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大学生科技创新 协同创新 长效机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并举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对我国高等学校担负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作出新的精辟阐释。他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的大力扶持和良好的国内外形势,使得中医药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由于中医药自身的一些问题与缺陷,如中医药现代科学基础薄弱、中医药现代产业基础不强等原因,中医药的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是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处于创新链条的高端,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引领者和开拓者。”[2]从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形式和格局来看,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的竞争上,而高等学校是各国知识、科技、人才聚集的中心,理所应当担负起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任务。[3]

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团学工作者,笔者认为:解决中医药未来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于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对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革新与突破。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已成为一项学校教学水平的标杆,科研水平的标杆。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是必须面对的课题,以协同创新的思想构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对中医药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

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具有近60年历史的中医药院校,一直积极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新思路,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立足中医药院校特色,紧紧围绕中医药的现代前沿研究,取得了一些发展。2005至2008年,学校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共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1项;2009年,我校五件参赛作品进入全国第十一届大挑决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总分120分,居全国高校102名,全国医药类院校第二名,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2011年,我校入围全国第十二届大挑决赛的6件作品全部获奖,其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总分260分,居全国高校第24名,全国医药类院校第1名,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晋级为全国挑战杯发起高校。本文结合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践和成效,以协同创新的思想探讨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1.协同创新与大学生科技创新。

协同创新,[4](Collaborative Innovation)。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相互配合合作和整合,发挥各自优势,产生“各种分散的作用,在联合中使总的效果优于单独效果之和”,即1+1>2的效用,从而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绩效。

大学生科技创新本身是一个多要素的组合与协同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生科技创新,不仅包括大学生的技术创新层面,而且涉及学校的制度创新层面,是一个在学校整体层面体现出来的过程和发展模式,协同创新便是对大学生整体创新过程和规律的概括和表达。

2.适应新的形势,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完善系列管理制度,强化高校自身各部门的协同创新。

为进一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指导下,学校教务处牵头出台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学科竞赛暂行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教务处和团委的项目归口,各学科类竞赛项目与实践技能类竞赛项目归口教务处,由教务处协调各学科所在学院团组织开展。“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项目、创业计划竞赛项目归口团委管理。特别是关于“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创业计划)竞赛,学校设立南京中医药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创业计划)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主任由学校领导担任,委员由学生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团委等主办单位和各学院的有关负责人组成。组委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校团委。竞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组委会聘请相关学科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

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制度,学校相继出台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实施意见》《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八个一”工程学分管理办法(试行)》《南京中医药大学素质拓展奖励学分暂行规定》《内涵建设相关项目与成果配套与奖励标准》;修订出台了《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管理办法、奖励办法》,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了学校对参加挑战杯师生的政策、经费、场地等支持。

组委会的成立和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明确了各方责、权及人员、资源、成果等归属,实现了学校层面所有资源的共享,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管理和制度保障。

同时,共青团组织积极加强与图书馆的交流合作,开展图书馆馆藏及电子资源的利用教育活动,形成系列化的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教育平台,为科技创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抓住新机遇,强化与附属医院、科研机构的合作和协同创新。

新的时代,大学的边界已经远远超出原有的有形地标,加强与学校附属医院、科研机构的联系、交流和深度合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南京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与各附属医院、科研机构的合作,创建了大学与社会合作办学模式。2010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实施了附属医院与第一临床医学院医教研融合一体化的工作,大大促进和提高了中医药类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挑战杯组委会根据新形势的发展,不断向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输送优秀的大一、大二本科生,这些大学生直接参与附属医院、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项目,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全国、江苏省“挑战杯”、学校级竞赛和各级大学生科技立项中,获奖和立项的作品数量不断增加。

4.积极开拓,加强与医药企业的合作和协同创新。

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康缘药业合作建设“中药制药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泰州“中国医药城”联合组建“中医药研究院”、与济川药业集团联合组建“银杏产业研究院”、与江苏生命科技产业园共同组建“江苏生物医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等,有效促进了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与紧密合作。大学与协同创新体四家企业共建了研究生、博士后工作站;与康缘药业合作共建“康缘中药学院”,以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与企业的深度协同创新合作模式,也为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关于协同创新和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一些思考。

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我校的蓬勃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正在对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及教育教学改革产生越来越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也更加感觉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最终绩效越来越取决于大学各部门、各主体、各要素、附属医院、科研机构、合作企业的创新,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协同创新,需要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达成坚实的协同创新思想认识基础、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构建大学生科创成果分配新机制、协调各方面的新问题,利用各渠道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优势,最终促进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中医药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

[2]姜嘉乐.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大学——李元元校长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1-8.

