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俗文化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俗文化常识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常识;教学实践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中阶段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语文”教学的背景下,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一大重要根基就是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和掌握。笔者针对文化常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对“文化常识”题的备考提供一些建议,以请教于方家。
一、文化常识的社会学内涵与概念范畴
“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出自《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我们可以把“文化”理解为能被传承的国家历史地理知识、民族风土人情、传统生活习俗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文化常识就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载体,可以陶冶、教化学生,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知识修养和道德信仰的“文化人”。
二、对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考查的梳理
198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出现“文学常识”题;1983年将“文学常识题”改为“语文常识题”,除“古代文化常识”外,还包括默写、文体知识、作家作品常识、汉字构字知识等。1984年以后历年高考都有文化常识题,逐渐涉及历史知识(1986年)、历史典故、传统故事、对联(1987年)、史地知识和古代文献知识(1989年)、古诗中描写到的传统节令(1993年)、传统礼貌称谓(1994年)、古代人物称谓(1995年)等中国传统文化常识。①
从近三年高考试卷来看,2014年大纲卷考查“解褐”、“南面”、“故事”、《春秋》。
2015年新课标卷Ⅰ考查“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新课标卷Ⅱ考查“男子名、字”“谥号”“嗣位”“阙”。
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首相”“建储”“有司”“契丹”;全国Ⅱ卷考查“中宫”“陛下”“吏部”“移疾”;全国Ⅲ卷考查“礼部”“教坊司”“致仕”“两京”。
可以看出,全国大纲、课标卷侧重对古代传统文化常识中“官职称谓、继承制度、科举司法、古籍常识、历史地理、风俗节日”的考查,内容广泛,范围不定,考查内容不具规律性,内容零散细碎,对考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识记准确性的要求很高。
一直以来,文化常识因在高考内容中占比有限、内容庞杂不易总结规律而在教学中被忽视,只有个别内容会因高考涉及而被从教材中截取出来进行割裂语境的识记掌握。由于各个知识点内容孤立,且不定时出现在各篇章中,教师教起来蜻蜓点水,学生记起来费时费力,且成效不大。
四、文化常识积累在教学实践中的方向和思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在必修的五册教材及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古诗文教授中,应注意挖掘古代文化知识,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适度讲读其与现实相关的深刻内涵。
高中阶段涉及的文化常识可作如下细致划分:
(1)制度与职官:宗法制、分封制、禅让制、客卿制度、古代官员的俸禄、退休、三省六部制、九品官人法、三公九卿等。
(2)教育科举:察举、征辟、孝廉、院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进士、举人、秀才、连中三元等。
(3)经济制度:井田制、屯田制、占田法、均田制、均输、平准。
(4)古籍常识:纪传体、编年体、起居注、方志、类书、善本、十三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与七阁。
(5)历史地理:“华夏”“中国”“九州”由来,四大名镇、洛阳史话等。
(6)古代礼仪:封禅、宗庙、丧葬习俗、五服、夺情、冠礼、笄礼等。
(7)风俗节日:元旦、人日、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社日、寒食、清明、端午等。
对于以上这些细致分类的文化常识,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梳理出各概念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努力探索学习积累文化常识的方法并总结有益经验,教会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其内在深刻文化意蕴,了解感悟其时代意义,摒弃死记硬背,采用灵活记忆、分类识记,条理清晰,提高效率。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常识的积累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为大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贡献一丝微薄之力。
注释:
①⒅一.文化常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载体[J].社会科学论坛,2009(12下).
参考文献:
1.沈霞.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2010(7).
2.任浩之.国学常识全知道[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9).
