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市场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业市场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业市场分析

建筑业市场分析范文1

关键字:民用建筑;施工常见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尤其是与人民日常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工业和民用建筑的高质量可以提高建筑的寿命,保证人们起居的方便、安全,对社会和个人都有重要意义。房屋建筑质量管理对于建筑质量的确保和安全性能的提高有重要的监督和制约作用,通过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以及完工之后的验收和维护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推动房屋建筑质量的提高。

一、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管理重要性

建筑行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施工管理都是很重要的,建筑的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抓住质量这个环节,工程施工就能顺利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无论是施工者,还是监理人都应以规范为标准,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做好施工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带来不良后果,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正常进行,因此,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

二、施工物料方面常见问题

1、模板使用

在建筑施工通常会使用钢模和木模两种模板,其中钢模质量比较好,木模常常由于周转次数较多,会产生拼装不严、支顶不牢、变形过大等状况的出现。因此,在施工前要逐层复查轴线位置、标高、梁、板、柱断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同时还要对模板的拼制缝隙是否严密,封堵措施是否得当,支顶是否牢靠,支撑底部受力是否均匀等问题进行检查,尤其要避免变形后未经修理模板的使用。

2、钢筋的选用

在建筑工程中,尤其是民用建筑中会存在使用再生钢材的现象,这种再生钢筋抗压强度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这就使得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以及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另外,钢筋制作加工存在不规范的状况。如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焊接长度不够、焊缝不饱满、梁板钢筋搭接位置不当以及柱纵筋搭接位置未按规定错开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建筑的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加强进场钢筋质量的检测,不使用不合格的钢筋。钢筋绑扎后要及时进行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焊接点等方面的查验,按照图纸进行校核,做好钢筋隐蔽记录。

3、混凝土的浇筑振捣

工民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均匀运输,浇筑振实成型,养护等整个施工环节中,浇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由于没有振实所产生的外观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易引起重视,但由于振捣不良,所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人们容易忽视。而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同样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所以,混凝土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足够重视,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三、基础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开挖基坑、槽以及降水等因素对相邻建筑物的危害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对于基坑的开挖,需要经常进行降水来避免较大的地面沉降的产生。由于土层的不均匀性以及降水后地下水位的漏斗曲线,会使建筑四周土层的自重应力变化不一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的状况出现,从而导致周围建筑物基础下沉,造成房屋开裂。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降水速度减缓,从而减少土粒带出。通过加长井点,可以减缓降水速度,而根据土的粒径改换滤网,加大砂滤层厚度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在抽水过程中带出土粒。

2、充分考虑地表水对人工挖孔桩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人工挖孔桩时,往往会忽视地表水对孔桩的影响,不对孔内护壁进行制作或者将其护壁做得很薄,这就容易造成孔内塌方状况的出现,从而产生安全事故。因此,在工业及民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地表水的排放工作,以此来防止地表水以及施工和生活用水的渗漏。

四、建筑技术存在的问题

1、圈梁上、下口的水平裂缝

圈梁上、下口的水平裂缝一般是温差裂缝,在顶层尤为突出,中间层一般出现在两端山墙处。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圈梁下口的水平裂缝的出现,在进行砖砌体时,最好一次性到位。对于不能一次性到位的墙体,在圈梁下口500mm以内处应采取翻砌的方法,一般翻砌2~3层砖即可。

2、门窗洞口的“八字”裂缝

门窗洞口的“八字”裂缝一种是由温差引起的斜裂缝,另一种是由于地基沉降不均而引起的沉降裂缝。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增加过梁搭接长度,如该层有圈梁,最好圈梁过梁一道做,以此来避免“倒八字”裂缝形成。而将该处的“7”字转角墙一同上砌,切莫分段砌筑,能够有效避免“顺八字”裂缝的出现。

3、结构吊装板与板之间的板裂缝

结构吊装板与板之间的板裂缝问题相当普遍,形成这种裂缝主要是由于板与板之间的间距过小,粉刷时砂浆不密实造成的。因此,面对板与板之间的裂缝问题,要调好盖板时板与板之间的间距,嵌缝时将钢筋做成“L”形状,以此来防止嵌缝时出现漏浆状况。同时,要在灌板缝处分二次进行细石混凝土的浇灌。

五、施工安全问题

近年来,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建筑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施工企业为了保障盈利往往会减少建筑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培训、安全技术资料以及安全意外保险等方面没有得到落实或投入不足,就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这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2、安全技术水平不高

