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审美认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的审美认知

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1

[关键词]文化产业 视野 艺术 功能

从1998年8月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司,开始从国家层面发展文化产业,到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文化产业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现实话题与研究课题。在这一背景下,关于艺术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艺术的功能问题,也面临着新的语境,需要我们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对其进行新的思考。

在文化产业的视野下探讨艺术的功能问题,对于文化产业领域的艺术生产、文化事业领域的艺术创作及艺术学、美学研究领域的艺术理论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对于文化产业领域从事艺术生产的人来说,明确艺术的功能问题,可以指导他们的创造、生产方向。其次,对于文化事业领域的艺术工作者来说,对文化产业视野艺术功能的新理解,有助于丰富他们的艺术实践。最后,当代艺术实践的演进需要我们及时更新对艺术功能的理论认识,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功能问题,对于艺术学、美学研究很重要。

目前,国际与国内尚无文化产业的精确定义,大致来说,文化产业指“进行商业经营, 以获取利润为目的”①,“提供能满足人的求知、审美、娱乐、宣泄等精神性需要文化产品、服务”②的物质生产部门或经济活动的集合。艺术属于文化现象,文化属性使艺术概念与文化产业概念产生了交叉、重合部分,即文化产业中涉及艺术产品和服务的部分,与艺术中具有经济、产业属性的部分。

关于艺术的一般功能,艺术史与美学史上产生了许多相关理论,到了现当代,则诞生了不少系统观点。如前苏联美学家卡冈认为艺术具有交往功能、启蒙功能、教育功能、享乐功能;彭吉象在《艺术学概论》提出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功能。二者都涉及了娱乐功能,但目前比较普遍的认识是艺术具有认知、教育、审美功能,对于艺术是否应负担娱乐功能仍存在争议,艺术与市场的关系是其分歧的焦点所在,这正属于本文所要探讨的文化产业视野下的艺术功能问题范畴。

一、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认知、教育的一般功能被弱化

从文化产业角度思考艺术的功能问题,会发现,艺术的一般功能中的认知、教育功能虽然存在,但已不再居于重要地位。首先,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一般认知功能淡化。一方面,艺术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付钱进行艺术消费,并不是为了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信息来提升自己认知水平,正如人们购票进入电影院观看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不是为了通过电影认识和研究春秋时代晋国的历史。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中提供知识、信息的产品与服务,负担认知功能的主要是出版业、传媒业与教育培训业,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文化产业的具体背景下,认知并非艺术的主要功能。当然,艺术的认知功能仍然存在,但对于艺术消费者而言,这种能是客观附加的,而非他们主动寻求的。其次,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一般教育功能消退。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艺术长期被赋予“载道”的使命,使艺术的一般教育功能的认知深入人心,但对于艺术消费群体,很难期待他们为了被教化而去主动付费,他们更希望在艺术消费中获得享受而非受到教育。事实上,考察我国的艺术史与当代艺术实践,也会发现偏重于教育功能的艺术作品通常是来自于官方或者半官方的创作,在当代则应主要属于艺术事业领域关注的对象。

二、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审美功能被进一步强化

毫无疑问,艺术最核心的一般功能是它的审美功能,艺术是审美文化的主体。在文化产业语境下,艺术虽然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出现并进入市场,但它的主要价值仍来自于审美功能。因此文化产业视野下的艺术审美功能依然重要,并且随着认知、教育功能的淡化,而显得更加突出。表演艺术的市场成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如爱尔兰的踢踏舞团“大河之舞”,全世界已有超过2500万观众现场观看了他们的演出,这种艺术消费活动之所以有如此吸引力,根源就在于其强大的审美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中脱离了意识形态束缚走向大众的艺术,更能体现它自身的审美本质与审美价值,从而突出其审美功能。

三、文化产业视野下,艺术的娱乐功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宣称艺术的目的应该包括“唤醒各种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和,”③使人“在赏心悦目的观照和情绪中尽情欢乐”④ 。近两百年过去了,世人尤其是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的娱乐功能仍然怀有矛盾情绪,担忧强调娱乐功能会损害艺术的审美价值。但在文化产业的视野中,艺术的娱乐功能却已经被现实推到了更高的位置上。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的消费者,正在强化艺术的娱乐功能。在艺术产业中,尤其是大众文化色彩强烈的影视艺术领域中,娱乐似乎已经成为艺术功能的主流,将本该属于审美的核心地位挤了下去。

注释:

①②王全福、杨英法,《文化产业的界定和统计难题与解析》,《求索》2008年01期

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2

[关键词]钢琴表演;视觉艺术;现实价值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1-0054-02

