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图书室管理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图书室管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图书室管理方案

学校图书室管理方案范文1

【关键词】小学 图书室 管理

小学生图书室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能够让小学生拥有正确阅读习惯的重要部门。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都起着积极地作用。然而,有许多学校的小学图书室却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小学图书室管理人员,开放时间受限制,学生不能方便的阅读。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阅读越来越方便越快捷,海量的信息可以随便阅读,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学生家长为了孩子阅读方便,大多采取网上下载然后让孩子阅读。致使小学生逐渐转变了阅读方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小学生重新找回对书本的兴趣,那就得从小学图书室的管理说起。如何管理小学图书室才能让小学生方便的阅读,喜欢上小学生图书室。对此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的方案

一 制定小学图书室管理员制度

小学图书室的管理是否井然有序,大部分的责任都在于图书室管理员工作态度是否积极。因此,学校针对图书室管理员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具体有:(1)及时的做好图书的分类整理,登记、上架等。(2)及时把新书推荐给师生阅读,让书籍发挥充分作用;(3)不断地学习先进的图书室管理经验,及时添购新书;(4)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图书借阅规则,确保图书不丢失,不损坏;(5)借书要按期归还,如果丢失或损坏要进行相应的赔偿;(6)对重点书籍进行严格保护;(7)按时上下班,坚守岗位职责,保证师生的借阅时间。每个有管理员的小学图书室几乎都有这些规章制度,但能完全遵守规章制度的图书室管理员却少之又少。坚持才是胜利,如果管理员能一直坚持学校指定的规章制度,小学图书室一定会是小学生的幸福天地。

二 方便学生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1.小学生分批阅读

目前,许多小学的图书室面积很小,根本不能容纳太多的小学生一起阅读,而小学生的阅读时间一般都是统一的,如午休的时候或是有阅读课的时候。合理安排小学生的阅读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尽量让两个班级的时间错开,一个班级阅读完毕之后,另一个班级再去阅读,这样不仅方便了学生的阅读,同时也方便了教师的集中管理,也减轻了小学图书室管理员的负担。

2.图书室全天开放

小学生可以在自己有闲暇时间的时候,随时到图书室去阅读。这样流动性的去图书室读书,保证了图书资源的稳定,不会出现图书不够借阅的情况,也减少了两人借一本书的概率。

3.建立流动图书室

学生去图书室读书围着图书转,我们不放转变一下方式,让图书围着学生转。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如果有新书就及时送到各个班级,让学生轮流阅读。前提得是必须需要做好图书分类,新到的图书适合几年级的学生阅读。分好类后送到适合的年级供学生阅读,同时要求学生阅读完后必须将图书按期归还学校图书室。

4.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第一,举办读书节活动,组织读书竞赛。每学期开始的时候展开一次读书比赛,到期末的时候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让学生展示出读书成果,并予以奖励。比如读书成果最好的学生,学校可以给发奖状或奖品,激励其他学生的阅读热情。

第二,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共读一本书是指亲子共读一本书,这是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通过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激发孩子的阅读积极性,转变家长的阅读观念,让家长认识到书本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的依赖于网络。

第三,成立读书俱乐部。读书俱乐部的宗旨是“好读书,读好书”,班级教师推荐班级里最喜欢读书的几个学生加入读书俱乐部,由不同班级的同学组成,俱乐部的同学可以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图书介绍给其他成员,在这里大家有互相交流读书后的心得与体会,可以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同时俱乐部的同学还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组织一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等。但这仅限于高年级的一些同学。低年级的可以相对开展一些简单的小活动,如“诗歌朗诵”等。

学校对于图书室的管理不是像图书室管理员那样的细微管理,而是进行系统的管理。

首先学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完善图书网络。在各个班级建立“图书天地”,为所有班级配备书柜等一系列设备,让学生想看书时随时都有书可看。同时,还应鼓励班级互相借阅书籍等活动,创造图书互动友好班级,让图书资源变得丰富起来。(2)为班级提供图书资源支撑。学校应在班级里设立“读书信息员”,并要求读书信息员及时反馈班级图书阅读情况,如果班级里的哪本图书阅读完毕,就需要信息员向学校图书室汇报,学校图书室收回读完的图书,并投入新的图书资源,以供学生继续阅读。

