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范文1
1.1高校体育管理目标的确定目标是指人们从事某项工作而期望达到的标准或目的,是人们不断追求的动力,是付诸行动的指向物。目标管理就是将以任务为中心转化为以目标为中心,目标指导行动,实现任务式管理转向以目标为中心管理。有效的管理应该是上下一致,共同主动为大目标奋斗,同时各自高效率的完成子目标。根据德鲁克等学者的研究,说明目标是实行目标管理的依据,合理目标的确定是进行管理工作的第一步,而目标的设计是确定目标的核心环节。确定合理可行的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①坚持实行目标管理、合理设计目标,致力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核心竞争力,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将本校实际情况与理论相结合,并区别对待,难度适宜,建立适合本校长远发展的目标体系,设计切实有效可行的目标;③坚持量化指标,明确各级单位目标;④坚持共同参与,公开公平公正原则。(2)目标设计坚持适时调整指导方针:①注重务实,目标设计要与年度或阶段性重点工作任务相连,使目标的制定能够与学校长远发展相符,从而切实推进学校发展;②目标设计要以学校常规化管理为基本前提,同时鼓励创新和创办特色管理;③强调管理中心下移,减少目标数量,减轻基层负担,保证各级子目标与总目标保持方向一致。本文建议将大学体育发展目标从以下方面进行制订:本校在全国高校中总体发展水平目标、全国荣誉目标、本校体育发展环境目标、学生体质健康目标、竞技体育奖牌目标、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发展目标、师资目标、科研与教学目标、场馆建设目标等,此外还可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其它切实可行目标。
1.2高校体育管理子目标的分配高校体育管理总体目标确定后,高校体育管理机构就要从总体目标出发,展开分配各级子目标到各级下属单位,使得全校体育事务既有大方向,每个基层单位又都有各自的小目标,系统的对高校体育进行管理。为了使体育目标可以系统的进行管理,需要建立体育管理部门目标管理体系。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管理机构的设置主要按照运动项目的类别和管理的功能进行划分并设置分支部门,也有的按照管理的功能和大型体育中心为单位进行划分并设置分支部门。例如清华大学体育教研部主要依据管理的功能和运动项目来进行机构划分,设置了办公室、基础教研室、游泳教研室、球类教研室、综合教研室、群体组、美元教研室、代表队训练和竞赛管理、科研管理9个部门;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主要按照管理的功能和大型体育中心来进行划分部门,设置了教学教研室、代表队教研室、科研教研室、群体教研室、场馆中心、行政办公室、档案管理7个部门。本文建议按照管理的功能和大型体育中心来进行初步划分,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设置行政办公室、教学教研室、科研教研室、群体教研室、场馆中心、竞训中心、财务中心7个部门,在此基础之上,再将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到基层各级人员,形成体育管理部门目标管理体系,为展开各级子目标奠定基础。根据目标管理体系的各指标体系,设置各项工作目标责任人,将工作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参与工作的人都感到自己那份责任及对总体效果的影响。
1.3高校体育管理目标的实施高校体育管理观念的转变,保证正确实施目标管理。高校体育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强壮体魄、学习技术动作,更多的是向娱乐休闲转化,将体育转化为一种对生活的需求,高校体育也是将体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正确的认识体育,有利于高校体育管理实施,综合的进行目标管理,并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体育目标管理由传统化向智能化转变。高校体育管理要改变传统的少数人决定目标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体育学科的管理及各项工作也要进入科学化时代,充分运用体育管理系统,目标管理可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高校体育目标管理的实施要职责明确。在确定各单位目标的前提下,目标确定任务所在、职责所在,实施过程中,要明确各单位的子目标,落实好各项基层工作到每个人,让每个人都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以及应该达到怎样的标准和要求。比如负责某个项目的教练员,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在省运会拿冠军,根据这个目标,制定长短期训练任务,并引导运动员完成阶段性目标,向省运会迈进。
1.4高校体育目标管理考评高校体育实行目标管理,目标的考核是根据成果的多少来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要对个环节工作进行监督,了解各项工作的发展进度、完成情况以及预期将达到的效果。如高校体育实施目标管理对训练竞赛的考核,要根据各单项训练队在各级比赛中所取得的奖牌数,以奖牌的多少来评价管理实施的效果。
2高校体育目标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目标管理是从国外引进的现代化先进管理制度,在运用过程中,目标明确、职责分明、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强、资源整合更加优化、管理更加具有系统科学化。但是在管理中要注意一些问题,以提高管理效率,组织内成员要明确目标管理原理,从上到下要能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尽量缩小组织内部成员间知识水平的差异;目标管理是在大目标的前提下设置各单位的子目标,而子目标具有阶段性和多变性,要求组织内成员可以从大局出发,注重长远发展,深刻理解长短期目标的意义,从而促进整体的建设和发展;管理目标的的完成情况是以完成成果的多少来进行评价,主要依靠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如金牌的多少,但是目标管理过程中各子目标是动态的,具有复杂性,无法都依据数据来进行量化衡量,这就要求在对目标管理运用定量评价时,结合定性评价来衡量。
3结语
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范文2
关键词:学校体育;核心内容;管理绩效
学校体育管理内容,是“指围绕学校体育工作所肩负的目的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内容”[1]。为了对学校体育管理内容实施科学化管理,将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进行具有操作应用,是保证学校体育管理目标的实现、计划顺利实施的应用性工作,也是学习体育管理学所要求的目的所在。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很多,也很复杂,但起决定性的内容包括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体育科研工作管理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几方面。它们是共同支撑整个学校体育管理的基石,下面对其做一些讨论与学习。
一、体育教学管理
