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文化差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文化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文化差异

城乡文化差异范文1

关键词: 中西亲属称谓 差异性 文化价值取向

1.引言

语言对文化的作用充分地表现在不同社会的亲属称谓方面,这些语言差异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称谓是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标志――称谓语显然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如权势关系和同一性或平等性关系),它也可能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贾玉新,1997:32)在跨文化交际中,深入了解中西方亲属称谓的差异及其文化价值取向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Sapir和Whorf认为某一社会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决定并反映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而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被社会化的过程。在其中,人们会在无意识地习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社会观念的同时,习得交际能力,并用其传递价值观念。文化又为语言规定了多种不同的价值范畴、社会规范等,而中西亲属称谓的差异性则反映了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同。

2.中国亲属称谓

2.1中国亲属称谓划分的依据

要了解中国的亲属称谓首先必须熟悉传统中国家庭的亲情系统,而亲情系统是按照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工作关系等划分的。其中血缘、婚姻关系占主导地位,而血缘关系又和婚姻关系密切相关,通过婚姻关系重构血亲关系,工作关系又可根据年龄、职位高低、背景(包括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地域背景等)等进行具体划分。

2.2中国亲情称谓和亲情系统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所以对中国家庭结构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亲情系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熟知中国社会的潜在运行规则。传统的中国家庭结构有三个特点:等级秩序、性别秩序、年龄秩序。根据以上三个特点,以自己为核心可把中国亲情系统划分为四类:以男性血缘关系为主的同姓本家、以婚姻关系为主的内亲、和本家有关的同姓亲戚、不同姓的亲戚关系。

2.2.1以男性血缘关系为主的同姓本家

这类亲情系统是所有关系中最密切的关系,它包括未婚之前以自己父姓为主的同姓家族人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亲兄弟、亲姐妹,大伯、大叔家的儿子及未婚女儿。婚后形成的以自己为中心的儿子、女儿血缘关系。

2.2.2以婚姻关系为主的内亲

这类亲情系统是以婚姻法律关系而形成的关系网,它是以自己本身为主的所有外姓亲戚。它主要包括妻子未婚之前,与妻子同姓的本家形成亲戚,如妻子的大伯、大叔等。自己的孩子结婚以后所形成的内亲,如亲家等。

2.2.3和本家有关的不同姓亲戚

这类亲情关系也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但次于以自己父亲为中心的血缘关系和以自己婚姻关系形成的亲情关系。它包括所有本家亲戚及通过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如自己已婚姐妹、已婚女儿及本家大伯、大叔家的儿子、女儿等婚后所形成的关系。

2.2.4不同姓的亲戚关系

这类亲情关系主要是指以婚姻关系为主而形成的和自己血缘关系较疏远的亲情关系。它主要包括以自己岳父为核心的亲情关系;自己大伯、大叔家的儿女婚后以他们的血缘关系而形成的不同姓亲戚;男人拥有和自己父母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婚后妻子所有亲戚也成为自己的亲戚。

2.3中国亲情系统的特点

中国亲情系统表明了一种复杂而有序的交际系统,每个位置角色都有相应的称谓,而且每个称谓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行为角色。这些具体化的称谓体现了中国亲情系统的三个基本特点。

2.3.1年龄顺序表述清楚

汉语中用“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表示亲属中的年龄顺序。另外,还用数字加在年龄前表示年龄顺序,如“大姐”、“二姐”、“大哥”、“二哥”、“小妹”、“小弟”等,并以此来区分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应享有的权利、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一般情况下年龄大的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照顾年龄小的责任,正如中国谚语所言:“国有大臣,家有长子。”老大要帮助父母分愁解忧,有困难老大冲在前面,有苦要先受苦,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先之乐而乐”,一切以老大为典范,如果父亲故去,长子要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无偿地作出牺牲,结婚以后仍应当作出各种各样的牺牲。幼子作为家中较小的孩子,有权利接受哥哥的照顾,哥哥为弟弟作出的牺牲,不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根本不用感激,甚至不用说声谢谢,因为那是应当的,因为你是哥哥我是弟弟,否则我将谴责你没有尽到哥哥的责任,哥哥也因此感到愧疚,自己父母也认为作为哥哥应该无偿作出牺牲,因为你是哥哥,你应当照顾他、关爱他,因此家庭中的长子具有忍辱负重、隐忍而行的品质。家中孩子多,少年老成者以长子为多,同时也给长子带来了心理上的负担、精神上的压抑,而作为家中年龄较小者应有服从比自己年龄较长的同龄人,所以汉语中常问别人年龄并以此按长幼划分责任和义务。

