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的基本原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价值规律的基本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价值规律的基本原理范文1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互为替代品:如猪肉和羊肉 。一旦猪肉价格上涨,就会大量减少需求量,导致对其替代品——羊肉需求的增加;反之,其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需求量,引起其替代品——羊肉的需求量的减少。

②互补商品:如乒乓球和乒乓球拍如果乒乓球拍的价格上涨,就会使其需求量减少,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乒乓球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乒乓球拍价格下降, 需求量增加,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乒乓球的需求量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所以,价值规律包括商品生产的规律和商品交换的规律两部分内容,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由于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形成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经济现象。(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而影响价格的因素,除了价值和供求以外,货币的供应量、宏观调控等也会影响商品的价格,但他们对价格的影响必须通过供求起作用。

常见考法

此考点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各类考试中出现频率都较高。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比如运用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分析2010年以来的食品价格上涨过快、通胀预期的压力增大、国家抑制房地产价格等措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运用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的原理分析企业重视科技、注重品牌建设、研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等措施的原因。

从高考题还是其他类型考试,该考点出现的频率很高,尤其是集中考查价值、供求和价格三者关系。题型主观题和客观题都有所涉及。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分析粮食、蔬菜、肉蛋等农产品及汽车、商品房等价格变动的原因,应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误区提醒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的三条内容,实际上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三种表现形式。调节生产是从“增加或减少产量”上来说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从“降低成本”上来说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则是从“提高质量”上讲的。

【典型例题】

对下图中由Q1点到Q2点运动的描述中,理解正确的 是  (  )

A.该商品因供过于求而减少生产规模

B.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从增加到减少

C.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从减少到增加

D.该商品因价格上升而扩大生产规模

【思路点拨】该题难度较大,主要是它考查了多方面的知识,需要我们综合运用价格、供求、生产等知识来回答问题

【解析】观察图表可知:随着商品价格的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规模随之扩大,故A错,D正确。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应一直在增加,其替代品需求量应在逐步减少,故B、C错误。

【答案】D

【总结升华】

对于图表题,审题一定要全面,题目、小注、图上的每个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都不能漏掉,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进行作答。通过该题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多个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能够提高学生利用多方面的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正确理解“等价交换”原则

(1)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要相等。在货币出现后,等价交换就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

(2)等价交换原则的实现。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供求与价格的双向制约而导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某一点静止地看,价格与价值不完全一致是经常的,完全一致则是偶然的。但是从长远看,从整个商品交换发展过程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与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是可以抵消的。价格和价值是相符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并不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买卖关系当中,而是从一定时期、从社会的总体来看,买和卖关系的当中才体现着等价交换的原则。可见,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在动态中实现的。

(3)要求:商品的价格既要反映商品的价值,又要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等价交换在货币出现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偏离价值,因此,实际在市场上商品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4)意义:只有实行等价交换,才能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促使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典型例题】

(2010·重庆高考)下列违背价值规律的是                    (  )

A.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

B.古代少数民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值的大米

C.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

D.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因而火箭比汽车贵

【思路点拨】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要注意审读题目要求。

【解析】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砖头与黄金的价值量不相等,因而违背价值规律,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总结升华】

平时要注意总结习题的常规做法,以提高做题效率。以选择题为例:单项选择题可以采用以下解题步骤:审---忆---选---查

(1)审---通过仔细读题,认真审题,找出题干的关键词,将单项选择题变形为简答题,采取直答法,即“问为什么”就“答什么”。注意,题干长的要先审题肢。

(2)忆---根据题干关键词的要求,回忆确认正确答案

(3)选---根据回忆确认的知识,对照被选题肢,选择正确答案。

价值规律的基本原理范文2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思想品德第二第课第一框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本课地位

本课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章从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两个角度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反过来影响市场、引导市场的辩证关系,让学生通过感受市场、价格、生活、生产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认识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等经济现象、经济规律。本章分为2个框题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二、新课标要求

归纳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认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评价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识记: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应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3、思想觉悟:

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培养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尊重他人劳动的精神

四、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供求和价格的关系;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下面阐述确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依据:

从理论上讲,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但各种经济矛盾,尤其是现阶段的物价上涨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不断出现,要让人民明白这些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矛盾,以及正确解决这些矛盾冲突的办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一定要加强相关理论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确有关的经济问题。

从实践上讲,学生也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在日常消费行为中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消费问题。如何让他们明白经济发展中矛盾与冲突,以及一些分析方法尤为重要

