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产业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产业发展范文1
摘 要 近年来,安徽省文化产业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安徽省文化产业总值呈现逐年增长的现象。但由于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等条件的限制,在发展自身文化产业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受到经济发展、市场经济调控、各种政策及制度的制约。本文从安徽省文化发展现状为出发点,较为客观的分析了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安徽省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但在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方面难以实现最优化的状态。本文进一步指出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巩固各方面文化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产业,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业。从观念和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改进对策。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 资源配置 优势产业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国内的文化产业已经充分发挥其优势,在国民经济的建设中已经凸显其重要性。“十二五”计划中指出我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建设中要充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努力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大力的扶持,包括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以及政策的完善。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其发展程度已经初具规模。本文根据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作了简要的分析,指出产业发展的弊端和局限性。并进一步根据自身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改进和发展对策。
一、安徽省文化产业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文化产业总值呈现逐年增长的现象。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迅速,并且产量也逐年增加,无论是影视服务业、出版发行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还是由文化产业所带动的文化用品、设施方面的产品具有较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居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呈现持续增长的状态。安徽省在文化产业建设方面,从完善和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方面着手,进而加大文化产业建设力度。目前,全省影视服务行业和新闻文化行业发展突出,加强巩固影视和新闻文化人才的培养,在原有人员基础上注入具有专业水平的新鲜活力人才。安徽省广播电视产业也具有着丰富的资源,其下属省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和企业为省内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广播电视业也带动了旅游业、广告业等产业的发展,初步实现了在注重事业发展的同时兼顾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安徽省在文化出版方面也异军突起,在出版行业中形成较大的飞跃,存在着以老子和庄子等思想家为代表的文化资源。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地理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兴盛,文化旅游正迅猛发展。而民俗文化满足了游客的猎奇求知心理需求,因而它能带动整个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兴盛和发展。此外,有着国际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黄山,这为我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充分利用好安徽省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安徽省文化产业的优势产业不明显
安徽省文化产业的优势产业不明显,无疑阻挠了其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及其对附属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在出版业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的发展上相对较为落后,还不具备区域性影响力。相比较湖南卫视和香港凤凰卫视而言,安徽省文化产品的题材选择明显趋于单一化,没有体现出安徽特色,并且文化品种过于单一和分散。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难以和安徽省现有旅游文化资源相协调发展。这都不利于安徽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2.安徽省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
安徽省的文化产业建设中存在着产量小,资源分散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安徽省的文化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资源配置较为分散,难以充分挖掘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度,使之停留于表面层次。许多文化企、事业单位还处于自负盈亏阶段,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组织方式相对落后。另外,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文化产业的城乡差异显著,大部分文化产业都集中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地区,而乡镇等地的居民文化生活发展相对滞后,并较为单一。此不平衡发展现像主要在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文化产业的统筹规划不完善所导致。
3.经济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制约
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从总体上来讲,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并且民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日常娱乐和消遣,而是逐渐向高品质、高品位的文化市场进军,由此衍生出大量的音乐厅、博物馆、文化馆等各类展馆。但是民众的文化消费水平所占比例并不占优势,在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文化市场建设相对滞后。这对我省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因素,无疑是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4.文化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我省的文化资源丰富,但难以做到推陈出新,使其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长期以来,我省的文化产品严重缺乏创新性和创造力。以影视题材和动漫题材为例,难以结合我省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来进行创作,作品所展现的创造力不足,并且缺乏原创作品。另外,安徽省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我省文化旅游业虽然属于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其产业化程度较高。但是在旅游文化业方面也存在不能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的局面。