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俗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俗的重要性

风俗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把握

罗雄岩撰写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提到:“所谓舞蹈的风格性,是指舞蹈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是一个舞蹈作品思想、形象形式特点的总和,也是该舞蹈区分于另外一种舞蹈的最显著的标志。”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的古国,同时也是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几乎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艺术风格的舞蹈,这些舞蹈保存着大量的古代生活的形象特征,也积淀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因素,成为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以从更深一层次的角度来说,我们今天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除了要掌握这门舞蹈艺术的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需要,这是每一个学习和从事艺术的人责任和义务。

在当前的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学生们在民族舞蹈的表演中,风格和情感的表现都是一样的,没有充分表现出该舞蹈的艺术特点,教师一遍遍的示范,学生一遍遍的模仿,最终只是学得了基本的动作,没有风格和情感可言。鉴于上述的教学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应当从“风格性”入手,运用民俗文化的学习、讨论和研究,对舞蹈动作进行剖析,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进行深入的体验,以启发学生内在的表演欲望,更好地区别和掌握各民族和各地区不同的风格和韵律,从而赋予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以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风格性”的把握

1.重视和学习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可谓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母体,没有漫长的丰厚的民俗文化的发展,也就没有民族民间舞蹈的出现。以往的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一开始就是某种舞蹈的动作训练,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动作要领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要知道舞蹈绝不仅仅是一门孤立的艺术,它的背后,有着与其相对应的舞蹈文化,包含着这个地区和民族的民族心态、民族审美、民族内涵等一切文化特征。我们要做的就是依靠这些文化产物,加深对于舞蹈的了解,展现出舞蹈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概。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的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这种讲解也是有一定要求的。首先讲解一定要准确和精炼,一个民族和地区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所以讲解一定要有针对性,选择和舞蹈联系最为密切的方面,同时也要有适当的示范动作。当然示范动作时一定要和讲解的内容相切合的,能够对于讲解起到解释的作用,给同学们以直观的展示。其次要讲究教学的方法,不能沿用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而是要重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深刻领会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了明确的认识,继而再把这种认识带到动作中去,才能达到二者的融会贯通。

2.善于剖析典型动作的由来

如果说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代表,那么舞蹈中的典型动作,则是民族民间舞蹈的代表,也是最能体现这种舞蹈风格的主要特征之一。所以说,要想让学生真正把握住舞蹈的风格,就要着重分析这些典型动作的由来,这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所在。拿藏族的舞蹈来说,这藏族舞蹈有着“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率特点,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呢,这是和藏族的传统文化及、地域环境分不开的。藏族人民一直信奉藏传佛教,在经常性的朝拜中,要做出俯身、叩头等动作,所以藏族锅庄舞中,常有一些去俯身低头的前倾动作。同时,地处雪域高原,这里的冬天十分寒冷,所以穿戴的衣物十分厚重,特别是厚厚的长靴子,直接影响到了小腿的活动。全身上下,只有胯关节和膝关节相对灵活一些,所以就有了藏族舞蹈中的坐跨和松腰的基本体态。又如傣族舞蹈中的“三道弯”的造型,因为傣族人民信奉小乘佛教,孔雀在小乘佛教中被视为灵物,三道弯就是模仿了孔雀在喝水时候的造型,以表现孔雀的飘逸和灵动。所以说,通过对一个典型动作的重点剖析,能够帮助同学们在本质上认识这种舞蹈,对于其风格的形成、发展和动作的来龙去脉等,有了清晰的认识,对于其风格的掌握也就加深了一步。

3.积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由劳动人民创作,并由劳动人民表演的,田野村寨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最佳舞台。如果离开了这种原生态的环境,对于舞蹈风格性的把握来说,就成了一个难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着同学们去想象当时该舞蹈表演时的场面,为同学们更好的把握舞蹈的风格,提供一个重要的辅助条件。

首先是课堂舞台化,很多教师和同学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台下练习上很多遍,不如台上正式表演一遍,这是因为一上了舞台,身着表演服装,在灯光、音响的衬托下,演员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起来,从而更够更深刻的展示出舞蹈作品的风格和内涵。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将课堂趋于舞台化,尽力让同学们有一种舞台表演的感觉。比如可以穿上独具特色的民族服装,以加深对于舞蹈风格的理解。在一种热烈的气氛之下,对于舞蹈特有的体态、动率特征,掌握起来就会容易许多。

