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发展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超声医学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超声医学发展史

超声医学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 脑胶质瘤;超声

作者单位:130000 长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科

通讯作者:房晓萱1 术中超声的发展史

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物理学上发现了压电效应与反压电效应之后,人们解决了利用电子学技术产生超声波的办法,从此迅速揭开了发展与推广超声技术的历史篇章。1922年,德国出现了首例超声波治疗的发明专利[1]。1939年发表了有关超声波治疗取得临床效果的文献报道。40年代末期超声治疗在欧美兴起,直到1949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医学超声波学术会议上,才有了超声治疗方面的论文交流,为超声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第二届国际超声医学学术会议上已有许多,超声治疗进入了实用成熟阶段。国内在超声治疗领域起步稍晚,于20世纪50年代初才只有少数医院开展超声治疗工作,公开的文献报道始见于1957年。到了70年代有了各型国产超声治疗仪,超声疗法普及到全国各大型医院。术中超声[2](intraoprative ultrasound, IOUS)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外科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已经发展成为超声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上世纪50年代早期,French等就利用A型超声的脉冲信号来检测切除脑组织和尸体标本内的肿瘤,此后WID和Reid利用A型超声在手术中准确地诊断了一例恶性脑肿瘤,这是第一次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通过超声技术检测到病变。1961年Shlegel在肾结石手术中使用超声,1981年日本Makunchi率先将IOUS应用于肝脏外科领域,此后外科医师已日益将其广泛用于各脏器的手术操作。80年代至今,各种高分辨率,快速实时显像装置的开发与新型手术探头的不断改进,是IOUS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分辨率实时超声显像设备的发展和术中专用探头的出现,是术中超声技术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后,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技术和腔镜超声开始应用于手术中,并出现了笔式探头、Ⅰ型探头、穿刺探头等多种术中探头,使得术中超声灵活度提升,分辨率提高,穿透力增强,并且术中超声具有实时、灵活方便、安全无创、定位准确、费用低廉、可反复检查等优点,引起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的重视。

2 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神经外科手术中定位的准确性的问题是手术成功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3]。由于在手术中很多病变经脑表面不能被发现,为了显示脑组织内和脑被覆下地病灶,神经外科医生需要切开或牵拉作为完整实体的脑组织,而为了不增加脑损伤的情况下将病灶切除,则除了传统神经外科训练和随后积累的经验外,影像学机制的支持也是十分必要及关键的。

2.1 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致残、致死率较高的脑血管意外疾病。8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是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4]。大部分颅内动脉瘤患者平时没有自觉症状,但是一旦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可达50%,因此,颅内动脉瘤在神经外科有“定时炸弹”之称。开颅行动脉瘤夹闭术仍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手术的治疗效果可能会由于术中动脉瘤夹位置放置不当或动脉瘤未夹闭完全受到严重影响。如果动脉瘤夹闭后出现邻近血管的狭窄或闭塞,会导致该血管供应区的脑组织缺血甚至梗死。如果动脉瘤夹闭不全,会仍然存在出血的风险。国外学者相继报道了微血管多普勒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Bailes等在对35例患者共42个动脉瘤手术中研究显示:术中动脉狭窄的检出率为35%,并进行了瘤夹调整,结果认为IMD是一种可靠的术中监测手段,多数患者术后无需再复查DSA。Marchese等对13例动脉瘤患者术中行微血管多普勒监测发现,由于IMD的应用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国内方面崔华等人研究显示37例行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中,共有11例(30%)动脉瘤夹被重新放置[5]。其中有2例IMD监测到血管狭窄的患者术中显微镜下却观察到血管充盈、搏动较为满意,提示术中通过肉眼观察血管搏动、充盈现象判断夹闭情况亦不能完全除外血管狭窄可能,特别是较为复杂的动脉瘤。该组患者术后所有患者均复查DSA结果显示动脉瘤完全夹闭,未见载瘤动脉或(和)邻近分支血管狭窄、闭塞,与术中IMD监测的结果相同。所以,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术中实时超声对载瘤动脉及周围临近血管的血流监测是十分必要而且具有意义的。

2.2 术中超声在脑肿瘤中的应用 脑肿瘤主要包括脑膜瘤、胶质瘤、前庭神经鞘瘤、表皮样囊肿等,开颅手术切除仍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6]。而手术中的切除率则是患者的预后及肿瘤复发的关键因素。不正确的手术入路及不必要的探查可能对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随着术中实时超声的应用上述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2.2.1 手术中常规开颅至硬膜,利用神经外科专用手术超声探头进行检查,可以准确地判断病变的位置、边界,通过脉冲多普勒还可以判断肿瘤的供血动脉和相应的回流静脉。术中超声还可以根据病变的发生部位、回声特点来判断病变的物理性质(囊、实性)。通常囊性病变的典型表现为无回声,边界清晰,后方强回声。

