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范文1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来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党的十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提出文化兴国、文化兴邦的文化发展要求,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出,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城镇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人民群众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发展的主要群体。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更是共同向全国民众发出:“非议传承,人人参与”的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倡议。作为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积淀的历史文明发展符号,更是高度浓缩了一个民族伦理价值观、道德观和民族精神,无数勤劳人民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精湛技艺和文化硕果,充分展现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乃至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众所周知,“非遗”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特点,与人们生活密切相连、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形态下,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承,是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和典型文化遗产代表,主要包括有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手工技能等方面内容。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从2004年起,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早期的缔约国之一,2006年国家分别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并从2006年开始确立每年六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国定“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的确立意义重大,这不仅是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国际规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更是通过立法保障,呼吁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关注和保护,让更多人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做贡献,展现民族文明觉醒的重要表现。截止到2014年12月,国务院共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53项,其中包括民间文学(30项),传统技艺(29项),传统戏剧(4项),传统音乐(15项),传统美术(13项),传统舞蹈(20项)和曲艺(13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2项),传统民俗(15项)和医药(2项),另外,从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了解到,国务院分别从2006年、2008年和2011年公布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目,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加已有1219项之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冯骐才先生曾论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物质遗产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共同宝贵的财富,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而无形的文化,往往比有形的文化更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人类无限的情感,包含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在亚洲,我国邻邦日本、韩国和欧洲法国等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效突出,经验值得借鉴。日本政府早在1950年办不了《文化财保护法》,第一次提出“无形文化”的概念,开始注重对诸如戏剧表演、工艺技术、著名建筑和各类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保护,并建立出“人间国宝”的法律制度,经政府认定后的大师级别的艺人、工匠、技工人才,由国家保护享受每年200万日元(约14万人民币)的特别扶助金,用以钻研技艺,培养传承人。韩国则借鉴日本的经验,在1964年启动“人间国宝”工程,众多技艺传承人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和保护,在国家大型节庆活动的不间断下,开设诸如刺绣、农业、钱币、泡菜等方面的民俗博物馆,大量“非遗”项目被开发成商品,并以民间传统艺术为资源,吸引游客,大力发展当地旅游业。法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本国乃至欧洲产生巨大影响。早在1967年,吸收大量民俗歌舞、民俗舞蹈和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列入传统博物馆进行保护和展示,并在全国划定90多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实行整体性地文化保护,首创德“文化遗产日”于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的在全国活动,在法国的积极影响下,其他欧洲国家纷纷举办“文化遗产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高新科技技术迅速发展下,随着商业化功利性目的地突出,原本生命力旺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酷的断层与失传的考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迫在眉睫。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中,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西方文化、新兴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多元文化冲击,削弱了青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2)社会公众普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情况,认知度较低。(3)市场经济环境下,低收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直接影响到技艺无人继承的残酷困境。(4)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体宣传蜻蜓点水,不够专注、持续和针对性。(5)高校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艺术教育理论研究和培养。作为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大学生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力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需借助高校独有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发挥学生个体特点和群体优势,实施高校“青年保护文化遗产”计划,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

(一)以积极融入人文艺术教育课程,提高青年的文化自信

作为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大学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和无限充沛的学习精力,通过有针对、有选择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接,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课程中,扩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艺术教育课程的“横向”宽度和“纵向”深度,有计划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综合文化素质培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秀因素进行改良和创新,提升文化遗产在青年学生中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怀。

(二)以文化学术科研为基础,构建青年的文化自立

高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发展,建立文化理论研究体系,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加快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深化文化遗产在高校青年群体中的命脉延续,让文化遗产在高校的学术科研中落地生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地位,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化自立”,向青年群体注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让更多青年担负起保护文化遗产的重任。

