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道德教育普及
中图分类号:G63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115-02
一、普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国家战略
公民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各国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十分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从理论层面上讲,“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从近代教育学产生之日起,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意义就与教育学家们对教育的价值属性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康德在他的《教育论》中曾经指出,教育以人类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通过养护、管教、教导等环节,最终以发展儿童的向善的倾向,使之成为道德的存在为目的。康德的后继者赫尔巴特更是明确地指出:“教育的惟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两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的教育已经进入了因特网时代,科技教育等在学校教育课程中的比重正在膨胀,但是世界上有理性的教育学家们都一致肯定教育的价值性,因而都承认道德教育在全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正是因为这一点,面对全球范围内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学会生存”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哲学加以提倡,强调“我们有足够的理由重新强调教育的道德和文化因素。”
从实践的角度看,将道德教育视为教育的根本也是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美国当代教育家厄内斯特・波伊尔建议“基础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当教会学生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忍、奉献等七项美德。现在美国许多公立学校都开设了道德教育课程。1993年在广州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认为:“在未来的二十一世纪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二十世纪末,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显然,《宣言》中的观念是在倡导人性的回归,这也是教育的本真所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负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我们要把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尤其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普及摆在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战略地位去思考,把普及道德教育当作普及义务教育的重头戏唱好、抓实、做强,产生巨大的社会正能量、正效应。
二、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剖析
今天,我国正处在经济大发展、市场大繁荣、社会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人们的经济意识不断膨胀,物欲横流,公民道德建设无形中被弱化、淡化。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着诸多弊端和令人担忧的地方,突出表现在: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上实下虚现象,有决策部署无法制保障,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缺乏有效地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手段为其护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体系尚不健全。2.在刚刚建立起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更重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社会主义文化环境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市场主要突出商业价值趋向。3.教育体制改革不完善,考试评价机制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育教学中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4.教育科学研究滞后,尤其是对民族发展史、成长史和建设史研究认识不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缺乏有力的科学理论支持和指导。由此看来,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深入普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普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普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根据新的教育实践,坚持贴近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贴近未成年人的生活现实,贴近未成年人群体,用新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新机制解决新问题,用新措施开创新局面,努力把道德建设推进到德育普及的更高层面上去,提升国民文化软实力。
1.加强绿色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社会环境。道德建设及普及是全民义务,各部门、各单位应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把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化、法律化、常态化、普及化。在社会环境综合治理中,各级政府要把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建设作为硬指标来抓,在治理整顿文化市场,净化乡风民俗方面出真招、下猛药,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形成。
2.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手抓。大国办大教育,首先是政府要积极承担起全民教育的重任。政府要进一步转换职能,积极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编制一张道德建设的大网,形成事事育人、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社会氛围。
3.加快课程和考试制度改革,加强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建设一支德育工作教师队伍,不断创新育人机制。加强隐形课程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改革德育教学方法,拓宽德育教学渠道,完善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综合评价机制。教育部门要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切实矫正高、中考“指挥棒”指向,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德、智、体全面发展。
4.加强德育工作研究与实践,树立科学育人观,努力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道德建设机制和德育网络。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组织人力研究探讨国民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有效途径,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方法指导。
5.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吸收外来优秀成果,把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让未成年人接受一些中国儒家思想熏陶,从国学中吸收人文精神的营养,让民族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以开放的胸怀积极吸收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用多元德育文化滋润未成年人幼小的心灵。
国际教育基金会总裁(IET)石峻吴博士曾中肯地指出:“在你们追求更高的学术与科技教育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青年人的人格教育。否则,你们将会重复西方的严重错误。由于这些错误西方得到的是犯罪、道德败坏、家庭的崩溃与其他种种的有关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是科技的失败,而是最基本的教育的失败。”这是很值得我们深而思之的。
参考文献:
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283-01
一、德育现状与研究背景
1、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01。以上,这其中,十五六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未成年人犯罪初始年龄与上个世纪70年代相比提前了2至3岁。青少年犯罪逐渐呈现低龄化特点。它在世界范围内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
