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力思维能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观察力思维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观察力思维能力

观察力思维能力范文1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数学思维 数学观察能力

教育部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了“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要给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数学学习中的观察是人们对事物或问题的特征通过视觉获取信息,运用思维辨认其形式、结构和数量关系,从而发现某些数学规律和性质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是把观察作为认识的基础,作为思想的触觉,对学生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迁移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多种能力综合培养,具备比较完整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以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认知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探究认知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素质教育目的,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结合我们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激起学生探求知识、学习观察的兴趣和欲望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良好的观察兴趣和欲望,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活动中往往伴着积极愉快的情绪,从而把注意力长时间指向集中于学习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和力量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充分调动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课前、课上、课后就要多创造条件给学生观察的机会,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几何》第一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公理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从上海到广州,可以乘火车,路程约1811公里;也可以坐轮船,航程1690公里;还可以乘坐飞机,行程1200公里,为什么坐飞机路程最短?因为陆路或水路交通受地形、水情的限制,路线弯弯曲曲,而飞机在空中飞行,所受条件限制较少,一般情况下是沿直线前进的,所以坐飞机的路程最短。丝瓜、牵牛花的茎细弱而蔓长,为采取阳光,它们攀附在近似于圆柱体的树干上,如果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就得到一个长方形,而茎蔓缠绕的轨迹则是这长方形的对角线。由此可知,“在连结的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这个真理渗透在大千世界,不仅为人类所承认,就连一般的动植物也要遵循,使他们感到数学“真神奇”。油然而生的好奇心又使学生对观察具有浓厚的兴趣,促进他们进一步观察,寻求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的观察由无意观察逐步向有意观察过渡,培养了观察的持久性。

二、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观察模式、方法

思维通常是从观察教学对象开始,结合运用其他方式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数学观察,无论是图形的识别、数据之间关系的把握,还是基本规律的发现、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认真、仔细的观察。观察、发现是学会数学思维的过程中必需的、第一位的方法。而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在心理缺乏观察事物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掌握知识经验的水平上缺乏观察的能力和数学教学的特点,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教学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用眼睛观察、欣赏同类型题的变化,保证观察的正确性。

1、引导学生用“联系”的哲学观点观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数学不仅仅是数理间的关系,还与其他学科具有紧密的知识联系。我们在进行数学观察时,要注重把政治教学中有关哲学思辩的思想和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和发散学生思维模式。比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的整体的同时,还应观察其部分的特点,从整体看部分,从部分中把握整体,这样,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使解题简化。

例:计算 1+2+3+…+100

许多学生一看到题就将数一个一个累加,当然能够算出结果,但比较麻烦。此时可以启发学生去观察思维,会发现它们隐含的规律,1+100=101,2+99=101,3+98=101……如此类推一共有50个101,两者相乘,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

2、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性观察思维,寻求多样解题途径

发散性观察思维,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多样性的数量、数理关系中发现数量、数理演变的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有些数学题,教师可以对例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的演变,调换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指导学生经过一题多变的观察和思考,在解题过程中开阔思路, 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办法总比问题多”。这就是我们数学教育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可以在人生观、世界观方面同样具有教育的意义和优势。

例1.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35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n-2)·180=135o·n,解之得n=8,这个多边数是8

变式1 已知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1080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变式2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是8,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 以上两变式的解法都用原例同一关系式,解法略。

变式3 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外角是450,求这个正多边形内角和。

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而它的每个外角都等于450,则n·450=3600 n=8

变式4 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与某一个外角的度数总和为11800,求此多边形的边数。

解:设这个多边形为n边形,且这个外角为x度,则00<x<1800,依题意得

(n-2)·1800+x=11800,即(n-2)1800=11800-x

由于左边是1800的整数倍,故11800-x也必是1800的整数倍。即11800-x=n·1800(n为自然数),故x必是11800÷1800的余数11800÷1800=8……1000

x=1000,由(n-2)1800=11800-1000,得n=8

以上变式从不同角度调换例题的题设和结论,解法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依据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公式,这样教学,为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使学生的知识在更广阔的领域内进行循环,观察的灵活性得以培养和训练,在突破学生定向性思维模式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3、引导学生寓观察分析中学会探索数理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人们难以对客观事物全部、清晰地认知,只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感知对象,在知识发现的过程中,需要对事物进行表面的和深入的,整体的和部分的,顺向的和逆向的多方面的观察,寻求规律。比如,有这样一道题:

