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

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范文1

自新会计制度颁布以后,学术论坛在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方面进行了崭新的研究与探讨。我国企业集团要想深入扩大阵营、要想使自身能够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财务管理模式转变落实。在新会计制度的指导下,在应用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角度上来说,企业要依据自身情况积极完成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完善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企业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是要跟着变化不断进步的,信息革命对我国的影响进一步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的影响也不断加深,国外优秀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对我国企业的管理方式上发生了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外国企业在管理上更加注重发挥人作为主体的意义,更加注重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的想法与观点,因此,在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中,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得到了广泛普及和应用。

一、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财务管理是指在确定企业整体和具体的目标前提下,对企业内部进行资产的购置、对企业资本的融通、对企业经营中现金流量的控制而进行的一系列财务活动。财务管理主要围绕企业的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来进行,其也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是企业处理财务关系、组织财务活动的基本财务工作。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三个主要特点:财务管理活动是一项综合性质的基本管理工作;财务管理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做出迅速灵活的反应;财务管理与企业各个领域的活动都具有紧密联系。财务管理是一项集合了资金规划、成本控制、费用管理、预算评估、投资筹划等一系列关于企业财务活动的综合性价值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资金运动。资金,作为企业的生存血液来说,资金流的强壮与否直接影响了企业规模的大小和经营业务的覆盖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财务管理是贯彻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之中,进行的财务管理活动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了企业的发展,并且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

二、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传统形式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

传统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在手段上偏向于刚性化和强制化,其主要有两种管理理论:第一种是集权式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在这种基本理论的引导下,子公司或者下属部门对财务的决策权、管理权以及控制权都很薄弱,集中掌握在集团财务管理部门,导致下属分支只拥有日常业务往来的决策权和简单的执行权,可以进行短期财务目标的调整和财务规划,以及对公司日常业务的经营管理权力。这种集权式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优点是实现了财务决策统一规划,使企业财务政策的落实效果很高,保证了企业内部的目标一致性和财务利益最大化,面对的市场风险以及财务风险都较低。但是也存在着相应的负面影响,比如过于集权式的财务管理很难发挥下属部门或者子公司的工作积极性,信息传递步骤较多比较困难,信息也很容易失真,最后容易造成决策不准、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及时的做出判断和反应。第二种是分权式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在分权管理基本理论的应用之下,子公司或者下属部门拥有很为宽松的财务决策权和管理权,对企业生产以及经营业务的财务控制都有很大的掌握范围。这样形式分权式理论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有利于部门业绩以及子公司业务效益的提高,在应对市场变化时也能很快做出决策和应对方案。但是,长期实行分权式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应用会使企业内部的可调剂资金短缺,资金链条的供应性能变差,资金的整体运作效率降低,进而加大了企业经营的财务风险。

(二)柔性形式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

相对于偏于刚性的传统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来说,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合理的避免了传统财务管理理论过于强硬和刚性的财务管理理论弊端。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就是在传统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人们的心理想法以及行为规律的研究,不同于强制色彩,采用非强制性的管理理念,从而成为更加具有以人为本、抓住特长的基本理论体系。可见这更加注重人的意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人性化精神得到了更高程度的发挥。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即财务组织的柔性化、财务能力的柔性化和财务活动的柔性化,其更加具备了双行性、灵活性和较强的机动性与适应性。这样的特点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指导企业能更加敏捷的应对供给需求、利率调整、金融波动等许多变故,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中更加灵活迅速的面对,并做出回应。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应用使企业能敏锐的洞察市场发展趋势,在财务信息的整合能运筹帷幄,并能准确及时的保证企业财务信息保密和通畅,为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健康、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三、比较分析财务管理基本理论

企业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就首先要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进行更新升级。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相对于刚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更加注重研究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规律,采用非强制式的管理方式,让人们对在心中产生信服力和依靠感。传统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表现比较体现在结构上,因此,对二者的表现分析要立足于各自代表的结构进行比较。传统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是层次结构,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是有机结构,下面针对结构表现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一)目标

传统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中的层次结构张扬单一目标主义,表现的目标特性是更加追求效率、稳定和连续性;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中的有机结构是建立了不断调整自身的多目标学习系统,发挥了创新、发展、解决问题的目标特性。

(二)权力

传统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中的层次结构在权力机制上体现了集中化和等级化,其权力来源是职位,实行的程序规则是多并且具体和成文的;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中的有机结构在权力机制上是分散化和网络化的,其权力来源是知识与专业特长,程序规则设定的较少,也不具体,或者设立之后往往没有成文规定。

