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1

【关键词】高等教育 思政教育 大学生 人生观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013-01

1、引言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及其培养的优秀人才。当代大学生是否优秀,是否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其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大学生的人生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可见,在高等教育别是思政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起科学的理想和信念,从而真正发展成为一名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社会有用之才。笔者在以下的论述中。拟从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基本内涵出发,深入分析和探讨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影响,以期为如何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出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从而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的人生观

2.1 高校思政教育

在我国现行的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意义非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以期帮助大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起科学而合理的理想和信念,进而更好地实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高校思政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由此可见,与时俱进的探索和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对于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2 大学生的人生观

每一个社会人在不断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身对人生的看法,具体而言就是关于人生的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和看法,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人生观。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人生观就是指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关于人生的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诸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心理、情志、阅历等主观因素以及家庭、学生、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因此,在进行高校思政政治教育过程中,务必充分结合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因材施教,革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面,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形成与影响的分析

3.1 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形成提供了平台

在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自身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意义。特别是高等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给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提供了系统性的引导和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大学生对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是如何形成的、影响人生观形成的重要因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有了十分系统的认识和思考,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3.2 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的初步形成

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针对大学生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个人思想品德素质的专门化的教育和培养,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理想、荣辱观、生死观、苦乐观等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有意识地引导当代大学生从自身和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自己的人生能够产生一个科学、合理、健康的看法和态度,真正成长为一名专业功底好、道德素质高、综合实力强,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优秀人才。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3.3 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的进一步发展

大学生的人生观形成以后,同样会受到外部环境的种种干扰和影响。由此可见,在大学生人生观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塑造和教育仍然必不可少。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的指导,有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抵制诱惑、辨明是非、分清黑白,更加明确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其树立起的正确的人生观不断发展或者帮助其改正错误的人生观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的进一步发展。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2

关键字:成人高等教育;市场开拓;开拓策略;成人生

我国教育事业包括着成人高等教育,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离不开成人高等教育的推进和创新,依据社会发展目标,打造一个终生学习,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成人高等教育可大力推进该目标的实施。在这几年,我国的教育方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任务的不断开展,对于成人高等教育市场逐渐变得火热起来,从经济现象而言,整个市场在朝着买方市场靠近。因此出现各种现象,例如某些学校的一些专业已经出现了录取人数远小于原有的招人计划人数,到处可以看到的各种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广告,正规的培训机构和非正规的培训机构掺杂在一起,混淆成人生,让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拥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学校或者是机构在日趋激烈的成人高等教育市场中所占有的地位受到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其中,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理念“以优质服务育人,以规范化的管理提高服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遭受到了新的冲击。如何在这个激烈的成人高等教育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则需要从品牌的打造和树立,市场开拓策略的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以下通过收集具有权威性的数据和合适的研究命题的分析,并且结合具有成人高等教育经验相对丰富的资深工作者的见解对进行简单的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市场拓展策略的研究

一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的开拓

基于以前的统计数据的分析,了解了成人生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看法和一系列择校依据和获取信息的来源渠道,以数据为分析结果的依据,本文将分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成人高等教育市场拓展策略。

(一)定位市场人群,举行有关成人教育的拓展活动

根据统计数据的结果说明,想要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成人生大多数是已经在岗的30至40左右较为年轻的人,相较于以前的数据,现有的数据表明,现在的成人省结构趋于年轻化,成人教育变得年轻态。有一个相对明显的特征就是这些人,大多数是处于工业的发展地区,人群度相对高的社区乡镇和科技度比较高的企业等。通过分析可知,这一类人有着一个相对普遍的特点,就是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原因很类似,为了现有岗位而“充电“,现有岗位对于新时代下的新技术具有同步性,这就驱动着他们主动地去吸收新的知识,为了更好地满足岗位对他们的知识层面的要求,而通过对学员的工作岗位和调查人群的研究,从事技术类岗位的人更有意愿去选择成人高等教育,在他们的岗位中,对于技术等要求会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越发提高,因此他们认为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的知识更新,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充电”不间断,才是符合新形势下对技术岗位的新要求。

