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范文1

一、海南省旅游发展概述

海南,四面环海,是中国最大的海洋省。其旅游发展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前)、起步阶段(1988-1997年)、发展阶段(1998-2010年)、提升阶段(2011至今)。萌芽阶段:海南创立了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经营企业,初步开发了一些旅游设施,确立了旅游作为一个产业的地位;起步阶段: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和支柱产业,带动了各相关行业的发展;发展阶段:2009年海南被定位为国际旅游岛,旅游业发展初现突飞猛进态势。提升阶段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将不断优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将逐步完善。如图1所示,从接待过夜游客与旅游总收入我们可以看出海南省旅游发展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从发展阶段到提升阶段,海南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过夜游客人数均不断增加,发展阶段旅游总收入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游客人数在不断增多,旅游业发展不断增强。

二、海南、上海、北京旅游发展条件对比

1.旅游资源条件对比

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具有我国最大的海域。海南省的自然旅游资源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热带自然景观地域性。海南有分隔河海最长的自然沙堤博鳌玉带滩、五指山的秀美景观等。第二、火山景观的独特性。海南省拥有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城市火山群地质公园海口石山火山口公园,具有我国最长的火山隧洞。第三,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珍稀性明显。海南有唯一的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唯一的金丝燕自然保护区及我国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第四、3s(海水、沙滩、阳光)景观的优质性。如三亚的天涯海角风景区等。海南人文旅游资源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特有的贬谪文化。由于海南岛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程度低,古代贬谪常选此,海南岛由此注入了中原文化,文化遗产更加丰富多彩。第二,历史古迹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永久力量。如三亚的天涯海角、鹿回头、海口的五公祠、文昌市的文笔峰塔等。第三,各市县的职能清晰显著,拥有历史韵味。海口市是海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闻名中外的滨海旅游城市。三亚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枢纽。第四,骑楼文化。海口骑楼老街展现了骑楼历史和海南历史的印记。

北京的自然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季节性。北京四季分明,城郊名山香山的红叶仅在秋天的时刻具有最佳的欣赏价值。第二,增智性。北京延庆的木化石是获取古生物知识的旅游园地。第三,医疗保健性。北京小汤山温泉便是突出体现了这个特征。第四,世界文化遗产丰富。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至2011年6月,共有6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9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都城皇家历史性。厚重的三千年历史文化,六朝都城的灿烂文化遗留使得北京拥有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帝王宫殿、庙坛和陵墓。第二、精神文化浓厚。京剧文化、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燕京八景、庙宇、中轴线等为北京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厚重的学术氛围。高校云集,厚重的学术氛围,为人文旅游资源注入了新的力量。第四、国际性显著。北京的旅游发展对内对外具有国际性,世界性的文化资源丰富。

上海的独特地理位置,所造就的各具特色的滩涂海滨,佘山、淀山湖的山水风光,为上海的自然旅游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海自然旅游资源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岛沙类自然资源的独特性。上海拥有我国第三大岛、第一大沙岛的崇明岛。第二、滨海湖泊类水系构成了上海水域风光。最典型的水域风光黄浦江是上海旅游的重要内容。第三、山地类资源丰富。诸如佘山等。第四、动植物类资源较多。如国家森林公园,上海树王“银杏树”。上海人文旅游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以国际化都市为背景,都市现代气息浓厚。浓郁的都市社会风情反映了上海人的饮食习惯、穿着风格、生活情调、城市氛围。第二、园林文化的艺术性。园林文化集合了古典园林和现代主题公园或者游乐园;第三、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宗教文化蕴涵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丰富内涵;第四、最享盛誉的建筑文化。昔日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和今日的新现代高楼,构成上海都市风光中最享盛誉的建筑文化。

总体来看,海南与北京、上海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相比,海南的优势体现在其热带性、海岛性、气候性及海洋性。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由热带性所带来的自然资源丰富,已开发和未开发资源较多,旅游资源价值大。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在北京、上海冬天来临之际,海南成为了旅游的最佳地方。从岛屿性质来看,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的岛屿,其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岸带资源,可开发利用程度高,潜力大,提升空间广阔。从海洋性来看,海南具有我国最大的海域,海洋资源丰富,这就为海南的旅游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海南人文地理旅游资源与北京、上海相比,有一定差别。海南应当注重对海南的热带海岛边疆文化、热带海岛生态文化、黎族文化、苗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突出对海岛生态文化的建设,加大对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促进旅游资源的扩大。