风俗文化常识范文2
香港仍有“土豪劣绅”?这是近年一个热门话题。“土豪劣绅”一般是指仗势欺人的地主恶霸,而今天却被用作形容一群享有政治特权的新界原居民。原居民的“特权”由来已久,早在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时,殖民政府知道无法完全接管幅员广阔的新界地区,便改以怀柔政策,容许原居民乡村保留原有文化风俗和社会结构。于是,原居民中本来具有声望、财力和宗族权力的望族和乡绅,在殖民政府的授意下,便继续维持其在原居民宗族内的领导角色。时至今日,这些望族乡绅长期控制着新界广大地区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并成为了他们跟政府交换利益的政治筹码。
“”和“地产霸权”早就是今天香港社会矛盾的根源,而近年新界问题也成为其中议题之一。可惜的是,香港对新界的认识所知甚少。对于生活在香港市区的绝大部分香港人来说,新界通常只意味着两种东西:乡郊游览的经验和近年新市镇的发展。近年原居民的政治特权问题,开始成为舆论所关注的课题,并让他们被冠以“土豪劣绅”之名,这可算是超越了过去对新界的狭隘想象。然而,对于原居民历史中的文化传统,以及由这些既定的城乡想象所引发的城乡矛盾,我们仍然所知很少。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新界原居民有邓、侯、廖、文、彭五大氏族,可是,对于他们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和社会结构等,却从都不算是香港人的“常识”。
学术界对新界原居民的文化向来都有一定兴趣,可惜相关研究的著作多以英文发表,亦只在学术界之间流传,一般人很少会读得到。《乡土香港:新界的政治、性别及礼仪》虽然是一部学术著作,但两位作者华琛和华若璧用坚实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以详尽而浅白的笔触,生动地写出了新界原居民的生活。两位作者曾分别于1969至1970年及1977至1978年对新界“新田”及“厦村”两个乡村进行长期的田野研究,而本书内容正是根据这两次田野研究的经验而写成的。全书分为“乡村社会组织”、“性别差异与妇女生活”和“宗教、礼仪及象征”三大部分,除导论外,共分18篇专题文章。书中大部分文章早已发表,但多已绝版。将这些三四十年前的研究文章译成中文,并结集发表,正好是一次有趣的“学术钩沉”,也为读者重新引介了这些“新界研究”的重要材料。
风俗文化常识范文3
一、江宁的民俗传承背景
1.江宁地区的基本概括
“南京猿人”的发现,使江宁的历史可追溯到50万年前。长江文化、秦淮河文化、湖熟文化在这里融汇;秣陵、丹阳、湖熟西汉侯国的历史文化在这里积淀;牛首山佛教、方山道教、湖熟伊斯兰教等宗教在这里生存发展。曾是“六朝金粉地,十代帝王家”,在明清两代中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造就了兼容并蓄、包容豁达、宽厚开放的秉性。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江宁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改革开放以来,江宁人继往开来,勇于创新,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文化设施全面改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成为全市文化强区。
2.理念探索
调查研究主要采用的理论框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另一个是布尔迪厄的场域与惯习理论。根据罗伯特•雷德菲尔德的分类,将文化分为大传统与小传统两个不同层次。大传统,也就是上层社会的传统,包括诸如史料撰写、文人墨客的文章、贵族名仕的生活记录等。小传统,即民间传统,包括民间艺人的口头传唱、民间风俗习惯传承、民间风俗典故的传递等。在江宁区春节调查中,不仅有知识分子阶层对于春节文字记录的内容,同时也有民间口头传唱、民间艺术的内容。春节活动呈现一个立体式的变迁内容。布尔迪厄认为,个体行动者只有通过惯习的作用,才能产生各种“合乎理性”的常识,而惯习则是一种“外在的内在化”。群众的春节活动还与其个体的具体利益驱动机制相关联,在文化、利益等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发生参与或者组织春节活动的可能,并在一定时期中逐渐形成惯习,这种惯习在传播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群体,民风民俗就此形成。
二、常见民俗项目
调查小组自1月26日进驻调查点,记录的春节内容主要包括腊月二十三祭灶、腊月二十四扫尘,从该日开始到除夕洗浴,腊月二十九、除夕开始贴门神、年画、对联、门头,除夕中午进行祭祖,晚上放烟花炮仗、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除此之外,还有年货的准备,包括杀猪宰牛、杀狗宰羊、鸡鸭鱼肉腌制、做肉圆(当地又称“开油锅”)、龙须面粉丝年糕的制作、包水饺蛋饺元宵、什锦菜准备、各种干果糖果、扎花灯等。新年大年初一抢富水、吃元宵,从初一开始亲戚相互之间开始拜年,初五接财神,十四送茅姑娘娘,十五元宵节,十六爬城楼。中间包括各种民间活动,民间艺术类如送春、玩龙灯、玩麒麟、唱花船、打神鼓、玩狮子,民间娱乐活动,包括各种游艺、猜灯谜等。其中年货的准备工作是最忙碌的了,因为春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家团圆、喜气洋洋的节日。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各种肉类、干果类、蔬果类年货。杀猪宰牛、杀狗宰羊、腌制鸡鸭鱼肉,当地狗肉比较出名,很多外乡人都前来购买。除此之外,地方特色的小吃中还有制作龙须面、粉丝以及年糕。当地有一个风俗就是开油锅,俗称炸肉圆,将猪肉或者鱼肉或者藕片切成块状,放入淀粉,搅拌至粘稠状,用勺子一个个放入油锅中炸。在炸油锅之前,是将买来猪肉中的肥肉部分放入锅中,炸出油来,一部分油是要分装到很多瓶瓶罐罐中,以后日后食用。另一部分就是用来炸圆子的。通过油锅将围绕自己家人的晦气、污秽之物统统炸干净,吃下去有阳气护体,百邪不侵。什锦菜又称十样菜,当地的一道特色素菜。意思是将香芹、金针菇、黄豆芽、胡萝卜等不少于10种蔬菜炒制而成,讲究一点的人家会选16种或19种蔬菜,取“和顺长久”寓意。十多种蔬菜也各有说法,黄豆芽形似如意,寓意“事事如意”;荠菜音似“聚财”,寓意招财;芹菜读音与“勤快”相近,取“勤劳致富”之意;黄花菜寓意花样年华、前程似锦;香菇意为“和和美美”;就连豆制品千张,也有“千秋百代、代代兴旺”的说法。