2.3.2性别区分明显

对血缘关系最近的称谓上可以看出明显的性别区分及角色。从词源学及构词法上可知“爸爸”、“妈妈”等称谓的性别及职责区分明显。如爸爸代表着作为父亲要严格,要以巴掌来管教子女,所谓“棍头底下出孝子”,所以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要严,因此中国古谚语有“子之堕,父之过”之说;妈妈则代表着家庭做牛做马,一切家务均由母亲来承担,任劳任怨,因此母亲在家庭中的角色是竭尽一切为家庭服务。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父亲、母亲分别承担着教育子女,相夫教子的社会角色,正所谓“父严、母慈、子孝”。和自己兄弟姐妹之间的称谓性别区分也较明显,家庭中用“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等进行严格的性别区分。

2.3.3辈分区分明显

辈分体现在对自己父母长辈的称呼上,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把和父母同辈分的兄弟姐妹称为“叔叔”、“舅舅”等,把父亲的哥哥称为“伯伯”,把父亲的弟弟称为“叔叔”,用“舅舅”称呼母亲的兄弟,“阿姨”称呼母亲的姐妹。这些辈分的称呼包含着严格的等级秩序,绝对不能出现丝毫的错误,否则就会闹笑话。

2.4中国亲情系统体现出的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亲情系统反映出的价值取向分为正向的价值取向、负向的价值取向及综合价值取向。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科学技术的落后,许多田间体力劳动大部分由男人担任,由“男”的构词方式(由“田”和“力”组成)可以看出男子主要外出从事田间作业,即所谓的“外人”,而女性主要为在家里料理家务,即所谓的“内人”,由于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家庭的主要生活来源是从“土里刨食”,因此有“一男胜二女”之说。为了获取更多的劳动果实,就需要更多的体力劳动者,多子即意味着父母可以免受体力之苦,而让更多的儿子从事田间劳作,自己可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因此多子就意味着多福。当年老体衰之后,儿子多照顾自己的人就多,因此多子多福的狭隘观念根深蒂固的原因就是落后的农业生产力使然,同时由多子多福观念所带来的传统大家庭产生了一系列相应其它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最理想的家庭结构是五世或四世同堂或儿孙满堂,由于大家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为了家庭的和睦,每个成员都应有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成员之间还应相互了解和理解,因此有古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不知人也”,人与人之间要学会谅解,学会“克己”;为了在大家庭中生活和睦、和谐,每个人都要进行反思而修身,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了家庭和睦,各成员要做出适当的牺牲,必要时可以为家庭献出自己的生命,体现在较广阔的范围内就是为国家要杀身成仁,因此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之下,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无数像屈原、文天祥等爱国志士;个人是微弱的,只有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力量才是巨大的,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等很好地反映了这种观念,而且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由家庭观念而产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也产生了一些相应的负面影响,即负面的价值取向,如为了增进了解,大家互相关心,因此在中国较少关注个人隐私,所谓的隐私权也只是以后的“贩来品”;为了和睦、和谐而太过于要面子,为了自己或别人的面子不去指出他人的缺点和错误,从而求得一团和气,“以和为贵”,由此养成了“难得糊涂”的人生观,而“糊涂学”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门显学;但以和为贵的思想同时给中国政治体制带来了历史上的和亲政策,如唐朝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昭君出塞等带来民族团结;家庭之中个人是微弱的,因此有“孤掌难鸣”,“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习语,由于太过强调集体导致国人不敢冒险、害怕竞争,心理上惧怕竞争因而能力上缺乏竞争性;太过重视集体因而只求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造成了模仿能力疯长而创新能力匮乏,体现在教学课堂上就是中国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唯有大家一起回答,才能底气十足,书声琅琅,因此中国多“南郭先生”而少“爱迪生”式人物;由于害怕竞争导致国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因此国人喜欢三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缺乏开拓力、进取力,因此国人根本不会去侵略别的国家。西方所谓的大国从根本上是错误的,是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耸人听闻言论。国人家庭观念过重导致复杂的人事关系,凡事皆以关系为准,所以裙带关系严重,任人唯亲,体现在社会观念上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树倒猕猴散”,体现在企业管理上主要以家族式管理为主,不敢相信、任用有才之士,从而导致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太过强调克己复礼从而导致缺乏符合现代社会的独立人格,一旦形成独立人格就很难在圈内生存,被淘汰出局,被排挤出集团范围之外,有“去国远乡”被流放之感,因而有“水至清则无鱼”之说,屈原遭放逐而自投汨罗江不能不说是文化之悲剧。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首先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否则寸步难行,因此在中国有血缘关系网、同乡关系网、同学关系网、同事关系网、师生关系网,这种庞大的人际关系网导致应酬多,无暇顾及自己专业发

展,因此在国内从事领导工作就是要理顺关系,从容应酬,这样工作才能应手。

3.西方称谓

3.1西方称谓划分依据及其特点

西方称谓比较简单但也按照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来划分,通常情况下他们的家谱(family tree)基本上溯到grandfather,grandmother,father,mother,uncle,aunt,niece,nephew.