总而言之,对于岗位有知识需求的人群可以成为我们的如今需要重点关注和吸引的人群即是潜在学员,而潜在学员所在的区域则成为我们的成人高等教育市场拓展的工作重点。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转换潜在成人生,可以使用集中模式进行转换。具体的操作如下,学校可以收集潜在学员比较多的企业,社区或是学校进行市场拓展活动,例如举办宣讲会,免费发放成人高等教育的知识资料,免费提供成人高等教育咨询服务。这样一来,潜在的成人生轻轻松松获得关于本校的成人教育的信息,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成本,可获取关于本学校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相关情况,清楚地知道本学校能够提供什么样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怎么样的高质量,贴合学员的教学服务等。学校顺应市场的大趋势,变换角色,从等待者变成出击者,降低潜在学员的获取本校信息的成本,极大地吸引潜在成人生的兴趣。学校开展市场拓展活动的最基础的任务就是要唤起潜在学员的求学热情,这是与普通的商品推销不同的地方,重新唤起潜在学员对学习的坚定意念,树立“知识可以改变人生”的态度,最终让他们把心中的愿望最终付诸行动。

(二)按需设班,转换角度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和全日制

学生教育学习存在着巨大的区别,成人生的日常生活不仅仅是学习,还有家庭和工作。相较于成人高等教育而言,全日制学生读书的目的是多种多样,但是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成人生而言,目标却很单一,为了获取能够和岗位相匹配的知识,为自己“充电”。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成人生的环境不再是单纯的学习环境,而是混杂着多种社会因素的环境,也不利于专心地去学习,多种因素的作用的重叠下,“就近读书,方便上学”就会成为成人生的选择之一,也是相当大的选择之一。在调查中也可以发现,成人生在考虑学校的因素的第一要素是“就近读书,方便上学”,被调查的2000人中,大约1100人选择“就近读书,方便上学”作为学校最具吸引的因素,大约占比为40%。通过对于成人生这个特点的总结,我们可知成人生面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种压力大,希望多方面同时兼顾的愿望,既不冷落了家庭,也不能怠慢了工作,同时对于学习也不能轻视,是当代成人生的共同心愿。因此,本校可以打造符合成人生这种内心需要的班次和教学服务,由学员的角度出来去思考学员现在所担忧事情和学习能力。所以能够按照学员的需求设置班次或者地点,显得尤为重要。

在数据的显示中也是如此,成人生在选择学校的要求中会不知不觉得加入这个条件,而能够清楚地知道这点对于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或者院校而言,是一个有力的契机,为拓展成人高等教育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本校在了解这个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学员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提供对应的人性化服务。由于数据的结果显示,成人生自己找学校的比例在总人数的30%多,因此报名点仅仅跟随人群的变化成了必要的前提。具体的做法可以如下,在潜在学员比较集中的区域设置报名点,网上报名,常年招生,同时就地开展培训班等,只要学会转换角度去思考,满足学员的需求,大大地方便了学员,让学员在家庭,工作和学习之间取得平衡,就可以在成人高等教育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既然要兼顾学员的工作和学习,可以选择和学员工作所在的企业进行紧密地合作,上门授课,工作和学习相结合,既可以让学员得到极大地便利也可以让企业得到本校的服务。

(三)重质量,重宣传

在数据结果中分析,教学质量是潜在成人生的选择学校的第二个大依据,对于教学质量的看重甚至多于在学习过程中其他困难。因此在拓展成人高等教育市场中,不可以轻视对教学质量的保证。师资力量在教学质量中是比较重要标准。因而拓展市场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自身的质量,不仅仅是教学质量,还有服务质量,质量过硬,口碑会随之打响,形成自己的品牌价值。通过大量的高等院校研究数据表明,在对其中某校的成人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上,学员对该校的教师资源力量不满意仅占2%,而通过对该校的研究发现,该院校对教师的审核上重点监督和审核,不仅招进来的老师是通过层层选拔而来,符合严格的标准,因此教师的能力是符合高标准的,在教学环节层层把关,因而学学员的认同感和满意度高。研究该院校学员的来源的分析可知,通过学员的口碑式宣传和品牌的塑造而吸引报读的人数在总体人数的比例可达到70%左右。通过对该院校成功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无论高等教育机构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的开拓都离不开对自身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其中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意识、整个院校的管理体制和水平和老师教学质量,教学资源的整合等等。

