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富思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富思维范文1
全美最新儿童理财教育指南《富孩子》一书中写到,我们不知道多少钱可以毁掉一个孩子,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教会孩子给予,从而使他们日后不至于迷失于一个日益被金钱所吞噬的世界。
发现孩子的财商
全美最新儿童理财教育指南《富孩子》一书中写到,我们不知道多少钱可以毁掉一个孩子,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教会孩子给予,从而使他们日后不至于迷失于一个日益被金钱所吞噬的世界。
国外家庭一直秉持“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观点,日本父母主张孩子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同样,美国父母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美国家庭让孩子干家务换取零用钱,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金钱是把双刃剑。富裕的生活本身不会对孩子有害。但是如果缺乏健康完善的价值观的指导,那么它就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孩子们的零花钱、压岁钱越来越多,中国的父母也正摆脱“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传统,积极变身为给孩子上好理财一课的新好家长。
那么,怎样才能为孩子开个好头呢?
“财商”教育要潜移默化
西方教育专家认为,儿童应从3岁开始就有经济意识。
“3岁开始辨认钱币,认识币值、纸币和硬币。4岁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如画笔、泡泡糖、小玩具、小食品。最好有家长在场,以防商家哄骗小孩。5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自己的钱’意识。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并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如卖报、给领导买小物件获得报酬。9岁可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店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10岁懂得节约零钱,在必要时可购买较贵的商品,如溜冰鞋、滑板车等。11岁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中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12岁懂得珍惜钱,知道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12岁以后,则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
这段经典的西方儿童理财规划已引起了许多中国父母的注意,将其作为孩子理财教育的范本。这段话告诉中国的父母,孩子的理财教育要尽早开始,并需要不间断地让孩子在生活细节上潜移默化。
3、4岁时,孩子已萌发了花钱的意识。父母可以针对孩子的好奇心,从生活点滴上培养孩子对钱的认识。在孩子认识数字,开始数数的时候,给孩子讲一些花钱的常识,并结合数字的概念,与孩子玩购物游戏。比如说让孩子找到指定的价格标签,寻找等值的商品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6到12岁是孩子人格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价值观正逐渐形成,理财观念的培养正当时。在这段时期中,家长要对孩子严格要求,细心地进行引导,体验式的教育让孩子来得印象深刻,家长可以为孩子办理一张借记卡,让孩子定期存钱,交给孩子利息的概念,并领他们到银行,将银行储蓄的方法、种类、利率、计算利息等知识逐渐地教授给孩子。还可以让他们算算利息,使孩子意识到定期存钱就能增加财富,创造一种成就感。当然,通过劳动奖励零用钱也是一种好方法,通过让孩子做家务赚取零用钱,体验劳动的艰辛,体会爸爸妈妈赚钱不易。
塑造孩子的正确理财观念
现在的小孩子真是花销无度,见啥要买啥,一点也不爱惜钱财,原因是什么?因为家里的钱是“公有制”的,花起“公家”的钱小孩子自然不会心痛的。
为了让小孩子花钱知道心痛,必须把家里的钱来一次“私有化”改革,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过去咱一家人共有的钱,分成三份:爸爸的,妈妈的,孩子的。 当然,孩子的钱不要凭空划到他的帐上,而是要看孩子每个月对家庭做了哪些贡献,根据贡献大小分配“工资”,这“工资”就是孩子的私有财产了,其它的当然就是爸爸的和妈妈的了。因为是按劳分配,所以小孩子分到的零花钱是自己的“血汗钱”,这样就完成了“私有化”改革了。
在“改革”的过程中,小孩子一可感到自己的钱财来之不易,二可感到这钱确是自己的,大凡是人,对来之不易的私产都是会倍加珍惜的,这钱就不会轻易乱花了。如果有一天,你与孩子一起去逛街,临行可对孩子说:“各人带好各人的钱呵。”这时,你用眼瞟瞟孩子,那样子可吝啬了:小心的打开自己的钱袋,权衡再三,多带些呢,还是少带些呢?最后一定会是少带的,或者干脆一文不带了,再也不会象先前那样,花起“公家”的钱狮子大开口。你看,节俭的习气全靠了“私有制”来养成,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渐渐学会如何打理自己的钱财了。
走在街上,因为孩子“自己有钱”,看到好吃的、好玩的,买不买全是自己来做主,不会再缠着大人要钱买物了-不花就省下,花光了就干瞪眼(渗透了花钱要有预算的观念)。不过我可提醒大人,看到孩子“手头紧”,你可千万别心太软,又给他几十元随意花,这样的后果是:“私有化”改革会失败,孩子又会变成花钱的“祖宗”。
三大策略培养“财商”小专家
3步培养“FQ”小专家
策略一:树立正确理财观
正确健康的金钱观将使孩子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进而享受并开创人生。正确的理财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孩子良好的金钱观念,懂得一些基础的理财方法来管理金钱,培养正确判断和合理选择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恩、自信等品德,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还要学会用经济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来规划梦想和管理人生。徐霖建议,父母可从日常生活教育着手,进行孩子的理财教育及观念培养,如建立储蓄观念,明白金钱是用来为人生服务而非人生目的,不做金钱的奴隶等。
策略二:“小钱成大钱”
每个父母都会给孩子零花钱,而逢年过节,孩子还会从亲戚朋友那儿获得数量不等的压岁钱,将这些零散资金学会系统运用,是教会孩子理财的重要一步。理财师建议,父母可利用一些银行产品让孩子学会“强制储蓄”,小钱变大钱。如零存整取+整存整取,进行教育储蓄等。
策略三,学会“钱生钱”
