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小学补课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小学补课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有偿补课;教育公平;学业负担;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001-02
一、教育部六项禁令出台
2015年7月6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的通知》(下称《禁令》)公布,六项禁令,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校教师参与有偿补课,《禁令》指出,有偿补课违背素质教育理念,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并有损师德,滋生教育腐败,必须严厉禁止。此后,很多地方性治理措施出台,还开通举报电话,严惩顶风作案者。我国为何非要下大力气禁止有偿补课然?教育部最新《禁令》颁布能否解决问题?是否有更好的治理办法?本文试图解决以上疑问。
本文提到的学校、教师、学生如无特别说明,均指中小学校、中小学在职教师、中小学生。
二、有偿补课的危害与成因
(一)有偿补课的危害
有偿补课冲击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部分教师为了赚取补课费不好好上课,引诱甚至威逼学生参加自己的补课班;无法补课的副科目任课教师嫉恨有机会补课的主科目任课教师,相同科目任课教师因抢夺补课生源互相仇视;家长望子成龙因参报各种补课班加重经济负担;教师从事补课收益可观同时隐蔽性强,存在偷税、漏税问题。
另外,对于最大利益群体――学生而言,有偿补课主要有两大危害:
1.加重学生学业负担。有偿补课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学生不仅要在正常在校时间苦学,节假日甚至双休日、周内晚上还要参加各种所谓“培优班”,参加补课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对家长、教师、学校和升学压力的不情愿屈服,只有少数是自愿参加。
2.有损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一般包括入学机会平等,受教育过程条件相对平等,教育效果相对均等。本文主要指教育过程中资源的公平享有。有偿补课是市场经济行为,属于正式学校教育外“买来的”教育资源(主要指师资资源),通过集中优秀教师队伍,给“付费”学生进行小班甚至是一对一授课。只有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可以获得这种资源,对没钱参与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教育不公平。
(二)有偿补课的成因
有偿补课屡禁不止,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方面,我国在职中小学教师工资偏低,易被有偿补课的可观收益吸引;另一方面,学生家长经济条件转好又乐于花钱让孩子有更好前途。这样,供求双方一致催生了有偿补课。
同样,对于学生来说,有偿补课屡禁不止还有两大原因:
1.应试教育制度。当前,学校和教师为了升学率、优秀率、及格率和各种荣誉默许甚至组织补课;家长为了孩子未来能上重点大学为其选择各类补课班;许多学生自己在各种压力下,情愿或者不情愿,也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各种“脑补”。总之,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学业结果评价单一,不输起跑线、分数至上、名校情结等思想深入人心。某校中考前誓师大会有学生喊出的口号是“不吃不喝不睡觉,仨月前进100名”。一些学校高考前打的标语更是把应试教育体现的淋漓极致:“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冲进一本线的大楼”。这都反映了应试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异化,也反映了社会普遍存在功利主义思想,即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上重点大学!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就教育资源分配来说,永远不可能完全均等,而目前,由于社会过度推崇各种考试“状元”,很多名校为了获得更大利益争相聘用大量名师,配置更优质教育设备,以创造更多状元神话。这使得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进一步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条件相对差的学校的学生若要获得这种优质教育资源,也是更加不易。参加有偿补课的在职教师很多又是所谓名师,正好满足了这些学生的需求。这样学生和家长用钱买教育公平,使得有偿补课市场迅速发展,而有偿补课反过来又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三、六项禁令治理有限性
有偿补课危害很多,理应予以严厉整顿,但其形成原因复杂,治理办法不易过于“一刀切”,否则容易搞成一场治标不治本的教育运动。从实施合理性和预期效果方面考量《禁令》治理有限性:
(一)合理性角度
《禁令》以有偿补课败坏师德、滋生教育腐败,加重学生学业负担为主要依据。有偿补课确实引发很多问题,但参加有偿补课的教师并不都是耽误本职工作只向着钱看的,制定政策文件不能“因疑定罪”。至于加剧学生学业负担,应试教育制度和目前的功利主义思想才是根源。
有偿补课的存在合理性在于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和高分渴望强烈,愿意在课外寻求名师辅导功课,相比无资质的培训机构,经验丰富的在职教师更受欢迎。《禁令》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一切有偿补课有违市场规律,武汉在禁止有偿补课后,家长联名请学校名师给学生补课,并主动在校外找补课地点,一些在职教师或是碍于面子或是为了谋利冒着风险暗地里开始办班[1]。因此,《禁令》颁布之后,还需开通其他渠道弥补社会对课外补习的需要。