体育教学管理是指按照体育教学规律和特点,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的过程。它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实行全过程性管理。首先,制定体育教学计划。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源于教学计划的制定。其主要依据是:(一)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二)学校的现有场馆器材条件;(三)学校体育教师现状;(四)以往学生体育教学测评统计的资料。在分析制定教学计划依据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制定教学计划的程序。否则就会产生带有先天缺陷的主观产物,这种计划不仅难于顺利实施,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为此要分析现有因素,科学预测;区分教学层次,确定各科教学目标;拟定多个为达到教学目标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而不是单一的方案;科学决策,优选、优编最佳方案;正式编制教学计划。其次,组织体育教学。没有科学、严密的组织工作,就无法实现体育教学预定的目标任务。体育教学的组织过程,就是围绕教学目标对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因素的配置和调整。根据管理组织职能所包含的内容,一是要按照学校类型,规模大小,建立类似于普通高校现行组织管理模式的体育教学部、教研组、专项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场馆等学校体育组织管理机构;二是对每一层人员进行职权分工,确立职责范围,明确各层次和模项间的协调关系;三是优化配置各层次组织管理人员,做到人尽其才;四是建立各层次体育教学管理规定,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再次,控制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体育计划能否执行,关键是对体育教学过程进行针对性、适时性、客观性、灵活性、经济性和特殊性的控制”[2]。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与计划不相符的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信息反馈;就无法发现偏差,找出原因,采取措施,消除问题,进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管理
搞好学校体育科研计划于体育科研规划的衔接,客观真实地分析单位或相关研究范围内(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力量、人员结构层次和人员知识结构状况,是组织制定学校体育科研计划的基础。实事求是地分析完成某些体育科研计划,看学校是否具有相应的科研仪器、设备等条件。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学校体育科学研究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重视体育校本研究中的问题选择。校本研究是以校为本体育教育研究的简称,是指“以学校体育教育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体育教师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科研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体育的研究活动”[3]。问题的选择是决定体育校本研究科学价值及保证研究成功的先决条件。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选择还决定着体育校本研究的方向和研究设计,制约着研究的全过程。问题是贯穿于研究过程的中心目标,问题不同,研究的见解、范围、内容、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所采用的研究方案与方法也不同。所以,问题选择得好,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迅速取得成果。反之,问题选择错误或不准,则会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
二是重视乡土体育教材的研究。体育乡土教材具有推动学校课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实际意义。课程改革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是时代的要求。课程要适应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形势,适应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要,适应个体多元化能力培养的要求,就必须向多元化方向改革。课程在多元化改革当中必然面对两种不同文化:国际文化和本土文化,这就要求课程改革者必须做出文化上的选择,这也是文化的价值选择过程。显然,影响课程的文化中,“所谓国际化主要是要求课程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课程一致或接近,这是要解决课程的共同性;而本土文化是在课程中要体现本国、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功能,这是要解决课程的相异性或特色”[4]。实际上国际性与民族性、世界性和国家性就其文化来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我们才说只有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就是说国际性与民族性或本土性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正是民族性的、本土性和国际性保证了课程文化的多元性。从现代课程意义上来看,乡土教材以其浓烈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地域传统,从根本上能够代表民族文化或本土文化的特点,从而能够对已向国际化发展的课程注入本土文化的养分,推动学校课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管理
体育教育目标能否实现,体育教学质量能否保证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是否拥有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精良的体育师资队伍,是决定学校体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管理,是保证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明确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是加强体育教师管理的基本环节,也是对体育教师进行培养、考核和奖励的重要前提。首先,制定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这些计划包括体育教师编制计划、学校体育课时工作量计划、体育教师培训计划、体育教师引进计划以及体育学术交流计划。其次,加强体育教师组织管理。学校对教师组织管理已形成的一整套完备的管理机构设置(人事处、教务处、体育部)是保证对体育教师进行组织管理的客观因素。加强落实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制定完善的体育教师管理规定,尤其注意在加强对体育教师使用管理的同时,强化培训工作,是对体育教师实施组织管理的主观因素。学校体育师资管理方法,除了通常采用的一般行政管理方法、法律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教育管理方法以外,结合学校现行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办法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岗位津贴”评审、考核、奖惩等办法,制定具有鼓励与约束并存的管理规定,显得尤其重要。制定和实施此类管理规定,首先,指导思想要定位于鼓励“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和多劳多得;其次,将体育教师所应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能量化的量化,建立量化评审指标体系;第三,坚持方案制定民主、量化结果公开、评聘结果公布,广泛接受每位成员的监督。
四、结束语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的内容之一,是关系着中华民族体质健康与否的基础性教育内容。然而,如何有效地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培养数以亿计的身心素质健全并与其他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加强学校体育管理是实现以目标和要求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上述的内容的学校体育管理内容的核心。只有重视其作用,才能优化学校体育管理绩效。
参考文献:
[1] 秦椿林,张瑞林.体育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109.
