,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养成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那么,在反思中,学生的思维可由“表层”走向“深入”,由“草率”走向“成熟”. 这是学生重新调整思路,达到思维条理化、系统化的重要历程,也是思维由点到线再到面的集结过程,有效促进学生在发展有序思维的同时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八章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采用例题加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掌握学习重难点. 然后引导学生回顾这些做题的过程,对习题进行反思,得出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改写代入解方程带入求解. 在此过程中,有效地帮助学生探索了如何用代入消元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使学生增进理解,抓住概念的本质,方便学生记忆.

二、引导学生剖析问题本质,找到最佳解题方法

研究表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在获得正确答案后不对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那么解题活动就有可能停留在经验水平上,事倍功半.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作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 如果在学生解决问题以后,再引导学生重新剖析问题的本质,启发学生进行反思,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中寻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问题逐渐深化,使思维的抽象程度不断提高. 同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使学生在对问题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例如,有一道计算题如下:小明的妈妈给了小明1000元钱,让小明去商店里买1个足球、1个篮球和1个乒乓球. 到了商店里,小明发现,如果买2个足球、4个篮球、3个乒乓球的话,身上则剩下680元;如果买13个足球、5个篮球、9个乒乓球的话,身上则剩下75元. 请问:小明买1个足球、1个篮球和1个乒乓球以后,身上还能剩下多少钱?对于这道题目,要想求得小明还剩多少钱,关键是要求出1个足球、1个篮球和1个乒乓球共花去多少钱. 我们可以设足球、篮球和乒乓球的单价分别为x,y,z元,则根据题意可列出等式如下:

2x + 4y + 3z = 320, (1)13x + 5y + 9z = 925, (2)

这是三元一次方程组,想分别求出x,y,z的值是不可能的. 但是根据题意,我们只要求出x + y + z的和即可,即(1)式与(2)式相加得出15x + 9y + 12z = 1245,两边同除以3,得出:

5x + 3y + 4z = 415, (3)

(1)式 + (3)式,得7x + 7y + 7z = 735,即:x + y + z = 105.

在求出该题的解后,我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反思这种凑整法,能否通过其他变形变换得出x+y+z的值. 同时,如果换主元法的思路又该如何求解. 有的小组以x,y为主元,z为常数进行求解;有的小组把y,z视为主元,x为常数进行求解;还有的小组令x = 0,或y = 0,或z = 0,将原方程组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样能求出x + y + z的值. 通过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反思,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思维的新世界,不仅培养了学生反思问题的习惯,也让学生在不断地反思中开拓思维.

三、指导学生找出错误成因,探讨纠正策略

初中篮球教学反思范文3

一、以生为本,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在固有的数学课堂中,主要的教学模式仍然以讲授为主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中过于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较少,对于学生的了解不够多,因此造成了数学的教学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无聊,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这就需要数学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放眼学生的未来,在教学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关注的事物,在进行备课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相联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的发挥,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学发挥其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比如,在教学余角和补角这个课程的时候,要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并提出一定的问题吸引学生对要学习内容的兴趣,这样学生在课前就把三角形的简单的特征和性质有了一定的理解,并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疑问,就会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更加集中注意力。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让学生对自己的疑问进行探讨和交流,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得课堂中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对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也要参与进来,对于学生讨论的问题进行正确及时的引导,分析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思维方向来思考问题。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从而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可以制定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二、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与其他的学科相比,其对于准确性和严谨性的要求更高。而其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容易在课堂中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理解,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可以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由于初中的数学与小学相比,其难度有了明显的提升,教学内容增加了很多抽象的知识和枯燥的理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创设相应的生活情景。比如,在教学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要让学生掌握带入消元的解法来把一些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解答,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来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创设班级篮球比赛来引入。假设自己班与隔壁班每一场都要分出输赢,如果赢的一场可以得到二分,输掉一场得到一分,如果我们的班级队伍在十场的比赛中总共得到了十六分,那我们的篮球队胜负的场数可以分析出来么?通过这样的情景带入,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然后引导学生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答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一个二元一次的方程组:[x+y=102x+y=16]。然后再让学生把之前学到的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对比,把新的知识与原有的熟悉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而有效掌握新的知识,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进行灵活应用。教师在课堂中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注意教学语言的趣味性。这样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开阔思维,使得学生对问题的考虑更加全面和完善,学生对于知识更乐于接受,这样教学效率也就会随之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对于学生将来对数学更深入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重视对教学的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初中的数学教师要重视对教学的反思,不断对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反思,反思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教学任务和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的反思等几个方面,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反思,总结出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适应学生的变化,这样在不断地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全面的高素质的教师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他们都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效的反思才逐渐成长为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教师要跟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手段。比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技术也在快速进步,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在教学课堂中利用媒体的手段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课余时间可以对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可以对一些教学资源进行灵活的使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初中篮球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学习兴趣

顾名思义,情境教学法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问题或语言等形式为学生营造一种特殊的心理氛围,从而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由于数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如果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生活资源来开展情境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改变数学课是枯燥无味的偏见,也能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的场景中去,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初中所学的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数学这门充满了逻辑的严谨课程.

