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弘扬科学文化精神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范文1
作者:吴恺 单位:武汉大学学院
中国的科学文化沿着正确的轨迹向前迈进,即使在混乱动荡的年代,有识之士仍在科学精神的支撑下为振兴中华而传播科学文化,积极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反过来看,中国当代史上的“”、“”、“”等事件,正是因为违反了科学文化精神,才导致社会历史的退步或动荡。可见,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国家昌盛紧密联系,科学文化的衰微和国运衰败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用以科学文化为核心的先进文化作为社会的价值导向,让文化中的科学、智慧和理性等积极因素发扬光大,才能驱散那些违反真理的歪风邪气,重新确立人们的科学信仰。科学文化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功能当今时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命脉。科学文化的核心在于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深层内涵,体现在科学信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道德、科学能力和科学法规中。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科学文化成为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求实创新的精神力量。每一项科技上的成就与突破,都惠及全人类,并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精神是我国经济发展、民族振兴的软实力,也是人类社会走向自由、民主的持续力量。科学精神的发扬过程也是科学文化逐步深入人心的过程,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科学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国民将科学内化为一种政治生活方式。理智和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最根本要素,理智意味着严谨、求实、精确,创新意味着求新、求变和发展。科学精神通过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而对社会秩序起着规范作用。科学精神体现在人们的政治实践中,就形成了为求真理而勇于修正错误的一种严谨认真的责任意识、一种坦荡光明的人生态度、一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可见,科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保证,它和各种社会思潮紧密结合,共同推进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道德化。科学精神要求人们不仅要做个高尚的人,而且要做个有理智的人。对社会管理者来说,科学是民主的基础,是改造社会的强大动力,科学文化的发扬有利于领导层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科学文化还有利于凝聚人心、增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科学文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科学文化作为人类对科技进行提炼与升华而形成的智慧结晶,对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有着重要作用。科学文化把科学价值精神进行理论升华,从而使科学更人性化、更理性地为人类服务。科学文化通过启迪人们心智而对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增强人们抵御愚昧和野蛮的能力,帮助人们冲破自私狭隘、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小农意识,从而逐步打破保守、封闭、迟滞的社会运行状态,推进社会行为方式的变革。相应地,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便反映了人类走出愚昧、摆脱盲目力量支配、争取自由的水平。不仅如此,科学文化中的伦理道德精神也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内在地包涵着科学伦理,只有将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防止科技负面效应的产生。科学不会自动导向人文关怀,不会自觉呈现文化品位,只有科学文化的理念才能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会贯通。科学的视界要从自然延伸到人类社会,人文的关怀同样要从人类社会渗透到自然,从而建立全新的科技文明、生态文明理念,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科学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功能科技创新是强国之路,而科学文化所提供的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不可缺少的外部因素。“观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都要回归于文化的创新,这不仅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文化是民族的母体,是人类思想的底蕴,要实现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必须把建立创新文化当作一个重要前提。”[4]从科技发展史来看,科技中心的形成与转移往往与某国当时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如文艺复兴后宗教对科学发展控制的解除,意大利科学家们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原子论、欧氏几何、逻辑学、数学、力学等科技知识,使意大利成为15至17世纪的世界科技中心;英国在17至18世纪,由新教伦理孕育的资本主义精神使其注重创新,皇家学会的科学传统造就了一大批科学家,如牛顿、哈雷、波义耳等,促使英国成为新的科技中心;随着19世纪德国的统一,德国以其独具特色的大学教学和专业研究室成为继起的世界科技中心;美国凭借其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竞争意识、冒险精神,成为二战后的科技中心。中国虽然没有成为世界科技中心,但中国的、也为科技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面对当今我国科学文化理念较贫乏的现状,如何实现科技创新、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坚持发展科学文化,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一切制度和政策都要从人的需要出发,以人为中心,为人服务,把人才当作社会发展第一位的资源。而中国长期的人治传统,在行政制度、政策、法令等方面都很难有严谨的科学论证,难以自上而下地传递科学意识;重集体轻个人的思维方式,也不利于个体创造力的发挥。
