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1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离不开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融会统一。随着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更有甚者濒临灭绝。近年来,社会与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大大提升,这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及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彩绚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散发着光和热,发挥着它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了各民族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已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并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深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团结力的巨大力量源泉。人类文明的发展无可置疑是多线条的,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瑰宝,它与汉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各具优点和特色。例如,汉族书面文学很发达,文献典籍很丰富,而一些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与汉族相比,较为发达。哈萨克族的口头文学极其发达,拥有大量的寓言、传说、故事、歌谣和史诗。《阿勒帕米斯》、《库布兰德》及《阿尔卡勒克》等几部颇具代表性的史诗已成为现代学者、作家们剖析、研究哈萨克族文学的代表作。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超过80种。演唱艺术就有几十种,舞蹈艺术有数百种。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民族的舞蹈,以其鲜明的特点、优美的舞姿,成为我国艺术舞台的常见节目。笛子、二胡、琵琶等最早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乐器,至今仍然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常见乐器。雄伟的布达拉宫、美丽神奇的丽江古城成为中华建筑的杰出代表。纳西族创制的东巴文,是世界上最完整、沿用时间最长的象形文字,与甲骨文并称为我国两大古文字珍品。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盛开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也是中华各族人民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独特贡献。

自尊心和自信心也都根植于本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每个民族在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同时,要有意识地保护好自己传统的优秀文化。保持传统不是简单的封存,而是以多姿多彩的各种文化形态进行传承。纵观悠悠数千年华夏文明,无论是宽袖长袍还是剃发蓄辫,历史的遗风不曾消逝,至今仍活现于银幕荧屏,给后人创造着难以估量的财富。保持传统也不是兼收并蓄,而是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精粹,亦即最有生命力的部分。比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歌舞和服饰,它们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还是民族标识和精神象征,保护好这些,民族特色就恒久永远。我们要审慎地剥去陈年旧屑,细致地剔析出精髓,着力加以培育,使之壮大乃至升华,这才是极其需要做的。文化既然产生于生产生活中,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变了,传统文化也只有发展才有生命力,否则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古代辉煌的玛雅文化,令后人叹为观止,却在公元10世纪初神秘地衰落了,史家考证,主要原因是玛雅人的后代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所致。放眼世界民族之林,没有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文化是一成不变的,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或处在不同时代,传统文化就韵味迥异。一个民族的传统有所更新,才更加鲜活;有所发展,才符合时代节拍;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成为我国现代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发展并不排斥其他民族的发展,也不必然地以其他民族的消亡为前提。相反各民族是可以共同发展的。任何民族都不能自我封闭,自我封闭必然导致民族的衰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这是符合民族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客观上,每一个民族都从其他民族的发展中汲取养分,同时也给其他民族的发展以不同程度的影响。各民族在吸收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使自己民族的文明成为整个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每一个民族的文明都是文明的普遍性和其他民族特性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在协调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更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是民族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媒体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达到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到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可见,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首先,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衣”才是发展之道。形式的更新将迎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本土的兴旺发展。一个民族如果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摩登”的现代文化毕竟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而本土文化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与他们更贴近,同他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因此,他们决不会只甘于接受“舶来品”而放弃自己从祖先那里继承的东西。在全国巡回演出的新疆维吾尔族原生态歌舞《麦西来甫》就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著名作曲家谭盾在《地图——多媒体大型实地景观音乐会》上,以现代高科技多媒体与古典交响乐队相结合的手法,将湘西的原生态音乐一一记录。这些现象用事实说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在本土应朝着具有时代特征,以新形式来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这样,它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欣赏群体和更广泛的听众基础,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其次,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当前民族文化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培养人才。(1)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整体规划。(2)要重视民族文化进课堂。从孩子们抓起,从中小学的教育做起, 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我们的传统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比如,可以考虑使我国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进入中小学教材,使得孩子们了解中国各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小就树立起珍惜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在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大专院校增设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国家相关艺术院校也要增设民族艺术课程。(3)制定规划,系统地培训民族文化专业人才,扩大专业人才队伍。要为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经费,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如新疆拜城县、喀什地区岳普湖县评选“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给民间艺人定期发放生活补助,解决生活困难,激发积极性,传承新人,从而避免“人亡歌亡”。

