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学专业工作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学专业工作方向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55-02
农学专业是天津农学院的传统骨干学科,各项办学条件和实力相对较强,在天津市处于领先地位。进入21 世纪后,在天津市大力发展沿海都市型农业的新形势下,20 世纪形成的农学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在深入调研国内外有关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基础上,根据对沿海都市农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对实践教学计划进行合理修订,构建出一套适应沿海都市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应社会需求多元化和学生就业多元化的客观需要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高等农业教育课程体系基本特征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重点,知识结构为“窄深型”,实用性知识较少涉及,实践性环节只是作为验证理论知识的手段。随着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出现了“厚基础, 宽专业”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在学生成绩的判定上仍是理论占主导地位。表现如下:①实验课多为验证性, 以验证理论而设置为主;②手段落后, 技术过时;③实验教学内容重复,缺少覆盖面宽的跨学科、高层次实验;④没有设计性实验, 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⑤综合性实验少,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⑥校外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少, 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了解较少。综合分析以上不足,实践教学体系已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知识面窄, 不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缺乏灵活性、动手能力差,限制了人才对新工作的适应能力, 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培养方向拓展
农学专业培养定位要实现“为沿海都市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方向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农科所、农技推广站、农业企业等国有制单位、县级以下基层部门、农业产中领域, 转向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国有制、私有制两种经济成分, 以及农业基层和城区农业, 各级各类农业企业, 产前、产中、产后, 一、二、三产等广阔领域培养人才。
(二)培养规格提升
新时期农学专业要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学习、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要掌握专业所必需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在知识结构上不仅掌握产中理论, 而且同时掌握产前产后理论;专业素质要求做到多学科交叉,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农作物生产、遗传育种、加工贮藏、经营、管理等数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此外,还要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目标拓宽
“面向三农”、“高素质”、“应用型”是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的是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基本素质的“三创一基”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应使课程教学与生产实习结合, 重点突出大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在实践教学中的比重, 形成与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统筹考虑实验、课程实习、校外实训、毕业设计(论文) 、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模块, 保证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根据天津农业的发展特点重组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增设与沿海都市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
四、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构建后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实施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以来,不同层次实践环节有机融合、互为补充,加强了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全面,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为学生继续深造或者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毕业生考研率不断攀升,考研成功率一直保持在25%左右。通过专业实践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0%以上。
参考文献:
[1]陈宏涛,吴锡冬.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 2010,(18):100-101.
[2]陈宏涛,吴锡冬,曹丽颖.面向天津农业发展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3):318-320.
[3]宁海龙,邹德堂,唐鑫华,王敬国,李晶,杨亮.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M]. 高等农业教育,2011,(5):43-45.
[4]韩秀兰,张春庆,宋宪亮,李向东.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学科与专业建设,2014,(2):58-61.
作者简介:
王金龙(1978-),男,博士,教授,农学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生态学。
边立云(1974-),男,山西省忻州市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
陈宏涛(1977-),男,天津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
吴锡冬(1962-),男,重庆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与耕作。
农学专业工作方向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学专业;持续发展;策略
农学专业是农业高职院校的传统专业,它为我国农业战线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农业人才,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新专业、热门专业的不断出现,农学专业在农业高职院校中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使传统农学专业持续发展是目前农业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1调整专业方向,培养实用型人才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村级组织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建设的加快,不仅对传统农业领域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科技人才。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院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已基本形成以传统农学专业为基础的“多方向”专业。①围绕农作物、园艺植物(蔬菜、果树、花卉、草坪)等植物的生产而设置的植物生产技术专业;②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如转基因育种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物信息预报技术、抗病虫新品种的选育等),改造整合传统农学专业而设置的植物生物技术专业;③围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商品品质等方面,介绍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从而优化传统农学专业的食品加工与检测专业;④根据农业资源的现状和特点,介绍保护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的措施,以及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方法,从而使农业生产得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保护专业。
2拓宽专业培养目标