[2] 徐家杰,孙汉超.体育管理学[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范文3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
(一)目前随着国家奋斗的目标是“普及大学”,很多高校都对招生制度进行了改进,扩招已经普遍存在于中等职业学校里面,对于扩招过后的学生人数与现在学校的实际承载力,根本就不成比例,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由于人数的增加,使得学校的教学器材的耗损量大,需求量也偏大,并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就不是单纯的体育教学,他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宽阔的知识面就迫切需要一个好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维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好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对于体育教学的作用,同时面对我国现在中等职业学校日益剧增的人数,但是学校却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对其进行改善,体育器材和教学场地的不足对于体育教学来讲是一种阻碍,加之师资力量方面产生的可限制性等都应该得到中等职业学校的上级各个部门的领导以及体育教学的主要担任教师的重视,并且及时的针对这些体育器材和教学场地的不足进行解决和改善,大力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二)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这一工作任务上面大都是聘用的一些年龄稍微偏大的退休老师,他们由于年龄稍大,具备的记忆力和一些管理知识上面的能力稍加偏弱,并且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进行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比较陈旧,没有创新力,经常出现混乱的情况,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麻烦。加之没有一定的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学生和老师的相关规定,就致使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出现很多麻烦。
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呈现的问题
(一)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呈现的不完善的管理制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并且也不断的的引进和采用了对于在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创新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并且现在我国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与以前相比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还是稍微保留了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约束,在整个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最终目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也没有完善的符合要求的用来维护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法律法规可供中等职业学校参考,使得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个管理过程没有科学性、依据性等,很多时候的管理有点不切实际,管理内容含有很高的水份,很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员在制定自己既定管理目标的过程中,更偏重于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却忽视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在体育有效教学的重要性。现在的缺乏目标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加之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约束和依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的制约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
(二)陈旧的管理理念
针对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特点可知能够拥有两性的管理方式是更佳的管理方式,即为科学性以及实效性,但是在现在很多学校实施的管理理念是迂腐陈旧的,很多都是以前的有管理经验的工作着根据经验在做事,根本就没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这些陈旧的管理理念,从定性这方面去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它的管理理念上面来看似乎已经落到实处,但是从定量这方面来看就可以看出这些实际上是存在着很多不足的,不过怎么把体育的目标真正完善呢?这就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研究,现在的每所学校都在研究体育的创新和改进,包括教学设备上的改进、教学方法上的创兴、从学生的心理因素出发等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培养再到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的爱好,这些能改进和创新的地方在每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进行了整顿,但是这都是一些非常虚空的措施,没有真正的将其落到实处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并且现在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度不够明确,只是空有目标没有实际的举措,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严重的制约和影响着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道路。
(三)缺乏足够的经费
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而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场地、设备、教师的水平等条件所限制,就不能让场地的器材得到大力改善和创新,但是学生的好奇心是很强的,倘若一周、半个月乃至一个月都不对体育活动器材进行创新与更换的话,学生就会觉得无趣、乏味、没有新鲜感等而厌倦上体育课,致使陈旧的体育教学器材不能激发起学生的活力,加之现在高校的大量扩招、致使对器材的需求量大大的提高,并且破坏率也提升了一个深得层次,这些都需要学校的大力投资和进行扩建来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以及让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能够更好的开展,学校在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经费不足是现在对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最关键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因素。
(四)没有健全学校平衡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