因此,把我省令人羡慕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及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由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着资源配置问题来看,安徽省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利用。从文化产业的长远利益来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1.加强文化产业重要性的宣传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今我国社会物质水平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逐渐重视文化生活的发展。安徽省要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应进一步提高大众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可以将出版业、新闻业和电视产业结合起来做普及和宣传,加深公众对文化产业理解和重视程度。进而根据居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发文化市场。让文化产业深入民心,使民众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紧密,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更好的对公众进行服务。
2.政府应大力推行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要想改变安徽文化产业建设相对落后的局面,首先应引起政府的重视程度。适时加大政府对产业文化发展的决策及监管力度。另外,发展文化产业应从提升公众文化产业建设意识着手。思想有待进一步解放,对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文化产业的巨大文化与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开发。
政府政策是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的根本所在,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应根据本省文化产业的结构,出台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从经济调节、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着手,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应放宽对文化类企业的相关政策。采取税收鼓励政策,吸收各类资本的投入,迅速做大做强相关产业,如音乐厅、民间戏曲艺术馆、艺术展览馆、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等。逐步建立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文化产业形式。与此同时,政府应根据本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调整文化布局结构,使各产业间相互协调以及合理化。
3.深化文化产业内部的人事改革
人力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对任何产业或企业的发展来说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事业要想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从人力资源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并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建设。首先,在我省较为薄弱的出版业和新闻影视业方面尤其应引起重视,加强对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并对原有的员工实行培训制度,进一步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来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中的管理更为重要,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优质高效的管理队伍来协调其内部发展。使文化产业的专业建设和管理制度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机制。
4.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主体作用
安徽省的文化产业已经初显规模,由于本省的地域和经济发展情况的限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局限性,但文化旅游业尚存较大的发展空间。本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扬长避短,在巩固各方面文化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产业,更应致力于开发文化旅游业。
安徽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不乏自身特色。其中徽州文化在内涵和内容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并且对中原一带的文化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可以进一步通过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另外,随着旅游业的兴盛,文化旅游正迅猛发展。而民俗文化满足了游客的猎奇求知心理需求,因而它能带动整个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兴盛和发展。通过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展演、展览以及传承人现场展示活动,展示原生态民歌、民族民间舞蹈、民族节庆风情、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等。在有效地促进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同时,能够带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可以加大对独特景点的开发力度,发挥地理优势,使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进行结合,进而吸引国内外的游客进行旅游观光。使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充分发展,进一步成为安徽省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安徽省的文化旅游业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旅游业对于地域的经济发展能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方成武,杨洁,杨晨,汪莉,华兴顺.安徽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思考.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5(28):7-9.
[2]束俞俊,汪传雷,汤楠.安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初探.皖西学院学报.2008.6(24):47-51.
[3]沈跃春,刘永弘,何平.安徽民营演艺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7):14-18.
文化产业发展范文2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突出了文化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中的作用。韩国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做法,对我国发展文化事业提供了大量的经验。但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要不断促进中韩两国加强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文化事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 :韩国文化产业 中韩文化产业 合作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加强了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并且有经济、政治的沟通延伸到了文化的沟通。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着文化差异,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相互熟悉、相互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相互交融既是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所以要在不改变初衷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先进的文化,充实我国的文化建设。