2.区位条件对比

海南省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中国最南端,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毗邻香港和澳门,经济增长飞速的珠江三角洲影响着海南的发展;从旅游的角度看,其所处纬度带与夏威夷、巴厘岛等世界著名旅游圣地相近,区位优势明显。

上海市发展都市旅游其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地处扬子江入海口,长江三角洲前缘,面向太平洋,位于长江入海口使得中国与世界相互促进。上海是世界重要的航运中心之一和世界主要的航空枢纽港,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成为经济核心并引导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北京市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是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作为环渤海经济地区的一部分,环渤海地区所处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联系着各优势地理位置,优势的地理位置促进了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总体来看,在区位条件方面,海南、北京、上海各有其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所带来的区域性市场联动将会加强,海南可以更好地分享两广、泛珠三角、泛北部湾、东南亚等周边不断壮大的客源市场。海南省离中国的海南岛主要门户香港和澳门很近,靠近经济增长速度居全国前列的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将不断受到前者的辐射作用,旅游发展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3.经济产业条件对比

(1)经济水平对比

结合表2中数据及实际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海南自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加强。而上海经济增长迅速,2013年,上海GDP总量位列全国第12。上海因设立第一个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综合因素的驱动与影响,为2013年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北京经济实力雄厚,以发达的第三产业为主导,以先进的第二产业为依托,以现代化的第一产业为基础,其2012年的全国31个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处于上游区第3位.

总体来看,海南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北京、上海。2013年北京旅游总收入达到3963.2亿元,占GDP的20.323%,上海旅游总收入达1400.8亿元,占GDP的6.48%;海南旅游收入达到229.96亿元,占GDP的7.3%。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海南旅游业提升空间很大。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上,海南省的发展空间较大,发展潜力较大。

(2)产业体系对比

海南、北京、上海的产业体系也有不同(如表3所示)。海南要建设多样化、品牌化的旅游产品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北京则要构建服务经济时代的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上海则要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三、海南、上海、北京旅游发展的特点对比

海南、北京、上海旅游的发展各具特色,各有各自的实际特征。归纳起来北京旅游发展可以归纳为如表4所示的特点。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已从海南、北京、上海的旅游发展的旅游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及经济产业条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三地的差异性,同时对北京、上海、海南的旅游发展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

(1)海南与北京、上海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相比,海南岛的优势体现在其热带性、海岛性、气候性及海洋性。海南人文地理旅游资源与北京、上海相比,有一定差别。海南的特色文化为海南的人文地理旅游资源增添了一笔亮丽的色彩,为海南旅游发展提供了人文地理旅游资源的保障。

(2)在区位条件方面,海南、北京、上海各有其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所带来的区域性市场联动将会加强,海南可以更好地分享两广、泛珠三角、泛北部湾、东南亚等周边不断壮大的客源市场。海南离香港和澳门很近,靠近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将不断受到前者的辐射作用,旅游发展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3)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海南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北京、上海。但海南旅游业提升空间很大。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上,海南省的发展空间较大,发展潜力较大。北京、上海、海南三地在产业完善发展中都取得了相应的成绩。

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范文2

的确,过去的2007年对温岭旅游而言是值得铭记的一年:世界地质公园方山一长屿硐天揭碑开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山,长屿硐天入选“最具特色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在北京与国家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联合举办“风景名胜区与建设生态文明论坛暨方山―长屿硐天特色魅力推介会”等等,让温岭旅游的人气指数迅速上升,得业界口碑。

Q&A

Q记者(以下简称记):温岭旅游资源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在旅游资源丰富的浙江,怎样突出温岭旅游产品的差异性?

A吕志令(以下简称吕):以长屿硐天为代表的石文化是温岭的旅游资源区别其他地区的最大亮点所在,也将是我们市场主打品牌的重点。

温岭旅游资源的最大优势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景观的独特性。方山是中生代环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火山岩台地,长屿硐天有连续1500年的开采历史,这些景观的完整性,原始性在浙江乃至世界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之处,具有世界遗产的潜质;二是深厚的文化内涵。以方岩书院为代表的文化形态和长屿硐天突出的石文化传统,让温岭的旅游资源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更是让温岭的阳光文化名扬四海。以此为依托,我们有信心把温岭打造成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Q记:方山和长屿硐天都是观光型景区,而现在游客的需求日趋多元,特别注重参与性和休闲特色,您认为应该如何丰富温岭的旅游形态,从而进一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A吕:这正是我们目前着力研究的重点课题,也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譬如,随着假日旅游的兴起,我们根据温岭的特色大力培育乡村旅游产品,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等活动,充分挖掘生态游、休闲游、体验游等游客充分参与的旅游产品。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建成了乡村游的几大区块,包括海滨渔家乐、乡村跑马场、老五农庄、东浦观光园、大岩头农庄等,在周边城市市场反响良好。另外,我们根据石塘的石建筑特色和阳光文化内涵,强化石塘旅游的文化品牌,吸引了众多画家和摄影家前来采风,这些艺术家本身亦成为石塘一道独特的风景。