一、初中数学情境教学能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改背景下开展课堂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由于数学教学不像其他学科一样直观具体,里边的很多知识、定理是抽象和富有逻辑性的,这也导致初中生在学习数学时普遍感觉吃力而成绩偏低,特别是年级越高这一现象越严重,这就为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很严峻的考验. 虽然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时间长了学生也会重新产生听觉、视觉上的疲劳,数学教学将重新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 所以,通过在初中课堂对比多种教学方法发现,情境教学法因其灵活多变和形式丰富的特点,成为非常适合初中数学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

由于这种方法可以随时更新教学情境,也可以配合先进的教学软件来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教学情境,从而让数学课用一种更加亲切的面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为学生养成好的思维习惯奠定基础. 例如,讲解一元二次函数图像这样的课程时,可以先给出“学生要参加篮球比赛”这样的情境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在观看篮球入筐的慢放画面来总结投篮轨迹,然后让学生积极思考怎样才能增加投篮的概率,这样的情境创设的目的在于让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和生活问题时的思考习惯,这也充分挖掘了初中数学课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二、初中数学采用情境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发散思维

在数学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法一般会设定创设情境导入、思维加工深化和巩固反思三个阶段,在整个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也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转变过程,情境教学法的最大优势不仅仅限于它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几乎每个环节都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情境教学激发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首要因素,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能够畅所欲言,完成情境教学中设置的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创造力和发散思维的目标. 而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对于中学生来说特别重要,它能够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去思考问题,弥补了教材中限制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不足,更重要的在巩固反思阶段使学生用举一反三的思考方式来看待数学课中的所学,开动大脑展开想象和创造,从而创造性地接受一些新的数学知识和内容. 所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相当于给予学生一把探寻创造性思维的钥匙,使得学生在比较生动立体的教学氛围中形成深思、逆向思维的智慧品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自我判断性和深层学习的延展性.

三、在初中数学课堂创设活动性情境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数学时更偏重于直观具体的感受,正因为手脑之间有一种相互促进的密切关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思维逻辑比较严密,而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则相对在实践方面也会优于其他学生. 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倡多增加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弄教学用具和使用尺规进行量一量的环节,就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手脑协调能力. 换句话说,通过创设一种适合课堂开展的活动情境,来大幅度提高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合适的数学模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增强,更深层意义上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增强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如在讲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个知识点的时候,首先让学生自己量取其中两角的度数是什么,然后教师立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最后由学生通过量取再次验证结果的正确性,这个活动情境创设不仅满足了学生使用量角器的好奇感,也能够在学生的惊叹中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最后结论. 毫无疑问,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一个引导者和配合者. 由此可见,教师作为情境创设的创造者和管理者,不仅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创设,还要明了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从原有经验到新的认识的构建过程.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改变了沉闷呆板的授课模式,为初中数学改革步入新的阶段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见解,情境教学方法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探索发现中不断总结经验,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又能够融洽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实施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把握适当原则,预防让这种教学方法只注重教学的形式而忽视了教学本身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让情境教学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最终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范德源.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体会[J].科教文汇,2008(3).

[2]曹永程.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现代阅读,2011(3).

初中篮球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

自主学习不仅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还能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思维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和培养,在传授学习内容的同时,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浅谈引导初中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中提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学生的学习生活受到对任课教师的喜爱程度、周围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整体学习氛围和硬件设施等外界因素的多方面影响,但主要还是受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支配。学习动机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本身具有强烈兴趣,愿意进行学习活动并坚持,这样的学习动机更持久、有效。因而,数学教师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就初中数学内容和学习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为学生对数学的喜爱打下基础。在开课时,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勾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以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的教学为例,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接触了三角形,但在生活中三角形的应用并没有系统学习。教师在开课时,可以结合生活应用,比如“我们知道男生玩篮球时喜欢用一根手指头顶着篮球,用另一只手拨动篮球让它在手指头上不停地转,他们是怎么保持篮球不掉下来的呢?”这样结合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例,可以迅速地勾起男生的自豪感和女生的好奇心。在大家叽叽喳喳的讨论中,教师再结合杂技表演的顶缸、竹竿顶碗等图片,向学生讲解他们都是在找重心,进而讲解重心的概念。接下来引申到“如果给你一块质地均匀的三角形木板,你如何找到它的重心,用一只手指头保持木板的平衡呢?”学生跃跃欲试想要自主探究解决方法,教师再展开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热爱数学,才有内在的动力去自主学习数学。