(1)从服务的范围看,面向大农业。为了适应农学专业科技人员的岗位需求,农学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懂得大田作物栽培技术,而且还要懂得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植物(果树、蔬菜、花卉)栽培、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保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实践证明,通过多技能的培养能够使传统农学专业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从服务的对象看,面向大市场。高职院校培养的农业人才要能够既适应国内,又面向国际农业人才需要;既适应国有部门,又适应私有经济部门的人才需要;既适应农村基层一线,又适应各级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需要。
(3)从服务的层次看,面向两个农业。即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综合需要。
(4)从服务的重心看,面向基层农业、农村。高职院校培养的农业人才要能够进入村行政组织,带领组织广大农民,做农村致富领头人;进入农村小城镇,做农村社区城镇化、现代化的建设者;自身创业,直接成为专业大户,做私营企业的示范者。
3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也称课程结构,是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和配合。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种比例关系上,即公共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理论课和实践课;必修课和选修课;隐蔽课程和显性课程。这些比例关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我院根据目前农业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改变了过去必修课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偏大、学生选修课程的自主性有限、实验课普遍偏低的现象,构建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学体系三体系相对独立、有机结合的新型课程体系。
3.1根据岗位需求,重组课程体系
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农业人才是面向农村基层,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是“多面手”人才。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要懂得农作物的种植、培育等传统知识,而且还必须懂得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物工程、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1)打通基础课,淡化专业课的界限,拓宽选修课重组课程体系。所谓打通基础课,就是将农学类(如农学、园艺、种子等)专业的基础课打通,设置基本相同的基础课。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需要,又能服务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所谓淡化专业课的界限,就是将有关专业课内容相同的部分整合为综合化课程,如将作物栽培总论部分与园艺植物栽培总论部分整合为植物生产技术原理课程;另外,将某一专业方向的专业课作为其他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设置,并在学时和教学内容上有所区别。如蔬菜栽培课程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而农学专业则作为专业限选课。所谓拓宽选修课,就是除了选修本专业相关的前沿课程外,还可选修人文素质类、理学类和工程技术类等课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的需要,又有利于学生宽口径就业、多次性就业的需要,从而保证学生素质教育的完整性、知识技能的超前性、智力发展的可持续性。
根据学科的发展进程及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和系统的结构原理,将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顺序化、系统化,科学安排开课时间和教学进程,并根据课程知识点的多少与课程类别的权重安排教学时数,同时,较大幅度地增加选修课的学时比例,体现课程体系、满足岗位需求的办学方针,从而使培养的学生受社会的欢迎。
(2)以市场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了使农学专业的学生成为既掌握植物种植、动物养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又掌握农产品的加工、贮藏和销售等方面技术的生产经营型人才,我院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对于较传统的、陈旧的课程取消或对繁琐、陈旧的内容删除,开设农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无公害食品生产、食用菌栽培、畜牧概论等课程。实践证明,通过课程体系的调整,能够提高学生面对市场的竞争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发展能力。
3.2根据生产需要,开设实用课程
为了满足农业生产一线、农村基层的需要,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历型农业技术人才,而且要大力培养非学历型技术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近年来,通过邀请农场私营业主、乡镇农技站、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农业局、农业科研部门、高等农业院校等相关行业专家,以及生产一线的劳动模范等,对所开设的课程进行论证,并提出修改意见。根据这些意见,我们对农学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删除一些不适用的课程,选用生产上必需的、实用的课程,并在课程中补充新技术、新成果。如增设WTO与中国农业、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净菜加工技术等课程,从而使所开设的课程既符合生产的需要,又符合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要求。
4改革教学内容
以生产实践为导向,安排教学内容。我院农学专业根据植物生产的直观性、季节性、周期性等特点,合理安排专业课教学,使教学进程与植物生长的季节保持同步。这样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有利于现场讲解与现场操作相结合,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另外,课程教学内容除了教材上的知识外,还及时增加当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成果,从而加强了教学与生产的联系。
根据农业行业的工作实践体系,组织编写适合于本地农业生产的乡土教材。编写时,根据植物生长进程和农学专业能力教育体系的要求,充分体现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技能特点,注重理论对实践操作的具体指导,注重操作技能的培训,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5改革教学方法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我们采取课堂讲授、现场教学、专题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在课堂上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及讲课的趣味性,辅助以幻灯片、标本、挂图及新鲜材料等,进行形象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引导其解决教学中的知识难点,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在专业课教学时,采用本校教师主讲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助讲相结合的形式;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与专家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既有传统的理论知识,又有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成果、新技术。
6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
职业技术教育的最大特色是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校内实习基地是实施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场所,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并且让他们参与一定的实际生产,在实践中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使学生们在校内也可以得到良好的生产实习锻炼。由于农村生产体制的变化,安排学生毕业生产实习已经不象以前那么容易,因此建立校外学生实习基地则显得非常重要。我们根据学校关于在校外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的要求,建立了农学专业学生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对保证学生的正常实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农学专业要以社会需求为切入点,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培养适应社会岗位技能要求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7参考文献
[1] 曹敏建,郭玉华,刘恩才,等.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2004(2):66-68.