在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中除了管理学生使用的体育课堂器材之外,还要管理学生的相关体育成绩,并且做到从一个现代计算机网络体系里面能够简单明了的看出学生的学习和考核情况,并且能够让学生能够及时的获得自己的体育信息的网络体系,建立校园网络子系统,并且在这个子系统里面也要涉及到关于学校的操场建筑用地面积等,并且能够对体育课堂上的一些体育器械和设备的进入和借出进行一系列的综合分析,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人数偏多,这些方面都让你故意出现混乱,有一个明确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网络体系将学生的体育方面的信息都能够分析体现在以下图例:
三、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措施
(一)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应该强化制度管理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了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与以前相比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还是稍微保留了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约束,在整个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最终目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也没有完善的符合要求的用来维护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法律法规,由此可见,制定一个完善的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对现在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而言是亟待解决的因素之一,而这个用来约束和限制制度管理的内容就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即教师的薪金福利、课堂行为准则、日常行为准则以及一些活动准则等,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领队的条约和准则,教师在一些公共健身所、场地(游泳馆、羽毛球场等)对学生的管理和要求准则等。这些都用来约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对体育教育教学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学校存放体育器材的地方,更要有秩有序的对体育器材进行编号规划,对学生实施相应的借还规定,让这些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避免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学生与管理者之间存在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
(二)提升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的能力
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管理工作的好坏,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即组织、创新、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其它一些思索和决定决策的能力,具备这些能力的人都要具备充足的管理技能、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还要针对实际情况、实际问题及时的做出解决措施和创新方案,能够用于挑战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系统以方便将一些数据和分析列成库,还要有一定的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当产生一些矛盾时,能够及时的解决,并且能够与学校的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有什么信息和方法一定要及时的和学校的上级部门领导反映和沟通,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学生对管理工作的大力扶持。
(三)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有关人群的民主管理思想
首先要让学校的有关上级领导自身的民主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次就是要加强学校的学生以及老师等的民主意识,担任体育工作的管理人员在鼓励其他人拥有民主意识的同时更应该让自己的民主意识更高一些,当管理方面出现了某种问题时,管理员势必会采纳或者制定一些解决的措施和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个方案不能够由管理员自己定妥,而是应该由多方领导以及相关人员的协商之后才能实施其计划,通过这种多方协调、共同商讨的解决办法可以让大众意识到这不只是一个空有其名的制度,都是按照大众的实际需求来制定和完善的制度,对大众自身的利益是有益无害,对于一些奖罚制度、优秀人员评定等就务必要通过各个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完成质量和程度以及所做的贡献来定妥。
鼓励大众参与到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意识中来,鼓励各部门人员和各领导将自己的特长全部展现出来,在这大胆穿心和改进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小差错和小隔阂,但是务必要尽快将其解决,避免出现拖泥带水的情况。对于上级领导则要加强对管理者以及学生的各种检查和监督工作,下级在岗的各个工作人员就应该按照制定的规则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做好份内的工作,这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制度都能够解决当前管理问题,让各个上级部门的整体以及综合效益都能够大大的提高。
(四)利用评价管理制度
在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当中,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管理制度,在这些制度里面,众人可以通过对相关的领导和老师进行评价等,并以此来进行选优评先等活动,这样来提高众人的管理意识,利用他们自身具有的荣辱感,来增强他们的竞争力等,并且对他们平时的有关体育方面的运动考核,比如,每天要求做的眼保健操、与每天需要做的晨跑以及有否参与一至三次大型运动等这些都可以来对相关的人与物进行评价,通过众人的评价对管理者而言还可以进行对相关的有能力有素质的人进行选拔和使用,让这些有能力却没有地方实践的人能够更大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五)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在现在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虽然与以前相比,管理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还是没能最终的彻底摆脱过去的那些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学校的教学模式陈旧,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反而时常出现错误和带来麻烦,这就迫切需要一个具有创新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现在多样化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沿袭着某一种管理制度不变,要积极的采纳和吸收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的各种创新的管理模式一次来提高自己的管理质量,提高竞争力,及时的对众人的评价进行总结,并适当的进行奖惩赏罚,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到老师以及领导对待工作的态度,在学校也要鼓励老师除了学校的体育外,还加入到社会的体育中去,对于其做出的卓越贡献将也会被看成是学校的体育贡献一样的价值,不会轻视或者重视哪一种体育成绩的价值。
(六)解决处理好学校的内部人员关系