再次,注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在20世纪末,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因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亦不能背离这一总体文化背景,也须和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一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新文化的出现对其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冲击。传统文化很有可能在这种冲击下衰退、变异、甚至消亡。但是,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应该永远停滞在原来的发展阶段才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认为少数民族人民因生活方式的改进,而导致一些以原有生存方式为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的消亡是令人遗憾的之类的想法,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相背离的,不符合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大文化的体系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这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传承概述

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少数民族在久远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内涵丰富深厚的传统体育文化,这些传统体育活动具有一定民族历史文化承载功能。近年来,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屡见报端,主要从发掘、保护、抢救、传承、产业开发等视角进行研究,多维度的研究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是赵世林对文化传承的定义,他还指出:“文化传承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与人类的两种再生产共同构成为社会的再生产,这种文化再生产不是单个人的自我行为,而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同时又是权利和义务的传递,具有社会强制性和不可选择性,也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构成民族认同感和内聚感的核心,还是一种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具有模式和‘血型’的基本特质”。因此,从文化传承的本质意义上来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传承不能仅仅从“传”和“承”这两方面来理解,而应当是一个“传承筛选整合传”的具有发展意义的连续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不是个体行为,而是一个群体在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集体创造和延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媒介分析

文字记载、数字化资料。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方式,最为普遍或者相对统一的做法就是采用文字记载的方式。一方面是对原有史料的整理,另一方面是对某些具有传统体育技能的人采访后的录音整理;再者,利用或借助现代数字化的器材和手段,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过程用相机、摄像机记录下来,形成数字化的资料,使人们能够较为形象和直观的感知整个活动过程;还有的学者提出了综合以上两种形式的方法——创建数字化博物馆,以网站的形式综合利用文字记载、音频资料、图片资料和视频的优势,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较为全面的展现出来。从传承媒介的角度看,这一系列的方法是相对静态的、有诸多人为因素的形式,有其传统、方便实用等优势。综合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文字记载和数字化留存可以实现更大范围、更为长久的流传,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较为可行、有效的、具有现代气息的传承媒介。

节日、庆典仪式。节日、庆典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现的集中时间,节日庆典仪式也是一种“活态”的媒介形式。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中都有各种类型的传统体育活动,如藏族的“藏历年”期间就有“跳锅庄舞”、“搏力”,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上进行“射箭”、“赛马”、“蒙古摔跤”等传统体育活动,回族的“开斋节”、彝族的“火把节”、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等节日庆典期间都有传统体育项目的身影。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在此形势下,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就成了包括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时间,所以,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节日、庆典肩负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任和有效传承的媒介责任。

现代媒体。现代媒体,从一般形态上可以分为平面媒体、电子媒体、户外媒体和实物媒体等,本文所探讨的是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有关的各种媒体类型。以报纸、杂志为主的平面媒体的报道、纪实等会促进广大阅读群体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以广播、电视和网路为代表的电子媒体具有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维度传递信息的优势,其作用的发挥会极大的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广泛传播;再者,户外媒体和实物媒体等通过形象直观的广告牌、展板及橱窗和展览会的实物展览使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媒体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游客、受众之间搭建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现代促推手段。

艺术化的表演或展演。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发展成为旅游项目当中的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和吸引游客的“卖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因其明显的健身性、参与性和娱乐性在旅游过程中为游客带来难忘的体验经历,且很多健身类的体育舞蹈被搬上舞台和荧屏,典型的例子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作为一种特色民族文化进行表演的羌族“推杆”;再者,在藏族、羌族聚居地的旅游项目中,藏族的“锅庄”、羌族的“莎朗”、壮族的“投绣球”都是向游客展示民族文化的特色表演或展演活动,艺术化改造较好的体现了传承的性质;另外,表演和展演的观众多数是来自外地的游客或族外人,他们在观看和感受的过程中也是一种对节目所承载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同程度的接收和吸收。因此,各种形式的表演和展演作为传承的艺术化形式,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了更多的被认识、了解和认同的机会,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媒介形式。