(风景旅游局长都是最自觉的山水代言人,这一方面源于职责所在,另一方面则来自日积月累的情感。吕局长对温岭旅游的热情和信心非常有感染力。记者们开玩笑说,但凡和他聊过天,没去过温岭的人会觉得那是不小的遗憾,去过温岭的人则感到很有必要故地重游。)

Q记:刚才我们谈到了温岭发展旅游的许多优势,辩证地看,有优势就肯定有不足。您认为温岭旅游发展的瓶颈在哪里?如何去突破它?

A吕:温岭经济发达,在中国百强县中排名不断提升,而与其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相比,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对温岭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还不够。不过,套用你的话,辩证地看,我认为这恰恰意味着温岭的旅游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是因为温岭旅游确实大有文章可做,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们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对发展温岭旅游的认知问题。近年来,温岭市委、市政府对温岭旅游的投入不断加大,旅游在温岭经济中的地位也在逐年提高。2005年,温岭旅游收入为25亿元,2007年达到35亿元,增幅达40%,温岭旅游发展的潜力可见一斑。

温岭旅游的长足发展,是在整个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浙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取得的。目前,我们正面临历史上最好的机遇:今年的奥运会、今年的杭州湾大桥通车、2009年的沿海高速铁路通车、2010年上海的世博会都将给温岭旅游大发展带来契机。对我们来说,要抓住机遇打晌“东方石文化之都、第一缕阳光之城”的旅游形象品牌,必须秉承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旅游业成为温岭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固然旅游有着实现经济目标的要求,但温岭旅游发展的原则不会变,即在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中,保护永远处于首要位置。大自然给温岭人民留下了这么宝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我始终认为,这些风景旅游资源都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懂得识宝、护宝,才有可能学会用宝,让温岭风景旅游资源的光彩永续传承下去。

Q记:我很认同您刚才说的,风景旅游资源是有生命的,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请谈谈你们在做好保护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实现温岭旅游发展的打算。

A吕: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作为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生态文明观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精神信念。

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范文3

全域旅游是国家旅游局为推动旅游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是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发展“全域旅游”,可以优化旅游空间配置、是开辟旅游业发展新空间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的内在要求。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原则上为2-3年时间,对旅游业率先实现当地经济贡献率15%和新增就业贡献率20%,率先实施“1+3”旅游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模式,旅游厕所建设率先达标,旅游数据中心率先建成的创建单位,国家旅游局将优先组织验收。

丽江

丽江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尤以“两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最具代表性。“两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一城”即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一湖”即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泸沽湖;“一江”即蕴藏着美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金沙江;“一文化”即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文化;“一风情”即保留着母系氏族男不娶、女不嫁婚姻习俗的摩梭风情。

丽江成功探索出以“标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为核心的旅游标准化建设模式。建立了旅游市场准人、监管、评价和退出机制。在去年年底前全面落实《云南旅游标准化合同》。从今年起,将在丽江市范围内全面实施“一团一社一导”的无障碍旅游,建立旅游行业失信违规惩戒制度;建立旅游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制定并完善丽江市旅游行业基础标准和旅游服务标准;实行旅游标准与旅游市场准入退出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对发生重大违法违规经营和重大服务质量问题的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形成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不敢违、不能违、不愿违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

“十三五”期间丽江将投入近2000亿元,建设300多个旅游项目,丽江将着眼于形成滇西北、滇川藏大香格里拉区域、辐射我国西南地区、东南亚和南亚国家三大旅游合作圈层,主动承担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门户和集散中心的责任,促进区域旅游资源与线路整合,充分发挥区域旅游的联动效应,为塑造‘世界旅游文化名城’打下坚实基础。把丽江打造成大香格里拉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游客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最终把丽江打造成国际精品旅游胜地。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是一个被大山包围着的平坝,位于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和泰国、越南近邻,下辖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澜沧江浇灌了这片绿地,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后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多瑙河”。从地图上能看到,东西两座云贵高原上的著名山脉围着西双版纳,在山与山之间出现了一片片的平地,也就有了凤尾竹,有了大榕树环抱着的傣家寨子。