要想更好的进行体育教育教学管理,首先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内部关系,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道理,要是自己的内部关系都是一团糟的话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是无法得到很好的实施的,在学校的评优选先的工作中,总是会有一部分人忧一部分人喜的,但是这有可能会大大的影响学校的教职员工以及其他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处理选优评先这些比较敏感的事情上,就可以依靠众人的目光,集体对其进行评论,避免关系的不和谐,另外对于领导和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处理妥当,避免领导有事的善意批评和员工之间的工作完成情况产生矛盾等,另外学校还应该大力的注重老中青年三者的相互协调、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在解决和谐内部关系的同时又有效的进行体育教育教学管理。
(七)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功能原理
在校园里面建立起一定的网络体系,使得这个程序在学校的相关用户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务必选择一定的网络进行安装、另外两种分别为工作站安装以及单机安装等,在这基础上让改系统能够存在着通用性,在进行电脑程序的单机安装过程中,就务必要在计算机的系统中建立校园内的本地数据库系统SQLServer7.0。在进行计算机的网络体系安装过程中,就务必要在服务器端安装一定的数据库系统,对于数据库出现的各种系统上的一系列操作过程就非常简单和方便了,只要控制和调整服务器端远程相关信息就好,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相关的校园内网络实现的基本原理图就依据如下所示:
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范文4
1体育院校财务管理
体育院校财务管理,主要是指体育院校依据国家、地方的规章制度和办学方针,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组织各种财务活动,处理其各种财务关系的一种管理活动。它是体育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成分,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控制和管理、资金使用效益、学校财务分析、组织收入,等等〔1〕。
2体育院校财务管理的现状
2 1体育院校大规模的快速发展与其教育资源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了大规模发展时期。1980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为114万人,至1985年,增至170万人,以每年5万人的速度增长。1998年,高等教育规模为340万人,以每年40万人的速度激烈增长。到1999年,已经增至413万人,2006年时,全国各类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2500万人,而毛入学率也达到了22%,也就是说五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受过高等教育。高校大规模地发展,就需要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大幅度增长,而国家财政性教学投入经费增加比例远远小于高校教学规模增长比例,投入严重不足。与国家财政投入相比,我国其他方面的投入更少。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投入总经费为498 1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投入为64 2%,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投入为0 4%,社会捐助以及集资办学经费为2%,受教育学杂费为0 3%,其他为19 2%。而美国,在1995年的时候,高等教育投入总经费为1979 7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投入为38%,私人赠与和助学金为0 4%,捐赠为27 9%,受教育学杂费为27 9%,销售和服务收入为21 7%,其他为4%。这样的增长速度,为高校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2〕。高校大规模快速发展,而相关教育经费有限,使得各大高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体育院校作为各大高校的组成部分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学校教学资源的缺乏与其大规模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2 2盲目扩建、购置、引进教学资源,办学资金浪费
由于教育部对高校的办学水平制定了相对严格的评估标准,对体育院校的规格也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各大高校中的体育院校为了获取更多的竞争机会,为尽快达到标准,对学校进行了扩建、购置教学设备、教学器材引进、教师聘用等一系列活动,在短时间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恰恰抵消了其招生人数的增加所带来的效益,使得资金短缺,进而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而有些院校为获得一定的招生资格,购置一些价格昂贵甚至从不使用的设备、器材,没有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导致了资金的浪费。另外,有些高校为了使师资水平达到相应的标准,在引进教师方面,只注重教师的学历、职称,使得部分老师进入学校之后并没有做出物有所值的贡献,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3〕。
2 3体育院校财务预算管理模式不尽合理,预算观念偏差
在各大体育院校中,其财务预算是在当年编制并当年执行的,是其财务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但有些院校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而管理者对财务预算还没有足够的重视。预算是各大院校各类发展事业计划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它为各大院校各类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有些院校虽制定了财务目标,进行了相关的预算,但由于其本身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导致预算的编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缺失贯彻落实,更难以控制各项费用的合理利用,最终造成财务目标和财务预算的巨大差异。
2 4缺乏财务管理意识,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许多院校缺乏一定的财务管理意识,学校领导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很多人认为,学校的财务工作比较简单,只是简单的基础核算、收支工作,所以就造成了很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信息的进步,学校的办学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办学经费不再全靠国家财政拨款,而是通过融资或者较为社会化的方式进行,财务管理也出现信息化的趋势。所以,学校的财务工作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核算,财务人员要学会用现代化的知识武装自己,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若一个学校没有合理化的、规范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就不能真正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就会对学校的发展带来各方面的问题,会使学校的资金系统面临瘫痪的危险。
3加强体育院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3 1拓宽筹资渠道,破解发展难题