[作者简介]孙昊(1989-),男,吉林省吉林市人,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视觉艺术的设计符合大众的直观感受,通过视觉的刺激为大众带来美的享受,钢琴表演实现多重感官的调动,让观赏者能够在视觉享受的同时聆听更为丰富的音乐表现,感官的表现让观赏者感受到更多体验,将钢琴表演艺术的丰富情感充分的呈现出来。因此,注重深入地挖掘钢琴表演中的创造性元素,发挥视觉艺术的优势性对于大众审美需求的满足、情感认知的满足和社会文化的推动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视觉艺术在钢琴表演中的体现

视觉艺术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图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1]。视觉艺术在钢琴表演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舞台整体的设计、表现设计的现代感和音乐现场表现的凝聚力。三者是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关系,视觉艺术只有渗透到钢琴表演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充分地调动观众的情绪,引发大众对于钢琴表演的情感共鸣,展现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一)舞台设计多元化

尽管大众对于钢琴表演的最直接的感受体现在对音乐的解读上,但是以舞台设计和舞台的表现为主要呈现的视觉感受更能够引导大众对钢琴表演作出感受和判断。钢琴表演是一种文化理念的传达,是大众传播的主要形式,实现了音乐和现实的沟通。视觉环境下舞台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实现和大众的文化沟通、情感交流。舞台的设计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舞台布景、灯光的设计都是重要的辅助工具,人们不仅仅可以听到音乐所要表现的情感,更能够看到音乐的内容。舞台的设计能够加强人们的情感共鸣,感受到钢琴表演中更为深刻的内涵。

(二)表演设计时代感

钢琴表演起源于西方,在艺术表现面前,音乐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表演艺术的现场魅力。视觉艺术在钢琴表演艺术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表演设计,表演者能够通过肢体语言,透过演奏情感的投入,带动起观众的情绪,掌握钢琴表演的整体节奏。观赏者的主观感受很容易受到表演者的影响,因此钢琴演奏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视觉和听觉地融合更多的传达音乐的内容,表演需要融入具有时代感的设计成分,融入新的元素,实现在视觉艺术上的大胆设计,感受不同文化成分的现代呈现,带来具有震撼力和表现力的钢琴演奏。

(三)音乐表现的融合

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在音乐的设计和表现上存在着更多的可能性,视觉感受需要通过多媒体的艺术表现力带动现场的气氛。音乐的表现体现在演奏过程中对于钢琴艺术的大胆表达,把握视觉艺术这一媒介,实现对音乐的认知。钢琴艺术的表现不仅仅可以从艺术场所中看到,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一场精彩的演出。趋向于感性的审美倾向渗透在大众的日常生活当中,音乐的艺术表现实现了和现代媒体的融合,大众的接触范围更广,审美认知也更贴近与大众的生活感受,视觉艺术和钢琴艺术所要传达的理念得以更多的传播。

二、视觉艺术对钢琴表演的现实价值

视觉艺术对于钢琴表演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视觉艺术的融合实现了钢琴表演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和文化价值,满足了现代人多重的文化需求,更是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积极的推动性作用。在表演细节中关注视觉、听觉的融合,在音乐表达中感受传统和现代的交流,深入的挖掘钢琴表演艺术的发展可能性,体现钢琴艺术的现实价值。

(一)审美价值的实现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上来说,钢琴表演的审美价值体现不仅仅体现在音乐的表达,整个舞台整体的表演环境都被纳入到审美呈现上。钢琴艺术的美学理念正在不断地深化和转变,满足不同时代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从多重的感官体验了解艺术的内容,这是钢琴表演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审美价值包含音乐的旋律美,更是体现在艺术呈现的美感上,实现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的完美融合能够更好地实现钢琴演出的表达。钢琴表演的视觉呈现将审美价值从娱乐性带入到感性思考的艺术层面,实现了对大众审美价值的导向,更加关注钢琴演奏的本身,更加关注现实的艺术需求。

(二)情感价值的体现

钢琴表演所要表现的是音乐的情绪,音乐中所要传达的情感正是对大众情感重要表现。钢琴音乐的情感价值呈现需要通过视觉艺术来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音乐的多元化呈现创造了更多的艺术价值,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媒体传播。钢琴表演被加工和创作,实现了艺术作品的呈现,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由于钢琴表演的大众化程度的提升,人们的情感共鸣变成为了普遍的认知行为。由此所带来的社会整体氛围的营造更能体现文化的情感价值,通过钢琴艺术的视觉呈现真实的抒发内心的情感,让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更加的丰富,从而主动去探寻生活的美好,舒缓压力,实现情绪的释放。