(二)实施效果角度
1.能否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目前学生学业负担沉重,根源在于应试教育,单纯禁止有偿补课并不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即使在目前全国严禁有偿补课形势下,一些家长、教师和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今年暑期继续为学生补课,只不过方式更为隐蔽,深圳市龙岗区某校暑期就将补课地点换到校外,继续开展有偿补课。
2.能否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研究在基础教育阶段更有意义,对农村家庭来说,面对沉重教育负担,孩子如果学习好会读高中、大学,否则就早早辍学打工[2]。如果从基础教育阶段进行干预,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很多潜力发挥晚的学生就有机会成功,不至于一开始就被淘汰。教育公平是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源,任何教育政策文件的实施效果都应从是否更好促进教育公平角度考量,《禁令》自然也如此:第一,实施禁令前:目前,优秀在职教师参加有偿家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一是通过小班教学或是一对一补课方式因材施教,使得一些不适应大班授课、学习有困难学生进步显著;二是为缺乏优秀师资的外校学生提供了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第二,实施禁令后:禁令若贯彻实施后,社会对补课的需求不会就此减弱,只能通过培训机构寻求补课机会。但目前培训机构教师资质难以保障,优质师资资源将更局限于特定学校内部,这会造成“花钱难买教育公平”的现实困境。另外,少数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家长将会支付更高昂的风险报酬,请经验丰富的在职教师暗中补课,这又是另外一种教育不公平[3]。
有偿补课是有损教育公平的,但又在某些方面合理实现了教育公平,《禁令》未就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提出有效措施,只是严禁有偿补课,预期治理效果有限。
四、完善建议
有偿补课《禁令》规定过于“一刀切”,未能合理解决各方需求矛盾,即使贯彻实施,一不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二无益于教育公平实现。因此,在《禁令》之外,政府还需多一点考虑,多做一点努力,以达到更好治理效果:
1.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目前市场上大多培训机构都未经教育部门审批,属于无证经营;教师队伍包括在职教师、退休教师、在校大学生和其他职业的兼职者、无固定职业者等各类人员,培训机构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且隐蔽性较强难以监管[4]。
禁止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后,因市场需求不会短时间内减弱,规范培训市场迫在眉睫:一是严格培训机构及其教师的准入门槛,保证培训机构教育质量;二是对培训机构质量加强年检和审核,制定收费标准,杜绝各种教育乱象产生;三是支持优秀中小学在职教师给予培训机构一定技术指导。
2.开设公益补课平台。鉴于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强烈,在职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双方意愿比较统一,在严厉禁止各种扰乱正常教学秩序、乱开班、乱收费的有偿补课基础上,政府不妨基于教育公平的理念,开设公益补课平台,组织有资质优秀教师利用假期,尤其是寒暑假,面向有需求学生,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免费授课。在这一方面,目前已有学校先行试点,2014年3月8日,山东省青岛五十八中就利用周末、寒暑假开展公益补课受到广泛好评,今年暑期该校继续开展公益课堂,报名很快满额表明学生对这种公益补课的需要与欢迎。中小学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应由国家负责保障每位学生享受优质、平等、免费的教育资源。政府应努力开设这种公益课堂,给予授课教师相应奖励性补贴,并加强监管,保证教育质量。其效果是值得乐观预期的:一是形成有偿补课替代品,抑制其更加泛滥;二是满足贫困地区学生对教育公平的需求。
3.综合治理,改革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制度无法有效变革的情况下,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将长期存在,可考虑以下途径解决:一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不以分数为唯一考核量标;二是降低基础教育课业负担,注重实践能力、劳动能力培养及生命教育,强化育人理念;三是改革高考,打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壁垒,改变高考独木桥现状;四是社会风气方面,破除功利思想,注重个人幸福体验。总之,目前学生学业负担重,不仅是教育的问题,还是社会风气和理念的问题,需要综合治理。
目前有偿补课危害大、影响恶劣,教育部应当出台规范性文件予以严控,但作为国家教育政策,不妨综合考虑教育问题的各种要素,多做一点,以更好实现教育政策目标和效果,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廖作秀.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规范化管理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魏书传,罗安宝.读还是不读,一个让农村家庭纠结的问题[J].金融经济,2013,(05):12-13.