五、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法:

1、理论引导。通过讲述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在理论上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实践锻炼。通过让学生模拟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消费现象,使学生感性的了解作为消费者享有的权益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

六、依据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我对本课的设计如下:

首先,遵循教育原则,必须了解教育对象。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身心特点,我运用不同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从认知能力上看,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日益占主要地位,但是,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局限性,进行抽象思维往往还需要具体形象作支柱,独立思考时容易出现片面性,因此,在讲述本课时,我应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从身心特点上看,初中学生的积极情感在学习和交往中逐步发展。但由于知识和经验不足,他们容易接受一些消极影响。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应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最后,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七、具体的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让学生举例和思考:通过不同品牌的商品的不同价格和同一品牌商品在不同的时期的不同价格,你发现了什么?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兴趣。

(2)讲授新课:结合课本事例以及教材中“名词点击”、“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等板块资料,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讲解。

(3)相关练习: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总结全课: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从而总结出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我们用一个图表来表示这些复杂的关系。

八、遵循目的性原则,反馈性原则和学以致用性原则,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培养学生能力,我设计了本课的课后练习: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呢?它对生产有什么影响?。

九、教学手段: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最后,为了对本课的知识结构有所概括和总结,突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我设计了板书设计如下: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影响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习俗等——通过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卖方市场

结果:

供过于求——买方市场

(二)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规律的基本原理范文3

一、正确认识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方法与适用条件的区别问题

商品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有价值,所以分析商品实质上就是分析价值。无论简单商品经济社会还是发达商品经济社会,商品都是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的经济现象,只有从此入手,才能了解价值的内涵,才能进而说明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比较复杂、比较具体的范畴。正如列宁所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的发展,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总和中的、从这个社会的开始到终结的发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注:列宁选集第二卷第712-713页。)“这是研究任何事物发展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22页。)然而有的学者却以此为依据提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原始的纯粹的实物交换,没有货币居间,更没有资本的余地,除劳动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劳动是简单劳动而不是复杂劳动。在超越了这些条件后,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性至少是值得怀疑的。”显然他是把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所遵循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认定为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条件,从而混淆了价值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与价值研究方法这样两个命题。

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有了商品交换就产生了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说价值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相联系的,那么作为价值问题的研究也就会自然遵循这一原则。对此恩格斯曾指出,“不仅是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历史过程和对这个过程加以说明的思想反映,是对这个过程的内部联系的逻辑研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013页。)所以《资本论》第一章所分析的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的商品,并不是“在两个原始公社之间的原始物物交换中刚在艰难地发展着的商品”(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23页。),而是“充分发达了的商品”(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23页。),诚然马克思在研究价值形式发展是从原始公社时的物物交换开始的,但这是基于研究方法的要求,即逻辑的展开要求与历史的发展相一致,可是这并不意味劳动价值理论仅仅只适用于研究的起点,恰恰相反,劳动价值理论正是遵循逻辑的展开与历史的发展相一致的基础上,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进而深刻地揭示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总之,劳动价值理论对价值问题的研究是遵循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要求即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逻辑的展开和历史的发展相一致的要求。而劳动价值理论所揭示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规律,只要是处于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理论所包含的基本规律就会发生作用。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尚处于初级阶段,商品经济在相当多的地方还很不发达,只有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才能促使生产力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并由此带动生产关系向前发展。如果简单的以所谓的现实已经超越了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条件为由而断章取义地曲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且认为劳动价值理论过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有害的。对于部分学者所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只适用“有条件性”论断,应该说是一个重大误解。

二、正确认识价值的决定和源泉问题

在价值的决定问题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内容,而这个内容最初同这种形式无关。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6页。)可见,作为交换价值物质承担者的使用价值,它是有别于商品学研究的使用价值。之所以要研究使用价值是因为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即政治经济学只是研究产品成为商品的条件下,作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使用价值。那么,在交换过程中两种使用价值交换的依据是什么呢?真的如有些学者所讲的是由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或者是由所有参与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作为依据的吗?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商品的交换价值与商品本身有多大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两回事。因为:“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49页。)。它体现两种异质的使用价值背后存在着可以通约的东西,而这种可以通约的东西,绝不能由使用价值来决定。即“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50页。)。事实上,交换的前提的确是该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这毫无疑问。但前提并不等于依据,交换所依据的东西是抽去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人类一般劳动。但有学者认为既然是各种要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创造,但为什么单单只抽象出一个人类一般劳动呢?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的枢纽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即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异质的具体劳动是形成使用价值的要素,同质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其实所谓的异质指的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在质上是不同的;所谓同质指的是形成价值的劳动,在每个商品上是同质的,只是在量上大小不同。那么很自然,交换价值的依据只能是人类劳动一般,只有以此为依据,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才具有量的可比性。如果将各种要素也参与到交换价值的比较中,交换势必会陷入究竟是什么样的劳动和劳动过程是怎么样的循环陷阱中。