[3]陈亚珠,唐炬,肖登明.协同创新:中国高校深化改革还需要什么[J].高校教育管理,2012,(9):2.

[4]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EB/OL].http://en.wikipedia. org/wiki/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江苏省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机制研究》(2012SJB880061)。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范文2

 

环境科学的出现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1]。面对当今世界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短缺的恶劣趋势,保护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时代主题[2]。我国目前面临着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土壤沙化、水土流失以及生态破坏等多种环境问题,随着我国政府对资源、环境管理力度的不断增加以及对资源环境治理区域的不断扩大,必将带动我国相关部门与企业对环境学方面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3]。

 

但是截至目前,专业人才并不能满足日益强烈的高水平环境人才的需求。一方面,由于近十多年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我国的大学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4],进入大学的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我国大学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往往是“技术人才”,并没有很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5]。这一态势的产生与延续不单会导致我国的高等环境教育面临困境,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6]。

 

鉴于此,国家和高等教育工作者做了大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探讨。2007年开始,教育部正式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7],其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研究为基础,以课题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8]。近年来,创新实验计划的推广普及,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同[9]。

 

2008年,我校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第二批实施高校资格,经过5年多的建设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环境科学类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实验也顺利开展,创新实验成果获得国家级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和国家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奖励10余次,但通过多年的大创项目实施发现,环境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试验的选题、设计、结题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若干问题。

 

1环境科学类大学生创新实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研究方向较集中,有待于进一步拓宽

 

2009年以来,我校环境科学类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共开展了40余项(见表1),内容涉及大气环境(主要为CO2捕获方法)、废水处理、给水排水、生态修复、废气处理以及固体废弃物等方向,参加学生200余人次。但是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研究大气环境的项目达11项,占总数的26%;废水处理项目达17项,占总数的40%;其他类别研究共占总数的34%。环境科学的研究既可以为理论探索,也可以为应用型试验,研究的范围可包括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大气、水、土壤、生态等方面。在这个复杂的研究领域,可供选择的大学生实验项目有很多。由此可见,学生的选题面有待拓宽,真正做到环境科学类研究的广泛性。

 

表1北京交通大学2009~2013年环境科学类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情况

 

1.2 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发挥不足

 

大学生创新实验是自主设计创新实验模式,从实验选题、实验设计、实验内容、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实验形式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指导。但大学生创新实验还部分存在着教师包办的现象。从表1可以看出,我系大学生创新实验中来源于教师项目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达24项,占总数的57%。由于我校大学生创新实验可以作为大学课程的学分,一些学分不足的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完成学分,但没有达到创新这一目的。另外,一些指导教师的课程教学、研究任务很多,很难真正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就从自己研究的项目或者本科生、研究生的在研项目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大学生创新实验命题。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为了偷懒,直接利用研究生或前几届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验数据作为项目结题;或者出现中期检查时还没有任何进展而停止的项目。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以至于参与积极性不高。

 

1.3 实施过程的监督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我校大学生创新实验经过5年的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监督体制。实施阶段主要包括申报书撰写阶段、开题答辩阶段、中期检查阶段、结题答辩、上交全部材料阶段[10]。其中,有3个阶段评价项目的等级,即开题答辩、中期答辩和结题答辩,等级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和学校级。各个阶段的等级为滚动制,根据前一阶段的开展情况进行评定。开题答辩根据创新小组的课题创新性和可行性初步评审等级;中期答辩时再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重新评定,对尚未开展或进度严重滞后的课题组给予终止或警告;在结题时,需要上交项目任务书、中期检查报告、结题报告、项目执行过程会议记录等材料,根据学生上交报告及答辩评审组评出优秀、良、中、及格等成绩,并最终决定项目的等级。由此可见,该评价制度基本可以保证学生创新实验的进度和完整性。但是,由于答辩监督只是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3个点上,在线上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无法真正做到全面监督。另外,答辩评审小组的专业差别很大,无法真正做到公平性。特别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设于土木学院之下,和其他专业的知识体系相差较大,给评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完善环境科学类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建议和措施