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富思维范文2
"人生如梦,人生苦短",父母一生中应完成的任务,起来不过区区两件,一是在社会中实现自我,获得事业的成功。二是教育好自已的后代,完成自我延续的重要部分......教育孩子,从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到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每一位家长都任重而道远。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调皮的儿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他的爱,也增强了他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父母与孩子良好的沟通的前提是倾听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他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与他商量办,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三.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儿子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妈妈好佩服你啊,他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他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教育孩子正确地面对挫折在人的一生当在,遇到挫折在所难免,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沦,也可以铸造人的坚强意志,成就充实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他能教给孩子学会用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
五.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运用自已的智力等诸因素进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能力,自古以来,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类社会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人们更强的适应能力,谁的适应能力强,谁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能迈下成功的彼岸。
六.与孩子一起阅读书籍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孩子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及满足,能感受到爱及温暖,有时更甚与对书本身的兴趣。
七.表扬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父母的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促使他们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行为,直至养成好性格。
八.父母冲动的行为会让孩子性格逆反父母应该认识到,逆反是青春期孩子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父母应该冷静处理,不要总和孩子"顶牛"多和孩子沟通,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九.学会宽容和忍让宽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能够宽容和忍让别人缺点和错误的人,确实是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便是人世间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宽容更是一种能力,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宽容伤害自已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我们只有不断地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才能让仇恨没有容身之处,宽容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十.遇事允许孩子申辩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父母喜欢那种腑首帖耳"听话"的孩子,父母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父母能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十一.避免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作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养上,放在创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孩子将来即使上不了大学,也能够自食其力。
十二.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家长总爱将教育孩子当成风筝,任其高飞,线绳终端不离手心才踏实,而孩子却愿当只小鸟,渴望飞翔,家再温暖,也总是孩子练飞的首站,而不是他飞翔的天空,不能将其终生关在小天地里,家长的双手不是用来使劲捆绑孩子手脚的,而应该是用来磨练孩子翅膀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富思维范文3
孩子乱花钱,客观原因在孩子,其根源在父母。因父母没有把花钱的事当作家教的必修课,不告诉孩子如何花钱,如何管钱,当孩子遇到钱时自然会乱花。
攒钱和花钱,一个叫进,一个叫出,进是增加,出是减少,所以,传统教育只教孩子如何挣钱和攒钱,让钱进来,而从不教孩子如何花钱,让钱出去再进来。
眼睛喜欢盯着增加的钱,而害怕减少的钱。
老百姓常说“花冤枉钱”,啥叫冤枉钱呢?就是花了不该花的钱,花错了。花钱也有学问,花钱的学问从哪儿来?从生活中来。
在调查中,我发现80%的父母喜欢抱怨孩子乱花钱,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但很少听到父母追问孩子错在哪儿,或反省自己缺少财富教育。所以,抱怨孩子的声音永不消失,而乱花钱的现象却越演越烈。
我们一直被动地要求孩子节俭,几乎没有效果,在这个消费的时代,不如大大方方地教育孩子如何合理用钱,通过花钱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我想出一套化零为整的教孩子花钱方案,并跟女儿约定:每月给她零用钱100元,买学习用品和零食。剩下的可以攒起来由自己支配。但花钱记账,不能透支。
两周之后,女儿很难过地告诉我:“妈妈,我的100元钱都花完了!”