(三)以传媒宣传平台为载体,唤醒青年的文化自觉

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立足本土非遗文化,通过微博、微信、学校官网,以及Facebook等国内外多媒体宣传平台,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传媒接受方式,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定期、持续,有针对性的宣传报道,将蕴含中国的文化中独有的中华民族精神价值通过形式多样的视频、图片、新闻、专访等传媒方式呈现出来,增进青年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新认识,建立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引领学生全面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精华,唤醒民族的文化自觉,逐渐形成学习和保护文化遗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四)以延伸丰富实践活动,增强青年的文化认同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优秀的文化遗产活动对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深远持久的影响,高校青年积极参与文化遗产实践活动,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学习精神,通过参与喜爱的文化遗产项目,积极联结与民族文化的情感纽带,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色的文化特点无限放大,真正增强青年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提升青年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团结,让更多学生发自内心的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最大限度地维护民族优秀文化,保护文化遗产。

四、研究结论

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环境;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76

1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关键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利民项目、也社会主义价值体现核心,历史深远,意义重大。这项工作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培育青年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祖国的情怀。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是高尚人格知识教育领域的重要环节

知识是现如今高校对大学生的主要教育,高校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是会做人。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目的是不断完善人格,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增强大学生的高尚道德人格修养,这种教育方式在将来青年学生迈入社会工作中能有更多的收获,对于这项教育应该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高尚的心灵,不凡的经历,超乎常人的勇气与毅力,仁人志士的高尚人格与杰出情操对于净化大学生的灵魂,陶冶大学生的身心具有巨大的感召力量。这些精神是当代大学生成就人生、实现理想必不可少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富民强必不可少的精神。

1.2助力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大学阶段是人生旅途的关键,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段,大学生在意识、思想、性格上都将会发生巨大的转变,他们将从稚嫩走向成熟,增强自信心,逐步确立自我,摆脱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同时,他们也将会有能力去面对社会给他们带来的困难。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曾指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人生的旅途就像大海一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海浪滔滔。青年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挠,产生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在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大学生的处理方式便是他们人生目标的体现。因此,大学生思想教育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1.3磨砺大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

随着科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对大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时刻提醒并指导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时刻培养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努力在不同环境下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指导不仅可以使青年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而且还使他们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去加固心灵防护墙。希望青年大学生在面对以后工作环境的竞争性、挑战力,能够的保持自己的意志不会被击垮。

1.4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先进群体,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他们在将来实现社会主义发展中取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及时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里控制能力和认知能力,那么他们可能无法面对将来沉重的工作压力,也无法克服今后生活中的困难,甚至有可能做出阻碍社会主义发展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2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人是环境派生的,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对人的思想会产生一定影响。思想它控制着人类的行为,而环境却影响着人的思想,追根溯源一个人的行为是如何,可以用一个公式所来代替:人的行为=环境+思想,不同环境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电脑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它丰富多彩的内容,无限的信息量为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进学业提供了很多实际的帮助。但是,互联网给青年学生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影响,由于互联网信息来源非常广泛,良莠不齐,各种思潮在网上交汇,各种观点在电脑上碰撞等这些现象给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的心里带来很多不良影响,他们此时的辨别能力较弱,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时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努力将这一环境下的教育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2.2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社会风尚和道德规范的本质相融体。以其深邃的哲理和深厚的底蕴,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思索,不但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精神的境界,还能增加人品德的修养,从内心到外表改变人的素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必不可少精神财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增强了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还培养激发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树立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经过五千多年的锤炼和洗礼,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相信大学生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熏陶的环境中,可以将感性的爱国情感转化为理性的爱国行动,树立起崇高的爱国主义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潮流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前行。

3结语

思想教育是我国重要教育其中之一,与环境、社会、教育人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思想教育对青年大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不仅要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实践观点,更需要注重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实践问题,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宝堂.大学生思想教育应与时俱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

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虚拟现实;展示设计;文化传播

引言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不断传承下去,然而有很多人并不曾真真正正了解过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中国地域上的空间界限,人们通过游览观看,阅读文字等方式了解传统文化,但这些方式仅仅是浅尝辄止的,众多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并没有足够了解与深入的认识。传统展示方式的体验形式单一、载体匮乏、内容枯燥乏味,难以吸引青年的关注。拥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展示设计能够吸引青少年注意力,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借助虚拟现实展示设计能够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因此传统文化传播借助新技术将是必然趋势。