2、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 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与此同时,一些领域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3、在家长和社会眼中,学生的成绩是第一位的,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教育对策――构建道德建设“三结合”立体网络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他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无疑充当着一个正规渠道和主体承载的角色,但这并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全部途径。与学生相关的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影响力决不逊于学校教育,这些非系统性的校外教育因素必然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完善,甚至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当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家庭是基础,学校是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社会是重要的依托和平台,三者缺一不可。
1、育人为本,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正是他们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智力发展也处于最好时期,他们只有在学校有目的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才能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自己。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1)优化育人环境
浓郁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校文化氛围建设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目标、办学特色进行整体规划,使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体现整体性和层次性,使校园宣传氛围体现出丰富性和序列性。学生置身于“墙壁文化”其中,自然会受到文化的浸润和感染,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2)创新育人载体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不断创新育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德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有利于为学生搭建多种展示、锻炼的平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2、家校携手,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智育开发等面起到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此,学校教育应该与家庭教育携起手来,让学校工作得到家长的理解、认可和支持,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1)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素质
父母的言传身教为孩子提供了一种无意识的教育,这种无意识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比有意识的教育更容易接受。所以家长自己提高素质十分重要,只有家长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为孩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2)开展联系活动,搭建家校沟通桥梁
在家校联系工作中,家访是一项传统而有效的方式。教师在家访工作中要不断创新,努力实现家访“四个转变”:一是从“班主任单线管理”转向“领导带头全员参与”;二是从“指责说教的批评教育”转向“以鼓励为主的正面教育”;三是从“事后告状的被动家访”转向“加强沟通主动联系”;四是从“无计划的随机走访”转向“制度化的定期访问”。
(3)成立家长委员会,服务学校健康发展
成立家长委员会是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共同管理、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家长委员会成员由热心学校工作和关心孩子成长且有一定威信的家长组成,设主任、副主任、宣传联络员、行风监督员等工作岗位,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家长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会议,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研究如何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问题,为学校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形成教育合力。
3、多维互动,发挥社会教育的延伸作用
社会教育的范围很广,它既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它可以改变学校教育脱离社会、脱离实际,办封闭型学校的现象。学校教育应与社会多方力量积极合作、互动共振,共同为教育营造良好的大环境。
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范文3
多数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通过政教处管理人员、思想品德教师的讲授和以法制报告会的形式进行的。这些实施法制教育的教师一方面缺少法律理论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缺少与法律事务相关的实践经验,遇到实质性问题,就束手无策。倘若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复杂问题时,教师无法予以正确的引导,或在问题分析中无意识地掺杂个人的主观判断,忽视法律的公正与严明。
二、家长或监护人不注重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父母在为怎样挣更多的钱而忙碌,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思想品德问题。他们认为只要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若稍有差池就直接找校方负责;部分父母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祖父母照顾。祖辈对孙儿的溺爱只会骄惯孩子,给其提供不良习惯滋生的温床。监护人本身的思想道德偏差,法律意识淡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一系列原因,使学生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存在严重缺陷。学校教育存在局限性。新课标对“学科教学中要渗透思想教育”做了明确的要求,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学中。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学校里学生不光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会做人。然而学校未能建立健全的素质教育体制,学校教育仍存在局限性。
三、抓好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农村留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一、引言
近些年以来,农村隔代教育的现象尤为严重,很多未成年的孩子都是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教育下成长的,由于过分的溺爱,再加上文化素养相对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对这些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果有效开展农村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而使其成为真正合格的、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人”尤为重要。
二、农村留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之所以面临诸多的难题与困境,主要有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三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层面
亲情的缺失对农村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确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
对于农村的留守学生来说,他们的家庭教育环境普遍不理想,一方面在于学习教育条件不理想,另一方面,隔代教育导致教育意识相对淡薄,甚至认为“x书无用”;再加上隔代监护人的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家庭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导致教育环境进一步恶化。但丁曾经说过“道德常常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但是智慧却永远无法弥补道德的缺陷”。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为思想教育的开展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2.监护人对“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个体的行为习惯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步养成的,因此,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极难改变 ,留守学生正处于“养成教育”最为关键的时期,而监护人却恰恰忽略了“养成教育”,错失了“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机。在这个时期,作为家长,本该引导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通过身体力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保养,进而对他们在学校以及社会的表现产生正向的、积极的影响。总的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而监护人对“养成教育”的忽视错过了留守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最佳时期。