 

2.1 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大学生创新实验的“主体”是大学生,“主题”是创新。若想真正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从选题开始就由学生自己做决定。我校的大学生创新实验从3月份开始选题,持续一年的时间,参加的学生主要是大二学生,少部分为大三学生。开始实验时学生已经进入第四学期,完成了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完成的知识体系见表2。

 

表2北京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第一、第二学年的知识体系一览表

 

从表2可以看出,我系学生经过前3个学期的知识积累,有关环境科学类研究所要求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均已修完,特别是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所应用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分析时所应用的统计学知识。专业课学习了专业导论和环境分析化学,基本掌握了环境科学的一般知识和实验中应用的分析方法。通过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的操作,掌握了环境科学专业实验的基本手段和具体应用。这个时期的学生完全可以承担自主创新的任务。

 

另外,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还可学习到环境微生物学和环境工程原理,可以和创新实验互相支撑。通过自主选题,实验实施有充分的自主权:可自由支配实验时间,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实验设备,也可自己设计简单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可另辟蹊径。整个过程始终贯彻自主性和设计性,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思维、实验操作、分析等一系列的锻炼平台。

 

2.2 指导教师在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定位转变

 

教师在大学生创新实验中的定位问题难度较大。在原有的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很难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这一原则,学生对教师有依赖思想,教师过于详尽的指导把学生思维局限于设定的框架内,难以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为了在大学生创新实验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做好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教师由原来的主要参与者转变成指导者,学生由学习者转变成主导者。这并不是说教师在创新实验中所承担的责任变轻了,而是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指导。指导内容包括学生自主创新思路的可行性、实验设计的可行性、结果是否给现在的环境问题带来思考等方面。

 

此外,教师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研究瓶颈阶段的解惑。由于大学生还没有达到真正独立研究的层次,所以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瓶颈现象。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研究经验对其给予科学性的指导,但并不是直接告诉其该怎么做,而是通过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不是“参与”。

 

2.3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实验的监督体系

 

我校的大学生监督机制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创新实验过程中还忽视了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后的效果管理,缺乏对创新实验项目的过程监管。所以在学院监督体制的基础上,应该建立学生的互相监督体系,并建立相应的奖罚机制,以约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学生和指导教师。

 

学生创新实验是分组进行的,每组成员为4~5名学生,其中一人为项目负责人。应该明确负责人和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并互相监督。如果负责人没有做好本职工作,可重新选举项目负责人;如果参与者主动性不够,可更换组员。另外,还应建立学生间的互助链,不仅有利于问题解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整个过程相当于完成一个完整的小科研项目,使学生锻炼实践能力,体验科研模式,激发创新潜能。

 

3环境科学类大学生创新实验创新型管理模式

 

大学生创新实验的整体实施模式应该包括学院考核、教师指导、学生间互相监督,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创新实验管理流程图

 

通过上述措施,保证大学生创新实验从学生本身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方面出发,并不是单纯地协助教师做项目,而是使学生在项目中得到科学研究的锻炼。

 

4结束语

 

环境科学领域是涉及面极广的专业,而正因为它的广泛性,更要求拥有活跃思维的学生探讨这个领域的科学问题。学生可以不局限于教师的项目,而是从自我出发,真正独立思考想做哪方面的研究。在选题、设计、实验等各个阶段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实验进行中做到过程监督,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但可以弥补应试教育选拔人才的不足,也可为国家环保行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电子技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01