一、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运行模式
(一)政府运行模式
韩国的文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注重经营战略、国家法律政策的支持等方面的内容,而且特别关注政府的管理机制是否健全。由于韩国政府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所以韩国文化产业能够持续发展。
(二)企业运行模式
韩国文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满足市场的需求,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做出调整,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经营。韩国文化产业的企业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利用良好的市场环境发展自身。
(三)社会运行模式
韩国存在着许多有关文化产业的行会、民间组织团体等,对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社会运行模式对政府和企业起到了补充的作用,实现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化中韩文化产业合作的对策
(一)加强两国合作发展意识
我国要在现有的文化产业合作的基础上,深化与韩国文化产业的合作。只有两个文化产业互补,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才会出现合作的意识。为了提高中韩合作的水平,实现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中韩两国应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加深合作关系,加强两国文化产业产品、人员等之间的交流,增强两国的合作意识,促使合作行为的发展。
提高中韩两国多文化产业发展的共识,交流文化产业的文化成果,丰富文化市场,搭建两个沟通合作的平台,增强两国之间的交流,创建良好的交流环境。同时要消除两国文化产业合作之间的矛盾,明确指定产业标准,深化和巩固两国文化产业的合作意识[1]。政府应出台有关中韩两国文化产业合作的优惠政策,鼓励中韩两国的文化产业加强合作使中韩两国企业产生和巩固合作意识。
(二)加强沟通,制定共同发展战略
不断的完善合租机制才有利于推进中韩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并且需要畅通两国的经贸联系机制,推动两国文化领域共同发展和共同成长。在文化产业合作的共同中要正视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创建中韩文化产业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的价值基础,构建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为了推进中韩两国进一步的深入合作,可以推动两国文化企业共同创建文化市场、共同投入资金、共同研发与经营商品[2]。构建制度化的合作环境,保证文化产品流通符合国际标准。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积极开展海外市场情况的调查,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中韩两国的产品内容。
(三)加强政府的支持,实现互利共赢
政府要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成为文化产业合作的引导者,对文化产业合作及运作的过程中加强管理与监督。同时政府要为中韩文化产业合作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和制度支持,适时对合作进行政策指导。政府可以建立专门的部门协调和规范文化产业合作,建立完善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制度,在合作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的解决。
提高中韩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将合作落实到具体的实际中,鼓励中韩企业之间良性的竞争,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局面。只有加强两国企业之间的沟通,将合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才能使两国企业共同发展壮大。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企业需要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就必须要打造和树立自己的品牌。
(四)增强竞争实力,创建良好环境
文化产业是具有文化含量的经济活动,为了保障中韩两国文化产业合作能够顺利开展就要制定文化合作的优惠政策,同时也要协调贸易政策与投资政策,使合作企业处于有利地位。两国文化产业之间的合作提升了文化产业的活力,提高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合作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管理措施,建立中韩两国相互联系的知识产权保护活动,防止出现侵害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3]。
(五)加强人才培养
文化展业的生产要素、生产过程以及产品的创造力都需要人类的智慧,人的创造可以提高产业的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的价值,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所以在中韩两国文化产业合作过程中少不了对人才的需要,就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专门的人才填充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空白。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人才、获取人才,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增加两国人才的交流渠道,推动两国的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六)联合攻关重点领域
共同研发新技术应用到中韩两国合作生产产品过程中,我国要加强借鉴韩国优先进的技术。加强产品对市场的占领份额,提高产品的生命周期,降低产业的整体风险。交流人才培养经验,共同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争取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结束语:
加强中韩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在与韩国文化产业合作的同时,积极吸取韩国文化产业的运营模式,按照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中国与韩国加强文化产业的合作不仅能够使两国企业发展壮大,而且能够开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共同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南银实.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对中国的启示[D].延吉: 延边大学,2012.
文化产业发展范文3
打造文化产业中的高端形态,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大格局下,应用技术系统成熟不断进步,网络信息化完备,各种高新技术可以一夜之间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充分发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与新兴的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等方面创意群体的联系和融合,通过网络与世界接轨,生产出具有独特文化气质的国际级文化产品,这才是产业转型中真正的目标形态。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凌源皮影为例,传统的皮影戏受到影视、网络、娱乐等消费方式的冲击,演出市场日渐萎缩,虽经政府和相关社会人士保护和推广,但仍然不能摆脱后继乏人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文化公司推出了皮影雕刻艺术品的这种衍生品,用皮影的造型艺术开拓新的市场,也有把传统皮影连本戏录制成音像制品发售,近期又创编制作了以红山文化为题材皮影戏数字电影,这些都使皮影戏传统单一的舞台表现形式得到了多方位的扩展,试想如果设计制作皮影动画片,皮影故事书,皮影装潢,在皮影戏表演中引入场景投影,加入声光电新元素,使皮影艺术变得丰满而立体,这样的创意不但会使古老的传统文化项目以崭新的面貌呈现给受众,而且丰富了产品种类,延伸了产业链。文化遗产需要保护,但以文化创意作为形式的发展才是更好的保护。