西方称谓有以下特点。第一,简单化。西方称谓中没有中国称谓中的七大姑、姨等名目繁多的称呼。通常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统称为grandfather,grandmother;把父母亲的兄弟统称为uncle;父母亲的姐妹称为aunt;和自己有关的哥哥、弟弟统称为brother;有时为了区分年龄前面加上elder,把和自己有关的姐姐妹妹统称为sister;有时为了区分年龄前面加上elder。第二,性别区分不明显。虽然西方也是以男权为主的社会,但实际上性别区分没有中国明显,因而性别歧视也没中国强烈,从中国许多汉字中可看出古人对女性的歧视,如和“女”字旁有关的汉字很多都表示出对女性的歧视,如奸、妓、奴婢、妖媚等。

3.2西方称谓体现出的文化价值取向

和中国重视人伦关系导致的复杂称谓相比,西方较重视个人自由、个人主义,每个人在社会中就是一个原子,强调原子的独立性,互不依靠。这和西方传统思想密不可分,由于西方文化主要来自古希腊及其沿海地区,因其开放性、海洋性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当时手工业、工商业、航海业的发达,所以人们注重探索自然并征服自然,因此把对自然的开发作为人生的终极目的,从而产生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逻辑分析,以种种推断、预测为起点并层层深入地验证推断的正确性,因而形成以认知为基础的客体价值取向,“中国的主体意向性思维从主体需要和实际出发,以人的伦理规范和审美情趣为标准,以主体意向统摄客体对象,以政治判断统摄真假是非,以道德判断代替价值判断,以价值判断制约事实判断,寓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中”。(王菊全,郑立信,2005:491)而西方认识的对象是自然,所以只关注自然的构造、组成,把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去研究,人生目的就是征服自然,这种价值取向引起以科学认知为基础,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反映客体的真实面目,强调客观性而杜绝把客观对象主观化,严禁以主观印象统摄客观事物,客体和主体是二元对立的逻各斯主义,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西方人士追求的是认知的科学性,人生目的就是认识世界、探索世界、征服世界,所以客观世界是其认识对象,为更一步了解自然,只有采用科学、理性的实证分析,才能客观地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因此,西方人士主要把目光

投向自然而无暇顾及人事关系,也就不会有中国那种复杂的人伦关系。

4.结语

不同的文化渊源而产生的不同文化价值取向,引起了中西方思维的巨大差异。不同的文化价值定向会引起行为举止的巨大差别,体现在语言称谓上就反映出中国重人伦,西方重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定向。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并无优劣之分,两种文化互为异质文化,两者可以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世界新文化。

参考文献:

[1]Guo-Ming Chen,William J.Starosta.Found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

[2]顾嘉祖,陆.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009重印).

[4]楼宇烈.中国的品格(修订本)[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8.

[5]王宁.中国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城乡文化差异范文2

一、 海宁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基本情况:

“城乡公交一体化”,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公交化运作方式, 打破原来的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发挥客运资源效益最大化,以达到城乡公交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协调发展过程。据调查了解,海宁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目前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尤其是“公车公营”的运行模式,更是全国的首创。一年来,海宁市已经投入改造资金3000多万元,新添置空调中型客车130辆,开通公交线路30条,其中城乡公交一体化线路20条,辐射全市147个行政村,城乡公交通村率达到91.3%,预计2005年底,全市所有道路全部达到通车标准,力争实现村村通公交,路路有公交。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城乡居民对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政策表示非常赞成,认为公交城乡一体化给出行带来方便,乘公交车进城明显人数增多,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经济实惠,是一项利国利民,使居民、经营者、社会多赢的好措施,为海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条件。(详见问卷调查汇总表)

二、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主要效果: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对原有农村客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重大举措, 海宁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为城乡客运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

(一)理顺了管理体制,实现城乡资源共享。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公交由城建部门管理,客运班线由交通部门管理,一直是“两张皮”。经过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公交统一由交通行业管理,城市道路及站点向农村公交开放,大大方便了农民进城

(二)优化了运营结构,实现“公车公营”。

海宁在城乡公交的经营方式上完全吸取城市公交车优点,实施“公车公营”。即全部收回原来的个人产权,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交由公司运营。并实行车辆循环,旅客上车买票,途中设置站点,到站停靠的运营方式,彻底解决了农村客运市场出现的“三客”问题(拉客、骗客、甩客)问题。