一、传统文化的传播

当今社会,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轻视和忽视。青少年在了解学习传统文化时,通过阅读书籍报纸、观看影像资料参与当地祭祀活动等,然而这些传统参与方式并不能给予青少年良好的体验感受。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何能吸引青少年的关注,使他们更深入了解文化内涵和底蕴,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体验方式进行一些创新和设计,结合当下时展,用更新颖的方式推广。

(一)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极大丰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进入了青少年的生活当中。青少年受这些时尚潮流的影响,青少年在接受新鲜文化的同时对于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了解很少。如今的青少年来到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的古城、古镇,或者去一些具有丰富人文历史的地方游览时,大多数青少年只是下车拍照,之后在社交软件上展示就什么也不记得了,很少有人能融入到历史文化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积淀中,蕴藏着丰富的前人智慧,吟诵经典、各地民俗、手工艺等传统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熟悉、喜欢传统文化,因此中小学教育加入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开展与文化社团合作的体验活动,书法、造纸、青花彩绘等,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在体验中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如图1、2)。

(二)传统文化传播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保护与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成果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然而传统文化逐渐被青少年忽视,如何引导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拉近青少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这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要积极反思与探索,为中国传统文化良性发展与传承作出努力。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我们需要让青少年浸润在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正确价值观。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有助于文化兴盛,更有助于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提升,是国家、民族发展繁荣的条件。

二、虚拟现实展示设计概述

(一)展示设计概述:在空间环境中通过艺术手段,借助一定的展具设施,有计划、有逻辑地传达给参观者准确信息和内容。这种展示手段将最核心的信息内容传递给观众,并以此对观众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创造性设计活动。从传统展示设计的展示角度看,传统的展示方式不能满足观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无论从传统的印刷品、文物展示、文化活动等都受到了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参观者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参观者并不需要到现场去获取信息,大量的信息内容在网络中就可以得到共享。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虚拟现实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综合来说,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采用计算机领域多种学科技术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真实感官体验的虚拟环境,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特性:多感知性、交互性、自主性。通过电脑技术产生虚拟的三维空间,使体验者置身其中,并通过交互设备与三维空间环境中的目标物体展开交互,相互影响。

(三)虚拟现实展示技术的界定:虚拟现实展示设计是一种新的多媒体展示手段,具体来说,它通过计算机将真实场景生成虚拟环境,将声音、图像等信息传递给人们。这是一种具有人机交互能力的信息展示方式。通过设计者的制作实现实时交互,使人们游览浩如烟海的文化历史。虚拟现实展示设计对信息的传达越来越丰富。与传统展示方式相比,虚拟现实展示手段通过三维数字模型作为展示媒介,观众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从任意角度获取信息内容,也可以遵循自己的意愿去了解信息,避免了传统二维图形传达信息的单一性,不完全性。设计者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展示方式的艺术性突破。虚拟现实展示设计使观众的感受得到突破。传统信息展示过程中,观众通过视觉听觉获取来自多媒体上面的信息,这种信息传达是设计者有意安排传达给观众的,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能力实现信息展示的创新,帮助观众自由地获取信息。虚拟现实展示设计的优势在于互动性,它使观众与人机之间产生交互,突破以往的限制,有利于观众自主获取信息资源。虚拟现实具有更个性化的展示效果。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想象力,以及情感目的,改变真实世界中理性带来的束缚,你可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可以亲身经历那些经典文化。展示的内容不再局限在书本、影像中,虚拟现实创造的虚拟环境绚丽多彩,把过去不复存在的东西又带回到我们的眼前,独特的观察体验方式符合新时代的需要。

(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实例:目前,VR技术早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当中,特别是在文化领域,虚拟现实技术使青少年逐不出户就能领略到古老紫禁城的历史风貌,不用穿越时空就能体验到华夏民族祭天仪式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目前,许多大公司把注意力放在虚拟现实技术与其他领域相结合上,比如,由北京暴风魔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北京龙泉寺推出的虚拟现实产品,《全景龙泉寺》是将龙泉寺转化成虚拟现实场景。通过手机下载全景龙泉寺APP,佩戴VR眼镜后,就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内容。观看虚拟森林剧院中百余部虚拟动画短片,在虚拟的佛堂中品味梵呗,读诵经典,在见行堂体验龙泉寺内僧侣修学的活动场。以别样的视角来到龙泉寺游览,足不出户领略龙泉寺的绝美风光;瞻仰深奥佛法的道理,增加智慧。新颖的体验方式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求知欲,避免了青年人对佛法枯燥的接受。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所展现的内容是传统展示方式无法比拟的,其独特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吸引青少年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体验方式会因VR技术而改变(如图3、4、)。