二、集聚或集群化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空间形式和组织形态
在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上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各自的特色,一种是由市场机制作用下各类经济主体自发集聚形成的产业群落,另外一种是以地方政府主导下通过园区建设形成的文化创意类产业园区,这也是当今中国各地包括朝阳在内,应该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模式。朝阳地区由于地理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体制等多种因素作用,长期以来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虽然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深厚,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却相对落后,对地区文化缺乏系统而深入地梳理和认识,对文化创意的理解也比较肤浅,大型资本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投资力度不够,所以难以形成气候。以化石和“战国红”玛瑙为例,辽宁朝阳被誉为“古生物化石资源宝库”,因为稀缺和独特,多数化石资源禁止发掘和交易,但仍有部分鱼类、昆虫类动物化石和大量木化石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从目前市场上化石相关产品来看,动物类化石一般以盒式或镜式装裱,作为礼物或礼品出现,这些商品大多形式比较单一,包装也简单;木化石和“战国红”玛瑙品质出色,除打磨抛光陈设外,多雕刻成玉石类摆件、吊坠、手镯等,但因为朝阳地区本地的做工手法粗犷,不精致细腻,在生产环节又多为一人到几人组成的小作坊式生产,对原材料缺乏前期的设计,导致产品制作简陋粗糙,不但产品附加值低,还浪费了石料资源。化石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其实主要是缺少高端产品的带动,虽然政府也设立了慕容古街等化石产品交易集散地,但总的看多是小门户的制作和经营,生产和制作、销售各环节都缺乏层次,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用龙头带动,集聚或集群化发展,促进化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势在必行,2013年11月论证通过的《朝阳市化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方案》为朝阳化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后续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可以设想,化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为化石类创意文化发展向上迈一大步。另外,这类资源的开发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实物的深加工和包装设计上,还可以依托本地的其它文化基础和资源,进行整合和重新创意,在影视、动漫等的文化产业品种里发掘和创新。
文化产业发展范文4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当今,以寿光近几年来文化产业发展为例浅谈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文化产业;打造平台;成果转化;稳中求进
文化产业发展是近年来文化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文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从全国的形势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振兴经济、实现文化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去开拓、发展,在部分国家或城市已初见成效,但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差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特别是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也各不相同。今天,笔者结合对文化产业知识理论的学习和自身在县域文化工作中的实践,浅谈一下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其意义。发展文化产业是近年来文化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文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国家在“十二五”计划指出,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从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基本标准是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5%的基本定位上,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从全国的形势来看,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去开拓、发展,有些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中的文化产业已初见成效。但是作为县级来说,由于经济、文化、政治等诸方面的原因,各地实际情况不一样,其发展文化的产业情况、历史状况、传统习俗各地不尽相同。如何做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区域特点的县域文化产业,是我们急需明确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此,笔者结合在县域文化部门工作实践,以及对县级文化产业工作的思考,以寿光为例讲述近几年寿光文化发展成效,期望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体制改革,突破创新求发展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号召下,寿光市打破传统结构,对市内文化产业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制改革。改制以来,寿光广电集团通过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整合资源、在完成文化产业改革的同时全面提高,如今已成长为拥有员工600余人,总资产达5.5亿元,年总收入1.4亿元具有代表性的改制典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二、整合资源,攥起拳头办大事
今年来,寿光市在文化系统内集中整合全市文化优势资源,以综合布局、集群发展为宗旨打造文化平台纳入综合发展体系。2009年,寿光市通过政府搭平台投入3.2亿元建设、占地12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寿光市文化中心全面投入使用,通过利用其内设的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发挥公共服务效能,引进建设华歌艺术馆、艺术培训中心等项目,盘活文化资源,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大氛围,引导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集休闲,娱乐,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开放式文化产业基地。
三、突出特色,优质项目惠民生
自2000年起,寿光市以政府为主导,通过举办蔬菜博览会的形式,集中为区域范围内的企业集合基础资源,打造体现规模效应的公共服务交流平台,并以其丰硕的经贸成果,独特的展览模式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迄今为止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1739万人次参展参会,实现各类贸易额1599亿元。寿光市国际蔬菜博览会以事实说话,在全面助跑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工作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借鉴案例。与此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1)产业结构依旧分布不均,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足。县域文化产业基本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科技附加值偏低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构成发展的主要障碍。
