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

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任何一种文化的延续都离不开教育。少数民族留存下来的无论是历史、语言、文字、思想,还是音乐、体育、绘画、服饰、宗教,都是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的瑰宝。那么如何使文化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的这种方式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是当前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民族学领域,对“文化”一词的解释与文化学界的解释基本类似,即文化是人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1]民族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需要国家政府做好保护措施,使得物质文化能够长期的保留下去,精神文化需要借助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的存在对一个民族有独特的价值,它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内涵。民族文化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与西方国家文化的交流渗透日益频繁,使得我国一些民族文化呈现出逐渐消失的态势。从某种程度来讲,发展和传承特色民族文化我们应从教育抓起,在教育中实施特色民族文化的精髓,使祖国文化在保护性传承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活力源泉,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所以说,了解一个民族,必须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2]因此,将特色民族文化融入在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扩大繁荣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使之不断发扬广大。

二、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实施现状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处于断裂和重构之中,当前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衰落消亡是普遍性的。[3]紧抓少数民族的教育,重视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刻不容缓。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现代文化不断增多的过程也基本成为传统文化衰退过程。[4]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使得少数民族的教育现状相对滞后于汉族文化教育。首先,发展不均衡问题突显。在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现状就截然不同,那么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教育现状更是不均衡的。少数民族地区间、聚居地与杂散地间、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也相差甚远。例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比较少,许多孩子都是直接升入小学,很少有从学前教育升入小学教育的这个过程,孩子们很难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师资缺乏,辅导少数民族的专业幼儿教师较少。发展的不均衡性很难实现多民族文化交融学习的理想形态目标,特别是考评体系的省际统一性标准,使得少数民族聚居地特色民族文化很难纳入基础教育范畴内。其次,教师缺乏民族文化的知识。有调查数据表明,教师对本地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特色语言及风俗等了解匮乏。教师也很难承担传授民族文化的这份责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特色民族文化的了解与掌握。教师是小学教育中的主力,无论是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还是学校在开展有关于特色民族教育文化的实践活动时,教师都发挥着主要引领作用。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这什么样的校风,教育出来的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素质,教师对于民族文化知识的掌握及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特色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当地情况,学习特色民族文化、民俗、历史、风俗等有关的知识,掌握少数民族文化精髓所在,并和学校教育体系、课程体系进行匹配发展分析,使得学校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最后,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突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协同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素,少数民族一般都生活在偏远的乡村地区,艰苦的生活条件,造成了人们的教育意识普遍薄弱。许多人们生活都不能有一个很好的保障,他们也很难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的建设中,很难展开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活动。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短缺,不能及时的开展有助于特色民族文化的教育活动。学校的教学设备贫乏且陈旧,民族特色文化不能很好的在教学实践中生成。

三、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发展与传承的有效策略

1.巩固民族地区教育体系,改善师资力量及办学条件

普及教育体系方法是现在刻不容缓的事情,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是一项重要的决策。尽管全国大多数城市已经实现义务教育的指标,但对于生活环境较差的地区,教学环境、师资力量仍存在着极大的隐患,虽然已经存在着特岗教师等一系列的改善方法,然而艰苦的教学环境使得很多教师望而却步,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很多特岗教师存在“下不去”“回不来”的问题。因此,建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本民族教师优先考取特岗教师等针对性政策,选取可以在本地扎根的少数民族优秀教师执教,在课程设置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聚居地学校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落实教师之间的轮流交换机制,完善教师的培训体系,本着发展民族文化的宗旨,多元融合的发挥教育合力。此外,还应通过多渠道整合,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环境。彻底解决因为环境因素影响造成的民族地区师资力量入不敷出的情况,可以通过一些慈善的方式,让许多热爱公益的人士参与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来。培养具有专业的少数民族教师,赋予他们更好的优惠政策;也可以通过本地区特色民族文化的宣传,推动当地产业链及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自给自足的解决好当地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2.积极做好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性传承

发展文化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国有许多民族语言种类,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阿尔泰语族、蒙古语族等。由于汉语的发展和西方语言的引进,使得少数民族语言逐渐衰落。一个国家的教育无论有着多么深刻的改革,无论受到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影响多大,都不可彻底摒弃自己的传统,所谓教育的民族性正在于此。[5]因此,我们应在基础教育中全面开展民族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活动工作,逐渐形成以“授课民族语”和以“授课汉语”为主的教学活动模式。近年来,许多省份开始重视少数民族的语言,为抢救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开启了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传承的工作。但是规模较小,影响范围不是很大。