2.2.2 判断病变的切除程度。肿瘤术后残留是其复发的一个重要根源。术中实时超声的引进,可实时监测手术对肿瘤的切除情况,若有残留,则可根据超声显示的残留部分再次切除。国外Woydt等对45例幕上胶质瘤切除后进行了78次组织活检,将“残留肿瘤”的IOUS表现与组织学进行对照,结果表明,IOUS发现残余肿瘤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能提高肿瘤全切程度。由此可见,术中实时超声在脑肿瘤手术中应用价值很广,对提高手术疗效有着很大的益处,目前国内外尚无因行术中超声造成脑挫裂伤及颅内感染的报道。

2.3 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其他手术中的应用 术中超声目前除了在颅内动脉瘤及脑肿瘤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颅内其他手术中应用也日趋广泛。像海绵状血管瘤典型变相为边界清晰的强回声,中心多呈蜂窝样改变;动静脉畸形的典型变现为五彩镶嵌的血管团,同样利用彩色多普勒可准确地判断其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3 术中超声的展望

神经系统导航及术中MRI是近些年来新兴的前沿方法,但有着不可避免的弊端。手术牵拉、肿瘤切除、脑肿胀及脑脊液流失等引起的术中脑漂移,精度下降:术前术中很多因素可能影响导航系统的精确性。如何纠正术中脑漂移是神经导航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7]。术中开放式磁共振可提供精确的实时影像,是解决影像漂移最理想的方法。 但手术室需完全屏蔽磁场,且手术器械、显微镜、监护麻醉等设备均为特殊磁相容材料,成本过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一般认为:脑移位的主要原因有颅骨骨瓣去除、硬脑膜打开、脑脊液流失、病变切除、脱水剂的使用以及重力影响等,且受骨窗位置及颅内压的影响,病变移位的方向也难以预计。术中开放式磁共振可提供精确的实时影像.是解决影像漂移最理想的方法。对于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术中DSA可显示血管的形态,但不能显示确切的血流速度,且费用较高[8]。术中超声可很好的显示肉眼正常的血管其血流数值。不断发展的超声技术使先进的超声成像成为现实,并成功得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包括不同类型的探头和新型阵列技术,不同的影响模式以及与其他影响技术的结合,如CT、MR和神经内镜等。Hata等首先报道了超声注册用于连接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系统,利用计算机系统对重新格式化后的CT、MRI数据与术中超声图像叠加,从而对钱影响资料进行实时校正。近年来,术中超声扫面利用了升学、磁性和光学追踪的办法,通过这些办法,减少对术区的干扰克服了对框架辅助下地订立定向技术的限制。 除此,术中超声具有实时、灵活方便、安全无创、定位准确、费用低廉、可反复检查等优点,已广泛的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

参考文献

[1] Takada T, et al. Surgery,1990,107(5):528.

[2] Nagasue N, et al. Am J Surg,1989,58(7):40.

[3] Schwartz ST,et al.Ann Surg,1990,211(1):7.

[4] Aaslid R, Markwalder TM, Nomes H. Noninvasive transcranial Doppler Illtmsound recoIding of now velocity in basal cerebral arteries.J Neurosurg,1982,57:769774.

[5] Bailes JE, Tantuwaya Ls, Fukushima T, et al. Intraoperative micmvascular Doppler sonograhy in alleurysm su‘gery. Neurosurgery,1997,40:965970.

[6] Marchese E, Albanese A, Denanro L, et al. Intraoperative microvascular Doppler in intracranial aneurysm surgery. SurgNeuml,2005,63:336342.

超声医学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 乳腺肿块; 常规超声检查; ARFI; 鉴别诊断

近年来,乳腺恶性肿瘤在我国妇女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已上升至第一位。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及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进行乳腺超声检查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常规超声已成为乳腺肿块最主要的筛查方法。但由于常规超声主要通过显示病变组织的形态、内部回声等信息来发现及诊断乳腺肿块,而乳腺肿瘤的形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常规超声对鉴别乳腺肿块的病理性质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用于乳腺疾病筛查为诊断乳腺疾病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ARFI作为弹性成像技术的新发展,是超声医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技术变革。与常规超声不同,其通过检测组织和病灶的弹性来进行诊断,文献报道ARFI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1-3]。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分别采用常规超声和ARFI对110例124个乳腺肿块进行检查,研究乳腺肿块的常规超声及ARFI的声像特点,探讨和比较常规超声检查及ARFI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8月-2012年6月在本院检查的乳腺肿块患者110例,均为女性,总共124个病灶,排除掉20个不合格病灶(均为无法获取VTQ值的病灶)之后,纳