目前,我国各大院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依旧是国家财政投入,在这种社会大规模发展时期,各大院校除了积极主动争取国家财政拨款,有效利用资金,还要发展有效财源,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大规模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而各大院校除了向学生收取正当的学费、住宿费外,还应有效地利用自身优势,如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向社会提供相应的专业技术服务、专业人员培训等有偿服务活动;大力推广科学项目的研究,积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将知识转变为资本;另外,还可以积极争取社会和个人的捐赠,严格控制贷款规模,降低负债状况,在不影响其财务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适当选择贷款、负债融资等。还有,各大院校应充分利用多种市场经济手段,为其学校的发展筹集资金,以缓解其办学经费紧张的问题,保障学校的基本建设、基础设施改造、教学设施和科研设备购置等各项事业经费需求,保障其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转。
3 2加强体育院校的预算管理
预算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 位置,是各大院校进行一系列经济活动的依据,预算管理的规范将直接影响其财务状况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了保证各大院校预算系统的规范化、准确化,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在具体的工作中保证预算功能的有效实施,必须多方面采取措施对预算加以管理〔5〕。第一,要加强预算的参与机制。学校预算的开展是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的。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指出,高等学校的财务工作要实行校长负责制。明确了校长对高校财务工作领导和管理的责任。同时,还要根据学校的总体目标、发展方向,使各个部门都参与到预算管理的机制中,这样将会使预算编制更仔细,还可以加强各个部门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促进部门的合作。第二,做好对预算的调整。对于已经做出的预算,在具体的学校发展过程中要进行预算调整的,必须是微调,且不能是经常性地大幅度调整,否则,就是对预算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的挑战。第三,强化预算监督。在具体的实际发展中,要对预算进行强化监督,对超预算、无预算的支出要进行详细的综合分析,之后才能对此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3 3建设现代化信息管理的体育院校财务管理系统
体育院校的财务管理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管理上要有新的观念。要讲求效益的最大化利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做到合理安排,开源节流,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学校信息化财务系统主要是实现业务处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监控的系统,它能有效地控制学校的各项支出,使得各部门之间相互沟通,达到学校资金的一体化管理。学校可以建立高效的校园网,利用网络系统构建财会业务流程〔6〕。
3 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优秀的知识结构等都对财务管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对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的顺利运行有很大的作用。第一,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这样能够树立强大的责任意识,对维护财务管理的秩序、严肃财务管理的纪律有很大作用,还能提高财务人员自身抵制金钱的诱惑和防腐败的能力〔7〕。第二,加强业务素质的培养。知识的更新、理财观念的更新、管理手段的更新,使得财务人员的业务素养也要相应地加强。加强内部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第三,建立规范的人员管理制度。良好、规范的管理评价体系,多方面的业务考核和干部提拔制度,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财务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有利于财务管理系统的顺利进行〔8〕。
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范文5
所谓课程管理,其主要是指学校通过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实施,以确保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实施体育校本课程的主体为学校体育教师,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并充分利用好学校周边的各类体育资源,进而能对学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以这个目标进行设计方案。因此,大学体育校本课程主要由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及学校和教师通过加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再创造出的富有特色的大学体育课程等几部分构成。因而就可将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概念界定为体育类以校为本所进行的课程管理。
2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其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
2.1开设体育校本课程的客观条件相对缺乏
当前,相当多的高校体育教师缺乏足够的体育校本课程开设意识,并且在开设体育校本课程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物质水平低、体育场地器材缺乏等不足,这对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的正常开设影响很大。仅就目前来看,很多大学目前现有的客观条件对体育校本课程开设的需要难以满足,其以校本课程体育教师短缺、经费投入不足和场地器材匮乏等为主要体现。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为前提,也就很难正常开设大学体育校本课程。
2.2体育校本课程有效管理与评价也不够
要正常进行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需要体育校本课程合理的管理与评价体系来有效发挥指导作用。人们从一些学者和专家的文献和调查研究结果可发现,不少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对申报和审议体育课程的程序没有正常履行,也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科学合理性方面略显不够。已经开办的不少体育校本课程对这个水平阶段大学生不适合,课程设置偏难现象突出。
2.3课程设置和开设的随意性比较大
在体育校本课程的开设方面,比较普遍存在规划的长远性和科学性欠缺的问题。其不仅缺乏组织实施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标准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其与该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差距相当大。
3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3.1提高对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价值的认识