3.监护人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缺乏引导
很多监护人对于留守学生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要么过分的溺爱,要么过分的严格,导致留守学生对家长恐惧心理,更是缺乏信任,这样很容易导致留守学生的心理产生问题,进而影响到思想道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学校层面
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学校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但是从目前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来看,并不尽如人意:
1.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过于追求升学率,尤为是在考试的压力下,很多学校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导致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2.德育课程落实不到位
德育活动开展不到位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德育课程落实不到位,目前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就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但是在很多农村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以及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上存在很大的问题,课时不足,教师水平不够等。
3.德育内容滞后
德育内容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以及社会生活实际脱节严重,从而导致思想道德教育失去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对留守学生而言,也没有吸引力。
(三)社会层面
1.留守学生被视为弱势群体
社会的发展势必导致社会的分层,而社会分层又势必将留守学生及其家长置于弱势群体的位置,从而使其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同样处于弱势群体的位置,无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他们的经济状况较以前可能有所改善,但是他们的精神贫困却日益严重,甚至会受到其他学生的歧视和排斥,进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进而加大思想道德教育的难度。
2.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不仅仅有正向的消息传播,同样也有负面的报道,一些不健康的、低级的内容对于留守学生而言,都是极大的危害,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相对有限,很容易沉浸在一些虚拟的环境中,体验一种虚拟的情感,这样就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农村留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要想真正做好农村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重视家庭教育
1.父母要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孩子不仅仅需要良好的生活水平,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与良好的教育,为此,一定要排除各种困难,将孩子带在身边,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也要多与孩子沟通,不仅仅要了解子女的学习状况,同时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引导,让子女充分感受到源于父母的爱,这对留守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做好思想道德教育也是尤为重要的。
2.全面提升高留守学生监护人的认识水平
留守学生的监护人要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对于留守学生不能只是“重物质、轻教育”,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要尽可能地为留守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经常与学校的老师联系,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表现,注意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促进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加强学校教育
1.学校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师,都要充分意识到真正合格的“社会个体”,不仅仅要具有扎实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为此,学校教育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2.课程的开设要有针对性
留守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学校要立足这些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思想品德课程和发放的教材,而是要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一些恰当的课外读物,设置相关课程,保证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虽然思想品德课程是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基地,但是却并非唯一的。为此,各学科的任课教师都要充分挖掘自己所任学科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素材,将其融合到日常的课堂教育活动中去,有效展开思想品德教育。
3.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学校要开展一些有益的艺体活动,尤其是集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仅可以及时解留守学生的一些不良情绪,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为全面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另外,学校可定期邀请一些德高望重的学者、道德模范或是外出打工的家长来学校做报告,传递正能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4.尽量实施寄宿制度
寄宿制度的实施,便于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留守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是由教师监管的,放学后,原本应该由父母监管的时间却出现了严重的空缺,这样就很容易留下隐患。通过寄宿制度,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学校里,进行统一的管理,既能监督学生的学习,又能较好地照顾留守学生的生活,又便于教师充分利用业余的时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为进一步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如果条件不允许,尚且没有条件实施寄宿制度的话,可以建立留守学生特殊档案,通过对这些学生的分类登记与备案,了解并掌握每一个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及时将其反馈给孩子的父母或者是相关监护人,进而和家长一起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笔者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的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农村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具体来说就是一是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二是开办农村留守学生电视专题节目,从题材、报道角度、报道语言和主持风格等方面为农村留守学生量身定做,每天定时播放,让留守学生处处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地成长。
四、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农村的留守学生来说,务必要做好思想道德教育,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这并非依靠学校的单方面努力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尽快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辐射教育模式,才能开创农村留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伍梅.遵义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查[J].科技风,2008(20):123-124.