旅游。旅游已经成为时下少数民族地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旅游也因此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具有动力性的媒介形式。“随着旅游的发展,外来旅游人士的增多,各民族的文化也相互渗透、影响,同时出现一些文化的交融与互补”。一方面,旅游产品的打造就是一个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充分发掘、论证基础上的开发利用,会吸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歌舞、技艺等具有娱乐性、参与性及观赏性的民族传统文化精华,这个过程本身就传承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游客参与或观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表演活动的过程中加强了对该民族传统文化的感知,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承者”,使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有效媒介形式。

竞赛或比赛。竞赛或比赛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媒介的另外一种形式,借助于竞技赛场的胜负判别、观众观赏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目前,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了抢花炮、珍珠球、木球、毽球、蹴球、秋千、武术、射弩、龙舟、打陀螺、‘押加’、民族式摔跤、马上项目等多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项目能够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大都经过了细致的筛选、不同程度的规范化改造、竞赛规则的修改和完善等环节。少数民族运动会是优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大集会,也是展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广阔平台。首先,赛场上各种形式的竞技所展现的就是其背后所承载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比赛项目所具有的传统文化性质和现代竞技体育文化因子都得以融合和充分展现;其次,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群体从竞赛获比赛项目中得到了一种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感官体验,这就实现了另一个层面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竞赛或比赛赛场集中了大批运动员、优秀的传统体育活动、大量的观众,虽然“传者”和“承者”的身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多元化,但竞赛或比赛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媒介作用却不容忽视。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3

关键词: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 保护 传承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彩绚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散发着光和热,发挥着它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了各民族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已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并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深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团结力的巨大力量源泉。人类文明的发展无可置疑是多线条的,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瑰宝,它与汉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各具优点和特色。例如,汉族书面文学很发达,文献典籍很丰富,而一些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与汉族相比,较为发达。哈萨克族的口头文学极其发达,拥有大量的寓言、传说、故事、歌谣和史诗。《阿勒帕米斯》、《库布兰德》及《阿尔卡勒克》等几部颇具代表性的史诗已成为现代学者、作家们剖析、研究哈萨克族文学的代表作。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超过80种。演唱艺术就有几十种,舞蹈艺术有数百种。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民族的舞蹈,以其鲜明的特点、优美的舞姿,成为我国艺术舞台的常见节目。笛子、二胡、琵琶等最早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乐器,至今仍然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常见乐器。雄伟的布达拉宫、美丽神奇的丽江古城成为中华建筑的杰出代表。纳西族创制的东巴文,是世界上最完整、沿用时间最长的象形文字,与甲骨文并称为我国两大古文字珍品。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盛开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也是中华各族人民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独特贡献。

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媒体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达到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到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可见,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首先,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衣”才是发展之道。形式的更新将迎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本土的兴旺发展。一个民族如果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摩登”的现代文化毕竟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而本土文化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与他们更贴近,同他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因此,他们决不会只甘于接受“舶来品”而放弃自己从祖先那里继承的东西。在全国巡回演出的新疆维吾尔族原生态歌舞《麦西来甫》就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著名作曲家谭盾在《地图——多媒体大型实地景观音乐会》上,以现代高科技多媒体与古典交响乐队相结合的手法,将湘西的原生态音乐一一记录。这些现象用事实说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在本土应朝着具有时代特征,以新形式来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这样,它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欣赏群体和更广泛的听众基础,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其次,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当前民族文化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培养人才。1、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整体规划。2、要重视民族文化进课堂。从孩子们抓起,从中小学的教育做起, 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我们的传统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比如,可以考虑使我国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进入中小学教材,使得孩子们了解中国各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小就树立起珍惜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在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大专院校增设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国家相关艺术院校也要增设民族艺术课程。3、制定规划,系统地培训民族文化专业人才,扩大专业人才队伍。要为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经费,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如新疆拜城县、喀什地区岳普湖县评选“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给民间艺人定期发放生活补助,解决生活困难,激发积极性,传承新人,从而避免“人亡歌亡”。

再次,注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在20世纪末,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因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亦不能背离这一总体文化背景,也须和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一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新文化的出现对其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冲击。传统文化很有可能在这种冲击下衰退、变异、甚至消亡。但是,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应该永远停滞在原来的发展阶段才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认为少数民族人民因生活方式的改进,而导致一些以原有生存方式为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的消亡是令人遗憾的之类的想法,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相背离的,不符合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大文化的体系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这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新时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杨福泉