而且,马克思指出,“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并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形成价值。这就是说,要把人类抽象劳动,凝结在一定的物体里面,即一定的对象里,它才形成价值。”(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65页。)由此可见,马克思从来也没有如有些学者所认为的“脱离使用价值抽象地谈论价值”,而是将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起来谈论价值的。其实仅仅认识到交换价值的依据是人类劳动一般还不够,因为还并没有认识到价值最本质的内容,马克思是把价值创造的劳动当作社会劳动来看待,把价值当作社会关系来看待,商品和商品相交换,其实质是体现人与人的劳动交换关系,不过在商品社会里,人们交换劳动是通过商品为媒介来表现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以无论从交换价值的依据来看,还是从使用价值的属性与价值的属性是无法替代性上来看,商品的二重性都是存在的,是不能划一的。所以有的学者提出的“交换价值只不过是使用价值的一种延伸和另一种广义的使用价值而已,商品的二重性实质上还是一重性”的认识是极其片面的。

在价值的源泉问题上,特别强调的是价值的源泉和财富的源泉是两个概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生产价值必须以生产出使用价值为前提,生产使用价值的条件同样也是生产价值的条件,但绝不能混淆生产价值的条件和价值形成的源泉,也不能混淆价值形成的源泉和财富形成的源泉。生产价值的条件和生产使用价值的条件是同一的,但二者的源泉则是不同的,前者的源泉是人类抽象劳动,后者的源泉是劳动和生产资料。这是因为价值所代表的是人类劳动的交换关系,而财富的生产是体现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者蕴涵着不同的内涵,故不能简单划一。此外,更加令人担心的是有学者提出,“各种生产要素都有可能充当交换价值的源泉”的论断,其实不过是马克思对此早已进行过严厉批判的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对此马克思指出,资本、土地和劳动这三者“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彼此之间毫无共同之处”(注:《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第920页。),就象公证人的手续费、甜菜和音乐这三者之间毫无共同之处一样。其错误之处在于,把各种收入的源泉之间能联系起来的社会生产关系抛掉以后,又把它们还原为互不相关的各种收入的直接源泉,而且上述三种收入,只是一种分配关系,而并非收入的实体本身,至于收入的实体本身是什么?收入本身是无法回答的,因为收入不是与实体本身,要分配,必须以所分配的实体已经存在为前提,那么收入的实体是什么?就是物化的社会劳动。物化的社会劳动由于存在不同的所有权可以转化为不同所有者的收入,但不能把不同的收入转化为实体本身。

三、正确认识价值和价格的关系问题

首先,在价值和价格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了详细地阐述,他指出,价值决定价格,而“价格是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即价格只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因为商品是客观存在的,看得见、摸的着,价值虽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却和商品不同,看不见、摸不着,价值要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和货币发生交换关系。故商品所有者要想把该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必须把自己的舌头塞进它们的脑袋里”,也就是说内在的价值只有通过外在的价格才能得以表现,价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已。

其次,马克思肯定了价格与价值在量和质上存在背离的问题,马克思指出,“虽然价格作为商品价值量的指数,是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但不能由此反过来说,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必然是商品价值量的指标。”(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120页。)这就是说,虽然商品的价值量必须通过价格才能表现出来,但并不意味着价格一定要和商品的价值量完全一致。对于价格和价值量的背离情况,马克思指出,货币和商品的比例关系,既受价值量的决定,又受其它诸如供求等因素的影响。此时的价格“既可以表现商品的价值量,也可以表现比它大或小的量”,而“商品就是按这种较大或较小的量来让渡的”。所以只要价值量转化为价格,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商品和货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也就是必然的。而这种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正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此外,马克思还指出,价格和价值在质上的矛盾也是存在的,即“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价格。”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阐述了商品价值决定价格的基础上,并不否定价格本身有脱离价值的现象,而认为这恰恰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