3.扎实长效的推进少数民族文字的学习

文字也是文化交流与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特色,传承与保护特色民族文化中的文字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的书法教学中,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教学,大都是以汉字为基础,极少涉及到少数民族的文字。可以在小学书法课上同时开设汉字和民族文字的教学,增加书法课的乐趣,使得小学生了解多种文字形式。尽管现在的语文课程中已经教授了汉字的写法及其用法,然而无论是汉族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不能仅仅学习汉字,所以在民族地区的教学活动中也应涉及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使其传承下去。从而达到充分发扬特色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激发学习少数民族文字的热情。

4.开展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

在小学阶段,可以由学校的少先队、班会、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开展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促进同学们积极参与,使其了解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中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精髓。这些多元化的文化精髓恰恰体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保护、传承与创造性发展更是当前函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唤起每个生命保护特色民族文化精髓的使命感。现在汉族文化占据了国内极大的一部分,很多少数民族也逐渐“汉化”,对民族特色的了解也逐渐在减少,开展这类的主题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去认识这些文化,去细细品味不同的文化知识所带来的不同的感受,其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少数民族文化都是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让人忍不住去探索研究那些带有独特韵味的文化传承,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各族文化的特色、起源、仪式等等,加深各族文化的交流,并进行融合发酵。教育人类学认为,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因为人的发展方式也应是丰富多彩、多样化的。正因如此,把特色民族文化渗透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中,使学生对人类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与特色民族文化精髓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多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共存,使得特色民族文化能通过教育的形式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宏.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J].大众文艺,2010(18).

[3]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J].思想路线,1998(5).

[4]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6).

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范文2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承

舞蹈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特殊的文化现象,其主要就是通过人体的表演,并不会受到语言的限制,从而能够更好的承载各个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审美心理。云南彝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其本身舞蹈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必须要做好其舞蹈的传承工作。

一、少数民族舞蹈的教育现状

(一)民族特色文化流失严重

不同的民族往往会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传说,并且能够通过舞蹈进行展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在进行少数民族舞蹈传承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形体以及成绩,从而忽视了民族特色文化,导致其特色文化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在进行舞蹈传承的时候,必须要真正的了解民族文化,才能够真正的保障少数民族舞蹈得到传承。

(二)过分注重教授形式

少数民族舞蹈在学习的过程中,一部分高校或者机构更加重视学生们的成绩和兴趣爱好,并没有真正的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舞蹈学习,其教授方式十分的单一。一部分民族舞蹈对于身材、身姿等具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云南花灯往往需要身段较好的舞者来表达。一部分高校为了能够及时的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少数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分解舞蹈动作,要求学习人员死记硬背,并没有了解学习人对舞蹈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最终会导致人们对学习少数民族舞蹈的兴趣日益下降,逐渐的丧失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少数民族舞蹈教育在现代经济冲击下,机遇和挑战并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不仅给少数民族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同时还带来了发展挑战。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各个少数民族逐渐的实现了对外开放,不仅能够促进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还能够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国少数民族本身的聚集地比较多,云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其本身就具有诸多特色。彝族舞蹈本身就能够成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主要方式,不仅能够在短期内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够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民族舞蹈。

二、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措施

(一)学习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是保障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文化的发达程度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民族的发展程度,如果没有文化就会导致民族灭亡。比如苏美尔本身的民族文化十分繁荣,其本身不仅发明了车辆运输,还推算出太阳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舞蹈本身是人类通过形体动作来表达的文化艺术,人类能够通过舞蹈来表达自身的思想和感情,也是向往美好生活的主要愿望,彝族民族舞蹈本身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彝族文化,做好彝族民族舞蹈的传承就是对彝族文化的传承。

(二)深化少数民族舞蹈意识

云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其本身的文化与生活习惯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少数民族在发展初期阶段的时候,其经济方式与生产作物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进而导致每个少数民族都独具特色,舞蹈作为少数民族主要文化之一,其更是能够体现少数民族文化,其中彝族主要舞蹈来源于劳作,从而造成彝族舞蹈本身具有力量,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烟盒舞,其主要可以分为正弦以及负弦,甚至在当地都有一种说法,弦子一响脚就痒,即是人不跳弦,白活几十年等,从而能够说明舞蹈在彝族人们自身的重要性。