观察下面式子,根据你得到的规律回答。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则 (2n个1,n个2)的值是_________

在从具体事例概括出定义的观察时,要注意寻找它们共同的本质属性,在从特殊现象过渡到一般结论时,要观察特殊与一般的区别和联系等。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观察分析数字、数理间的联系,发现“事物演变”的规律,于是,这一道看似复杂的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探索题目的隐性规律,便很容易地得到了答案是n个3。

因此,我们在观察时,应能根据观察的目的,抓住对象组成特点,寻求对象的内在规律,确定某种观察程序,保证能在复杂的问题中全面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例如:在图中,AB∥DC,AD∥BC,EF∥AD,写出图中相等的内错角。

A

B

E

D

C

F

由于学生初学几何,学生在观察时不一定按顺序进行观察,从而不能得出完整答案。为了观察的全面性,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应根据已知条件和要求,结合图形,按部就班,由AB∥DC,AB、DC分别被直线BD、EF、AC所截,从而找出相等的内错角;由EF∥AD,EF、AD被DO、AO所截;由AD∥BC,AD、BC被BD、AC所截,AD∥BC,EF∥AD,EF∥BC,EF、BC被BO、CO所截;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全面地找到相等的内错角。

另外,观察不要满足了解事物的全貌,还应把握事物的特征。通过观察发现事物的隐含条件,根据事物的特征,归纳、概括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转贴于 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观察品质和能力

数学思维观察是哲学思维方法的运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站在哲学的高度,用矛盾的观点、运动的观点启发学生做每一道数学题,分析每一件事物,重视对学生观察的指导,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观察品质,有目的地、全面地、精确地、深刻地、有序地观察数理、空间、结构等,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逐步概括,发现知识规律,从而学会科学地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1、注重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观察的目标定向能力

培养目标定向能力,就是引导学生把数学观察当成是掌握知识,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方式。由于学生对观察材料缺乏全部感知的能力,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对观察对象叙述的语言要准确,提出观察任务时目标要明确,分析时要紧紧围绕确定的观察目的。例如,计算①(2x+1)(2x-1)②(5y-x)(-5y-x)③(3x+2y-1)(3x-2y+1)可提出如下观察要求:1、每道题的两个多项式有何特征?2能否转化为平方差公式?通过提问,让学生有目的、分层次地观察,积极主动地感知观察对象,实现观察目的。在概念教学中,要展示实物,尽可能地让学生观察,抽取其本质属性。如学习数轴时,可先拿出温度计让学生观察:一支横放的温度计,0刻度线表示0℃,以0刻度线为起点,向右一个单位刻度表示+1℃,向右两个单位刻度表示+2℃,向左一个单位刻度表示-1℃,向左两个单位刻度表示-2℃。这就是说,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接下来,一边在黑板上慢慢地画出数轴,一边要求学生观察画图动作,说明数轴的特征,从而得出数轴的概念。又如学习相反数和绝对值时,先把下列各数:2和-2;3.5和-3.5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发现: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学生通过主动观察、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

通过这样的概念使学生感知活动按预定的方向和目标进行,使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而进行观察转变为主动地、自觉地、有意识地观察,培养了观察的目的性。

2、注重在运算法则教学中培养数学观察的数理概括能力

培养数理概括能力,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数理间逻辑规律,运用数学的方法推理理论,培养学生的一定抽象能力和比较缜密概括能力。例如,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针对初一的有理数加法的七种情形,可以设计具体的生活情境:如将被加数表示成某人从A地出发,第一次向东或向西走的距离,加数表示成第二次向东或向西走的距离,则他现在A地什么方向的多少距离,就对应着一个“和”。让学生自己观察、判断,把具体的两数和分成七种情况:正数+正数,负数+负数,正数+负数,负数+正数,正数+零,负数+零,零+零。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比较,进一步抽象概括为三种情形: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包括零)与零相加。