(三)环境

传统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中的层次解结构在环境开放程度上较为封闭,旨在尽量减少环境的影响并力图降低管理的不稳定性,在管理活动上设立和更多的规范,明确分工,职能部门之间表现的相对独立;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有机结构的环境开放程度上较为开放,能够使用不同环境的影响并能及时应对环境的不稳定性,其财务管理活动的规范较少,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限不是非常明显,并且分工也常有重叠。

(四)决策

传统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中的决策机构是高层,权力也集中在企业高层人员手里,在进行决策计划的过程中体现了重复、固定和具体的特点,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由上级来解决,下属部门照章办事,体现了妥协与掩饰的性质;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突出的决策机构分散在整个组织之间,权力较为分散,其计划过程也很变化性,体现了较高的弹性和一般性质,出现问题时是由群体解决、因地制宜,表现了分明的对抗性和公开性。

(五)控制

传统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中的控制机构表现了等级制、具体化和短期性,对企业成员进行外部财务控制,同时强调外部的奖励和安全感,激励机制上是低水平的满足,运用企业激励X 理论观;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汇总的控制机构体现了交互作用,突出了控制目标的长期性和一般化,围绕的核心观点是长远的财务管理是自我控制,在激励机制上面强调对员工内在的奖励,激发员工的自我实现和新生,运用Y 理论观。

(六)结构

传统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结构的持久度是倾向于固定不变的,然而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结构的持久度是持续的、不断的适应新环境,财务管理的柔性方法表现在过去的程序化,主要是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益。

四、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应用时应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具体应用中,企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准确国家宏观环境原则

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时,企业要合理抓住国家提供的良好机会,在整体良好的财务管理理论的引导下,制定符合市场整体发展趋势的企业规划以及财务管理目标,顺应我国国情发展,这样能大大降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并且提升了企业的市场份额。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原则

首先,优化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环境,发挥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理论作用。在财务部门进行工作的同时,遵守基本理论中的权衡制约标准,建立相对应的监督部门,使得财务管理活动能够对应进行,让企业在日常的经营业务能够实现透明化。并且,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应用中的内控环节;其次,强化风险防范控制,实现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职能。结合当前的市场状况对自身企业发展策略进行分析,进一步强化企业对风险的防范机制,对生产经营总范围进行合理调节;接着,完善内部控制监督,实现内控的自我诊断。企业财务部门在统计和控制企业内部经济流动时要在传统办事形式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正视监督部门,并配合其工作,实现企业内部监督与会计事务所的外部监督共同行使,达到双重规范应用企业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目的。

(三)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结构原则

首先,健全战略财务风险管理基本理论体系。在应对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建立企业内部预警机制,提升风险意识,加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对机制,从而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体系选择的标准与目的;其次,调整企业的融资状况。企业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是要贯彻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之中,具体进行的财务管理活动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了企业的发展,并且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因此,要利用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提升企业信用机制,建设良好的融资信用体系,扩大企业的资金链条,为企业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道路。

五、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具体应用方式

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在财务管理科学的领域中是一个逐渐引起重视的新领域,在今后的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进一步贯彻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要求,才能更加科学和正确的引导很多工作的具体实行。

首先,应该在生产导向的过程中严密遵守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要求,按照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制定的结构整合标准,围绕内部的相关机构进行系统分化。主要是将市场客户作为整个工作开展的核心,这样变形成了由生产导向向市场导向的思想观念转变。

其次,把握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在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引导下,横向的组织结构形成的分权化更加有利于内部的组织协调,对于工作的正常稳定开展起到促进作用。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形成的前提就是组织结构需要由一般的纵向转变组织结构为横向组织结构。

最后,在整体经营理念中应用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现在很多企业的经营者或管理者都意识到人作为主体,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虽然财务管理活动的对象是资金,但是对人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柔性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讲求人是企业的主体,一个企业只有让每一个员工积极参与并投入到财务管理中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才能发挥真正的功效。同时,企业也要积极树立健康的企业形象,提升内部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为企业树立坚实的财务基础奠定了重要保障。

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范文2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企业面临着各方面的威胁和挑战,在其财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存在着企业财务风险,如何预防财务风险俨然成为近几年来全世界企业关注的焦点。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预防财务风险起到重要作用。