其次是课堂的生活化。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模仿出该舞蹈表演时候的场景,让学生感受身处民间那种热闹的欢腾场面之中。如:在民间舞教学到尽兴时,学生可以喊一喊像藏族舞蹈的“拉索”,东北秧歌叫鼓时的“嘿嘿”声,这种能够提神、提劲的喊声,有助于抒发学生的感情,并把情绪推向。再如:在藏族民间舞教学过程中,舞蹈队型的编排可采用从右向左顺时针绕圈进行,动作以左方向为始,旋转以左转为主(这与宗教仪轨中“转经”的方向是一致的)。从而让学生感受藏族民间舞蹈蕴涵着的深层文化底蕴。

风俗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文化导入”问题

一、高校英Z专业口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和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相比,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高校根据英语专业各方面情况,单独设置了口语课程,口语课时明显多于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还聘请专门的外教或者高水平的中国教师展开口语教学。也就是说,英语专业学生拥有更好地英语学习环境,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地道的英语,口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同时,如何正确使用目的语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是英语专业以及非英语专业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正确使用单词、句型、语法,还需要综合考虑语境、个人感彩、对方文化背景等。在这一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不严而言,必须将其放在关键性位置。在口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利于英语专业学生准确理解说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使其和母语文化背景有效区分开,避免混为一谈,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培养专业学生英语思维,科学思考问题,巧妙利用单词、短语、语法等,科学表达自己自己的所思所想。“文化导入”还利于专业学生更好地说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准确把握和母语文化的异同点,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更好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将所学的英语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英语综合实践能力。

二、高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

(一)高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

1.习惯用语文化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习惯用语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关键性方面。由于英语国家各类电影、电视剧频繁出现,很多英语专业学生都将更多的课余时间花费到看英文版电影以及电视剧,来提高自身口语和听力能力。以《老友记》为例,这属于英语情景剧,和美国生活贴近,其中的美式日常用语地道而纯正,诙谐、幽默,能够很好地锻炼英语专业的听力以及口语。但其中很多特定场合意思却让学生匪夷所思,在相关字典中也无法找到该用语和剧情贴近的意思,极易误解用语意思。

2.地理风俗文化、词汇文化

在“文化导入”方面,地理风俗文化以及词汇文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地理风俗文化方面,这是英语专业口语课堂上极易忽视的重要方面,没有根据口语章节内容,进行合理化补充以及渗透,加上专业学生对这方面了解不多,极易误解对方意图,无法顺利和说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甚至闹出笑话。同时,在词汇文化方面,学生需要准确掌握修辞用法,比如,委婉语、转喻,这就需要准确把握对应的词汇文化,比如,“dark horse”,单从字面上说是“黑马”的意思,但在特定环境中不能这样理解,还有出人意料当选的人等意思,如果将其理解为“黑马”的意思,将和句子所表达的真实意思背离。

(二)优化方法

1.启发诱导法

在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全方位准确把握“文化导入”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要优化利用“文化导入”方法,科学导入文化。启发诱导法便是其中之一。在“文化导入”中,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已有的口语水平,尤其是对说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了解情况,进行针对性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启发诱导多样化作用。以“旅游”为例,在口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该章节内容,口语教学重点以及难点,巧设问题情景,层层递进,充分发挥诱导法多样化作用,有效展开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money”,巧妙导入相关文化,将重要英语国家的货币知识巧妙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比如,美元、英镑、纽币,尤其是注意事项,丰富英语口语教学内容,优化英语口语教学形式,帮助英语专业学生构建全新的英语国家货币框架体系,更好地进行这方面的语言交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英语口语教学现状,最大化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率以及质量。