西双版纳被誉为“植物王国”。1993年10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接纳西双版纳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西双版纳景区包括景洪市风景片区、勐海县风景片区、勐腊县风景片区三大块。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共有19个风景区,800多个景点,总面积1202.53平方公里。

西双版纳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民族自治州,全州有傣、哈尼、拉祜、布朗、彝、瑶、基诺、苗、佤、汉等13个民族。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也有自己的历法。傣医不仅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还有自己的医学典籍。傣家竹楼也具有美观和实用的特点,傣族的服饰、串姑娘、丢包和江边沐浴的风俗都是别具一格的,傣族歌舞在云南民族歌舞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大理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中部点苍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与洱海珠联璧合;东部金沙江流域,地势平缓、沃野棋布;西部澜沧江、怒江流域,山峦迭障、景色壮丽;高山盆地之间镶嵌着明珠玉镜般的洱海等湖泊,终年碧波荡漾,构成青山抱绿水、湖光映山色、四时有奇葩的自然景色。

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公元前211年,大理地区就纳入了秦王朝统一的封建国家,唐、宋时期分别出现了“南诏国”和“大理国”等地方政权,相继延续500多年。大理古城、巍山古城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白族先民为主的大理各民族,不仅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独特的本土文化,并以开放包容的胸襟,主动汲取、接受中原文化的长期熏陶,进而形成了白族博大包容的和谐文化,被西方学者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典范”。

大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州风景名胜旅游点区达130多处,佛教圣地鸡足山、道教名山巍宝山、石窟瑰宝石宝山和高原明珠洱海,苍山洱海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山自然与南诏文化遗存”是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自治州首府大理是第一批国家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十佳旅游休闲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最中国文化名城等桂冠于一身。

腾冲

腾冲位于云南省西部,与缅甸山水相连,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猴桥口岸和自治、滇滩、胆扎等16条通道,是中国陆路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是中缅贸易的重要前沿。

腾冲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组合度高、特色鲜明,与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相比具有独特性和互补性,有火山、热海、和顺古镇、北海湿地等核心景区,有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和顺图书馆等文化景区,有银杏村、云峰山、樱花谷、柱状节理等正全力打造的景区景点,还有大树杜鹃、天台山、宝华山等一大批乡村生态旅游景区等待开发。近年来,腾冲按照“中国腾冲・天下和顺”的形象定位,以国际标准加快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构建旅游产业体系,旅行社和导游服务水平日益提高,成功打造了一批星级酒店、特色主题酒店和民居旅馆,开发建设了一批生态、养生、宜居的旅游地产项目,推出了户外运动、健康休闲、科考探险等系列旅游产品,旅游软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成为了云南旅游的新亮点。先后获得了“中国翡翠第一城”“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和顺”“中国优秀旅游名县”“最具魅力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风景县云南10佳”“最美人文旅游休闲名县”“全球优选生态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建水

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称誉的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建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元代以来一直是滇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交通中心,中原汉文化与边地民族文化充分交融、多元并存。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堪称“古建筑博物馆”和“古民居博物馆”。

建水按照“一城”(临安古城为核心)、“四区”(西部历史文化旅游区、东部喀斯特景观旅游区、北部康体休闲旅游区,南部民族风情旅游区)、“十景”(临安古城、团山古村、泸江烟柳景观、燕子洞风景区、曲江温泉度假、云龙山宗教胜地、绵羊冲康体休闲、临安生态城、红河峡谷、现代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品牌的转型升级。以临安古城、西庄旅游小镇为重点,打造国际化的历史文化览胜产品;以曲江温泉旅游度假区为龙头,打造康体休闲旅游度假产品;以燕子洞、哈尼梯田为主体,打造自然观光旅游产品;以建水紫陶、工业园区为代表,打造工业旅游产品;以红河沿岸风光、民族风情为主线,打造民族民俗旅游产品;以农业生态、田园风光、农家体验为重点,打造“乡村四季游”产品。

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境内三山夹两江,即怒山山脉、云岭山脉和香格里拉县大小雪山,澜沧江、金沙江二江从中穿流而过,资源丰富、集雪山、冰川、峡谷、大江、高山湖泊、生物资源、地质景观、民族风情、宗教文化于一体。

香格里拉生活着藏、傈僳、汉、纳西、彝、白、回等13等种民族,他们团结和睦,在生活方式、服饰、民居建筑以及婚俗礼仪等传统习俗中,都保持了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风情。这里还是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的腹地,有广袤的伊拉草原,圣洁的哈巴雪山、浩瀚无垠的纳帕海。