一、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理论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和种类

所谓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财务项目中,财务状况受各种难以预测和难以控制的不定因素所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得企业蒙受未知的损失。从广义上来说,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一些不可预测的未知因素而导致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无法达到预期财务收益,而可能遭受损失;从狭义上来说,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举债筹资风险,是由于企业向外借贷而造成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从本质上来说,企业财务风险体现在企业可能存在资金运动效益率降低和中断其发展的危机。

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繁多,不同的环境和阶段中,所存在的风险特征也就不同。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风险:一是投资风险,指投资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可能遭受的危机;二是筹资风险,指企业可能因无法偿还借入资金和股东收益的变化而遭受危机;三是资金回收风险,是指成品资金转变成结算资金和结算资金转变为货币资金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四是收益风险,是指可能只产生收益而不会蒙受损失,此种风险可进行预测。除此之外,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方式还有很多种,每一种企业财务风险都具有客观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和职能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指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分析,并加以判断,预防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旨在预防和减少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维持企业财务的运营。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如下:一是对企业将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其外部的环境以及企业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二是评价企业财务风险,深入了解发生此风险的概率和发生程度以及发生此风险后所产生的影响;三是探寻潜藏于企业发展中的财务危机,预测未来发生的事件所带来的风险;四是实现推测出风险结果,采取应对措施,减少和回避风险;五是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正在发生的风险危机,对已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补救,从而减少企业的损失。

二、财务预警系统的内涵和重要性

(一)财务预警系统的内涵

财务预警系统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它是用来监控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潜伏着的财务风险的,并实时跟进其财务风险。财务预警系统存在于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和有关的财务资料,熟练运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理论,选择比例分析,数据模型等方法,来探讨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向企业发出警报。财务预警系统是为预防企业可能遭受的财务风险而建的系统,通过设置重要的财务指标并观察其指标变化来完成预警作用。

(二)财务预警系统的重要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不断的寻求发展,想要获取更多的利润。然而在这样一个形势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每一个举措都需要谨慎决定,要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注重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构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企业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目前,从外部环境上来看,企业所要面临的竞争不仅是来自与本国内,还有各国企业的冲击,在这样一个状态下,企业必须有危机感,增加危机防范意识,使本企业能在市场中树立不倒。如此一来,企业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是势在必行的。从内部环境来看,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存在的风险逐渐增多,因此,企业必须能在风险发生前就做到预防,是企业能将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减到最小,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便能帮助企业达到这一目的。这是一个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是一个步伐越来越快的时代,尤为考验企业的应变能力和掌握新信息的速度了,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便能帮助企业根据最新的数据变化,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有利于企业掌握最新信息和数据,强化对信息的管理,有利于全面的对财务风险进行透彻分析并设置处理机制,有利于企业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应变能力提高,有利于企业能正确做出决策,减少企业蒙受的损失。

三、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为预防企业中的财务风险所构建的,是一个各种预警职能紧密相连,互相制约的体系。风险财务管理中最为复杂,最具综合性的管理活动便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了。构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必须对财务风险预警所在的环境进行仔细分析,要深入思考财务风险系统的结构构建,企业自身的风险环境和风险预警,决定了企业财务风险的职能,预警系统中的财务指标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要分析信息,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对财务风险做出预警。要将企业内部的信息与相关领域的市场信息进行对比,从而获取预警资料。在某种意义上,信息的采集对财务预警系统的运行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必须建立在健全的财务风险分析和处理机制上。此系统需要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特征,跟随企业发展的步伐。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要遵循动态化原则,让此系统具有及时性,有效性和能进行自我修复。

四、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下,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无法避免,只能在风险发生前进行有效的预防,从而减少企业的损失。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系统显示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依据,使其能做出正确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王芳.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2]韩学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预警系统研究[J].管理学家,2010,(12)

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范文3

[关键词]财务财务职能财务本质财务目标

一、企业财务及财务职能

财务,也即财务活动,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产生的特定经济关系的统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是财务活动的基本细胞,企业资金从货币资金开始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不断循环往复,包括资金筹集、投放、耗费、收入及分配五个方面的经济内容。同时在复杂而规律的运转过程中也形成了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的各种财务关系。财务职能是指企业财务在运行中所固有的功能。财务的职能源于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表现为筹资、用资、耗资、分配等过程中的管理职能,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传统的财务职能理论在引入产权思想后,以财务分层理论为基础,从财务管理主体(所有者和经营者)角度来研究财务职能更具科学性。从该角度定义的财务职能更倾向于使所有者和经营者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共同进行的财务管理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把所有者的财务职能定义为决策、监督、调控,经营者的财务职能为组织、协调和控制。“二权分立”更好地使财务职能得以迅速实现,提高了效率。