2.查找修正法

在解决“文化导入”问题方面,教师要意识到查找修正法应用其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及时纠正所形成的错误认识。以“地理风俗文化”为例,在口语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让班级学生观看对应的英国地图,大致了解英国概貌以及各城市分布的具体情况,围绕关键性城市,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多样化途径了解这些重要城市所处位置、重大节日、风俗习惯等,完成布置的预习任务。在口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客观展现预习任务,教师只需要扮演好协作者、组织者等角色,客观评价各小组学生预习任务完成情况,给予肯定的同时,要根据他们存在的问题,优化利用查找修正法,纠正学生所形成的错误知识,进行合理化补充,使其全面、客观认识英国地理风俗文化,不断积累英语文化知识,为更好地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提供有利的保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英语专业以及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方面的区别,准确把握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口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优化利用启发诱导法、查找修正法等,科学导入英语国家文化。以此,确保英语专业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地理风俗文化、词汇文化等,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好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促进英语专业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时期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鹏飞.论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模式的实施境况及演绎佳境[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84-88.

[2]谢凌云.关于新课标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的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10):126-127.

[3]张玉姣,周养权.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重要性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4):203-204.

风俗的重要性范文3

摘 要 在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今天,法律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法律的滞后性特点导致法官在遇到很多新问题时不能单凭法律解决,当法律规则的硬性规定不能断案时,恰当地运用法律原则反而能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本文通过对公序良俗这一法律原则在当今法律界的运用状况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期促进法治发展。

 

关键词 公序良俗 法律原则 道德

作者简介:何雨芯,四川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诉讼法。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3-007-02

一、公序良俗概述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概念构成的,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外国民法典中有公序良俗的概念,我国《民法通则》中没有采用公序良俗的概念。《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该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民法通则没有明确规定,按照许多学者的理解,所谓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道德,就相当于“公序良俗”。按常人的通俗理解:公序良俗就是基本道德。

 

二、公序良俗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在当今诸多司法实践中,公序良俗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判案原则加以运用,法总是来源于社会发展又落后于社会发展,法律不是万能的,它或多或少有些漏洞,法律不能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所谓“徒法不足以行”。法律原则的运用相比于法律规则较灵活,它可以解决法律规则没有明确规定的难题,公序良俗作为民法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原则,现今被越来越多的法官重视与运用,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泸州“二奶”案简述:蒋某与黄某系夫妻关系。1990年7月,蒋某因继承父母遗产取得一处房产。1995年,因城市建设,该房被拆迁,拆迁单位补偿了另一套房子给蒋某,并以蒋某个人名义办理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1996年,黄某与张学英相识,便一直在外租房公开非法同居生活,2000年9月,黄某与蒋某将该房产以8万元的价格出售。2001年初,黄某因患肝癌病晚期住院治疗,黄某于2001年4月18日立下书面遗嘱,将其所得的住房补贴金、公积金、抚恤金和卖房所获款的一半计4万元及自己所用的手机一部,总计6万元的财产赠与“朋友”张学英所有,并经过公证。2001年4月22日,黄某因病去世,张学英为争遗产把被告蒋某告上了法庭。二审法院判决遗赠行为无效,张学英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

 

这个案件的判决颇受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是死者黄某身前的遗赠行为是否有效,法院判决无效的依据是该协议违背《民法通则》第七条的规定:内容违法的遗赠是无效的。但是很多人认为法院判决有误,黄某作为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遗赠又是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应该属于有效的法律行为。

 

笔者认为,法院的判决完全正确,这是公序良俗原则在实践中的合理运用。死者黄某与原告张学英长期非法同居,其行为违反了我国社会的道德标准,也违背了婚姻法关于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法律规定,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忠实,互相尊重。该遗赠的利益属于原告基于与死者非法关系所获得的非正当利益,其内容是违法的,《民法通则》规定:内容违反法律的民事行为无效。所以黄某的遗赠行为当然无效,自始无效。

 

三、公序良俗是一种道德

法律与道德在内容上存在着联系,近代以前,法律与道德高度重合,近现代法倾向于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化,逐步明确法律与道德的界限。但现实生活中和司法实践中,有的行为看似违法却归道德规范调整,有的行为看似符合道义却违反法律。法律与道德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泸州“二奶”案的判例让很多人持反对态度的原因之一就是死者的同居行为虽然违背道义,但因此而做出的遗赠行为还不至于违法,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其实不然,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当行为已经违背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时即已触犯了法律,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在此案例中法官依据《民法通则》第七条关于公诉良俗的明文规定来判决,是完全合理和合法的。当道德已经上升为法律,人们能做的就只有服从,不能违抗。