(三)实行了区域经营,提高农村班车覆盖率。

海宁公交车实行区域经营,经营企业可以灵活安排线路走向和车辆数量,合理安排班次,提高车辆使用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实行划片经营,可以把热线的经济效益弥补冷线,解决客运矛盾,提高农村班车的覆盖率。

(四)改革了公交票价制度,确保农民从中受益。

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有利于进行成本核算,大大降低了班车票价,城乡公交一元钱的同票同价,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真正让老百姓感到实惠。

三、海宁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 农村客运集约化程度低

前几年,受有路大家走,有车大家开的影响,导致了农村客运单车承包经营现象十分普遍。经营费用高,服务质量差,抢拉客源、超时间运行,恶性竞争,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制约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规范健康发展,

(二)农村乡镇客运场站太少。

虽然海宁市日前的行政自然村通车率和道路覆盖率都居全国前列,但大多数的乡镇没有汽车客运站场,客远站点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客运需求。

(三)村级道路建设速度不快。

道路建设状况是城乡公交一体化基础和前提,趋势影响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进程,海宁现在公路网密度达61KM,居全省前列,但提出的“等级公路通行政村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尤其是村级公路建设速度还不快。

(四)农村客运使用的车型多,适用车型少。

现有农村客运的车型多、杂,但这些车型备有较大的空间装货的不多,有下置式行李仓的车也不多,与农民所期望的车型不一致。农民出行需随身携带一定数量的农副产品,所以农民还是不得不选择农用车、三轮车进城。

四、海宁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改进措施

调查中,我们6个人都为海宁的公交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取得的成效感到由衷的自豪,觉得海宁的经验应该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推广,但是海宁公交自身也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改进措施大体可考虑:

(一)使路、站、车一体化、高效化。

在新建或改建通村公路时,应使路、站、车一体化。建路时,应该考虑设置旅客停靠站点(最好是港湾式),同时推荐使用适合农村客运的经济客车车型,把路、站能进行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建成,则更能避免重复建设,体现高效。

(二)合理调整客运线路。

要根据海宁农村的村镇公路规模、人口密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行政村公交的通车需要,合理调整客运线路。避免现在不同程度存在的弃冷线争热线和挤干线的做法,保证城乡客运有序、健康发展。

(三)完善公车公营体制。

对原有的农村客运个体经营户逐步进行公司化改造, 实行公车公营。尽可能地使公交车安装统一样式的线路标志牌,实行统一站点,统一票价,统一车型、颜色和标志,统一结算,统一着装, 提高城乡公交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加大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

我市还应该加大对县乡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尤其是鼓励、补助乡镇或村级组织甚至于个人投资建设村级公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还存在的道路不通,网络不全的问题,为城乡公交一体化创造基础条件。

城乡文化差异范文3

关键词:文化差异;消费;空间杜宾模型

0引言

消费作为实现经济增长的核心影响因素,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始终发挥重要作用。消费除了受到诸多市场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差异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文化作为一个包含民族特征、价值观念、思维模式、风俗习惯、、教育水平等要素的集合,与居民消费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也使得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消费选择。厘清文化差异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特别是探求文化差异在空间层面的影响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国居民消费、调整消费结构乃至于更有针对性的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1]、利率水平[2]、物价水平、收入分配结构[3],政府公共服务[4]等方面。而关于文化差异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等方面,如黄静(2014)[5]和张晶(2013)[6]等认为文化是影响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意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王梦蝶、吴东来(2013)[7]认为不同文化维度下的消费者行为受文化营销的影响程度不同。汪秀英(2010)[8]的研究表明在体验经济的运行中,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对消费者的体验行为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石华灵(2016)[9]提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往往不纯粹是一次经济交易,而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交往和互动。以上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从文化差异对消费者的评判标准和购买意愿方面进行论述,但是将文化差异从类别上进行细化,研究其对消费影响的文献较少,尚未有结合我国现实进行实证方面的验证特别是结合文化的跨区域空间特征进行的相关研究。本文在结合我国文化发展现实的基础上,将文化差异从人文文化、城乡文化和行政管理文化三个角度加以分类和量化,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29省文化差异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为有针对性的进行全国性文化政策制定以及跨地区消费行为引导提供决策依据。

1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1.1指标选取与数据描述

本文主要探求文化差异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变量的选取如下:

1.1.1被解释变量

居民人均消费水平(CONSUME),通过地区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来衡量不同地区消费状况的差异。由于现有统计年鉴对于居民消费数据是以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分类统计,为了更为客观地反映地区整体居民消费水平,本文对宏观统计数据进行了以地区居民为单位的平均化处理,具体公式为;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城市人均消费水平*城市常住人口+农村人均消费水平*农村常住人口)/(城市常住人口+农村常住人口)。

1.1.2解释变量

对于核心解释变量文化差异变量选取,本文从人文文化、城乡文化和行政管理文化三个方面加以设置,通过这三类文化变量的选取,基本可以涵盖我国居民现有的文化差异。(1)人文文化(HUMANITY)。广义的人文文化是指以居民个体为基本单元的,涉及个人基本文化修养、受教育程度、年龄、宗教、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有文化信息。居民的人文文化程度,是其行为的主导因素,不仅会影响劳动就业收入的水平,也会影响其日常生活主要的消费行为的水平。而居民人文文化水平主要源于其受教育程度,一个地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越高,该地区的居民对生活水平要求较高,从而消费水平会更高。除了受教育程度,为了兼顾人文文化的其他方面,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自身的非受教育所体现的人文文化水平也会相应增加,本文通过人口年龄比重衡量这部分非受教育所体现的人文文化,基于此构建包含受教育程度和人口年龄分布的人文文化综合指数,其权重各取50%。人文文化指数=大专及大专以上人口占地区总人口比重*5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0%。(2)城乡文化(TOWNSHIP)。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地区居民中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不断变化,而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消费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源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价值观念以及长期的历史文化传承。故对于城乡文化的指标设置采用城镇化水平指标,即城镇年末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衡量城乡文化水平。(3)行政管理文化(ADMINISTRATION)。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上的特征和行为模式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有制度上的安排、有地区特有历史文化演变的特征也有官员自身行政管理倾向,其对居民消费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一个地区在公共产品供给上,更倾向于提供促进居民消费的相关服务,如社会保障服务,则居民用于自身消费的意愿可能更强烈。本文将这种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政府行政管理差异总结为行政管理文化,指标使用变量各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来衡量。

1.1.3控制变量

除了上述不同类别文化差异对居民消费水平产生影响外,居民收入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因素也与消费相联系,本文将其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实证模型。地区开放程度(OPEN),采用各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当年GDP比重来衡量地区开放程度。居民收入水平(INCOME),采用地方人均居民收入水平并剔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

1.2数据来源

基于文化差异与消费水平的区域性考虑,选取了全国29个省市进行实证分析,其中由于数据缺失和社会制度体系不同,没有包括和港澳台地区,将重庆合并进四川省;基于数据可得性和数据的统一性,选取2007—2015年数据。文化差异、对外开放程度和财政社保支出数据来源于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由于区域间物价水平不同,涉及的地区人均GDP、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指标均采用地区当年消费物价指数剔除通胀因素。计算软件为STATA13.0。

2指标变量的探索性

空间数据分析文化具有区域性和传播性。对于文化相关变量的计量,在考虑传统计量经济学关注的时间维度联系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其空间维度的特征。若变量存在空间相关性,传统计量方法的估计是有偏差甚至是无效的。本文采用空间计量前置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以预先考察实证数据是否具有空间相关性,若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则需要采用针对空间变量的空间计量方法进行实证估计。本文使用对空间相关性检验使用较为广泛的莫兰指数进行验证。

3实证分析

3.1模型的识别与诊断

空间计量实证模型,是为克服实证变量存在的空间相关性从传统经济理论发展而来的实证计量模型,先后发展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自相关等模型,但是早期的空间计量模型多数只考虑了被解释变量的空间相关性,忽视了解释变量的空间相关性处理,伴随着空间计量方法的不断扩展,本文采用其扩展模型面板空间杜宾模型(SDPM)进行回归估计,重点考察以文化差异为核心的诸多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与居民消费的联系,分析不同类别文化差异对消费水平可能具有的空间效应。模型(1)至模型(4)为添加人文文化、城乡文化和行政管理文化后的空间滞后项的实证模型。

3.2实证结果

通过实证测算,所得包含各类文化差异空间滞后项的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实证结果见表3所示。

3.3实证结论分析

3.3.1模型整体性结果

从模型HAUSMAN检验和固定效应检验值来看,空间杜宾模型面板采用固定效应形式更为有效,且模型整体似然比值较高。在分别添加人文文化、城乡文化和行政管理文化空间滞后项的空间杜宾面板模型(1)至模型(4)的结果来看,各模型整体显著性一致,特别是同时存在三类空间滞后项的模型(4)模型各变量的解释力均显著提高,基于此,后文中分类变量解释主要基于模型(4)的实证结论进行。