给妈妈看看你的理财本,帮你分析一下消费是否合理。
女儿拿出“理财本”:冰激凌5元,小魔棒面包5元,巧克力豆3元,QQ糖3元,烤肠3元……全是零食。
你的账记得真好,这么快,你吃了100元。咱们有协议,后半个月你可就没钱花了,下个月如果用钱买学习用品,或做学习投资,爸妈会额外支持你。
第二个月,女儿主动交出了记账本:“妈妈请检查。”英语临摹本2元,数学练习本1元,自动铅笔1元5角……总计:18.5元,剩余:81.5元。
“妈妈,你帮我把剩余的钱存起来,等我攒多了钱,可以买一个文曲星学英语。”
有了目标后,女儿不再乱花钱了。半年后,她攒了400多元钱,还说要自己攒钱上大学。
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富思维范文4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读书笔记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第一章 “小学数学课程基本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是一种工具和技术,语言和文化,更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具有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数学与社会实践、自然现象紧密相联。数学不再是课本中的加减乘除。它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穿越实践的隧道,把过去、现在、将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采集,让学生分享人类的文化精神财富。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有几只小鸟分别衔着“11—9、17—9、13—9、12—9、18—9、15—9、16—9”等算式,旁边分别有几座房子,上面标有“4、3、5、8、2、9、7”这几个得数,要求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这个案例“小鸟没有家怎么办”中,我理解了数学的工具性、文化性和思想性。把“15—9”的内容与自然现象巧妙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画画与计算巧妙搭配,快速给“小鸟找家”。这样教学,既让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又进行了一次保护环境、关爱动物的教育,让学生明白爱护我们的家园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让课堂渗入环境保护意识,充满人文性,情感性,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上完这节课后我又适当给同学们留了一些“小鸟没家怎么办”的家庭作业,要求孩子们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完成,一来可以增加孩子与家长的感情,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知识水平能力,二来可以增强家长的环保意识。
第二天早晨到校,孩子们见到我都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作业交给我,连平时最不愿意做作业的留守儿童王康佳也把他的作业交来了,我仔细地翻看着每一份作业,心里充满了感动,他们做的太好了。其中好多留守儿童的作业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完成的,有的爷爷奶奶在孩子的作业纸上还给我留了言,大概意思是:老师,感谢您用心培育我们的孩子,这样的作业形式孩子们太喜欢了,从来没见过孩子对作业有如此高的兴致,希望您以后多留些这样的家庭作业,这样即使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我们也不用操心孩子的学习了。
看到这些,我的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们这些为人师者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吗?