2)文化产业集成规模小、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足、创意转化为成果的效率低。与此同时,高素质人才短缺,专业人才深入不到基层,基层也无法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相应发展机会造成人才流失。
3)文化产业经营方式比较单一,投资融资渠道匮乏。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仍处于探索阶段,财政仍是投入文化产业资金的主渠道,多数企业没有依托主业形成文化产业链,综合竞争力不强,投资渠道单一。面对上述问题,结合寿光市在文化产业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和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作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摆正位置心态,合理应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文化产业的本质决定其具有社会效益,但是文化产品本身又具有商品性,又极具经济效益(比如:2009年电视剧资金投入50亿,而广告产值达500亿)。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如何协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的应对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在此前提下,作者认为作为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摆正位置放平心态,正视市场规律,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积极探索改革路线,变直观的行政干预为政策、经济等条件的宏观引导,广泛吸纳整合社会资源,使文化产业更加合理有效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去。
2)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造打造文化产业平台,加快文化成果转化速率。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行动中,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体系化建设,通过完善项目规划立项、项目进行、项目完成、结项后的监督追责等步骤,使文化产业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合理进行。与此同时,各级文化部门应积极整合利用文化资源,搭建文化服务平台,加快文化成果转化率和提高文化产业成果转化质量,从速度到密度,全面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3)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训人才,提高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新形式下国家竞争的构造者与关键点。故而,文化产业更应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应用:首先,通过与院校的合作针对文化产业问题设立相关学科、课题和人才储备库对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第二,集合社会资源,打造信息平台,向社会购买服务。针对产业进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也可以通过相关负责单位为主导的举办论坛、峰会或学习性讲座等形式进行探讨并解决;第三,用人单位通过制度改革完善保障机制,为带着项目、创意、想法的专业人才提供平台、资金和信息保障。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大产业内人员的培训,鼓励内部人才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其综合能力。
四、结语
文化产业发展范文5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科学发展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地渗入了文化的影子,并迅速成为世界发展主流,于是出现了一个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当前,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并逐步进入全球市场。再有,这些国家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的文化迅速占领了全球文化市场。通过研究这样一个新兴产业,以及它的发展状况,我国意识到应该迅速加入其中,于是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清发展思路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谋划、合理开发、确定开发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在文化产业结构布局方面,首先将文化旅游业、文博会展业、文化艺术培训业、文体娱乐业、图书音像业、工艺美术品制造经营业确定为开发重点,大力吸收社会多方资本,合理扩充产业发展规模。大力应用文化传统、文化形象等特有资源,不断加强与其他行业和其他经济产品的合作,开拓文化资源实现价值领域,发展文化体育用品生产,制作工艺美术品,制造文化旅游商品,生产传统工艺品和美食品,大力培养一批可以覆盖全国的文化特色品牌。
产业文化发展的结构方面,坚持以市区为中心,大力发展重点文化项目,彰显城市文化个性,突出城市文化形象;重点开发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创新发展乡镇文化中心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大力建设与小康社会相协调的农村文化服务系统,保障全市产业文化的稳定、健康发展。
2 以科学观激发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
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就是市场化运作,只有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市场,才能充分发挥当前现有资源的优势。所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一定要加强运用市场运作方法,才能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充满活力。
开拓文艺演出市场,演出范围扩大到全市观众,不设演出市场准入标准,大力应用中介组织,盘活演出市场。演出部门要积极与传媒业、旅游业、大型企业联合,使演出业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具备迅猛的前进势头。对外加强文化交流,一方面可以组织我市演出队伍到外地演出,甚至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高水平的外地、外国演出队伍到我市表演,在广泛的文化交流中创造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
严格管理文化娱乐业。利用制订严格的政策,在市场引导下,盘活市区内的文化娱乐业,争取做到布局合理、总量适中、合理经营。鼓励多方投资,大力建设各种文明健康的娱乐场所,增添科技水平高的现代文化娱乐项目,并使其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再有,将娱乐、休闲、旅游、健身等活动集于一身,建设综合性娱乐场所,创造品牌效应。发展艺术教育业,在市文联的领导下,对现有设置进行调整,增加经营范围,创造发展条件,增加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培养高技能的艺术人才。使专业文艺团体、文化馆、图书馆的师资、场地充分发挥作用,将艺术培训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不但拥有学历教育,而且大力开发非学历教育,努力创造形式多样、高层次、开放型的艺术教育产业。
发展工艺品制造业。通过研究市场,将民间各种工艺资源集中在一起,如锻铜、漆画、竹画、竹编、草编、绒毛玩具等,成立民间工艺品研发部门,设立研发奖励基金,建设民间工艺品经营店,使民间工艺品从生产到销售实现一条龙服务模式,大力研发以“阿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品,开发美观、实用,并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大力建设文化一条街,集现代艺术、现代科学、现代文化、现代娱乐多种功能于一体,创造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化一条街。