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和创新,其中创新是其核心,创新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阶段是学生进入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的起步阶段,在知识无限膨胀、陈旧周期快速缩短的情况下,大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类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电子技术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学生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电子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课程中涉及到的常用电子元器件、电路形式、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基本概念十分繁多。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器件、新应用电路层出不穷,内容还在不断增多。所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在过去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忽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少教师仅仅注重知识的讲授,考试偏重知识的记忆性。因此我们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求新,求异”的观点,走出传统教学中“寻求标准答案”的误区。给予学生更多自我学习和钻研的空间,以此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电子技术课程实践环节中,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设定题目,固定实验内容的实验教学模式。增加新技术讲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新动机,利用学生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使其在独立思考下,发挥想象力、勇于探索、发现、创新,从而创新电子技术实验内容。在课程设计中,改变以往定题目、定要求、定时间的模式,只提供一个实际应用的小项目如电子小产品、应用程序、功能电路等,然后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分析实际应用项目的功能、设计方法、设计思想等是否完善,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加以完善或改进,该类型的课程设计没有具体的限制,只有鼓励和促进,因为不管学生完成的程度如何,他都是对现有项目的发展和创新。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励、引导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电子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两者都不可或缺。我们认为创新意识是基础,而创新能力则是对创新意识的实现,如果只有创新意识而无创新能力,那么就不能对创新进行升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我们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也注重创新能力的建立,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

1.探讨在本科教育中,结合学生个性能力引入项目培养制,学生自选课题或与教师、同学合作完成科研课题,获得科研实践能力;2.尝试挑选优秀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培养,在场地、实验仪器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3.建立层次化、开放式的创新教学体系;对综合性实验,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老师指导下,树立学生主体观,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研究,处于主动探索的状态,养成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4.举办各种电子技术应用的实践活动,比如说电子竞赛等相关活动,作为引导学生兴趣,开拓思维,提高实践及创新能力的一种途径。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单一接受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这些知识不是靠课堂单一教学能“传授”的,它只能通过学生主动地“构建”和“再创造”而获得。由此,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三、电子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创新环境的建设

在电子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初期的地位居于主导,在教学中采取开放式的多元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由被动教育变为主动教育、由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两方的相互配合,在此过程中,教师、学校需要注意创新环境的建设。结合教学体会,创新环境的建设主要涉及:

1.开设多种可以选修的拓展知识面的课程;2.提供电子技术开放实验室;3.组织各种兴趣小组;4.组织参加各种技术交流、专题讲座;5.联系科技创业中心,为科技发明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寻找突破口。

四、电子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评价体系建设

成绩的评定标准通常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传统的考试方法以及以考试分数定优劣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死读书本,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全面性考查,更要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查。我们要改变过去考试模式单一、成绩评定标准单一的现状,提倡考试方式多样化,不采用标准答案,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新的方法、新的见解。开展非考评学,通过写专题研究、参与科研实践项目、撰写学术论文等多种形式评分。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 重要途径 可持续发展

引言

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担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具有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担负服务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部在2007年1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强调:“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教育部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高校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思想,也是高校开展学生科技活动的工作目标。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科技活动是指各个高等学校为了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科技意识、科研精神,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而开展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要形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科技立项申报与研究、科技作品评审、社会调查与研究、科技竞赛、科技作品展示、科技参观、科研论坛、科普宣传展览等。“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才”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必须认识到的基本理念。

大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对于高校的发展及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作为高校从事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并以此进行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化,又可以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若干典型教学项目,推动教学改革深入进行,还可以作为载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大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的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学术方面的创新活动是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必须突出科技创新的育人主题,因此引导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健康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和实际科技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大学生在积极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基础上,合理利用时间积极投入到课外的科技创新中去,将课外的时间用来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以此改善高校的学风和校风。

大学生科技创新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呈现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其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当今世界的知识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对于人才的衡量及评价标准同时也发生了变化,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衡量其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而是侧重于是否能够具备快速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的能力及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等方面。因此国家及高等院校必须具有一定的制度保障,保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为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高校素质教育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如何进一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各高校都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学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设立科技创新活动专项基金,开展科技立项、科技评审、科技竞赛等一系列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活动形式日益丰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就现有的组织模式而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资金、师资、设备、场地等方面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其发展规模和综合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系统的教学计划。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主要是通过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挑战杯”等实践环节来作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希望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训、实践,以及教学计划,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科研氛围的营造,也造成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不足。新生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较为热心,但是缺乏基本的知识和能力,对科研不知从何下手,大二学生才开始学专业课,高年级的学生面临进一步升学或者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很少有精力和时间从事科研,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寻找合适的学生进行培养的难度也较大。因此缺乏系统的教学培训计划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首要因素。