入统计范围的有效病灶数为104个。年龄18~71岁,平均(40.00±12.38)岁;直径7~52 mm,平均(20.63±10.06)mm。其中良性肿瘤74例,年龄18~66岁,平均(36.88±12.04)岁,肿瘤直径7.00~40.00 mm,平均(18.37±8.26)mm;恶性肿瘤30例,年龄31~76岁,平均(47.23±9.65)岁,肿瘤直径8.00~49.00 mm,平均(25.97±12.12)mm。所有肿块均经穿刺或手术后病理证实。见表1。

1.2 仪器设备 采用西门子ACUSON 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9L4线阵探头,频率4~9 Hz,配备有ARFI成像技术。

1.3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或者侧卧位,充分暴露。先运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进行全方位、多切面扫查,仔细观察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特点及血流情况。接下来再进行ARFI成像操作。采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模式(VTQ),对肿块的硬度进行定量分析,依次在病灶与其周围正常乳腺组织中,分别获取5个VTQ值,并取其中位数作为该病灶的最终VTQ值,单位为m/s,VTQ值越大,表示组织越硬;VTQ值越小,表示组织越软。操作中注意嘱患者屏住呼吸,以减少呼吸运动对VTQ值的干扰而影响VTQ值准确性。

所有检查均由一名有经验的超声医师独立完成,以避免不同操作者对结果可能产生影响。检查图像均保存于超声仪器硬盘内。图像的分析则由另外两名有5年超声经验的超声医师将图像调出,然后采用双盲法分别运用常规超声、ARFI两种超声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分析。每名医师须对病灶的声像特征(常规超声、ARFI)进行描述,对病灶的病理性质根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良性、不确定、恶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组织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正常对照组、良性组及恶性组间VTQ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绘制VTQ值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计算VTQ值曲线下面积(AUROC)及95%可信区间(CI);根据统计结果中各个可能切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计算约登指数(敏感性+特异性-1),获取使约登指数达到最大时所对应的最佳截断点,并评价其诊断效能。以P

3 讨论

常规超声包括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其通过观察分析乳腺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血流情况、内部回声、有无钙化以及后方衰减,有无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初步判断病灶的良恶性。1995年Stravros[4]曾提出用二维灰阶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这个原则广被接受,但其准确性较低。此后有大量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鉴别乳腺病灶的良恶性[5-7],但由于良恶性之间有较大的重叠,鉴别诊断能力并没有很大的提高。

ARF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超声成像方式,其原理为通过探头发射推进脉冲到组织或器官内的指定位置,致使组织局部产生微小形变,同时应用敏感技术检测到因组织形变而产生的横向剪切波传导速度,量化出该组织或器官的硬度或弹性[8]。与传统的压迫式弹性成像相比,该方法的优势在于不用手动加压,避免了人为影响造成的误差,适用于无自主运动的器官及组织。同时ARFI技术应用的声脉冲辐射力稳定、可控,只作用于ROI组织,不会产生整移,并且可以增加对比度转化系数[9]。Krouskop等[10]研究发现,乳腺恶性肿块的硬度是良性肿块的2~3倍,并对内各组织的弹性系数进行研究,发现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原位癌>纤维组织>正常乳腺组织>脂肪组织,所以ARFI完全适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本组采用ARFI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进行检测,结果显示ARFI鉴别诊断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33%、95.90%、96.15%,要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的诊断能力(见表5)。尤其肿块囊实性鉴别困难的病灶以及对于乳腺病灶仅仅表现为组织紊乱而无明显肿块时,ARFI显示出其明显优势。本组中恶性病灶常较硬,而良性病灶常较软,恶性病灶VTQ值较高可能是因为恶性病灶内弹性纤维及间质较多,间质纤维化及玻变,间质血管机化或钙化,从而导致病灶整体硬度增加;另外,恶性病灶一般呈浸润性生长,易与周围组织形成粘连,使得病灶组织移动度差,从而病灶硬度增加;而良性病灶内纤维及间质排列较疏松病灶内含有很丰富的黏多糖,故组织相对较软,弹性系数偏低[11],这也体现了内各组织的弹性系数各不相同的原理[10]。尽管如此,运用ARFI诊断乳腺肿瘤也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本研究中,有2例良性病灶ARFI误诊为恶性。其共同点是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局部囊肿形成,囊壁鳞化,增加了病灶组织的硬度,从而导致弹性值增大而出现假阳性。另外,有2例恶性病灶ARFI误诊为良性,病理分别为黏液腺癌和浸润性导管癌Ⅱ~Ⅲ级,分析原因为黏液腺癌富含黏液腺细胞但纤维成分少,而浸润性导管癌常伴内部液化坏死,都导致了病灶组织硬度减低而出现假阴性。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研究样本量有限,并且病理类型主要是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而其他病理类型的例数较少,这与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关系。浸润性导管癌约占乳腺癌的70%,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12]。本组研究初步探讨了浸润性导管癌的ARFI特征,在今后研究中,将扩大样本量揭示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的ARFI特征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总之,ARFI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性,拓宽了超声医学的范畴,能够很好地弥补常规超声检查的不足。ARFI和常规超声能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乳腺肿块的生物学信息,能更加直观地定位病变范围以及鉴别病变性质,帮助医师进行诊断。在实际操作中,应将ARFI、常规超声联合应用,结合其他影像学手段及临床表现,优势互补,综合分析,必要时进行穿刺活检,则有助于提高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客观性及准确性,减少误诊或漏诊。