[2] 陈雨海,邢金亮,王洪刚,等.以教研促教改,加快农学专业改造[J].中国大学教学,2004(5):44-45.
[3] 叶小明.强化高职特色,创办一流教育[J].高教探索,2004(4):82-84.
[4] 张立峰.对农学学科、课程之结构――功能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10):64-65.
农学专业工作方向范文3
关键词:本科教育;课题组活动;体会;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80-2
0 引言
在高等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新形势下,我国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包括其他专业本科教育都面临着培养出的人才就业难的考验,尤其是面临着中专与专科教育层次人才的竞争与挑战,因为多数涉农企业与非研发企业不需要高学历人才,而需要动手能力强的中专或专科毕业生。在不利的条件下如何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一改以往本科毕业生的基础知识牢靠而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薄弱的缺憾,突显出本科毕业生的优势与竞争力,提升本科人才的就业率和创业能力,这将是新形势下本科教育从业人员首应考验和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延边大学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过程中开展课题组活动的成功范例为例,详细阐述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在新形势下对课题组活动进行的改革、完善与思考,期待为其他学科、专业的本科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和高校合校浪潮的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实施,以及畜牧与兽医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的逐步深入,对人才需求有了新的标准和新的要求,多数企业单位不想人才高消费,更倾向于专业基础知识一般,而动手能力强的中专或专科的动物医学人才。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出现了人员饱和或过饱和的局面,动物医学系本科毕业生想进入事业单位更是难上加难,这要求我们农业高校动物医学系要适应新的局面与挑战,及时做出合理化调整,无论在专业方向与专业软硬件配备上,还是在具体的教育与教学环节的改革上,都要下大力气进行调查研究与合理化整改,这将是我们继续开展教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针对不利的新局面与新挑战,动物医学系选派资深人士深入用人单位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经召开全系大会进行研讨,最终总结出三点共识。一是专业名称过于老化,专业方向过于单一;二是我们教学内容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盲区;三是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相对薄弱,进入企业需要较长时间培训与适应才能进入角色。
基于经调查研究形成的三点共识,延边大学农学院兽医系(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前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具体归纳为三大整改举措。首先将兽医系的名称改为动物医学系,将兽医专业名称改为动物医学专业,将卫生检疫专业停办,增加生物技术新专业方向;其次将以往应用的较为陈旧的教材换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或其他国家级教材;再次充分利用动物医学系的现有资源,开展以导师制为基础的课题组活动。
1.2 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可行性
早在1999年,动物医学系就提出了开展课题组活动的设想,当时尚属新鲜事物,难免会遭到其他系或专业的质疑和非议,但经过多年的实践,事实证明在农业高校开展课题组活动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尤其是在当时动物医学系现有的教育与教学资源基础上,开展课题组活动是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
动物医学系属于延边大学农学院传统老系,办学实力和科研实力较为雄厚,拥有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等两个办学层次,硕士专业包括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等三个专业方向,并拥有对内兼对外的教学实习基地——延边大学动物医院;在科研方面,约95%以上的教师均有校级以上科研课题,多年科研总经费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以上的软件与硬件条件为我们实施本科课题组活动提供了可行性支撑与保障。具体讲,充足的科研经费为开展本科课题组活动提供了资金保障;硕士专业的研究生所开展的科研课题为本科课题组活动提供了科研平台;延边大学动物医院对外服务社会业务为本科学生接触动物病例提供了机会。可见,无论在资金、平台,还是在基地上对为开展本科生课题组活动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2 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实施办法
2.1 做好动员工作
首先是对教师的动员。通过召开全系教师大会,向大家介绍当前国家教育形势、专业生存现状、学生就业形势和课题组活动初衷等思考,使全体教师能认清新形势、新需求,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以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办学目标,充分认识开展课题组活动的重要性。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制定“课题组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课题组指导教师的职责,将课题组活动效果与年终教师等级评定和年终奖金相挂钩,激励指导教师参与活动的认同感与积极性。