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范文5
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思想进一步解放,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进一步改进,着力解决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所社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参加学习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学习不留空白,参学率100%。所长、书记*研究员践行科学发展观,多次下校调研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撰写了调研报告《来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最新调研报告》。在工作之余撰写了《旅游文化与科学发展观——论发展*旅游文化》“科学发展看*”征文文章。结合我市教育实际撰写的理论文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优化教育环境》网上点击率达到6590人次,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并于6月应邀参加在徐州举办的“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与教学管理高级论坛”,为来自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近200名教育局局长、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及科研骨干教师作了题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及其走向》专题讲学。
教育科研以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研究为重点,坚持科学考评机制,落实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省教科所所长刘青春在*市2009年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盛赞这些年来*教育坚持教育科研引领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对*评选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进行大力表彰,颁发奖金给予高度肯定,说这在全省是第一次,*已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中央教科所“十一五”全国重点课题《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等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中出现的热点、难点课题先后确定实验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协作体,完成子课题申报,研究进展顺利。以《*市课题中期检查评价细则》为依据,组织对县市区在研课题进行了抽样检查。教育科研坚持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满足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先后与中央教科所联合举行了全市“班主任工作优秀案例”征集评选。在*区青山小学召开了全市教师博客校本研究经验交流会,表彰了28所教师博客校本研究先进学校和71名教师博客校本研究优秀工作者。*市电视台校园风栏目以《教师博客:为心灵加餐》为题进行报道。将于7月组织教育科研专家在各县市区开展为期12天的教育科研培训,要求全市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研究参与教师参加培训。积极筹备编辑出版《教育科研优秀成果集》,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热情,促进教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一、学习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解决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1、领导重视,精心部署,扎实推进学习活动。所社领导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度重视,所长、书记*同志主持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并作了动员报告,成立了所长、书记*同志担任组长,党支部副书记王清卫任副组长的学习活动领导小组。领导班子带头参加网上知识竞赛、问卷调查,全所教职工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学习不留空白,参赛率100%。学习过程中领导班子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所长、书记*研究员带领所社研究人员多次下校调研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撰写了调研报告《来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最新调研报告》。*所长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科学发展看*”征文活动,在工作之余撰写了近8000字的《旅游文化与科学发展观——论发展*旅游文化》文章参加征文活动。结合我市教育实际撰写的理论文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优化教育环境》网上点击率达到6590人次,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6月20日—22日应邀参加了徐州举办的“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与教学管理高级论坛”为来自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近200名教育局局长、中小学分管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及科研骨干教师作了题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及其走向》专题讲学。
2、形式多样开展学习,确保学习活动取得实效。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武装头脑、提高认识,我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一是利用办公局域网和教育信息网建立建立电子笔记展评和无纸化学习新机制。建立了学习资料共享区,开辟了“科学发展观”学习专栏,建立专题博客群。每一位党员都撰写了不少于2万字的读书笔记和电子文档,在网上对学习笔记进行了集中展评和交流。二是强化专家引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实质。组织由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特级教师、名师组成的“科学发展观”宣讲团到*、*、*、*等县市区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引领广大教师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实质。三是举办“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PPT演讲竞赛,结合工作实际增强党员干部工作中零缺陷管理能力。四是赠送学校教育大礼包,4月8日为屈家岭管理区长滩中心小学全校400余名学生免费发放新夏季校服。同时,为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期刊与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还为该校教师赠送了清华紫光优盘,总价值16000余元。
3、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坚持以教育科研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单位生存和发展实际多种形式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所社干部职工积极践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理念,学习工作成效显著。全体干部职工就教育科研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期刊如何做大做强,期刊发行怎样做大等关系所社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大交流。先是在各自部室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分管领导和科部室主任进行交流,最后所社班子成员之间沟通思想。所社对建议梳理后,立即着手筹备编辑出版《教育科研优秀成果集》,开展教师博客校本研究经验交流会,收集整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案例,开展德育研究论文和教育信息化优秀科研成果评比,研究制定了《房屋出租管理办法》等管理规范。
4、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谋发展。我所按照市教育局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于6月15日下午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总结了我所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绩,向检查组汇报了我所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在会上汇报了个人的分析检查报告,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得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基本实现了问题找的准、剖新原因深刻,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取得了增强团结、互勉共进的效果。市教育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检查指导组对我所贯彻科学发展观在教育科研指导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我所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不拆台,相互补台,是团结的班子,和谐的班子。