成人教育管理与全日制学生的管理有着很大的区别,成人生的经历和思想的丰富和较大的差别,就让成人教育管理、服务模式,教学方法变得不同。本校可以从这点出发,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吸引成人生的加入。对于广告的投入方法,由数据结果可知,一般的宣传方法例如报纸和媒体,根本无法发挥广告的效果,因此,应该在潜在学员大的,经常活动的地方投放广告,例如,在企业的门口派发传单,和附近的商家进行联盟扥等方式直接面对目标人群,才是显示广告的真正效果。成人生招生宣传着重广告有的放矢,目的是直达目标群。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通过广告宣传而被吸引,前来报读的学院只占10%左右的比例,如果只是通过报纸和电视等传统的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并不会使该广告真正实现它的价值,更不可能爆发更大的隐藏价值,根据数据的显示可知,“朋友介绍”是成人学习者了解学校的重要途径,通过朋友(在校生或往届毕业生校友)介绍的占31.49%,通过这点也说明办学口碑事成人生获取这些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或者院校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好口碑促成高的招生率。先从从现有学员和潜在学员的岗位结构分布可知,这些人通常是在技术生产车间,管理办公室的人员等等,订购报纸和阅读报纸的可能性比较小。岗位的忙碌让他们极少有时间去再从他们的年龄结构进行分析,这些现有学员和潜在学员的年龄普遍较小,对于新媒体的接触多于传统媒体。因此,不可盲目地投放广告。

二结语

在这次分析中,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的前景是向好的,但是竞争激烈。拓展市场变成了重点任务,拓展市场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本文的策略是基于以前的统计数据分析的结果而来的,不可随意套用。总而言之,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的拓展策略的研究必须是基于对成人生的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之上,因此才能得到努力和收获的对比获得最大的组合策略,本文只是简单地阐述了一些策略,但是希望能够让成人教育工作者有所建议和启发,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从而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进程,大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07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J].巴音职教,2007,(2).

[2]周游.成人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奏议.交通职业教育2006,(2).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3

【关键词】网络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网络教学;网络课程;年度调查;MOOCs

引言

自2002年以来,在Sloan联盟的持续资助下,Babson调研机构针对美国网络高等教育的发展先后开展了十次调查。在2013年1月的调查报告中,Babson对全美2800多所高等教育学位授予机构的教学主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历年数据进行对比,介绍了近十年来美国网络高等教育发展及课程变革的特点和趋势。

一 2002-2012第十次年报的主要内容

1 对MOOCS(网络公开课程)的态度

本次报告首次调查了高校对MOOCs的规划情况和认识态度,主要数据如表1所示。

(1)大多数高校对MOOCs的规划尚未明确方案。仅有2.6%的院校己提供了MOOCs,另有9.4%的院校已制定计划提供MOOCs。其中研究型大学和规模较大的院校对MOOCs的建设较为积极,而私立或盈利性院校多处于正在规划阶段;此外,大多高校表示希望和其他院校共同建设MOOCs。

(2)大多数院校对MOOCs的看法持谨慎态度。27.8%的院校认同MOOCs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网络教育方式。超过50%的院校认为MOOCs对高校而言非常重要,有助于其正确认识网络课程及其在规模和灵活性方面的优势。但55,2%的院校担心MOOC颁发的证书会导致高等教育学位的混乱。

2 网络教育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

网络教育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己将其列为自身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如图1所示,在2002年仅有48.8%的院校认为网络教育对其长期发展战略非常重要,在2012年持有这种观点的院校比例已到69.1%,创下历年报告的新高;而认为网络教育对其发展战略不重要的院校比例则下降到了11.2%的最低点。

此外,本次调查还要求各高校的教学主管自我评估其拓展网络教学服务和利用网络技术开发创新课程的能力。结果表明,约1/3的高校认为自身能力处于所有院校的平均水平以上。其中,招生规模较大的院校对自身能力显得更为自信;两年制学院认为其自身拓展网络教学服务的能力更强,而博士/研究型大学则认为他们更善于开发创新课程。

3 网络课程规模和注册学生数量

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许多高校已逐渐从仅能提供零散的网络课程发展到能提供系统而完整的网络教育项目,从而使网络课程的数量急剧增加,并为大规模招收网络学生提供了可能。调查显示,2002年提供网络课程的院校比例为71.7%,其中能够提供完整网络教育项目的院校仅占34.5%;而在2012年提供网络课程的院校达到86.5%,其中能够提供完整网络教育项目的院校上升到62.4%。