[2]《与时俱进 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陈 岩

[3]《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维护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李晋有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4

关键词:街巷空间;街道景观;更新改造;蒙古族村落;通海县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087-05

1引言

1.1街道,生活,人

现今在盲目追求功利的旅游业发展洪流中,一个个宁静悠远的乡土村落街道向特色旅游商业街区转化,朴实民风不复,并逐步丧失本土文化的灵魂。位于云南省通海县的兴蒙蒙古族的村落白阁村是2012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915个村落之一,历史悠久但因地理的原因,经济较为落后,村落街道形态混乱。保护和关注其少数民族乡土景观,传承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在当下的街道更新设计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街道是人居空间的必要产物,街道是用于联系人与人关系的存在。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说:“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处在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1]”。同理可引,人们感受一个传统村落的模样,首先来自村落的街道。换句话说,街道是传统村落景观最直接的体现。街道与生活息息相关,是当地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街道,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为了交通,而是作为社区存在[2]”。“街道最基本的用途就是社交[3]”。所以传统村落民族文化的文化传承,在于体现村落少数民族的特有生活形态的景观设计。

街道景观,是一个传统村落居民的生活形态景观最直接的体现。“你不是在街道上,你就是街道[4]”。这说明人是街道的一部分,街道其实是活的,或者说应该把街道当作活物去对待。街道更新的方向,应是以景观体现生活和满足人情需求为宗旨,而不是盲目追求品质,追求景观指标。

1.2设计生活与文化传承

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民族文化的传承于景观来说,是形态符号,更是人们的生活形态。那么如何在兴蒙乡蒙古族村的街道更新中,体现其传统文化的精神?答案显而易见,最直观的体现是其独特的人文景观――生活。只有存在于传统村落里人们特有的生活情景,才能使其村落的景观活起来。因此在兴蒙蒙古族村街道的更新设计中,将以居民生活为主导,将其生活形态融入更新设计之中并配合居民的生活方式,满足人情需求。以这样的更新方式,把人当作景观设计更新的一部分,体现当地居民生活形态和民风民情,传承其独特的传统文化。

2背景概况

云南省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是省内唯一一个蒙古族聚居乡,位于云南省通海县杞麓湖西,东经102°30′25″~102°52′53″,北纬23°65′11″~24°14′49″,距县城15km,辖区面积4.77km2,含5个自然村――白阁村、中村、下村、交椅湾村、桃家嘴村。云南省是全国传统村落分布的热点区[5]。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四季温和,年平均气温15.4℃。地形以坝区盆地为主,兼有小面积丘陵,海拔1350~2441m,土壤为红壤。

兴蒙蒙古族又称喀卓人或卡卓人,是1253年随忽必烈率大军平云南大理国后,镇守曲陀关而落籍通海的蒙古族后裔。历经750年沧海桑田的高原生活,蒙古族的文化风俗与当地民族融合,形成独特的卡卓文化。村落里保留有许多元代古迹和古文化建筑。它们是历史的刻印,是展现从元朝至今历史变迁的活化石。

3街巷空间构成与景观现状

3.1街巷空间

3.1.1街巷基本结构

蒙古族村的街巷道路分为二个等级(图1)。第一级道路为主要街道,由村西侧延伸的呈南北走向道路和贯通全村的东西走向道路。第一级街道从村口蒙古族入滇纪念碑开始向村内延申,联系蒙古族历史文化纪念馆,民族文化图书馆,祠堂,文化活动中心广场等景观建筑和空间。此级道路路面宽约4~5.8m,并常在交叉口处形成放大空间或广场。第二级道路为次要街道,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巷弄,较为狭窄,仅满足人或非机动车辆通过。路面宽度约1.8~4m不等。第二级道路呈网状分布,数量较多。

3.1.2街巷界面组成

街巷的空间界面包括2个基本界面,垂直界面和地面(图2)。蒙古族村的垂直界面由单纯的众多建筑面构成,建筑多为1~2层楼民居。地面部分地形大部分呈平地,在村落北缘因山势关系而为平缓坡地。铺装为青石板或水泥组成。地面上几乎没有公共设施。