四 结束语

小学生图书室是小学生培养阅读兴趣的地方,也是小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重要阵地,对小学生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管理好小学图书室,是一个学校最基本的工作任务,也是图书室管理员最艰巨的任务。希望上述观点能给一些小学图书室的管理人员带来一些帮助,让小学图书室发挥它该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友县.农村小学图书室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

学校图书室管理方案范文2

关键词:资源共享;大学图书馆;管理方案;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65-01

一、当前图书室资源共享模式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图书资源共享意识较为淡薄。当前我国大学图书馆图书资源过于分散,资金短缺,大学图书馆间缺少一个可以组织管理所有大学图书馆的专门机构,以至于层次较深的图书资源很难实现共享。部分大学的图书馆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本位思想,在对本学校的图书室资源进行构建时,长期片面追求本校图书馆收藏图书的数量和图书的特色,满足于在较长时期以来所形成的封闭现状,全局观念严重缺乏,不能把支持和参与图书室资源共享看作是自身应尽的义务。

(二)大学图书馆的现有管理体制无法满足图书室资源共享的需求。缺乏全局观念、没有明确的长远目标以及思想封闭的现象是所有大学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阻碍了图书室资源共享的建设进程。图书室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书本、数据库、各种载体的文献等实体物质方面的共享。我国大学图书馆之间是依据有关协议的规定来满足图书资源共享的,尽可能的以最少的投入,最大限度的丰富自身资源,以满足广大学生读者的需求,这种自私的管理方式不利于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再加上各大学图书馆之间在管理模式和所涉专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这也给图书资源共享的构建加大了难度系数。

(三)信息网络化建设还没能形成一定的规模。从大学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构建现状看来,各大学图书资源共享建设的开发工作都比较薄弱,数据库建设既没有进行统一规划,也没有实施宏观调控,图书馆的各个网络系统的发展明显趋于分散,不够集中,许多大学图书馆通常都是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和条件来开展各自的图书资源建设的,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共享模式。但是信息网络化是实现图书资源共享模式成功构建的必经之路,只有将信息网络化实施到最大限度为止,才能达到图书资源共享以及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的最终目标。

二、大学图书资源共享管理建设措施探究

(一)设立资源共享保障机制,对整体进行合理规划。图书馆资源共享牵涉到技能、职能、职权等的划分和落实,其具体程序较为复杂。因此,首先是要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对资源共享中的信息建设、资源管理、资源配置等进行统一调度和规划,以此保障资源共享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作为学校自身而言,光是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便已经占据了其大量的时间,没有更多的机会来落实图书室资源共享。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不仅可以缓解学校紧张的工作,还能够依靠机构内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资源共享渠道尽快尽早地投入使用。当然,“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就必须要设计并实施与之工作相匹配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资源统筹工作的开展。

(二)加大斥资建设力度。要实现资源共享,就必须加强共享渠道建设,以及增加图书资源储备量。而在资源共享建设过程当中,大量人力需求同样需要以经济作为保障。因此必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以足够的资金作为后盾,一方面能够保障建设过程中材料的供给,不至于因为材料的不足而拖延工程进度。另一方面,资金充足了,才能够稳定工作人员的情绪,使他们平心静气地投入到资源共享渠道建设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也要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积极作用,为工程建设做好各个阶段的预算和审核,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资源的浪费。

(三)加强社会联系,构建长期而广泛的资源共享模式。以网络为依托,将大学校园之间以及大学与社会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最终建立起能够长期合作并不断融洽的合作机制,以稳定的资源互动渠道保障资源的长期共享。

三、大学图书馆人才管理模式分析

(一)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作为教育政府相关部门和图书室管理机构,都应当积极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人力、物理等资源,为图书管理人员创造受教育机会。政府部门应当对社会进行考察,寻找出在图书管理方面具有优异成绩的管理者或在管理方面资历较深的人员,组成专门培训团队,为广大图书管理提供师资力量,并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图书管理者的素质。学校也应当效仿政府部门的办法,利用假期时间,或是专门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图书管理人员进行深入学习,并为图书管理人员的深入学习活动提供一定的书籍、参考资料和资金支持等。