 

四、公序良俗是一种法律原则

成文法的滞后性决定了法官断案的拘束性,法官们宁愿选择运用成文法明文规定的符合常理的规则进行判决,也不会铤而走险运用没被用过的原则进行判决,而得出的结论恰恰甚至与规则相反。

 

公序良俗是民法领域的重要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组成部分,法律规范包括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那么,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法官断案怎样才能更好运用它们,使之更好的结合呢?二者的区别在于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出现在案件审理中,而法律原则的运用比较灵活,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有的时候两个相反地法律原则也可以出现在同一案件审理中;法律规则的规定明确具体,它明确规定了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行为人一旦违背就要承担责任,而法律原则的规定比较笼统和模糊,法官可以自由裁量,原则相比于规则更能给与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而法官因此而承受的压力也相对较大。法律原则的适用一般来说比较严格:只有穷尽法律规则,方可适用法律原则;如无更强理由,不得径行适用法律原则;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可以舍弃法律规则而适用法律原则。泸州“二奶”案的法官其实就是为了实现个案的正义而适用法律原则的,况且《民法通则》是《继承法》上位法,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这也是法官的“更强理由”。法律是服务于社会的,它总是来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所以法官在断案应更多的考虑到法律所带来的社会效果,而不是仅仅以法论法,以法用法。

五、展望

虽然越来越多的法官认识到公序良俗的重要性并且加以运用,但是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也有很多法官担心判决结果不能服众,在法律上也站不住脚,就避而远之了,归根到底,还是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公序良俗原则,只是笼统的规定民事行为不能违背道德,不能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并没有写上“公诉良俗”这四个大字。

 

笔者认为,公序良俗作为民法领域的重要原则应该更多的运用到司法实践之中:首先应该完善立法,《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都明确规定违背公诉良俗的法律行为无效。我国立法也应当规定公序良俗的具体内容,明确违背公诉良俗的法律后果;其次在司法上,必要的时候,法官应该全面充分考虑公诉良俗原则,并合理运用;最后应当广泛宣传道德

,弘扬善良风俗,普及相关教育,提升群众相关法律意识,使其认识到公序良俗的重要性和法定性。

 

每个人对善恶的理解不一样,每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不一样,公序良俗的运用也有弊端,这种因人而异的原则对于法官来说也是重大考验。我国在立法的同时也应该明确定义善良风俗,善良风俗的定义应当充分考虑文化历史,群众感情,道德良知等因素,它必须满足公认性,合法性和反复适用性。一般而言,危害国家公共安全,违反社会管理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侮辱他人人格尊严,破坏他人家庭关系等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不得确认为善良风俗。

 

公序良俗的运用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首先,它可以提高办案效率,法官可以用调解的办法,让当事人认识到事实违反道德大过于违反法律,节约办案成本;其次,它可以弥补法律漏洞,有的案件单靠法律解决不了,有的案件甚至没有对应的法律规定,比如说克隆人,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不能制造克隆人,但是以常人对克隆人的理解,它明显违反了道德风俗,法官完全可以运用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断案依据;最后,它是司法上的创新,提高了审判水平,随着法官的逐渐年轻化,公序良俗会被越来越多的法官所接受和运用,拓宽审判的思路,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官必须对这一原则有明晰的理解,不能夸大运用,片面强调法的自主性,忽视法的确定性,否则不但不能实现个案公平,反而对损害了法的权威。法官在价值判断时,必须尽充分的说理义务,把自己对案件的相关理解,尽可能的传达给当事人,做到判有所据,决有所依,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法律效果。

 

总之,中国的历史传统、基本国情和中国人的道德认知这些因素决定了公序良俗作为一个法律原则明确规定在法律中的急迫性以及合理运用这一原则的重要性。“有一百种法律,就有一百零一个案件”,法治社会离不开创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风俗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英汉习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245-02