三、中国未来民俗的发展
民风民俗的出现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民俗逐渐消失,另一些新的民俗逐渐形成了。春节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据了重要位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在这个节日中,各种民俗得以充分展示。这种内容与形式的惯习在历史的长河中开始形成了中华文化模式,对于一种重要节日的内容仍然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就春节而言,腊月二十三送灶,除夕贴春联、守岁,初五接财神、十五闹元宵等,各地就基本相同。就具体的调查而言,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快,各地的民风民俗又呈现一个逐步相同的过程,很多传统的约束逐渐消失,在调查中仅初一或者除夕团圆吃的内容也是各异,同一村子中有吃元宵,也有吃水饺、也有吃年糕的,北方的馒头、包子,南方的春卷等,在很多家庭里都有,而不是一种很单一饮食结构。这充分反映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对一些民风民俗产生很大的冲击作用,特别是市场流通、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人不一定需要遵守传统约束,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风俗来过节。 新时代春节呈现出一个以个体自我需求为主、传统需求为辅的特点。
在调查中,笔者通过与多位当地居民访谈,发现春节并不是想象中热闹场景,这可能是历史发展给人的一个错觉,或者是因为历史或者说正史是由贵族知识分子阶层所撰写,其春节内容也仅仅是描写了或者反映了贵族知识分子阶层的春节状况,并没有真实反映出普通百姓,尤其是下层劳动人民的春节活动状况。很多老人回忆说,解放前后,农村的生活非常艰苦,常常是吃不饱穿不暖,春节能吃一点好东西就很不错了。解放前是的苛捐杂税、地主的盘剥,基本没有什么过节的概念。比如,我们采访唱送春的一位老同志,他就说过去唱送春、玩麒麟就是为了赚点养家糊口费用。解放后,由于、以及运动,生活也是比较艰苦的,那个时候很多参加群众性活动也大多是为了吃口饱饭或者增加公分才去的。真正热闹的春节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从物质层面逐步过渡到精神层面,春节从一个物质匮乏时代的产物逐步过渡成为一个中华文化的符号。
结语
中国地方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代劳动群众为了表达他们的理想和愿望,以他们不息的创造精神,在他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中自觉地传承和发展着他们自觉的视觉艺术,创造了无数不同品类的艺术形式,那些粗犷、单纯的表面形式,不仅顺应着他们所处时代的审美需求,也充分反映出劳动群众的审美意识和智慧,显示了积极、向善、健康、乐观的民族心理,寄寓着劳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并伴随着他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参考文献:
【1】易心、肖翱子.中国民间美术.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南京市江宁区资料汇编
南京市江宁区文化局.2009
【3】[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中信
风俗文化常识范文4
【关键词】跨文化研究 留学生 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011-02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优化中国经济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提是互相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地进行交流才能真正达到合作目的。
高校中的来华留学生是将来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重要后备军,在高校中开展汉语教学,不仅能使他们了解中国、接受中国文化,更能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逐渐了解中国的法律、民族政策、对外政策等等,意义深远。
一 跨文化研究与汉语教学