此外,历年网络课程注册人数的增长率也一直高于高校注册学生总数的增长率。虽有研究预测美国网络高等教育将于2010年进入高原期,然而图2的统计数据表明,网络课程注册人数仍在不断增长。值得一提的是,2011学年高校学生注册总数出现了负增长,但网络课程注册人数仍比上年增加了57万人,年度增长率达9.3%:网络课程注册总人数达671万,占高校注册学生总数的32%,创下了历史新高。

4 网络教学效果和教师接受程度

在近十年网络学生注册人数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教学主管们对网络教学效果的认同态度也在逐渐增强,如图3所示。其中,2003年有57.2%的教学主管认为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的效果相当或更好,2012年这一比例上升到77%;认为网络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学主管的比例则从2003年的42.8%下降到2012年的23%。与尚未提供网络课程的院校相比,已提供网络课程的院校教学主管对网络教学质量持更加肯定的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过去十年虽然各个高校的网络教育项目和网络课程越来越多,但高校的教学主管仍然对本校教师是否接受了网络教育表示担心。图4的统计结果显示,仅有1/3的教学主管认为本校教师承认网络教育的价值和合理性,而超过I/2的教学主管则持不确定的中立态度。即使在那些提供了完整网络教育项目的学校,也只有约40%的教学主管对此持乐观态度。此外,教师对网络教育的接受度也被视为影响网络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意这一观点的教学主管比例从2007年的61.1%上升到2012年的66.8%。

5 阻碍网络学习广泛应用的因素

往年调查结果表明,许多高校认为教师们对网络教育的接受度不高,网络教学需要教师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例如,2005年有35%的院校认为网络教学需要花费比面授教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2012年的调查结果中这一比例上升到44.6%。除了私立非盈利院校以外,公立院校和私立非盈利院校持有这种观点的比例均呈现上升态势。

此外,网络教育发展还与学生自律以及雇主态度密切相关。调查显示,网络学生缺乏自律、学生容易流失、雇主的认可度不高也被列为阻碍网络学习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2007年的调查中80%的院校认为网络学习需要更加自律的学生,56.1%的院校认为学生流失率是个重要问题,39.5%的院校认为网络学位缺乏雇主认可也是一个障碍;在2012年的调查中,以上三项的比例分别上升到88%、73.5%和42.8%。

二 美国网络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 网络教学认可度与接受度的矛盾

关于网络教学的认可度,在美国政府和院校层面早已不是问题。自上个世纪末美国政府和各州高校陆续试验了多个网络教育研究项目,不少学者对网络和面授两种教学方式也展开了对比研究,研究结论总体上支持“网络教学和面授教学的质量相当”。此外,美国教育部对1000多项有关网络学习实证研究的元分析结果也表明,“总体上网络学习比面授学习的效果稍好一点,但差异并不显著”。这些研究结论与上文中的十年发展报告的调查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然而,不少高校教师和学生对网络教学却一直存在疑虑。笔者在赴美访问交流期间发现,一些高校虽已开设了较多的网络课程和网络教育项目,但许多教师和学生对网络教学持谨慎态度。这些师生承认网络教学存在某些优势,但仍担心网络教学因缺乏学生自律和师生实时交互而影响学习质量。不少受访对象表示,与纯网络课程(Full Online Course)相比,混合式课程更容易受到师生的欢迎。2007年的全美混合式教育调查报告也表明,尤其在一些以本科教学为主的院校,提供混合式课程的比例较纯网络课程的比例更高。

2 网络教育项目成本和质量控制难题

目前美国针对网络教育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认证体系,主要包括区域性、国家性和专业性认证机构。很多研究机构或大学也自行编制了网络课程或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如Sloan联盟的Qualicy Framework、Maryland Online公司的QM RubricStandards、宾州州立大学的COTS以及伊利诺大学的QOCI Rubric等。网络课程认证机构和评估标准的多样化固然有其灵活性优势,但也容易导致评估机构权威性和标准一致性的问题。由于一些认证机构本身就是由盈利性的网络学院或公司组建或支持的,因此难免存在自我认证之嫌。

此外,网络教育机构还需要在成本效益和服务质量之间寻求生机。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因对成本效益问题盲目乐观而失败的网络教育项目不在少数。Smith和Rovai等人分别对高校网络项目成本质量进行的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很多盈利性网络教育机构为了减少教学成本,采取聘请兼职教师或降低服务标准的做法,与普通高校网络招生机构展开激烈竞争。而普通高校网络课程的服务对象除了非在校学生,还包括不少全日制在校生,其在教学质量和学费方面都要与面授课程做到一致,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运营资金和人力成本。特别是在近年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一些依靠贷款完成学业的网络学员因无法找到合适工作导致还贷违约率上升,也影响到很多院校网络项目和课程的可持续运营,从而使其成本效益的控制问题更加严峻和突出。