再次,马克思同时也指出“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和影响的现象”的论断还有着致命的错误,它根本无法回答当供求一致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来决定的这一问题。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出现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就已经起支配作用。如果把供求作为决定价格的源泉,那么在供求一致的情况下,一辆汽车和自行车为什么是有不同的价位?显然是无法回答。

对于价值分析和价格分析的层次问题,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三卷时,为了对付庸俗经济学家对马克思劳动价值价值理论的攻击,运用大量的经济史料,详细论证了价值的产生和发展直至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历史过程,论证了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的历史过程。恩格斯指出,在初期的简单商品交换中,价格是以价值为中心,并且是围绕价值来变动的,特别是简单商品生产越充分,则较长期内的平均价格越是与价值一致;伴随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一切落后的生产方式最终被资本征服了,工业取得了应有的支配地位,清除了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的障碍,使工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这样对整个交换来说,就完成了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移,这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生产价格规律恰恰是价值规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转化形式,尽管现象会偏离本质,但终究替代不了本质。可见价值分析是高于价格分析的深层次的实质性东西,无论价格怎么样地复杂,如何偏离价值的轨道,其背后的决定力量都是价值,价值分析的独立化不仅是有道理的,而且是必要的,即严格区分价格决定和价格实现的不同。前者是一个根本原则问题,后者是现象问题,二者绝不能混淆。

四、正确认识劳动价值理论在现阶段的指导意义的问题

首先,劳动价值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价值规律理论的揭示。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以及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刺激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只要人与人的关系还表现为利益关系,只要社会不能直接地调节这种利益关系,商品生产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最适宜的形式,商品生产过程中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运动,必然会促使每个商品生产者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普及全社会,使生产力向前发展。市场化改革二十年的成就证明只要我们尊重价值规律,我们的事业就能向前发展;相反,如果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我们就必然走弯路。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脱胎于半殖民和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不仅要完成工业化,而且还要完成现代化目标,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实践上把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统统视为异端,简单地认为我们可以不经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就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这种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做法,结果证明只能是经济的“穷过渡”。

再看当今的时代特征是经济的全球化,其实质就是市场的全球化即资金、人才和生产要素的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最优配置,也就是价值规律将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作用,为各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和开拓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否有效地融入世界经济,使本国经济结构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尽可能的有利地位,成了促进各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想独立于全球化市场经济之外,不遵循价值规律的原则都是不可能的。

最后,看一个理论能否经的起历史的检验,关键是要看这个理论本身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封闭的理论必然被历史所抛弃,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事实上,我们对劳动价值理论和价值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并不断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从计划和市场的排斥论到消极结合论到积极结合理论再到十五大所确立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过程是我们丰富和发展价值规律理论并自觉地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价值规律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农村,由于实行了,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在城市,由于建立起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焕发出了生机。纵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成绩斐然,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加强。这一切恰恰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闪耀出的灿烂光芒。那种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经不起历史的检验的说法,才是真正地经不起历史的检验。

价值规律的基本原理范文4

在具体的日常学习中,要注重:一是联系课本中的事例。课本中的事例都是经过精选的,是经得起推敲的典型事例,尤其是要重视课本中的楷体字材料;二是要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然后运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来分析;三是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把社会热点与高考考点结合起来,深入浅出,以此把握时代脉搏。

针对《考试说明》的要求,引导学生坚持阅读《半月谈》等时政类报刊,对其中的政治术语和时政语言有所了解,必要时予以摘录。要把以知识复习带动社会热点的学习(以理联事法)和以分析社会热点带动知识复习(以事联理法)结合起来。具体做法如下:

1.以理联事法,即以知识带时事。在课本知识复习过程中,要联系时政热点,进而把与其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系统掌握。比如“国家的宏观调控”,在掌握这一知识点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还应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些具体政策,如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房地产行业问题严峻,国家重磅出击,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政策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些政策。另外,还应结合与这些内容相关的一些具体现象进行分析,如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就业与创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民币汇率、国际收支状况等,以此来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强调的是对知识深度的把握。

2.以事联理法,即以时事带知识。也就是以时政热点为主,联系课本相关知识,运用课本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和分析具体的热点问题。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问题就可联系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价值规律的作用、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财政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国家的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意识的能动作用、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等理论进行分析。这一过程强调的是对知识广度的把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高考成绩,寻找科学的答题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证明,高三后期的综合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具有促进作用。这一阶段决不能搞题海战术和无目的的练习,而是要采用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抓重点和热点,精选精练。要一题多练,多变归一;要对同一情境材料作不同题型的训练;要对不同的情境材料提出共同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走出思维定式,多角度思考问题。在这一阶段复习要做到:

1.精心选做练习题。高质量的训练离不开高质量的试题,尤其是高质量的新题(因为政治试题的时效性强),这就需要精心选做练习题。特别是到后期,练习题越多,越是良莠并存、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精心选做一些符合高考要求、有一定综合度的模拟试题,做到有练必有所得。

2.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训练时应以定时练习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在解题能力、解题速度等方面适应高考的要求,在理解命题思路和解题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基础知识渗透能力。

价值规律的基本原理范文5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均衡价格论;融合

[中图分类号] F014.3F091.3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0-0086-04

政治经济学中对价值与价格的分析,依据的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对价值与价格的分析,依据的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尽管人们在分析价值与价格时加上了自己的理解,但基本观点仍然是这两位大师的。过去,我们对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其“综合了一切庸俗的价值理论”(鲁友章、李宗正,1979)。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对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有人提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实质上也是供求决定的价值论,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具有同一性(黄邦根、施俊龙,2003);还有人认为,新古典生产函数存在着“资本度量与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存在性问题”,效用函数存在着“效用的度量”问题,正是这两个理论缺陷使得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推导缺乏坚实的科学基础,从而使得新古典市场价格理论这个庞然大物成为一个泥足巨人(白暴力,2004)。这些观点对我们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及其融合,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笔者认为,完全否定均衡价格理论是不可取的,简单地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归为供求决定的价值论也值得再探讨,而认为新古典生产函数存在的两个理论缺陷也不能完全成立,因为生产函数虽然不能以一个物理单位进行计量,但不是不能计量,而分析需求时加入心理因素不仅不是缺陷,而且是一种发展。

笔者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马克思和马歇尔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入手,分析劳动价值理论与均衡价格理论融合的可能性,吸收马歇尔对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析的合理成分,把均衡价格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之上,从而实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融合。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经济理论的核心和基础,两者都对价值与价格作了许多精彩的论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但还需要丰富和发展。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是庸俗的,但也存在许多可取之处。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采用的是一种规范的抽象分析方法。这一理论认为,价值的实体是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采用的是一种实证分析方法,侧重对经济现象的具体描述。这一理论认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由该商品的供给状况和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通过均衡价格来衡量。所谓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价格,是供给与需求相均衡的价格。马歇尔用价格的概念替换了价值,以对市场价格的分析取代了价值决定和价值实体等问题,回避了对价值的分析,提出的只是一个供求价值论或无价值实体的价值论。

这样两个看似完全对立的理论之所以能够融合,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因为马克思通过规范的抽象分析建立的劳动价值论,如果不能通过实证得到验证,那是不能令人信服的;马歇尔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均衡价格理论,也需要通过深层次的分析说明道理。劳动价值论是对市场价格的抽象论述,而均衡价格是对市场价格的具体描述。两种理论的分析方法是互补的,内容是可以融合的。二是因为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两者分析的是不同层次的问题。马克思的价值分析是科学的,它和价格分析、均衡价格并不矛盾。如果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吸收均衡价格中对价格分析的有益部分,则会使劳动价值论更加完善。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是一种供求价值论或无价值实体的价值论,均衡价格需要有一个价值实体。因而,完全可以并且应该形成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理论。

其实,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也有着与马歇尔均衡价格分析相似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在分析单位商品价值量决定时,马克思提出了第一种含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一卷,第52页)。在政治经济学中,把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作为价值规律第一方面的内容。马克思把这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也称为社会价值或市场价值。

在分析商品价值实现时,马克思提出了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进行生产时,它们才能卖出去。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这个数量界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意义。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这样多的劳动时间才是必要的。”(《资本论》第三卷,第717页)“要使一个商品按照它的市场价值出售,也就是说,按照它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来出售,耗费在这种商品总量上的社会劳动的总量,就必须同这种商品的社会需要量相适应,即同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相适应。”(《资本论》,第三卷,第215页)一个商品按照它的市场价值出售,即价格与价值相等的条件,是这种商品生产的总量与社会需要相适应,是该商品的供求平衡。在政治经济学中,把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作为价值规律第二方面的内容。这一按市场价值出售的价格相当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它的基础是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马克思所讲的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尽管没有提出均衡价格这一概念,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排斥均衡价格,它强调了这一价格的基础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歇尔对均衡价格的分析是一种实证的分析,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对经济现象的具体描述,在论证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时,这些是完全可吸收的。马歇尔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证明,尽管其中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地方,但也有许多可取的地方。