虽然我国的建设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科技相对比较落后。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使得施工难度加大,因此施工的危险性也相对增多,这就对安全技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3、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造成的安全隐患

在一些工业与民用建设项目中,存在着未办理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相关手续就擅自开工建设的现象,这就对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进行了规避。另外,由于不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抢工赶工等现象,使得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加大,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4、建筑工程施工存在各方主体安全责任不明确的现象

工业及民用建筑的工程建设需要到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采购供应单位以及设备租赁单位等部门的相互配合。但是由于部门的安全责任不明确或者存在知道安全责任而没有得到切实履行的现象,这就使得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缺乏监管,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总之,对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是提高我国建筑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施工问题的把握,通过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监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这些问题不断进行解决,以此来保证建筑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实现建筑质量的有效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建筑企业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一旦施工计划和实际之间发生偏差,要及时纠正,以控制施工质量。施工管理是实现质量和效益的保证,并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成败,因此,只有加强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常见问题的研究及处理,使得民用建筑更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也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这样也给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温学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6):52-53.

建筑业市场分析范文2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常见问题;措施

引 言:房屋建筑工程,尤其是与人民日常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工业和民用建筑的高质量可以提高建筑的寿命,保证人们起居的方便、安全,对社会和个人都有重要意义。房屋建筑质量管理对于建筑质量的确保和安全性能的提高有重要的监督和制约作用,通过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以及完工之后的验收和维护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推动房屋建筑质量的提高。

1 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管理重要性

建筑行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施工管理都是很重要的,建筑的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抓住质量这个环节,工程施工就能顺利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无论是施工者,还是监理人都应以规范为标准,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做好施工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带来不良后果,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正常进行,因此,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

2 施工物料方面常见问题

2.1 模板使用

在建筑施工通常会使用钢模和木模两种模板,其中钢模质量比较好,木模常常由于周转次数较多,会产生拼装不严、支顶不牢、变形过大等状况的出现。因此,在施工前要逐层复查轴线位置、标高、梁、板、柱断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同时还要对模板的拼制缝隙是否严密,封堵措施是否得当,支顶是否牢靠,支撑底部受力是否均匀等问题进行检查,尤其要避免变形后未经修理模板的使用。

2.2 钢筋的选用

在建筑工程中,尤其是民用建筑中会存在使用再生钢材的现象,这种再生钢筋抗压强度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这就使得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以及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另外,钢筋制作加工存在不规范的状况。如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焊接长度不够、焊缝不饱满、梁板钢筋搭接位置不当以及柱纵筋搭接位置未按规定错开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建筑的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加强进场钢筋质量的检测,不使用不合格的钢筋。钢筋绑扎后要及时进行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焊接点等方面的查验,按照图纸进行校核,做好钢筋隐蔽记录。

2.3 混凝土的浇筑振捣

工民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均匀运输,浇筑振实成型,养护等整个施工环节中,浇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由于没有振实所产生的外观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易引起重视,但由于振捣不良,所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人们容易忽视。而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同样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所以,混凝土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足够重视,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3 基础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3.1 开挖基坑、槽以及降水等因素对相邻建筑物的危害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对于基坑的开挖,需要经常进行降水来避免较大的地面沉降的产生。由于土层的不均匀性以及降水后地下水位的漏斗曲线,会使建筑四周土层的自重应力变化不一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的状况出现,从而导致周围建筑物基础下沉,造成房屋开裂。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降水速度减缓,从而减少土粒带出。通过加长井点,可以减缓降水速度,而根据土的粒径改换滤网,加大砂滤层厚度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在抽水过程中带出土粒。

3.2 充分考虑地表水对人工挖孔桩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人工挖孔桩时,往往会忽视地表水对孔桩的影响,不对孔内护壁进行制作或者将其护壁做得很薄,这就容易造成孔内塌方状况的出现,从而产生安全事故。因此,在工业及民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地表水的排放工作,以此来防止地表水以及施工和生活用水的渗漏。

4 建筑技术存在的问题

4.1 圈梁上、下口的水平裂缝

圈梁上、下口的水平裂缝一般是温差裂缝,在顶层尤为突出,中间层一般出现在两端山墙处。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圈梁下口的水平裂缝的出现,在进行砖砌体时,最好一次性到位。对于不能一次性到位的墙体,在圈梁下口500mm以内处应采取翻砌的方法,一般翻砌2~3层砖即可。