目前东阿人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开始为“文化东阿”插上市场的翅膀。依托自身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精心梳理出优秀的历史文化基因,先后举办了鱼山梵呗文化节、“中国喜鹊之乡”揭牌仪式暨喜鹊(吉祥)文化论坛等,成功打造出了国内外佛教音乐与曹植文化研究基地、东方中医药养生保健基地、黄河民俗文化展示基地、吉祥文化产业开发基地。发挥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8.1%的优势,建起了全国首个平原上的国家级黄河森林公园,提升了东阿文化的影响力,形成了“阿胶养生”、“喜鹊吉祥”、“曹植梵呗”、“黄河生态”、“民俗历史”为核心的五大文化品牌。中国阿胶之乡、中国喜鹊之乡、中国杂技艺术之乡、中国绿色名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这些都成为东阿的标志性符号,“文化东阿”更加灵动和生机。同时东阿县把文化发展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东阿进一步以重点工程锻造文化生产力,打造文化经济新引擎。先后对曹植墓、鱼山风景旅游区进行开发建设;投资91万元建成了洛神湖公园一期工程,洛神湖二期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中;投资689万元,建设了喜鹊广场;总投资4亿元的阿胶养生文化苑二期梵呗音乐广场正在规划建设中;投资10多亿元的集研发生产、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阿胶生物科技产业园、温泉度假村等项目正在建设中。阿胶养生文化苑、洛神湖二期与黄河森林公园、鱼山曹植墓、喜鹊广场、历史文化民俗“五大片区”和“阿胶养生、黄河生态、鱼山梵呗、喜鹊吉祥、历史民俗”五大主题的文化旅游产业正逐步把东阿潜在的文化影响力转变为现实的城市竞争力。
3 通过政府推促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到良好效益,必须要做到坚持不懈,不断增加投入和积极引导,所以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职能,保证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对文化产业加强引导,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宣传文化产业投资回报率,将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典型作为主要宣传对象,扩大我市文化产业的招商范围,减免文化产业税,吸引多方有识之士来我市投资。
吸收多方资金,保证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使我市文化产业投资多元化发展,创造政府投资与社会融资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出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设立文化创业专项基金,大力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大力引进创业人才。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高质量的文化人才,必须制订人才吸引政策,全面落实人才激励措施,大力引进创业型人才,使创业型人才在文化产业中充分发挥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具备优秀的人才。
4 结语
总之,在发展产业文化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产业的发展,取文化精髓,去文化垃圾,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精神动力;再有,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充分应用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有效利用我国广阔的文化市场,使我国民族文化得到发展。一定要牢牢把握当前产业文化的发展机会,实现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苑申成.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究[J].经济师.2010(01)
[2]曾昭阁.论档案在提升南阳玉文化产业竞争力中的价值[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3]谭旭东.不能忽视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J].理论学习.2010(05)
[4]高升.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思考[J].党建.2010(12)
文化产业发展范文6
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 作用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222-02
就目前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虽然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但是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产业机构调整的基础上的,而其内部本质基础还有着相对的缺陷,所以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关注眼前的利益,同时还要长远地看,通过技术人才的引进和保留,重视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将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相互配合起来。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河北省文化产业机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其相应的情况展开了针对性的对策提出。
文化产业实则就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产业产物,目前我国各地都开展着丰富的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产业也步入了经济结构之内,成为了重要内容之一。
1 目前的发展现状
1.1 初具规模的文化产业在GDP的比重中所占甚低
十五计划以来,改革开放后的河北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文化产业在增速上增加了14%以上。目前在经济的发展中主要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并存有多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格局。而河北省的产业优势主要是在传统的领域中,尤其是生产的文化用品上,以及一些有关休闲文化的服务娱乐上,还有销售文化用品以及出版发行上面。但是在一些高新技术的网络文化技术服务中,以及一些新兴的文化注入动漫游戏等等则相对规模较小,从业人员也少,在文化产业中的发展实力较为薄弱。但是目前我省发展的文化产业速度迅速且在规模上以及结构上有所变革,由于我省在对文化产业进行发展的时候,产业结构不佳,所以在发展的总体质量上有所欠缺,并且后劲明显不足。
1.2 文化产业在区域发展上还不平衡
就我省而言,目前的文化建设多集中在大城市或者是中型城市,这也是由于城市的主管客观条件优越造成的,城市的交通以及通讯较为的发达,并且集中了很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无论是科技还是人才和文化都具有集中的优势,是我省的信息中心。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的客观条件相对薄弱,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在农村的文化建设上我省的进步和成绩很大,但是总体说来,农村仍旧在文化上发展较为缓慢,并且由于农村的面积大并且人口多,平均拥有的文化单位相对于城市来说,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还远远无法达到城市的水平。
这里的文化发展不单单是智力性的文化发展,还包括了很多硬性的技术以及相应的意识和思想,城市作为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的活动中心,其文化的发展必然要超过农村。这就需要河北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相应的有所侧重,不着重的重视对于农村的文化产业的提高,努力做到平衡发展。
对于河北省来说,城市和城市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面也具有着相当程度的差异,唐山以及石家庄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面发展迅速,并且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这都得益于领导对于产业发展作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但是对于有些吃呢格式,其认识不到就导致了主体建设在意识上缺乏,保守的思想和观念以及创新精神的缺乏,使得在管理上面人才领导不够,因此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减缓,或者有些已经出现了后退现象。
1.3 缺少相应的人才