2.缺乏创新的制度建设。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与传统的文化氛围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高校推广速度比较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水平尚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甚至还未真正起步。由于缺乏创新的制度建设及保证制度有效运营的长效机制,其内容涉及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活动阵地管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学生科技项目管理、激励措施等一系列有关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从而导致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难营造出浓厚的科技学习氛围。

3.缺乏充足的科技经费。

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显著增加,科技经费问题往往成了许多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难以开展的瓶颈。往往学校拨付给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专项资金都是有限的,有时候拨付也不够及时,与此同时学校教务处和相关部门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也不是很积极,没有真正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

4.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创新型人才日益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情况下,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虽已走向良性发展,但发展又是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为忽视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队伍和学生队伍专业培训和素质提高,教师力量严重不足,尤其中青年专业教师中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而教学任务繁重,他们很难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高质量的指导,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队伍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这也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

5.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普遍性及可操作性。

目前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存在缺乏普遍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除了研究生或者一些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之外,很多普通大学的本科和专科学生比较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训。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应有必要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目前国内部分高校都是通过学生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各类专业竞赛等方式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学习和锻炼,没有能够形成标准及系统化的科技创新课程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高校的毕业设计甚至缺乏系统理论及实践能力的支撑,这些都从根本上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6.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不均衡。

目前的调研数据显示,大学生科技创新发展在不同层次的高校及不同专业之间的发展很不均衡。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来看,重点院校在获奖层次和数量上明显多于普通院校。近几年来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较高名次与科技创新奖项几乎都被重点院校获得,部分高校甚至到目前为止,没有能够获得过相关奖项。从专业学科门类上来看,理工科学生进行创新在各个方面要明显优于文科的学生。理工科学生在软件设计及发明创造上与文科学生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文科的学生只能够通过调查报告等获得成绩。同时高年级的学生在科技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方面都比低年级的学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三、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途径

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代、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对于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全面成才的宽广舞台。近年来,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在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教学计划。

在高校的平时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能够突出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科技活动纳入到应用性的教学环节中,并因此为大学生开设科研相关的课程,奠定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础。在具体的操作中,每个学年组织一定次数的学生科研立项工作。所有有兴趣的同学都要填写对应的申请表,经过审核后进行存档。学校要能够鼓励个人或者创新小组参与科技的制作发明,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进行考核。

2.实施制度建设创新。

制度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大学校园中一定要能够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不断提升全体师生的参与率,加强制度的创新,不断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制度的建设,不断健全规章制度以增强组织管理方面的科学化以及规范化水平。在学生科研的组织管理工作方面一定要重点抓好立项申报、过程指导、结题评审、成果展示这四个环节。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创新主要包含活动的组织管理、活动阵地管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学生科技项目管理和激励措施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3.加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骨干、指导教师团队”队伍建设。

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的是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及层次,指导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制定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要加大指导工作量,通过评奖评优等途径增强指导教师的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在指导教师中大力开展教书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指导教师对高校培养创业与创新型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指导教师在指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和实践能力培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增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骨干队伍的建设。学校要通过各种方案加强学校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培养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意识;学校要培养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加强学生创新骨干的选拔和培训。要通过广泛开展科技方面的交流丰富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经验;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研究的实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的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兴趣,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一定要注重管理队伍的建设。管理对于事业及各种实践活动具有决定性因素。学校要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工作的专门队伍。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管理干部的培训,帮助管理队伍了解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规律、途径,以及发展的状况,切实有效地提高管理队伍的科技创新意识及业务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网络的建设,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宣传、项目评审等工作提供平台。

4.拓宽资助渠道,加大企业与大学生科研的合作力度

随着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参与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经费也成了学校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各个高校一定要进一步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在学校专项资金支持的基础上,要不断争取到相关的教学部门的支持,在学校形成多部门协抓共管,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要争取到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一定要具有社会实用性及市场推广价值,争取到企业及其他社会团体的赞助,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创新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才能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供有效的途径,为实现高校服务社会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此外,大学生及指导教师参与到企业的项目研究中也能够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5.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科技创新氛围是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高校、社会、个人要能够积极营造多位一体的良好科技创新氛围,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新闻媒体要通过加强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期待,激发教育机构进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高等学校要能够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活动的非强制性属性,努力创造独特的文化来实现课堂教育之外的创新教育的目的。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要能够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中去,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和整体创新氛围的形成。

四、结语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而创新的希望就寄托在青年人在身上,大学生是青年中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较强能力的群体。科学方面的研究表明,18岁到24岁之间是人最具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时期。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大学是创新的摇篮,是创新最为重要的基地之一。大学生则是科技创新最为重要的排头兵及创新最具活力的对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综合能力的优秀人才是高校承担的重要使命。大学生的科技活动也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这一使命,通过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开展创新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同时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分析[J].商业文化,2011,(10).