4.2 门窗洞口的“八字”裂缝

门窗洞口的“八字”裂缝一种是由温差引起的斜裂缝,另一种是由于地基沉降不均而引起的沉降裂缝。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增加过梁搭接长度,如该层有圈梁,最好圈梁过梁一道做,以此来避免“倒八字”裂缝形成。而将该处的“7”字转角墙一同上砌,切莫分段砌筑,能够有效避免“顺八字”裂缝的出现。

4.3 结构吊装板与板之间的板裂缝

结构吊装板与板之间的板裂缝问题相当普遍,形成这种裂缝主要是由于板与板之间的间距过小,粉刷时砂浆不密实造成的。因此,面对板与板之间的裂缝问题,要调好盖板时板与板之间的间距,嵌缝时将钢筋做成“L”形状,以此来防止嵌缝时出现漏浆状况。同时,要在灌板缝处分二次进行细石混凝土的浇灌。

5 施工安全问题

近年来,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5.1 建筑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施工企业为了保障盈利往往会减少建筑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培训、安全技术资料以及安全意外保险等方面没有得到落实或投入不足,就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这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5.2 安全技术水平不高

虽然我国的建设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科技相对比较落后。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使得施工难度加大,因此施工的危险性也相对增多,这就对安全技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5.3 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造成的安全隐患

在一些工业与民用建设项目中,存在着未办理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相关手续就擅自开工建设的现象,这就对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进行了规避。另外,由于不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抢工赶工等现象,使得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加大,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5.4 建筑工程施工存在各方主体安全责任不明确的现象

工业及民用建筑的工程建设需要到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采购供应单位以及设备租赁单位等部门的相互配合。但是由于部门的安全责任不明确或者存在知道安全责任而没有得到切实履行的现象,这就使得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缺乏监管,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6 结束语

总之,对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是提高我国建筑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施工问题的把握,通过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监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这些问题不断进行解决,以此来保证建筑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实现建筑质量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清泉.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23(12).

建筑业市场分析范文3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分析;建议

1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1.1施工组织设计不利

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保证,没有施工组织设计,或者粗制滥造甚至是“假的”施工组织方案,实践证明是导致现场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而优秀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严格按照原则编制出来的。

(1)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必然严格遵循设计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施工现场条件及法规的要求,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2)施工组织编制出来之后的重点审核内容。监理人员和项目经理以及其对应的相关机构,还要按照主要控制项去审核,才能检验出合格的方案。审查和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审查应着重从"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控制四个方面进行。

(3)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的工作程序。①承包单位必须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自审工作,并填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报送项目监理机构。②总监理工程师应在约定时间内,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后,由总监理工程师审定批准。需要承包单位修改时,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书面的意见,退回承包单位修改后再报审。③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监理机构报送建设单位。④承包单位应按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施工。如需对其内容做较大变更,应在实施前将变更内容书面报送项目监理机构重新审定。

认真按照计定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把握好重点控制项目,严格履行各级审批程序,一个好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就会出台,从而,在源头上切断现场管理没有好的指导员则可依的第一诱因。

1.2质量通病问题

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面广量大,因此对工程质量危害较大,由于普遍存在所以不容易引起广泛重视。

(1)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种类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种类很多,涉及到各个分部、项,仅建设部2004年列出的重点消除住宅质量通病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钢筋混凝土工程、砌砖工程、屋面、厕浴间、外墙消除渗漏、楼地面工程、面砖、内外墙面抹灰及顶棚抹灰、门窗安装及电气安装。

这些质量通病历年来在建筑施工企业经常出现,甚至在一些老牌大型企业也不例外,很多通病看似简单,却隐藏着不小的质量隐患,有些使用过程中也不易消除,给居民和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比如给排水管道方面的通病,很容易造成日后使用下水管道堵塞,污水外溢等使用缺陷。

(2)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

要冶理质量通病,必须分析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这方面很多施工企业和工程技术人员做过分析,技术是相通的,大家的分析也大同小异,基本可以用以下四个方面来涵盖,设计院的先天设计、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施工所采用的工艺,竣工后的使用维护等几方面,这些因素单独或相互交织引起质量通病。

2优化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建议

2.1施工现场管理的方法

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即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①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整个建筑施工全局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主要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等进行编制,优秀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用较低投入来换取最合理的效果。