(二)工作评价与奖励制度相结合。工作评价是对员工工作的总结、分析和客观鉴定,评价结果越高,则证明员工工作能力越高,工作投入越大,工作效果越好。要实现员工工作评价与经理制度的结合,需做到:1、建立广泛的评价体系,对员工的工作状况、精神状况、管理技能、理论知识等进行动态、客观地评价;2、细化奖励制度,对员工的表现进行分层、合理的奖励,突出奖励设置的阶梯型,使员工有奋斗方向;3、将评价结果作为奖励标准。

四、总结

总之,图书管理资源运用是否合理,关系着图书馆功能的实现,是社会管理和文化体系发展过程当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要合理运用图书管理资源,需要对资源体系有直观认知,继而以管理制度和管理策略为依托,实现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对图书馆的合理建设,发挥出图书馆的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杨革.总分馆制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整合策略研究——以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0.

[2]张连分.美国大学图书馆的机构改革——以泽维尔大学图书馆和信息技术中心合并为例[J].图书馆建设,2009.

学校图书室管理方案范文3

读书改变命运,成长不可无书。为进一步发展师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创建学校学习型组织,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让每一位师生都做一个真正的“读者”,都成为志同道合的“书友”,学校在XX年年申报了XX市“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创建规划。申报后学校组织中层领导、骨干教师、教研组长以及学生代表、教师代表积极进行论证和研讨,制定出了“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创建计划,并于XX年年末启动实施全面实施“书香校园”建设,我们坚信“行动就有收获”,坚信“特色就是卓越”,力求通过这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经过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几次的研讨论证,我们在XX年年末确立了创建“书香校园”特色学校的整体构想:

1、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从创建“书香校园”的相关理念的培训和统一,相关措施的出台和实施进行整体谋划。

2、在教师层面实施“读书伴我成长”的校本研修的基本方案。使教师“在读书中丰富自己,在读书中成长自己,在读书中悦纳自己”,关注更多的教育类专著,不断地用专家的思想引领自己的业务,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在两至三年内,使学校有充足的教师业务类藏书,在教师群体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群体中形成广泛阅读的氛围,创建“读书-实践、反思-提高”的教师校本研修的基本模式。

3、在学生层面实施“我读书,我快乐”的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开辟多种渠道,使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

围绕以上的整体思路,我们开展了创建“书香校园”的各项具体工作:

(一)注重硬件建设的投入。

1、学校在XX年年末开始先后几次投入资金近万元,为学校教师分几次购入教育教学类专著图书500余本,大厦书系的绝大部分书、目前各位教育名家、名师出的各种教师们爱看、看了有帮助的书我们力求都为老师准备到。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图书借阅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图书,报纸,杂志的管理,合理安排学生的借阅时间,使这些图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更加注重更新校图书室的藏书和增加校阅览室的报刊杂志。学期初由区教育局统一为学生购进5000余元图书,调动图书管理员和年轻教师,在休息日里加班加点,短期内把全部新书上架,并全天借阅,方便学生阅读。此外图书室还在每班指定一位图书管理员,统一完成班级图书角的主题借阅工作,以便协助各年级的主题阅读开展。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个班级的图书角,采取让学生自带一些,学校图书室借一些,让图书更接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更加方便阅读,班级图书角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管理,每班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制定自己的班级图书管理制度,鼓励学生借阅图书,教育学生读书、爱书。学校还计划在2010年暑期,为学生、教师再次购入图书,此次购书由各年级、各教研组上报所需书目表,经审核后统一购入,计划投入资金近3

万元,同时为各教研组配书架,建立办公室图书角,方便教师闲暇时间阅读。计划投入资金1万元。此项工作计划在20XX年暑假完成。

2、加强校园墙壁文化的建设,营建书香校园的氛围。在校园公共墙壁(各班级门口的指定位置)及教室的显著位置统一装饰精心选择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使学生时时刻刻与文化相伴;在每个班级的整理橱内,规划读书角阵地,用于摆放班级图书和学生的读书日记等资料,同时在班级门口布置学生展示台,用来展示学生的读书感想、读书日记……鼓励学生乐于读书,勤于读书,读有所思,读有所感;与此同时,我们还号召各班重视黑板报的文化阵地建设,在每一期的黑板报中设立读书专栏,向学生介绍优秀书籍,刊登学生的读书感想。这样学生有书可读,有平台可展示,得到认可,更加推动其读书的热情。二年级二班的小郭宇是个坐不住的淘气包,可是在“书香校园”特色校创建的一系列活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便了,下课很多时候叫不动他,因为有书在吸引他,像小郭宇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从另一方面让我们感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相应的措施保证