通过上述实例的观察、抽象、推广,展现了运算法则的概括过程,从而培养了观察的概括性。

3、注重在分析问题中培养数学观察的差异分辨能力

培养差异分辨能力,就是要求学生学习运用特殊化和一般化和观察认识方法,既能把数学问题从原来的范围缩小到一个较小范围或个别情形进行考察研究,又学会将观察对象从原来范围扩展到更大范围进行考察和研究,做到了解事物的全貌的同时,更能精确把握事物的特征,对不同事物既能发现它们的相似点,又能辨别它们的细微差别。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列表比较、对比观察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形象直观、富有动感的图片、画面,启迪学生发现观察对象的特征,揭示观察对象的本质。对问题的观察要仔细、要深刻、要全面、要精确。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对概念的掌握,而且还使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越来越精确。

例如:初三几何中,传授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自做两个半径不等的圆,类比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从位置上看,找交点;从数量上看找圆心和直线的距离。将大圆固定,移动小圆,自远而近,先是没有交点有一个交点有二个交点有一个交点没有交点;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可得圆与圆相离、相切、相交,而由数量关系(即两圆心与两圆的半径和差关系看,相离时d>R+r、d

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有目的的训练,提高对观察作用的认识和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 注重在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数学观察的辩证联系能力

培养辩证联系能力,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哲学思维中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运动的观点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要求通过观察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在较为复杂结构的图形中全面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指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感知对象所能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例如:已知o1、o2的半径分别为30cm、5cm,且o1与o2相切,那么这两圆的圆心距为多少?(两圆相切,有内切与外切的两种可能)在观察中,由于学生缺乏对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全面理解,导致感知的对象不能反映各种可能的现象经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把握事物的基本属性,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分析观察对象内在的规律性,鼓励学生依照一定的程序,深入观察。同时,要及时对观察的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学生相互讨论,对学生观察中出现的遗漏,要分析原因,加以补救,使观察结论全面、完整。

5、注重在在思维训练中培养数学观察的深广渗透能力

培养深广渗透能力,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综合与分析的方法,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洞察对象本质以及揭示对象间的相互关系,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思路开阔,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反映数学观察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的重要体现,它反映数学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因此,观察必须始终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尤其要重视对观察对象隐含条件的发掘,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抽象概括化、思考对象形式化、思考过程逻辑化、思考结果应用化。

例如:若a2b3

对此题进行观察要仔细,抓住题目的特点,根据已知条件应先去掉绝对值符号,观察绝对值里面的是负数、零、还是正数。然后,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去掉绝对值符号,进行计算、化简。

解:因为a2b3

① 当a>0时,原式=-2ab| a5b7|=-2ab(- a5b7)=a6b8;

②当a

点拨:解此题要注意根据已知条件,分析a>0和a

在分析解决问题中,运用合理的观察方法,按照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等一定的顺序进行全面观察,抓住题目的特征,边观察边思考,使观察与思维互相渗透,达到观察与思维的深度广度的高度统一。

总之,数学教学具有数学本身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信息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为目的,通过学习运用数学思维中具有丰富哲学思想的思维,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有目的的训练,提高对观察作用的认识和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观察品质,逐步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使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附]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版《几何》第一册,第三册。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版《代数》第一册、第二册。

3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材知识详解》,八年级数学。

4

万三英《学校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

观察力思维能力范文2

一、注重激起学生探求知识、学习观察的兴趣和欲望

教师在课前、课上、课后就要多创造条件给学生观察的机会,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公理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从上海到广州,可以乘火车,路程约1811公里;也可以坐轮船,航程1690公里;还可以乘坐飞机,行程1200公里,为什么坐飞机路程最短?因为陆路或水路交通受地形、水情的限制,路线弯弯曲曲,而飞机在空中飞行,所受条件限制较少,一般情况下是沿直线前进的,所以坐飞机的路程最短。又如:丝瓜、牵牛花的茎细弱而蔓长,为采取阳光,它们攀附在近似于圆柱体的树干上,如果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就得到一个长方形,而茎蔓缠绕的轨迹则是这长方形的对角线。由此可知,“在连结的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这个真理渗透在大千世界,不仅为人类所承认,就连一般的动植物也要遵循,使他们感到数学“真神奇”。油然而生的好奇心又使学生对观察具有浓厚的兴趣,促进他们进一步观察,寻求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的观察由无意观察逐步向有意观察过渡,培养了观察的持久性。

二、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观察模式、方法

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在心理缺乏观察事物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掌握知识经验的水平上缺乏观察的能力和数学教学的特点,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教学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用眼睛观察、欣赏同类型题的变化,保证观察的正确性。