②认真执行岗位责任,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现在实际情况是多数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项目经理的约束机制没有落实,项目经理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只有认真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实行岗位责任制,才能真正意义上使经济效益和项目部相关人员以及项目经理牢牢挂钩,从而带动相关人员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使企业达到双赢的目的。

③加强建筑材料管理对于节约成本非常重要。建筑材料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定额测算材料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因为比例特大,必须几啊洽购建筑材料管理,以节约成本。

④加强对施工资料进行管理非常重要。施工资料是整个工程技术指导以及管理的书面材料,未来工程竣工检查、存档等都必不可少,资料非常庞大,每一分部工程,甚至每一道工序都有相关的资料对应,现在施工现场项目部也都实行了微机化资料管理,配备电脑,配备专门的内业,做资料管理。

⑤加强对施工安全进行管理非常重要。施工现场安全方面主要包括防火、防电击、防坠落、防意外伤害事故等,安全知识必须不断讲,天天讲,尤其是对刚入场的新来工人,他们多数是农民工,这方面知识比较薄弱,更应加强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2.2通过管理杜绝质量通病

质量通病容易反复出现,出现之后如何处理,建设部曾经制定过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施工规范,有些专家也结合规范要求融合了自己的一些实际经验,不论何种措施,还是以规范为纲的最理想,下面就援引以建设部的主要处理措施,并结合一些其他专家的意见,提出一些质量通病处理办法。治理质量通病通常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①严格控制进场材料质量。按照国家关于材料监管的有关规定,对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和复验,由监理工程师现场提取材料样品,到有资质的检验机构送检,以免材料厂家送检时,抽梁换柱,从中作弊,杜绝不合格材料的入场。

②通过科研手段,改善材料性能。科研力量保证我们享用最新的成果,同样,通过科研手段,可以提高材料的功能和性能,使材料物理性能和使用寿命得到提高;通过科研产手段,将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入到施工技术和工艺中,科研手段、科学方法将会成为克服质量通病的一剂良丹妙药。

③加强设计质量的管理。建筑在图纸设计阶段,也就是在设计师的手中阶段也非常重要,工程设计特别是建筑和结构构造设计是预防工程质量通病的基础。有很多质量通病都和设计有关,究其原因和建筑设计师的水平责任心、经验都有关。

④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操作。建筑产品通过施工得以完成,质量好坏也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质量通病之所以产生也是在这个阶段,为了防冶质量通病,在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规范要求来操作,重点工序重点控制。

2.3提高现场人员监管以及操作能力

从我国建筑工程建设情况来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能力,直接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这两方面关系到整个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和效果。项目经理的素质,组织协调能力,项目部成员的整体素质事关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的好坏。质量控制必须着眼于各个要素,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应从抓工程要素入手,通过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整个工程质量达到目标要求,即达到合同质量要求,满足图纸设计和国家规范要求。

施工现场中的人员划分为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项目中的劳动力,据各自的责任目标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每个个体的素质,最终提高整个项目组织的素质。

①施工现场各级管理人员要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现场管理人员主要指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技术员、施工员、以及班组长,还有就是选定的监理团队各个工程师,管理人员除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应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这有利于使项目参加者对项目的总目标达成共识,有利于各种人各方面相互理解,相互了解,以建立和保持好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利于减少磨擦,减少对抗,化解矛盾,有利于组织目标趋于一致,管理者的协调能力不仅在其他企业重要,在建筑施工企业同样重要。

②明确从施工企业到项目部整个项目组织的目标。将进度目标、工期目标、经济目标逐个进行目标分解,建立层次化的目标责任体系,使每个人明确各自在项目目标系统中担任的角色,这是工程质量责任体系建立的基础。

③普及与加强法制教育。不仅仅民法和刑法是关系每个现场人员自身利益的法律,建筑法、建筑规范等等同样是法律和法规,法制观念淡薄,怎么干都行,就会留下无穷的质量隐患。

④对施工作业工人进行施工技术培训。有组织地、不间断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施工工艺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理解技术交底的能力,提高他们初步认识图纸的能力。做到技术工人持证上岗。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施工现场全员素质。