1、学校组织教师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分年级制定课外阅读书目,比如:一、二年级指定阅读书目为《新弟子规》,三年级指定阅读书目为童话系列,四年级阅读制定书目为寓言故事系列,五年级指定与读书目为中华美德系列,六年级指定阅读书目为四大名著。书目区分必读和推荐阅读书目,必读书目每学期每位学生为两本,推荐阅读不设上限,但至少阅读一本。组织鼓励学生每学期阅读学校推荐书籍,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记下优美的词、句、段,记下自己的所想、所获、所感,班级对于一些好的读书笔记,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并将这些文章刊登在黑板报或班级展示台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校每学期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检查,评选优秀班级和优秀读书笔记,进一步激励教师和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学校图书室管理方案范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创建“书香校园”为导向,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课外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新课程理念。

二、深入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教务处读书节活动的具体方案。按照活动方案,我们迅速在全校开展了读书活动的动员工作。校园内张贴标语,随后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出主题黑板报、制作格言精心布置教室的读书角,多渠道、深层次宣传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强势宣传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读书节方案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师以身作则,带头读书

要想要学生爱读书,我们的老师就必须先爱读书。因此,我校老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加强学习,至少每人读完一本教育专着,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为我们的学生树立了榜样。

四、建立保障机制

1、固定阅读时段,校专门为学生准备了至少一节阅读课,旨在引导学生能有选择地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并且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成长,这节课在语文教师指导下进行,主要形式有自由阅读、阅读指导、阅读交流、阅读汇报等。

2、各年级认真研究课外阅读指导的规律和方法。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研究的重点,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的有益读物,从读书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感,从不断提高的阅读能力中获得持久稳定的阅读兴趣。

3、努力创造适应学生阅读要求的物质条件。学校积极充实学生读物,规范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管理,充分利用、积极开发学校现有阅读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阅读环境,学校图书、阅览室全天向学生、教师开放;班级建立图书角,学生互相交流个人图书,实现班级图书资源共享;向学生推荐优秀书、报、刊,鼓励学生积极购书读书,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

4、学校利用阅报栏、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积极开展评选 “读书之星”、举办“阅读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班级读书会,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堂主阵地,由语文教师主导,读书节期间每班上1节阅读汇报课或交流课。内容有演讲交流、古诗诵读、课文故事演说、名言名句赏析等。交流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气氛活跃。他们谈到了开展活动以来阅读的收获,并向大家推荐怎样选择好书,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怎样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有序读书;并介绍了自己在家庭中是怎样带动父母阅读的实际行动。通过此些交流会,同学们互取所长,学到了更多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开展征文比赛,在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认真组织了征文比赛:如《庆祝建国60周年》,《读书伴我成长》,《我与家长共读一本书》等。全校同学热情高涨,参与面广,文章质量高,有很多同学获得不同级别的奖项,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喜爱写作的小明星,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生活,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举办语文古诗词、名着知识竞赛活动。由各班安排举办高年级名着知识竞赛,中低年级举办古诗词背诵竞赛。其中各年级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6,三等奖9名,并设班级优胜奖。

五、营造阅读氛围

学校氛围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的交往形式,蕴含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各班根据实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落实三个“一”,即读好一本书——师生携手共读一本书,读完、读懂;做好一件事——教师引领学生一同做,边读边记;树好一榜样——树立一个读书好榜样,实践一种读书精神。充分利用黑板报,适当布置些有关读书的名言、方法等,渲染读书的气氛。

1、开放学校阅览室:学校图书室向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藏书。学生可以按照规定的时间到图书室借阅,或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借阅,图书也可开架借阅,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

2、设立班级图书角:以学生捐赠为主,加上由学校统一给各班借阅的图书,每隔一周同年级各班互相调换,每 周语文老师可以从学校图书室为学生借阅新书,提高图书的流通率。每班一橱,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更新、交换、补充,每个班相当于都有一个“小小图书室”。