[2]周培松.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调查与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6,(19).

[3]江云青.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4,(03).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校企协同 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 素质拓展

引言

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志在《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中也强调,要大力培养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成长链。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乎国家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是提高高校办学实力、学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根本保证。高校要造就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开展科技创新素质教育,它是大学生素质提升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培养适应竞争型人才的必要途径。

企业和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两大主体,两者各有其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创新目标。企业的优势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以及对技术成果的商业转化,其目标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高校的优势在于对创新技术成果的研发以及创新知识信息的聚集,其目标在于寻求知识资源的增值和技术成果的转化,校企协同创新能够有效互补双方资源以实现更大创新效益。[1]

一、 校企协同的涵义及其作用

所谓校企协同创新,就是将高校与企业的资源和优势进行合理的配置、全面的共享和有机的融合,以推动产业、技术和产品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校企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定位、资源和能力、发展目标上存在差异,必然形成不同甚至是潜在对立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高校的优势是基础研究、专业人才、知识及技术信息、研究方法和经验;企业的优势是技术的快速商业化、相对充足的创新资金、生产试验设备场所、市场信息及营销经验。而校企协同创新的“协同”,就规定了校企协同创新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大异质系统的资源、优势等的配置。在校企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市场在配置校企双方资源、优势和要素等方面的基础性地位,尤其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互动发展。[2]

二、 校企协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及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学生的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理论知识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是对书本知识的深化和实践,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推动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许多高校通过给大学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科技竞赛等机会,帮助大学生培养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在创新精神的驱动下不断实践,使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我校是一所独立的民办普通高校。三本院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挑战自我,勇于创新,促进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校在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科技创新活动机制有待完善,二是学生和教师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平台较少,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校内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开放力度不够也制约了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 校企协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涵义及实践途径

1 科技创新素质的内涵

大学生综合素质指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主体特性和品质。大学生综合素质包含基础素质和拓展素质。基础素质主要由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三部分构成。拓展素质也称能力a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它包括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以及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方面问题的能力与水平。科技创新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素质的结合,集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求异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素质,是人的全部知识智能结构的最高层次。[3]

2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提升的实践途径

3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学生发展自我、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我院着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团队的平台作用,目前已组织构建起三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团队:以参加各类科技竞赛为目标而组建的团队、围绕课题项目或教师的项目而组建的团队和以校企合作形式建立创的新实践基地。针对科技创新团队的特点,制定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办法,不断凝炼先进的团队理念,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实现团队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及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情况纳入素质拓展体系。因此,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有利于以此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参与热情。[4]

4、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

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充分利用高校的专业优势和企业的生产优势,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生产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在建立固定的大学生创新基地的同时,还应广泛深入地进行校企合作,积极地寻找和联系一批专业对口、适合本校特点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学生的实训、实习基地,为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提供必要的场所,为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5、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对实验场地、设备、师资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对大学生而言只是半开放的状态,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因此,加强实验条件建设,建立创新实验室,向大学生开放,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技训练水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实验能够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校企协同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方法途径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拓展的过程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立体的培育体系,是实现校企协同的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方法途径。

1、建立全新的评价、激励、管理机制;完善各种管理和奖励制度,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支持和奖励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有资金保证;加大科技创新典型宣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5]

2、建立系统的竞赛机制和完善现有的竞赛体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各类竞赛活动,培养和发现一批尖子人才,系统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3、建立系统的创新活动和完善实践培训体系。分别针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阶段学生各自的特点,建立符合学生特点的创新活动和培训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原动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产品开发及申请专利的意识,开发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

4、以课程教学为纽带,渗透创新素质教育。根据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素质教育思想观念,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方法,介绍学科前沿发展信息,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极具重要作用。这也是开展创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6]

5、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是搞好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性、连续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建设一个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并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对培养具有真正创新素质的人才意义重大。

五、结语

面对社会对创新人才的急速需求,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高校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发展要求,以创新能力提升为契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本理念,实现学校与企业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协同发展。通过体制创新,构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协调并进的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7]

总之,校企协同创新要打破阻碍发展的壁垒,共同培育、激励发展,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资源整合机制,从而迅速带动其他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协同创新,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提升企业发展活力。我们将充分整合大学和企业的创新资源,积极推动和参与校企协同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倩铃.科技创新引领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的实践与探索―以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3).