关于小学补课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 小学生补课 家庭教育 小升初
如今,小学生补课内容层出不穷。除了必学的语文、数学和英语之外,艺术门类和体育等种类也渐渐增多。补课时间渐渐“霸占”了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很多学生对此苦不堪言。但是,家长本着不想让小学生“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则,积极给小学生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关于“补课”的利弊,社会各界各执一词。
根据我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补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习科目较难而导致学生自身的学习不理想、升学压力较大引起的。小学升初中所要考试的科目已经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和科学,增加到现在的四门,英语补习的情况和热度并不输于语数两门主课,语数补课也热度不减。家长和学生希望通过课外补习这种方式弥补正常上课时学习效率低的不足,希望文化课水平可以更上一层楼,从而得以获得上优秀初中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农村小学生比城市小学生有更强的补课欲望,在家长没有要求补课的情况下,小学生更想补课。数据显示,农村中有35.6%的小学生英语相对薄弱,而城市中有35%的小学生的数学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因此,农村小学生希望通过课外补习的方式弥补英语等科目的不足。城市的小学生因为接受这些东西相对而言比较早、比较普及,他们对这方面的渴望相较于农村小学生而言较低。
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尽管农村小学生更想提高其他方面的素质,但实际上,农村小学生依旧把补课重心放在自己薄弱的科目上。调查显示,城市中有30%的小学生曾上过兴趣班,而在农村,仅仅只有15%的小学生曾上过兴趣班。虽然对其他一些新奇的科目兴趣也很浓厚,但是,由于教学条件和资金不足,他们只能选择薄弱科目。城市的小学生相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资源。下面是一位城市学校小学生的课表:周六上午8点至11点学校补课半天,下午2点30分到5点钢琴课,晚上7点到10点写作业。周日上午8点到11点30分外语补习班,下午2点到5点30分数学补习班,晚上7点到8点课外阅读时间(妈妈布置)。从这个表上,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城市小学生的补课内容不仅局限于上课应该学的文化科目而已,更包含提高自己素质的各种兴趣班,补课时间也较长、较集中。
当代经济越来越发达,绝大部分的家长和学生对经济社会所需要的重要素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的小学生,大部分家长都希望通过课外补习这样一种方式提高小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其他方面的素养,他们不惜占用本属于休息和玩耍的时间,只求有一个更具竞争力的现在和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究竟给小学生“补”了什么呢?调查中,39%的同学认为学习效果很好,45%认为学习效果一般,7%认为不好,9%对补课结果表现迷茫,不清楚效果。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补课在提高小学生某些学科成绩方面的确有所帮助,但是,补课效果却是暂时性的、片面性的,并不能达到长期强化并保持成绩的效果。
就补课的过程而言,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组发现进行过一对一单独辅导的小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辅导方式使得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参与多人辅导的小学生反映补课环境和效率相较于正常上课来说,并未有多大区别。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何正常的课堂教学并未让小学生获得同等的知识。虽然这其中有多种因素,但是这种现象却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教师所教的小学生个数相对较少时,小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对有所提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中小学教师的数量和比例却不令人乐观。现在的小学生大致为7-13岁,即1998―2002年出生,1998年出生人口1401万人,1999年出生人口1150万人,2000年出生人口1379万人,2001年出生人口1702万人,2002年出生人口1647万人,六普全国人数为13.39亿,小学生人数占居民人口的比例约为5.44%。根据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吕诺报道:2003年,我国小学教职工共计625.6万人,比2002年减少8.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为570.3万人,比上年减少7.6万人,减少幅度为1.3%;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由上年的90.9%上升到91.2%。