(三)文化价值的丰富

钢琴艺术的创作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于音乐艺术的文化传承和创新需要实现具体化和生动化的展现。视觉艺术的渗透能够实现钢琴表演的形象化和生动化,充分的调动大众的文化情感,主动去了解钢琴表演这种艺术形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艺术欣赏角度。钢琴艺术中视觉艺术的渗透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和促进,以更加适合大众的文化形式去引导大众的审美和情感取向,充分地实现钢琴艺术的文化价值,将钢琴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起来,可观可感可听,提升钢琴艺术的发展空间,丰富大众的艺术文化追求,碰撞出更多艺术的火花。

三、结语

综上所述,视觉艺术对于钢琴表演的促进和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未来钢琴表演的艺术表现更是要充分的考虑大大众的观赏心理,以强烈的艺术追求和深刻的社会文化责任提升艺术的表现力,将钢琴艺术的内容和表现丰富起来,为大众带来更多的艺术大餐。视觉文化和钢琴表演的融合实现了音乐艺术的抽象到具体,实现了艺术表达的内敛到丰富,将饱满的艺术情感和艺术表达最真实的呈现出来,对于大众文化追求来说无疑是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的。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创新钢琴表演的模式,注重文化的交流和沟通,释放艺术的情感表现,推动现代艺术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苑丽娟.视觉文化传播之理性思考[J].商业文化,2009(03):128.

[2]岑鹉.视觉文化语境中钢琴表演的现实转向与理想图景[J].艺术评论,2011(07).

[3]陈光.对钢琴表演中的色彩问题的研究[N].才智,2013-10-25.

[4]田钰莹,王立威.当代视觉设计艺术的媒介传播形态探析[J].作家,2013(07).

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3

四平职业大学

侯 莹

【摘要】素质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对于艺术之美的感知与经验的建构。艺术是审美的教育,综合的艺术教育特别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是教师自身价值实现的平台,理性认识中小学艺术课程的价值将有助于该课程被认同与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中小学;艺术课程;价值内涵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36-02

当今社会,艺术已不仅仅表现为绘画、唱歌、舞蹈、雕塑等传统形式,而是以更多、更新颖的艺术形式,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和现实生活呈现出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向着务实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门综合了戏剧、舞蹈、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的新课程——艺术课程也应运而生。艺术课程不是多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将多种艺术形式融合与贯通,以艺术的形式将知识渗透其中,在艺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建构对于美的认知,以多元的艺术视角去拓展学生对于艺术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审美情趣。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形式,艺术课程如何能被广泛认知和认同是该课程被更广泛接受的关键。在此,笔者切入艺术课程潜藏的价值内核,挖掘其中蕴含的价值所在,着眼于为艺术课程的发展与推广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一、艺术课程的学习是学生美感经验的建构历程

关注生活,从生活中触碰艺术,感知艺术是艺术课程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而一门优越的课程就应该饱含艺术之美,艺术课程的主旨就是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文化与艺术等帮助学生建构对于美的认知,去体验美,感知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经历的不是简单的艺术学科的叠加过程,而是多元艺术特质的展现,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性艺术鉴赏能力,还会让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能力得到拓展和强化,实现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审美素养的提升。懂得欣赏“美”,当直面具有艺术之美的事物时,会用艺术的鉴赏力去评价与“咀嚼”艺术的本质是健全的人格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因此,外在的感官探索和自身体验与学生个人情感世界的连接是艺术课程所最为注重的,它可以通过丰富的课程活动去触发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为学生的艺术认知创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意识转化的视角来审视艺术所呈现的美感,和学生对于美的认知建构来讲,艺术课程最能体现美感体验与建构对于美的认知,因此,艺术课程恰恰可以成为教育想象与教育实践的理想模式,而且艺术课程内容的架构也体现了将教育实践的视角放在当人们邂逅艺术或进行艺术创造时,那潜藏其中的独特的审美经验所蕴含的深意与承载的教育价值,在这里,艺术课程着力强调的就是当学生与艺术邂逅时可能引发的审美认知转化以及动态经验重构的独特过程。融合多元的艺术课程能够充分利用学生所接触和经历的生活经验与课程本身所提供的社会文化相交互,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反思性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认识与体验美感的艺术素养,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在实现学生对于美的认知与建构。

艺术课程所要培养的就是学生对于艺术的通感,认知美,理解美,感受美是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艺术课程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融通在一起,在实施教学活动的同时,让学生去体验艺术美感,并逐步建构对于美的认知。艺术课程从设计、实施再到内容都体现了把美感经验的建构理念融入其中,将学生看做主动接近艺术和积极寻求身心全面发展的主体,用灵活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内在的满足,在宽松、愉悦、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艺术课程最终将变成充满想象、惊奇、体验、觉察和创造的一种美感旅程,也是学生生成对于艺术和审美知觉的动态旅程。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在于发现未知事物和积极参与活动,因此,以艺术为介质的课程形式有益于学生的心智成长,特别是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的氛围中并有意义的创作意象,最终获得对于艺术与美感的新体验,而这也正是学生美感经验的建构过程。