3.3.2本地文化差异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

由模型(1)至模型(4)的地区文化差异对本地区消费影响的结果来看,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人文文化、城乡文化在省级层面对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其中通过模型(4)可知,本地区人文文化对居民消费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正向作用,可以理解为伴随着地区人文文化的提高,有利于居民进一步提升其消费水平;而城乡文化无论是分模型(2)还是综合模型(4)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负向作用,此结论与传统观点不一致,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以城市常住人口的增多为主要体现的城镇文化的提升,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不升反降,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城市生活成本高,压力大导致城市居民不敢过度消费,相反农村居民由于不存在诸如购房、子女教育等成本压力,反而消费增长倾向更高。地区行政管理文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

3.3.3跨区域文化差异对消费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

分别对模型(1)至模型(4)的人文文化、城乡文化和行政管理文化的空间滞后项W*dep.var的估计可知,与地区内文化差异变量的显著性相似,城乡文化和人文文化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特别是在综合考虑多种文化差异空间效应的模型(4)中,城乡文化差异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伴随着周边地区城乡文化每提升1单位,会促进本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增加0.12单位。与地区内文化差异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方向相反,周边地区的人文文化和城乡文化对地区内的消费水平的影响与地区内人文文化和城乡文化的影响形成此消彼长的态势,体现为跨区域文化差异对消费的影响呈反向溢出效应。

3.3.4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

从模型控制变量来看,无论是单独添加空间滞后变量还是同时存在三类空间滞后变量,居民消费水平与其收入水平均存在1%水平的显著相关性,即传统经济理论一致,收入水平是其消费水平的核心影响要素,居民收入每增加1单位,消费者倾向于增加自身消费水平0.319单位。

4政策启示

(1)进行文化的跨区域交流与融合鉴于各类文化差异所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故文化交流与融合不应仅局限性在本地区内部,而应该积极促进跨区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跨区域文化政策的组织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大范围的地区联动实现居民文化的整体提升,以促进消费的持续增长。

(2)提升居民人文文化水平鉴于人文文化对居民消费的积极促进作用,应进一步加大以提升居民基本人文素养的相关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做好基础教育、文化环境的建设,同时,采取多种手段针对性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如通过促进文化类产品的市场培育,增加消费者提升人文素养的渠道,加强消费者提升文化素养相关服务的消费服务和管理。

(3)结合城镇化做好消费升级与保障工作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所产生的居民城乡文化差异短期来看并没有有效的促进消费增长,相反,还带来了空间上的消费外溢效应。这一状况虽不能否定城镇化所产生的有益作用,但宏观管理部门也应进行针对性调整,特别是经济步入新常态,地区经济对居民消费的依赖更为强烈,对于城乡文化差异所显示出的负向作用,应针对性做好促进居民消费的升级和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降低城镇居民消费成本和远期顾虑,令城镇居民有能力消费、有保障消费,在实现我国城镇化规划的同时,发挥居民消费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于俊秋,何辛锐.内蒙古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9,(22).

[2]赵鑫铖,李娅.经济动态效率与我国最有消费率:1992—2013[J].云南财大学报,2016,(5).

[3]李扬,殷剑峰.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5,(2).

[4]封福育.社会保障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5).

[5]黄静,王诚,熊小明,林青蓝.人际冲突中文化信念对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14,(7).

[6]张晶,RamuGovindasamy,张利庠.“文化适应”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12).

[7]王梦蝶,吴东来,吴炎玲,赵娜.基于文化差异的文化营销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1).

[8]汪秀英.区域亚文化对消费者体验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消费者体验行为的对比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城乡文化差异范文4

关键词:河北; 城乡体育; 一体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1006-3315(2012)09-170-001\

在建设和谐河北的过程中,城乡差距问题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统筹考虑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能够有效地利用城市丰富的体育资源和公共设施,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城市与农村的和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河北省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

城乡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体育一体化的水平。因此,经济因素是影响河北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首要因素,在课题组所做的问卷调查中,有76.55%的被调查者认为经济原因是造成河北省城乡体育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了非均衡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上的差距越来越大,相应地用于健身的时间则明显很少。同时,经济发展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经济状况差的地方,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普遍落后于经济状况好的地方。

2.地域因素

在对体育管理者的调查中,有68.45%的被调查者认为地域原因是造成河北各地体育发展不均衡以及城乡发展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有些县(市)具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体育发展就相对容易,而有些县(市)的优势很小或没有优势,它们的发展就比较艰难。不同的地域特点和自然条件造就了各个县(市)在体育资源上的差异,其开发利用水平也不相同。城镇的地域优势,尤其是河北各地级城市的体育发展,明显有乡村所不可比拟的各种优势,从而造成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体育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差异。