[2] 马志强,李 钊,朱永跃.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博弈分析的高校服务价值提升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

[3]许霆.论校企协同的机制创新 [J]. 教育发展研究,2012,17.

[4]贺素霞.三本院校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11

[5]邓广福.如何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J]. 文教资料,2011,4.

[6]李登伶,刘文杰.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5):62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范文6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457)

摘 要:科技创新竞赛一直是各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常用途径,高校在开展创新竞赛时是否应该更具有针对性,一直困扰着高校创新工作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调研等方式,对不同年级、性别、年龄、认知程度等因素的剖析,深入的了解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并在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水平、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群体趋向是否有明显的规律性等方面,解析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认知差异的原因,并对此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 :创新竞赛;创新能力;认知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262-02

1 科技创新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谈到青少年科技创新时提到,提高中华民族创新水平,将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强国,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涌现,希望在于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发展,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尤其要发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成为科技创新坚实的后备力量.近年来,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高等院校扩招幅度的不断加大,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水平饱受批评与质疑.资料显示,有68%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后,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般”或者“较差”,只有9%的导师和高校任课教师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为“优”[2].在数据面前能够很直观的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

科技创新竞赛的不断推广和引入使高等院校似乎掌握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科学方法,但是究竟科技创新竞赛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多少平台支持,为了使科技创新竞赛成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切实可行的一种有效途径,对科技创新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研究意义十分突出.

2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现状

2.1 大学生对参加创新知识竞赛积极性较高

本次调查采用正态分布的方法,对本科及研究生共六个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在“你对科技创新竞赛是否感兴趣”的调查中,所有年级选择“感兴趣”一项的比例均超过了90%,甚至大三的学生100%对科技创新竞赛感兴趣,这说明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热度”较高,而且随着专业领域知识的不断积累会在就业前到达一个峰值,可见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渴望还是很高的,也间接证实了科技创新竞赛平台在解决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上是可行的.

2.2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参与度不高

大学生对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是在另一项调查中发现了与高积极性相悖的调查数据.在本次学生调查中,对“你是否参加过学校与学院组织的创新竞赛”的问题调查,大一有45.6%的学生参与过,大二、大三的参与比例分别是47.1%与43.8%,这显然于高积极性的数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尤其大三年级在100%希望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中,只有43.8%的学生真正的投身到了科技创新的实践中,这里有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

2.3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整体认知度较低

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平台的搭建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大学生的专业领域,在创新竞赛的过程中全面的提高以创新力为核心的专业科研竞争力,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发现,认为科技创新竞赛对锻炼创新能力有明显效果的只占总数的58.7%,从数据中能够看出,有近40%的学生并不认为创新竞赛对创新能力有帮助.对这40%学生的二次问卷调研中可以看到,他们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动机占比最大的两项为“新鲜感较强”、“完成创新任务”.从这一系列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在参加创新竞赛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只停留在了完成任务和获取学分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科技创新竞赛对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分析,加上从未参加过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有将近7成的大学生并没有在科技创新竞赛中得到锻炼.

3 产生认知差异的成因分析

根据上述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校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是有着明显诧异的,因此,竞赛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只有所有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有一个全面的、深层的认识,成为一个惠及全体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创新竞赛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产生认知差异进行成因分析,发现主要由社会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个体因素组成.

3.1 社会家庭因素

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经常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识上更加的全面,也更乐于组织团队参加创新类活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所处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是构成社会总和的一分子,一方面,社会离不开人的组成,没有了人就失去了主体,也就没有了社会的概念;另一方面,人同样离不开社会的存在,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存并实现社会价值和意义.因此,可以看出经常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逐渐的将社会关系模式嵌入到自我发展的模式中,这种具有多样性的个性激发,更有利于他们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认识程度.