1、引导学生用“联系”的哲学观点观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数学不仅仅是数理间的关系,还与其他学科具有紧密的知识联系。我们在进行数学观察时,要注重把政治教学中有关哲学思辩的思想和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和发散学生思维模式。比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的整体的同时,还应观察其部分的特点,从整体看部分,从部分中把握整体,这样,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使解题简化。

2、引导学生寓观察分析中学会探索数理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人们难以对客观事物全部、清晰地认知,只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感知对象,在知识发现的过程中,需要对事物进行表面的和深入的,整体的和部分的,顺向的和逆向的多方面的观察,寻求规律。比如,有这样一道题:

在一条直线上取n个不同的点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如图所示.

点A可以和除A以外的所有点(n-1)组成线段,点B可以和除B以外的所有点(n-1)组成线段,……,这样的点A或点B或……共有n个,所以有线段n(n-1)条.在这n(n-1)条线段中两两重复,如以A为端点的线段包含AB,而以B为端点的线段也包含AB,所以组成的不同线段有n(n-1)条。

在联欢会上,到场的n个人每两人握一次手,共握手多少次?

这个问题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求解,在一条直线上取n个不同的点,每个点代表一个人,求握手次数可以转变成求不同线段的条数。

通过观察发现事物的隐含条件,根据事物的特征,归纳、概括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观察品质和能力

数学思维观察是哲学思维方法的运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观察品质,有目的地、全面地、精确地、深刻地、有序地观察数理、空间、结构等,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逐步概括,发现知识规律,从而学会科学地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1、注重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观察的目标定向能力

引导学生把数学观察当成是掌握知识,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对观察对象叙述的语言要准确,提出观察任务时目标要明确,分析时要紧紧围绕确定的观察目的。例如,计算①(2x+1)(2x-1)②(5y-x)(-5y-x)③(3x+2y-1)(3x-2y+1)可提出如下观察要求:1、每道题的两个多项式有何特征?2能否转化为平方差公式?通过提问,让学生有目的、分层次地观察,积极主动地感知观察对象,实现观察目的。在概念教学中,要展示实物,尽可能地让学生观察,抽取其本质属性。又如学习数轴时,可先拿出温度计让学生观察:一支横放的温度计,0刻度线表示0℃,以0刻度线为起点,向右一个单位刻度表示+1℃,向右两个单位刻度表示+2℃,向左一个单位刻度表示-1℃,向左两个单位刻度表示-2℃。这就是说,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接下来,一边在黑板上慢慢地画出数轴,一边要求学生观察画图动作,说明数轴的特征,从而得出数轴的概念。

通过这样的概念使学生感知活动按预定的方向和目标进行,使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而进行观察转变为主动地、自觉地、有意识地观察,培养了观察的目的性。

2、注重在运算法则教学中培养数学观察的数理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数理间逻辑规律,运用数学的方法推理理论,培养学生的一定抽象能力和比较缜密概括能力。例如,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针对初一的有理数加法的七种情形,可以设计具体的生活情境:如将被加数表示成某人从A地出发,第一次向东或向西走的距离,加数表示成第二次向东或向西走的距离,则他现在A地什么方向的多少距离,就对应着一个“和”。让学生自己观察、判断,把具体的两数和分成七种情况:正数+正数,负数+负数,正数+负数,负数+正数,正数+零,负数+零,零+零。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比较,进一步抽象概括为三种情形: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包括零)与零相加。

通过上述实例的观察、抽象、推广,展现了运算法则的概括过程,从而培养了观察的概括性。

3、注重在在思维训练中培养数学观察的深广渗透能力

观察必须始终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尤其要重视对观察对象隐含条件的发掘,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抽象概括化、思考对象形式化、思考过程逻辑化、思考结果应用化。

例如:若a2b3

对此题进行观察要仔细,抓住题目的特点,根据已知条件应先去掉绝对值符号,观察绝对值里面的是负数、零、还是正数。然后,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去掉绝对值符号,进行计算、化简。

解:因为a2b3

① 当a>0时,原式=-2ab| a5b7|=-2ab(- a5b7)=a6b8;

