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的财政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宽松的财政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宽松的财政政策

宽松的财政政策范文1

关键词:工业生产指数;赤字;欧洲;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5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34-02

尽管一些主要国家实行了重要的货币宽松政策,比如美国,但全球经济增长依然放缓,失业率还保持在较高水平。正因如此,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在当前的政策讨论中日益受到重视。当然,高经济增长率需要避免当前的这种经济低迷状态,然而关键性的问题在于财政扩张能否与宽松的货币政策协调使用。又或者就像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所建议的,只实施货币政策也能达到扭转经济低迷的目标?

理性预期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认为,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政策目标是提高经济增长率和降低失业率),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相反,预算赤字,不管是通过货币发行还是向公众借款,都会增加公共债务,提高利率水平,挤出私人投资,最终将损害经济的中期发展。反过来,随着价格水平的上涨,这些又会导致工人名义工资的增加,企业利润的减少,从而影响企业的未来投资。费尔德斯坦坚持反对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尤其是那些诉诸于赤字开支的财政政策。罗伯特·巴罗也反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成为相辅相成的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认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因为正在面临或经历财政宽松政策的经济主体会把他们的收入储蓄起来,以备未来增加的纳税额,而不是增加私人消费和扩大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消费没有改变,所以财政乘数是0。

然而,上述命题缺乏特定的经验分析。此外,在如今的大多数发达国家里,通货膨胀正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下。就巴罗的假设而言,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假设并没有被实体经济中的任何经验证据所证实,因为即使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大多数OECD国家里的家庭储蓄却减少的非常多。

在面对严重低迷的经济时,为了稳定经济,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可以被很好地协调使用。例如,在总需求严重不足、高失业率和经济流动性有限的时期里,为了进一步刺激民间借贷,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有必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在一些由于债务负担加重而不得不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的情况下,如果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不管是出于汇率下降还是信贷扩张,在某些程度上能对经济衰退的冲击起到缓冲作用。

在经济衰退时期,单一的依赖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并不能对经济产生足够的刺激,因为在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更低水平的利率并不会必然对投资产生激励。的确,在一些利率非常低的时期,为了刺激总需求和增加产出与投资,政府应该优先考虑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而不是单一的进一步降低利率水平。事实上,在经济衰退时期,为了扩大消费和促进经济发展,在实施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还必须扩大政府支出。在摩根大通就职的布鲁斯分析了美国的联邦政府宏观经济模型,该模型指出联邦政府债券利率每下降1%,仅仅能够增加0.6%的GDP,因此可以证实,与财政政策相比,在刺激经济发展方面单独实施货币政策是缺乏效率的,而财政政策则显得更有效率。

然而,在应对经济衰退的过程中,如果宽松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真正能够协调发挥作用的话,那么有什么证据能够表明政府赤字与经济增长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更直接一点就是,政府赤字能否真的刺激经济增长?

美国的George evdoridis教授发表的名为《政府赤字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一文,准确的表明了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及预算赤字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潜在积极影响。该论文最有意思的部分是,他证明了政府赤字不仅在经济衰退时期对经济增长有刺激作用,在其他时期也是有效的。他认为他所指出的正常赤字对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言事实上是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根据他的分析,当生产部门生产生产资料的时候,经济增长中的主要推动力量不能实现货币盈余(利润),所以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这一不利处境可能会产生“停滞陷阱”。对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而言,为了扩大政府支出而形成的不平衡预算,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是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

Evdoridis使用的是这一关系式:I+X+G=S+M+T (1)

宽松的财政政策范文2

关键词:次贷危机;货币政策;退出战略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0)03-0012-04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主要中央银行迅速下调利率,在利用这一常规手段的同时推出了定量宽松等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从利率杠杆和数量杠杆两个角度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次贷危机时期实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已经提上议事日程,2009年下半年以来已经成为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经济学家讨论的热点。为了摆脱经济下滑的风险,我国也实行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样也面临着政策退出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超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原因、次序、时机和方式,退出时与公众沟通、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和国际协调的进行,以及欧元区和美国可能会选择的退出战略。

一、超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退出的原因

根据货币主义的观点,从长期来看,所有的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压力有3个来源: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度刺激投资和消费;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新的通胀预期。随着经济的复苏,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在特殊时期实施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必须退出。

除了担心出现通货膨胀以外,过去10年全球经济的发展经验使许多经济学家得出结论:在全球长期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条件下,信贷获得过于容易,这反过来又压制利率水平,进而助长投机行为,导致金融资产价格严重扭曲。因此,从超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不仅仅是为了防止通货膨胀,还可以保持金融市场稳定。

(二)退出的次序

在提高利率之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措施最好取消。首先,如果非常规措施依然被认为是必要的,在这种环境下提高利率将通过货币市场破坏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第二,在提高利率的同时仍然保持非常规措施,这会导致向市场传递的货币政策立场的信号比较含混。第三,在非常规措施依然存在的时候,中央银行也很难把利率提升到与政策目标相一致的水平。第四,在市场仍然需要非常规措施的时候提高利率,其传递效应可能会出现梗塞。最后,在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经济复苏主要取决于银行体系的健康状况,通胀压力的增加会要求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但是通胀压力只有当银行重新采取正常的贷款业务时才有可能出现。

然而,在取消购买公司债券这种非常规措施之前,可以提高利率。因为这些措施不受货币市场功能是否恢复和银行贷款的影响,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可以直接获得外部融资,通过刺激长期投资进而刺激总需求。但是,这些措施可能会在中长期导致通胀压力。