二、艺术课程所倡导的是多元认知的知识观

艺术课程的“综合性”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典型特征,即是用多元的视角给予学生认知的冲击,使学生从全方位的立体形式中接受知识与认知艺术,这就要求艺术课程的任课教师要能够更透彻地把握艺术课程 “综合”的实质是什么。一直以来,教学效果评价过于倚重于对于分数的量化表达,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倚重科学知识以及与之形成的知识观,这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与认知体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艺术课程的知识观就是注重艺术与美感体验在学校教育和儿童的心智成长中所扮演的关键性作用,着重体现的是课程所具有的艺术美感特质,强调的是学生的感官互动、多元认知、想象力、情感成长与创造性心智等,这正是脱离“科学”知识以及与之相呼应的知识观的典型范例,艺术课程的习得过程是一种艺术创作以及美学实践的多重经验过程,将学生视为能多元认知的自发学习者。

艺术课程不是简单的各个艺术门类的叠加与拼凑,而是它们之间的一种相互连接与融通。艺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场域与情境,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感官系统与周遭环境产生互动、进而获取经验、形成认知并逐步酝酿情感,最终激发学生的想象,随之学生会产生将之外化为多元的符号表象,并能在具有创造性的美感旅程中去认知隐含其中的文化意义。人是透过不同的符号系统来建构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与理解,这种认知与理解在形式上是多元的,表现的形式与内容各异。因此,艺术课程所倡导的实质是让学生能够从更多元的角度感触艺术美感,形成对于艺术、美感以及知识的多元认知,给学生以更多的关注空间。

以往艺术类课程分科教学中以单一学科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知识技能的发展。艺术课程突破了原有的范式,并不仅仅以技能的掌握作为学习水平的衡量标准,而是让学生能够以多元的视角去审视艺术和对于知识的把握。艺术课程正是用融合的艺术元素去吸引学生,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官体验与多元认知的结合,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动寻求对于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学生成为充满学习动力的个体,这正是符合多元认知的知识观与课程理念。

三、艺术课程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

发现艺术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将其艺术共性串联融通是艺术教师在艺术课程实施中所要具备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培养、引导下才能品鉴艺术的魅力,才能建构起对于艺术的通感,学会用审美的目光去欣赏和咀嚼潜藏在艺术背后的深刻艺术内涵。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实现了动态的艺术审美体验之旅,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将努力的付出变成了切实的回报,因为它实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

艺术课程开启了艺术美感的融合之旅,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艺术类学科孤木难支无法实现综合性艺术教育的缺欠,将艺术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生命教育、情感教育与学生艺术素养和艺术能力发展的需要融于一体,如此艰巨的艺术课程实践需要教师有艺术家一样的才智素养才可以将艺术课程驾轻就熟,挥洒自如。教学即艺术,而教师就是这一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家,作为别样的艺术家,教师能够将个人的艺术品质与价值理念经由某些技巧表现为“艺术”作品,与传统的艺术家不同的是,教师并没有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出静态的艺术实物作品,而是学生所得到的并没有及时外显的动态经验和对于艺术的认知。在这一艺术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好比艺术创造过程中所使用的黏土,而教师则是进行艺术创作的雕塑家,教师发挥个人艺术造诣,创造艺术作品。教师把文化的内涵与艺术品质的理念镌刻在如黏土般的学生身上,通过接受教育的过程,学生们被塑造成对于艺术有相当理解力的人,在这种动态经验与艺术认知的创造过程中,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与艺术品质是成功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而这前提条件的前提就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达成,也是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艺术课程有别于其他纯知识性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建构与审美情趣,在学生进行知识与认知建构的同时,教师也实现了自我满足,教师的职业生命在这一刻得到充实和认同,因此,教师必然会在这一过程中追求卓越,实现更高的价值追求;当以追求卓越为目的时候,教学就是完成自我的“演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会去循规蹈矩,会兴致使然,以超然的态度去挥洒艺术家的技巧与造诣,因为它不仅仅是在教学而是在实现着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和联系,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艺术课程是艺术之美的动态体现,艺术课程让教师将自己的学识及艺术品质与他人分享,共享自己的成果是一种美感的体验,这种美感享受来自于学生徜徉于“艺术空间”的美好体验,这正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收获到的惊喜。当教师发现自己可以创造与众不同,可以改变自己的学生的时候,这种满足与安慰也会超越了职业本身的枯燥而最终得到升华,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艺术课程对学生的生活、文化素养、情感等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体现了艺术教育的人文性、创造性、愉悦性和主动探究的特点,也体现了艺术教育培养未来社会公民的基本艺术素养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审视艺术课程,倡导该课程正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职业生涯价值实现去探究其中的意义,而最终实现艺术陶冶学生身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Eisner,E.W.The Arts and the Creation of Mind[M].Yale college:Philip Hamilton Mcmillan,2002:231.