(三)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多元化、多层次发展

云南本身的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信仰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经过我国相关部门的调研,云南本身少数民族舞蹈种类众多,其中具有六千多个舞蹈套路,少数民族舞蹈如果脱离少数民族文化,就会导致其不会具有鲜明的特色,甚至还会直接失去其文化。舞蹈与音乐一样并没有国界,是国际通用语言。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必须要坚持自身的特色,才能够实现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比如彝族的左脚舞比较出名,在当地许多地方都具有左脚舞,能够为客人提供娱乐,但是由于外人对彝族民族舞蹈缺乏深入的了解,最终会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舞蹈的血统。

(四)政府大力宣传推广少数民族舞蹈

我国政府积极的鼓励云南民族的宣传工作,提出将云南建设成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并且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比如精品工程、民族文化工程等,从而在保护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对舞蹈家进行了进一步的评名,比如云南民族舞蹈民间舞蹈师等,能够进一步促进人们对于舞蹈的热情和积极性。云南政府不断的加强对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措施,涌现出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云南印象》等作品,对于少数民族的舞蹈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民族舞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必须要充分的意识到民族舞蹈的重要性,必须要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放到首要位置,真正的了解和尊重民族的历史文化,最终才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R俊杰.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J].通俗歌曲,2015(9).

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范文3

【关键字】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民族特色文化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但是少数民族中的精英人才,更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未来人才。然而少数民族同学在多方面与普通大学生有着一定差异。经济上,由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可能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在经济上与其他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虽然学校与政府对少数民族尤其是民族大学中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有特殊补助,但毕竟僧多粥少。学习上,由于少数民族地区高考题目相对简单,同时对少数民族同学实行高考照顾分政策,使得少数民族同学在学习方面不如汉族同学,对其心理上造成了一定压力。

为此,笔者特此展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现状的调查,通过对问卷的整理、统计与分析,不仅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的学习生活现状,还能够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心理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二、调研概况

调研对象:吉林省长春市主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包括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大学等高校。

抽样方法:总体按高校少数民族人数分层抽样,层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方法,以保证样本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样本容量及样本有效率:按所抽取学校的少数民族同学比例确定各高校发放问卷数。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问卷,有效问卷714份,有效率为89.25%。

三、调查内容

(一)问卷内容

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经济情况

2.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

3.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4. 少数民族大学生庆祝节日的形式

5. 高校所开展的民族特色活动

6.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民族政策的认知程度

7.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荣辱感

(二)指标体系

四、相关意见建议

(一)从实际需求方面解决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困难

关心少数民族同学日常生活状况,对于高校较为贫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除对其建立绿色通道完善生源地贷款外,还可利用奖、助学生对其进行经济补助,改善少数民族同学生活条件,解决少数民族同学实际需求问题。

(二)举行“一对一帮扶”活动

为了能进一步改善高校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现状,高校可考虑举行“一对一帮扶”活动,即汉族同学对少数民族同学进行一对一的援助活动,无论是在学习上或是在生活上。这样做可以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发展,并减少少数民族同学在异乡生活的孤独感。

(三)高校成立“少数民族联谊会”部门

为了进一步的服务少数民族同学,传播民族文化,高校可考虑成立“少数民族联谊会”部门,以增进民族团结,共促和谐校园。少数民族联谊会可承办少数民族节日庆祝活动,举办少数民族特色活动。

(四)少数民族节日全体同学共同庆祝

少数民族与汉族在节日方面有着一定的不同之处,在汉族同学看来可能不是十分重要的节日,但在少数民族同学看来却如同春节般重要,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期间依然会参与本民族的重要节日。为加强各民族交流,可考虑汉族同学与少数民族同学共同庆祝少数民族特色节日。

(五)举办少数民族特色活动

学校应举办各种丰富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如:民族文化节、民族风采文化大赛、民族知识竞赛及民族特色晚会等各类民族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增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使更多的汉族同学了解少数民族,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以使少数民族同学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

(六)民族恳谈会

开展“民族恳谈会”活动——高校领导与少数民族同学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深层次的了解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现状,为少数民族同学扫除疑惑,排忧解难,让少数民族同学对大学校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