引言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同时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发展受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又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而发展变化。语言的产生是不同地域的人群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自然产生和演化的结果,而作为语言精华的习语,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习语,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固定表达,是任何一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固定表达方式,因此更能反映不同地域两种语言的文化异同[1~2]。

翻译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一种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狭义的字面翻译;另一个是把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3]。简单地说,翻译即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所以特殊的文化内涵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翻译[4]。

两种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的交流。由于中英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造成了两种语言的差异,同时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所形成的不同风俗习惯也强烈地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在交际过程中,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两种人能否沟通,不仅取决于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和历史底蕴的理解。本文旨在通过对基于历史与风俗习惯所形成的文化差异的讨论,以研究其对英汉习语翻译的影响,从翻译的准确性和内涵对所处文化进行分析,探讨民族历史和文化在英汉翻译中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大量事例说明了不同历史与文化习惯对翻译的影响,以期通过此研究为英汉翻译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基于历史的英汉习语对比

翻译既能体现译本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性定位的过程,也能再现原文在新文化中得到认可的过程。只有在新的语境中有意识地为译本确定一个适当的历史性地位,才有可能使译本带给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读者相似的阅读和审美效果。

1.历史语境。翻译时“如果不和文本作者的历史性联系起来,文本就难以理解和解释;如果不和解释者本人的历史性联系起来,文本的理解也就失去了意义和目的”[5] 。在翻译方面,仅懂得单词、句子原意是不够的。只有对语义等后面的文化含义和历史背景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真正达到音、形、意三方面的翻译境界。而翻译时一旦忽略了语义的历史事实因素,翻译出来的东西会使人不知所云,至少会让人产生不必要的错觉[6]。如日本人在南京建立的一座旅店,英文叫Grand Hotel。如果译为“大旅馆”,也不算错,但没有与其历史相联系,没有任何感觉,南京地处江南,既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而现今译为“古南都”,则结合了音、形、意三方面,是最佳的选择。

2.历史制度。因为历史的原因,在汉语里变成了贬义词。但很多译者看到“bureaucracy”想当然翻译为“”。其实,“bureaucracy” 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最大贡献之一。这个词主要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从而实施任人唯贤的治国之道。西方直到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后才打破了封建社会的世袭制度,开始任人唯贤的人事制度。所以在西方这个词属于中性词,没有任何贬义。

3.历史事件。词义的历史变化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尤其是一些经历了特定历史事件后产生的新义的词,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反复推敲上下文,把握其中具体语境的含义。例如:You are not Robinson Crusoe,you are not alone,so don’t be so damned selfish.(又不是流落孤岛,与世隔绝的鲁滨逊,不要事事只为自己打算。)这里的鲁滨逊成了流落孤岛,与世隔绝的代表,译文顺其所指,通过补充说明,译出原文的风格。

另外,从基于历史事件的英汉成语中也可以发现,二者是有区别的。如汉语成语:“焚书坑儒”,“围魏救赵”,“完璧归赵”,“三顾茅庐”,“名落孙山”,“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过五关斩六将”等。英语成语:mask one’s batteries“掩盖敌意”,stick to one’s gun“坚持立场”,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cook one’s goose“自毁前程”等。在诸如上述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在了解了词语的来龙去脉和本土文化,才能更加准确地将其翻译,否则,即使翻译成其他语言,也会使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成语多为四字结构,偶有三字或多字组成,且动宾式或连谓式较多,大多用对偶形式,而英语中的短语都用动宾结构,并且这些来自于历史事实的短语都与人称有关,也就是说英语中或者说西方文化中更注重个人的功绩奉献,所以在动词和宾语之间都有表人的one’s。这也就是说我们在翻译汉语词汇时尽量运用人称指代,而英语翻译成汉语则更多用主动动词。

4.历史典故。基于历史典故的英汉谚语也是不相同的。如汉语词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三顾茅庐”、“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英语词语:When Greek meets Greek,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两雄相争,其斗必烈”,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有了好的开头,才有好的结果”等。因此就谚语来看,两种语言截然不同,汉语采用四字结构的对偶形式或押韵形式,字数很多或单独成句的情况较为少见,而汉语典故绝大多数为名词性词组,因而常在句中充当一个句子成分。英语典故除上述汉语典故的句法功能外,常可单独成句,往往都是独立完整的句子。