[3]Eisner,E.W.education imagination: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M].New Jersey:Merill Prentice Hall,1994:154-155.

[4]Eisner,E.W.Aesthetic modes of knowing.In E.Eisner,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ways of knowing[M].Chicago,Illino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24.

[5]惠传太.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论·美术分册[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6]马菁汝.艾斯纳将DBAE课程观进行到底[J].美术,2010,(4):117-119.

[7]马菁汝.不要失去美术课的学科价值——对罗恩菲德和艾斯纳两种美术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4,(4):6-10.

[8]曾繁仁.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9.

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4

    舞蹈通过其特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丰富的艺术情感和认知力,其承载了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鲜明的展现出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这里提及的“独特艺术形式”实指动律,动律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是区分不同舞种和艺术风格的核心标志。而动律美则是舞蹈艺术的审美价值。动律是舞蹈艺术的内在灵魂,通过富有节奏感的形体动作来展现出舞蹈艺术的魅力。舞蹈艺术并不是日常生活中毫无规律性的形体动作,由于这些动作没有进行艺术处理,所以无法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舞蹈中的节奏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与人的形体动作相互的配合,并植入富有韵味的动律美,才成为了舞蹈艺术的核心。简言之,在舞蹈中通过个体的形体动作来营造出节奏感,例如腰、四肢等,与此同时还要在节奏中植入动律才能构成完整而又富有审美性的舞蹈艺术。而动律美则是随着肢体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加以韵化,这里所说的韵化是指舞蹈艺术中以基本的形体动作为基础,再融入多变的动律,把音乐、表情以及动律三者完美的糅合在一起,给人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享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得知舞蹈艺术的动律美不仅要借助人的形体动作来诠释出舞蹈的内涵,还要舞者对配曲的主题内涵以及其中的思想情感,通过自身的表情变化和肢体动作生动的演绎出来。因此,舞蹈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充分的体现了舞者对外界事物的客观认识,并把这些认知进行加工使其富有美感。舞蹈艺术的动律美是我国每一个民族的舞者共同追求的审美境界,例如藏族的舞蹈艺术,舞者会利用服饰的袖子跟随者肢体动作的转变而勾勒出美的意境,把藏族的文化风以及由内到外的艺术美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试想一下,如果舞者没有充分的理解舞蹈中的美与精神,那么不论舞者的肢体动作和节奏如何的出彩,也难以呈现出舞蹈中审美内涵,这也就不能称为是舞蹈艺术了。另外,动律也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舞蹈的表现艺术,例如在我国壮族极为流行的采茶戏中,舞者就把采茶过程中的肢体动作与全脚等步法相结合,即使是在舞台的表演中也把采茶时的形态摸样形象的营造出来了。

    二、舞蹈的整体美

    舞蹈造型是舞蹈整个舞台艺术的有形表现,特别是新时期的舞蹈艺术,尤其要结合舞台的灯光、音效、舞美等,使整个舞蹈形成一个整体,通过舞蹈队形的变化,形成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舞蹈造型是遵循一定审美要求的过程,从整个舞蹈构图来看,有分散集中、平衡整齐与多样统一等几种分类:分散集中是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整体风貌,分散的造型使得舞台饱满,而集中造型则起到特写效果;平衡整齐也是新时期舞蹈审美艺术的基本要求,节奏鲜明,动作和谐,舞蹈演员以舞蹈中心进行扩散,保持整个舞台的平衡,使得观众形成稳健协调的观赏效果;多样统一则要求舞蹈艺术具有创新要素,敢于打破常规,形成富有时代意义和个性特点的舞蹈造型,形成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

    三、舞蹈的灵魂美

    情感要素是舞蹈审美艺术的核心灵魂,有了舞蹈的动作编排和造型设计,更加要突出舞蹈艺术的情感需求,犹如一盏华丽的灯,释放五彩斑斓的光芒。舞蹈艺术在进行舞蹈编排之前,一定要对舞蹈的主题思想进行了解,从舞蹈所要表达的主旨基础上,进行情感的释放和身体的舒展,才能通过自己的动作造型真实的反应舞蹈所要体现的深度和广度。舞蹈什么艺术的情感要素,不是舞蹈者个人的情感要素,而是所有的舞蹈演员作为一个整体所体现的一种思想或者一宗心情,舞者在进行角色转换以前要进行个人的情感转化,用角色感情来实现舞蹈审美艺术这一创作过程。例如舞蹈《巴黎圣母院》表达的是艾丝美拉达受刑中的苦痛和忧伤,而舞蹈动作使用夸张的艺术形式,通过融入舞者的感情,仿佛自己就是受刑中的艾丝美拉达,悲伤的情感自身体流露出来,才能有效的感染观众。