二、财务职能及相关概念

1.财务本质及财务职能。财务本质是关于财务工作实践具有根本规定性的范畴,是对财务对象、财务属性、财务职能、财务特征的高度概括。财务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的资金如何运动,如何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财务本质和职能有机联系在一起。财务本质决定财务职能,财务职能是财务本质的具体体现。

2.财务目标与财务职能。财务目标是财务管理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它不仅统领财务应用理论,而且还是联系财务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纽带。而财务职能是由财务本质所决定的,其内涵是如何实施财务管理,高效地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财务管理达到其目标的前提,有了明确的职能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

3.财务环境与财务职能。财务环境是企业从事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所处的特定时间和空间。财务环境既包括企业理财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管理体制、经营组织形式、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水平等微观环境。就所有企业来说,其宏观财务环境是相同的,但每一个企业的微观财务环境则是千差万别。企业财务职能的发挥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并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对于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也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三、企业财务职能拓展

财务职能与财务本质、财务环境、财务目标等均属财务基础理论问题。因此伴随着财务环境的变化、内涵的丰富和目标管理、价值管理等管理理论的发展,财务的职能在决策、监督、调控、组织、协调和控制基础上,必然要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使财务的职能完成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由生产管理转向风险管理、由面向过去转变为面向未来,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1.资本运营、资源配置职能。资本运营、资源配置职能是伴随企业的宏观管理理念而出现的,通常和企业的战略管理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运营,将本企业的各类资本和资源与其它企业的资本进行流动与重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重组,使企业的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提高资本运营效率的目标,实现自有资本的不断增值。比如,通过资产和债务重组、资产股权置换,以及资产剥离等形式,盘活不良资产,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产质量;通过买壳上市达到整合企业资源、降低成本、迅速上市筹集资金等目的。企业还可以进行并购重组,壮大公司的规模和实力,实现产业结构的日趋合理;或进入新兴行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或达到规模经营,实现经营协同、管理协同、财务协同和价值协同共赢。

2.财务分析预测职能。现有的财务分析职能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合理运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去分析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有关资料并得到相关结论。经过扩展的财务职能需要企业从两个方面进行财务预测分析,一方面运用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了解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成长能力等;另一方面运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等进行企业综合财务分析,运用计量学和模糊数学的思想工具,综合剖析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确实可行的弥补措施,减少企业的风险。财务预测分析除了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了解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外,更主要是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降低决策的盲目性,提高数据的精确性,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提供保证。

3.财务信息服务职能。信息时代,客观上要求企业的财务职能具备财务信息的收集、储备、处理和服务职能。目前,国内许多企业信息化管理落后,财务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此外,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也导致了虚假信息大量泛滥,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保证有价值的信息能在系统内部实现资源共享,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支撑和服务。

4.财务风险管理职能。财务风险是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在行使财务风险控制职能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笔者认为,企业应该依托财务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对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等预警指标的

计算、分析和识别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投资风险等,恰当评估所面临风险的发生概率、风险强度、风险分布、将来可能造成的损失,积极构想回避、转移或分散风险等风险防范和控制方案,加强风险防范,将可能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达到以最小的成本来保障最大收益的目的,增强企业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财务职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对财务职能的研究应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多方位、多角度去把握,把它和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联系起来,和财务的其他基本理论联系起来,这样财务职能界定才会更科学、更有利于它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范文4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

前言

作为一种资本运营方式,企业并购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随着西方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并购也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我国企业并购的历史较短,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并购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企业并购在促进我国企业转化经营机制,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本运营方式,企业并购也逐步被我国企业所接受和采用,并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基本理论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定义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指并购融资以及资本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财务危机,甚至导致破产的可能性,或者是在一定时期内,为并购融资或因兼并背负债务,而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特性

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综合性

企业并购活动是一个涉及到多个环节的复杂的资本运营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分离,有相互作用,甚至出现交叉。

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前后关联性

在某一个环节发生的财务风险也会引起下一环节的财务风险,导致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连锁反应。

3、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动态性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影响强度都是不断变化的,这也就要求其管理和防范必须采用动态方式。