3.文化因素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体育参与主体会出现相应的认知态度。城乡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是决定城乡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在意识观念上,就是相对城市社会,农村文化具有较为封闭的特点。农村居民囿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意识和观念与城市有较大差别。在文化活动方式上,城市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诸如各类体育比赛等文化体育活动,满足了城市居民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农村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舞龙、舞狮等,很难吸引年轻人参与。

4.政策因素

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支持和导向作用。政策从根本上规定了河北体育的布局和发展方向,而法规从实践层面平衡和保障了各方的利益。近些年来,体育的法规和政策日趋完善,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无疑给河北的体育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针。由于长期以来实施的是优先发展城市的政策导向,因此在资源投入上必然是不均衡的。财政投入一直是向城区倾斜的,城区的发展一直是领先于乡镇的。优先发展城镇体育的政策导向,结果就是体育场馆也主要集中在城区。

二、河北省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的对策

1.构建和完善城乡体育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

要健全和完善多元化的体育管理体制,建立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农村体育要依靠政府管理体制,进行经济倾斜扶持,城市体育需要社会管理体制,政府给予政策保障。推进河北城乡体育一体化管理的内部协调工作,城乡体育一体化组织的协调应贯穿于各个部门和各个层次,如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文化部门之间的协调。必须明确各部门的责任范围、权限大小,建立规章制度。

2.加快农村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

要加快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相带动的发展格局。要强化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公共财政对于乡村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统筹规划和有效推进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公共设施的一体化建设。通过促进城镇体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覆盖,确保城乡体育资源流动顺畅和有效。

3.加快发展农村体育产业

各地应充分考虑各自的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既要保障本地体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要兼顾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在体育政策方面应逐渐加大向农村倾斜的力度,通过颁布有利于农村体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快发展农村体育产业,以带动农村体育其他方面的发展步伐。不容置疑的是,体育政策一定要促进城乡体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体育资源的最大利用率。

4.科学合理培育各地的优势体育项目

城乡在自然条件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对于城市有效的发展模式并不适合在乡村复制。因此,简单地在乡村搞健身路径的普及工作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思考乡村固有的特点,根据每个乡村的民俗和习惯,开展已有的或开发新的百姓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并使之成为一种广泛参与和长期坚持的活动内容,形成各具特色的体育节,杜绝照搬城市发展的思路。

5、加强城乡体育组织建设

城乡体育组织是城乡居民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组织保证。大力加强城乡体育组织建设,加强体育健身指导员的队伍建设和制度激励。加强社会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建立健身站点,体育健身指导员与工资等级制挂钩,能够为全民健身提供人员保障。不断完善乡村健身组织服务体系,可为乡村居民健身提供更好的组织保证。在乡村,基层体育组织的介入仍然不够,基层体育组织的发展尚存在着广阔的空间。

6.增强体育文化宣传教育

通过有效的媒体服务,全面覆盖城乡广泛的区域,促进城乡体育信息文化的流通传播。通过课题组的访谈,了解到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具有更科学的健身态度和健身理念,并经常从事健身活动。所以,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更应从实际出发,加强对乡村居民体育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强化群众的健身意识和观念。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B12TY00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城乡文化差异范文5

(1)民族性

众所周知,人类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如今不同的国家、民族、血型、肤色、宗教等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而园林景观正是民族文化习俗的表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建筑、庆典和祭祀。包括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很多风俗文化的差异,其建筑结构、、文化习俗也各不相同。也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2)历史性

历史性的表现主要是针对于那些历史古迹或者具有悠久历史的园林景观。各民族在经历了几百年几千年的发展后沉淀了大量的历史古迹。它是民族发展的智慧结晶,在当时,它是民族的行为准则,鞭策人们的行为。而流传至今,它依然能够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能够让人们进行深思、总结。比如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孔孟之道、儒家哲学、道家思想等文化可以说是盛名远播,其思想文化也在很多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体现。比如“曲径通幽”、“小桥流水”等等,任何一项都是其思想文化的反映;而近代的那些抗战基地、纪念碑等等也同样反映着解放时期人们的艰辛生活,反映战争带来的破坏等文化思想。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是哪一种文化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渊源。同时,任何一种文化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受到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形成新时期文化的新内容,这是文化的历史变更。因此,我们在欣赏或评判一个园林景观的历史文化时,应该注意看它是否注意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

(3)地域性

园林景观中的文化价值具有地域性,其地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园林景观会受到地域的差异而经受其自然环境的地形条件、地理位置、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地域风貌、园林景物也就在长年累月中慢慢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不同地域的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各不相同,看待的角度和所持的态度以及把握的方式、程度也都各不相同,由此便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