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5

【关键词】阿多诺 艺术概念 现代艺术

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一员,他以否定辩证法为思维武器,强烈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的人的异化现象。阿多诺关于艺术,尤其是现代艺术的观点来自于其否定的辩证法、否定的美学观,他关于艺术观念和现代艺术观点集中在其著作《美学理论》中,深刻分析了艺术的存在之因、历史使命与发展趋势,其独到的观点对我们认识艺术和现代艺术都有着重要的启发。

一、关于艺术的概念

关于艺术的概念向来难有定论。阿多诺认为艺术是难以界定的,并对原因做了解释,他说“艺术的概念难以界定,因为它有史以来如同瞬息万变的星座。艺术的本质也不能确定,即便你想通过追溯艺术起源的方法,以期寻求某种支撑其他所有东西的根基”①。艺术的概念之所以难以界定,是因为它随时间变化,无恒常性,还包括艺术的复杂性,如艺术形态的多样性、艺术种类的多样性等,正因如此,艺术的本质也是难以界定的,所以,想要用一个确切的概念达到对艺术形而上学的抽象是不可能的。“有可能获得在理论上相关的唯一洞识也是否定性的,因为虽有众多被称为‘艺术’的东西,却不存在可以涵盖所有艺术种类的一般艺术概念”②。由于艺术的不断变化的特点,艺术的过去、现在、未来有着不同的内涵,如果仅仅从艺术起源的某种认知来给艺术下一个一劳永逸的定义,是徒劳无功的、虚妄的。“艺术的界说尽管确实有赖于艺术曾是什么,但也务必考虑艺术现已成为什么,以及艺术在未来可能会变成什么。我们曾经说过,艺术有别于经验现实,时下,这种差异本身并非一成不变,它因艺术之变而变。”③艺术的存在是一种自由之身,充满着变数,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现实中的人们无法靠经验来获得对艺术的完全认知。

二、关于现代艺术

对于现代艺术的评价,人们充满了争议。现代艺术是对古典艺术的一种颠覆和反叛,其结构、形式、风格甚至观念均与古典艺术相差甚大,失却了古典艺术的和谐之美,带给人们的不再是悦智、悦神的审美愉悦,而是带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救赎功能,形式与内容充满了荒诞与焦虑,使人产生不安的情绪。正是由于现代艺术的超前性,使得人们对现代艺术的认识态度不一致,更多的是不理解和难以接受。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对现代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常采取否定的态度。针对于此,阿多诺对现代艺术进行了辩护,并指出现代艺术值得肯定的方面。

(一)现代艺术的使命——批判与拯救

阿多诺从“否定的辩证法”出发,深入研究了现代艺术的本质及其审美特性。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性认识,现代艺术本质特征是否定性,现代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否定。在资本主义对人性的压抑和对人的异化日益深重的背景下,现代艺术的使命只能是批判和拯救。他提出“艺术作为自主的以及既成社会的双重特性,不间断地指向艺术的自主领域。在这种与经验的联系中艺术补偿性地拯救了人曾经真正地、并与具体存在不可分的感受过的东西,拯救了被理性逐出具体存在的东西”④。阿多诺肯定了艺术的经验特征,理性只是为了功利目的而安排秩序的手段,理性是与人的本能相悖的,现代艺术更多地体现了人的经验能力,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突出人的生命、意志、本能、直觉与情感,力图恢复人的尊严与价值。而现代艺术以其自身所具有的碎片性、分裂性特征,展示了异化社会下艺术的真实存在状况,并以此来唤醒人们的真实灵魂,恢复人的自主性,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解放”。在现代社会异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艺术不再成为素朴的艺术”,而丧失素朴特性的艺术只有拒绝与现代社会交流、拒绝被大众接受同化,才能避免被异化的命运,而这一不为异化社会所同化的艺术,在已经普遍异化的社会看来无疑是一种艺术的“怪物”和反叛。所以,阿多诺认为现代艺术的出现是必然的,在这样异化深重的时代,艺术若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必须站在社会的对立面,对既存现实能够进行抗议和批判。这也正是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本质特征。

(二)“反艺术”并不是“非艺术”