五、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现状正逐步改善与提高,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我们看来了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所在。弘扬民族文化是民族政策的主要方面。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是悠久历史的积淀和文明的结晶。在几千年改造世界、适应环境的长期历史发展中,各少数民族形成了特有的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同时,又由于少数民族的地域性及经济滞后性,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许多方面对大学生活有一定的不适应。为此,我们应弘扬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本着民族文化交流的宗旨及为少数民族同学排忧解难的原则,营造民族文化氛围,加强各民族同学间的了解,展现高校少数民族学子朝气,让同学们体验民族风情,感悟民族风采,加强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范文4

1旅游业与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云南旅游业已从简单的观光旅游转变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模式。云南省世居着25个少数民族,而每个少数民族又因地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分支,每个分支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每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都不同程度的展示着他们的、风俗习惯、历史传说、民族史诗、审美情趣、工艺文化、思维习惯、语言模式等。它们是当地少数民族身份的标志,是他们文化的基因,风雨无阻世代的延续着这些文化符号,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文化盛宴。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方针中可以看出,目前云南旅游业已经从普通的行业向支柱产业转变;从吃住行游购乐到现如今的文化精品旅游发展转变。如去石林风景区便会欣赏和体验到淳朴、纯真的撒尼彝族风情,当地阿诗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以及中国石林国际火把节和中国“牛王”争霸赛,使得当地彝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再如,风花雪月的大理更是把旅游与当地白族文化演绎的出神入化,去欣赏当地白族特色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品尝白族人家特有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歌舞表演;到热闹非凡的物资交流会三月街赶集市和品尝浓郁的白族小吃;感受白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工艺文化扎染艺术;体验白族的,去佛香妙国接受佛教的洗礼——独具地域特色的本主崇拜、崇圣寺三塔、观音阁;到蝴蝶泉去感受金花和阿鹏的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等等。从目前云南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云南每个地州都根据本地核心少数民族的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了到楚雄彝族自治州体验彝族文化;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感受白族文化;到丽江市体验人类文字活化石的纳西族东巴文化、感受母系氏族的摩梭族文化;到迪庆藏族自治州感受那具有浓郁藏传佛教的藏族文化;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感受傣族文化。它们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大观园,在每个地州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已经与云南旅游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欣赏云南各地不同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游客也感受到了浓郁的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从建筑艺术、服饰艺术、歌舞表演,到饮食文化等等,它们与汉族文化有着天壤之别。游客在第一次接触到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时都会情不自禁的为之感动,游客在心灵深处与当地异彩缤纷的少数民族文化产生碰撞。因此,可以说没有这些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云南旅游产业的结构不会有现如今的多样性,更不会有那么多的游客蜂拥而来。云南旅游产业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就像火与柴的关系,有火没柴,柴自然就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反之既然。