参考文献

[1] 杨柳,鄢薇,李建英,等.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对乳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12,21(2):92-95.

[2] 王荣,王兴田,胡春梅,等.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对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21(2):142-145.

[3] 熊华花,李泉水,陈胜华,等.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检测乳腺良恶性肿块硬度的初步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6):366-369.

[4] Stavros A T, Thickman D, Rapp C L, et al. Solid breast nodules: use of sonograph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J]. Radiology,1995,196(1):123-134.

[5] Itoh A, Ueno E, Tohno E, et al. Breast diseas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S elastography for diagnosis[J]. Radiology,2006,239(2):341-350.

[6] Dickinson R J, Hill C R. Measurement of soft tissue motion using correlation between A-scans[J]. Ultrasound Med Biol,1982,8(3):263-271.

[7] Costantini M, Belli P, Lombardi R,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solid breast masses: use of the sonographic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rn lexicon[J]. Ultrasound Med,2006,25(5):649-659.

[8] 王彬.声辐射力弹性成像:弹性成像的新发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4):852-855.

[9] 张光晨,吴长君,倪子龙.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11):2357-2359.

[10] Krouskop T A, Wheeler T M, Kallel F, et al. Elastic moduli of breast and prostate tissues under compression[J]. Ultrasonic Imaging,1998,20(4):260-274.

[1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6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32.

超声医学发展史范文3

治学精神:刻苦钻研、善于总结

刘玉清的为人、做事、治学,一贯以“认真”著称。无论是在校的求学阶段,还是在漫长的工作生涯中,他总是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并注重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后再查阅文献以提高认识。这种学习、实践、查证、总结的循环治学方法贯穿于刘玉清的一生,形成了他独特而又严谨的治学精神。

读片是放射科医生的基本工作,刘玉清强调:每一次的读片分析,都要认真、细致,稍有疑问就要追根究底,力求诊断意见清楚、全面,决不能有半点粗心和怠慢。因为这关系到对患者的全面诊断,还将影响对治疗和预后的判断。他认为,要做出正确、全面的影像诊断,不能仅局限于影像学征象的分析,还要客观地探讨其内在生理、病理学基础,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尽量作出全面的诊断分析。因此,放射科医生除了掌握放射学的知识、技能外,还应不断学习、了解有关的临床及基础医学知识,必要时可直接检查病人。刘玉清经常告诫自己和同事:“放射科医生不是‘读片员’,也不是‘操作员’,而是医生!”他还总是引用一位国外学者所说的话:放射科医生不仅是患者的医生,也是医生的“医生”。

刘玉清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摸索中,注重分析实践材料和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这对丰富和发展其专业学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1957年至今,刘玉清、评论及学术演讲等28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17部,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获卫生科技进步成果奖8项(国家级2项,部级5项,医科院级1项)。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钻研精神,以及勤于总结、善于总结的学术研究个性是分不开的。

医德风范:爱岗敬业、真诚相待

刘玉清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负责,持之以恒。他长期担任过放射科主任职务,在他的带动下,科室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他本人也数次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1959年,他出席了北京群英会;1978年,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1985年,出席北京市劳模大会……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刘玉清认真仔细地完成读片和诊疗等基本任务,他始终保持对患者的热情与真诚,态度和蔼可亲。全国各地慕名前来求诊、求教者络绎不绝,刘玉清对他们均一视同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地真诚相待。当患者以各种“方式”要感谢他时,都被他婉言谢绝。他经常说,医生的天职就是为患者服务。

刘玉清还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为指导青年医师、研究生和进修医师等竭尽心力,言传身教,从实践中培养、锻炼了青年医师们的各种临床能力,也促进了学科的人才建设。他对教学工作严格要求,特别重视对影像学发展新趋向的把握,亲自审核研究生和青年医师们研究课题的各项进展。对于课题实践的各个步骤,任何一个微小细节、错误,他都不会放过。刘玉清同时也以自己严谨的治学精神感染着青年一代,这包含着他培养青年医师的良苦用心。1986年,刘玉清被评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