3 网络课程辍学率和网络学历认可问题

自2007年的调查报告开始,网络课程的学生辍学率被视为影响网络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Simpson的研究表明,辍学率高是很多远程教育机构都共同面对的问题。与常规院校的网络课程相比,独立远程教育机构的网络学员辍学率尤为严重。如英国开放大学(OUUK)的学生毕业率仅22%,而美国远程教育学员的辍学率高达70%,其中美国凤凰城大学的学生毕业率仅为50%。对此,一些学者认为这与入学门槛过低导致招收过多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有关。因此应寻求各种干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在网络课程中的学习体验,防止学生因学习动力丧失而以各种理由放弃学习。教育研究者也尝试对辍学问题进行综合归因研究,但仍难以找到有效方法对该问题加以根本遏制。

此外,网络学历能否得到社会大众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认可,会影响网络教育的自身发展和社会服务功能。在近五年的调查报告中,超过40%的被调查对象均表达了这一忧虑。一项针对2001—2007年间用人单位对网络学位看法的文献综述研究发现,用人单位对网络学位存在偏见,对其看法总体上是负面的。虽然美国教育主管部门对网络教育逐步取消了一些限制并积极出台鼓励措施,然而仍有不少人士担心此举容易导致大量文凭工厂的出现。可以预见,有关网络教育学历的这种质疑和争论仍将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

三 美国网络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 开放高校网络学分认可制度,提供多样化课程

美国网络教育近十年得以迅猛发展,除了大量私立盈利性网络教育机构的贡献以外,还与普通高校开放在校全日制学生注册网络课程的举措密切相关。事实上,近年来美国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很多高校通过网络课程不仅为不同校区的在校学生上课提供了便利,还借此招收到更多的潜在学生,另外还为许多高中生提供网络预修大学课程。鉴于近年来我国高校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以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等项目的不断推进,面向在校大学生开放网络课程及其学分认可,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应不存在太大问题。对于普通高校而言,适时为在校学生推出网络课程,有助于教学模式多元化,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场地不足、班级规模过大、优质资源共享等问题。不同高校的教务部门通过建立网络学分互认机制,也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发展。

2 加强网络教育质量认证监控,降低学员流失率

网络教育的质量和辍学率问题一直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学者都在试图建立一套科学权威的认证体系,以便对网络教育机构进行资质认证和质量监督。然而,目前在网络高等教育市场出现的少数教学机构任意降低教学标准、恶意争抢生源甚至沦为文凭工厂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招致教育主管部门的严厉处罚和社会大众的强烈关注,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网络高等教育的社会声誉。有鉴于此,我国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建立网络教育资格认证和质量监控体系,确保网络教育活动的有序和健康开展。针对网络教育机构的学员流失问题,应加强和国际研究机构的交流和合作,积极探讨有效途径以提高学员保有率,在不降低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为网络学员提供完善的服务和支持。

3 推广高教质量工程成果应用,借鉴OER和MOOCs

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近十多年采取了多项措施以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很多高校己建成国家、省市、学校等多级精品课程和数字资源体系,然而这些课程和资源目前尚未得到有效共享和应用,其受益面非常有限。相比之下,欧美近年来积极推动OER和MOOCs运动,不仅吸引了众多知名高校和社会机构的参与,而且充分借助互联网络对本国甚至世界大众形成了积极的示范和影响。成功营造了全民参与高等教育的良好氛围。针对OER和MOOCs取得的巨大成功和社会影响力,我国高教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并主动应对,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大众积极开放和共享我国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并借助OER和MOOCs掀起的全民学习热潮,推动我国网络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 结束语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4

关键词:高校评估;社会需求;社会中介;评估机构

我国的高校评估,全社会公众关注。因社会评估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如:社会评估主体专业素质不高,导致评估失真;科学性缺失,评估结果权威性不高。评估中介机构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偏差在所难免,其参与高等教育评估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学者认为中介评估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因此,建立社会中介评估是必要的。