科学文化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科学文化是民族复兴与国家强盛的当务之急。对科学文化社会功能的改善主要包括以下措施。大力弘扬科学文化,并努力实现其本土化在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文化应发挥科学文化以理服人的特色,同腐朽文化、落后文化、伪科学、反科学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不断发展自己,并努力实现科学文化的本土化进程。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不仅要实现经济、政治层面的转型,更要实现文化的转型。一个民族的文化直接关系到这个民族的发展方向。对中国而言,市场经济的生根发芽需要文化土壤的培育,而科学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温床。因此,能否把指导思想和传统文化、科学文化有机融合、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范式,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当前中国科学文化的本土化进程面临两大阻力:一是来自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的反科学主义思潮,二是来自中国传统社会的反科学倾向,这种倾向以反西化为旗帜,但其实质是蔑视科学理性、要求文化复古[5]16。换句话说,前者源于对人本主义的文化误读,后者源于文化相对主义下对科学文化普遍性的否认。我们只有广泛宣传和弘扬科学文化,使公众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对科学文化有正确的理解,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文化在中国本土的生根。只有公众真正树立起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参与科学、支持科学、运用科学的风尚,科学文化的发展才大有希望。为此,必须大力加强科普工作,多形式、多渠道地向城乡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科技知识,提高社会整体科学素质。社会的整体科技能力包括公众的科学素养、社会科技教育水平、科学文化的传播能力等方面。社会对科学的吸收能力、消化能力与承载能力,决定着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为提高社会的整体科技能力,科技人员应该在科研过程中,以超越常人的信心、毅力和意志,与传统保守观念作斗争,与科研中的困难作斗争,与科学体制的内外部阻力作斗争,追求真理,敢于创新,无私奉献,严谨细致,努力创造更多原创性成果[6]59。不仅如此,科普工作者还要大力宣传科技精英的事迹,普及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推广科技成果的应用,让人们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只有实现科学精神的普及,才能让科学文化在中国的土壤里扎根。改革教育体制,提供科学文化成长的制度保障在当今的教育理念中,“终身教育”、“创新教育”、“通才教育”已逐渐取代了过去所强调的应试教育。只有从教育入手,大力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才能提供科学文化成长的制度保障。从历史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在很长时期内都没有处理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导致二者相分离。改革开放后,由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相应地,高校人文学科的招生越来越少,甚至被迫改组为应用型学科。这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培养模式单一、人文教育薄弱、教育方法死板、教学内容陈旧的弊端。这就要求我们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形成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将人文文化中蕴涵的巨大力量爆发出来,为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文化土壤和制度保障。为此,我们首先要创新思维方式,重视素质教育和通才教育在学生培养中的地位,用创新型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取代背诵、填鸭式教学,推进教育的素质化、终身化、现代化。其次,在教学科目设置上,教育机构不仅要注重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还要提供给学生关于科技价值观和科技意识形态的重要科目,提供有知识性、趣味性的介绍科学文化的科目,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举足轻重。不需要让每个受教育者都成为科学家或技术发明家,而是要让每一位社会公众在自己所处的社会角色中潜移默化地相信科学,理解科学,增强科技意识,用科学思维分析和处理问题,生活更有创造性和条理性。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学及人文环境,营造求真务实、严谨勤奋的学习氛围和宽松有序、关怀尊重的管理氛围。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提问、勇于实践,让学生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历练领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真谛,成为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既有开拓进取精神又有社会责任感,既有科学思维又有人文精神,既具备工具理性又具备价值理性全面发展的人。
深入研究科学文化,营造科学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鉴于当今中国科学文化还没有真正发展成熟、科学精神还未真正扎根的现状,我们要深入研究“科学文化”,并让科学文化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为科学文化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此,首先要拓展思路,对科学文化的研究应深入其具体的应用性分支学科(如科学社会学、科学学、科普学、科技史、科学管理学、科学传播学、科学心理学等)[6]59。在研究中,要遵循唯实、求真、协作、公平的原则;在科学实验中强调理性精神、尊重客观规律,并把这种精神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生活中的民主、社会生活中的平等、商业竞争中的公平等。把科学性作为现代社会的根本价值标准,也是我们建立科学与民主的现代制度所遵循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要改革科研模式。目前的科研模式采取严格的行政级别划分,形成了科研人员必须服从权威、并围绕权威开展科研的方式。在这种科研模式下,科学共同体成员只是以组织利益和目标为导向,被动接受任务,科研人员的创造性不强,自主性也较差。对此,要从科研组织管理和科研方式上进行改革,以国家总体战略需求和每个科研人员实力为依据,优化科技人力资源分配,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科研管理体制,促进科学文化发展[7]156。再次,应营造学术自由(自由探讨、自由交流)的文化氛围、鼓励创新的科研环境、相互宽容的人文环境、灵活畅通的交流平台。可以通过科学共同体内的合作研究、学术会议、非正式交流(无形学院)等方式,加强成员间的沟通。还可采取开辟学科论坛、学科动态、建立专业数据库等方式,积极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进行交流,力求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培育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文化,将默顿提出的普遍性、公有性、无私立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科学规范落到实处[8]。总之,在当今多元文化碰撞的背景下,要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必须大力弘扬科学文化,提升科学文化的社会功能。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范文2
[关键词]科学文化去宗教极端化宗教文化
科学文化是人类精神内化和外化的有机统一,是先进文化的典型体现。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指出,“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相匹敌。”[1]就科学文化对社会福利的实用价值而言,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在所有能够给予人类的社会福利中,就改善人的生活而言,没有哪一个可以像新技术的发明以及商品那样重大。[2]培根还把科学文化当作是本质上的一种有远见的、协作的社会活动。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都试图解释同一个世界。合理的宗教借助生活的意义去解释世界,而科学文化则通过一种客观的知识去解释世界。汉伯里布•布朗指出,“科学和宗教各有各的目标、职能和方法,二者既不是竞争对手,也不是只择其一,而是相互补充与促进。”[3]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宗教这一社会历史现象。
一、科学文化与宗教文化