如果在通胀风险出现之前货币市场功能恢复了,那么非常规的措施在利率提高之前应该取消。但是,如果通胀的风险已经出现了,而货币市场问题依然存在,银行融资仍然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则应该继续保持非常规措施,也就是维持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结构,同时提高利率。

Posen(2009)指出,财政政策的紧缩应早于货币政策的紧缩。认为银行担保和国有化会影响税收,在税收政策改变之前,银行担保和国有化必须取消。但是,只有等到税收政策明确以后,银行私有化才能开启,否则,没有买家来购买银行的国有股份。

Mulya(2009)认为,银行体系内部过多的流动性会阻碍央行提高短期利率,除非大规模减少过多的银行资金,否则提高利率很难实现。Baudchon(2009)也认为,紧缩货币的第一步就是终止非常规的宽松政策。

(三)退出的方式

Betboze(2009)强调,利率政策比非常规措施的退出要简单一些。欧洲央行在提高再融资利率之前,可以将存款利率调整至再融资利率附近。而美联储则是对银行在美联储的准备金支付利息,通过提高该利率的方式来影响货币市场利率。

大部分的非常规措施都是有截止日期的,如果不再延期,将自动终止。比如欧洲央行担保范围扩大的计划将在2010年末取消,债券购买计划预期在2010年6月终止。在美国,银行使用定期拍卖便利0(Term Auction Facility,TAF)的频率在下降。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Primary Dealer Credit Fa-cflity,PDCF)是在2008年3月贝尔斯登救援行动中创造的,现已不再使用。定期证券借贷便利(Term Securities Lending Fa-cilities,TSLF)现在很少使用。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便利(Money Market Investor Funding Facility,MMIF)在2009年10月30日到期,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互助基金流动性便利(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Money Market Mutual,Fund Liquidity Facility。AMLF)的获得也变得更加困难,商业票据融资便利(commercial Paper Funding Facility,CPFF)虽然延期到2010年2月1日,但是被使用得越来越少。现在只剩下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便利(Term Asset-Backed SecuritiesLoan Facility,TASLF)和购买长期债券。

央行收缩其资产负债表相对复杂一些,根据央行是否积极干预其资产负债表,可以把退出战略大致分为两类:被动型和主动型。退出信贷宽松政策比退出定量宽松政策要容易一些,信贷宽松政策是内生的,不需要央行特别的干预,随着经济和金融状况的改善,银行会自动减少对央行货币的需求,被动的退出战略会凑效。

主动的退出措施包括:央行停止购买债券;直接在市场或者通过反向回购协议出售先前购买的资产;出售在危机以前获得的公共债券;对各种融资便利施加更严格的申请条件;终止融资便利;提高利率。美联储可以选择发行债券,重新启动美国财政部的附加融资计划(Supplementary Financ-ing Program,SPF)。

(四)退出的时机

退出必须及时,这需要采取渐进方式。这是因为:一方面,大规模地收缩流动性将造成巨大的货币政策冲击,在债券市场或者商业票据市场出售证券将引起证券市场动荡,恶

化企业的融资环境。太快或太突然的退出,将使经济复苏终止,给贷款者带来巨大损失。另一方面,超宽松货币政策如果延迟退出,将增加未来通货膨胀的风险,给金融市场播下不稳定的种子。

Escfiv6(2009)指出,超宽松货币政策提前退出的福利损失和通货紧缩的风险非常大,容易促使经济陷入w型衰退。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还没有修复,现在不宜退出,将来出现超级通货膨胀的风险微乎其微。

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金融市场功能的丧失、汇率因素使退出战略的制定比较复杂,最大的挑战就是确定退出的时机。这取决于该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状况。由于全球经济前景依然不确定,经济增长还比较脆弱(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宁可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不要匆忙退出。

非常规措施的退出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措施的可逆转性。事实上,很多措施可以自动退出。一旦货币市场功能恢复,市场参与者就会寻求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市场,对央行资金的需求自然会下降,央行资产负债表也会相应收缩。另一方面,收缩速度也取决于央行购买资产的期限。如果央行持有的主要是长期资产,将来这些措施的退出将充满挑战,金融市场功能很难恢复到正常状态,也提高了中长期通货膨胀的风险。

(五)退出时与公众的沟通

为了让退出战略有效,必须加强同公众的沟通,引导市场预期。投资者可能会担心政府财政状况的可持续性,这无疑会推高长期利率。出于同样的原因,家庭可能预期未来税率会提高,他们会选择储蓄而不是消费。这无疑会给经济复苏蒙上阴影。

Gonz61ez-P6ramo(2009)指出,市场普遍担心央行不能在恰当的时候解除以前的非常规措施。这种担心是非常合理的。黄金、石油等商品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确实存在对通货膨胀的担忧,非常规政策可能是“自我失败”的。退出时实行的一个措施,可能被市场误解为其他所有刺激措施也将马上退出,从而导致市场反应过度。对市场可能会产生过度反应的恐惧,反过来又使央行推迟实行某一具体措施,错过最佳的退出时间。

这些风险意味着央行必须在沟通上多做文章,要详细解释实施每个退出措施的理由。货币政策透明度和可理解性对于增强货币政策目标的可信度至关重要,而中央银行的信誉对于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有重要影响。一个明确的、容易被理解的退出战略将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但是Tesfaselassie(2009)也强调,在基本面仍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预先公告政策退出的时间表是很危险的。预先公告退出战略将过早地导致利率上升,使脆弱的经济复苏蒙上阴影。在此情况下,制定一个明确的政策退出时间表是不恰当的。但是,政策当局在作决策时,需要向公众交代面临的各种经济指标和数据,以及政策退出的原则。