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认为,艺术的本质应该是否定性,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性认识,现代艺术本质也是如此。只不过,现代艺术对抗异化社会只能以更加激进的“反艺术”的面目出现,这就使得现代艺术在坚持自身为艺术的同时,反而变成“反艺术”。现代艺术作品失却了古典艺术的意义,其本身也不再显现意义,这是对当代人虽然生活在现实中,但内心已经不再相信生活意义的心理映射,是现代人生活的矛盾、空虚、荒诞、无助和焦虑的精神状态的反映,同时也是艺术发展之路的内省与反思。

(三)现代艺术不被认可的原因

阿多诺分析了人们拒绝接受现代艺术的主观原因,他总结出三点,其一是文化的偏见。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能够理解和接受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变化,却无法理解现代艺术的变革,这是人们根深蒂固的文化的偏见。阿多诺曾说:“虽然人们弄不懂现代物理学的种种定理,自以为它们全是合理的,却惯于给现代艺术的不可理解性打上某种精神分裂症一样的奇思怪想的烙印。”⑤人们对科学的认知,已经远高于实际生活,而对艺术的认识和接受却远没有达到对科学的认知水平。其二是人们惯常的审美心理在作祟。文化工业只给人们提供纯粹的世俗的娱乐和消遣,远离了思想和对现实的反思,人们已经习惯于肤浅的感官之乐和审美趣味的低级化,而现代艺术的出现便显得异类和遭到排斥。其三是社会主导意识的守旧心理。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保持清醒、经常进行反思,能够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否定,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常常安于现状,怠于反思。只有现代艺术能够坚持自省的态度,却处于被拒斥的困境。阿多诺对现代艺术遭到的批评和反感深表同情,并对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做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反映了他为现代艺术辩护的立场。

现代主义艺术是现代社会中对人类的真实处境,对既存的异化现实难能可贵的批判力量,只有拒绝进入市场,拒大众于门外,保持自己“精英主义”的本性才是现代艺术的唯一选择。他曾经说过:“现代艺术背负了所有的黑暗和罪过在自己的肩上。它的所有幸福来自于它对非幸福的承认;它的所有的美在于它对自身作为美的外观的否认。”⑥这样,无形之中,现代艺术只能在很小的空间内生存,在认识到了现代艺术的有限性的基础上,阿多诺也预言了现代艺术的命运,他认为现代艺术将走向后现代主义。他以反艺术的姿态,以不可避免的衰亡命运为人类的希望呐喊。

注释:

①②③④⑤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4,448,403.

⑥陈刚.阿多诺对当代美学的意义[J].文艺研究,2001(5)

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拟从民族艺术的重要性出发,来谈如何借助美术教育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取向,从而形成正确认知和理解民族艺术的能力,实现保护、借鉴和弘扬民族艺术的目的。

随着世界的多元化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这充分带动本民族的艺术文化走向新的高度。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随之加强。不少人在吸收他国文化艺术形态过程中开始忽略民族艺术。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艺术无国界,求他但不能舍我。因为我们的民族艺术经历千年的洗礼,如同硕大的砾石经过风雨的磨砺呈现出美玉一般,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艺术宝藏。这都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并将其发扬光大。在国际舞台上,只有自己民族的东西才能博得喝彩,相反,他人的东西真正用在自己身上又有几分话语权呢?因此,本文拟从民族艺术的重要性,来谈谈如何借助美术教育来培养学生正确认知和理解民族艺术的能力。

何为民族艺术?它是由民族共同体艺术家所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总体,每一个成熟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艺术,每一种民族艺术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民族艺术具有该民族所具有的艺术构造方式及表现手段。

民族艺术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让人们充分了解本民族美的文化,并给予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工作者创作的养分,使得创作赋有民族特色和世界眼光。例如,“衣食住行”这个古人创造的词语,揭示了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而“衣”字又排在首位,对人们来说有着突出的意义。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服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中国的旗袍可谓一朵奇葩屹立在世界服装界,是什么成就了旗袍在今天服装界的地位呢?这主要还是源于其自身强烈的民族色彩和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它体现了一个民族对服装的诠释,具有着鲜明的东方色彩。而且,旗袍的设计也体现了艺术设计者们对民族艺术的关注,它选用的纹样、花式和制作工艺等等,无不体现民族特色。又如,苗族的蜡染,用蜡绘花于布而染,花纹分明。由于特殊的制作工艺,在蜡冷却后产生的自然龟裂纹,染色后形成一种特有的装饰效果。试问,用这样的民族布艺来搭配服装又怎能不令人耳目一新呢?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可进一步领会民族艺术美的内涵。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性化设计思想已成为21世纪的主导,但怎样从五花八门的设计中脱颖而出呢?这就需要设计元素的重新组构,寻找自己的特色,而民族艺术与民族精神的加入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我们可通过实例来进一步说明。