②当a

点拨:解此题要注意根据已知条件,分析a>0和a

观察力思维能力范文3

关键词:作文教学;观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作文表达的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作文的这些内容,都是观察和思维的结果。在表达的过程中,无论是选择安排材料,还是组织语言,用词造句,都离不开观察和思维。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用词不当、句子不通、条理不清等毛病,这固然是由于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差所致,同时也是观察不够仔细,思维不够严密造成的。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我认为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开展兴趣活动,创设作文情境,启发观察和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倾向。作文兴趣是学生对作文活动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兴趣产生动力,是学习者的内驱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写好作文的先导。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展兴趣活动,创设一定的作文情境,启发学生观察和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受到刺激、触动,从而诱发和萌生写作的灵感和愿望。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观察和思考,作文就会有感而发,有内容可写,避免胡编乱造、内容空洞等弊病。如,指导学生写《我的家乡》时,可以让学生唱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故乡情》等歌曲,启发思维的表象,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产生描写家乡的欲望,再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景物,抓住特点写。春天,可以带学生外出春游,观察田野、河流、果园、菜地,让学生边看边议;秋季,阴雨绵绵,让学生观察下雨时的天空、远山、道路、操场等的变化和学生冒雨上学的情境;瓜果庄稼成熟,引导学生看看丰收的景象,观察山坡上各种花草树木的变化;冬天观看不常见到的大雪盖地的美丽景色。

二、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的广阔性

作文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它必须同阅读相配合。阅读可以增长人的知识,增强人的知识素养,它为人的思维提供信息,增加大脑的储存量。学生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生活,了解和熟悉不曾经历的生活和人生,可以使学生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写作材料。在阅读中学生懂得了怎样选材,组织材料,怎样确定中心,怎样准确地选择词语写出通顺的句子,怎样连段成文等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写作提供了知识,与写作教学密切配合。读写结合,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辩证地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的广阔性,有利于学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多维的思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可以触发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愿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教师一方面要认真搞好课内阅读,同时还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也可推荐一些报纸杂志组织学生征订,做到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

三、注重提炼中心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深刻性

中心在文章中起着灵魂、核心的作用,它是统贯全篇的“纲”,因而要注重训练学生提炼文章中心。中心来自对事物的认识,平时,在观察和大量阅读中勤于思考,就会常常有一些新的感受,把这些感受加以分析归纳,就会形成一些想法,把这些想法写在文章中,常常就是文章的中心。这些观点感受是否有新意,是否正确,是否能揭示人或事物的本质,需平时认真训练,提高其思想认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掌握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看得清、认得准。如,写一个个体户,写作前可以安排学生细致观察,每个人观察的对象不同,观察点各异,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对学生进行提炼中心的训练。可能会得出以下不同的认识:卖电器的老板以次充好,饮食店的师傅不讲卫生,卖肥料的个体户方便了群众,服务态度也好,但价格太贵,有的牟取暴利,有的物美价廉,有的薄利多销会经营……通过交流,学生会体会到文章的中心可以是表扬,也可以是批评,还可以是既表扬又批评。学生从同学的观点中会得到启发,感到亲切,印象也比较深,对他们提炼中心有一定的帮助,培养了观察和思维的深刻性。平时写文章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训练学生对对事物有独到的见解,努力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使别人读了感到有新意。

四、学会列提纲,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的逻辑性

写作提纲是文章的“蓝图”,列提纲可以帮助学生组织材料,想问题周到,免得一边写一边想,有遗漏。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前后连贯,理由充足,条理清楚,有逻辑性。鲁迅先生也反对作文“一步九回头”,主张拟好提纲,立定格局以后,一直写下去。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列提纲,养成列提纲的习惯。提纲的具体列法,因学生习惯而异,没有定格。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纲领式”,它比较粗略,只写内容要点,表明层次划分。一种是“细目式”,它比较详细,不仅写明内容要点,还要写明文章的具体结构,如,开头、结尾、层次以及过渡、照应的设计等。具体到一个学生来说,列提纲或粗或细,应按照自己的习惯或写作需要而定。

观察力思维能力范文4

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 实验组患者口服剂量为6.25 mg/次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内分泌激素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 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00, P=0.0220

【关键词】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米非司酮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0.073