(六)退出时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危机爆发以后,很多国家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一些国家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不可持续,这意味着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财政政策调整。在相同情况下,财政政策退出时间延误越长,货币政策退出的冲击就越大。从大部分发达经济体债务规模来看,财政政策延迟退出可能会导致市场形成新的通胀预期。因此,将来削减财政支出明确的、可信的承诺是央行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保障。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退出会直接影响政府债券的收益率,还可以间接地通过影响经济活动进而影响税收。提高利率,市场对政府债券的需求会下降,政府融资会变得困难,增加政府融资的成本,提高政府的债务负担。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和私人部门的救援计划是不能无限继续下去的,政府应该尽早设计财政政策退出战略。相对于货币政策而言,刺激性财政政策的成本更大,也不够灵活,而且,财政政策延迟退出会对债券市场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有效地削减财政赤字将减轻通胀压力,可以使央行继续维持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复苏。因此,最好是刺激性财政政策先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随后退出。

(七)退出时的国际协调

相对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退出的国际溢出效应要强得多,也受到更多的关注。De Grauwe(2009)指出,由于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非常高,主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制定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挑战。超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如果没有国际协调,国家间的货币竞争会导致搭便车现象。另外,如果几个国家同时紧缩货币政策,乘数效应会放大这种冲击。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有些应该早退出,有些应该晚退出。早退出的国家只有在相信晚退出的国家会在“恰当晚”的时候退出时,它们才会选择早退出。要使早退出和晚退出的承诺可信,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大国必须考虑他们的行动带来的外部性。

Munchau(2009)对美国和欧元区之间退出政策缺乏协调表示担忧。由于欧元区的通货膨胀预期比较稳定,而美国的通货膨胀预期在上升,这将导致国际资本市场动荡不安。投资者可能会将美元资产转化为欧元资产,导致欧元兑美元汇率继续攀升,使全球经济陷入另一场动荡。

二、欧元区和美国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战略

(一)欧元区的货币政策退出战略

整体来看,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退出没有技术上的障碍。非常规措施主要有5个,退出战略相对简单。(1)中央银行以固定利率为银行提供充足的流动性。这些措施有内在的退出机制,由于这些操作事先都规定好了到期日,在时机成熟时,只需要通过传统的再融资操作替代这些措施就行。(2)扩大抵押担保资产的范围。欧洲央行已经明确指出,扩大抵押品范围是暂时的,该项措施会在2010年12月终止。(3)将公开业务操作时间延长。该项措施会自动淘汰。(4)提供外币流动性。这个措施已经开始退出,欧洲央行宣布,由于对该项业务需求不足,决定停止提供外币流动性。(5)直接购买有抵押的银行担保债券。由于这些债券并不影响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没有必要采取专门措施处置这些债券。因此,欧洲央行可能持有这些债券直至到期,让其规模逐渐萎缩。当然,也可以逐步地抛售。

利率政策的退出也不复杂。在提高再融资利率之前,欧洲央行可能轻推货币市场利率上升,有4个直接和间接的措施可供选择。首先,可以将存款利率调整至再融资利率附近;第二,通过反向再融资操作紧缩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第三,发行欧洲央行债务凭证;第四,全部或者部分取消以固定利率提供流动性的计划。

(二)美国的货币政策退出战略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09年-7月21日披露了美联储的退出战略。他指出,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联储需要紧缩货币政策以防止将来出现通货膨胀。退出战略和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管理密切相关。当联储对外提供贷款或者购买资产时,资金进入银行体系,最终会出现在银行和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在联储的准备金账户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银行在联储持有的准备金会自动收

缩。随着金融状况的改善,银行会减少对联储短期贷款资金的需求,进而导致联储资产负债表收缩。即使联储资产负债表短期内不能大规模削减,也有紧缩货币的措施:对准备金支付利息,减少准备金存量。2008年秋季,国会已经授权联储对银行在联储的准备金支付利息。提高对准备金支付的利息,会影响短期市场利率,包括联邦基金利率,货币和信贷的增长会下降。

如果这一招不凑效,还可以减少准备金、紧缩过剩的流动性,有4个措施可供选择,每个措施都可以提高短期利率,限制广义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长。(1)安排大规模的反向回购协议。联储首先将证券组合出售给金融机构,一段时间以后以稍高的价格回购。(2)启动附加融资计划(sPF)。美财政部出售债券,将收益存到联储账户。当投资者购买债券时,财政部在联储的账户存款增加,银行在联储的准备金账户余额下降。(3)利用国会的授权,向银行发行类似定期存单的凭证。(4)如果有必要,联储可以在公开市场出售一批其持有的长期证券。

三、IMF倡导的政策退出原则

IMF(2009)提出了政策退出原则,虽然这些原则是针对所有刺激政策的,但是对我们单独制定超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战略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些原则分4个方面,共有7条。

(一)一般原则

原则一:退出时机应取决于经济和金融体系状况,对于需求提升和金融体系修复,宁可给予进一步的支持。沟通策略及其应急计划有助于确定预期,缓解市场恐惧。只有在金融体系出现持久稳定和私人需求增长可持续时,刺激政策和其他反危机支持措施才应取消。

原则二:除了一些例外。财政状况的改善是首先要考虑的,因为货币政策更容易调整以达到理想的整体刺激水平。实现财政状况的可持续性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比货币政策正常化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应尽早制定财政政策的退出战略,并与公众进行沟通。一旦私人需求开始复苏,赤字减少和债务管理措施就应该开始实施。