3.1.3街巷空间分析

按照景观学的标准,视距和物高比为1∶1,视角45°为全封闭空间,2∶1则为半封闭,3∶1封闭感达到最小。蒙古族村街巷空间除去节点空间,街巷空间视距比值,一级道路约为1∶1~1∶3,二级道路则小于1,表明蒙古族村其余街巷空间大多数为全封闭空间,而这些空间视距比值因多个建筑物高度不一,使得简单的街巷空间变得支离破碎,成为一系列较小的杂乱空间。

3.1.4重要的节点空间

根据实地调查调查,蒙古族村的节点空间全部为交叉口空间。由街巷内明显的道路交叉口空间构成。此类空间大部分均为“十字形”,“丁字形”空间少且小。

3.1.5街巷空间的疏密度

蒙古族村主要单元街巷空间,路宽约1.8~4.5m不等,视角约1∶1~1∶3。一般意义上而言,说明其空间是非常狭窄且密集的。

3.1.6街巷的整体形态

蒙古族村的各栋民居保持基本相同的走向和模式,环境及相邻建筑之间通过附加自由形状的附属建筑,以及民居建筑的不统一性,使得村落的街巷结构形态呈现拓扑网状结构,边界连续且不发散。

3.1.7街巷的休憩空间

蒙古族村街道属于居住区道路,偶有居民习惯于坐在房前的门槛上,或者自备板凳靠墙而坐,与人闲聊或是晒坦言,作为休憩空间使用。

3.2街道景观

街道的基础功能是交通。因此从景观形态学的角度出发,街道景观必然是干净整洁和通达的。街景可以划分为垂直界面、地面、交叉口空间三个单元。以每个单元为对象分析现状,结果如表1和图3。

3.2.1街道建筑景观

a类蒙古包纹饰房屋:硬山顶,墙面涂刷白粉,蓝色蒙古族纹饰,质地细腻。屋门顶作华丽的青瓦斗拱,门框柱多为水泥仿石砌或花岗岩,颜色繁杂。

b类砖房:墙体由灰黄色砖块垒砌,无装饰。质地粗糙,大部分保留硬山顶。

c类青瓦土房:墙面由泥土块砌成,褐红色。质地粗糙,是古老的原生态房屋。

d类杂糅房:a类b类房的结合体,或是以上3类房结合花岗岩、瓷砖、不锈钢等具有明显现代的构筑风格的材料。

e类现代农村常见瓷砖房。

3.2.2街道景观总体现状

(1)所有民族文化景观仅集中在第一级道路。整体景观民族文化不突出。

(2)街巷缺乏绿化软质的景观元素,没有公共照明设施。

(3)街道界面颜色灰黄、粗糙、样式杂乱,个别街道脏乱有碍通行。街道没有达到干净和整洁的标准,通达性不足。

(4)整体街道空间狭窄、密集,大多功能仅满足于通行。

4蒙古族文化形态

兴蒙乡蒙古族人继承了先辈蒙古族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保留着蒙古族人的习俗和文化。同时因生存环境的巨变,经历了由牧民―渔民―农民的转变的历史轨迹,又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俗文化――“马蹄南驻人北望”。

4.1蒙古族的基本美学认知

蒙古族以骏马为精神依托和民族象征,崇尚青色和白色,以西为尊,装饰纹样运用最多的为云纹(图4)[7]。

4.2兴蒙乡蒙古族特有的文化形态

“龙”文化:渔民时期所留下的历史痕迹,体现在“龙王会”、“祭海会”等民俗活动。

“建筑”文化:当地蒙古族人拥有自鲁班《木经》习得的精湛建筑技艺,所建房屋造型别致且经久耐用,有自己的建筑文化节日“鲁班节”。

“眷北”文化:蒙古族崇尚依恋家乡并以草原为傲。当地传说一名叫阿扎拉的少女以青草编织大龙,带领下一代回到了北方大草原的故事,表达了南驻的蒙古族对北方深沉的思念和返乡的渴望,充分体现当地对草原强烈的归属感。