关于数学教育读书心得范文2
《跳出数学教数学》读书笔记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即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开展教研与科研的能力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包括教学中涉及的如何处理教材等问题,教学时如何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课堂上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个人成长及读书学习等。
关于了解学生
《礼记 学记》中指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是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其大意是:学生有四种过失,当教师的一定要知道。学生学习时,有的错在贪多,有的错在求少,有的错在不专注,有的错在不思进取。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原因和心理状态都不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教学时可以发扬学生的长处,纠正学生的过失。
(一)或失则多
或失则多意即学生为了学习更多知识而不顾自身的接受能力,往往贪多务得,具体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就是学生学习知识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区分辨别。同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并不进行实践,没能发挥知识的作用。
此外,“失则多”也有教师的原因,有时教师为了赶进度,会将大量的数学内容放在一起讲,结果造成学生消化不良。教师惯用成人的思维对待学生,重视结果,忽视过程,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不会变通,认为数学难。
因此,教学不能只考虑量的积累,更应该关注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二)或失则寡
有的学生所学过少,孤陋寡闻,对此,笔者给出以下教学建议。
1.从实践中学习。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匮乏,不易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学时,应用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其经历从生活语言过渡到数学语言、从生活问题过渡到数学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可以多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更多的知识。
2.教学内容要更具有选择性。学生已会的知识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不讲,即使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内容也不讲。
3.突出重点。教学中,对于那些重点、难点、易混淆遗漏点要重点讲。
4.坚持“三不留”。不留偏题、难题、怪题。
5.坚持“三留”:可以分层次给不同学生留不同的问题,具体分为基础性的问题、变通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
(三)或失则易
有很多学生学习时不够专注,此时就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教学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说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感染作用。陶行知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运用儿童的语言进行提问,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把多元问题单一化。比如,笔者在讲“体积与容积”一课时,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循环小数”时,用三个和尚挑水喝的故事作为新课导入。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四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学会听课、听懂课。知识讲解要由浅入深,让学生积极去思考,让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当学生精神不集中时,教师要用巧妙的语言、生动的故事以及设疑问难等方式,把学生拉回到课堂上。讲授时,教师应该做到知识与知识之间推理严密、环环相套、由浅入深。
(四)或失则止
面对学习困难,学生往往知难而退。而教学的主要原则之一即不让每个孩子掉队。
1.课堂上应设计适合学生的问题。
2.多给学生板演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症结,自己解决问题。
3.课堂提问时,多关注后进生,给后进生一定的空间自己解决问题。
4.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正确的辅导方法。
5.营造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氛围,鼓励学生共同协作解决问题。
6.课堂上布置作业时要有针对性,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7.疑难问题尽量在课堂上解决。
8.尽量少布置家庭作业,只要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即可,剩下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多读书。
9.对于家庭作业的反馈信息要及时处理,不积累问题。期末可以进行总结,设计一份易错题集,针对每个错题让学生板演,加深印象。
关于数学教育读书心得范文3
注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情感态度的培养,学习了著名数学教育专家李光树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一章《小学数学的教学思想》,我颇有感悟,现浅谈一下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既需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培养,又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应该说,情感态度的培养比知识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孩子积极思考的态度,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从这几句浅显的话语中悟出了许多深刻的道理。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爆炸的年代,社会对孩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新一代的教师,我们不仅要培养出成绩优异的孩子,而且要培养出具有自信心的良好心态的孩子。
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富思维范文5
兰溪市聚仁学校七(5)班 毛星来家长 毛秋明