(二)财政政策退出的原则

原则三:财政政策退出战略应该透明、全面,现在就要与公众清晰地沟通,目标是在一个明确的时期内,将公共债务降低到审慎水平。

原则四: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政策调整的关键,财政政策调整首先要确保危机时期的财政刺激措施是临时的。一旦经济充分走强,危机时期刺激经济时使用的临时措施就该终止。

(三)货币政策和金融部门支持政策退出的原则

原则五: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并不一定在提高利率之前取消。维持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措施,并不一定阻碍利率的提升。事实上,在非常规货币刺激政策完全退出前,可能需要提高利率。

原则六:经济状况、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市场机制将决定何时以及如何取消对金融部门的政策支持。国际经验表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在系统性金融危机后会存在一段时间,金融部门支持政策的退出步伐应该稳健,以避免市场混乱。

(四)国际政策外溢和跨境合作

原则七:制定可信而且一致的退出政策,强调沟通并考虑政策外溢,这将对所有国家有利。协调并不一定意味着同步,但是缺少政策协调将会产生负面的溢出效应。一般而言,不同国家经济前景和继续实行刺激政策的需求差异非常巨大,这表明不同国家需要选择不同的退出路径。国际间退出计划的信息交流,将大大提高政策退出过程的信誉度。

四、对我国的政策建议

为了应对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国务院推出了扩大内需的十大措施,各部委、省市区都相应地推出了各自的刺激措施。2008年第4季度货币政策开始进入宽松时期,央行迅速、大幅度降低了存贷款利率,2009年M1、M2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高速增长,信贷环境十分宽松。宽松货币政策如何退出也成为国内关注的焦点,根据前面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退出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随着经济的复苏,信贷扩张带动的投资、消费增长会推动将来国内物价上涨。同时,由于全球主要国家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升很快,加大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的风险。另一方面,宽松的信贷政策加上境外热钱的流入,导致我国资产价格上涨压力非常大。如果任由这几方面发展,将来必然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货币政策的调整和退出是必然的。

2.注重和财政政策退出的协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009年井喷的信贷中,有很多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持的项目,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周期一般比较长,如果突然削减信贷,必然导致许多烂尾工程,进而影响银行贷款的质量和经济增长。

3.货币政策退出不是简单地恢复到危机以前的状态,而是要把货币政策退出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相结合起来。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4.退出的基本原则应该尽早制定,保持政策的透明度,及时与公众进行沟通。欧元区和美国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正式终结,但是欧洲央行和美联储未雨绸缪,已经着手货币政策退出的各项技术准备,保证渐进、及时、成功地退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可以借鉴欧美的经验,尽早着手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各项准备。由于经济发展高度的不确定性,退出政策会随时调整,退出战略一定程度的模糊是不可避免的。在制定退出战略时,可以不宣布明确的时间表,只宣布一些退出的原则以及政策当局制定退出战略时考虑的因素。

宽松的财政政策范文3

论文内容摘要:文章指出,作为新兴经济体,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方式应侧重于转型,将其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步骤。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及时出台了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经济复苏速度令人瞩目。然而“非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能否适时退出决定了危机时政府政策的成败,因此我国在判断刺激政策能否退出时应充分考虑民间投资、失业率及国际环境等条件。

在各国政府的努力下,大部分国家的经济态势都有所好转,特别是以中国为首的一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复苏速度令人瞩目。然而这些经济刺激政策始终属于“非常规”行为,当经济体具备了正常增长能力时,经济刺激政策必须适时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时机决定着危机中政府政策实施的成败:退出太早,经济尚不具备自发增长能力,复苏后续乏力,很可能前功尽失,陷入二次衰退;退出太晚,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流动性过剩,推高了初级产品价格和金融资产价格,引发通货膨胀。

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应满足的条件

我国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时出台了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我国外贸出口在经历了连续三个季度的下滑后于2009年12月首度“转正”,同比增长17.7%,当月出口值位居历史第四高位。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1%,增速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虽然全国物价在2009年全年有所下降,但CPI在年底最后两个月回升,分别同比上涨了0.6%和1.9%。在对我国经济回暖形式普遍看好的情况下,经济刺激政策能否退出、应该以怎样的方式退出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要判断经济刺激政策能否退出首先必须明确这种政策的“过渡”性质。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造成我国出口萎缩,消费需求不旺,民间投资信心不足,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刺激政策的目的就是在短期内通过政府的投资、政策扶持等一系列行为帮助经济重回高速增长的道路。因此衡量经济刺激政策能否退出就要考虑一国经济的内外部环境是否已满足如下条件:

(一)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达到协调增长

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24846亿元,其中大部分为国家和地方政府主持的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建设项目投资。政府主导的大型国有企业成为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体,政府投资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民间投资的增速。而民间投资作为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长远动力,只有一国经济刺激政策真正行之有效时,市场和投资者才会恢复信心,民间投资才会被拉动起来。在经济下滑期,国有经济的性质和能力使其担当起扩大国内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但当经济情况好转后就要引导民间投资迅速跟进,唯有双方实现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后市场继续保持稳定的投资需求。

(二)就业增长实现与经济增长同步

失业率是衡量一国经济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解决就业问题也是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各国政府实施经济刺激政策的首要、中心任务。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超过60%,而出口企业多为劳动密集性产业,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下滑带来的必然是就业需求的减少。“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劳动者就不能分得社会生产的成果,更不要说达到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这将有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进行。而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就业的同步提升,我国长期存在着高增长、低就业的经济现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在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1%,可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只能增加70万个。因此在“促增长”时更要“保就业”,在衡量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指标时失业率比经济增长率更具意义。