对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来说, 主要见于围绝经期妇女, 临床上将其简称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 以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作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米非司酮属于一类抗孕激素药物, 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关于该类药物的具体使用剂量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为此, 本次研究对该类疾病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30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m出血患者, 所有患者疾病均被确诊, 均无生殖道器官器质性病变、无肝肾功能异常、无血液系统疾病、无内分泌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阴道出血不规则、延长月经期、贫血等。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 每组150例。常规组年龄48~62岁, 平均年龄(54.23±3.21)岁;62例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72例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16例合并贫血。实验组年龄47~61岁, 平均年龄(54.20±3.45)岁;65例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71例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14例合并贫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20081211)口服治疗。常规组患者口服剂量为12.5 mg/次, 1次/d, 连续用药3个月。实验组患者口服剂量为6.25 mg/次, 1次/d, 连续用药3个月。对于合并贫血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及时纠正贫血状态。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内分泌激素变化情况, 包括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 并在给药期间每个月对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情况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血清内分泌激素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内分泌激素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 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00, P=0.0220

3 讨论

对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来说, 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引发, 其中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发病人数占据所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人数20%~30%, 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诊断性刮宫等, 但是药物治疗的弊端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停药后疾病容易复发等[2-8]。米非司酮属于一类孕激素拮抗剂, 将其用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与子宫内膜上的孕激素受体进行结合, 相比孕酮, 其结合能力的亲和力明显增强[9-11]。有关研究指出, 米非司酮可以有效抑制排卵期卵泡发育, 且将排卵时间延迟, 进一步促进黄体发生溶解现象, 利于患者诱导绝经[12]。近些年来, 随着临床研究的逐步深入, 关于米非司酮的报道越来越多。另有关研究[13-15]指出, 米非司酮可以有效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 并对抗雌激素诱导的子宫内膜增生, 使得雄激素受体表达降低等, 对于雄激素具有良好的拮抗效果。但是目前临床上关于该类药物的具体用药剂量尚无明确标准, 而采取较小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使得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1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内分泌激素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 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00, P=0.0220

综上所述, 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 药物安全性高, 值得实践推广。

参考文献

[1] 顾静, 杨克虎, 张莉, 等.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2, 12(4):451-459.

[2] 王敏华, 陈丽萍, 谢榕, 等. 米非司酮与左炔诺孕酮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 31(6):453-455.

[3] 姜欣, 曾银花.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中国药房, 2016, 27(21):2901-2902, 2903.

[4] 张瑜, 刘大庆, 惠宁, 等. 米非司酮周期疗法与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比较.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11):105-107.

[5] 张欣.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与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 中国药业, 2013, 22(15):75-77.

[6] 夏冬艳.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20例临床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4):213.

[7] 王海燕.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6例临床观察. 当代医学, 2011, 17(22):114-115.

[8] 张娟, 赵雪卉, 李晓文, 等. 米非司酮与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2, 33(3):201-203.

[9] 贾建东, 陈爱连.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6例临床观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7, 15(7):433.

[10] 王滢毅, 邝焰红, 邓淑玲, 等.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28例临床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17): 84-85.

[11] 黎秀娥, 金琳, 赵菊.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9例临床观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7, 5(3):72-73.

[12] 张建鸿, 罗国英.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7例临床分析.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4(2):122-123.

[13] 高G.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临床分析.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4, 12(2):38-39.

[14] 李丽, 程丽村.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3例临床观察. 上海医药, 2012(21):14-15.

[15] 王冉冉, 柴劲, 杨艳红.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0例临床观察.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6, 43(3):281-282.

[16] 冯雪萍.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7例临床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3(20):45-46.

观察力思维能力范文5

声乐教育中的德育能培养学生个人修养德育主要是指对社会人员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使得社会人员的思想品德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声乐教育中的德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建立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爱国精神上,使学生在正确人生观念的指引下对声乐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通过学习提升自身修养,达到声乐教育要求的真善美境界。

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类政治类思想的教育,例如爱国主义思想、社会道德、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在声乐教学上通常是在歌词和音乐背景上体现思想精神的。例如歌曲《松花江上》,这首歌曲是1931年日本侵入东北三省,不予抵抗,前线的东北军官反倒遭到驱赶,被迫流离失所,四处流亡的背景下谱写而成的,从歌词上不仅能体会到当时东北人民对家乡的渴望,在整体上还充分体现了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已经在悄悄的发生变化,人们开始享乐生活而不是创造生活,在生活观念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利用歌曲内容以及歌曲的时代背景充分激起学生内心的精神情愫,唤起学生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声乐教育的特别之处,还能让学生在声乐的德育中受益匪浅,提升自身人文素质。