5街道景观更新改造

5.1更新改造理念

通过以上研究,调查兴蒙蒙古族当地居民的街巷空间结构、街道生活形态、文化情怀和美学认知,针对融入居民生活的街道更新提出基于6个目标的更新改造理念:保护和修葺街道内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为当地居民建造一个安全美观方便的生活街道;街道改造的方向、景观满足人情的需求,打造一个可供居民慢行休憩的街区;由于街巷空间的体积、疏密度、形态等因素限制,街道景观的改造控制在亲切、迷你、小巧、安静的尺度之内;街道景观体现当地蒙古族居民认可的美学,设计融入其文化形态,提升街道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注重保护居民利益,在更新改造中倡导自上而下的社区参与[8]。此外更新设计将考虑在街道的两侧设置景观、照明、坐椅、乡土植物的选择与搭配等。

5.2更新改造措施

5.2.1街道垂直界面更新

(1)基础改造更新。保留和修葺c类房中具有当地文化内涵和建筑艺术价值的古老土房,用修旧如旧的方式,保留原有的硬山顶青瓦、红土墙面。将c类中没有历史价值的一般土房和b、d、e类统一为a类的外观,青瓦硬山顶,墙面统一为a类房的外观,白底卷草纹。

(2)修饰提升更新。蒙古族村蒙古族房屋最具特点的地方在于其独特的房门(图5)。其结构充分体现了当地人精湛的建筑技术和文化特殊性。因此对民居改造的重点就是营造有韵律的精致的门头“斜挑顶”,使它们随着屋子的走向排列而有韵律,使整个村落形成屋顶青瓦硬山顶统一韵律和门头青瓦“斜挑顶”统一韵律的二重奏。

门框,将当地的门框材料统一颜色统一质地,这里建议统一用塑木制作斗拱和门柱,柱上做花纹修饰,有龙、凤、水、云多种图案。或者沿用a类建筑以灰砖统一制作门柱。这措施以期赋值当地的建筑文化。

5.2.2街道地面部分更新

(1)路面更新措施。

清除杂物、堆积物,平整路面,埋入电缆。路面改用透水性混凝土铺装,压印仿石纹。统一整齐石纹路面,间断散点布置拟马跑过而留下的马蹄踏印(图6)。设计思路来源草原诗“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2)路与墙的边界线绿化处理措施。

①对较为宽阔的主要街道,边界线依据路面宽窄和使用情况间断性放置马槽型景盆的植物组景盆栽。边缘作“凸”起处理。将突起的“槛面”处理为矮形休闲坐椅,供居民沿屋休憩之用,“凸面”与墙面的夹角做小形条状绿化带,混种禾草类植物与草本花卉。此地块可交由居民自行处理,做为其自留地使用。此举在于模拟草原蒙古包与草原草地相接的边界,以这样一种不完全而相似的模拟方式去表达高原蒙古血脉在漫长岁月里对北方草原深刻的思念与无奈(图7,8)。

②对路宽小于2m的路面边缘,由居民自由处理,摆放自家盆栽或是不作绿化处理,首要保证通行。

③道路安置路灯,路灯选用为马灯形状。

④植物配置选择以乡土植物、粗放管理的草本植物为主,季度植物轮播。可选植物为迷迭(Rosmarinusofficinalis)、杜仲(Eucommiaulmoides)、金沙槭(Acerpaxii)、红花木莲(Manglietiafordiana)、华山矾(Symplocoschinensis)、云南七叶树(Aesculuswangii)、杜鹃(Rhododendronsimsii)、龟背竹(Monsteradeliciosa)、芋(Colocasiaesculenta)、烟草(Nicotianatabacum)、油菜花(Brassicacampestris)、三叶草(Trifoliumrepens)、红花酢浆草(Oxaliscorymbosa)、黑麦草(Loliumperenne)、地被菊(Dendranthemamorifolium)、孔雀草(Tagetespatula)、紫花地丁(Violaphilippica)、圆锥石头花(Gypsophilapaniculata)、韭菜(Alliumtuberosum)、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等。

5.2.3交叉口空间更新措施

不做大型复杂的绿化景观,小品尺度小而精,朴实。小品置石,置石选浑厚偏圆的朴素石料,石上可雕刻当地传说故事,或蒙古族文字。边缘点缀3~4种绿化植物。保留居民的菜田,但要规整边界线,边缘点缀绿化植物。地面或可以地被植物和鹅卵石或湖石组合铺设为蒙古族基本纹样。在保证通行的情况下选择较宽的路面,配植小乔木。