(三)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发出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信号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的影响很大。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收紧是我国调整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因为如果在国际金融政策仍很宽松的情况下,我国过早上调利率必然会引起国际游资的注入,抬高楼市和股市的价格,带来资本市场的泡沫。同时也会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国内刚刚复苏的出口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但是也要防止退出过晚,否则长期的低利率水平带来流动性过剩会流入资本市场,国外资本也会趁机流入。

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方式

一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欧美等金融市场十分发达的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中“非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的主要方式有所不同:发达经济体长期以来财政赤字的压力已经使其无法更多的使用财政手段来拉动经济,他们主要侧重于运用货币政策手段有针对性的对拯救对象进行扶持;而在新兴经济体例如我国不存在巨额财政赤字的压力,可以更多的利用政府投资拉动的手段。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尚在成熟和完善过程中,国家在实施经济刺激政策时除了运用货币政策拉动经济高速增长外,重点在于顺势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对现行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结构性调整。因此在讨论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方式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退出即对其支持政策进行有步骤、有针对性的撤减。而我国的退出应为转型退出,借应对危机顺势转变我国的经济结构,使其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甚至是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纵观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现阶段国际上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仍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虽然经济增长态势良好,但经济增长主要靠政策拉动,支持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强,再加上产能过剩问题没有解决,在此背景下我国仍需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实施一成不变,事实上我国的经济政策始终随着国内外形式相机抉择进行微调。在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方式上也要保持渐进性,有针对性的灵活退出。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巩固经济刺激成果防止经济“二次探底”[J].理论导报,2009(10)

2.谢鹏,刘洪,丁宜.经济刺激计划何时退出[J].金融博览,2009(11)

宽松的财政政策范文4

【关键词】经济危机 新古典综合派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一 新古典综合派概述

1936年,凯恩斯的《通论》出版,国家干预主义思潮兴起,风靡于“二战”后二三十年间的西方各国。当时“二战”后的经济状况并不和30年代大萧条时一样,凯恩斯理论不再完全适用当时的经济状况。以保罗・萨缪尔森、詹姆士・托宾和罗伯特・索罗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经济学家不断发展、补充和修订凯恩斯的“新经济学”,逐渐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学。其后也被称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或者“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

按照凯恩斯的说法,只要生产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新古典经济学仍然适用,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将使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维持下去。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正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结合。新古典综合派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以混合经济为实现基础。它既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为基础,也需要市场调节的经济为基础。萨缪尔森认为,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是既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又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混合经济,市场价格机制和国家经济干预的有机结合是经济良性运行的基本前提。根据新古典综合派观点,混合经济包括两个部分:国家管理的公共经济部门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私有经济部门。国家调节是为了预防和对付经济衰退;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为了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资源,以提高经济效率。

新古典综合派将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同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论和分配论组合为一体,组成一个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微观经济学之大成的经济理论体系。

二 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变化与政策转变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一体化,该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导致全球经济进入低迷期,甚至有些国家陷入衰退萧条。面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相机出台各种救市政策,希望挽救本国经济。中国在这方面绩效突出,率先走出低迷,依然保持着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

2007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08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并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努力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2008年7月起,受金融危机影响,CPI同比开始下降,股市持续下跌,经济增长预期下滑,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许多中小纺织服装企业面临困境,房地产市场开始下滑,针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中央政府及时对宏观政策进行调整,从2007年年末的“双防”转变为2008年的“一保一防”(保增长,促发展),同时将前期执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财政支出,采取结构性减税政策,增加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鼓励居民消费。央行自9月16日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开始,又分别在10月9日、10月30日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免征利息税及金融机构才能批准备金率。央行继续改进流动性管理,结合国际收支变化情况,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将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GDP增长率保持10.1%的骄人成绩。

2009年中国政府依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用的。上半年中国无论是CPI还是PPI指数一直在不断下滑,面临着通缩压力。中央全面放松信贷限制,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防止经济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振作股市房市的效果。积极的扩张的财政策略中最显著的当然是4万亿国家投资,从中央到地方都发行国债、地方债,然后动用资金开发各地方基础建设,推进税费改革,同时提高社会福利保障,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援助。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8.7%,成功保8,呈现漂亮的V字形。

2010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实际需要增加针对性和灵活性。部分由于2009年的天量信贷的投放及4万亿的国家投资,通货膨胀压力明显显现,农产品,如水稻、大蒜等,各种生活用品,工业原料价格持续攀升。在货币政策方面转向“宽货币,稳信贷”,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财政政策是在预期之内的。同时,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未牢固,由于对房地产市场的打压调控,中国经济前动力受到严重制约,同时出口并未完全复苏,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防止经济二次探底仍是需要注意的,一季度CPI接近3%,中国要谨防经济进入“滞胀”。

三 政策分析

“需求管理”思想是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核心,认为政府职能的发挥与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政府不是位于市场之上的异己力量,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应运用各种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纠正市场调节不可避免的确定,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以投资、储蓄、消费、政府支出、税收、进口和出口这些经济变量为调控对象,政府通过积极地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适时适度地对社会总需求进行调整,即可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

新古典综合派主要依据汉斯的理论提出“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注重二者的“松紧配合”。政府在确定预算时要按照私人支出的数量来安排政府的预算,使私人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额保持在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具体而言,在经济萧条时期,补偿性财政政策要求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实行赤字财政以刺激社会总需求。我国经济危机以来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双松政策”,直至现在货币政策转向从紧,以防止经济进入通货膨胀,有效地保障了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积极推行税费改革,实行结构减税,刺激需求消费和投资,以缓解危机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