跨文化研究主要涉及培养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跨文化能力的提高三个方面。跨文化意识包括: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客观认识,这种认识主要通过学习文化得以完成,大多反映在人的潜意识层面;跨文化知识主要是指在客观认识(或自身感受)基础上对社会文化现象认识的抽象和升华,即对社会文化的理性认识,主要通过社会文化学习完成,大多表现在人有意识的文化行为上;跨文化能力主要体现社会文化意识的能动性,是社会文化意识在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中的表现,是运用对目的语社会文化的认识和体验来正确指导跨文化交际行为的能力。
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本身是一个文化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也是一个彼此理解、相互适应的过程。汉语的学习更是让留学生通过了解、适应、最终接受、认同中国文化的一个过程。这也就是新形势下,我们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引入跨文化研究成果,增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达到汉语教学的目的。
二 跨文化研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尊重
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来华学生,生活习俗不同、文化习俗不同、宗教习惯不同,甚至中国应试教育制度也会与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方式发生激烈碰撞,而解决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尊重。尊重从态度上和行为上被认为是社会交往中避免尴尬、表示礼貌的一种重要方式,并能表达友好、愿意交往的一种重要社交形式。这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互相尊重上,并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作为具有一定权威性的长者,对留学生表达尊重,不仅能让学生认可自己、亲近自己,更能很快地接受自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文化内容是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汉语教学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风俗习惯、民族宗教等等,还能体现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中国的法律、民族政策、对外政策等。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的变化,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地位与影响力,学好汉语将是走遍全世界的“通行证”。从这些教学内容上来说,一方面引导学生重视汉语的学习,建立强大的学习信心,更关键的是让他们了解中国,将中华文化传遍全世界。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授课过程中,尤其是综合课,要求教师要结合文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词汇内涵和外延的对比,通过各种丰富词汇发展、形成的历史成因,追根溯源,使学生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华民族在各种特定历史条件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社会观,最终被这种文化所吸引,愿意汲取更多中华文化的营养。
4.注重文化态度的认同
汉文化,历经五千年文化沉淀,可以通过成语故事、历史典故、风俗习惯展示给学生。要避免近年来国内某些部门在国外宣传中所谓的“大手笔、大阵容”,引起国外很多媒体的“炫富”质疑,而应采用更加成熟、睿智的方式达到“文化如水,润物无声”的效果。
5.跨文化研究在汉语听、说、读、写教学中的应用
在听力教学中,老师们大多关注学生听懂了没有,而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明白其真正含义。这与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听力教学中,除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情境氛围,还应注重背景知识的解析,培养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提高汉语听力;在口语练习中,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常识性知识的介绍,让他们体味汉文化与本国传统文化差异的同时,避免谈话中触碰禁忌或引起尴尬;在阅读方面,通过词汇的学习,了解其在历史文化中形成的丰富内涵,及不同语境中表现出的差异,从而加深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产生共鸣;培养写
作能力建立在听、说、读长期应用和积累的基础上,是在对历史文化、宗教意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认同和了解的前提下完成的。因此写作教学,整个过程都贯穿着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灌输、文化能力的提高。