6结语

民族文化的传承于景观设计而言主要是在于其民族生活形态的构建。将兴蒙蒙古族村的街道打造为一个安全、美观、有民族特色的街道,街道设计风格力求符合其民族美学,并加以创新,以求既得到当地民族的美学认同又符合一般的审美原则。街道设置简单、小巧的坐椅使其随处皆可成为休憩空间;将街道两侧的狭窄的绿化空间交由居民自行种植;保留交叉口空间的种植区,由居民自行管理。通过这样简单的方式,使街道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居民屋墙外的“家”空间,居民自主管理街道,其生活也将逐步渗透到街道中,使其逐步发展为一个“活”的或者说有生活景观的街道。

这样更新旨在提供一个安全的基础,提出具体的简单方便的更新设计策略建议。只需确定一个大方向,剩下的将由居民的生活方式自动完成。这是一种自然的做功,同时也是当地文化形态的鲜活体现。少数民族村落的街道是特殊的,其更新方案应具有针对性。少数民族村落街道景观的改造应在尽力恢复其原生之美和生活宜居之上(图9)。

参考文献:

[1](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29.

[2](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7,22.

[3](美)阿兰・B・雅各布斯.伟大的街道[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68.

[4]卓健.城市街道研究与规划设计――全球50个街道案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3.

[5]刘大均,胡静,陈君子,等.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4):157~162.

[6]乌恩琦.蒙古族花纹图案考[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5~9.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5

关键词:学校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 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但作为其知识体系,则有赖于学校的系统的教育活动,才能被更有效的继承和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国内的学者、专家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和重视的观点,如:在民族地区创办民族、民族文化人才培养基地,提倡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用民族、民俗活动来丰富校园文化,开设民族、民俗技艺课程等等。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教育情况,可以发现,以考取仕的人才选拔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教育的功能,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这种社会公共产品,作为主流文化教育基地阵地,对有特色的地域或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其照顾不到的地方。

发展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当然是重中之重,但是具体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该如何发展,学校教育该如何改革才能在发展学校教育对主流文化促进的同时不忽略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要在教育规划纲要出台的起始之初发展和改革少数民族教育,达到在发展同时做到保护民族文化、原生态文化,使二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目的,值得思考和探讨。

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在传统上有几个特点,如民族文化地域烙印深刻,具体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产生于特点地域,发展和传承与具体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也有传承该具体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资源和条件,所传承的少数民族文化现象在该地域内表现得更加“原汁原味”。又如传承方式方法,技艺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方式多以“学徒制”为主,包括能人巧匠的收徒以及当地群众向技艺高手的学习,这种传承方式时间周期长,实践性强,技艺及技艺内涵文化内容全面,并且学习过程更能够获得当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又有传统的民族文化传承获得了当地社会力量的支持,任何少数民族文化的产生,特别是具体少数民族文化现象、技艺、载体的表现形式是接受当地社会和人群的筛选的,只有符合当地文化品位、审美观点、伦理秩序、道德标准的少数民族文化现象才能被留存下来,并且传承下去。而支撑少数民族文化及现象传承的重要力量也是由这多方因素所提供,不但在具体少数民族文化所在地域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当地人民群众成为了该文化载体的“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了当地人民群众自我身份体现和群体个性的标志,当地人民群众对具体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持尊重、支持的态度,给与了文化传承的力量和文化繁衍的土壤。

少数民族文化环境受到外来经济、社会、文化冲击的时候,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传统的传承方式优势慢慢不明显,反而劣势越发凸显,这也是需要学校教育介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担负起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重任的原因之一。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传承方式传承周期长,传统学徒式的传承很难能有被传承人能够坚持。少数民族文化的“消费者”的价值取向的变化也给与文化传承以灭顶之灾,相对于现代商业、工业、信息化带来的价值标准,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工艺、技艺、载体显得不那么时尚,实用性差,娱乐性、刺激性弱,很难吸引当地年青人群的注意,失去了为少数民族文化买单的“消费者”,少数民族文化技艺、活动的普及性大受影响,很多文化活动和现象急剧缩水,许多少数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被摆进了展览馆、陈列室,又或者只有在对外展示和表演的时候才会使用。如大理白族的“风花雪月”服饰和丽江的“披星戴月”服饰,除了在旅游点对外进行表演的时候当地人民群众会穿戴之外,年轻人很少在生活当中选择使用,用一位白族年轻女子的话说“我更喜欢t恤、牛仔裤”。