其次要做好学生动员工作。从新生开学教育到大二课题组活动正式开始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经学前教育、就业培训、模拟招聘会等多种渠道,使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明确本科毕业生与中专毕业生以及专科毕业生相比存在动手能力差的弱点,想缓解我们的弱点,发挥我们的优势,就要从大学二年级投入到能锻炼我们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课题组活动之中,将我们从书本中学到的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善于发现和总结,以此再指导实践工作与课堂学习的良性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自发地意识到,只有参与课题组活动才能使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和生存本领。
2.2 做好申报课题组的协调工作
学生申报课题组应采取自愿和双向选择相结合的申报制度。即以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基础,既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也要考虑指导教师的科研需要,使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达到默契,只有这样才能使课题组活动顺利实施与开展。为此,系里采取墙报、板报、专题介绍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了解全系教师的研究领域、科研方向、项目资金等情况,在此前提下学生向指导教师提交课题组活动申请表,指导教师将按照自己的需求从中遴选本科课题生,对于未被选中的学生,以采取第二轮、第三轮等自愿申报,直到课题组分组完成。
2.3 做好课题组活动与本科毕业论文的结合工作
延边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大学,对本科生的培养要求远高于其他一般性院校,尤其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对于动物医学系两个专业的本科学生,延边大学要求学生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实践与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等三项工作,短短一学期时间完成三项如此繁重的内容很难实现。课题组活动为此提供了可能,因为本科学生在第八学期之前的时间里,可以利用课题组活动对本专业的科研前沿、科研内容、科研手段、选题领域和试验设计等有个深刻的领悟与认知,避免了第八学期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手足无措的尴尬局面。
课题组活动与本科毕业论文紧密结合的具体实施办法如下:首先本科学生在大学二年级进驻指导教师的课题组后,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实验室、实验设施和实验仪器,以及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向学生介绍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构想,让学生逐步熟悉实验室的日常运转流程,期间负责一些简单的实验准备工作;其次在熟悉实验室和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后,指导教师与学生深入沟通,确定本科学生课题组活动研究内容,并制定研究计划;第三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与观察下,发现本科学生在课题组活动中能基本独立完成相关研究工作,且对所研究领域有一定的体会和理解后,由指导教师为本科学生拟定毕业论文题目,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拟定试验方案和实施细则,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实践与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等三项工作。
3 动物医学系本科教育开展课题组活动的体会与思考
3.1 开展课题组活动的收效
近些年,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本科生课题组活动,在本科学生的实际动手与操作、独立完成科学研究内容、应对临床病例等能力培养方面收效显著。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从2007年的85%升到2011年的94%;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从2007年的71%升到2011年的90%。用人单位的反馈显示,多数企业和个体单位认为,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培养出的本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能很快掌握本职工作的关键技术,很多本科毕业生在几年内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和技术能手。多数事业单位认为,我们的本科毕业生在文字处理与文章撰写方面,以及协调各级关系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等方面能力极为突出,以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一改以往对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积极性不够等怨言。
3.2 开展课题组活动的体会与思考
在新形势与新挑战下,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培养出的本科学生之所以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与好评,都得益于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能与时俱进,能深入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适时推出开展课题组活动这一新举措。
在开展课题组活动过程中我们的收获是喜人的,是显著的,也是值得在其他学科与专业进行推广的。但在实施课题组活动中,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在实施初期制定的方案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甚至需要大幅修改的地方;用人单位不仅对我们的本科毕业生有好的赞誉,还存在不满意的方面,如对集体协作能力差、团队意识薄弱等。这都将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淑玲,高旭.开展课题组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J].现代教育科学,2003,10:27-28.