⑤以班组为重点,提高和带动整个企业现场管理组织。施工企业可分解成若干施工队伍,施工队伍又可进一步分解成班组,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证。班组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明确每个现场管理班组的成员的职责、权限和个人业绩考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标准考量个人业绩,提倡员工采取主动行动弥补业绩中的不足,形成合适的团队机制,抓好班组建设,也是抓住了现场人员管理的重点,班组建设好了,操作水平高了,现场质量就有了保证,整个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也就自然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建筑业市场分析范文4

一、我国建筑企业开展工程咨询的市场分析

对工程咨询业进行市场分析是我们开展工程咨询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下面从需求市场和供给市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我国建筑企业开展工程咨询的需求市场分析。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工程咨询的需求总量相对于建筑业发达国家而言是比较小的。我国的建筑企业基本上不从事工程咨询业务,主要由工程咨询单位来做。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1850家甲、乙级工程咨询单位总收入达到223.8亿元,处于一种稳步提高的态势,但整个行业的产业增加值仍然很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初步分析有以下几个:一是工程咨询行业是朝阳产业,但我国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初期;二是我国工程咨询的收费比较低;三是由于客户对工程咨询的实质意义和带来的乘数效应仍未认识到;四是与我国工程咨询行业的历史因素有关,我国的工程咨询企业基本上都由国家计委智囊机构转轨改制而来,有的甚至尚未与政府部门脱钩,带有官商色彩,市场开拓的动力严重不足。

尽管我国国内工程咨询服务市场现实的需求还比较小,但潜在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这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通过与发达国家的横向对比分析,有的国家工程咨询产业的增加值已占国内GDP的千分之一,而我国只有万分之一,显然这个上升的空间是非常巨大的;

(2)另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2002年公布2001年度世界200强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承包商的国际收入统计,我国已有11家企业进入200强,已占入列企业数的5.5%,但这11家企业国外营业总收入为1.56亿美元,仅占200强国际总收入176.5亿美元的1%还不足,只及排名第30位的法国一家公司的营业额。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工程咨询企业所占份额虽不大,但其上升空间是非常大的;

(3)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长,以及对工程咨询业认识的提高,都将增加工程咨询市场的需求;

(4)按照国家经贸委2002年的《工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咨询机构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中对咨询的业务范围的规定看,其中有关工程的部分,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我国建筑业开展工程咨询供给市场分析。我国的投资咨询机构大体上由以下几类组成:

(1)原国家部委直属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勘察设计研究单位,通过延伸业务转型而来;

(2)原各省市厅局直属的勘察设计研究单位,通过转型而来;

(3)为适应经济改革开放形势需要,依托国家综合计划部门或金融机构而成立的综合性投资咨询单位;

(4)根据前述同样的需要,依托省市综合计划部门或金融机构而成立的综合性投资咨询单位;

(5)来自社会其它部门,以合作、合资、集体等形式组建的咨询单位。

目前,我国投资咨询单位(也称工程咨询单位)已有4000余家,从业人员达30万人,其中大企业仅2%左右,从业人员占20%左右。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不到整个建筑业从业人员的1%.这个低比例的供给很明显不能满足整个建筑业未来工程咨询服务的需求。工程咨询服务市场在不久的未来将有很大一块市场空白,而外国的工程咨询单位将会是这个市场的争夺者。

外国的工程咨询单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进入我国,特别是一些靠国际金融机构或外国政府贷款资助的建设项目,工程咨询服务基本上由国外的咨询公司主导。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规模引进和利用外资,外国工程咨询公司占据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大。两年前,美国路易期。伯杰公司及荷兰鹿特丹海事公司就参与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项目的决策咨询工作。所以,就工程咨询的政府采购而言,事实上已经部分对外开放。

转贴于

与其他行业比较,我国工程咨询服务市场的开放比较早,还是主动的、积极的,开放的进程也是连续的,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我国加入WTO,外资工程咨询服务的进入,受到国内工程咨询市场规模及市场发育程度、投资环境、行业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速度不会太快,短时间内所占领域毕竟也有限。如果建筑企业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开展工程服务,进行事业新组合,将是这块市场的强有力的争夺者,并且会大有作为。

二、我国建筑企业开展工程咨询的功能定位分析

在工程咨询的市场争夺中,建筑企业应该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定位于以从事能给自己的主业带来乘数效应的工程咨询为主。所谓乘数效应的工程咨询,是指那些会引起建筑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张,建筑业附加值大大提高的工程咨询业务。