(一)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互不交融时期
在文化发展历程的一些阶段,科学文化的威信是以损害宗教文化为代价的;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对宗教世界观的反对并非只有科学家。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斗争在19世纪尤为突出,例如,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文化中的观点只是一种虚幻;卡尔•马克思也指出,宗教文化是由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决定的一种“权力意识形态”。在19世纪末期,大多数人的主张是: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分别对应的是两种不同而且彼此不相关联的知识。所以,雅克•莫诺就指出,按照这样的主张,理性、观察和实验就被视为唯一的、值得信赖的权威,科学文化不再听从宗教文化的任意摆布了。科学的进步在20世纪初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也由此进一步加大了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之间的距离。在科学文化的影响下,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宗教文化是一种陈旧的东西。与此同时,宗教派却认为,科学文化是罪恶的源头,是宗教文化的劲敌。这一时期表现为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两者彼此不交融的趋势。
(二)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协调时期
有这样两种最强烈的普遍力量影响着人们:一种是由宗教文化所引起的直觉力量,另一种是通过精确观察和逻辑演绎所引起的冲动力量,而这两种力量却似乎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某些时候和某些地方,宗教文化会抵制各种科学文化观点,有时候甚至会篡改科学的结论,以此来让人们更加真诚地信奉宗教文化;但是,在另外一些时候,宗教文化反而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刺激科学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支持科学文化的人同时也是信奉宗教文化的。
(三)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本质与功能
对于科学文化而言,其借助于观察、实验、发明和理性等科学手段,试图逐渐认识和改造世界。科学也是建立在一种信念的基础上,即自然是合理的、是可以被认知和理解的,我们通过自由且深入地探索能够逐渐地扩大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并改造之。就宗教文化而言,其核心在于承认“存在的奥秘”。宗教文化是对那些处在转瞬即逝事物的短暂波动之外、之后、之内某种东西的幻想,这种东西可能是实在的,但却是需要认识的;这种东西是一种“遥远”的可能性,但却是现存事实中最重大的;这种东西把意义给予逝去的一切,但却逃脱于理解;这种东西是一个终极理想和没有希望的追求。宗教文化一直在竭尽全力地用信念的体系向我们解释这个“存在的奥秘”。在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中,这种信念体系建立在神学家所宣称的创造人一生中“特殊启示”的基础上。大多数宗教文化立足在这样的一种基本信念之上:存在着神,由于神,我们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和目的;神会向我们保证,死后还会有来世。正是这种功能,为当代社会创造了宗教观念与宗教文化,也正是这种功能激励人们把宗教的观念变成现实中的行动。综上分析,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都试图解释同一个世界。合理的宗教文化借助生活的意义解释世界,同时通过敬畏和善恶观念把我们与世界联系起来;而科学文化则是创造非个人的和客观的知识,并借助这些知识为我们解释世界,同时通过合理的认识把我们和世界联系起来。其实,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没有哪一个能够独占“真理”,无论这个真理可能是什么。泰尔哈德•德•查丁曾指出,为了达到一个让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都能接受的世界观,这样的尝试即使是有,也没有对当代的主要思潮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要弄清楚哪些问题应该由科学文化范畴的知识回答,哪些问题应该由宗教文化范畴的认知回答;只有确保它们两者的界线清楚,才能够维护科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相互尊重。
二、宗教极端化及其表现
人的正常思想与观念,一般来说是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长期被延续和继承下来的道德规范、伦理要求与行为准则。但是在有些时候,人的思想与观念以及行为等都会处于“非正常”的状态,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非正常”状态与我们平常所讲的触犯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在“非正常”时刻有意或无意地提出或做出一些超过正常度的范围的观点或行为,那么在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就极有可能出现所谓“极端的情况”。[4]而极端和极端主义的区别在于达到极点的思想观念是否能够最终形成系统的理论。只要这种成型的理论出现,就会指导某些人的行为,在发展壮大之后便形成所谓的极端主义。对极端主义的解释可以从两个基本层次来理解:第一,极端主义是与政治和宗教有关的极端的观点或主张;第二,极端主义也可以是采取或鼓吹极端行动,抑或是将极端的观点或主张和鼓吹的极端行动联合起来。宗教极端主义,也可称之为宗教极端化,这种现象在历史中时有发生。宗教极端化现象按其一般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暴力(或恐怖)式和非暴力式两种。宗教极端化是和宗教相关的、拥有特别偏激的教义观念,并以很激进的方法去实现其教义主张的宗教行为;宗教极端化现象是某个个人或群体的激进宗教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往往打着宗教的旗号,借助宗教的内容以宗教活动的形式进行一些极端社会活动。宗教极端化是在极端化引致行为激进化的基础上,进而出现宗教政治化和宗教组织诡秘化,最终导致宗教发生异化的一个过程。因此,宗教极端化是一种违背正常宗教文化的行为,其实质与无异,具有反科学、、反人类的性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坚决反对。但是,涉及信仰领域的行为,用传统的打击和镇压的方式是难以达到效果的,要从根本上消除其存在的土壤,才能使其没有生存的基础,才能真正消除宗教极端化。
三、继续加强科学文化建设的建议
我国科学文化建设可以从国家、科学共同体及公众几个层面展开,目前我国科学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化,注重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科学文化建设思路。
(一)科学文化建设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科学文化是科学精神和无神论思想产生的土壤,只有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氛围浓厚,才能使宗教极端势力没有生存的空间。同时,通过调研发现,科普是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和手段,在村和社区层面的科普工作大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基层的文化建设中,除了科学共同体的科学文化向社会传播普及以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自身也会产生符合科学理性要求与具备科学文化内涵的文化。因此,广义上理解,科学文化建设应该使科学理性成分融入社会文化,使社会文化中的科学成分越来越高,含量越来越多。
(二)进一步完善科学文化教育体系