4、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可控性

我们可以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比如提高信息处理质量、采取科学决策机制、运用科学控制手段来予以控制的。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

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财务风险

在企业并购中,并购的成交价格是并购双方关注的核心问题。而确定成交价格的关键又在于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在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实施价值评估过程中,由于并购战略的差异、评估信息的制约以及评估方法的选择等因素的影响,会使得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出现偏差,这种偏差会引发并购企业的财务损失。

2、融资财务风险

在企业并购实施中,并购活动要涉及到融资和支付两个环节,融资和支付方式的选择都会给并购企业带来财务损失的可能性。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资金来源风险,主要包括融资安排风险和融资机构风险。具体来讲,比如融资方式是否符合并购动机,资金在数量和时间上能否保证并购需要,融资结构是否合理等。

3、运营整合风险

企业实施并购后,还需要进行并购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并购企业面临财务整合风险。在并购整合过程中,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决策者失误性决策而给并购企业造成财务损失的可能性。二是由于企业内部财务组织的差异,或者财务运作的缺陷,而导致并购企业发生财务损失的可能性。

二、案例分析

(一)并购背景

联想集团,全称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最大的IT企业。其主要因为是生产和销售台式电脑、笔记本、手机、服务器和外设产品等。联想集团目前年产量约500万台,员工总数一万余人,1994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总市值为202亿港元。

IBM,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个人电脑事业部主要从事笔记本、台式计算机、服务器、外设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约有9500名员工。在IBM总销售额中,个人电脑事业部的销售额约占10%。在全球PC市场上,IBM以5.2%的市场占有率排在戴尔和惠普之后,位居第三。尽管如此,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利润连续亏损,给IBM利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IBM打算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希望能够妥善处理其个人电脑业务。

与此同时,联想面临着戴尔、惠普全球最大的两个厂商及国内众多中小品牌的激烈竞争,营业额、利润的停滞不前,严重困扰着一直追求发展的联想管理层。出于联想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国际化战略的需要以及追求巨大的协同效应等方面的考虑,联想决定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

(二)并购要点

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台式机业务和笔记本业务(personal computer division, PCD),打造全球第三大PC企业。本文拟结合联想此次并购案例,分析其并购活动中的财务风险。根据收购交易条款,联想支付给IBM的收购金额为12.5亿美元,其中包括现金6.5亿美元,股权转让6亿美元,另外还需承担IBM5亿美元债务。联想PC的合并年收入将达约130亿美元,年销售PC约为1400万台。IBM与联想将结成独特的营销与服务联盟,联想的PC将通过IBM遍布世界的分销网络进行销售。新联想将成为IBM首选的个人电脑供应商,而IBM也将继续为中小型企业客户提供各种端到端的集成IT解决方案。

(三)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分析

本文通过网上查阅,收集了2004年美国IT业八家大公司的市盈率,根据ValueLine网站给出的数据,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收益大概是5.26+10+2=17.26亿美元的价值,而联想为此付出了17.5亿美元的成本。由此可见,联想在并购过程中并没有过高估计IBM个人电脑业务的价值。

2、融资风险分析

联想收购IBMPC业务所采取的支付方式是混合支付方式,收购的实际交易金额中有6.5亿美元是现金支付,另外6亿美元是股权转让,还有5亿美元债务承担。根据与IBM签订了的协议,联想从2005年第二季度起,支付给IBM服务费用7.05亿美元,分为2.85亿美元,2.23亿美元和1.97亿美元三次支付。收购完成半年之后,联想引入GeneralAtlantic、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及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等投资公司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之后联想集团斥资1.52亿美元回购此前向IBM发行的4.357亿股超额无投票权股份,IBM在联想的持股量,由18.9%下降到13.4%。回购股份未影响公司财政状况,融资风险成功化解,联想和IBM实现双赢。

3、运营整合风险分析

跨国并购的七七定律认为,70%的并购没有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其中70%的并购失败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也面临着文化整合的巨大风险。新联想采取了一些措施,确保公司国际化的顺利进行,比如留任了IBM的PCD总经理;总部迁往美国纽约;规范新公司内部沟通的国际语言等。在人事政策方面,维持“一企两薪制”,原IBM员工的薪酬在3年内不变,留住企业关键人才;在经销商和客户方面,联想展开了与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经销商和客户的深度交流。想方设法保留了IBMPCD的渠道和客户。从目前的情况看,联想并购后在整合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上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文化方面的整合。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度量模型应用