具体地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并拓宽业务。

1.横向不断拓宽服务领域。长期以来,开展工程咨询服务的项目很少,主要集中在国家计委审批的项目,同时,我国开展工程咨询服务的公司业务领域也非常狭窄。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工程咨询的业务范围必须拓宽。一是在服务好国家发改委新建项目的同时,还要服务好技改项目、科技项目及财政投资项目。二是要转变工程咨询的服务观念,将服务政府为主向服务市场为主转变。工程咨询服务要多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扩大工程服务覆盖面。三是积极服务于政府投资的社会公益性项目。公益性项目建设是政府投资、造福于民的事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政府投资将主要用于公益事业,这一块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2.纵向前后拓展,向全过程服务延伸。目前工程咨询主要为建设项目提供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或评估服务,服务范围过窄,今后建筑企业可凭借在工程咨询方面的智力优势,延伸工程咨询的业务链,实施从项目规划和策划——项目建议——项目融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审查——工程造价咨询——招投标——工程监理——项目后期评估等全过程服务。

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咨询业务以后,应该继续跟进,争取获得其后的施工业务,那才是关键所在。

三、我国建筑企业开展工程咨询的能力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工程咨询的能力是与其成长的过程和在成长过程中从事的业务紧密相关的。也就是在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了建筑企业开展工程咨询的先天能力。建国以来,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以建设单位自营方式为主。这一阶段,设计、施工力量十分薄弱和分散。所谓自营方式,就是建设单位自己组织设计人员、施工人员,自己招募工人、购置施工机械、采购材料,自己组织工程项目建设。

第二阶段,从1953年至1965年,学习苏联模式,实行以建设单位为主的甲、乙、丙三方制,甲方(建设单位)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组建,乙方(设计单位)和丙方(施工单位)分别由各自的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建设单位自行负责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具体管理。设计、制造、施工任务分别由各自的政府主管部门下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许多技术经济问题,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协调和负责解决。

第三阶段,从1965年至1984年,大都以工程指挥部方式为主。许多大、中型项目的建设,采用工程指挥部的方式,把管理建设职能与管理生产的职能分开,工程指挥部负责建设期间设计、采购、施工的管理。项目建成后,移交给生产管理机构运营,工程指挥部即完成历史使命。我国有很大一批项目是在以上几种管理模式下建成的。直到现在,工程指挥部模式仍有比较深远的影响。

第四阶段,是学习国际通行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阶段。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及相应的工程服务业务分别由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等单位来承担。虽然建筑企业只进行单一的施工服务,但是建筑企业开展工程咨询的能力并没有丧失。

总之,从建筑施工企业的产生、成长的过程和从事的业务以及经验的积累来看,其开展工程咨询的能力是先天形成的,并且得天独厚。

四、我国建筑企业开展工程咨询的“进入”分析

1.没有技术上的缺陷和人才上的不足。建筑企业开展工程咨询的能力是先天形成的,不存在技术上的缺陷和人才上的不足。也就是说,即使工程咨询有进入上的技术壁垒,对建筑企业来说也是不存在的。

2.没有资金上的壁垒。在建筑业产业内开展工程咨询业务,一般并不需要任何新的有形资源的投入。这与建筑企业没有多少流动资金和融资能力薄弱的缺陷不存在冲突。

建筑业市场分析范文5

关键词:建筑管理 发展趋势 整体规划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建筑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建筑行业也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使得世界各国对中国更是另眼相看。我国在建筑领域的技术,尤其是在建筑管理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之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建筑管理的体制上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1、建筑管理工作的现状的分析

我国的建筑管理体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尤其在我国正式加入WTO以后,建筑行业取得了较为空前的发展,其中比较显著的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运用的两个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无论是在建设方式上还是投资上,也开始逐步的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整体发展趋势。建筑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建设管理的不断信息化和建筑的体系化上面,这不仅有效的降低了工程的成本,更是在工作效率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即便是如此,我国在现今还存在着很极为落后的体制,限制了建筑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因此,为了让建筑业得到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得对建筑管理工作进行一个创新式的改革。

2、管理水平的发展趋势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持续性发展,现代工程建设在规模、结构、所面临的技术和环境等众多方面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使得建筑管理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建筑管理所涉及的范围也正在逐渐的扩大中,建设项目的管理不仅包括了施工阶段的管理,而且还涉及到投标、施工、可行性研究、设计,还有融资、运营等全过程、多面的经营管理模式。除了这些之外,有相当一部分新的建筑管理方法也被运用到实践的工程之中。如管理总承包模式、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伙伴模式等等。