这是小学教师数量自2000年以来连续第4年的平缓下降。从教育部人事司获悉,近年来,随着人口高峰向上推移和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学生规模的扩张逐步从小学、初中阶段转移到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教师队伍规模的增长随之推移到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2003年,全国教师队伍中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的教师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小学教师继续减少。而且相较美国而言,中国学生与教师的比例是美国的四倍。简单来说,美国一个老师教一个小学生的时候,中国的老师正教授四个小学生。并且根据报道,小学教师的数量正在减少,这使得一个小学教师在未来要教授更多的学生。在中国的农村,这种情况更明显,农村一个教师至少要教授40到50个学生,在“师少生多”的课堂上,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注意相对少了很多。没有教师的注意与督促,对于心理上处于注意涣散时期的小学生而言,学习成绩自然会不尽如人意。中国教师经常关注两种学生,一是成绩特别好、特别乖的学生,二是成绩相当差、整日调皮捣蛋的学生,处在中间水平,平常老老实实的小学生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课堂教学效率相对而言没有特别好也没有特别糟,常常处在中间水平。面对小升初的压力,他们常常选择补课。综上所述,中国小学教师的流失和传统的一个教师管理多个小学生的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最后使得众多小学生选择补课这一途径提高成绩。
在家庭教育方面,除去家长对小学生的教育支出外,家长对他们课下作业的关注度也成为影响学生补课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生家长由于自身素养偏低,对小学生的关注仅限于课后监督他们写作业,而对于作业的检查、纠错却很少。城市小学生家长往往知识水平相对于农村学生家长偏高,因此,在监督写完作业之后,他们会加以检查和纠正,并且给予适度的课外辅导。在补课内容上,农村小学生在文化课上的比例相较于城市小学生偏高,而城市小学生除了文化课的其他补习班(例如,兴趣特长班、艺术班等)的比例相较于农村小学生则偏高。由此观之,家长的文化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左右小学生的补课内容,家长高学历,小学生更加倾向于拓展性的课程,而拥有相对较低学历家长的小学生则更倾向于文化课和基础课的报班。
在时代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境下,人们对知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时刻提醒着我们应该成为具有更高素养的人,且时刻被提醒“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相应的,家长对小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补课之风愈加盛行。我们始终要铭记一点,学习上的不足不能仅仅只是依靠补课的“狂轰滥炸”,更应该兼顾各个方面,理智而正确地面对给小学生补课这件事。
在“补课”之风日益盛行的现在,各位家长要看清补课究竟“补”了什么,再为小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的方式或者道路。
首先,家长应该多多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给予学生心理上足够的关心和重视。一是可以减少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因为家长的督促与指导可以鞭策小学生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在文化课上取得更大进步,从而减少学生在文化课方面补课的需要。对于其他方面的补课,例如兴趣班等应另当别论。二是当家长足够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程度之后,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就不会造成因报错补习班而加重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局面。其次,参与兴趣班。每个小学生的潜能和后期的发展都有所不同,童年时代是每个小学生最美好、最丰富、最快乐的时代。这个阶段,小学生会对很多东西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培养兴趣。有些家长会根据孩子的兴趣报补习班,这是对小学生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家长应该要知道,并非所有的小学生都会有相同的兴趣,所以,家长不应该盲目从众,要切实根据小学生的自身情况报班,切勿仅仅为了缓解自己将来对小学生的担忧而牺牲发展兴趣的时间。再次,在教育和人文的层面上说,教育本身应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繁重的补课负担却造成小学生厌恶学习。学习上的快乐是小学生前进的最大动力,现在因为某些家长和学校所要求的补课负担已经使得一些小学生丧失了发展自己兴趣的动力,这是对小学生发展模式的错误判断。家长和教师应该反思,有些补课是否必要?能否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并把它付诸实践,减少小学生的学业负担?