二、源于风俗习惯的英汉对比

1.生存环境。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因此,成语或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谚,如:“斩草除根”、“顺藤摸瓜”、“骨瘦如柴”、“草木皆兵”。再者,比喻花钱浪费,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喜欢航海,英语中出现大量有关航海的习语,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而在汉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如:plain sailing “一帆风顺”、still water run deep“静水流深”、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我们把“be left high and dry”翻译成“陷入困境”,把“all at sea”翻译成为“不知所措”等等。

中国农谚大多用四字成语,对仗工整,而英语中航海成语大多采用介词短语,词义也较浅显。因此,对于此类词语的翻译,译者应该充分了解习语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当地的自然、生活环境,以求翻译更加准确。

2.风俗习惯。英汉风俗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是东西方国家对于狗这种动物的态度[7]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大多数情况下,在汉语习语中都含有贬义,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年来,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常被作为宠物养起来,但其贬义形象却一直留存在汉文化中。而西方人把狗当做心爱的东西,对狗有着哀怜的情感。因为,狗既被他们视为人类的宠物、朋友或伴侣,同时也作狩猎之用,所以,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没有贬义。如luckydog“幸运儿”、topdog“最重要的人物”,而且常用狗来比喻人的行为。如The 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dog,“累极了”是dogtired。

另外在中国,亲属称谓词,诸如“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伯伯;叔叔;姨夫;姑父;大伯;舅舅”、“姨姨;姑姑”等十分具体且繁杂,这些都是因看重亲属关系的态度以及宗法制度和观念在汉族社会长久存在的客观现实。而这一套称谓,真正与英语对应的只有六个,即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儿子―son、女儿―daughter、丈夫―husband和妻子―wife,其余的则都不对应,如:哥哥;弟弟―brother、姐姐;妹妹―sister、伯伯;叔叔;舅舅―uncle、姨姨;姑姑―aunt。

因此,对于此类词语的翻译,译者应该充分认识风俗习惯在习语翻译中所处的地位,否则,经翻译后,词意可能会大相径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3.。宗教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英汉语言受的影响也较大。中国是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佛教对中国人的影响留传深远,人们相信有“佛主”保佑的一生。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如“借花献佛”、“鬼使神差”、“大慈大悲”等。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教的“玉皇大帝”、佛教的“阎王”,有“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西方国家均不存在。西方人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与此相关的习语也相继出现,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d be with you“上帝与你同在”、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咒语。

结语

一种语言的形象语言,往往最为生动最有特色的部分,而最常见的形象语言就是成语,谚语,俗语或习语。由于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像英语和汉语这样源远流长,表现力丰富的语言往往是利用形象来取得生动的效果。但英汉民族所处的地域不同,英汉语言的表现形式、词化程度及语义蕴涵度也有很大的差异。这样在翻译中,准确地翻译概念有时比翻译句子更难。所以,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研究时,要追求“音、形、意”三方面的“信、达、雅”,必须深入了解词义的历史背景和风俗特点,只有充分研究两种语言的风俗文化和历史因素以及词语的特定环境,才能使译语忠于原义,被读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伟强.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安阳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1):104-105.

[2]龙江华.文化比较及习语翻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69-72.

[3]邹白茹.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化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9-80.

[4]高玉兰.历史语境与翻译选词[J].山东外语教学,1999,(3):52-55.

[5]张今.文学翻译理论[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风俗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俄语教学;文化渗透;重要性;分析

近些年,随着我国与俄罗斯文化交流以及经济贸易的日渐频繁,社会对俄语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学习俄语的人也逐渐增加,俄语日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其作为一门小语种,具有复杂性以及严谨性的特点,学习和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俄语专业,但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普遍较低,在跨文化交流中,学生难以合理的运用语言知识实现有效沟通,其中影响教学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不了解俄罗斯的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因此,针对俄语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对提高俄语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一、俄语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的重要性

语言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交际工具,其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每种语言都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文化和知识载体。由于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想要实现准确、顺利以及无障碍的获取信息和思想交流,不仅要掌握语言,同时还要了解该民族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