一、社会评估的含义和作用

1.社会评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评估是指从最宽泛的参与者或机构来定义的。狭义的是指社会部门依据一定的准则和标准,对高等学校的成果所作的价值判断。人们通常所说的是指狭义的社会评估,分为两种形式:学校总体水平评估和毕业生教育质量评估。我国现阶段,以国际权威刊物数量的“学术榜”和“大学排行榜”为社会评估的主要形式。

2.社会评估的作用

①有利于高校评估管理更加专业化;②既有助于高校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助于平衡政府和高校;③因有相对稳定的衡量标准,为家长和学生提供选择高校的指标;④它强化自我管理,以提高教学质量争取高校更大的办学自。

二、我国高校评估主体存在的问题

贺祖斌认为,高校评估主体问题在于:评估主体的单一性,忽视了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要求;评估活动的封闭性,导致学校与社会的隔离;因行政部门的评估是单一的主体,是管理权的垄断者而处于监督之外,造成评估活动的随意性。

三、建立社会中介评估的必要性

1.提高教育质量和就业率

我国高校评估以行政部门评估为主导,因评估机构单一、评

估对象众多,有可能导致敷衍了事,高校被动地接受评估。高校仅靠政府为其提供服务、指导不能适应形式发展,高校毕业生最终要步入社会接受检验,因此,高校还需要社会中介组织在教育质量、教学水平、学科设置等方面提供全面、客观的评估信息,这样才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2.社会中介评估具有独特的市场优势

目前,处于市场竞争中的社会中介评估具有独特优势,市场竞争加剧高校竞争的同时也加强了高校的忧患意识,它促使高校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竞争的需要来吸引更多的教育资源。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高校的质量,应根据市场竞争的需求,引进多元评价机构――社会中介机构。

3.相对于高校自评和政府评估,中介机构在加强社会对高校教育质量的监督方面更胜一筹

中介机构对高校教育质量的评估是透明的,受大众舆论监

督,优点在于参与度广、透明度高,为公众提供了解高校评估程序的途径。目前,我国应鼓励和引导建立社会评估中介机构,依靠社会组织的评估中介机构,强化高校评估的专业化、科学化,使社会评估中介机构在高校评估中得到社会的认可。

4.人才培养基本质量的评价,最好的办法是依靠社会反馈

社会机构的评估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自评相比较,更能客观地反映社会对学校声誉、质量、学科专业设置及问题的看法。因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高校的需求各不相同,各方面对高校评估的关注也不一样。高校应主动邀请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对其监督和评估,以此赢得民众的口碑;此外,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评估的参照坐标能更多地融入各方面的意愿,能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

5.相对于有政治权威的政府评估,中介机构的评估较少受到行政部门的影响和控制,有较强的专业性、权威性。

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依靠社会中介组织对高校教育质量进行评估。我国的中介评估机构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任重而道远,且中介评估机构的合法性受到怀疑,但随着社会评估机构组织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中介评估必将成为高校评估中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致和.高等学校教育评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铁军.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3.

[3]贺祖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保障: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与实践[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戴革萍.关于高等教育评估巾介机构的几点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3.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5

摘 要: 大学生满意度是衡量校园和谐程度和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学生是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主体,在分析大学生满意度的内涵、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对于提升高等院校的竞争力,促进学生个体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满意度 构成要素 理论模型

一、引言

“满意度”源于市场营销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客户需求被满足后的愉悦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概念被引入教育领域,产生“大学生满意度”。“大学生满意度”是指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过程中,体验到的整体心理感受,以及对学校多方面工作的看法与态度。大学生满意度逐渐成为衡量校园和谐程度和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高校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

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同时各高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些措施是否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以及是否达到社会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期待,是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在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时不仅应该评估高等教育投入与产生,更应该对高等教育服务过程进行评估[1]。通过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可以有效了解大学生对大学所提供的学习生活的感受与态度,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为学生提供的服务质量与效果,进而分析高校服务质量的不足,并探讨提高大学生满意度的有效途径。构建大学生满意度的理论模型是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基础,对于提升高等院校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基础