2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猛进,一方面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为少数民族的人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造成了负面影响。为发展旅游业接待大批游客,不得不改变传统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使得钢筋水泥取代了传统少数民族土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外来游客数量的增加,使得当地年轻一代逐渐被游客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所改变和同化,他们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呈现一种不认同感。这种现象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构成一种矛盾关系,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急功近利引起的文化变异与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的矛盾由此而生[1]。旅游业快速的发展,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由原来的村寨文化逐渐的转变为城镇文化现象。外部属于显性旅游城镇化;内部是当地村民发展旅游过程中的观念意识和生活习惯的旅游城镇化,属于隐性旅游城镇化,就文化的流变、保护和继承而言,后者的影响更为深刻[1]。这种现象在旅游业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这种隐性的文化变迁意识在逐年增加,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由此,当地少数民族无意识间,加快了传统文化变迁的进程,使得当地居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迁,甚至导致某些文化特色被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所同化或消失[2]。例如,近年来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地的旅游业发展势不可挡,居住在这四地的少数民族中,有近一半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儿童基本不会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民族语言是他们继承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不久的将来,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将会丧失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机会,这种现象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同时对于本民族服饰艺术的传承来说更是一种尴尬的局面,服饰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媒介和载体,其中浓浓地渗透着一个民族历史变迁、、风俗习惯、审美心理、地理环境及生产劳动等[3]。但目前多数少数民族的居民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更别提是掌握本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和高超的刺绣技艺,多数当地人也只是象征性的穿着一次本民族的服饰为的就是迎合一下相关旅游项目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这种现象在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不仅不利于当地少数民族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更是加快了本民族文化变迁和消亡的进程。以周城扎染为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周城村的决策者们大胆提出靠扎染业来启动旅游业,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推动扎染业的战略思想。近20年来,周城村的扎染业与旅游业相互依托、相得益彰、并驾齐驱。1992年,周城被云南省旅游局命名为“白族民俗旅游村”和旅游涉外定点单位。1996年,周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白族扎染艺术之乡”[4]。目前前往大理旅游的游客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前往周城,去原产地去购买扎染工艺品的同时,感受周城白族的本主文化、服饰文化、婚丧嫁娶、宗教礼俗等等。一方面他们推动了周城白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文化虽然是流动的、发展的,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代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盲目的为迎合旅游市场的需求,不断的加入现代审美元素,大量开发游客可能喜欢的图案和产品。从产品来看,工艺是白族的,但视觉为现代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固然是件好事,但试问是不是所有的游客都认为这是他们所需要的。游客前往某地旅游,在旅游目的地购买当地的纪念品,其本质就是想购买到当地原汁原味的东西,而不是一味的为迎合游客而进行改造。适当的进行变化,是时代的需求,但所有的产品都呈现同一面貌,进而逐渐失去了本属于这个民族的文化特性。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当地的文化创业者,应坚守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缤纷杂乱中应固守本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保留其特色,让文化的烙印更加的清晰。近年来,周城白族扎染工艺与当地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相当紧密,算是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较为成功的实例。从周城白族扎染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制作者太依赖于旅游业,他们太在意游客的想法,想尽一切办法在创新扎染图案。其实游客想要的还是那些当地白族扎染中传统的图案,图案的含义游客不需了解,游客们要的就是那神秘而又古奥的白族扎染图案的产品,而不是现在市场上所见到的这些现代扎染产品,其图案的民族属性不清晰,工艺简单。由此看来,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在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中迷失了自我,丢失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失去了本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者的身份。因此,他们应该紧紧跟随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前景,认真、扎实的做好自己本民族的东西。一味的为迎合游客而进行改变的话,还不如用心去研制如何加强和提高传统植物染色的固色工艺,把传统做精致,彰显其特色,便是对传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3如何保护与传承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是世居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的发展推动民族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推动民族的繁荣[5]。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长期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对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本民族传统文化面前自觉不自觉的退缩,让外来的文化有了入侵的空间。文化入侵和文化同化是一种文化现象走向衰退和消亡的象征,在当今旅游产业高度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是阻止和降低文化同化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一种文化中的认同往往具有较大的保守性,它导致了人们以自己的文化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6]。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并不能取决于外界,而只能从本民族民众出发,在内心深处、潜意识中加强对本民族文化高于外来文化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化和异化现象。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对旅游商品的需求供不应求,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品成为游客竞相购买的对象。这些工艺品本是当地少数民族日常所用之器物,其生产只是为满足当地人的生活所需。但旅游产业的介入,需求之大,传统的手工文化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些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工艺文化的工艺品逐渐被工业化大生产所代替。在工业化及市场化的浪潮下,少数民族地区手工制作的部分民间工艺在竞争中丧失了优势,民间工艺传承失去了动力,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出现失传甚至消亡的现象[5]。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已是当务之急,在工业化大生产旅游商品的前提下,应加大扶持传统手工制作,鼓励一些民间艺人继续从事手工制作少数民族工艺品,同类商品因制作工艺不同、手法不同,价钱应该有大的区别。以少数民族的纺织品为例,同色、同花型的商品,如果机器大生产的价格为100元,那么手工制作的就应该在500元以上,由游客来做选择,而不是由旅游市场的决策者来决定商品的命运。传统手工艺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时,其愿意从事制作的人群就多起来,这样游客对市场上商品的选择余地就大,于此同时,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就能得以健康有序的保护与传承。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云南省,一方面旅游业为当地少数民族带来了经济上的获益,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又受到旅游业带来的冲击,在不同程度上遭到破坏。如何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又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又如何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该如何跨越时空,使得传统与现代并存。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专家和学者也提出了相应的举措,部分理论也应用于实践之中。例如云南多地也相应的建立了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和生态博物馆等,成为目前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主要方式[7]。不可否认,上述保护方式在不同时期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致使许多濒临消亡的重要民族文化和民族民俗文物,被及时抢救和收集[7]。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方式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在操作和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停留在口头层面;同时文化是以人为载体,当地少数民族的思想和观念与他们的文化息息相关,是他们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这些已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文化和他们的身上。例如这些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以及生态博物馆,也只是对这些文化的一种静态的保护,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在笔者看来,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面提到的三种保护方式也只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保护还应该是从加强当地少数民族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做起。从文化保护的内隐和外显模式做起,文化的根基在于传承它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而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则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因此,强化和加强载体的认识观念,提高民族认同感,提高民族、族群凝聚力,才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最为本质的基石。