这种认识是做好校本管理的基本前提。以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为目标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主要价值追求,而本质追求就是追求健康第一的健康性。首先,大学体育把健康作为首要目标,这就要求体育的开展必须结合5个领域的目标进行,使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体育观,通过体育锻炼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其次,大学体育必须突出创造性。这就对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提出了必须具备足够创新意识和精神的要求。作为体育管理工作者应将创造性在体育工作指导思想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充分体现;对体育教师来说,应充当好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实现、组织、探索和引导者的角色,有目的地结合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不断进行修正;对大学生来说,就应通过积极学习和思考来争取自己最优化的体育学习效果。最后,大学体育要强调专业性。这就突出地强调了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效果。对体育老师来说,必须全身心投入教学中,不断积累相关教学材料,加强教学研究,让大学体育的实际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2坚持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以学生为本为首要原则。实施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离不开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理解和尊重,同时让学生能够有主动和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机会,所有学生都具有充分发展的机会。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使学生有机会对课程开发决策有兴趣参与。同时还应多为每位学生个性张扬提供必要条件,要针对学生之间不同差异与经验,实施差异性教育。其次应突出自主性。这就要求体育部门必须将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作为依据,合理开发组织大学体育校本课程,有效实现权职的有机统一。只有结合实际,才能够使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有可靠保证。最后要注重全员参与。必须组织好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全程中。课程开发的主体不仅有教师,也要包含学生的提出所学课程项目建议的权力,要动员全校各方面人员积极参与其中。
3.3确立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机构和内容
为了通过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的构建来完善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就必须把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设立起来,具体对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进行组织与设计。可借助于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以及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来构成这一机构。此机构的职能可以是按照课程校本管理计划,来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课程,以便促使课程系统与课程目标达到基本一致。这就要求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内容应与校本课程管理的目标紧密结合,这包括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和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等方面,以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构成了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的主要内容。
3.4构建体育课程校本管理体系的模式
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范文6
论文关键词:体育活动;和谐发展;创新见长;思维培养
论文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以及调查方法,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等研究方法,对现代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关阐述,提出现代体育课堂在“健康第一” 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下,应采用创新教育和谐发展来推动当前体育教育改革。和谐发展,创新见长是我们的最新理念。
1. 前言
课外活动作为学校体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课外体育活动好与坏,直接影响体育的发展。如何理解和认识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以及课外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如何开展新型和谐的课外体育活动,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体育课程的改革应该是全方位的,不应该和学校其它体育工作孤立起来,实现课堂内外互为补充促进的新型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作用及现状分析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课外体育锻炼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学生有年龄、性别之分,体质强弱千差万别,对活动内容要求各不相同,承担负荷的能力不一。因此,在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必须考虑上述的不同特点,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
现在很多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可以说困难很大,学校运动场小,人数很多,怎样在现有条件下,合理科学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值得我们探索。我们传统的认识是把课外活动理解为教学的继续、延伸和补充,这种理解至今也不能说是没有道理的,应当怎样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既看到两者的联系,又承认它们之间的差别,可能是比较符合教育和教学规律。
3. 课外体育活动课程内容的创新研究和最佳开展方法探索
根据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来组织与实施课外体育活动,经过一年左右的实践,我们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无论是从运动队的训练,还是学生达标成绩的考核,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下是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探讨:
(1)建立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体系。
课外体育活动由于内容项目形式多样,参与人员多,故进组织、协调的工作量大,仅靠体育教师的努力很难的。因此,建立一个有校领导及有关人员共同参与管理的课外活动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我校的具体做法是,由教导处具体负责;由体育组、校学生会,以及各班主任组成管理网络,把课外体育的具体项目,任务、组织形式和规模大小根据要求给各部门具体组织和实施。如每年的地县级体育竞赛活动的运动队组建和训练,每年一次的校田径运动会由体育组具体实施。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严格的体育课外活动的管理体系,各负其责,既减轻了体育教师的过重负担,又使各项活动落到实处。