3、布置美化书香校园

学校加强校园阅读氛围的创设,精心布置美化校园,使校园也具有“书香气”。在校园内开辟阅读长廊、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把学生浸润在书香中。学校定期开展各类读书竞赛活动,如阅读考级、读书郎竞赛等;举行各类阅读之星评比。各班根据“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的书籍作为晨读教材,通过开展“读一读,赛一赛,讲一讲”等方式,加强晨读晨背,熟读背诵加以积累,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底色。上好每周的阅读课,以保证学生“会读”。办好校报《闾河圃》,每月一期,发表教师和学生的文章,鼓励师生阅读,体现阅读成果。

六、抓好读书活动

“读书”两字,关键在于“读”,书的价值也在“读”中体现,指导学生学会读书,是我们的目标所在。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上好阅读课

充分用好早读和阅读课,在校本课程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像如何查工具书,如何学会提问,如何学会圈点评注等,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采用“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联系的形式,形成大阅读氛围。

(2)做好读书笔记

中、高年级学生读书笔记,语文老师予以检查、指导、评估,学校不定期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在教给学生读书笔记方法(摘录式、提问式、心得体会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抓好经典诵读。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那些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的经典着作,那些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诗词曲赋,就像灿烂的星河,熠熠生辉。这些古诗文经典,对于治学修身、陶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位以及培养语文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是怎么估价也不过分的。

(4)出好读书小报

每个班级的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报刊小资料、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各班将学生的这些资料集中整理,分类编辑,学校要求学生每学期出两期读手抄报,学校定期评比展示。

(5)开展读书活动

我校于5月份组织开展了“校园读书月”活动。在“读书月”活动中,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诗文朗诵会”、“我和书的故事”征文比赛、“读书之星”评选、演讲比赛等等。

(6) 引入竞争机制

根据学校的读书活动进展情况,学校开展了评“书香班级”、“书香学生”等活动。我校还将读书活动列入班级考核方案,期终组织评比并颁奖,也激发了全体师生读书的积极性。

七、读书活动效果

通过开展开展读书活动,初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阅读习惯、提升了修养,促进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进一步转变,在学生中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极大改善,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净化,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风、班风、校风。

学校图书室管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重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策略

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从2004年9月开始,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省、区的高一新生率先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从而正式启动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在之后的六年里,又有六批省、区相继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至2010年9月,随着四川、重庆、甘肃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所有省、区全面展开。

我国是一个地区差异比较明显的国家,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与东、中部相比,西部地区的教育相对落后,并且西部地区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时间比较晚,到2010年9月,四川、重庆、甘肃才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因此,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部地区新课程改革将会面临与东、中部地区不同的困难和不同的要求。针对重庆特有的地区文化和教学特色,必须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促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一、强化校长职能,引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学校是新课程实施的基地和中心。高中语文新课程能否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校长对新课改的理解、认同、重视以及对课程改革的积极领导与有效管理。校长的教育理念、对新课改的态度以及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关系到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和实效。如果学校校长对新课程改革都不够重视,那么学校就难以营造课改的良好氛围,高中语文新课程就很难推进和发展。

二、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赖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学习观,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差异的主体,学生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相信学生有成长的动力和发展的潜力。

教师要改变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解放教师,解放学生,解放课堂。讲授只是教学方式的一种,而且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式。教师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而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遇到困惑和问题,可先在合作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提出学习中的疑问,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启发。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要做好三点:第一,要分好合作小组,保证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在学习基础、性格以及性别上的差异性,选好学也是关键。第二,课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第三,设置问题的难易要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里面应暗含有助于学生理解的线索,即问题应具有启发性。

三、加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资源保障

首先,要加强图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要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内外阅读的要求,充实学校图书室藏书量,图书室要设专人管理,制定图书借阅制度。图书室要向全体师生开放,各班级可以设立图书角,集中学生的图书资源,在班级内互相借阅。

学校图书室管理方案范文6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首次对学生的名著阅读提出了具体的量的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初中学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如,对7-9年级学生的名著阅读的要求是:“学会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初中是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他们可塑性大,既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又是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的重要时期。

据有关资料显示以及我们调研组调查,农村初中生对中学语文大纲确定的10部必读名著阅读情况,存在着阅读不多;喜欢不深;收藏量小;阅读效果欠佳;对国外著作比中国著作更生疏等问题。