最后,中国小学老师的数量正在减少,儿童的数量却在缓步增加,相应的,一个小学老师就会面临教育更多小学生的局面。对小学教师来说,上课质量能否提高将会是一个很大挑战。小学生学习最大的缺点是注意力低下、学习效率低,导致小学生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继而选择补课这一道路。政府可以针对小学教师少而小学生逐渐增多的局面,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毕竟,教育是立国之本,小学教育是教育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关于小学补课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补课 市场 不合法 合法化
补课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在职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的有偿家教;另一种是校外教辅机构以盈利为目的组织的培训。无论是出于升学还是就业的考虑,补课的需求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本身是合理的,有需求就有市场。但是补课行为由学校在职教师做出是“不合法”的。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将这种合理的行为“合法化”。
一、补课行为迫切需要――有市场
这种屡禁不止从侧面反映出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对补课行为有迫切的需求,有需求才有市场。这种市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社会层面:教育促进社会流动,提供就业竞争力
现代社会里,一个人所能获得的财富、声望、地位高低等,不仅取决于他以及他的家庭拥有多少“社会资源”,更重要的取决于其所受的教育。因为一个人的获致地位(即根据某些客观标准而完成的业绩)比他的先赋地位(即他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更为重要。纵观社会各界用人单位开出的招聘条件不难发现,学历在其选择一部分人,淘汰另一部分人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校教育的毕业证书――学历所表明的,不只是过去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代表着将来不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1]。
2.教育体制层面:高考的选拔机制
近年来,课程改革使得书本知识难度降低,但考试所考察的知识难度却不会跟着降下来,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学生人数众多,要使得高考这一选拔制度充分发挥为社会各阶层选拔合适人才的功能,就必须考虑到高考试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等。只有掌握比别人更多的知识才能决胜高考,为今后的升学和就业增加砝码。
3.学校和教师层面:利益的驱使
由于学生和家长通常是把所选择的学校能否带来其私人利益最大化作为杠杆的[2],所以,一个学校的升学率以及一个班级的考试成绩对于这个学校以及教师的个人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升学率的学校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经费,而高分学生的教师则更有威望,更有发展前途。因此,在种种现实利益的驱使下,学校、教师与家长方面“一拍即合”,补课理所应当。
二、补课现象屡禁不止――“不合法”
中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授课教师那里参加课外补习,其“不合法”之处在于:第一,教师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给学生提供有偿家教,无论从精力上还是体力上都是一种透支,不一定能保证教学质量;第二,有些无良教师故意将重点内容留到给学生补课的时候讲,正常上课时则“有所保留”;第三,在中国班级授课制影响下,一个教师教几十名学生,但是课外家教却不可能给全部学生都提供补课,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教育不公。这种扰乱教学秩序的“不合法”行为频遭教育部限制,却又屡禁不止。
三、补课秩序井井有条――“合法化”
家长和学生有补课的需求,这种需求本身是合理的,如何将这种合理的行为“合法化”,本文给出以下几点措施。
1.教育制度保障:继续加强有关教育部门职能
从以往教育部门关于教师行为的管理落实情况来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屡见不鲜。此风不可涨,教师与其他很多职业不同,除了上班八小时之外,很多教师还要将工作带回家。对于教师这样一个时刻需要对学生负责的职业来说,保持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充沛精力以及完成高质量的无保留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举报与监督并举的方式对具体责任人实行严厉处罚,切实保障这一制度的贯彻实施。
2.职业素养保障: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2008年9月1日,教育部与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中第五条明确规定“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多组织教师进行相关文件的学习,培养其成为知法、懂法、守法、遵法,具有高尚职业道德修养的新一代教师。只有教师真真切切的不给学生补课,不招收任何学生,才能有效维护教学秩序,保障教育公平[3]。否则,只要有教师开了一个口,那么这个口必将越开越大,最终回到原点。
3.地方政策保障:锁定补习行为的“合法开展者”
现阶段,补课不仅难以有效遏制并且其存在确实对家庭和个人而言有重大意义。针对这一现状,由谁来“补”比较合适这一问题就成了探寻补课“合法”之路的关键。无论从教师的体力精力还是教育公平的角度考虑,都已经否定了在职教师“补”的“合法性”,笔者认为,应该将补课责任交给社会教辅机构。这类教育机构的教师可以是已退休的老教师,也可以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但是不允许学校在职教师牵涉其中,要想进入社会辅导机构就必须辞去正式教师职位。这样,有需要的学生可以花钱去社会辅导机构补习,没有需要的学生可以不去,补与不补可以完全按照自身的需求,不用再担心“我不去教师那里补习就会比去了的同学差一截”,这实质上是一种“绑架”,抛下了这种被“绑架”的束缚,才能真正保障教育公平。
综上所述,教育政策、教师群体、学生群体三者之间因各自利益需求而产生的矛盾已在所难免,但是,积极寻求平衡点找出一条适应当前教育大环境的出路已迫在眉睫。因此,有关教育部门、教师以及社会辅导机构三者之间应环环相扣,发挥各自职能,才能保证教育的稳定有序。只要有一方存在漏洞,都有可能功亏一篑,继续陷入当前的僵局,形成恶性循环,无法保障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于小学补课的问题范文4
上海出台《关于2012年上海市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意见》,严禁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严禁教师引导、唆使学生参加他人组织的有偿补课。