我国目前的情况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建筑市场的透明度原则和竞争性原则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而且某些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相对比较薄弱,自身发展的战略意识弱,市场分析能力不充足。与此同时,国内建筑企业的整体水平偏低,市场混乱,其加入市场的条件也不高。尤其是一些农民建筑队伍的加入,使得行业的整体水平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建筑企业必须要运用有效的管理模式,从而在企业的内部建立起一个切实可行的组织管理模式和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这是用来确保在市场竞争中不至于造成一败涂地的局面。在工程项目的层次上,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其国际市场,并充分的运用符合自身情况的新式管理方法。

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实质上就是社会分工的一个细化,建筑行业的分工当然也不会例外。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筑管理指挥部是作为建筑管理的主流。但进入到80年代以后,包工头便开始出现,也就使得建筑管理环节与建筑施工环节之间相互分离。再者就是进入到九十年代候,建筑咨询公司、监理公司大材料供应商、专业分包公司等开始出现了在人们的视野中。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得利于两方面的改变,一是提高了科技化水平,从手工操作工序向机械化操作工序转化,再到如今的信息化、电子化操作工序,使施工效率和建筑工艺不断提高。二是建立了标准化的流程,在长时间的施工作业中,施工管理者一直讨论怎样安排设备安装、地板铺装、干作业、湿作业等多道工序,慢慢的总结出一套建筑行业的“统筹方法”。使作业面的划分、流程之间的交接转趋于合理化,使生产作业的时间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使建筑行业的整体效能从根本上得到了提高。

3、建立完善建筑指导的使用年限

当前,在建筑的使用年限方面,其主体结构上有关使用年限方面的规定符合国家的规定,在更为广泛的内外装修、水电暖系统等各个方面,始终都缺少国家统一的一个规定。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建材种类居多,并且各种建材的有效使用年限也不同。这个问题,使新建成不就的建筑都需要拆改和维修。造成了大量维修成本浪费的居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建筑使用者的负担有增无减。建立建筑的使用年限制度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当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与质量相关的问题时,便于分清权责利、查清其缘由,很好的起到了事前约束的积极作用;使得出现问题候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4、人员体系的发展趋势

在加强建筑管理专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方面,现在已经越发的刻不容缓。现如今,我国相当缺乏高水平的项目管理人才。目前,虽然国内有很多的培训机构以及大学,而且也都在努力的培养建筑管理的高水平人才,可是无论在质量和数量上始终都无法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所以说,我国就很难与其它国家高水平的项目管理人员进行良性竞争。所以要让建筑管理学科加快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管理型的人才,再者就是要加大相应学科的投资力度。

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从改革开放时期的正式工人,发展到之前的农民工个体,再到当今的劳务分包公司,他们与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工作人员从独立个体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群体的组织,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民工的关注度,相继出台了关于保护农民工的政策法规。可是如何使农民工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点,就在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说,务必要加强农民工的集体培训,要建立、完善建筑业工作人员的培训体系。在经过培训之后,由政府向工作人员统一发放劳工证,农民工一定要凭证上岗。这样一来,就会给我们带来两个方面的效益。一方面,从整个建筑行业来讲,整体劳务人员的劳动技能、人文素质的提高将会有利于建筑业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工作人员来说,经过培训之后就会增强其法律的安全意识,使工人素质有一个整体的提高。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样做也是响应了国家减小贫富差距的号召,不仅能够为建筑工人提供一定的社会地位,也符合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

5、注重建筑的整体规划

在建筑施工之前必须要做好一个整体的规划。从当今中国的城市建筑来看,虽然国家多次提出要加强整体规划和长远规划,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依旧是“规划规划,纸上画画,橡皮擦擦,墙上挂挂。最终能否实现,全凭领导的一句话”。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规划,每个城市的发展当然也是不会例外,不能缺少一个长远的规划。假如一个城市不具备百年发展的一个整体的规划,可以完全的认为是该市领导班子的不合格所造成的。所以就务必要强调抓好整体的规划,只有将全局规划好了,一些事情也自然就理顺了。充分的考虑其建筑的大体规划,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的两个方面来分别进行阐述。