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获得最大的学习成果,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这也正是老师家长和同学们都关注的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学生需要学习的新知识,需要了解的新信息实在太多。在学校学的知识只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如果我们的学校不注意转变教学方式,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就很难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习能使人的知识从无到有,技术从不熟练到熟练,这一前进过程必须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同时伴随着心理上的期待、焦虑、紧张、不安,这些也就是俗称“负担”。减负,是减少学生过重和没有必要的课业负担,减负不等于不要学习负担,学生要有学习负担,但切忌不可超负,要有一个“度”。那么在减负的背景下,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对老师来讲,必须要改变以往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增大启发力度,使孩子们学得更主动、更活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使自己成为既有学问、又有方法的出色教师。对学生来讲,必须充分调动,发挥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要培养自己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习惯,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发现、探索、理解知识的过程。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孩子发展的学习,都是自主学习。作为家长,如何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巨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好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孩子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孩子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在学习中更加需要这种自信,作为家长在孩子学习上失落时,要积极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小小的成功,沾沾自喜时,我们家长要及时提醒她不能骄傲。引导孩子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二、学习要主动
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孩子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主动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
三、制定好学习计划
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效率,学习效率高的人不会让每一分钟闲过。学习事先要有安排,分配好时间;节假日在家里每天要做什么,什么时间做,要计划好;每一阶段要学好哪些科目,学到什么水平,希望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好计划并记录下来,时时鞭策自己。紧张的学习之余更要注重休息和锻炼。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方式,晚上不可以熬夜,应定时就寝;中午最好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学习再繁忙,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
四、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情绪
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富思维范文6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什么是学校教育,我们说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共同责任,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如家庭作业、预习、学完弟子规在家中的表现等),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由我们教师来做教育主导者,这样也就明确了我们教师的责任。
教育需要有路子,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的是“行为干预”,也叫“行为矫治法”,孩子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他在适应生活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他的习惯来自于生活实践,我们的教育同样也要依据于孩子的生活实践。当我们发现孩子有不好的行为时应立即给予引导教育,这样不良习惯被我们消灭于萌芽之中,否则,习惯形成的慢,改正也慢。
1、正确看待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进行个别化的教育辅导。
我们需要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找出最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措施,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创造并寻找一切机会与学生相处,认真仔细地观察每个学生的言行举止,找出这群学生身上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以及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因人而异地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了解你的学生,尊重你的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有何专长,有哪些习惯等等,这样可以保证你在教育时更好的依靠主体进行有目的的教育。我们要知道,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思维的人,是和我们平等的,不是小猴,给点吃的就翻跟头,他们是有主见、有自尊的。他们认识是较浅显的,很多都只是屈从于表面现象,再加上在家里无拘束,出现问题很正常(如说脏话,乱跑、不规范的亲近方法等)。这需要我们教师以正带正,教师应因势利导。
2、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其行为问题的改善
由于智障儿童天生具有的身心缺陷,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记忆力不牢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培养其行为习惯时,是不能单凭反复说教的,只有引导他们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让他们亲身体验,获得丰富直观的表象知识,才能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以达到自觉自行的最终教育目的。比如在进行文明礼貌方面的教育时,通过直观生动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他们学会常用的礼貌用语,如在每天上下学的时候,我都会站在教室门口,有礼貌的对接送孩子的家长和孩子说:“您好!”“早上好!”“再见”“请进”等礼貌用语,每天上学、放学时,也会要求每一个孩子说上一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指导每个孩子。同时可以使用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文明礼貌行为的学习,比如这些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并且体现在方方面面,有的不会自己穿衣服,有的不会叠被子系鞋带,甚至有的学生不能独立的吃饭,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会在班内利用生活适应课,去教他们学习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开展“叠被子、系鞋带、穿衣服、串珠子”等各类比赛,对比赛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以强化他们好的行为表现。