美国学者Cardozo(1965)[2]首次将“满意”这一概念从心理学领域引入市场销售领域,开始了对顾客满意度的研究。研究们者认为,“满意”是顾客对商品的服务、过程等的感知效果与其期望值比较后的心理状态,满意水平是可感知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差异函数,该定义不仅符合心理学上对满意的解释,而且为顾客满意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可操作化的理论支持。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概念,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如,瑞典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Swedish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r:SCSB)是最早建立的全国性顾客满意指数模式,SCSB由顾客期望、价值感知、顾客满意、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五个潜变量构成。美国密歇根大学的Fornell等人在SCSB基础上构建了由顾客期望、质量感知、价值感知、顾客满意、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六个潜变量构成的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ACSI)。欧洲质量组织(EOQ)和欧洲质量基金会(EFQM)等机构在ACSI基础上完成了欧洲顾客满意度指模型数(Europe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ECSI),该模型包括企业形象、顾客期望、质量感知、价值感知、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六个变量。

美国的服务管理研究小组PZB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进行深入研究,并于1985年提出差距模型,在此基础上于1988年建立SERVQUAL感知质量评价方法[3],其中包括五个影响因子:有形性(指实际设施、设备等)、可靠性(指准确地履行服务承诺的能力)、响应性(指帮助顾客并迅速提高服务水平的愿望)、确实性(指员工所具有的知识及表达出自信与可信的能力)、关怀性(指关心并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目前,SERVQUAL在国外已被广泛运用到教育领域,是对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研究的主流方法。

高等教育具有服务的产业属性,其顾客包括政府、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学习者、用人单位等,不同顾客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不同,学生作为直接接触高等教育全过程的主体,是高等教育服务中最重要的顾客。

三、大学生满意度理论模型构建

(一)大学生满意度研究现状

国外大学生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最先开始于1994年美国的《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National Student Satisfaction Study,NSSS),之后在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也相继开展。这些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大学各方面的看法与满意程度,并以此改善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监测办学质量,促进学校自身l展。

我国开展大学生满意度研究比较晚,近些年来,国内研究者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同时借鉴国外研究者对大学生满意度的调查,开展了大学生满意度的相关调查与研究。龚放(2012)[4]指出,在进行大学质量评价时,应重视“学生满意度”调查。常亚平(2007)[5]、刘娟(2012)[6]等探讨了大学生满意度评价体系,认为学校的环境和风气、学校软件服务水平等因素对大学生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学生满意度的相关研究大多将大学生满意度的潜变量直接分为几个维度进行观测,或者选取多个观察变量,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抽取几个维度衡量大学生满意度。如,钟秉林等(2012)[7]从服务管理、办学条件和情感投入三个维度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张倩等(2009)[8]从教学内容、学生参与、教学方式、课外活动、生活服务、硬件设施六个维度评价了不同层次高校学生的满意度,蔡立丰等(2013)[9]则从学习环境、管理氛围和人际氛围三个维度进行了大学生满意度的调研。

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我们分析大学生满意度构成要素,构建满意度理论模型,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思路。

(二)大学生满意度模型构成要素分析

1.高校形象

高校形象理解为学生对某高校或高等教育服务长期积累形成的一般认识,高校形象无论对学生、用人单位还是对学校都有重要的影响。对学生来说,高校形象影响学生对学校的选择,学生更愿意选择形象好的学校;对用人单位来说,学校形象会影响用人单位的招聘,用人单位倾向于招聘学校形象比较好的院校毕业生;对学校来说,良好形象不仅能吸引优秀生源,而且能引入好的用人单位,以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高校形象对满意度有直接的影响,同时,通过质量感知间接影响大学生的满意度,因此许多高校一直在不断地追求良好的品牌形象。

2.学生期望

在顾客满意度模型中,预期质量指顾客在购买或使用某品牌产品或享受其服务之前对其质量的估计。结合对学生满意度的研究,学生期望是指学生在入学前对该学校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预期估计。在实际研究中,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在购买行为发生前对产品形成的期望质量与消费后所感知的质量之间所存在差异的评价。同样,对高等教育服务来讲,学生满意度会受学生入学前对学校的期望质量和入学后感知质量差距的影响。

3.质量感知

质量感知是一种质量体验,相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其在享受高等教育服务过程中的一组固有的方面以满足学生及相关要求的程度。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主要顾客,参与高等教育服务的全过程。因此,质量感知主要是学生对学校提供的硬件设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课外活动、服务管理、人际互动等方面服务质量的感知。质量感知直接影响价值感知和学生满意度,也通过期望值和实际感知质量的差距影响学生满意度。