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范文4

一、研究背景和方法

2015年国家旅游局启动实施 “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其中“实践服务型英才培养项目”主要针对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由学生主导,教师全程指导开展项目运作,重在提升学生的实践服务能力。本研究小组申报了该项目,组织师生(参与学生均为当年在校学生)开展了主题为“走进景区、服务游客、提升自我”的分项目活动,其中,重点对海南省东线5A旅游景区――分界洲岛、呀诺达和槟榔谷进行了实地考察,另外对海南两家4A景区――火山口、假日海滩进行了走访了解,并以此为例对海南省旅游景区交通情况进行分析。

二、海南省旅游交通现状

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其自然旅游资源品质高,吸引力强,旅游产品也具有独特性和较强的竞争力,而海南旅游景区是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它的发展,与交通设施的水平密切相关。走访中了解到,从海南旅游大交通来说,来各旅游景区的外地旅游者70%以上会选择飞机作为进岛离岛主要交通手段,普遍反映赴海南旅游的航空票源比较充足,航班的选择性高,提前预定的票价折扣力度大,到海口和三亚的机场后来往景区比较方便,对航班的服务和准点率也较为满意;在岛内交通方面,旅游者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到达各主要景区,目前海南省已建成环岛高铁,可在“4小时内坐高铁环岛游”,而公路是联通交通主干道与各主要景区的重要交通方式,当前结合原有的环岛高速公路,正在形成“三纵四横”的高速公路网。国道和省道,以及四通八达的县乡道公路连接到全省18个市县和一个开发区。在水运方面,除了原有的国内港口,近几年建设了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和秀英港国际邮轮码头,为国际旅游者赴琼旅游提供了方便并进一步开拓了国际市场。

三、调研中发现的海南省旅游景区交通问题

(一)海南东线景区和西线景区的交通存在不平衡

通过对游客的随机访问和对景区管理人员的调研,海南目前多数4A及4A以上的景区在东线沿线,多年来的对旅游产业的投入也相对倾斜东线,因此东线各旅游景区的交通硬件设施相对较好,特别是5A景区均有公路可以直通,极大地方便了游客的进去,形成了较好的可进入性,但是反观西线,除了主要的西线环岛高速公路外,通过景区的道路多数是乡镇级公路,路面较窄,有些地方崎岖不平,车速无法提升,一些地方还缺乏旅游景区的指示牌,可进入性较差。

(二)海南高速公路的维修状况有待提高

海南高速公路建设较早,但是公路的质量有待提升,特别是在2016年上半年项目小组前往分界洲岛景区开展活动时,恰逢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分幅维修,通行严重受阻,经过了解,东线高速从建成后,维修频率较高,维修封路区较长,而主要的景点又恰恰在万宁、陵水、三亚一线,这样对旅游者进入景区带来很大不便,有些景区自己组织车辆定点从三亚发车,走以前的县级公路绕行至景区,路程长,既耗时,游客又觉得颠簸不适,特别是对一些自驾车游客,道路的频繁维修减少了景区对他们的吸引力。

(三)交通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通过在景区开展活动后发现,前往海南5A级景区的道路相对较通畅,但是部分路段与周边乡镇或村落相连,使得在这些路段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并行于路面,加上景区远离城市,交通执法有时鞭长莫及,使得路面车况复杂,交通事故的隐患较大;另外海南旅游产业存在淡旺季之分,淡季时,旅游景区交通比较通畅,但是在旺季时,往往拥堵不堪,通过对旅游者的交谈,普遍反映在春节和十一小长假期间,拥堵情况最为严重,停车位也极为紧张,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旅游者前往景区旅游的信心。

(四)连接景区的交通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在海南岛岛内,连接各大景区的交通方式几乎全部为公路,这样极易形成对公路和汽车的过度依赖,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将会使景区交通受阻,从长远来看,对海南旅游景区景点的发展不利。

四、对提升海南旅游景区交通能力的一些建议

根据走访得到的信息和反馈,海南旅游景区的交通硬软件条件近几年得到了较大发展,对于出现的问题,可以从几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首先,做好长期规划,提升公路等级,特别是重视公路建造质量,避免在今后的使用中频繁维修给旅游出行带来不便;

其次,优化旅游交通管理体制,正确实现旅游出行的无障碍,重点完善主要交通干道、市区到景区的交通道路以及旅游者集聚中心等地方的旅游标识;针对旅游淡旺季及十一小长假情况,建立旅游租车或者自驾车服务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