6.文化熏陶和感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想要学生愿意学习汉语,首先要让他们对汉语文化感兴趣。不仅在第二课堂开展剪纸、水墨画、书法、传统戏曲等活动,将中国神话故事引入课堂,还可针对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如“我爱中国”汉语演讲比赛、“中华技艺”大赛,还有包含各国舞蹈、歌曲、食品、服装、工艺品等文化交流的“校园文化节”等等,通过互相体验,感知文化的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在传播自己文化的同时接受其他文化的影响。通过文化熏陶和感染,与留学生达到有效沟通,使学生理解各国之间、与我国之间各种文化、风俗的互相影响,相互融合,文化均有许多相似点,最终达到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民族多元文化融会贯通的目的。
7.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通过陪护服务、慈善关怀、社会调查、疾病预防、旅游观光、义务劳动等,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使留学生在实践和巩固汉语知识的同时,纠正劳动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掌握中华人文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素质,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增强责任感,提高自律性和学习自觉性,建立与中国人民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感情。
8.灵活的考核制度
打破期末试卷考试作为唯一考核标准这一常规方式,将口语考核、日常考勤、平时课堂练习、作业情况、参加文化活动等情况作为综合测评分一并计入汉语成绩中;并鼓励学生参加HSK考试,以考促学、以评促进,互相竞争,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 总结与展望
风俗文化常识范文5
关键词:文化差异 语言与文化 翻译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作为不同语言民族之间交流的桥梁,它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没有翻译,人们彼此就难以沟通。我们虽然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但由于受到历史演变、科学发展、地域条件影响,中西方各自形成了自己特色的语言文化。译者要完成翻译的基本任务、传达好原文的信息和内容,就必须将中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信息之间的真正交流。因此,提高翻译水平必须重视培养对文化的敏感性。传统的翻译重点放在语言方面,而忽略了文化差异方面所造成的后果。正确的态度是应从文化角度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所以,理解中西语言文化差异,掌握翻译理论与策略是进行翻译的前提和基础。
一、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风俗习惯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理解、习俗等的总和。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风俗习惯引起不同的联想, 具有不同的内涵。例如,从数字习俗来看,在英美人看来, “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这已经是普通常识,而对“9”呢? 按照Brewer’s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 的解释,“9”也是个神秘的数字。“3”是“三位一体”,是个完美的“单数”。“9”是三个“三位一体”(a trinity of trinity ),因此,“nine”在西方文化中曾出现在“吉”(或“凶”) 的各种各样的神话背景中。另外,英汉语言中有许多以动物为内容或作比喻的习语,但是,同一动物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中的含义是不同的: 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上,英语民族有爱狗的传统,中华民族则崇敬龙。两种不同语言国家的人在对待这两种动物的心理反应是完全不同的,这表现在大量的习语中。在我国有“生龙活虎”、“龙腾虎跃”,其中,“龙”的涵义是褒义的。“龙”在我国还曾被作为帝王的象征,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而在西方文化里或是在基督文化里,“龙”的含义与我们恰恰相反,在《圣经》中,“龙”即是恶魔,是邪恶和恐怖的象征,正因为这样,我们所说的“亚洲四小龙”在翻译成英文时成了“Four small tigers of Asia”译者在这进行了必要的转译,将“龙”转译成“虎”。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to lead a dog life.瘦得像猴:as thin as a shadow.望子成龙: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穷得像乞丐:as poor as church mouse。水中捞月:fishing in the air.他断了我谋生的路:he has taken the bread out of my mouth.