4.价值感知

顾客满意度模型中的感知价值是指顾客在综合了产品或服务质量及价格后对其所获利益的主观感受。已有研究将顾客感知价值定义为“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中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整体评价”。在高校学生满意度测评模型中的价值感知,是学生在体验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后对其所获利益的主观感受,表现为自我能力的发展。价值感知受学习环境的影响,同时影响大学生满意度。

5.大学生满意度

大学生满意度包括学生对高校的总满意度,与学生预期相比较下的满意度和与学生心目中理想高校比较下的满意度。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与高等学校的接触是全方位、全时间、全过程的,而且随着知识的增长和在校经历的丰富,他们对教育的期望和要求会越来越高。学校形象、学生期望、质量感知与价值感知均对大学生满意度发挥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6.学生忠诚

学生忠诚度是模型中最重要的变量。结合已有研究,并根据高等教育服务的特殊性,通过是否向别人推荐报考、是否想留在该校继续深造、日后是否向母校捐赠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忠诚度。大学生满意度对学生忠诚有直接的影响,满意度越高,忠诚度越高。

(三)大学生满意度理论模型

通过对大学生满意度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分析,提出以下概念模型如图:

四、结语

高等教育服务的最直接对象是在校的高校学生,学生是服务对象中的主体,是学校的生存之本。高校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反馈,正确处理学生对高等服务质量的意见,不断优化环境,实现满意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洪彩真.“软硬兼施”――提高大学生在学经历满意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109-113.

[2]Cardozo R N.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expectation,and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65,2(3):244-249.

[3]Berry L L,Parasuraman A,Zeithaml V A. SERVQUAL: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J].Journal of retailing,1988,64(1):12-40.

[4]放.聚焦本科教育质量:重视“学生满意度”调查[J].江苏高教,2012(01):1-4.

[5]常亚平,侯晓丽,刘艳阳.中国高校大学生求学满意度测评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09):82-87.

[6]刘娟,王莉.北京市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01):116-119.

[7]钟秉林,周海涛,夏欢欢.中外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学生满意度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09):22-26.

[8]张倩,岳昌君.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学生满意度[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40-43.

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范文6

新课程改革剑指应试教育及其紧密配套的教育机制与教学模式。应试教育的归结点在于高考,在于高等教育,是立足于小学应试升中学、中学应试升大学的。这种传统的、顽固的课程建设及全套体制,对高等教育或消极、或积极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一场“讲”与“学”、高压灌输与高效引导、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博弈,它已经并将继续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以一幢大厦始于奠基、终于封顶为喻,基础教育阶段的任何课程改革都是为教育大厦的楼层累积服务的,不可能实施与高等教育无关的基础教育改革,不可能在经过新课程改革设计可能脱颖而出的崭新基础建筑上,继续沿袭惯性的课程设计营造传统的高教楼层。

因此,新课程改革改的虽然是内容、方法、模式乃至体制,但归根结底改的是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不仅是基础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瓶颈,也是延伸阶段教育开拓创新的要害。高等教育中对于新课程的种种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无疑会成为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中诸多问题萌发、扩散并产生危害的主要原因。而确立正确教育理念进而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关键在于教师,重点之一在于对教师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

关于教师教育,目前的研讨中存在几个误区。

一曰“教师教育即师范教育”。这种基于师范院校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目的的传统认识,把教师教育局限于对中小学教师(包括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而忽略了对高校、职校(包括师范院校)等教育序列在任或候任的教师的教育;

二曰“教师教育即教师职业教育”。这一看法,从教师的职业要求、岗位技能等角度分析不无道理,但往往因与“教师任职资格”、“教师职称”、“岗位培训”等概念混淆而产生实用主义、形式主义歧义。

三曰“教师教育即教育学专业教育”。就是把教师教育的内容圈定在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单一、狭小的范畴内,偏一而代全,忽视在不同教育层次间的同一专业的教学理念、模式的承接和延续,特别是专业课程的阶段性递进和继承性创新。

走出误区,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最好的契机。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对于高等教育的连锁性影响,把高校的课程建设与中小学的课程改革联系得更紧密一些。在经过矫正后的基础设施上,建筑一脉相承的上层设施,把基础教育视为高等教育改革潮流的源头,为社会经济、人文、科技发展提供不绝的“活水”。

必须直面中小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脱节、断裂现实,致力于通过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转换,推动高校的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使“大众化”了的高等教育真正成为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创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