在俄语学习中,如果学生缺乏对俄罗斯社会环境和民族文化的理解,那么就无法充分掌握俄语,例如中国人在看见朋友打招呼的时候,总是会说:你去哪?吃了吗?但是俄罗斯人在看见朋友之后,会用更加正式的早安或者晚安打招呼。如果在跨文化交流中,学生按照中国式问候与俄罗斯人交流,会引起对方的误会,以为对方想要邀请自己吃饭。因此,在俄语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当前俄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内容不统一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俄语选修课,但是俄语教材内容却并不统一,各所高校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大纲缺乏统一要求,在课时命题、参考资料以及教学内容方面,基本都是教师自行拟定。同时,很多高校所采用的俄语教材十分陈旧,没有进行及时更新,很多新词]有得到有效扩充,例如公务员、智囊团、电脑、鼠标以及网络等新生代词汇。

(二)高校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虽然很多高校设置了俄语选修课,但是高校对其重视程度却不够,一些高校基本是在大三或者大四才开设俄语选修课,课时设置基本为一周两学时,课时较少、开设时间晚,很多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而没有注重文化背景的渗透,学生学起来也是囫囵吞枣。同时,俄语与英语不同,由于学生从小就逐渐接触英语,并且通过电影、网络、故事书以及动画片等途径都可以实现英语学习,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背景更加熟悉。但是俄语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同时书本的有限知识难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俄罗斯民族文化,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俄语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环境严重不足,相比较英语专业,其具有语音室以及多媒体教室,但是俄语却缺乏类似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提高学生俄语基础能力的同时,渗透俄罗斯文化教育。

三、在俄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的相关措施

(一)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在俄语学习中,很多学生都是零起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教师作为学生俄语学习的领路人,要具备过硬的文化素质。首先,教师要科学应用俄语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在知识传授中适当的进行文化知识渗透,教师还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了解和掌握俄罗斯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拟真的情境下掌握俄罗斯民族文化。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通过视频直观的呈现给学生,让教学易懂、直接。最后,教师要注重隐性文化的渗透,将一些隐性文化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促使学生在网络中查找相关知识,扩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提高学生俄语素养

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俄语基础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俄语素养,并且将语言概念渗透到文化层次。在俄语教学中,语言学习和人文知识密不可分,教师要加强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有目的以及有意识的为学生开设俄罗斯风景名胜、音乐艺术、风土人情、伦理道德、宗教文化、刊物选读以及当代社会等沙龙、讲座和课程,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和方位透视俄罗斯社会。并且在具体事例中形成俄罗斯民族的思维方式,了解俄罗斯人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将语言知识融入到其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中,通过升华和透析实现语言的运用。

(三)鼓励学生参与到语言交际活动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俄语交际活动中,将书本与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俄语综合应用能力。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更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同时,中国学生也拥有更多的机会去外国进行工作和学习,这为学生提高自身的俄语应用能力提供了平台。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外事活动,例如“俄语沙龙”、“俄语角”等,与俄罗斯朋友、教师以及同学交往和对话,并且参与到跨文化交际中。

(四)激发学生俄语兴趣

兴趣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对俄语的兴趣。通过游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以及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手段,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去了解俄罗斯文化,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五)扩展学生俄罗斯文化视野

首先,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俄语实际应用能力,通过网络、书籍以及媒体了解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在课前做好预习,培养对俄语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参与一些俄罗斯民族的庆祝活动,进而了解其民族文化,例如东正教是俄罗斯的主要宗教,东正教的圣诞节时间与东欧教会存在差别。因此,俄罗斯的圣诞节的时间是一月七日。

四、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充分学好俄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文化导入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俄罗斯的风土民情以及悠久历史。在扩展文化视野的同时,强化学生的俄语语言,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苏建华.论中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技巧[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况莹.独立学院英语听说课堂中的文化习得策略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13.

[3]崔金平.情境教学在提高阶段“商务交际俄语”课堂上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4.

[4]高国翠.俄语(PKи)词汇概念的认知心理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5]阎清雯.电影文本的观念分析及其在对外俄语教学中的运用[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5.