二、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发现问题

预习课本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法。学生在教师对中心问题的引导下,对教学内容勾起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顺应学生的求知欲,请学生自主预习课本内容,完成课本右侧云形框里的问题,跟着问题引导进行深入的自主学习。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师也可以提出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并不能正确解答所有的问题,或者对某一问题一无所知,因而会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积累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学生通过这样的自我认识,能再度激发自身对未知领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接下来课堂活动的开展清理了障碍。除此之外,自主预习还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同桌二人合作预习,对于各自的疑问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就能更快地把握本节教学重点。

三、改变课堂活动形式

1.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比如,在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时,请学生小组讨论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小组讨论,碰撞思维火花,用不同的生活经验提供更多的相关应用,拓展了学生思维。或者在研究“多边形的内角和规律”时,小组学习可以在头脑风暴中快速确定思路,手脑并用,学生得出结论后形成的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对这种小组学习自主探究的形式的喜爱。

2.数学趣味游戏。以《轴对称》教学为例,教师完成教学后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趣味游戏接力比赛。给全班同学一分钟的时间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按座位以一竖排为一队,每竖排同学依次站立给出一个回答,说过的不能再说,记录每竖排完成游戏接力的时间。全班比赛,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加强了对轴对称特点的了解,学生也在独立思考中完成了自主思考。也可以组织24点游戏,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加强学生对数学的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

3.组织学生对内容组织加工,自主构建学习体系。教师讲解了教学内容后,请学生自主总结教学重难点,对内容进行组织整理。在此过程中,既回顾了教学内容,也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了总结归纳能力。

初中篮球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问题解决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将问题作为引入线索,然后设立一个情景进行教学。学生会在这个情况中发现问题,并主动思考,然后进行验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和反思精神。下面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四个方面阐述:

一、培养学生产生问题探究意识

在初中数学中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手段,就要培养学生拥有问题探究的意识。让学生能够对现有的数学问题产生探究心理,然后在这个心理的影响下,学生根据解决这个问题会产生其他问题,再解决问题,由此达到了一个良好的循环,最后学生就能顺利应用问题。教师在这个教学方法中,应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发现新的问题。例如在初中一年级《简单的几何图形》这章学习中,教师让学生了解到球形的形状的特点,并以此举例,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是球形的。比如篮球、足球等等。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其他形状,如四方体、圆柱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接受新知识,并利用现有的知识进行解决,增加学生的兴趣的分析能力。

二、有效引导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

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解决问题的主体,而是发挥引导作用。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要认真思考,拥有一个明确的思路,然后在一步一步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向教学寻求帮助。教师在观察学生的解决过程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将学生引入到正确的思想上来,从而减少学生走入解决误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解题信心,更愿意思考。教师应设置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思考,例如在《一次函数》的学习中,教师让学生分析y=kx与y=kx+b之间的关系,并详细分析这种情况是如何出现的。通过学生的讨论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y=kx曲线,然后假设b=2,画出相应曲线,向学生展示,第二种图形能够通过平移2得到。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对b进行取值,从而加深理解。这种做法让学生体会到了自我解题的乐趣,从而使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通过不断运用这种能力,培养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其主要手段有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要灵活设置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产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学在设计情况时,还要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使用能够应引发兴趣的问题,例如学生比较喜欢运动,那么就可以以多种运动比赛为例,让学生愿意思考这些问题。

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的地位,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然后让学生主动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然后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找出学生在思考中存在的不足,给予准确的评价和引导。从而学生就能够在下次分析时,采用正确的方法,增加成功解题的自信心,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解决更多问题。

在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能够将实际生活和书本内容联系起来,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考环境,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例如多媒体和软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教师对问题解决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教师在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设置好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后,应进行反思,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从而达到对自身解决方法不断优化的目的,提升自身的解题水平和教学水平,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充分利用教学手段是教学要思考的内容,并分析其教学内容是否进行详细的论述,考虑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合理的设置,通过这种反思,不断完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生能力和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初中“问题解决”教学的事件分析,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自行分析问题,然后发现新的问题,继续分析,从而增强自身数学解题的水平,增加对数学问题应用的灵活性。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还要对自身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素质,从而提高数学整个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宁.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4(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