(2)注重“面向全体”。
课外体育活动的一大特点就是全体参与。为了落实全体参与,首先在体育活动的内容选择上有利于大众参加,主要安排有:每学年第一学期十月至十二月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第二学期整个学期开展全校跳绳活动。这两大体育活动贯穿了整个学年,活动要求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冬季长跑规定每人每天晨跑不少于1000米,跳绳每天不少于1000次。而十二月份为期两周的体育节,更是天天有活动,个个有比赛的体育盛会,真正体现了全体参与性。
(3)强调“个性发展”。
在各项体育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首先学校安排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为学生搭建了便于他们发挥体育特长、展示体育才华的活动平台,可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选择。在活动的设置上也考虑到班级差异、个体差异,学校体育活动形式、内容尽量体现多样性和趣味性,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容易获奖,更多地去体验体育的成功感受,有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对体育特长生我们则注重在课外体育兴趣小组活动中去发展他们的体育特长。
(4)注重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化。
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和功能就是使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应选择以身体活动为主,并能使较多人参加的活动项目,使学生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得到及时的调整和放松。
(5)注重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
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从根据上讲还取决于课外体育活动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和学校教育的需要,其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能积极的参加,保证在校期间有足够的身体活动时间,增强体质和体能,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6)体育与健康意识习惯的培养。
体育与健康意识是人们对体育客观现实的反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化,关键是强化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学校体育终身化已被我国教育界所接受和认同。同时,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启动,学校体育的作用日益突出,学校体育的任务更明确、更艰巨。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反映一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和学校管理工作。
4. 体育课程改革下构建和谐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的思考
许多中小学校都面临着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体育活动场地狭小,器械问题,危险因素,运动中的身体冲撞,对抗引发的人身冲突等问题,这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造成了较大困难。
教师要加强技能指导,让学生由体育兴趣向体育习惯转移。“对自己从事体育活动能力的自信是形成体育习惯的首要条件”,一般地说,学生对自己从事体育活动能力的自信程度越高,越倾向于自觉地参加课外活动,比如,一个学生自认为具有从事打篮球的能力,他就会很乐意地去参加篮球运动。而多次参加篮球运动的锻炼实践,则有助于其体育习惯的形成。
为了让课外体育活动更能起到激励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各项体育活动评奖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把体育活动的参与表现情况也作为评奖依据和内容,设有“积极奖”、“优秀奖”、“组织奖”、“精神风尚奖”,极大地调动了每位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而各项体育评奖都将列入学校整体的班级评估中去,个人获奖都进行照相公榜,这样,班级、师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评价中得到充分的调动,使课外体育活动和谐开展。
5.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科学管理探索
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良好的管理使课外体育活动沿着健康、有效的方向发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形式如下:
(1)制定计划要明确规定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目标,提出具体任务,确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负责人及完成指标,并以计划的形式统一有关管理人员的工作,使他们明确各自的任务和工作职责的相互关系,以达到高质量地完成管理任务。
(2)组织实施是管理好课外体育活动的关键。首先建立好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其次调动每个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长,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
(3)反馈修正是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重要环节,反馈是控制系统把信息输出,又把其作用结果返回,并对信息进行修正调节的再输出,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4)检查评定对课外体育活动逐步向计划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5)较大规模的竞赛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如田径运动会,逐步形成制度固定下来。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竞赛规程,培训好裁判员,加强场地器材检查,合理布置,严格竞赛纪律,注意安全管理。
6. 小结
新型课外体育活动的构建要以体育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为理论依据。重点突出“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
体育课程改革下的新型课外体育活动要为体育课程改革服务,并互为补充促进,共同为学校体育改革作贡献。
新型课外体育活动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的贯彻和落实,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体育个性得以发挥,特长得到发展,学生体育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并且推动了学校整体体育工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楚继军汤起宇《普通高校群体运动竞赛内容的改革》
[2] 鲍源林崔承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3] 杨贵仁 《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