(1) 对已有先进建筑技术的引进以及对区域未来发展的引入需要强调的是,大体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现有的先进建筑技术的引入,如美术工艺、节能工艺、建筑工艺等方面的引入,假如我们能做到巧妙的引进,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物的整体效果。对某一区域将来的发展形势的判断,有可能会制造出一个新的经济商圈。再如北京、南京、西安等城市尽管都是古都,可是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特色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整体的规划的方面,设计者要时刻遵循的首要宗旨,就是要保持城市原有的文化特色。

(2) 建筑整体功能的配合,当前各大城市均可以说是“高楼林立”,但总是有住宅居民来埋怨,附近没有小学、没有超市、没有医院、更特别的是没有菜市场,这就体现出规划之处的整体配套是否完善的问题。假如我们考虑得周全,就可以带动一个良性生活经济体系的建立;假如没有考虑周全,就会使得全方位的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总之,本文对我国建筑管理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我们主要对专业分工、整体规划、建筑指导使用年限、劳务培训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讨论和说明。希望能对未来建筑管理的发展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建筑业市场分析范文6

关键词: 国有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process of China's economic openness and marketiz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main several super large state-owne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onopoly market also not exception, poured into a large number of local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rivate enterprises, a slice of hope in the national large-scale infrastructure,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competition increasingly incandescent. Market competition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the talent competition, who owns the talents, who can make full use of talents, who are likely to win in market competition. Can say,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work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birth and death of the enterprise, is the motive for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Keywords: state-owne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D0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建筑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从业人数所占的比重也一直高举各行业榜首。在本文中,笔者作为中国中铁旗下的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通过分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对如何搞好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行论述。

正文

一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一)基层组织机构的临时性。建筑产品不同于制造业由机器直接批量生产的产品,建筑产品是单件性产品,每件产品的生产环境和条件各不相同,需要单独设计施工,是在特定场所和时间内进行的资源配置和施工组织。它因产品的开发的而建立,完工而撤销。

(二)人员的流动性。建筑施工企业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进行生产要素配置,它的特点是产品固定而生产流动。建筑产品的生产者不断流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随项目部的组建、撤销而流动;二在不同工序施工期间的人员变动;三、在工程开工、施工、完工收尾期间的人员增减。

(三)人力资源结构的复杂性。在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中,有实践操作能力高但学历低的老工人,也有高学历但缺乏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还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引进的专家型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正是这些不同层次的人才拥有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价值目标构成了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的复杂性。

(四)人员配置的被动性。由于建筑产品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关系到公共利益和安全,建筑业是一个特许经营行业,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管理。国家针对建筑行业的管理制度有市场准入和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工程质量责任制度、从业者个人执业资格认定制度,并对几个关键岗位的设置及任职条件做了硬性规定,施工企业只有无条件遵守。

(五)缺乏合理的淘汰机制。国有施工企业的两个突出问题是冗员过多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施工企业普遍缺乏合理的淘汰机制,导致一方面富余人员较多,劳动生产率较低,人工成本不堪重负。

二某国有施工企业概述

(一)公司概况

该企业是中央某直属大型企业全资控股三级子公司,主要从事铁路、公路、房屋建筑、市政公用设施、桥梁隧道、大型土石方、装饰装修、钢结构、机电安装、电力工程、建筑幕墙、体育场地、建筑智能化、房地产开发、工程检测、多元经营等,实现营业额能力在30亿元/年以上,是集基建建设、房地产开发、多元经营业务于一体的大型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7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362人,占全司干部总数的70.8%,员工总数的46.5%。在现有362名专业技术干部队伍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84人,初级职称266人。一级建造师37人,二级建造师29人,注册安全工程师6人。

(二)公司发展战略

在最近几年,公司迎来了国家出台了4万亿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刺激性措施等利好消息,也遭遇了国八条等日趋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总体上来讲,公司当前处于一个难得的成长机遇期,生产规模、营业收入都急剧增长。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是要发挥资源优势,将建筑施工主业重点向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及大型基础设施兴建而衍生的迁建工程领域拓展,谨慎适度参与商品房领域施工;二是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掌握好房地产开发节奏和投入;三是要拓展施工领域,加快进入和不断扩大在铁路、公路和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份额;四是要进一步加快多元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多元产业,实现多支点立业的发展目标。

三 对策论述

(一)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与之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战略是企业在其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的组合情况下,为使自己保持或取得竞争优势而制定的战略。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它属于专业战略领域,而企业战略则属于总体战略。二者的制定过程应该是同时的,没有人力资源战略的保障,企业的其它一切战略都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