正如图(1)所示,中国联通的标志设计,选用了中国红与中国结为搭配元素。两个具有鲜明中国民族艺术特点的设计元素重新组构,充分凸显民族文化,给国人一种亲切感。在标志造型中,又有两个明显的“心”型,上下相连,体现着心与心的交流。

图(2)是靳埭强先生在八十年代为中国银行设计的标志。该标志采用外圆内方的“孔方兄”为构图元素。这一元素主要代表金钱滚滚的银行。而且,在图形中的“中”字赫然,简洁明了地传达标志的含义。从整体上看,标志选用了红色,并在设计中融合了“天圆地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等设计思想。这些民族文化的加入,使得整个设计更有中庸之道,大气沉稳,并且多了一些人情味,少了一点铜板臭,创造出一种温馨和亲和的形象。①

由此可见,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艺术设计者们对传统民族艺术元素的提炼也随之加大。设计出具有鲜明民族艺术内涵的现代作品,不但对现代设计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如此一来,在面对民族艺术时,人们如何正确评判它就直接决定了民族艺术价值的发挥。这种根据自身的评判标准来对事物个性特征、构造方式和表现手段等等作出评价的心理活动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

每个民族大都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具有鲜明的群体特性。这直接影响了审美观念的发展。再加上世界的融合、文化的碰撞和艺术的交流等等,都带领着民族艺术迈向一个新的高度,也使得审美观念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简单的说,一件好事可以引起他人的注意,而一件坏事同样可以引起注意。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世界,一个民族的艺术往往会或隐或现的体现其民族特色与地方特点。这种民族特色优势,很容易引起外人的兴趣和关注,但它给别人呈现出的可以是有价值的、高品位的,也可以是浅薄的、粗俗的,甚至是伪民俗化的。

须特别指出的是,在当前中国的民族艺术领域中,有人为凸显民族性、地域性的行为,这表现出了浅薄和粗俗的一面。他们搜奇寻异,亏幽探秘,甚至对一些荒诞愚昧的东西大加展示,或牵强附会,任意夸饰,不顾应有的文化底蕴作表面文章。这样的民族艺术可能会引起其他民族或其他国家的注意,但这不过是满足人类的猎奇心理,而并非真正的美学欣赏。这样的民族艺术无疑是自己给自己的一耳光,又怎么禁得起时间的推敲,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消失在这大浪淘沙之中。

因此,虽然任何优秀的民族艺术都是具有独立的品格和丰富的审美内涵,但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取向,才能正确评判它,才能为民族艺术披沙拣金,充分发挥其价值并发扬光大。

而要树立正确审美取向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借助美术教育是方法之一,即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认知和理解民族艺术的能力。

在传统的民族艺术教学中,传授方式一般以“技”、“艺”两种方式,虽然它们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有着重要的部分,但形式仍偏陈旧。在这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老一辈的方法固然重要,但也要大胆尝试新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认知和领悟民族艺术的能力。

第一,构建民族艺术的教育理念。

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清楚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固有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宽知识面,主动去探究和把握民族艺术深层次的东西,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他们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努力做到理念先行,真正从思想上认识民族艺术。如此一来,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第二,开发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的成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其内容的兴趣程度。如果是老一套的灌输模式,既枯燥又乏味,学生在学习当中会产生一种抵触排斥心理,这样的结果并不是我们大家想看到的。这就要求我们美术工作者要紧随时代步伐,了解新东西、掌握新东西和运用新东西,通过自己的智慧把民族艺术的内容艺术地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地理解和认知民族艺术的内涵。

此外,在笔者看来,教育是人与人的沟通。这就需要教师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考虑学生。当你自己是一名学生时,想怎样学习民族艺术。这种投其所好的学习方式会带来不错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加入民族电影鉴赏课,或者是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些民族工艺品并将其在校内外展览,展示他们对民族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我成就感。我们的目的不是让他们做的有多么好,多么精美,而是为了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学习民族艺术。

中华千年的灿烂文化,为我们留下了绚丽多彩的民族艺术。这对艺术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笔丰厚的物质财富,亦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历史给予了我们财富,我们就不能辜负它对我们的厚望,我们要将民族艺术发扬光大,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审美取向,正确认知和理解民族艺术的内涵,方能充分发挥其价值,这也是美术教育应有的题中之义。尤其是在这个世界文化交流碰撞的年代,美术教育对民族艺术的传播将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共同的努力。

注释:

①钱定平.《logo的文化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5

参考文献:

[1]宋生贵.当代民族艺术之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

[2]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1 .

[3]郭黎莅.关于民族艺术与美术教育的思考.河南郑州:河 南省美术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