在论证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时,白暴力教授在《新古典市场价格理论的缺陷与马克思市场价格理论基础的构建》一文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在批判马歇尔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证明后,从社会效用劳动推导出需求曲线,在变量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推导出供给曲线,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但是,我们认为,白暴力教授对马歇尔的批判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马歇尔利用了边际分析方法,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需求曲线: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对某一商品消费的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效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不断降低,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马歇尔对需求曲线的这种证明是简单明了的。白暴力教授却认为,“由于效用的度量问题没有解决,由效用函数推导而来的需求曲线就缺乏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马歇尔所说的效用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如果用它说明价值,进一步说明价格,是主观效用价值论,是庸俗的,是不可取的。但用它说明消费和需求,进一步去说明需求价格,却是有道理的。人们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一是满足生理需要,二是满足心理需要。对某一物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这一物品的使用价值,同时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偏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心理对需求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观上的偏好和满足感即效用,随着人们消费某种物品的增加而递减,需求价格随着降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仅仅承认使用价值对消费和需求的影响,不承认主观偏好对消费和需求的影响,那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引入消费心理分析,用效用去说明消费和需求,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需求曲线,解释价格与需求的关系,会使劳动价值论的内容更加丰富。

马歇尔利用边际分析方法,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解释了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仅改变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到一定量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边际成本不断上升。只有价格上升,厂商才会增加生产,如果价格下降,厂商会减少生产。对供给曲线的这种证明,也是简单明了的。白暴力教授认为,“新古典生产函数中的资本无法用一个物理单位来计量。如果资本无法度量,以资本作为自变量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也就不能成立;如果新古典生产函数不能成立,以新古典生产函数为出发点推出的供给曲线也就失去了基础”。我们的认识是,作为投入的资本,其物理形态是多样的,无法用一个物理单位来计量,并不意味着无法计量,因为我们可以用多种物理单位来对其进行计量。在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资本投入总价格的变化必然反映了资本投入量的变化。

能否把均衡价格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关键是能否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证明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利用边际分析方法,通过生产函数,依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可得出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结论。图1是西方经济学在分析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仅改变劳动投入的条件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劳动的最佳投入在第二区间,在此区间,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呈现出递减的趋势,生产边际产品和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必然是增加的,因此,图2必然是成立的。

图2的曲线(1)是生产边际产品所需劳动的曲线,曲线(2)是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的曲线。

通过图2可以看出,产量或供给和生产边际产品、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同方向变化。一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难以计算的,但这并不影响这种抽象分析的理论意义。价值分析的是内在的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知道,在产量增加的过程中,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表现为供给价格上升,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和白暴力教授提出的变量劳动价值学说的结论是相同的。如果试图说明社会表面的经济现象,还需要分析成本和价格。

马歇尔和马克思对于成本的理解是不同的。马歇尔认为生产商品所做的努力和牺牲为生产的真实成本,报酬这些努力和牺牲支出的货币总额为生产的货币成本。马歇尔对成本的理解有两点是错误的,一是把成本理解为心理活动,二是成本包括了正常的利润。马克思所讲的成本是在生产中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者在量上是不相等的。

厂商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马克思所讲的成本,厂商的供给价格包括成本和预期的收益或利润。厂商为了得到预期的收益或利润,根据供给价格等于市场价格的原则确定产量。如果市场价格高于供给价格,厂商会增加供给;如果市场价格低于供给价格,厂商会减少供给,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利用成本和价格证明的供给曲线是可验证的,价格与之相应的产量是可以计算的。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利用供给曲线回答价格与供给的关系,可以使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得到丰富。

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可以建立起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均衡价格,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与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相等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的相等是偶然的,不相等则是绝对的。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该商品会供过于求,这自然会引起市场价格下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该商品会供不应求,这又必然引起市场价格上升。在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互相影响的过程中,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

根据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理论,也可以建立起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供求定理:技术进步,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右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加,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左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需求增加,需要生产较多的商品,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右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需求减少,生产较少商品就可满足需要,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左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均衡价格和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照相同的方向变化,这也证明了均衡价格的基础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在坚持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利用边际分析方法,依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说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形状,进一步说明均衡价格,形成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对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黄邦根,施俊龙.论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的同一性[J].财贸研究,2003,(3).