风俗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高职英语;阅读焦虑;应对策略

一、英语阅读的重要性

1.阅读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

大量的阅读和练习帮助学生形成语感。阅读促使学生接触大量的阅读材料,从材料中了解讲英语的国家的风俗文化习惯,有利于学生的英语思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促使学生接触大量的阅读材料,从材料中了解讲英语的国家的风俗文化习惯,有利于学生的英语思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根据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只有大量信息的输入,才有信息的输出。因此老师的任务就是提供大量的阅读资料,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有所输出。信息的输入有两种,听力和阅读,但是听力是声音资料,转瞬即逝,很难捕捉到长时间的有效的存在,对学生信息的储存,加工和输出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阅读是书面的资料,学生可以一遍一遍的阅读,甚至查阅字典活资料,更有利于信息的储存,加工和输出。因此阅读比听力更有效。语感决定着英语的纯正与否。汉语中“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同样适用于英语,有时学生们会发现英语阅读中的一些资料很难理解,但是学生在阅读中却能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不知道选择这个原因。这就是语感的魅力,学生们早已深刻感受到。

2.阅读对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很有裨益。

单词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的单位,但是单纯词汇的识记效果不好,很快就会忘记,只有将词汇融入阅读资料中,在特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中识记更扎实,效果更好,避免了知识的割裂。

3.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风俗习惯。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文化是语言的载体,而阅读是了解西方文化风俗习的最好的途径。阅读能够提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和科技方面的材料。通过这些,学生能够提高英语学习,增加英语阅读经历,开阔了眼界,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和自信心增强。

二、引起阅读焦虑的原因

1.学生方面。

(1)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毕业于普通高中,而很大一部分学生毕业于职业高中,高中三年没有学习英语,只是职业高考时,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大量的背诵作文,其他的知识比较薄弱,因此升入大学后面对阅读无从下手,极易产生阅读焦虑,成绩的不理想让他们更不愿意接触英语,从而英语阅读越来越差。而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很多抱着上大学远离英语的想法或者高中时英语成绩就不好,而他们选择的专业不是英语,加上大学英语需要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而不是高中时的填鸭式教学,部分学生产生空虚感,无所适从,而将原来的英语忘记。

(2)缺乏阅读动机。中国现状决定了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英语证书,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是为了涨工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学习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知识,加强了解。

(3)缺乏自信。由于学生的基础和平时的成绩不是特别令人满意,所以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面对阅读材料,没有做题就感觉自己不如别人,自信是成功的关键也是阅读的关键。学生不愿上课被提问,怀疑自己的阅读能力,害怕犯错误,所以尽量上课时不表现。

2.教师方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而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教师课堂中的满堂灌,让学生们习惯于老师的信息输入,而不是自己主动寻找有效信息。很多学生认为,即使自己不阅读,教师也会进行课堂教学。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学生的年龄让他们的敏感度很高,老师无意的一句鼓励的话可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降低阅读焦虑,提高阅读成绩。

三、缓解阅读焦虑的策略

(1)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师在降低学生阅读焦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将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鼓励和正面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焦虑感的降低,阅读成绩的提高。

(2)创造一个相对焦虑感低的语言环境。教室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地方,因此教室环境对焦虑高低很重要。学生们害怕犯错误,害怕在同学们和老师面前犯错误,主张沉默是金的看法。这导致了学生更不愿参与教学互动,阅读焦虑水平增加,阅读成绩降低。课堂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一定的主动权,而不是一味的逐一翻译课文的句子,让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3)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根据学生英语水平,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感到自己还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增加阅读兴趣和自信心。根据阅读目的,将阅读材料分类;根据学生来自不同高中,将阅读材料分为两类。

(4)正确的考试态度。正确的考试态度对学生的阅读焦虑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多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面对考试,阅读焦虑值变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考试有个正确的态度。虽然考试时衡量学生学和教师教的一个方式,但不是唯一的评价方式。从考试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便下次考试取得良好成绩,增强自信心。

(5)学生的阅读策略。学会阅读遇到生僻单词时可以通过推测,构词法,略读,分析句子结构等等了解材料大体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