[2] 张默,张艳,周明亮.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2-3,3:25-28.
[3] 于娜,张航.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4,4:57-59.
农学专业工作方向范文4
一、生产实习改革的目的农学专业实践性很强,对实践教学要求较高。在毕业生实行国家分配时期,生产实习安排在第4学年的下学期毕业之前进行,又称为毕业生产实习[1]。学生一般被安排到校外实习基地(生产或科研单位)进行为期不少于3个月的本专业领域内的生产或科研训练。实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之后,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毕业生产实习的效果越来越不理想。例如,由于用人单位的招聘时间在实习期间,以致学生频频奔波于招聘市场;用人单位要求拟聘的学生到单位内实习,造成传统意义上的毕业生产实习逐渐淡化或名存实亡,变样为就业实习。尽管这种就业实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率,但是,用人单位的就业实习与学校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有很大差异,甚至完全不同,缺少本专业生产实习训练内容,不利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短板。因此,农学专业“3+1”实验班,通过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将生产实习与就业实习分开,既可保证本专业实践训练的良好实施,也留有半年的就业实习时间,学生可以自主择业或选择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就业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二、两种生产实习方式的实践依照北京农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农学专业的生产实习在安排上突破传统的实践范围,实习对象不仅包括大田作物,也扩展到设施农作物的蔬菜、花卉、食用菌以及果树等,期望学生以农学专业的学科理论为基础,通过广泛的实践活动,适应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不同岗位的需要。农学专业“3+1”实验班每年招生30人。根据培养方案,在四年级上学期进行为期3个月专业生产实习。在毕业的3届学生实习期间,采用过两种生产实习方式———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实习的组织形式有所不同,实习效果各具优势,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
(一)分散式生产实习实验班2005级和2006级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根据学生的意愿分配实习单位,每个单位为一个实习小组,一般2~6人。将学生分成若干实习小组,分别安排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实习基地既包括生产单位又涵盖科研单位,如民办企业的北京市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公司,乡办企业的延庆县四海花香农业公司,县办企业的密云县原种场、昌平区金六环农艺园、小汤山现代农业示范园,科研机构的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北京市农科院蔬菜中心等。实习期间实行住点实习制度,执行实习单位的作息时间。同时成立生产实习领导小组,确定每个实习单位的校内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负责与实习单位和学生的沟通,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本单位具体的实习工作,安排实习内容,填写“生产实习考勤表”和“生产实习鉴定表”。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际工作天数要求不得少于60天,并要按时填写“生产实习日志”,实习结束后上交“生产实结”,参加生产实结交流会。学生实习成绩根据实习单位的鉴定、考勤情况、实结等综合评定。
(二)集中式生产实习实验班2007级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统一到北京农学院新建的大学科技园实习。大学科技园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亭自庄村,占地67万平方米,分为露地种植、保护地种植、果园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个功能区。科技园先进的设施吸引了多家农业技术企业入园孵化,学生在科技园实习可以接触到较多的农业新技术。在实习安排上,每天1名教师随学生到科技园实习,负责教学和管理工作,学生则参加园内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针对企业生产内容,将学生分成6个实习小组,每组安排1名学生作组长。科技园从企业中选派6名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作为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生产和劳动。1个小组参与1项生产活动,分别是露地作物生产、温室花卉生产、大棚蔬菜生产、温室特菜生产、大棚草莓生产、蘑菇生产。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上述几个生产活动的实习,每两周轮换1次实习项目,并召开1次学生座谈会,交流实习情况。实习期间,学生填写“生产实习日志”,学生组长填写组内学生的“生产实习考勤表”。学生实习实际工作天数不得少于60天。实习结束后,召开生产实结交流会,评选实习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学生上交“生产实结”,指导教师和学生组长共同参与“生产实习鉴定表”中鉴定评语的撰写和实习成绩评定。
三、两种生产实习方式的利弊分析
(一)分散式生产实习的优势与不足分散式生产实习要求学生到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实习,存在以下优势:(1)直接接触社会。每个单位实习学生人数有限,有利于培养与人交往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2)自由选择学习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选择实习单位,学习有针对性,有利于调动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学习的技能具有先进性。实习单位均为教学科研长期合作单位,无论是生产单位还是科研单位,其科技水平均在本市或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学习的技能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分散式生产实习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1)实习内容较单一。受实习单位生产对象或科研方向的限制,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往往工作岗位较固定,学习的内容相对单一。(2)学生管理有难度[2]。由于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学生分散到实习单位后,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实践中曾发生过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产生矛盾和冲突的现象,也有过离开实习单位不请假,以致指导教师“报失”的事件。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管理措施。(3)实习效果参差不齐。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实习单位的工作性质及校外教师的指导水平,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实习效果。大部分学生通过生产实习,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听到或看到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从而影响了实习效果。