外来的文化、外来的商品、外来的技术以其崭新的面貌、方便的使用感受能迅速的在年轻人心目中占领一个制高点,但是因其更迭换代周期短、文化内涵与当地文化环境不兼容以及“快餐性质”不能够代替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虽然当前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了挑战,民间的传承方式受到了破坏,但有文化内涵的事物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在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有力决策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路径将越走越宽。

题中所提的学校教育对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学校教育的系统化特点在新形势下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它弥补了传统传承方式覆盖面窄的劣势,虽然学校教育的方式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培养目标不是专家级、专业级,但胜在培养人数广上,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遇到当前学徒不足甚至断代的危急情况下,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它、习得和掌握其基础。二是学校教育的持续性,学校教育从基础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甚至更高级别的教育层层相连,可以分别担负起少数民族文化的普及、深入学习和专业学习。三是义务教育的落实和普及,在少一点升学压力之后,素质教育的加强让各中小学更能够因地制宜的制定素质教育载体和内容,这对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来说是一个契机。四是社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逐年重视,许多人已经转变观念,逐渐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和相关载体,民族文化专家、技艺能手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产物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也逐步提高,高等教育也开始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与社会、市场的接轨,让一批少数民族文化专家和技艺能手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以保证其能够继续专研,也同时让民族地区人民开始正视本地区文化的价值,改善当地民族文化土壤和环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总之,让学校教育介入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担负起培养民族文化人才的重任,是民族文化传承当中时代的要求,是一条民族文化传承的崭新路径,可以预期此路径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王鉴.民族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4]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6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的为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主要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文化是课程的源泉,离开了文化,课程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是人类文化精华的汇集,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课程的源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课程内容来源于民族文化。世界各国、各民族创造出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各民族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料”,不同的民族将其视为“精华”的文化选入课程中,作为其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2.民族文化个性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属性。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凝聚成各具特色的课程内容。柳州师专校本课程“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的开发是以传承桂中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目的的,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课程内容开发主要来源。桂中地区不仅拥有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而且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这些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课程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以凸显课程的“民族性”与“地域性”为出发点,以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目标指向,以收集、挖掘、整理、提炼的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创造的具有典型民族特征的文化样态为主要授课内容。课程主要分为“桂中少数民族山歌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建筑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婚俗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葬俗文化艺术”“桂中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等八个专题讲座,每一个专题都对不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形态、历史流变、文化生态、内涵价值等进行细致考察分析,厘清它们的内在差异,找出其文化共性,分析其价值与意义之所在。

二、课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

人类文明的延续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果。自教育产生——特别是课程出现以后,课程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担负着传递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各种人类文明成果的神圣使命。课程在传递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对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进行筛选、提炼、加工、改造,使之凝炼为具有一定系统性、科学性的课程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是一种对文化进行选择、传递、创造与反思的文化活动,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浩如烟海的民族文化进行选择与创新的过程。就课程设计而言,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内容决定于基本的文化价值倾向,就课程实施而言,课程对文化的传递,是创新文化的过程。为了保障和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传承地方民族文化的实际需求,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鼓励地方和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地方和学校实际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中“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柳州师专校本课程“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鉴赏与研究”作为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载体,一方面要全面收集、挖掘、整理、提炼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民族文化,如来宾麒麟文化、忻城土司文化、金秀大瑶山文化,以及壮族的歌谣、瑶族的舞蹈、苗族的服饰、侗族的鼓楼等艺术形式;另一方面要通过课程教学形式实现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由“自在文化”向“自觉文化”的转化,即将收集、挖掘、整理、提炼的各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课程化”改造,按照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内在逻辑,使“自在”的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成为一种“自觉”的课程文化,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达到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目的。同时,作为传承民族文化载体的课程,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认同意识、增强学生传承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神圣职责。

三、课程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