学科建树:开拓进取、不断求新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玉清倡导与病理科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X线与手术切除肺、食管标本的“X线-病理对照”研究,并逐步形成制度,建立了对照记录,定期进行分析总结,该合作一直坚持至今。这对深化多种胸肺、食管疾患病理基础的认识和提高X线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教研资料,推进了科室学术建设,填补了当时国内此项空白。

20世纪60年代,为提高心脏X线诊断水平,刘玉清一方面将“X线-病理对照”转变为“X线-手术对照”;另一方面,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意识到,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心电图和X线各有其作用和限度,于是他逐步创建了以X线为基础的“X线-临床-心电图”三结合的心脏X线诊断方法。这使放射科医师能够发现一些临床医师没有注意到的诊断问题,纠正了某些不当的临床印象,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这些以X线为主的全面分析方法,为创建心血管放射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放射科开展介入治疗工作做好了铺垫。

20世纪70年代,随着CT的问世,刘玉清敏锐地注意到,这是放射学向影像学发展的新动向。1974年前后,他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医学影像学”的学科新概念。1977年,他发表文章较全面地向国内评价了CT及其临床应用的概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相结合,共同形成了诊治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刘玉清于1985年率先向国内介绍了这一新概念,并在国内首次提出“介入诊疗已成为同内科、外科治疗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之一”。同时,“介入诊疗技术及相关器械、器具的应用研究”被列为国家“九五”医学攻关项目,并与防治重大疾病以及我国相关器械、器具现状相结合,制定了15个攻关专题。刘玉清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了专题的评审、中期评估和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这一工作对推动和提高我国介入诊疗技术及相关器械、器具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随着影像学新技术的发展和传统X线诊断及其各种造影检查的成熟,逐步形成了具有多种成像技术的影像诊断学。与此同时,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也促使我国的现代医学影像学演进成为诊治兼备的学科体系。刘玉清自90年代初即倡导、推动这一新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并多次撰文或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演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刘玉清当时提出,应加强影像科室介入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及主要介入治疗技术的规范化问题。他强调,介入放射学应为医学影像科的组成部分,实现与影像诊断优势互补,这将更有利于其发展。他还提倡开展影像学综合诊断优选应用研究,即“各种技术综合分析,优选应用”。针对心血管疾病,他提出“三主轴”(超声、CT、磁共振)和“两翼”(X线平片及相应造影和核医学)的主要诊断进程,并应以患者诊治的“实际需要”为原则。临床和影像学医师应综合分析研究多种影像技术(新技术和普通X线检查)的诊断性能(优势及不足),从中优选出合理的检查技术,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影像诊断服务,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诊治效益。1996年,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开展大型诊疗设备临床应用规范化研究,由刘玉清负责医学影像组,他将他的这一思路落实其中,促进了影像学及相关专业的发展。

本世纪初,刘玉清组织放射学(含介入)、超声、核医学有代表性的专家,主持召开了“医学影像学前沿学术讨论会”,着重探讨了新世纪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我国的战略对策,并于2001年出版了专著《医学影像学展望及发展战略》,受到行业内人士的普遍重视。刘玉清提出,现代医学影像学科作为一个科室必须诊治兼备,由影像诊断(含CT和MRI)、超声、核医学和介入治疗(含超声、核素治疗)等分支学科组成。同时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又应划分为神经、心胸、腹部和骨关节影像学等亚专业,各有分工,协调发展,以适应临床学科如大内科及其呼吸、心脏、消化等分支学科的对等发展。因此,医学影像住院医师必须进行诊、治兼顾的全面培训,高年医师则应有所侧重、各有专长。他积极呼吁、推动组建“大影像”概念的新世纪现代医学影像学科,进而探讨向“宏观(即生态环境、心理等)和“微观”(即分子、基因水平等)方向发展的新趋势。

绸缪为国:学科统筹、协调发展

1981年至1983年,刘玉清历任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院长、所长;1987年至1992年,任该院、所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84年至1993年,任两届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放射学会主任委员;1993年,被授予“中国医科院、协和医大名医”称号;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院士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勤耕不辍,多年来对心胸放射-影像学医、研、教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还为我国的医学影像学学科结构建设呕心沥血。

关于如何组建我国现代医学影像学学科,刘玉清认为,根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国外经验,可采取“两步走”的策略:一是先组建“独联体式”的医学影像学部,开展联合性学术活动;二是逐步组建统一的医学影像学学科。