(二)集中式生产实习的优势与不足集中式生产实习选择到本校大学生科技园区实习,统一内容,统一管理,与分散式生产实习比较有以下优势:(1)实习内容较广泛。科技园内有多家生产企业,生产方式和对象也多种多样。实习中安排了6项生产管理活动,并且实行项目轮换制,每名学生都能学到或了解较多的生产技能。(2)学生易于管理。尽管学生被分配到不同实习岗位,但在同一个园区,随队教师容易与学生及指导的工人师傅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可以通过每两周1次的座谈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工作积极性容易保持。实习岗位的轮换制,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生产知识,同时也能维持实习的新鲜感,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有些学生还对实习过的某项技能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学生对蘑菇栽培有热情,有的学生对果树剪枝比较感兴趣,岗位轮换后,他们依然惦记着先前的实习环节,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再学习。集中式生产实习与分散式生产实习相比亦有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虽然实习在企业内进行,但是企业位于学校的科技园区,学生依然没有真正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学生集中在一起,缺乏独立与人交往的机会;教师管理的比较具体,这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有一定的限制。
四、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做好生产实习工作
要做好生产实习,不仅需要计划上周密安排,也需要在实习期间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保证生产实习的顺利完成。经过三届学生、两种生产实习的实践,发现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波动有一定的规律,在不同的时期或阶段,有不同的心态和表现,对于指导教师而言,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和应对问题的方案。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变化可分为6个阶段:(1)“兴奋期”。实习的第一周,学生刚刚进入实习环境,一切很新鲜,实习中好学好问,工作有热情。这个时期对学生应该采取表扬、鼓励等方式,肯定学生的实习热情。(2)“波动期”。第二周至第三周,工作熟悉了,新鲜度消失了,工作热情下降,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具体表现为,分散实习的学生容易和实习单位老师产生矛盾,或抱怨工作生活条件差,要求调换实习单位;集中实习的学生,开始出现请假的现象。针对上述的情况,应及时与学生交流或召开座谈会解决思想问题,强调实习重要性,严格请假制度,同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保证实习正常进行。可以说,实习的第二、三周期间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是顺利完成实习的关键。(3)“平稳期”。第四周至第八周,学生适应了实习岗位的工作,与实习单位的老师、职工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理顺,工作情绪较为稳定。这段时期,看似平稳,但是学生会出现工作放松、自由散漫的现象。应该加强与校外指导教师的联系,同时对学生强调组织纪律性、特别是安全性教育。(4)“感性期”。第九周至第十周,经过前一段的实习,学生对工作岗位技能有所掌握,甚至对某些技术环节和内容产生兴趣。具体表现为,学生与老师交流或学生之间聊天时,已经将实习学到的技能作为谈资炫耀。(5)“投入期”。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学生已经熟悉实习环境,并掌握实习岗位的一些技术技能,对知识的获取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例如,有些同学不仅对工作很投入,而且购买相关书籍或上网寻找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感性期”和“投入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时期,对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这段时间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学习热情,应及时鼓励,并树立学习典型。(6)“留恋期”。第十三周以后,三个月的实习马上就要结束,大部分学生表示时间过得太快了,有些技术环节还没有完全掌握,工作的主动性似乎更高了。这段时间,要注意提醒学生加强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交流和联系,为今后就业实习或工作交往做好铺垫。最后,实习结束后的生产实结会,也非常重要。学生之间通过实习体验的交流,可以拓展专业知识、丰富与人交往的技巧,为下一学期的毕业实习甚至就业提供经验和帮助。生产实习看似简单,但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如果前期准备工作能够细化和量化,实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有利于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农学专业工作方向范文5
本科毕业实习期间多数存在实习与上课、考研、考公务员及找工作相冲突的现象。许多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离校找工作,或者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考研、考公务员等事情上,甚至不去做导师安排的课题任务。有的学生虽然参与了实习,但看到其他没有实习的同学,也慢慢产生了消极情绪,经常会找借口不去参加实验,最终导致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另外,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实习时没有统一的要求,没有明确的目的,由学生分散独立完成,这样容易导致实习效果良莠不齐[6]。另外学校对学生实习目标和任务的管理比较模糊,对实习内容的考核缺乏严格的标准,所以很多学生经常以考研和找工作等借口,不去参加毕业实习[3]。有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会去某些种子公司或中小学实习,这样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提前接触和认知社会,毕业后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但是这种实习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实习效果参差不齐,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实习单位的工作性质,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实习效果。大部分学生通过生产实习,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听到或看到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从而影响了实习效果[7]。
二、提高农学专业毕业实习效果的对策
(一)采用“双向选择”方式,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首先,各院系应充分利用实习动员大会、座谈会等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树立不怕吃苦、努力钻研、为农业科技服务的精神和决心。其次,实行“双向选择”机制,确定学生的指导教师。在大二下学期就给学生详细公布全院指导教师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教师的年龄、毕业院校、学历、职称,具体研究方向及主要试验场所(如大田、实验室或外地)。让学生充分了解导师的情况后,再做选择。同时,向各指导教师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情况,教师再对自己名下的学生进行选择。每个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是一定的,尽量不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这样一来,学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导师,导师也选择了自己中意的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积极性。