在翻译中,译者要有足够跨文化习俗知识,并选择与译入语习惯表达相一致的词汇。否则,不仅会贻笑大方,引起误解,导致交流的失败。
二、中西审美心理差异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审美心理是一种综合的文化意识,涉及到政治观点、宗教观点、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方面。许多词汇在中西方心理有着不同的涵义,甚至相同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也会产生蕴涵的冲突,审美心理的差异是造成这种想象的主导因素。以商标翻译为例,成功的商标不仅要遵循社会文化习惯,还要投合大众审美心理。一个在原文表达中具有吸引力、诱惑力并尊重大众文化和审美水平的商标,在翻译中,由于语言文化的冲突而出现的笑话比比皆是:国产有一种口红,它的商标是“芳芳”。按照我们的审美心理, 一看到这个品牌,不仅仿佛看到了一位花容月貌的少女,而且好像闻到了她周身袭来的香气。可是,译成“FangFang”,按照西方人的审美心理,一看到这个品牌,心中不免产生一种恐怖的感觉。因为fang 恰好是一个英文单词,其义是1.along ,sharp tooth of adog.2.a snake with poison - teeth 是狼牙、犬齿的意思。可想而知,当英文读者看到这个牌名后,他们想象的不是一位涂了口红的少女,而是张牙舞爪、毒汁四溅的恶狗或毒蛇。口红的销路就不难想象。再看另一个商标,一种出口的干电池“白象”,翻译成“white elephant”应该是百分之百的正确,殊不知a white elephant 是个固定的英文短语,意为“沉重负担” ( a burdensome possession) 或“无用而累赘的东西”( something useless) 。
所以,在翻译中,要准确理解操原语和目标语的民族在审美心理上的差异,在词法、句法、语篇等的选择上正确传达原文内涵,并契合目标语审美心理需求。
三、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其思维方式是整体优先式,而英语民族偏爱分析思维,其思维方式是部分优先式。反映在时间与空间概念的表达上,两种语言的排列顺序正好相反。具体表现为:地名排列,汉语由大到小,英语由小到大; 年、月、日排列顺序,汉语为年、月、日,英语一般为日、月、年。汉语思维总的来说注重的是整体效果,对形式上的完整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否严谨并不十分重视。与汉语相反,英语特别注重形式上的完整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形式上的体现。了解了这个差别,我们在翻译时就要注意词语与句子顺序的调整、关联词的增减和句子结构的调整。如:1.原文:As it was cold ,we stayed at home.译文:天冷,我们就没出去。(删减关联词);2.原文:History on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译文:美国现代文学史(词序调整);3.原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译文: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增加关联词);4.原文:情人眼里出西施 :译文:Beauty is in the eye of beholder .(词序调整)。再如:“我和老师” ――“teacher and I”;“东西南北” ――“north and south ,east and west”; “大熊猫一胎产崽两只” ――“Anfemale giant panda gives birth to two cubs at a time”分析一下最后一个例子,汉语里只说“大熊猫”就够了,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里“既然能产崽,就必然是成年的雌性熊猫,无须明言。”而英文里却要加上“adult”和“female”两字,因为“既然能产崽,就应该是雌性,所以该说明出来”这是英文的逻辑。
因此,译者必须正确理解原作的逻辑思维方式及作者在这种思维方式左右下创造出来的原文,并用读者乐于接受的思维方式去组织译文,同时,向译文读者展示出来,有时要增添必要的说明。
总之, 翻译本身不是目的,翻译的目的是促进交流。文学的对象是读者,翻译的对象是译文读者,其存在意义和价值是通过译文读者的接受才能成为“现实的存在”。所以,对于译者来说,根据中西文化差异及交流的目的性要求选择适当翻译策略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 菁:《口译交际过程中跨文化噪音》,外文出版社,2005。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提高涉外能力的学问》,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4].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连淑能:《英汉翻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风俗文化常识范文6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主要表现 解决对策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家与地区,有着不同思维方式与表达习惯,这就影响着翻译效果。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者需注意中文化差异,并把握其主要表现,从而减少翻译错误。