在看到我国临床应用研究与国外相比并无明显差距,但是医学基础和实验研究领域却与国外水平相差甚远的状况后,刘玉清大力呼吁各个医疗单位和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等积极创建、开展基础和实验研究基地,积极推进相应研究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地区、各单位的专业、学术水平发展颇不平衡,设备条件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刘玉清极力提倡:向广大城乡基层居民提供有效且优质的影像学服务。尽管影像学新技术的应用率不断提高,但普通X线检查仍是影像诊断的基础,在某些方面如胃肠道、骨骼和胸肺疾病的检查方面仍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X线设备在我国乡镇单位已基本普及,因此,若能坚持提高与普及并重,针对影像学不同亚专业开展多中心的“影像学综合诊断优选应用研究”,制定出适当的“规范”,减少不必要的、高昂的、重复的检查,必将提高诊断效果和效率,直接造福于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乡镇居民。

国际交流:互动双赢、学术“外交”

1978年至1984年,刘玉清担任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咨询委员;1984年,受聘为美国哈佛大学放射学客座教授;1991年,当选为日本医学放射学会名誉会员;1970年,担任阿尔巴尼亚国立第二医院放射学中心顾问。多年来,他致力于拓展国际学术交流,为使我国放射学跻身于世界放射学之林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也为国际放射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自1978以来,刘玉清先后40余次出访美、日、澳、德、法、印、新、韩、马等国,进行考察、学术交流、参加会议和讲学,增进了与国外同行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超声医学发展史范文4

康复医学科的前身为理疗科,那个时候还只是一个小科室,仅有三名医生和四名技师,用几十种理疗仪器以物理治疗为病人解除病痛。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在当时的浙江省甚至全中国仍处于领先地位。__*主任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把理疗科发展壮大。她看到了理疗科发展的瓶颈,即无论你有多少人员,多少先进的理疗仪器,这也仅仅只是康复治疗的一种手段,只能是康复医学的一小部分。要想科室得到更大发展,必须往成立康复医学科这条路上走。于是从20__年开始便先后把科室里的年轻医生和技师送往北京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武汉同济医院康复科等一些康复科成立较早和开展较好的地方去学习。她本人也曾去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研修,学习他们的先进康复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医技人员进修回来后,首先成立了功能训练部,出诊到各个病区或在门诊为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得到了患者和各兄弟科室的好评。在此基础上,20__年康复医学科正式成立,这可以说是康复医学科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当时仅仅有6张床位,但很快便住满了患者,而且有很多患者预约等待床位。为了满足患者需求,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康复科床位不断增加,到目前已有正式床位33张,病床使用率经常达到甚至超过100%,得到了院领导的充分肯定。陈主任坚信人才为科室发展之本,随着床位的增加,不断引进康复医学专业新生力量,为科室发展打下人才基础。目前有康复医师6名(其中硕士学历4名),康复治疗师7名,康复理疗技师2名,康复护士7名。康复医学科正一天天壮大起来,现设有康复门诊室、康复功能评定室、运动疗法室、作业疗法(ot)室、语言评估与治疗(st)室、骨关节治疗室、高频电疗室、低中频电疗室、光疗室等。拥有各种仪器100余种:美国进口减重步态训练器,英国进口多升降治疗,bobath治疗床,电动起立床,日本进口颈、腰椎牵引器,大功率短波治疗仪,真空抽吸立体动态干涉波治疗仪,各种光疗、低中频、磁疗、高频治疗机,超声波治疗仪及其它40余种整套康复设备,居省内领先。近年来又开展了高压氧治疗,为医院填补了又一项空白。今天的康复医学科与当年的理疗科不可同日而语,这一切都离不开陈主任的辛勤工作、日夜操劳以及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康复医学科作为一个新兴的科室,它的模式与其他临床科室有所不同。除了药物治疗外,更注重功能训练等物理治疗。康复治疗以由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心理治疗师、假肢矫形器师组成的治疗小组共同完成,并强调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在陈主任的带领下我科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康复评定与治疗体系。康复治疗的效果也得到了患者的充分肯定,有10余名患者送来了锦旗及多封感谢信。

在科室发展壮大的同时,陈主任还非常重视科研及科室整体康复知识的提高,每周进行一次科室集体学习。为了支持科室科研工作,她不仅亲自参与而且经常到门诊、病房顶替有科研课题同志的一线工作,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进行科研工作。随着康复医学科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有许多省内外的同行纷纷来我们科室进修,更有很多准备组建康复医学科的医院领导来我们这里参观。科室还承担了南京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哈医大、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学院等的康复医师及治疗师的实习教学工作。陈主任指派科室骨干为教学秘书专门负责带教及管理工作,有效的保证了带教质量,得到了学校及用人单位的好评。现在不断有新的学校来联系到我科实习。自开展康复科以来,陈主任已经牵头举办了八届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新进展学习班,大大的提高了科室的知名度。