(二)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实习方式
就河南的气候条件而言,暑期农作物种类较多、现场丰富,且正是农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原则上规定,毕业生在暑假和大四上学期集中进行毕业实习。同时,应该提前采用开会、谈话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毕业去向,如考研、考公务员、就业等,然后根据其就业意向,具体再安排其毕业实习时间。比如对于考研的学生,可将毕业实习安排在其考研结束后;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可将毕业实习安排在大三暑假期间,随后可完全利用实习结束的时间去寻找就业机会或提前进入社会,提高就业率。
(三)严格实习管理,完善实习考核机制
实习期间各指导教师应执行严格的请假考勤制度,离开学校必须经过指导教师同意,对于无故不去实习的,报给辅导员,进行说服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一定处分。同时,由于毕业实习环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为确保实习质量,需制定一定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包括实习日记、实习报告、思想作风及实习纪律、工作能力等几方面,以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可优先推荐到合适的工作单位或高等院校。同时,也要对每位指导教师进行考核,考核主要通过学生打分、领导调研以及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等方式,考核结果将与老师的职称晋升、年终考核等直接挂钩,进而提高指导教师对毕业实习的重视程度,达到更好的实习效果。
(四)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科研平台
农学专业工作方向范文6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032-02
农学专业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以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现代农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开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對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学专业是实践性强的专业,学生农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检验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1]。实践教学对于巩固理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和现代农业的发展[2]。如何搞好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国内外在认识和实践上尚不尽一致,尚无一个可遵循的模式。本文从修订实践教学计划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方面总结了我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实施,旨在为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教学实践与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一、修订实践教学计划
各高校农学专业应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发展方向,充分调研农业科技发展和地方区域建设对农业人才的技能要求,前瞻性地把握社会发展的速度,制订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科学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将专业优势和特色融入实践教学中[3]。我校农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山西省品牌专业,根据农学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主线,调整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由基础实验、教学实习、科研训练、生产实习、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这些实践教学分层次、分阶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循序渐进的综合实验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全方位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具特色”的优秀人才。
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上文件都反映了实践教学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5]。
1.实验室建设
我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实验教学作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
我校农学院完善和加强农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和作物生物学基础实验室统一规划建立以公共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教学为平台的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2016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外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杂粮基因与分子育种实验室(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学院测试中心也共享于实践教学。各实验室在开展正常实验教学外,为大学生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
根据实验课程设置、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需求完善实验室教学仪器建设,淘汰落后的实验教学仪器。教学实验仪器的更新为实验实践课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切实提高了本科生实验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建设,给学生提供培养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活动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交流创新思想、实现技术创新的场所。
学院实验室充分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开放能保障学生实验学习时间的机动性,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熟悉仪器,预习并完成教学课时计划内没有完成的实验内容。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独立自主或小组团队协作的形式提出具有拓展性、延伸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室开放能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科研实验室资源,促进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有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需求。