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范文5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地域性;文化价值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迥异的自然、人文以及气候特点,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地域文化。自我国成立以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去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少数民族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致使各民族的发展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同时这些特有的地域文化还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进行如下探究。

二、少数民族题材的地域性特征

少数民族的文化具有独特性而且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不同的自然景观以及民族风俗等充分地体现了各个少数民族的人文风情。少数民族本土的特色文化,吸引着很多艺术家,他们进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全面体验他们的生活方式,体验当地的民风以及民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诞生了许多艺术工作者,从而创造出很多带有民族特色的绘画作品。

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对于美术创作而言,民族题材的运用将是美术发展的必然形式,通过对民族元素以及地域元素的运用,全面地促进了我国现代美术的多元发展[1]。对于美术作品来说,只有是民族的美才是最特别的,同时也是具有世界性的。我国由56个民族构成,是多民族一同发展的国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共同生存以及共同繁荣发展,从而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使我们能够在世界文化竞争之中站住脚,如果对其抛弃就相当于斩断了自己的精神支柱。对于艺术创作来说也是这样,只有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题材进行应用,才能更好地体现艺术的价值和作用。从过去十年的美术展览情况来看,在美术创作中,民族题材占有着非常大的部分,其中也有许多关于少数民族题材方面的美术作品。在美术作品《甘南组画——哈达》中,我们单从画面上就能够体会到藏族人民的温柔以及幸福,通过画面的呈现好像能让人们听到朝圣者的祷告声,从而体现高原的神秘特色。艺术作品的创作源泉来自于人民群众,因此要想让艺术作品更好地体现人们的心声,就应该将人民群众作为文艺作品的鉴赏者以及批判者[2]。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艺术的创作应当充分运用好我国的民族题材,只有全面了解民族的真实生活,感受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才能够创作出带有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

四、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关系

(一)地域文化是民族性形成的土壤。对地域文化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区域文化,它是专门对人类的文化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的地理性以及人文性学科。我国地域文化的特点是比较个性和鲜明的,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文化财富。我国文化中饱含着很多地域文化,这是由于我国的每个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都有很大的区别,在我国历史中由于交通不够发达,从而产生了地域性的文化差异,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区域性文化。我国传统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和我国的地域文化发展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其中艺术是民族文化中最鲜明的表现手段。在新时期《庆丰收》画作中,通过对维吾尔族丰收后的场景进行描绘,充分体现了当时载歌载舞的气氛,使每一个看画的人都能感受欢快的氛围,通过作者的描绘,也让我们认识到维吾尔族服饰的特点以及当地的文化特征等。(二)民族精神为地域文化注入活力。我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以及发展,都源自于我国地域文化的深厚积累。与此同时,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也需要我国的民族精神的推动,民族精神对地域文化有着导向作用。然而艺术也是我国的民族精神以及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什么种类的艺术,其发展都和我国的地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因此对于艺术的创作应该和人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要深入了解人们的生活。只有真实地体现人民的实际生活,以及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等的艺术作品,才能真正地体现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五、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文化价值