面向青少年进行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的宣传是最为迫切和必要的。在学校正规教育中,要以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体系,推动青少年群体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信仰观。将科学文化课程纳入到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体系,重点加强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等专题课程,引导学生形成理性思维。要通过科学传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大力在普通公众中宣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塑造一种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
(三)建设社会化的科学文化宣传网络
科学文化的社会化宣传网络一方面为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提供重要渠道,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科学文化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科学文化的社会化宣传网络包括科学文化设施的建设、科学文化理念的宣讲以及科学共同体信念面向社会的扩展。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利用现有的设施、网络信息资源整理科学文化典籍、保护科学文化遗产。
(四)进一步加强科教基础设施建设
科教基础设施是科学文化器物层面的重要部分,是发展科学文化必不可少的支撑。科教基础设施为公众了解科学,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提供了物质载体。科教设施的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逐步推大科普场馆等设施的建设面积,另一方面则要注重科教设施的内容建设,为受众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对于农村和城市社区,要建立“站馆校、屏栏园”、手机推送、微信覆盖等网络,使广大公众无处无时都能享受科学知识的大餐,处处时时受到科学文化的熏陶。
(五)进一步推动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进入社会主流价值体系
当今中国社会所呈现的境况是:一方面,传统价值观念在经受市场经济和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以后,难以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新的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值理念尚未完全形成,而以科技理性为核心的现代价值体系由于种种原因,又未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具体可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研究、发现、选择传统价值中的合理成分,进一步提取传统价值体系中的科学成分,加以继承和发扬;(2)研究传播普及科学理性的方式、途径,开发科学精神食粮,及时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以期用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改造传统价值体系;(3)研究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及其价值走向,把握主流,积极引导,用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提升公民的理性意识。科学文化和去宗教极端化是一项工作的两个方面,如果说现有的去宗教极端化的一些措施是治标,那么,科学文化建设就是治本。我们在实施科学文化去宗教极端化战略时,要尤其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文化的现实效果,让其真正深入人心,起到转化广大群众思想的有力武器。基金项目:中国科普研究所项目《科学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2]汉伯里•布朗.《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李醒明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汉伯里•布朗.李醒明,译.《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李兴华.《宗教极端主义研究概要》,《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范文3
[关键词]科技旅游功效分析
一、科技旅游的概念
科技旅游是将科技和旅游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的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类型,其基础形式是以旅游资源中的科学技巧要素和成分为基础,利用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科技和旅游的综合方案设计,形成集科普、生产、加工、销售、观光、尝试、体验、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活动或产品。
二、科技旅游的功效
1.科技旅游对科技的作用
首先,科技旅游是科技普及的新途径。科技旅游是一项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兴事业,它增强了教育的科技内涵,起到科普宣传的作用。科技旅游项目将科普和旅游、娱乐与学习完美地结合起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在科技旅游过程中向游客传递科技知识、科学理念和探索精神是传统旅游形势所不能做到的。通过科技旅游来传播科学知识的形式无疑是科普工作的一大进步。
其次,科技旅游是提高科学素养的新方法。我国当前扫除“科盲”的形势和任务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扫除“文盲”的形势和任务还要严峻和紧迫。其实唯心主义和封建迷信思想,主要是由于对一些事物和现象的不懂得而产生的。参加科技旅游,观测自然现象,操作、科学实验,听取科学报告,参与科普演示,就能够对自然世界的存在方法、层次结构、演化发展及其客观规律具有初步和基础的懂得,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提高和增强分辨科学与伪科学以及抵制各种愚昧、迷信和歪理邪说的能力。
再次,科技旅游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新动力。科学技巧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而科技旅游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思想科学性和客观性,更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科技旅游,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就能够使人们懂得科学技巧的基础知识和一般原理,懂得科学研究的大致过程和主要方法,提高和增强创新意识,激发智慧和创造力,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尊重事实、鼓励创新的良好风气。:
2.科技旅游对经济的作用
第一,科技旅游对产业间的融合与渗透
科技旅游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结合供给了良好的切入点,有利于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发展科技旅游不仅在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中,为工业企业部门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确立了良好的途径,而且在政府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科技旅游促使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直接融合良性互动,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农村和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旅游可以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是改良农村面貌的重要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农业科技旅游的开展,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交流与推广供给了无限的机会,这就意味着农业科技旅游的发展,将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这是传统的观光旅游所望尘莫及的。