二、以科学发展统领教育科研,以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研究为重点,坚持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推进我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1、坚持科学发展统领教育科研,为重点科学规划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研究中出现的热点、难点课题研究。在*市2009年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表彰了*市教育科研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表彰了年度教育科研先进教科所、先进学校、先进个人。对评选出的*市一批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进行了大力表彰并颁发奖金,这在全省是第一次,省教科所所长刘青春到会祝贺,盛赞这些年来*教育坚持教育科研引领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中央教科所“十一五”全国重点课题《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的研究》《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和省级立项重点课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和省级立项课题《构建和谐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研究》等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中出现的热点、难点课题研究进展顺利。中央教科所“十一五”全国重点课题《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课题继确定*市为课题实验基地后,市教育局公布56所实验学校,我所先后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成立了协作体并召开了协作体会议,组织完成了“学校特色发展校本研究”课题子课题申报。
2、坚持科学考评机制,落实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开展了课题中期检查。为了加强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将教育科研工作落到实处、引向深入,确保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如期完成,我们完善了《*市课题中期检查评价细则》,作为对课题运行状态进行中期督查评价和年度考核课题研究评价的依据。6月组织了5个检查小组分别对各县市区在研课题进行了检查,落实课题的过程管理,检查学校研究情况,及时纠正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范文6
一、产生背景
学校地处渭塘镇东,珍珠湖畔。渭塘因珍珠而闻名,优质的淡水资源和深厚的吴文化,使渭塘百姓依托着珍珠走上了勤劳致富的生活,珍珠文化孕育了地方经济,为渭塘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机,良好而独特的地方资源,成为我校研究和实践的独特优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岗教授的建议如一缕清风,驱散了大家心中的迷惑,就做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文化一武术文化。武术文化,具有丰富内涵、深刻教益,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领域中的智慧结晶。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武术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可以促使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主要做法及推广普及
1.深刻感悟文化内涵与理论结合点。珍珠文化,根植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珍珠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热爱劳动、热爱家乡,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高贵、安康、完美、纯洁的珍珠文化品质。为此,我们将其提升为珍珠文化内涵为:勇于尝试、勤于实践、追求创新、提升自我。“勇于尝试”和“勤于实践”是解读珍珠文化的基础和动力源泉;“追求创新”和“提升自我”是解读珍珠文化的终极目标。
武术文化,重在武德的崇尚,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传承,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教益,它的博大精深,讲究精气神的融会贯通,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体育领域中的智慧结晶。珍珠文化与阳光武术的共同点就是它的深刻内涵和文化底蕴。阳光武术在其凸现强身健体的同时,人文性更应得到发展和弘扬。珍珠文化作为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具有学校特色的主旨内容,在阳光武术的教学中的崇尚武德、习武健身教学和持之以恒学习中渗透珍珠文化。在珍珠文化濡染校园的浓厚基础之上,阳光武术教学又成为我校办学一大亮点。
2.勇于尝试、勤于实践、追求创新、提升自我。珍珠文化内化为实践行为,通过各学科教学,有目的、有组织地激发和引导,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一方面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使珍珠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各学科教学中得以发扬光大,进而内化为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素质,使学生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
武术的“活动教学”理论是根据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武术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是基于学生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亲身体验、感悟体验为向导,以学生内化提升为目标的。学生的实践活动、感悟体验、内化提升,都是一种有目的的自主行为,借助学生对珍珠的品味、实践、感悟、交流等,使学生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发展和实现。
以“勇于尝试、勤于实践、追求创新、提升自我”的深刻内涵也渗透到阳光武术的武德教育中,通过在武术教学中的太极八式、八式小架、南拳术等,加强武德的渗透,提高学生领悟习武意义的能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和综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
3.精心组织活泼生动的实践活动。
(1)通过多样、灵活的组织形式,以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主,坚持开展“阳光武术进校园和珍珠濡染校园”活动,赋予武术和珍珠新的活力和内涵,增强活动的实效性。“阳光武术”系列活动,在校园中掀起了全校练武术的热潮。
(2)组织学生收集有关珍珠历史、珍珠形成、珍珠价值、珍珠与经济发展等资料;结合各学科内容和特点,开展《渭塘珍珠文化》读本阅读教学;展开关丈诵读竞赛;举办专题讲座,进行诗文赏析。加强学生实践活动。
(3)“六一”期间组织的“在阳光下成长”武术演出、手工制作珍珠饰品展览、珍珠义卖、以武会友的交友系列活动;“八一”举办的“习武健身”和慰问演出活动;“九一八”组织的“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练武强身活动。丰富了少年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武术培训中。培养未成年人的艺术素养,组织他们实践,我们坚持“德武双馨”,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于武术培训之中,做到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融思想品德教育于技能训练中,组织教师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少年儿童的情趣,练习武术、品味珍珠,真正的寓教于乐,通过武术表演大赛、珍珠品味人生等形式,使少年儿童在文化熏陶的同时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4.促校园和谐、共科学发展。营造氛围,建立珍珠文化知识学习栏,布置班级珍珠文化资料(班级园地与黑板报),构建珍珠文化网络交流平台,开展诗文朗诵与主题小品等比赛,真正使珍珠文化弥漫于整个学校校园,浸润着每个学生心灵。在实验研究中要不断补充、更新、发展与完善。
三、基本成效
珍珠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特色,在开展有关珍珠文化实践活动中,又推动各学科教学的发展,真正使学校的教学不拘泥于课堂和校园生活,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亲近珍珠,走进珍珠文化,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观的最好体现。通过调查、参观、访问、展览、网上搜索与交流等多种形式,不断改进教学和学习方式,使各学科教学资源进一步得以丰厚,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从而更好地解读珍珠文化,促进各学科教学与珍珠文化教育的相互作用,互为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