(一)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资源。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更应该重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不能够抛弃我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艺术创作而言,也应该不断地吸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从而保证艺术的活力。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环境,拥有秀丽的山川以及民族聚居的村落,是大多数艺术家的向往之地,可以为艺术家们提供大量的素材资源。我国画家蒋振立,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在刻画广西地区的人文风景,对广西地区的本土环境进行刻画,充分地体现广特的地域文化,其绘画题材多是以漓江、田园等为主,体现着浓厚的乡土风情。在他的艺术作品中,主要是运用灵动的点线以及随意的色彩,对民居以及人物等进行刻画,从他的画作中可以体验到淳朴的生活气息。我国画家关维兴的《苗族少女》,就是对我国少数民族的人物以及服饰特点进行刻画,其绘画特点非常洒脱,很容易刻画出人物的精髓。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作品是我国当代美术史中独特的现象,将多个民族的历史以及现实生活进行刻画,从而形成了我国丰富的美术作品形式。(二)推动艺术家个人风格的成熟。我国少数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民风民俗,形成了区别性的地域文化,致使艺术家的风格也被地域文化影响。我国艺术家的风格其实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的地域特色的,比如齐白石的风格就是生成于湘西,黄宾虹的风格生成于皖南等,这些都是具有地域性的画家。一个艺术家风格的形成,是和他所在的地域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的。比如新疆画家张涛,他的绘画作品大多数都是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刻画,他曾经去过吐鲁番等多个地区,都是去采风、写生,进行素材的积累。其绘画内容大部分都是对新疆地区的自然以及人文风情进行刻画,同时还以丰富多彩的民族生活为题材。其作品有《葡萄之乡》等,充分地展现了当地静谧的自然以及人文特色,带有独特的新疆特色[3]。黄铁山的作品通常都是采用湘西的民族题材,比如侗寨等,刻画湘西当地的地域特色。他对湘西的自然风光以及乡土风情的刻画,令他的每个作品更加淳朴以及真实,其中还带有浓厚的南方诗韵。家乡文化的渲染,使他的艺术风格更加具备湘西的地域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地域特色对于艺术家作品的风格是非常重要的。

六、结语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艺术家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并且正是由于对少数民族题材的运用,使得我国的美术发展中融入了全新的活力。我国多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的发展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民族风俗以及生产和生活活动,同时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及吸引力。对于美术创作来说,少数民族题材的运用是新时期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应该得到艺术家以及社会重视的。伴随着新时期的发展,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艺术家应该将时代特色以及民族特色进行融合,既要反映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从而创作出带有时代意义的少数民族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孟远烘.地域性的当代表现——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特征[J].中国美术,2020,(04):46-51.

[2]黄三艳.少数民族题材的地域性特征及其绘画创新意义研究[J].艺术教育,2019,(03):134-135.

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范文6

教育需要引领各种文化的交融,而音乐是不同民族文化的首要外在表现形式,并且音乐没有民族、年龄、语言、地域、身份的界限,所以从音乐教育入手去引领不同文化的交融是明智之举。

根据人类的心智发展规律,在初级教育阶段,人类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强的模仿能力,在此阶段进行多种文化交融的试探性教育不但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家乡情结等重要情绪,因此建设具有贵州特色的初级音乐教育具有天时和地利的优势,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人和”——将具有贵州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初级音乐教育。

【关键词】贵州特色 初级 音乐 教育

音乐是无国界的。音乐没有地域、语言、民族、年龄、身份的界限,这个特性给了音乐教育无限的空间,也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更多的责任,作为一名奋斗在初级音乐教育一线的教育者,笔者认为音乐课不只是简单地教学生唱几首歌,亦不是学习一点点乐理知识。何谓学生的音乐素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一个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笔者就自身奋战在一线的经验,认为在初级音乐教育阶段,在不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的同时,要立足于教授学生全面、系统地乐理知识,并使之带有地方特色,其理想结果是在使学生学到必要的知识、身心得到陶冶的基础上建构出超越音乐范围的文化交融。

音乐教育是全面教育中不可缺少和代替的重要方面,但正如樊祖荫先生所言:“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就整体而言,是以西欧音乐为主,辅之以汉族音乐,对少数民族音乐缺乏研究,更少纳入音乐教育的基本课程。”就音乐教育而言,因受“西欧音乐中心”的影响太深,使得我国的音乐教育缺少应有的民族特色,这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方面显得更加显著。到目前为止,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仍然处在边缘地位。

在初级教育阶段,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及高超的模仿能力,利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天性,挖掘出学生继承少数民族歌舞的天赋及潜力,同时也可以普及少数民族的歌舞文化,让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县、市、省有更多的了解,进而产生家乡情结。

一 何谓贵州特色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成分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世居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族文化,就音乐方面而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歌舞、乐器。

由于贵州省民族成分的特殊性,造就了贵州省的特色文化及特色音乐氛围,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旅游等方面,更应该体现在教育中,相应地,在音乐的初级教育阶段也应该体现出来。

二 将贵州特色引入初级音乐教育的好处

1.弘扬了民族优秀文化

将贵州特色引入初级音乐教育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不同民族的歌、舞,还可以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进而弘扬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

2.树立了学生优越的民族荣誉感

书本上的一句“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秀的民族文化”远远比不上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同民族的浩瀚文化能让学生树立优越的民族荣誉感。