三、虚拟现实展示设计的技术

(一)虚拟现实环境建模技术:以《全景龙泉寺》为例,利用计算机构建一座高度还原的龙泉寺场景,人身处虚拟场景中获取庞大信息量。因此建立逼真的环境模型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获取现实环境中数据信息,通过三维制作软件建立三维虚拟环境模型。目前三维制作软件常用到的有有maya、3dmax等。

(二)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人身处在虚拟环境中需要实时感受环境的动态变化,以人的行为活动为中心,人与环境产生交互动作。为使人在虚拟环境中产生身历其境的效果,因此良好的实时动态的图形效果是首要条件。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升级,在不降低图形的质量和复杂度的前提下,使图形处理能力得到提升,使人体验到更真实的效果。

(三)虚拟现实交互设备:通过输出设备有效实现同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互动。为使人在虚拟世界中与场景物体产生反映,不少公司开始生产可实现的虚拟现实设备,这些交互设备包括数据手套、动作捕捉设备、眼动仪等。不同设备各有优点也有很多不足,例如体验者长时间使用头戴式设备时会产生眩晕感,使体验者并不能从虚拟环境中获取快乐。因此虚拟现实交互设备有很充足的提升空间。

四、虚拟现实展示设计对文化传播的启发

(一)公众教育:在文化传播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使当前传播方式获得巨大改变。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枯燥无味,难以满足观众文化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观众在文化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的呈现方式以及触动内心情感。而利用计算机创建出虚拟三维环境,观众通过佩戴设备在虚拟空间里感受历史的厚重内涵。引领观众穿越时空融入历史文化当中去,与历史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这种虚拟现实直接使人们在游览中获得更高的视觉冲击与心灵感受,也使得观众对传统文化产生新的认知,有利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融合创新:随着交互设备的出现,人不再通过传统的方式触摸屏或鼠标、键盘等进行操作,这种更真实与更深入的体验方式,使人们能够深刻了解文化内容。虚拟现实展示设计通过人们艺术性的思维创作使得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传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独特的互动体验使得文化展示的艺术效果强烈而深入人心。文化传播依托于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为深刻有效。

结论

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范文4

故而,作为民族企业,想要打造百年不沉的企业航母,必须构建独特的、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文化,而想构建这样的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我们的母文化――传统文化为根基,才不会发生“种橘得枳,种瓜得豆”的尴尬事。

中国文化,历经了至少五千年的沉淀,时间的大浪早已将浮沙尽数淘去,能够留传给后人的无不是沉甸甸的金子,放着金子不捡而邯郸学步无疑是非常不智的行为。即使洋为中用,也仅限于借他山之石攻我之玉,其目的是为了把玉雕琢的更美,而不是直接拿石头当玉使。

综上所述,从理论上讲,本土企业打造企业文化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根。相信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早已看到了这一点,或者无意中去这么做了,亦有多篇去传统寻根的理论探索见诸期刊杂志。这些成功给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企业掌舵者明确的启发,于是,更多的成功事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见诸媒体。然而,不知企业文化为何物者,喊着企业文化口号而迷茫者,纠结于传统和现代之间者,主张西化而讽刺挖苦传统文化,甚至完全否定传统文化者仍大有人在。传统文化回归本位,得到应有的“名分”还任重道远,还需要呐喊者更众。

说到此处,难免有人会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看理论再华丽也如空中楼阁。没错,企业家都是实干家,那本人就以实例说服诸君。仅以本人浅薄的实践为例,晒一晒传统文化的智慧,当然,我也只是得了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的智慧中的一鳞半爪,但却在短时间内扭转了一个企业的命运。前因后果如下:

2009年,我受命任山东省轻工业设计院的院长,前因后果略去不表,但“临危受命”一词却足以概括当时情景。我接手时的设计院可以说已处于破产的边缘,债台高筑,拖欠职工工资,资产不良,资金周转不灵、人心涣散等所有的头疼的问题几乎都被我遇到了。

那么怎么办?拯救一家企业并不是一句空话就能实现的,我首先做的就是查找病根,就如同中医讲究标本兼治一样。我很快找到了造成困局的“病根”,那就是不良的企业文化。因为当时的设计院,无论从技术实力和资质情况来看在省级院里也是拥有一席之地的,在这个前提下经营不善可以说是很令人痛心的,而这也从反面证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道家思想 平面设计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225-01

“平面设计”在中国虽然是一个新名词,其实它已经走过了上千年的历史,现代平面设计是在古代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国的平面设计艺术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了宝贵的文化元素。创造的技法只是“骨架”,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哲学思想才是“灵魂”。没有“灵魂”的设计犹如行尸走肉。因此,中国的设计师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在设计中注入中国的文化和思想的内核。

1 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设计的影响

提到道家学说,人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老子的著作《道德经》,想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想到道家教我们如何养生,要求我们养成一种自然态度,潇洒地对待生活。那么,现代的平面设计可否用道家思想做指导,在这一传统哲学的观点中寻求创作的理念呢?要探讨这一问题,就要先看看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影响。

首先看看我国的园林设计。中国园林造型讲究因地而建、曲径幽通、朴素自然,轩窗生画,尺幅无心,这恰恰符合道家哲学思想中的“自然”与“自在”,而园林设计中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建筑空间与园林风景虚实渗透,使人足不出户,便能感受自然的亲切温馨,感悟宇宙的浩瀚无边。这正是道家思想在设计中的集中体现。

书画艺术也随处都可以见到道家思想的影子。我们能够从草书“狂圣”张旭和怀素的书法艺术作品中感受到一种“无己”“无功”“无名”的逍遥意境。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我们也能够看到“道常无为无不为,天下自正不欲静”的境界。中国画家追求深入对象自然本性,这也是艺术家心性与自然融合的过程。

2 运用道家思想解决东西文化的碰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文化交流已经成为新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思想被我们中国人所了解和熟知。曾有那么一段时间,中国的设计师在摒弃传统、参照西方模式重构体系和墨守成规、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中徘徊、迷惑,在为艺术作品到底为那一种审美方式指导而困惑不已。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原来东方和西方的审美文化并不冲突,因为道家思想本身就是包容万象的哲学。

西方人也意识到了道家思想的强大魅力。在20世纪初的几十年中,西方精神界甚至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道学热”。因此,在目前中国的设计领域,虽是参照西方的教学模式和发展方式,但是只有为设计注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作为内核,才能做到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中西合璧、有容乃大,换句话说,这样的设计作品才能在文化的碰撞点上立足,才能被各方所接受。

3 为现代平面设计注入道家思想的内核

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天灾人祸肆意横行。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于是,设计界掀起了绿色设计的狂潮。回过头来,人们突然发现,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道家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它倡导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的思想内涵,更是不断被国内外的设计师倾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香港设计师靳埭强极力主张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西方的设计理念之中,在他的设计中随处可见道家思想的痕迹。例如《自在》系列海报,“行也自在”“吃也自在”“坐也自在”“睡也自在”。意境中强调“天和”“人和”“心和”的和谐关系,以及庄子的逍遥观,并将它赋予审美的内涵,达到了一种高度的艺术境界。被誉为日本设计界的巨人的衫朴康平,在被问道“你有没有一生都笃信的哲学呢?”时,他的回答是,“有,中国的道家学说。”由此可见,在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的精髓,已经不仅仅是中国设计师的追求目标,更是全世界设计师的共识。

正如《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对道家文化与平面设计之间关系的探讨才刚刚开始,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也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与现代实际不相符合的内容。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批判的继承,批判的吸收。作为中国的平面设计师,我们更有责任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以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为精神内核,共同将我们中国的设计事业推向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 范曾.范曾自述[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 张光裕.老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3] 马恒均.庄子正宗[M].华夏出版社,2007.