第二,科技旅游对旅游产业结构的拓展与优化
科技旅游既是对传统旅游形式优点的借鉴和继承,也是对传统旅游产业不足的弥补和完善,这就为旅游产业拓展了崭新的形式和内容。与此同时科技旅游对现有旅游资源科学文化价值和积淀的深刻发掘和努力刻画,使之能够发挥资源的深度效应,提高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从而为旅游产业创造高附加值,增添蓬勃活力。科技旅游是对现有资源的合理整合,使之表现形式更加新颖,内涵更加丰富,本质更加科学,从而避免了旅游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范文4
1.以概念为线,厘清概念间关系。如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大众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教师可以把这些概念串联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厘清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先进文化是指能够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崇尚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和谐的思想理念,是人类精神进步的产物,亦即先进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文化就是先进文化。但是和谐文化只是先进文化中的一个特性、一项内容、一种类型。因此,要建设先进文化,就必须建设和谐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大众文化指的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大众文化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范畴,是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本内容是一致的,只是侧重点不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文明则是相对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指导地位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
2.以逻辑为线,深层次分析教材。《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的单元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顺序,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串成线,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比如“为什么”,即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而实现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以主体为线,多角度把握教材。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可以按照国家、文化单位、个人的线索,把不同行为主体的相关知识进行串联、理解和把握。例如,《文化生活》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中的“怎样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这一问题,从国家角度看,国家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从文化单位角度看,文化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产先进的、健康有益的、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从个人角度看,个人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健康有益的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范文5
一、新时期农民工素质存在的现状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下,国加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在新时期新阶段下三农问题尤为重要。近些年来,虽然农民工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某些方面呈下滑趋势
一方面,在某些地区出现了农民工团结意识极差的现象,个人主义苗头上升,拥护集体主义的观念淡薄,参加一些公益事业的的态度消极。另一方面,有的农民工缺乏公共道德素质,在公共场合不遵守公共秩序,缺乏组织纪律性。
(二)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呈现不平衡的发展趋势
首先,因为地区差异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导致了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呈现高、中、低的不平衡发展趋势。东部和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较发达。而且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的地区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越高,而经济发展速度慢的地区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就低。其次,我国的产业结构对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三)农民工的生活卫生健康素质普遍低
一是在当今社会农民工所取得的工资报酬还比较低,这就影响了农民工的医疗卫生水平,卫生水平越差,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素质就越得不到良好的改善。从而农民工参加的业余爱好的活动减少,这就说明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欠佳。二是现如今还存在着大量农民工所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方面的工作,身体健康状况较差,且发病率高,寿命比从事脑力劳动者的要低。
二、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提高农民工素质的重要意义
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抓好农业、农村、农民的一系列系统工程。加快速度培养新时期新阶段的新型农民工,充分调动农民工队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农民工素质对农民工自身发展的长远意义
首先,切实落实好农民工的素质培养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以帮助在外务工人员摈弃不良嗜好。帮助他们转变小农思想意识,培养乐于奉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高贵品德。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以及将坚定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其次,有利于预防农民工心理疾病的产生。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普遍不如城市居民。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便于使他们养成一种意识――无论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劳动就是最光荣的。防止因乡村差异而对农民工带来心灵上的不满。对农民工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有着长远意义。