在面对“滞胀”时,新古典综合派主张实行宏观政策的“松紧搭配”和微观化,以保持经济增长作为政策的首要目标,同时抑制通货膨胀。“松紧搭配”的方式是指以“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以“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经验说明,两种政策不同程度的结合使用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政府追求的社会、经济目标,可以减少单一政策运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负作用。目前中国最大的经济隐患便是“滞胀”,虽然现在仍未进入滞胀,但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抑制物价上涨已经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国际经济仍处于衰退中,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出口行业正经历一场暴风雨。同时,流动性过剩已成定局,央行已经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并未起到很大的效果。所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应该可以达到所期望的效果。一方面,抑制国内流动性过剩,缓解通胀压力;另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巩固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促进经济继续稳定发展。

四 结语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主张对于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仍然存在自身的一些问题:积极财政政策所带来的大规模的政府主导投资会对民间投资有一定的“挤出”效应,这与全面刺激经济发展的初衷是相违背的;“相机抉择”理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对政府政策权威性的怀疑,减弱政府实施政策的效果;新古典综合派并没有解决人们理性预期所导致的积极财政政策或减税。

参考文献

[1]蒋自强、史晋川.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美〕萨缪尔森、诺豪斯著.萧琛等译.经济学(第十六版)[M].华夏出版社,1999

宽松的财政政策范文5

【关键词】中国;宏观经济;经济发展特点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比较复杂的,正在面临着“双重转型”,也就是说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转型,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双重转型”的实施对我国当前发展形势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每一个人都需要予以重视的。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采取的措施主要表现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且宏观经济政策基本代表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方向,是经济发展的大体走向。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就是“双防”,也就是说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另一个就是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向全面的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其发展速度,并且集中精力确定稳健的财政政策,制定适当的收紧和适当的控制,从根本上解决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现象的发生。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应该通过各项会议的召开确定出宏观经济政策的整个基调,制定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过热以及通货膨胀的出现。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据调查,在2003年――2007年,我国的外贸出口呈现增长状态,增长了差不多29.2个百分点,在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性而金融危机,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导致我国的外部需求也跟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2008年,我国的外贸出口量在第四季度度的时候开始下降,平均增长下降4.2个百分点,这就情况的发生也就说明“出口”在幅度下降。而在此时,就需要对以往的政策进行改革,如果一味的维持原来的政策我国的投资增长就会被约束,也不利于国内的消费,特别是在买房或是其他生活或者工作的方面又会有一些不必要的限制。因此,就此问题来说,出口进口等会出现减速的状态,并不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这时候在2008年,经过会议,协商之后决定实施“一揽子”计划,也就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助于将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变为积极,这也就使得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发生了变化,转换成了适度宽松。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不仅是宏观经济政策方向性的调整,也是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做出的适合宏观经济发展的措施,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国民收入都有很大的益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方向性调整,让我过能够有效的、合理的应对国际方面的金融危机,也让我过的宏观经济发展方向有了很大的调整,从根本上说,这是有利于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一项措施。

二、我国的宏观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持续的调控下开始出现积极的变化,也就是经济怎张速度不断加快甚至出现较快的形式,增长的环境相对的比以前宽松,从而使得经济效益比以前明显,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就说明宏观的经济调控是有很大效果的。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宏观的经济调控也取得了比较然人满意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形成了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这就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又好又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经济的最好发展迎来新的时机与机遇。

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不是每一步都是这么让人看好,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我们解决。比如:中国的经济正在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也就是说存在着“三过”的现象,即运行速度过快、贸易额度过大以及货币投入量过大。这“三过”的伴随发生会引起通货膨胀的出现,也会让增肌增长的过热增长风险变得越来越大,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构成一种威胁。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也需要适应世界的发经济发展速度,不能一味的运用以前的政策,在稳健的过程中也要做到快速发展,因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很容易就会牵扯到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世界性的影响是很难改变的,因此我们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重视自身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的经济发展状况。

三、宏观调控政策将进一步强化

近年来,政府将两个“防止”作为经济调控之中的重点和首要任务,同时,也运用相当大的力度将信贷调控目标进一步收紧,为的就是将调控手段进行创新的同时,让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从而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我国的稳健财政政策为哦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帮助我国在国内外俄经济发展中赢得好评,也让我国国民的医疗、养老、卫生等方面得到很大保障。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强化作为宏观经济的一大特点,不仅将我国的各项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也在投资方面防止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特点是呈现止跌趋稳形式的,要注重经济的发展方式,尽最大努力制定出适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这样不仅能够更多的着眼于经济转型,也能让我过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通过贯彻破产制度等制定新的调整方针,使得经济M入新的发展态势,争取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宽松的财政政策范文6

关于通货膨胀问题,西方经济学界研究它已有着较长的历史,但对通货膨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则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由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西方国家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并以此来消除经济危机(或衰退)、或加速经济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结果,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的推行,在对西方国家的经济起到一定作用的同时,却也使得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的西方国家长期遭受通货膨胀的困扰,由此也就引起西方经济学家们纷纷致力于深入研究通货膨胀问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世界各国又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现在,美国采取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试图通过二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作用于经济而解救失业;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采取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后,经济快速复苏的同时也遭受了通货膨胀的侵扰,促使其积极治理通货膨胀。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两国政府对待通货膨胀的不同态度,不仅会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复苏状况,还将使世界各国面对更加复杂的经济形势。因此,有必要对通货膨胀进行再研究,尤其是对其中的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再研究。