《意见》提出,学校或教师凡是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的,一律取消当年评优、评奖、晋升、职称评选等资格,并追究相应责任。同时,坚持教育的公益性,鼓励教师无偿为学生进行“补缺补差”,所需费用从学校教育经费中列支。严禁中小学校在正常教育教学计划之外对学生开展有偿补课,严禁学校以合作办学为名乱收费或高收费,严禁学校举办或与社会办学机构合作举办面向学生收费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兴趣班、特长班、实验班等,严禁学校利用家长委员会名义组织学生补课并收费。
据了解,上海将继续开展教育收费监督检查,并将补课收费纳入重点检查范围。今后上海将进一步研究制定禁止中小学校有偿补课的办法。
新疆:确定中小学教辅目录
经自治区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评议,新疆今年秋季学期汉文教辅材料(同步练习)目录确定。自治区规定,《目录》外的同步练习册一律不得进入学校。
新疆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教科书使用情况和教育实际,按照教科书选用的程序,从《目录》中每个学科每个版本选择一套同步练习册推荐给本地区学校,供学生自愿选用。发行单位要严格按照自治区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的《目录》及要求做好发行服务工作,不得随意扩大使用范围,不得将非《目录》教辅混入《目录》教辅内一起发行。同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校或学生购买任何教辅材料。
安徽:中小学全面推行“电子学籍”
从2012年秋季开学起,安徽省全面推行“电子学籍”制度,从小学入学开始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学籍档案,对学生学籍实行网络化管理。
建立电子学籍的范围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电子学籍”记录学生基本信息。
安徽省教育厅将加大对中小学生学籍的监管和查处力度,对于同城范围内借读,在读学生无学籍、多学籍等现象,一经查实,立即取消。
四川:德阳中小学教师当考生,合格方能评职晋级
四川省德阳市组织24816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2012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范性公共课考试和初中教职工年度考评考试。德阳市教育局派出了7个巡视组到20个考场巡考,对各县(市、区)、各学校组织考试情况及考风考纪进行了督查。
据悉,公共课考试每年举行一次,所有中小学教师均可参加,主要包括国家、省、德阳市教育规划纲要以及低碳经济等内容。考评考试分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轮流进行,每年组织一个阶段的教师参加考试,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法规、低碳经济等内容。公共课考试和考评考试全部采用闭卷形式,由德阳市教育局统一命题、制卷和阅卷,各县(市、区)教育局具体组织实施。
德阳市教育局局长尹艳强调,考试结果将作为学校聘用教师、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考试合格者才能参加当年评职、晋级、评优、选先。
辽宁:大连设专项奖励资金推进高色发展
辽宁省大连市教育局召开大连市特色高中命名表彰大会,正式命名大连市第十一中学、大连市第十五中学、开发区第一中学和大连枫叶国际学校为市特色高中,分别给予4所学校30万元的专项奖励资金。同时,大连市还确定了11所高中为特色项目学校,并分别给予15万元专项奖励资金。
为推进高色发展,改变普通高中教育“同质化”的现象,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大连市于去年下半年启动了特色高中评选活动。此次受到表彰的学校既有在艺术、体育、科技、外语、人文教育等形成学科特色的学校,也有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独特风格的学校。为保障特色高中建设工程有效推进,大连市教育局会同市财政局设立了专项奖励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推动特色高中和特色项目学校建设。该市教育局将对特色高中和特色项目学校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进行复检,复检不合格的学校将取消其获得的荣誉称号。
福建:海沧公办民办共成长结对帮扶同进步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所有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公办学校将对口帮扶区内民办学校。
据悉,结对帮扶内容包括:双方每年有计划互派中层以上干部到对口学校挂职,时间不少于两个月;通过双方教学开放日活动、研讨课、选派骨干教师到帮扶学校上示范课等形式,进行教学交流,同时实现教学课件等资源共享;开展师生互助和交流活动,开展学科、年级、班级、师生结对子;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组织双方学生开展体验教育、手拉手等德育主题活动;公办中小学更新的教学设备、教育图书等调拨给对口帮扶的民办学校。
该区教育局要求公办学校制定细化帮扶计划,确定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和对象,并发给民办学校,要求民办学校严格执行。该区提出,民办校长与教师在结对帮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将结合考评结果给予奖励;公办教师指导培养民办教师获得区级以上荣誉的,将优先考虑评优评先。
河南:落实城乡教师同岗同酬
河南省将在资源配置方面向农村中小学倾斜,落实城乡教师同岗同酬,逐步参照县镇标准核定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解决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偏紧的问题,并探索建立新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这是日前出台的《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规定的。
该规划对河南这个教育大省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进行了量化:力争到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7%,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到5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
根据规划,在学前教育方面,3万人口以上的乡镇至少举办2所,3万人口以下的乡镇至少举办1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实行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或建分园,以解决“入园难”问题。在职业教育方面,将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关于小学补课的问题范文5