[5]张高旗,张晓宜.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的互补性[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1).

价值规律的基本原理范文6

 教学生会理书 所谓理书,就是理清课本的内容、结构层次。从内容上讲,学生要理出哪些是基础知识,即理出课本中有哪些概念和基本原理。这些基础知识学生不仅要找出来、画下来,更要理解这些基础知识,记住这些基础知识。找出来、画下来是前提,理解是关键,记住是落脚点。三者缺一不可。例如:“物质”这一概念,课本上写得很清楚,找出来、画下来是比较容易的事。至于理解,仅从定义的阐述方面,就可分四个层次理解。“哲学认为”,这就表明所阐述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从而为以后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划清界线埋下了伏笔。“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是第一性的,是客观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里,“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不等于“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能反映”不是“已反映”,它只是表明意识能够反映物质,不是说意识已经反映物质。“客观实在”是对实实在在的物质的具体形态的概括和抽象。为了准确地理解“物质”这一概念,还必须明确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要把握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同哲学的物质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些知识,才能算理解了物质这一概念。最后还要准确、清晰地记住这些基础知识。只有到了这一步,才算是从内容上理清了书。从结构层次上理书就是指学生看书后,能理出课本上共讲了几个问题,先讲的是哪些问题,后讲的是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又是从哪几个层次和角度来阐述的?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论证的。这部分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居于什么地位,与前面所学知识有什么联系。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这些问题,教师可在起始阶段出些思考题供学生理书时参考。以后再逐步让学生自己理清这些问题。

教学生会扩书 课本上阐述的内容与事例往往受篇幅的限制,有些内容不可能阐述得很细、很深,列举的事例也不可能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扩书,充实课本内容。指导学生对课本所阐述的内容进行扩充,引导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最新事例来论述课本上的观点。这既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例如:我在讲价值规律时,课本阐述的理论观点虽通俗易懂,但事例不多不详。“市场是学习价值规律的大学校”,我就指导学生到市场做调查,回校后用调查的事例来充实课本。这样,由于将书本知识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课本内容变得更丰富了,知识被学生学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教学生会改书 课本上讲述的内容与事例受时空的限制,难免有局限性,列举的事例总会带有一定的滞后性。而教育本身要求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教学内容应跟时代的步伐合拍,列举的事例必须是当前的现实事例。对那些已落后于形势的内容必须修改,对陈旧的事例必须更换。例如:高一《思想政治》教材讲“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时,列举首都钢铁公司实行的递增包干承包制,这种改革在当时的条件下确实起了很大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在当前中央决定扩大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不乏更好的典型。因此,引导学生用报纸上最新的改革典型来修改这部分内容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这既保证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又促进了时政课的学习。改书要慎重,防止随意性和负面效应。所谓随意性,即课本本身是正确的,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片面的,甚至是不可靠的材料随意改动课本,破坏了课本的科学性。因此,凡是修改的部分都必须是中央已明确肯定的。所谓防止负面效应,即防止学生因改书而产生“思想政治课前面学了后面改,学了也无用”的错误想法。我经常向学生说明:凡是科学理论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正如牛顿的经典力学要发展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科学在社会变革的时展得更快是正常现象。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学的某些观点已随着人们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是符合的认识规律的。

教学生会压书 所谓压书,就是把课本知识归纳成很少一部分内容,甚至归纳为几句话或几个关键词或字,这样有利于记忆。这种归纳必须建立在系统掌握课本知识,领会其精神实质,深知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压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否则只能是挂一漏万。开始指导学生压书时,可对一段或一节内容进行归纳,用一两句话或一两个字概括。随着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提高,逐步发展为对一节或一课书内容的归纳概括。例如:我曾将高三《思想政治》第一、二课内容压缩为“国家”两个字,由此引申出:国家的基本阶级及阶级关系;国家制度——民主;国家性质——国体;国家管理形式——政体;国家职能——对内对外职能;国家结构——我国的“一国两制”。这种压书示范对学生学会归纳概括课本有很大的启发。

教学生会评书 这是对学生看书的最高要求。应该说这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轻而易举地达到这一要求的。但我认为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地有层次地向这方面发展。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选择。学生读完一段书、一节书或一课书,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想、体会、收获,甚至对课文进行评述,写出眉批、总批,如能达到这种水平,就真正达到了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学生的理论水平,以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