根据模糊决策方法,建立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等级评价模型:B=A・R

其中B为评估风险最终得数,R为风险等级评估矩阵,A为权重矩阵。R=[X,Y,Z]T,A=[ax,ay,az],ax,ay,az分别为X,Y,Z的权重,且ax+ay+az=1。

针对联想并购行为,运用该财务风险度量模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财务风险分析,经20位专家对此次并购活动财务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德尔菲法确定指标和权重数据,可知:

X=AX・[X1,X2,X3]T=3.3325

Y=AY・[Y1,Y2,Y3]T==2.7275

Z=AZ・[Z1,Z2,Z3]T=[0.35,0.35,0.3]・[2.8,2.75,2.7]T=2.7525

R=[X,Y,Z]T=[3.3325,2.7275,2.7572]T,A=[ax,ay,az]=[0.4,0.3,0.3]

B=A・R≈2.98

通过度量模型可以得出结论,联想并购财务风险等级为2.98,属于一般风险。通过二级评判指标向量进一步深入分析可知:该次并购活动,融资风险和整合风险属于一般风险,目标企业定价风险高于一般风险为3.33。导致目标定价风险偏高的主要因素是利润预测和贴现系数的选择。同时,虽然融资风险整体一般,但是从分析过程可以看出决定其大小的指标中资本结构的合理性风险较其它两项风险明显偏大。综合以上分析结果,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在此次并购中产生风险较大的利润预测、贴现系数选择和资本结构合理性确定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规避风险。

结束语

并购是资本运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现代企业扩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并购过程中也可能隐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并购中必须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并审慎分析,采取合理途径稳妥解决。我国目前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的研究并不深入,不利于我国企业在世界并购浪潮中获取核心竞争力,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和国有资产的优化。我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浪潮,对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加以重视,对保证并购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我国企业并购效率,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岳芳.对企业并购活动中财务问题的思考[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3)

[2]屠巧平.杠杆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控制[J].经济经纬,2002,(03)

[3]陈莉.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财会研究,2008,(19)

[4]王敏.财务风险刍议[J].工业会计,2001,(08)

[5]孙涛.公司并购中目标公司定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6]史佳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汤谷良.企业重组与改制的财务设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8]陈珠明,赵永伟.企业并购:成本收益与价值评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9]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0]张秋生,王东.企业兼并与收购[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11]惠金礼.并购中财务整合的内容及风险分析[J].会计之友,2006(8):54-55

[12]初叶萍,胡艳.企业并购风险识别及决策支持系统的初步框架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5):74-75

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环境;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20世纪新时代科技技术全面发展,互联网金融逐渐地深入企业发展中,帮助企业增加借贷,实现网络平台的业务推展。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财务金融平台,例如P2P网贷平台、各类网上理财平台、电子商务银行、网上基金、众筹平台、数字化货币等相关业务也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企业来讲,这样的多元化方式可以促进其不断发展与壮大。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风险也非常大。因此对企业来说,必要的财务风险识别与应对,对其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才能帮助企业进行长远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1.财务风险更加突出

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企业竞争十分激烈,企业之间实现并购和解散的频率大大加大,改变了传统企业的发展模式。由于新技术条件下,企业已经不同于传统财务的核算体系,运用电子货币、行为数据和现有数据等方式逐渐融入到企业会计核算中,所以新形势下会计的核算必须考虑到货币计量假设,全面考虑财务风险所呈现的许多不确定性。

2.法律风险加大

从风险角度来看,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企业业务涉及的风险也随之加大,很容易会触及到法律的误区,进而引发系统性的财务风险。虽然我国在法治建设上,加强了互联网金融链上的监管力度,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短期内难以改变互联网金融中一些存在的状态,例如企业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状态常常会出现在互联网中。缺乏金融法律市场监管,以及相关法律法制建设的维护,这样就无法有效地进行相关业务属性的规范化,以及监管力度的加强。

二、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识别

1.互联网模式下,企业内部风险控制较弱

企业的发展属于市场产物,应该具备相对应的政策保护,还要在法律机制与管理体系方面加强完善。互联网模式下,企业面临的风险与威胁因素更大更多,改变了传统方式下企业经营方式与理念,加之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得不到有效的加强,相关风险机制的建设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就形成了互联网模式下企业风险控制较弱的特点。