超声医学发展史范文5

在陶敏动手术的那个年代,并没有太多高超的技术,可以依靠的不是机器,而是医生的技术。

陶敏从小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缺陷性疾病,一般在新生儿的左右心房间隔上有个小孔,或者在左右心室间隔上有个小孔。一旦患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会有一个极度危险的童年,甚至可能会夭折。如果很幸运熬过了童年,也极有可能在青少年时期,患上肺动脉高压,能活过15或20岁的几率很小。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陶敏小时候没当一回事,只知道自己身体不太好。直到16岁那年,她和朋友们一起欢庆,走了好长的路,渐渐发觉自己透不过气来。住在医院的时候,与陶敏同病房的人先后进行了心脏手术,但没有一例成功。“一个是婴儿,手术台上就死了。还有一个是成人,做完手术是好的,但过两天死了。”

陶敏的手术正式开始后,医生确定她的情况属于“动脉导管未闭”。由于没法剪断导管,医生临时决定将导管结扎,将导管的两头用线绑住,当血不再流通的时候,在导管中注入“硬化剂”。用陶敏的话说,就是放点“水泥”进去,堵住了,血也就不流了。

上世纪50年代,要在心脏上动刀可不像现在这么普遍。由于当时并没有冷冻技术,也没有体外心肺循环技术。开胸之后,能让医生动手术的时间非常短。心脏缺血时间一长,心肌就会坏死。也就是说,当时医生动手术只能凭借经验和技术,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选择。

手术后的陶敏,完全和正常人一样,并成为一名心内科医生。上班、结婚、生子,原本她都不敢去想象的事情,因为手术的成功全都变成了现实。

蓬勃发展史:

心脏手术的技术革命

如今看来,陶敏的手术并不复杂,已经可以在心脏内科通过介入术治疗,但当时,这可是一件性命攸关的事儿。在冷冻技术、体外心肺循环技术没有发明之前,心脏手术十分困难,一度被认为是。

已知最早的心脏外科手术是西班牙医师弗朗西斯科・罗梅罗(Francisco Romero)于1801年为心包膜积水的患者施行心包膜开窗术。1896年9月7日,德国法兰克福的路德维格・雷恩(Ludwig Rehn)医师为一个患者修补刺穿的右心室,术后完全康复,成了第一例成功的心脏手术。

那时,心脏手术的风险极高,奥地利著名医生西奥多・比尔罗特(Theodor Billroth)曾说过:“在心脏上做手术,是对外科艺术的亵渎。任何一个试图进行心脏手术的人,都将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即便如此,医生们也没有被吓退,心脏外科技术在20世纪蓬勃发展起来,先后出现了BT分流、降低体温暂停血液循环、体外心肺循环等技术。

1954年,有一群具有开拓精神的医生,在明尼苏达大学进行了一次开创性的手术。明尼苏达大学的外科医生沃尔顿・来里赫替一位心房间隔缺损的儿童,进行了一次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医生用一组管子从父亲的动脉中抽取血液,然后将其泵送到婴儿体内,然后孩子的血液返回父亲体内进行氧合,随后再次被泵送。此后,沃尔顿・来里赫利用患者的父母当作“体外心肺机”,完成了45例手术,近一半获得成功。

微创手术的时代

陶敏作为心内科医生的那些年,也见证了医学的变化。她回忆,刚工作的时候,她就参与了一次“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而在那次手术上,她再次体会到了自己的幸运。

“医生刚把病人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导管结扎上,病人一会儿就休克了。”如今想起,陶敏依旧觉得心有余悸。当时的医生也都措手不及,只能放弃结扎,待病人恢复心跳便终止了手术。

实际上,这种情况,现在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曾经,心脏检查时只能看到一维的图像,也就是心回波图,完全看不出是心脏的样子。1980年,发明了二维超声图像,这时候已经能看到四个心腔的实时图像,对诊断有很大帮助。上世纪90年代,彩色多普勒技术诞生了,它可以标记通过小孔的血液并记录血液的流动以及流向,直到现在也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

除了诊断技术的发展,手术方式也是日新月异。在陶敏那个年代,动脉导管未闭都需要心外科动手术才能解决。随着导管介入术的发展,目前很多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都可以通过导管介入治疗得到康复。

超声医学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的图像处理技术有一定的发展历史。首先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然后是在在这些基本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智能图像处理技术。也可以说,在进行智能图像处理之前先应该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接下来我们主要是对这两者的发展进行介绍,以便人们能够更加了解其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同时可以从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以拓宽的领域。

1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分析

1.1 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

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尤其计算机科学技术。截止到目前,我们的计算机已经发生过多次的改革,首先我们目前使用的计算机硬件计算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其设备的成本也在大大的降低。目前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在农业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其作物的培养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研究表明,我们利用计算机图像技术可以在一定的程度提高测量分析的准确率,同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通过科学技术的图像技术处理我们可以改变以往作物研究中难于定量化的问题。在信息采集方面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图像处理也可以说是图像的变换,通过在图像之间进行变换而达到处理图像的目的。图像分析与图像处理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体现在图像处理的对象是图像,而其处理结果也是图像。但是,图像分析的对象是图像,其分析结果却是数据信息。我们所得据是另外一种格式的图像。因此,图像的处理与技术分析会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变得更加成熟。同时它也会是市场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应用技术领域。