今年的教育收费检查将结合收费热点及往年的检查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检点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一是各地各学校落实省免费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和中等职业学校免费助学资助等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情况。重点检查有无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教育经费、惠民政策经费等违法违纪行为。
二是各地各学校执行《广东省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实施方案》的情况。重点检查就近入学比例、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招生信息公开落实情况;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有无收取与学位挂钩的择校费、捐资助学费;公办学校有无举办与升学挂钩的“奥数”等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和各种形式的升学考试行为,有无违规招收特长生及乱收费,有无以民办名义乱收费。
三是有关部门和学校执行省教育厅等4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2013年全省中小学教辅材料选用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的情况。重点检查有关部门和学校是否按程序从《广东省2013年中小学教辅材料推荐目录》中选择教辅材料推荐给学生选用,落实“一教一辅”的要求。有无突破范围,以及强制或变相强制学校或学生购买教辅材料。
四是中小学校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重申严禁中小学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的通知》等文件的情况。重点检查学校及其教职工有无违反规定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兴趣班、辅导班、补习班、提高班或以家长委员会、班委会等形式变相组织补课及收费;公办学校有无违规向社会培训机构提供举办补课活动的场所和设施等。
五是各地各学校落实《省物价局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纠风办关于暂停部分教育收费项目的通知》的情况。各地有无将清理后所保留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举报电话通过当地政府网站及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是否取消收取首次为学生办理学生证、借书证、毕业证、就餐证或校园一卡通等证卡工本费;暂停收取以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和看电影为内容的服务性收费;暂停收取高中学校借读费(或借读生学杂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是否按规定项目、标准和程序收取。各级各类学校是否及时更新《广东省收费许可证》(教育收费),做到亮证收费,是否使用不规范的收费票据,收费公示是否规范。
六是义务教育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后恢复为公办性质的,有无全面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按照当地同类公办学校的规定招生收费。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五独立”标准。公办高中有无违规招收复读生、高收费转校生和违反“三限”政策招收择校生及违规使用“择校费”。
七是各级各类幼儿园执行《印发〈广东省物价局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的实施细则〉和〈广东省物价局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民办幼儿园收费备案的实施细则〉的通知》的情况,有无在保教费外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等为由,另外收取费用;有无收取与入园挂钩的捐资助学费、借读费、赞助费等;有无收取“报名费”、“入园资料费”、“营养费”、“建园费”、“管理费”、“留位费”、“接送卡费”或“育儿报刊费”及各种形式的押金、备用金等。
八是政府或有关部门有无违反规定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和向学校“搭车收费” 及摊派费用的情况。各级各类学校有无违规收取学生考试费、试卷费、班会费、窗帘费、维修费、保险费等费用。
九是各地落实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以及免费义务教育配套资金的情况。有无将免杂费补助资金,用于发放教师工资、教职工政策性津贴补助和福利,以及用于开展奖教奖学活动等情况。各地纳入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教育收费收入是否按时足额返拨给原学校,政府和有关部门有无截留、挪用和挤占教育收费收入,学校有无违规使用教育收费资金的情况。
关于小学补课的问题范文6
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报告范文(一)
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和省教育厅下发的《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的文件精神,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我校在日常教学中就不断对照上级文件要求,认真开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活动。现在就这一活动做自查总结。
一、提高认识,认清减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校一直以来就把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看作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省政府的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专门会议之后,从上到下积极学习文件,领会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我校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出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认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做到减负增效,坚决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
二、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有效教学