2.企业受到监管力度薄弱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企业融资方式更多样,但互联网金融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现阶段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监管和法律约束规范上,没有形成完善的统一机制。今日互联网金融行业缺乏相对应的完善规范体制。该行业的门槛和行业规范化需要加强,同时互联网金融面临着国家法律政策威胁风险,相关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法律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体系急需构建,因为新模式下存在着各种金融违约风险问题。所以企业监管力度要不断的加强,避免一些违约成本。

3.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

目前,由于我国信用体系中互联网模式项目尚不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尚不规范,导致互联网金融在进入市场中的门槛较低,同时又缺乏一定的监管监督机制,导致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违法乱纪行为的现象较多,产生了一些金融犯罪现象。例如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贷平台进行非法集资,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比如一些“跑路”事件频繁发生,使得企业发展存在着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黑客的存在,使得互联网金融常常会受到巨大的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

首先,要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建立企业内部防范规章制度,优化管理过程中的流程。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坚持各个层次的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逐步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专门化和专业化。系统化完善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监控体制,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过程监督考核机制建设。其次,可以建立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完善的审计制度,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企业可以授权内部审计监督机构,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也可以运用第三方审计监督平台进行审计监督,构建较为完善的审计监督系统。最后,要注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现财务风险的核算体系建设,加强风险分析与防范,可以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加强经营管理决策,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价。应在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的过程中注重财务风险的防范,提出较为完善的风险管控监督机制,加强管控措施建设,加强针对互联网金融的财务风险防范分析,在发展中注重企业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四、结语

总之,互联网模式下,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互联网金融更是一把机遇与挑战的双刃剑。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时代信息技术革命下的新型产物,能够改变传统金融业的发展模式,逐步地实现互联网模式下的创新,逐步激发新的社会生产力方式,改变传统的经营发展理念,建立全新的互联网模式,当然,伴随着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其中发展中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也不容忽视。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这会计核算系统的变化与创新,因此我们要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与完善,才能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天然.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6).

[2]戴宙松,黄博.P2P网贷平台相关会计处理探讨[J].会计实务,2015(12).

[3]吴东才.企业涉互网金融业务的会计处理[J].财会月刊,2015(10).

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范文6

关键词: Z-score 模型 汽车行业 上市公司 财务预警

一、引言

在加入WTO的十余年里,我国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和大量外资企业的不断涌入,使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企业开始面临经营困境。加之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些企业遭受重创甚至破产。笔者认为,企业面临经营危机一方面受外部宏观因素的影响,如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等;另一方面受企业自身因素制约,其中财务风险是导致经营危机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企业中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是十分必要的。截至2012年底,我国上市公司总数为2 494家,市值约22.91万亿元,但是在许多上市公司中,仍然存在着内部经营管理不完善、缺乏风险危机意识等现象,造成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甚至面临破产等境况。虽然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已给一些出现财务危机状况的上市公司以警示,但起到的预警作用不如预期的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分行业的财务风险研究将成为一种趋势。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特点是产业链长,产业相关度高,就业范围广,在出口和投资放缓的情况下,是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所以汽车行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加强对汽车行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可以及早捕捉到汽车行业的隐患和重大风险,及早发现行业出现财务危机的信号,从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汽车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确保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Z-score 模型概述

(一)Z-score 模型基本理论

Z-score 模型是由美国教授Altman(1968)提出的一种多变量的财务预警模型,这种模型采用的是财务比率分析法,将企业常用财务比率按流动性、获利能力、财务杠杆、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分类,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从22个变量指标中选取5个关键指标,并以1946年至1965 年期间33 家破产公司和33 家非破产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得出了Z-score 模型。其判别函数为:Z=1.2X1+1.4X2+3.3X3+0.6X4+0.999X5

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总额;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

=(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产总额;

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

=(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资产总额;

X4=股东权益合计/负债合计

=(每股市价×流通股股数+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股数)/ 负债合计;

X5=营业收入/资产总额。

在Z-score模型中,Altman提出了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1)当企业的Z≥2.675时,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运行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2)当企业的1.81

(二)Z-score模型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运用的理论可行性

笔者认为,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运用Z-score模型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理论上具有可行性。第一,Z-score模型是Altman教授以上市公司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提出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上市公司汽车行业,汽车行业属于制造业,从研究对象来看具有可行性。第二,在数据选取上,模型的数据均从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定期财务报告中获取,期末股票市价能从各类炒股软件中查找,研究数据获取也具有可行性。第三,Z-score模型采用的多变量分析法,能综合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克服了单变量模型对于同一公司不同指标分析得出不同结果的状况,能够较有效地预测财务风险。相对于Logit判别分析法、Probit判别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Z-score模型具有模型简单、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所以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运用Z-score模型理论上是可行的。