对于创意以及创新和智能技能等多方面的知识产业结构,其基本的要求就是具备相应素质的人才,目前对于社会经济中的各行各业来说,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就是人才资源,只有有了具备高素质的高端人才,建立在其能力之上的结构调整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人才资源也无疑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基础资本之一。但是,就目前的河北发展来说,各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趋向和方向都正确,但是缺少了相应的人才,所以在引进人才以及对机制进行完善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持。而目前河北省的文化发展中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缺陷就在于,目前从业的文化产业相关的人员无论是在知识结构上还是在技能结构上都有着很大的欠缺,综合整体素质上也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对于很多地方来说,文化对于地方干部来说,仍旧在意识层面的认识上停滞在计划经济时代,这就使得在意识上,文化产业在发展上的规律无法被正确的掌握,过分的去强调意识形态,不能够对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有着很明确和实际的导向作用,所以,管理上就会较为的茫然和受限,多侧重向控制和限制,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而不是鼓励和引导扶持性质的经济手段。而作为应当为文化产而已提供智力助力以及发展方向的科研院所以及高效,则是由于在研究上没有新的发展或者是发展较慢,而无法为河北的文化产业在发展上提供必要的支持。所以,缺少的人才是目前河北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所需要克服的基础性质的障碍,尤其是在品牌市场中的组织或者是中介人才,而在新型的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新型技术人才则是更加的缺乏。这也一定程度上归结为技术人才的流失。
2 对于文化的发展河北省存在哪些优势
2.1 地域优势
河北省地处环渤海地区,在地势上具有着很大的优势,不仅仅是由于经济区临近,同时还由于其靠近了我国的文化政治中心,围绕了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并且在整体的位置上处于行政区域的连接地带,连接了华北东北以及华东和西北、华中,称得上是交通枢纽,并且由于地处平原地带所以在人口上华北也是大省,作为劳动资源的人力资源较为的丰富且低廉,且消费市场规模庞大。这些因素就成为了话别的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基础条件,这些有利因素将使河北成为华北地区文化资源开发条件比较好、文化产业投资成本比较低的地区。
2.2 产业优势
河北的文化产业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全省有投资规模或经营收入上千万元的企业和企业集团有130多家,形成了以河北出版集团、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河北广电集团等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文化企业。目前,河北省已形成了以形成了新闻出版印刷业、文化娱乐业、文物业、广播电视业四大优势产业。
2.3 政策扶持优势
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我国又正处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因此公共政策支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河北省出台了许多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比如,《河北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规定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河北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中要求努力促使文化产业尽快进入市场,在市场中通过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3 河北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3.1 树立新型文化产业观
思想保守、滞后是目前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要推动河北省文化产业的更快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第一,要树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产业价值观。要树立对文化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属性的新认识。当前文化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世贸成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起步发展的,具有开放、竞争、互融等特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只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做法现已不合时宜。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要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观来衡量,树立市场观念、竞争意识。第二,要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辩证关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有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要摒弃将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立起来的观念,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搞好文化事业,使二者协调发展。
3.2 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第一完善政策环境。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支持。政府应尽快制定并出台扶持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形成健全的、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文化产业创造最佳的发展环境。
第二改善人文环境。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较高水平的公民文化素质和文化消费需求以及完善的文化设施。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要充分调动公众特别是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 、妇联、文联、作协、记协等人民团体在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推动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提倡文明礼貌,培育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
第三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努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要抓好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重要文化设施
3.3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增强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是文化产业的第一资源。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繁荣需要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与创作人才队伍。著文化产业的高级专业人才不仅要熟悉文化本身发展规律还要懂得经营管理知识。文化产业是人力资本主导的“新型经济形态”。它的发展需要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既懂产业、又懂法律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目前河北省文化产业各领域专业人才较为匮乏,特别是文化经纪人才和策划人才等,高级专业人才的缺乏大大制约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努力汇聚产业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