声乐教学中的智育有助于学生观察力、记忆力的发展智育就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教育过程,通过针对性的给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领悟对知识的内涵和意义。智育在声乐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声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人们通过大脑对事物进行观察并思考获取实物信息的能力,如通过观察来发现新鲜奇特的事物等。声乐教学中,通过欣赏歌曲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充分观察歌曲是如何刻画事物的形象,如何体现事物的本质,并在欣赏不同歌曲的同时,通过自身的观察力发现歌曲之间不同之处的所在,提升学生的敏锐感以及观察能力。

例如,老师在演绎一首歌曲时,通过对整个演唱的状态和演唱时声音的把控观察,来跟以往相比较,从而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锻炼,这样不仅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水平的进步。

其次,声乐教育促进学生的记忆力。记忆力一般是指人们在首次认识事物并将其特点、形状储存于大脑的能力。学生的记忆力可以在声乐教育的过程中得以增强,典型的锻炼记忆的方式是学习演唱歌曲。歌词和曲调的记忆是学生演唱一首歌曲的前提,歌词和曲调记忆的快慢和精准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大脑神经对知识的反馈作用,取决于一个人的智力因素。

观察力思维能力范文6

关键词:中学生 写作能力 目标定位

中学生写作的心理基础中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贯穿于搜集材料、确定中心、选择材料、安排结构、驾驭语言、修改文章等写作的各个环节,在文体写作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是与中学生写作密切相关的中学生写作的心理能力。以下就初中阶段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发展特点以及它们对中学生写作所起的影响进行简要阐述。

观察力是保证成功地进行观察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初中低年级学生在观察中不能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重要内容上,他们的目的往往不能贯彻始终,经过训练指导以后,观察力会朝着准确、迅速、全面的方向发展。良好的观察力为写作提供充足的准备,叶圣陶曾说:“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可以这么说,良好的观察力是作文成功的起跑线,它为中学生写作提供了心理准备,是中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基础。

生活是观察的源泉,也是提高观察力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训练场。我们要在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指导他们学习观察、学会观察,让他们通过日记、随笔等形式,随时记录下生活中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的人和事,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汲取时代的活水,为写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素材。

思维力是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通过思维过程体现。思维一般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中学生思维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形象思维仍起着主要作用。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向以抽象思维为主导发展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初中低年级学生在写作中会表现出能听懂老师讲解过的写作技法但运用时则困难重重,这种情况到了初二会有所改善。初三是抽象思维从从属地位转化为主导地位的转折期。

如果把思维品质都能培养起来,中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就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他们的写作水平必然随之达到比较高的程度。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需要具体的方式方法,写作是提升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方式之一。中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思维过程会更加明确和透彻,思考的问题也能得到更好的开展和深化。有时候苦思冥想也弄不清楚的问题,一用笔写出来就容易找到症结所在。相反,有时自己觉得想清楚了,而一旦形成文字又会发现里边有好些漏洞,其道理也在这里。同时,思维是和问题相互联系的,有问题才去思考,所以发展思维必须独立地去处理问题,而写文章只要不是人云亦云,就是在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有这些,都说明多写是最能锻炼和发展一个人的写作思维能力的。所以,要鼓励、指导、督促中学生多写,“多读多写文自工”,不仅要完成好课堂作文,而且要养成写周记、札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并把写信、留条等生活事项都当做运用书面语言的训练来认真对待。

想象力是人们在进行想象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想象力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看其想象是否围绕一个中心去畅想,而不是漫无目的、散漫地去瞎想。有研究表明,人的想象力还远远没有充分利用。作文领域中情况更是如此。中学生文章写得死板老套、干巴无味者为数不少,这是想象力没有得到良好开发的表现。在想象训练中,中学生开始往往是放不开,不知如何去想象,等到思路打开之后,又四处跑马,毫无约束。想象力就如同写作的动力装置,在知识与生活大致相当的情况下,能否打开思路与想象力的关系极为密切。在缺乏想象力的人看来,“浪花”不过是波浪击碎后的白色水花而己,而散文家却能由它联想到人,进而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有了想象,就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将日常观察、广泛阅读的内容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中,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升华,改变思维方向,达到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