(二)提高农民工素质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深刻意义
首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积极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在三民问题,而如今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大多数都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挣钱养家糊口。为农民工自主创业打下必要的物质基础。其次,有利于保障城市的稳定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队伍。有农民工作为建设现代城市的坚强后盾,有利于加强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再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全民协调社会各方利益,保障农民工权利,立足于基层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全民推进社会良性发展,共创和谐局面。
三、在加强新农村建设形势下,提高农民工素质的主要途径
(一)做好组织与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党和政府致力于组织和宣传工作,为了转变农民工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可以采取灌输的方法。为农民工开展陶冶身心的社会活动,组织农民工自发向上地参与到实践中来,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去除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坚持实行灌输原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所彰显出来的优良精神,宣扬劳动模范的良好道德精神。建立农民工奖惩制度,发挥劳动者示范效应,积极影响他人工作的精神状态。提高农民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最重要的是大力弘扬主旋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自觉成分的作用,开创农民工思想道德素质的新局面。
(二)普遍提高农民工的教育水平,积极发展生产
从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高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长期关注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调整农民工的就业范围,教育问题放在尤为突出的地位。众所周知,绝大部分农民工都没有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甚至在当今社会还有不少文盲。为了避免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上当受骗的现象,这就要求在农村一定要抓好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已经投身工作的农民工更要积极参加学习实践,掌握必要的法律常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使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成为知识型的农民,杜绝文盲的产生。
(三)努力加强农民工的理想信念,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理想信念支撑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生活会更有追求。但是每个人的理想不要规划得毫无意义,长远得令人无法达到的目标只会令自己失望。巴金曾说过这样的话:“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培养新一代坚定自己理想信念的农民工迫在眉睫。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新一代农民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鼓舞农民工斗志。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结束语:综上所述,农民工其实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底层。这就要求国家与社会对农民工投入更大的关注,切实满足农民工的需求。对于农民工的素质培养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各个方面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范文6
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所谓精神文化,是指大学师生在长期的读书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目标追求。一所大学如果没有精神文化,就无法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谐校园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培育大学精神文化,应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贯穿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忠于真理的求实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勇于批判的怀疑精神等;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态度和认识,表现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其核心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精神文化,应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而应统筹兼顾。
制度文化是联结大学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的纽带,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事情,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和规则,促使各部门形成合力。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为维持正常运转和教学生活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具有鲜明的规范性和组织性,对大学师生的思维方式及日常行为具有引领和约束作用。培育大学制度文化,应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对大学的认知和感受来参与制度设计。应着眼于促进教学系统、科研系统、行政系统、后勤系统的互动互补,着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为大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营造良好氛围。
行为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在师生身上的反映,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外在表现。大学行为文化主要通过校风体现出来。校风包括学风、教风、工作作风、思想作风等,是大学师生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集体风尚。培育大学行为文化,应坚持育人为本,引导学生不仅努力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大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教师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教学态度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