三、Z-score模型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适用性检验

(一)实验假设、样本及数据选取

实验假设:Z-score模型是用来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的模型,本文假设ST公司具有较大的财务风险,其Z值应小于等于1.81,而其他非ST公司Z值应大于1.81。用以检验Z-score模型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适用性。

样本及数据选取:本文以大智慧软件汽车类为分类标准,以其类别中100家公司为样本容量,选取3家ST公司为第一组,再随机抽取10家非ST公司为第二组,各数据均来自巨潮资讯网(.cn)。

(二)指标计算

本文运用Excel 工作表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第一组3家ST汽车行业上市公司2009-2011年Z值统计表(见表1)和第二组10家非ST汽车行业上市公司2009-2011年Z值统计表(见表2)。

(三)实证结果

通过对表1、表2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表3和表4的结果。

对于ST组2011年的预测准确率为100%,2010年的预测准确率为66.67%,2009年的预测准确率为66.67%。Altman教授在提出Z-score模型时,指出该模型在判断企业破产前一年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5%,在破产前两年的预测准确率为72%,而第三年以上的预测准确率降到48%。因为我国证券市场与美国证券市场不同,模型提出距现在已四十多年,且把模型运用到了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与Altman教授模型样本为各行业也有差别,所以判断企业破产的预测准确率与Altman教授指出的预测准确率存在差异是无法避免的。只要这个预测准确率在合理范围内,我们就可以认为此模型适用于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从表3的结果看,各年的预测准确率基本在合理的区间内,与Altman教授指出的预测准确率差距也较小,数据较为理想,即在判断我国ST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具有财务风险时此模型具有适用性。在ST组中,由于样本量过小,只有3家为认定的特别处理公司,所以当只要有一家ST汽车行业上市公司Z值较大时,计算出来的预测准确率比重就会大大下降,进而使得出的预测准确率与Altman教授提出的预测准确率略有不同。

从表4中可以看出,2011年非ST公司Z值预测准确率为80%,2010年预测准确率为90%,2009年预测准确率为90%。相比Altman教授提出Z-score模型判断企业破产前一年的预测准确率为95%而言,2011年Z值的预测准确率略低,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可能受样本误差影响外还存在多种因素,如可能受子行业因素影响。虽然本文中以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规避了行业特性差异,但是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包括范围广,分为汽车整车、汽车零配件等不同子行业,子行业间的差距较大,也会使Z值有所不同。

把ST组和非ST组每个样本计算出三年平均Z值进行表5的临界值统计分析,得出ST组有66.67%的Z值小于等于1.81,非ST组三年平均Z值均大于1.81。从Z值数值角度分析得出Altman教授提出Z-score模型适用于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

综上,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证角度看,笔者认为Z-score模型均可用于对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预警。

四、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实证分析

以大智慧软件汽车类为分类标准,除去第一组ST的3家公司和第二组非ST的10家公司,从样本中随机抽取了30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这30家上市公司2011年的Z值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在这30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中,2011年Z值大于2.675的有17家,所占比重为56.66%;Z值大于1.81小于2.675的有11家,所占比重为36.67%;Z值小于1.81的有2家,所占比重为6.67%。按照Altman教授提出Z-score模型的企业破产的临界值来看,江铃汽车(000550)等17家公司财务状况运行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万向钱潮(000559)等11家公司则处于“灰色地带”,公司财务可能不稳定;亚星客车(600213)、北方股份(600262)则可能存在很大的财务危机,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大。

五、结论

本文尝试将Altman教授提出的Z-score模型用于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预警,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证明模型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具有良好效果。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得出我国2011年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有一半以上财务状况良好,破产的可能性较小;小部分公司处于“灰色地带”,个别公司财务状况欠佳,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大。2011年受国家宏观调控、优惠政策相继退出和限购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行业整体产销量有所下降,一些公司处于“灰色地带”也是正常现象。对于这些存在财务风险的公司,经营者应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强日常财务管理以使公司尽快摆脱财务困境。

参考文献:

1.Altman I Edward.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Journal of Finance,1968,(9).

2.王永生,李洁.Z-score预警模型的研究与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