一、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在商务英语翻译者中,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地理环境差异。如英国是岛国,在其经济生活中,渔业与航海业有着重要地位,因而出现了不少与捕鱼、航海有关的英语习语。如all at sea(不知所措)、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处于陌生环境中不自在);而汉民族是陆地国家,农业又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而产生与之相关的习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同时,面对同一含义,因地理环境差异,其翻译不同。如英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在汉语中则是“挥金如土”。
第二,风俗习惯差异。文化具有独特性,这就产生了不同风俗习惯。在一些西方国家中,如美国,认为蓝色象征忧郁,于是有“blue Monday”(忧郁的星期一)。此外,一些比利时与埃及人认为蓝色是倒霉之色。然而在翻译著名汽车商标“Blue Bird”—— “蓝鸟”,则不可理解成“伤心的鸟”。因为在西方文化中,blue bird有“幸福”之意。而乘坐这一品牌汽车的中国人,考虑的则是身份象征,并不会联想到“幸福”“倒霉”或“忧郁”。
第三,对事物认知差异。地域、国家不同,人们在事物认知上有所差别。所以,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翻译者需要注意一些敏感词汇。如中国生产的“白象”电池,其英语翻译成 “lion”,则深受外国人认可。而若直接翻译成“White Elephant”,那么,西方消费者则认为其是普遍事物,则缺少品牌含义。此外,还有心理特点、习语谚语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都是商务翻译者需要注意的,要把握谚语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把握不同地区的人们心理特征,切忌以汉语模式对英语谚语进行生搬硬套,否则会出现翻译偏差。
二、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解决对策
由上述可知,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翻译者不但需要关注语言字面意义,还需注意其深层含义,以避免出现理解偏差。这就需要商务英语翻译者具有一定文化常识与翻译技巧,以有效解决中文化差异问题,实现高效高质的翻译。
第一,积累丰富的目标语与本土语言文化常识。语言是文化载体,每种语言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既展现了个体特性,也体现了个人的社会属性。因此,由文化视角看,翻译者不可根据文本直接翻译,尤其是商务英语翻译,还需要根据一定的文化常识加以思考与翻译。所以,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若想避免文化冲突,减少语用失误,翻译者则需不断积累本土语言与目标语的文化常识,如文化知识以及文化习惯等,以减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翻译错误。
第二,把握文化背景差异。因为民族文化差异,不同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礼仪方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因此,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翻译者,则需花费一定精力与时间,把握不同文化背景下地区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其语言含义,从而找出目标语与本土文化差异的翻译结合点,减低翻译错误。如词汇含义:“龙马精神”中的龙,英语词汇是“dragon”。然而,在西方文化背景中,龙属于凶恶怪物,象征凶残。因此对一些汉语中的龙,在英语中并未被直接翻译成“dragon”。譬如“亚洲四小龙”,英语翻译成“the Four Asian Tigers”。如隐私意识:西方注重个体主义,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对于婚姻状况、年龄、财产状况、等话题,在交际场合是需回避的。而中国崇尚集体主义,因而乐于谈及自己及其家庭情况,为体现自己对他人的关系,也往往问及上述问题,有时对西方人也是如此,但这易于激起西方人的反感。又如礼节方面,中国人较为委婉。如在中国,若有客人来访,主人会热情张罗,会对客人说道:“招呼不周,未准备什么饭菜。”若客人是外国人,他们则难以理解,桌上明明有许多好菜,为何却说没有准备什么饭菜。若遇到这一情况,商务英语翻译者则需适时调整翻译原则而灵活翻译。如“Hope you like it. Please help yourselves”。
第三,掌握翻译的技巧。在信息传播中,翻译也是一种有效形式,并表现了翻译者、被传播者与传播渠道的互动关系。相较于普通传播相比,翻译者在传播信息中会中需要文化转化码,从而保证不同语言在表达含义上的一致性,这就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如面对特有词汇,翻译者可适当地展开释义性翻译。譬如机构、职务名称,可适当说明其业务范围或职务等,以帮助信息接收者更好地理解陌生词汇。其次,在商务英语中,其句子结构一般比较复杂,文体十分正式,而句式也十分规范,特别是合同、招标文件、报刊文章等。因此,在翻译时,需要保证用词的规范性与正式性。另外,在保证译文与原文语义对等,符合表达习惯与逻辑关系的前提下,翻译者可适当地增添或者增减词量,以使译文更流畅。
总之,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若想提高翻译质量,做到“信、达、雅”,翻译者则需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而后在此基础上,既要把握翻译理论知识,也需不断积累中西方语言文化常识,并强化翻译实践,探索出翻译技巧,从而准确而地道地进行英语翻译,减少翻译失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