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应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说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好坏直接对教育质量的高低产生明显的影响。重视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我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有实验农场和教师科研试验田。实验农场包括现代化作物标准区和作物标本区,实验农场为学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实习教学提供现场和材料,使学生在校内得到良好的教学实习锻炼。教师科研试验田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保证了足够丰富的现场和不断更新的材料,便于学生了解科研进展,拓宽视野。农学专业学生的科研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大都在教师的科研试验田中完成。
我校校内实践基地还建有多个实验站(研究所),如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察实验站、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这些校内科研实验站(研究所)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场所,为开放式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多样化的校内实践教学途径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3.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创建
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人才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一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则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6]。2009年我校农学院创建了以学生为实践主体的“大学生种植创新创业基地”,秉承专业联系实践,实践联系市场的理念。基地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创新创业技术指导小组,创新创业基地管委会,组建了由65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创新创业专家团队,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技术支撑、培训服务、运营等方面指导和帮助。这种新型的创新创业实践形式,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积极响应,每年均有学生踊跃参与,此类创新创业学生,学院鼓励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训练项目。没有申请到国家级、省级项目的,学院相关领导以及创新创业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论证后,学校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进一步加强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培养了大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了创业思维的萌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型培养模式,对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极为有利,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7]。
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农学院积极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托农科教、产学研、科技服务等专项活动,推动学生创业活动与行业需求形成良性互动,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目前我校农学专业骨干教师负责的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基地有8个,如国家级的闻喜县小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省级的右玉县小杂粮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和太谷县玉米高产试验示范基地等。我校农学院根据农学专业需求先后与山西省农科院多个研究所,如高粱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谷子研究所等,以及地方企业,如山西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蓬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学生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实践基地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农学专业学生通过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科研实践、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不但丰富了农业科研生产专业知识,还增加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了解。
5.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
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搞好实践教学,首先必须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8]。我校农学专业教师多数是国内各知名高校毕业的博士,科研实践能力强,学院鼓励青年教师服务地方农业,如参加“三区”服务,“科技特派员”活动,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和常见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去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另外学院为搞好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为青年教师指定骨干教师作为其指导教师,培养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实践水平。
高等农业院校应根据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科学规范地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唐鑫华,邹德堂,王敬国,宁海龙.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9):106-109.
[2]唐鑫华,邹德堂,宁海龙,王敬国,杨亮,张小明.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6):9233-9234.
[3]陈宏涛.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5):117-120.
[4]程凡,文胜,库宗军,汪连生.材料化学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浅谈[J].大学教育,2015,(12):124-125.
[5]张桂莲,张海清.农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J].农业工程,第6卷第5期2016,6(5):122-124.
[6]齐绍武,刘逊,屠乃美.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1,(4):55-57.
[7]孟桂元,周静,金晨钟,周丽华,谭显胜.地方本科院校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40):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