(4)宗教性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种宗教是各民族经历多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它寄托着信仰者的思想,甚至是一些信仰者的精神支柱。而这些不同的宗教,其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各种宗教的建筑风格、场所、景点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教规教义,庆典的时间、仪式、对人们的要求、服饰道具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以我国佛教为例,其衣着都以黄色为主,并有佛珠、僧棍、烧香、念经、打坐、吃斋等元素,建筑结构大都一致。而在基督教中则是以十字架、教堂、圣经为主。这是一种比较隐性的文化特征,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文化综合性。对于他们的研究需要追溯到比较深远的历史年代和发展情况,很多园林景观中融入了大量的宗教元素,对于其文化价值的研究就要从它的整体性和文化的综合性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了解到更多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2结语

城乡文化差异范文6

【关键词】城乡 教育公平 二元化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比如组织了教育扶贫工程,国家也不断地在完善关于教育公平的法律制度。但是尽管如此,城乡教育依旧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城乡教育公平是指城乡居民活动中地位平等和公平占有教育资源。它包括三个层次:城乡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

一、我国城乡教育不公平现状

我国城乡教育依旧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资源不均衡

教育资源不均衡体现在两个方面,物质资源和师资资源。物质资源是指农村中小学的硬件设施远远不及城市中小学。农村学校规模较小、设施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破旧;而城市学校规模较大,设施齐全,教学设备都是现代化配置。据调查显示,从实验仪器达标学校的比例上看,农村中小学达标学校要比城市的分别低22%、11%。师资资源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农村师资队伍存在结构不均衡现象,农村学校的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不足,无法实现教学需要。另外农村教师的平均学历比城市教师的水平低,而且农村教师严重缺乏优秀教师,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往往上调到城市学校。

(二)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

教育经费是每所学校正常运行的根本,经费不足就难以配备教学设备、教学设施,对教学和行政活动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对经费相对不足的乡村学校而言尤为严重。虽然最近几年来,国家对城乡教育公平的问题给予很大的关注,上至教育部下至各县,各级政府都在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这样的做法可以说一定程度上缓解乡村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但许多农村学校依旧经济紧张,无法提高办学条件。

(三)我国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评价标准都是以城市学生为基准制定的,体现的是城市文化,没有考虑农村学生的实际

比如说素质教育对农村学生就存在不公平,农村学校不仅缺少美术、音乐教师,还缺少一些教学设备比如乐器,这样对农村学生根本就无法进行素质教育。就教材的难度而言,农村学生由于缺乏优秀有经验的教师和相关的直接间接经验,普遍反应教材难度大,负担重,往往非常刻苦却依旧学习无法提高。这样的“城市化”取向对农村学生非常不利。

二、城乡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分析

教育的发展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尝试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探究产生教育不公平的原因。

(一)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地区的经济不同,从而影响了东部、中部、西部的教育资源分配

我国的中部和西部属于内陆地区,地域是非常辽阔的,人员分布却分散。中西部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牧业等第一产业,经济效益回收得较慢,利润较薄弱。而东部地区处于沿海地区,人员分布集中,第三产业的发展迅速,效益回收快而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就导致了东、中、西部政府所能投入的财力的不同,从而影响了教育的人力、物力上的资源分配不均衡。

(二)国家的教育政策偏向带来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我国早些年的一些教育政策产生偏向,带来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副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精英教育政策和重点学校制度。精英教育政策主要是因为我国公共教育经费不足,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经费绝大多数都投向了高等教育,而为大众所共享的基础教育领域则出现了严重的资金短缺现象,而分配给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就更少了。我国的重点学校制度是在效率优先的价值观主导下发展起来的。当时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我国规定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中小学校,所以实施了重点学校制度。在当代,这种重点学校制度表现出了许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重点学校建设导致了师资过于集中,物资过于丰富,造成了资源的堆积与浪费。

(三)城乡居民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城乡居民文化上的差异带来了其为子女提供文化资本的差异。首先城乡家长的文化水平和修养可以通过家庭生活的耳濡目染,让子女在无形的熏陶中得到继承,提高文化水平。其次城乡居民在子女上的教育投入也是不同的。城市居民为子女的教育投入上进行了更多的金钱投资,让其子女进行艺术培养、课程辅导;在时间投入上许多城市居民更是亲力亲为,对其子女进行教育辅导。而农村居民由于经济能力不足和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等各方面的原因,在金钱上无法对子女进行过多投资,在时间上无法对子女进行教育辅导,顶多是督促子女完成作业。

【参考资料】

[1]汤福霞,周德武. 对于当前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理性思考[J]. 理论导报,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