一、西方的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关系略论

要研究通货膨胀问题,首先就应该搞清楚何谓通货膨胀,这就必然需要经济学界确立一个能够被经济学家们普遍接受的通货膨胀定义。而在西方经济学界研究通货膨胀问题时,由于西方经济学家们对通货膨胀的成因有着不同的解释,因而西方经济学家们对于通货膨胀定义的表述也就各不相同。但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们从价格着眼定义通货膨胀,还是以货币主义的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从货币着眼定义通货膨胀,其实他们都是将物价上涨(即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定义为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们将物价上涨定义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也就成为了物价上涨的代名词。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走市场经济道路,西方经济学也就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实践的指导理论。那么,西方经济学中的通货膨胀理论,也就自然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治理通货膨胀所决策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而所谓通货膨胀,其原意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即流通中的货币量太多了。造成流通中的货币量太多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财政赤字和银行信用的过度膨胀等,其结果使流通中太多的货币追求相对较少的商品(包括劳务),导致了商品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拉动物价上涨。西方经济学家们将此种物价上涨称之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而主要由工资、利润和进口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迫使政府(或中央银行)为了维持经济增长率而增加货币供应量,造成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结果导致物价上涨。西方经济学家们将此种物价上涨称之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可见,通货膨胀有主动性和被动性之分。而且西方经济学家们在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具体分析出其它类型的通货膨胀,如结构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等。

当然,季节性、自然灾害等的短期性、偶然性的物价上涨,西方经济学家们并不认为此种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因为此种物价上涨并非是由通货膨胀造成的,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对物价的上涨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但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西方经济学家们则认为其必定是由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所致,因而它是一种通货膨胀现象。因此,虽然西方经济学家们在对通货膨胀定义的表述上不尽相同,而且有的西方经济学家还希望明晰的区分通货膨胀的概念和物价上涨概念,但是西方经济学家们对通货膨胀的看法却是一致的,即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其结果就必然是物价上涨。这样,在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上,西方经济学家们就是将通货膨胀以各种形式表现在物价上涨上。

但是,在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上,仅对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将通货膨胀以各种形式表现在物价上涨上显然是不够的。例如,当经济发生危机时,政府必然需要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而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时,就又必定需要增大货币供应量。但货币供应量的增大,导致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致使发生通货膨胀,其结果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作用于经济危机时,就将伴随着物价上涨。由此,这就可以通过对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再研究,揭示通货膨胀在引起物价上涨的过程中,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于消除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所产生的作用。

二、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关系的再研究

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是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所致,而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则又是政府(或中央银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使然。而且即使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其政府赤字的扩大不能为相应的货币紧缩所平衡和抵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最终也是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实现的。但是,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货币供应量发生过度的增加,却既可以由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的,也可以由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的,而且还可以由两者所致。因此,通过对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关系进行再研究,就可以深入分析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在引发物价上涨的过程中,对消除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会产生怎样的作用。由此,所做的这一分析结果,也就能够对各国政府在对待通货膨胀问题和正确决策经济政策上,起到一点可供参考价值的作用。

(一)政府扩张性货币政策下的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关系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波动,这就有了经济收缩与经济扩张之分。当经济出现收缩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使市场总需求有效扩大,促使经济的扩张,就可以避免或消除因需求不足而导致的经济危机和失业。但在经济出现收缩时,为了避免或消除因需求不足而导致的经济危机和失业,政府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于扩大市场需求的作用过程和产生的效果则是不同的。在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促进大量的投资,使市场总需求得以有效扩大,以避免或消除因需求不足而产生的经济危机。

为了避免或消除因需求不足而导致的经济危机,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所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如果导致了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就会引发物价上涨。而物价的上涨,也就表明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增加的货币供应量,是一种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即发生了通货膨胀。这样,政府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增加的货币供应量,是否是一种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即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就可以由物价上涨来显示出来。因而,政府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直至物价上涨,从而显示出通货膨胀,是需要一定时间过程的。这就使得无论是经济处在收缩阶段需要避免或消除经济危机,还是经济处在扩张阶段需要继续加速经济增长,政府在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都应该考虑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直至通货膨胀的显现所存在的时滞效应。

由于政府在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增加货币供应量,直至由物价上涨来显示出通货膨胀是需要一定时间过程的。因此,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直至由物价上涨来显示出通货膨胀所需要时间的长短,也就取决于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是否能够促进大量的投资,进而导致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需时间的长短。然而在经济发生危机后,是否会出现市场总需求不足,无法有一个可获利的预期利润率,使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无法起到促进投资的作用,从而也就会因为不可能有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进而也就不会存在由物价上涨来显示通货膨胀呢?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在经济发生危机后,利率降到了极低的水平,人们就宁愿手持现金而不愿进行投资。在此种情况下,政府所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就都会被人们所持有,而不会去进行投资。那么,按照凯恩斯的这种观点,在此时也就不可能有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这也就不会存在由物价上涨来显示通货膨胀(即不会发生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显然,凯恩斯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在经济发生危机后,市场总需求不足(或有效需求不足),却并不意味着各单个市场的需求也是不足的。这也就是说,在市场总需求不足时,如果某单个(或个别)市场的需求却并非是不足的,或某单个市场需求有着较好的预期(如农产品市场、或能源市场、或房地产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等),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大幅度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就能够促进大量的投资(包括投机),并进入到该单个市场;那么,由此导致该单个市场的需求超过供给而引起其价格上涨,进而又能够由其带动或推动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即物价上涨),这就能够由物价上涨来显示通货膨胀(即会发生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