在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的同时,实行教师集体备课制,备精每一堂课,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以提高每一堂课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校集体备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健全了教育教学研究制度,加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课堂内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选作业内容,提高作业的质量,坚决杜绝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的作业,提倡布置弹性作业,引导自主学习,学校各年级组、备课组要加强对各科作业布置的管理和协调,严格控制每日各学科家庭作业总量。学生的每日课外作业量适当,不超过90分钟,双休日和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教导处采取不定期检查,问卷调查等形式把作业量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三、加强课程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我校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工作,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没有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按课标或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科学把握教学进度,不准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严禁占用体、音、美、劳技、心理健康、省情礼仪等课时补习其他文化课,确保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四、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和活动时间
除学校规定的统一作息时间外,年级组和班主任没有另行规定学生到校和离校时间。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没有超过7小时,确保学生每日睡眠时间不低于9小时。保证学生的午休、自由活动时间,教师没有在学生自修课和休息时间或自由活动时间上课,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及室外活动时间。
五、严格控制教辅资料的征订
严格按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征订教材、教辅读物、练习资料,学校和教师没有向学生推荐或统一购买未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或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练习资料和复习用书。
六、严格教育教学秩序管理
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没有随意停课放假,没有组织学生参加商业庆典或其他非教育性社会活动。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没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月考和竞赛活动、读书活动。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假日活动,没有在节假日给学生全体补课或变相上课,没有以假日活动名义,进行全班性文化课补习或上新课。教师没有搞课外有偿补课或办辅导班等活动。
七、规范招生和学籍管理措施
招生工作中,我们严格实施划片免试就近入学,绝无违规提前招生和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从未重点班、快慢班。严格执行上级学籍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学生转学、休学、复学和控辍等各项管理制度。
八、大力推进评价制度改革
学校一向把学生的成绩是为学生的隐私,从未有公布过学生的成绩,更没有按成绩给学生排队、排位。对学生的评价,学校严格按照区教体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执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对于教师的评定,学校一向结合教师的德能勤绩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从没有给教师下达升学指标和单独按成绩为老师排队。
九、切实做好安全工作
在安全工作上,学校严格按照程序科学操作,在安全教育、安全预防、安全演练、应急预案和督察监管上下功夫,力争做到: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建章立制,分工到人,明确责任,措施得力,防范到位,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报告范文(二)
我学习了区教委下发的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相关文件,并将落实到自己的行动当中。参照文件内容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进行了自查,现对自查情况作出如下总结
一:有偿补课方面
没有任何有偿家教的行为和举止;强迫动员、诱导或暗示学生参加课后文化补习;从没有为社会文化办学机构进行招生宣传,发放招生广告,组织学生报名;没有到社会文化办学机构兼课;按时上下课,不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补课或者上课;
二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方面
在教学中能够按照既定的进度计划进行教学;能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研究活动,积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想方设法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质量标准的要求,在解决好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积极协调团结组内教师,严格执行四统一。
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作业时间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好在校时间完成各项任务,对于所留作业,能够精心设计,逢留必作、全批全改。
三;作息时间方面
能够严格执行早八晚五的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到校、离校时间,在校期间专时专用。自觉执行三表公开制,主动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坚持做好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好学生社团活动,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