1.2 图形图像数字处理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技术。它在我国国内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数字图像处理在我国发展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因为社会市场中对图像处理的要求仍然在不断增加,图像的应用领域目前仍然在继续的扩大,所以对图像处理的课题一直是世界上计算机界热门的话题。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对图像处理技术的理论知识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我们需要对其及时进行补充和完善。

1.3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史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而同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技术,它在理论和社会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一定的成就。人们感知外界信息时的第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视觉来进行感知,图像就是视觉的一种。我们一开始进行图像处理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些手段来改变图像呈现给我们的视觉效果,而最长用到的手段就是改变图像的质量。这种处理图像的方法将照片的质量尽可能的提高,当然,在提高图像的质量时应该注重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图像对图像质量的改进。

图像处理技术,特别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最开始取得比较杰出成绩的领域是在航天方面,其主要标志是该技术在喷气推进试验中的首次尝试。该技术的运用使得在太空中发回来的照片不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这种简单的处理工作给实际的观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此外,在这个实验中还首次得到了月球的地形图,这对此后人类登上月球奠定了非常稳固的基础。当然,对今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改进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了这个方面的成就之外,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也在医学上它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医学界在20世纪初发明了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CT。CT的工作原理就是将人的身体部位进行投影,然后在计算机上出现相应的截面图像,在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就可以获得清晰的身体状况图像信息。这在医学界是一项非常重大的发明。

计算机开始快速发展是在1975年左右,这带动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此外,如何通过计算机系统就图像进行一定的解释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的问题。许多的发达国家加大了对这项技术的科学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 数字图像处理的优点分析

2.1 数字图像处理后图像的再现性好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其有独特的优点,特别是与模拟数字相比。主要表现在其可能会因为图像在处理过程中的一些操作而导致的图像质量的退化。数字图像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保持其原有图像,确保其原有的图像在整个处理的过程中不受影响。

2.2 数字图像处理精度高

它可以将一幅模拟的图像数字化为任意大小的二维数组,但是不同的数学化设备它的功能有限,不一定都可以达到最佳状态。市场中常见的现代扫描仪的主要功能就是将各个像素的灰度登记提升的更好,这种功能的实现对应用的需求是由很大的帮助的。这已经可以实现我们计算机许多的目标。这与传统的图像模拟处理相比就有很大的优势了,传统的图像模拟处理为了提高图像处理精度,必须要大动干戈,就设备进行重新的改善处理,这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说是非常不划算的。

2.3 数字图像的处理适用面宽

数字图像的来源可以有很多种,可以使各种类型的图像。我们对图像数字化处理就可以任意的进行处理,可以小到电子显微镜图像,也可以大到人们所要需求的地步。我们可以看到对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它可以拓宽图像的适用面。

3 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在处理图像时可以充分利用人类感知社会信息的视觉手段来提升图像的质量。因为图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图像处理的技术已经拓展到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多个方面。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定会更好的拓展,发展的前景更是一片辉煌。我们接下来就讨论一下图像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3.1 航天航空技术方面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于人类的航空航天事业的研究有着非常大的贡献,在未来几年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也会造福于航空航天事业。现今运用大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方面主要是运用其对首先是在航空事业中得以研究,因此它在航天航空技术方面会一直发挥其作用。除了对太空监测器对月球、火星等星球发回来的照片的处理之外,还可以在飞机遥感和卫星遥感技术中得到月球、火星等外星球发回来的照片进行处理。其处理工作最开始是在空中进行的,然后在一定的设备中储存。当卫星经过地面设备的上方时进行图片的采集工作,紧接着便将图片送入计算机中进行分析和处理工作。在整个研究、分析甚至是采集数据的过程中,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因此,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地质灾害监测,天气预报,以及农业规划等方面。

3.2 医学治疗方面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CT技术之外,在医学方面也经常会用到数字图像数量技术,通过这种技术来进行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工作。可见,它在其他方面也得到应用,比如在医学当中常出现的X光肺部图像增晰、超声波图像处理、心电图分析等医学诊断方面。

3.3 军事武器制造方面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我们的军事化设备也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科技化。在军事方面图像处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导弹定向制造,还有各种侦察照片的分析,在军事自动化指挥系统和模拟训练系统中都会运用到图像数字化处理技术。除此以外,在公安系统中的图像识别,和监控视频的处理这都是需要进行图像的数字化处理,从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分析出数字处理技术的重要性。

3.4 现代文化艺术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