[4]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5] 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范文6

笔者就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内容和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同道探讨。

1 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的内容

1.1 医德医风 祖国医学非常强调医德的重要性,“大医精诚”,精是医疗技术精湛;诚就是对医德医风的要求,没有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和敬业精神,专业技术就不可能达到精湛的水平。名老中医都是德艺双馨的大师,这也是中医工作者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的主要方面。焦树德老师是全国名老中医,他对中医药事业非常热爱,有强烈地民族自豪感和中医药自信心,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面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病患者时,焦树德老师经常激动地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此类疾病中医文献两千多年前就有记载,中医治疗疗效好,而且安全”。焦树德已八十三岁高龄,身体不太好,每天限制挂号,但当碰到外地患者就诊时,就格外放宽,给予其极大的方便。

这些都深深地感动了我,当自己面对繁忙的门诊工作,面对等待的患者,也毫无怨言,认真耐心地诊治每位患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名老中医的医德医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治学方法 名老中医的成功经验,和他们严谨的治学方法,是分不开的。他们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有很深的造诣,传统文化底蕴很深,中医理论根基扎实。在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上都下了一番苦功夫,熟谙原文,旁及各家,他们对中医经典思想的熟悉把握程度,是中青年中医所不及的。所以青年中医工作者要在读经典上补课,临床工作之余,多挤时间研读经典著作,养成读经典研修各家中医著作的好习惯,贵在坚持和不懈,同时在传统文化知识方面加大积累,不断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水平,密切联系临床实践,学以致用,带着临床问题去学习,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找闪光点,找创新点。比如,在学到《内经》中“胃不和卧不安”和“五脏主神”的理论后,笔者对治疗失眠有新的认识,根据病情选择使用半夏泻心汤和麻子仁丸加减,治疗兼有脾胃湿热、大便秘结的失眠患者,疗效提高。

1.3 学术经验 名老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学术经验。这些经验经历了实践的检验,是中医药学的宝贵的财富。青年中医工作者要把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学到手,继承下来,更好地为广大的患者服务。读到了《朱良春用药经验》,其中讲到利隔散治疗食道癌有疗效,在临床中治疗一位食道癌患者,在服用汤药的同时,配合使用了利隔散,(利隔散的组成:白僵蚕、蜂房、壁虎、全虫、锻赭石各三十克),患者服药五天后,一晚上吐出两块黄豆大小紫血块带粘液,此后患者吞咽困难有所缓解。

1.4 诊疗艺术 中医是一门集专业技术和人文艺术于一体的科学。名老中医在诊疗实践中,身临其境,面对患者,四诊合参,应用自如,出神入化。人们常说:治好病是本分,有患者才是本事。这本事就是诊疗艺术的体现。所以青年中医也要在诊疗艺术上下功夫,多临床,多实践,多总结,尽快提高。例如:薛伯寿教授在看病中,遇到一位巨结肠的患者,两次诊疗以后,效果不显,他就主动介绍患者到相关专科去治疗;再如,熊继柏教授诊疗患者时,强调单纯运用中医药方法;而王应麟老中医脉诊尤精,并注重诊法的创新。如此体现了名老中医严谨的科学态度,有所为有所不为,术有专攻的特征。名老中医以德载术,以术宏德,热爱中医,有强烈地事业心,和责任感。

2 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的方法

2.1 拜名师 能够亲自跟随名医学习,是非常幸运的事,耳闻目睹,潜移默化,可以从医德医风、治学方法、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诊疗艺术等方面全面系统学习。这样只是少数人有条件,得到机会,难以大批培养。

2.2 听讲座 全国名老中医经验学习班,和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中,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但由于时间短,内容少,很难整体把握某位名医学术思想和经验。

2.3 读书籍 现在有大量名老中医经验系列书籍,为青年中医工作者提供了可以学习的范本,认真阅读,细心体会,反复研习,临床验证,提炼学术思路,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切忌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贪多求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