这种学习形式很受学生们的喜爱,更是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了体验锻炼,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应正确看待自己。我们是教育的实施者,主导者,而孩子是主体,你教育的成果要由孩子体现出来,所以,我们不能把自己看作是“执法者”,你是孩子的导师和合作伙伴(如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基本都是教师“导”的结果)。我们的第一作用是榜样作用,教师必须要有较好的习惯,言行一致。同时树立自己的威信,让学生感到你很棒,让学生崇拜你。这种威信树立不是武断打压,而是来自于生活自然形成(如帮孩子完成一些工作―彩绘―制作等)(再如学生活动时多给孩学生一些知识或方法)。最后需要注意自己的调节作用,教师把自己看作是他们的朋友,是他们的学长,带领者,让学生随着你的节奏走(如对时间的安排-对活动内容的安排等)。 智障学生是智力迟钝,能力低下,反应缓慢,生活自理能力和辨别是非水平较差。对他们的教育与训练,除了要矫正他们在认知、情绪及个别个性方面的缺陷外,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陈鹤琴先生说的好:“习惯养的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一生的幸福奠定不可估量的基础。
3、利用班级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同时明确班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班规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且能凝聚班集体的力量,提高学生个体的整体荣誉感,进而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广播操、跑步、叠被子”等各类比赛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明白了:只有同学们互相帮助、团结一心才会取得胜利,通过比赛,学生懂得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行为要服从集体的需要,进而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集体的影响都很大,因此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班内我根据孩子的特点布置教室,布置了:“我们的故事、阳光之星、我最棒、我会认、我会画……”等栏目,每次活动记录孩子们当时的情况,把表现最好的孩子照片贴到“我们的故事”栏目里,看着自己的照片孩子们觉得很自豪,下次活动时会更加努力,积极参与。绘画、写字也是如此,比较优秀的作业会贴在相应的栏目里,发一朵小红花,次数多了还可以得阳光之星。和别的班级比赛,班级内得奖了,我会给每个孩子发奖,天长日久,孩子们的上进心集体荣誉感更强了。正确看待孩子的习惯。对于好的习惯,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要有鼓励和奖励,(一定要奖惩分明)对于不良习惯教师不要遇到问题一棒子打死,认为这是“多么严重的问题”,有的上升到品质问题,没有必要,孩子的习惯养成有自身的道理,是根据自身的生活需要慢慢自然形成的,有些习惯到一定年龄或由外部因素自然消失(如画墙问题、丢玩具问题),有些习惯需要教师培养孩子理性思维,结合孩子生活实践,让他体验到好习惯的快乐(如阅读习惯-给学习带来便利-更深一层可以培养孩子的品行)。所以教师应与孩子一起合作,帮助他克服不良习惯,不要忘记,我们的孩子是有可塑性的,所谓“动气不如动心”。
4、家校合力,对智障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少不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例如:我班一个女孩露露,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可以,几乎每周都评上阳光之星,但在家却是另外一种情况。家庭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对孩子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感染性,尤其是对于生活范围狭窄的智障学生来说,家庭教育在他们的成长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对此,我常通过打电话,或者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询问家长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同时向家长能够孩子在校表现,并且会就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和家长做深入的沟通交流,以寻求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共同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同时我会不定期地进行电话访问,以便家长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在校的点滴进步,从而改善家长的态度和行为,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教师需要的几个学会。
(1)、学会关注。关注学生你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任何一项活动中,当执教师决不可漠视不管,小孩子都是贪玩的,极易产生其他行为,在关注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这些优点很可能成为日后的鼓励资本。
(2)、学会倾听。智障孩子总喜欢在你身边唠唠叨叨,你要耐心倾听,在倾听中了解情况,观察孩子的情绪、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即时引导。对于没有主动向你倾述的,你要主动去问,调动孩子的思维和情绪(特别是在群体活动中,如游戏、表演等)。
(3)、学会学习。现在社会发展很快,整个社会变成了学习型社会,教师同样不能例外,孩子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过去讲“教师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教师恨不得给自己接一个自来水管子,我们教师需要给自己充电学习各方面知识,包括心理学及教育方法,特别是为孩子培养规范行为、良好习惯和良好品质的。
6、教师要给孩子几颗心
(1)、爱心、同情心和感恩的心:首先就事培养孩子有这几颗心,在引导孩子献出这些心,当孩子现出爱心后应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之后,让孩子知道,关爱别人和被人关爱一样幸福,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对孩子养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习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上进心和信心: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尽管他们的进步很小、很慢,教学中我发现,对他们的帮助和鼓励,可以使他们做事会特别专注,而且特别努力,这对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7、小结
总之,教育的核心不再传教而在驭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辈子受益不尽的财富,而由于在认知和行为方面存在着发展缺陷,相对于正常孩子,智障孩子的养成教育更是难上加难,这也意味着对培智学校教师的常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的工作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摸索研究出适合智障学生养成教育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才能立足于学生未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