人处于社会的网络之中,社会网络的最小组合便是家庭,在科技创新竞赛的调查中发现,家庭因素也会影响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认识度.一般情况下,在家庭中选择比较受尊重的大学生,以及家长对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较为突出的学生,更愿意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并且创新竞赛的目标及为自我带来的长远影响有着清楚的认识.

3.2 学校因素

高校是科技创新竞赛的主体组织者和协调者,大学生出现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度差异的情况,学校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主导因素.在针对“你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认知度不高的原因有哪些”的调查中,选择与课程脱节的学生占43.6%、选择缺乏教师指导的占16.2%、选择缺少组织机构的占15.7%.从调查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课程、导师还是组织机构都是高校可以协调和解决的问题,高校要利用好专业、科研、创新的优势,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竞赛的胜势,提高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度.

3.3 个人因素

“在不同的情况下,个体所面临的境遇可能不同,不同个体面对同样的境遇下,其行为可能也有差异.”[3]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程度的个体因素与其家庭氛围、受教育模式、家庭经济情况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性别的个体差异也会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度有着影响,比如对调研学生进行性别分组,男性对科技创新竞赛的感兴趣程度要远远高于女性,对科技创新竞赛能力上的认识也要比女性相对较强,而且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有逐渐拉大的趋势.所以大学生对科技创新平台的认知度是由各种不同因素造成的,通过对各种因素的了解,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规避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的差异.

4 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认知程度的策略分析

4.1 增强高校科技创新竞赛的组织管理能力

提高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程度,高校在竞赛组织过程中的管理的变革非常有必要,将科学的管理与有力的宣传相结合,加强科技创新竞赛的宣传力度,宣传过程不仅仅是赛事介绍的过程,适当的时候可以采用宣讲的方式,通过展播历届优秀作品和团队的宣传片引起学生的共鸣,突出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让学生充分了解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就业以及职业生涯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认知程度.高校应适时扩大科技创新竞赛的参赛途径和比赛类别,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分类别竞赛或者一年多赛的情况,让更多希望参加到比赛中的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参与.充分利用辅导员在科技创新竞赛中的组织作用,发动教学名师参与到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分层次分团队进行指导,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的团队核心带动作用,鼓励学生组队参赛.

4.2 加强教师在科技创新竞赛过程中的指导

加强教师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指导作用非常必要.对本科生而言,接触到的专业知识有时并不能为其团队的创意提供有效的专业技术保障,如果长时间不能突破技术壁垒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团队的创意搁浅,针对于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优势,将青年教师充实到学生创新竞赛的团队中,进行方向的把握和技术上的指导,达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作用,在竞赛准备的过程中,青年教师还能够从科研道德、教学技巧方面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全方位的影响.

4.3 加强科技创新竞赛与课程的关联程度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认为科技创新竞赛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原因”课程脱节选项比例高达43.6%,对研究生的分项调查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0%.高校课程的安排与科技创新竞赛的关联度较低已经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学科的培养为学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打下基础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科技创新引导方面的课程占比较少,甚至一些高校根本没有创新性课程的设置,这对大学生提高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度是很不利的,高校可以通过课程的设计传授学生参与和进行科技创新竞赛的技巧,对科技创新竞赛可能出现的优势加以宣传,有利于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

4.4 完善科技创新竞赛的奖励制度

完善科技创新竞赛的奖励制度,要建立起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的奖励模式,在科技创新竞赛中发现具有比较开阔前景的团队项目要进行经济上的支持,设置合理的竞赛奖励制度,包括奖金的分配,对获奖团队的表彰,将前景较好的科技创新项目选择性的运用到专业科研当中,将科技创新竞赛的成绩作为其他奖励、荣誉评比的依据,逐渐完善科技创新竞赛的奖励制度,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比赛,锻炼创新能力.

4.5 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科技创新交流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最终目标是使大学生发挥自我创新能力更好的服务社会,创造社会生产力,增加校企合作使科技创新竞赛更贴近生产要求实际,与企业合作可以使科技创新竞赛更具有针对性,企业也可以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发现研亮点充实到企业的生产研发过程中,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侦,曹慧丽,魏琳华,李聪.依托科技创新竞赛 培养应用型人才[J].教育研究,2013(9):15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