名著阅读没有真正走进农村中学,究其原因,有多方面。

其一:学生接触少。1.学校的图书建设方面,图书室里,应试为主的书多,文学、科普类的读物少,名著更少;2.家庭缺乏读书氛围,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认识不足,对书籍尤其是名著的收藏少甚至没有。3.不良网吧、闲杂电视节目、言情暴力小说等充斥占领学生的时间和头脑。4.学校管理与学生阅读的冲突,受社会、家庭的压力,我们的一些学校在追求“升学率”上仍然不惜一切挤占学生的阅读时间:课程安排得满满的,自习课不常有,回家后的作业量大大的,学生睡觉已不算早,哪里有时间去读这类被外人看作是“闲书”的名著?

其二,学生阅读名著的意识不强。多数学生反映,名著在考试分数当中所占比重少;名著距离现实生活太远,尤其是外国名著名著读不懂,大多数名著太长,没兴趣读。

其三,学生阅读名著缺乏良好的习惯。一些学生阅读名著,仅限于看过、消遣,没有读书笔记和心得,或者坚持不够,没有深层次理会名著所产生的背景、写作技巧、现实意义,缺乏与名著共鸣的效果。

其四,教师导读的能力尚待提高。我们学校的一些领导和语文教师,自身对名著的阅读少,文学修养跟不上,再者是指导有误区,有急功近利的情绪。

综上所述,名著的阅读对于初中语文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让名著阅读走进农村中学,并将名著阅读的训练系统化、科学化,是我们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现如今须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更是今后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努力方向。

鉴于名著的阅读对中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农村初中生名著阅读的尴尬局面,我们课题组在课题立项之后,我校确立了“今天你阅读了吗?”的口号,以此拉开了“让名著阅读走进农村中学”教育工作的序幕,从事了有目的和有计划的有益尝试。

一、创造、改善环境,让学生有书可读

1.图书室建设。在得到学校和中心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后,我们学校采取购买和谋求捐助等途径,中学语文大纲确定的10部必读名著购置齐全,同时还增添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三国志》、《平凡的世界》、《简爱》、《羊脂球》等诸多名篇佳著。图书室实行专人管理,建立了完善的借阅制度,而且增加了开放时间(星期天、节假日也向学生和教师开放)。

2.开设阅读课。联合教导处,我们在周二和周五的下午第三节确定为阅读课,有各年级的语文教师带领学生“领看、领读”名著,把阅读正式提上“入住课堂”的日程;同时鼓励各班成立名著阅读兴趣小组,努力形成“以点带面”、“以优带差”等“传帮带”良好局面。

二、师生共读,相得益彰

打开名著,走进名著殿堂,领略名著风采,教师既然有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就应该是名著阅读的先行者、学生的领路人。我们老师的文学功底到底如何?说句公道话:尚待提高!造成目前农村中学语文名著阅读的窘况,我们语文教师难辞其咎。因此来说,“打铁尚需自身硬”是目前乃至今后我们自身素质建设的必然选择。在认真地反思之后,我校语文教师、学校领导以及有文学爱好的其他学科教师,开始了名著阅读的“恶补”!尤其7到9年级的语文教师在饭后、在休息日,在可阅读课上、在家里,与师生有讨论、与家人有共享;10篇必读的名著读完了,又增加了其他篇目;有读书心得、有读书反思、有阅读教案。

三、建章立制 巩固成果

在名著进校园实践活动中,我们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我校把名著阅读活动列为教学改革试验的重点课题审批立项,而且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首先,确立并完善学校图书室图书管理、借阅制度,想尽办法保证学生在校读书渠道畅通。其次,建立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协调机制,逐步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为名著阅读阅读争取更多的“阵地”。三是建立“阅读教学”评价、激励制度,把名著阅读列为语文教师目标考核范畴之中,鼓励语文教师和其他教师从事名著阅读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探讨,把教师的阅读教案、博客论文、学生竞赛、教学成果作为晋级、奖励的依据之一。四是建立家庭学校携手共建制度,把名著进校园逐步推向家庭,以孩子发展为轴心,为繁荣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五是建立“读书手拉手”制度,通过学校各年之间、各班级之间、师生之间名著的流通、转借、读书心得交流、汇报,互帮互助,传帮接带,依次推进名著阅读活动的整体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