由此可见,在经济发生危机后,即使利率降到了极低的水平,大幅度的货币供给,会被人们所持有而不去进行投资,这也只能是一种短暂的现象。因为,政府在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大幅度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时,只要是市场总需求不足,却某单个(或个别)市场的需求则并非是不足的,或某单个市场需求有着较好的预期,货币逐利的本性,就能够使大幅度的货币供给,会被用于投资该单个市场;那么,由此导致该单个市场的需求超过供给而引起其价格上涨,进而又能够由其带动或推动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通货膨胀就能够被物价上涨显示出来。因此,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直至物价上涨而显示通货膨胀的传导路径发生变动后,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度增加,使发生通货膨胀,其结果即使是不能由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来引起物价上涨,也会由单个市场的需求超过供给的价格上涨,进而来带动或推动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即物价上涨)。

在经济发生危机后,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使流通中的货币供应过度增加,即发生通货膨胀,其结果即使是不能由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来引发物价上涨,也会由单个市场的需求超过供给的价格上涨来带动物价总水平上升(即物价上涨)。但是,由于这种物价上涨的同时,并不伴随着市场总需求的有效扩大,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也就无法起到促进经济快速回升的作用,从而也就无法消除经济危机所导致的失业。如果在此时为了尽快消除经济危机所导致的失业,政府继续增大货币供应量,这就会进一步促使大量的投资和投机进入到该单个市场,进而又会带动或推动物价总水平继续上升,而市场总需求则仍然会无法有效扩大,从而就将使经济陷入到滞胀中去。当然,如果存在着那些能够带动市场总需求有效扩大的单个市场,政府扩张性货币政策作用于该单个市场,那么该单个市场则另当别论。因为,该单个市场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点。

(二)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下的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关系

在经济发生危机时,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法使市场总需求有效扩大,若要使经济及时而快速地回升,这就必定需要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政府在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使市场总需求有效地扩大,就能促使企业进行投资和恢复生产,经济前景被看好,消费需求也就随之扩大,从而使经济快速回升。但政府采取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则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增长和加剧,而为了弥补庞大的财政赤字就只能依靠增加国债。这就会间接地或者增加货币的发行量,或者引起信用的膨胀,使得流通中的货币供应过度增加,即发生通货膨胀。其结果在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下,市场总需求的有效扩大,促使企业进行大量投资,以及消费需求的扩大(当然现实中还会有出口的回升和扩大),这就会使在消除经济危机、并使经济快速回升的同时,伴随着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物价上涨。

虽然在经济发生危机时,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发生通货膨胀,其结果使在消除经济危机、并快速回升经济的同时,会伴随着市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物价上涨。但只要由此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在消除经济危机、并快速回升经济的同时,并没有使这种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超过社会承受力,在此时的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对经济的增长和就业就并没有危害性。因而在此时的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就成了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消除经济危机、并快速回升经济时的伴生物。然而,由于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到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毕竟是需要一定时间过程的,即财政政策存在着时滞效应。如果政府为了更快速消除经济危机和回升经济时,对于财政政策的时滞效应不加以考虑或被忽视了,采取力度过大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且到时又不能及时调整经济政策,这就势必会造成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超过社会承受力而危害经济的增长和就业。

政府为了更快速的消除经济危机和回升经济,采取力度越大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越有利于达到更快速的消除经济危机和回升经济的目的,但同时也会造成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超过社会承受力而危害经济的增长和就业。而且在经济能够更快速的回升时,商品流通速度也会加快,随之货币流通速度也就会加快,因为货币流通的速度是由商品流通的速度决定的。而在此时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就会继续推升物价的上涨。因此,面对超过社会承受力的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包括预期),政府必定需要采取紧缩的经济政策,尤其是紧缩银根(因为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是一种货币现象)。可见政府采取紧缩的经济政策要控制住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其实并非是一件困难的事,困难就在于能够控制住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后,又能够保持住必要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这就必然需要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实际需要量相符合,才能做到既控制住通货膨胀,又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做到使流通中符合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能够转化为实际的投资量。

然而,由于货币有逐利的本性,货币既可以投资来逐利,也可以投机来逐利(当然现实中两者常会混为一体)。而要使货币在投资中进行逐利,就需要有可获利的投资市场,这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而言,除了要有必要的国际市场外,就是要有足够的可获利的国内投资市场。由于当前的中国经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单靠市场调节难以有效地扩大国内市场,这就有必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政府在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是可以创造出可获利的投资市场的,但以货币融资来弥补财政赤字却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以债务融资来弥补财政赤字则要考虑对内需扩大的影响,以及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这就决定了以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创造可获利的投资市场只能是适度的。所以在当前的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还须对目前作为经济增长点的产业进行干预,如对房地产业的房价进行干预,以控制好房价来获取足够的可获利的投资市场。另外,政府还应积极支持企业进行创新,以及打破垄断市场等,来获取足够的可获利的投资市场。这就又需对制约消费市场有效扩大的各种因素进行干预。这样才能做到使流通中符合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转化为实际的投资量。

而且,与此同时,要做到使流通中符合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能够转化为实际的投资量,政府还需对那些可以进行逐利投机的已发生非通货膨胀性物价上涨的单个市场进行干预,在必要时则需采取非经济手段。因为,当投机的逐利市场高于投资的逐利市场时,就不仅无法做到使流通中符合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转化为实际的投资量,而且还会发生资金短缺与推升物价上涨的并存现象。因此,政府在采取紧缩的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时,就须对经济中的各种制约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就要在做到使流通中符合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转化为实际的投资量时,政府就应该考虑到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条件的限制(包括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资源条件的限制),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会对既要控制住通货膨胀又要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的制约。这样,政府的调控经济政策,在控制住通货膨胀的同时,所要做到的必要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就应该是一种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