3.丰富了学生的民族知识、音乐知识(超出书本的范围)

在各个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堂并不是单一的,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课堂学到不同的知识,但是对于那些并没有设立成科目,抑或没有出现在书本上的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给学生,就音乐课堂而言,如果融入了少数民族文化,就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超出书本范围的音乐、民族甚至如何尊重少数民族等其他知识。

4.为音乐教育的专业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很多有关少数民族的音乐专业教育都只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有的甚至没有足够的生源,若在音乐初级教育阶段就为学生注入更多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不但可以为日后的专业教育提供更多的生源,也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养,间接缩短了专业教育中的基础知识教育时间。

5.建立以省为单位的良好的教育、文化、多民族融合的良性循环

将少数民族的歌、舞、乐器带进初级音乐教育的课堂,可以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初级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样,初级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最终形成一个以省为单位的良性循环。

6.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建立了优良的载体

现在,很多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都面临着失传的严峻问题,这样做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现实各个阶段的教育紧密地联合起来,让教育成为优良的载体,不失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良好的可行方案。

7.就长远来说,若初级音乐教育中能培养学生更深厚的家乡情结,或许可以缓解本省的人才外流现象

从贵州省出发,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贵州省向全国输送了不少的优秀人才,究其原因,这些人才没有深厚的家乡情结应该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因素,而如果我们在初级教育阶段,从音乐这个科目入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喜欢上自己的家乡,怀揣着建设更美好家乡的梦想,或许就能从根源上减少这种现象发生的概率。

三 如何将贵州特色融入初级音乐教育

1.省教育厅处于最高层,其要求具有强制性

(1)省教育厅可以通过教学任务、通知、文件等形式来向老师提出教授少数民族特色音乐的要求;

(2)利用省级单位的力量组织学校老师进行一定的培训。

2.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学校是一个纽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学校是直接领导者,要给予音乐教育足够的重视。学校要很好地传达教育厅的教育理念,同时要给予学校教师足够的授课空间,让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2)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音乐教育配备必要的物资,并以学校为单位,跳出固定的模式,与别的学校多做交流。

3.教师是执行者

(1)学校老师在经过一定的培训后,按照规定的课时教学生们学习少数民族的特殊音乐,即下行传播。

(2)然后根据学生们学习的反馈情况决定下次上课的内容、进度等等,再通过“教学汇报”等形式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学校教务处,即上行传播。

4.激发以家长为代表的社会力量辅助少数民族音乐教育

(1)以学校为单位建立与有关教育机构、少数民族机构、音乐机构的联系,加强与这些机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这些机构也加入到植入少数民族元素的音乐初级教育。

(2)开放这项工程,欢迎并邀请有关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征求他们的专业建议,进而不断改进和完善。

(3)以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阐述将少数民族元素植入音乐初级教育的目的、好处以及具体做法,获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四 预测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式

1.很难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

将少数民族的歌、舞、乐器作为教学内容,必然会增加教师的教学任务,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计划,并改变其原有的教学方式。针对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教师认真正确地看待并接受这件事情,用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这项任务;其次可以在上级教育机关举办的相关培训中从技术上和心理上培养教师新的教学习惯。

2.无法预知学生对于此种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

在初级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较难掌握,也就无法预知学生对于这种变化的接受程度如何,因此,在举行这项工作之前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已有的知识文化程度来相应地设计课程的难易程度,更多的采取适合此教育阶段的教育方式。同时,我们可以先在有条件的学校进行试点工作,然后通过观察、调查、研究,不断地改进完善,将少数民族的音乐融入到初级音乐教育阶段,从而扩展到全省。

3.各级相关机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要建设具有贵州特色的初级音乐教育,需要各级相关机构、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互动配合,因而互相之间的协调就要特别注意。首先,需要省级部门对于这项事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其次,要加强行政部门与学术部门的沟通;再次,学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向有关部门积极反映其执行情况,并认真总结问题,寻求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晓.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发展的几种参照[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4)

[2]隶月,寒山.贵州民族音乐教育实践述评[J].中国音乐学,1998(2)

[3]赵毅.民族音乐教育之“本土”论[J].民族教育研究,2001(4)

[4]范立芝.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6)

[5]王文韬.学校教育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J].音乐探索,2007(1)

[6]常丽文.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由中小学教育做起[J].美与时代,2005(2)

[7]小学阶段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充——基于恩施州部分小学为个案[D].中央民族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