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范文1

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一线人才。这样,实训环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校园内的教学实训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践动手的需要,因为校园内一是实习设备不足,二是实训指导教师欠缺。这时候,校企合作中的校外企业资源利用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使部分专业课和实践课程在企业一线进行,在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把学生分散到多个企业一线,让学生在企业一线工作环境中与企业师傅开展“师傅带徒弟式”的实习教学,这样,既充分利用了企业资源,又可对学生实际工作技能进行最为直接有效的培养。在高职教育实践环节中教学资源不足非常突出,实践实训课中经常是一个干多个看,或者干脆是学生看老师操作。这种教学环境会使学生对实践学习失去兴趣,实践教学收效甚微。而且实践教师数量不足,根本达不到企业里“一对一,手把手,师带徒”的教学效果,直接导致高职高专学生在实习环节达不到预期规划的学习效果,进而使毕业生失去竞争力,产生自卑心理。与此相反,企业恰好拥有大量的就业岗位和能工巧匠师傅,校企合作办学,是现阶段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既拓展了学校的实训条件,扩大了教学资源,又为企业提供了就业市场,使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实现双赢。学生可以通过在企业一线实习、参观访谈、跟师学艺、动手操作、课题跟踪等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践活动,充分了解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文化、运营流程,了解企业配用新员工的意向,直接或间接地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以便毕业时缩短适应期,顺利地被用人单位录用,或者直接被留在他们顶岗实习的岗位上顺利就业,很快融入企业员工团队,增强团队力量;并且可以为企业节省人力工资成本和教育培训成本。平职学院的学生就曾到深圳富士康、平顶山中南汽车贸易公司、平顶山市天鹰创新苑等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直接被企业留用一部分学生,满足了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2校企合作建立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全面转型的关键性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紧迫,我院煤炭主体专业毕业生也面临更严重的冲击。生源匮乏、行业萎缩、就业质量不高,导致高职院校生存日益受到威胁,只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才足以保证高职院校就业渠道的畅通及办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校长期稳定的发展。借助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双赢,达到以下六个对接:第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第二,专业建设与企业需求对接。第三,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对接。第四,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对接。第五,顶岗实习与就业对接。第六,学校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对接。平职学院对于订单班还进行了考核方式的改革,用过程评价考核方式取代传统试卷考核模式,加大职业技能考核分值,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硬性规定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获取1~2个职业资格证书。

3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范文2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与现状分析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职业学校提出总的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对于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定位有这样的表述:“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科学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和技术规格是制订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开发的关键点。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人们对高职教育的地位认识不足,甚至在高职院校内部也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诸多不科学认识:

(一)高职是高等教育中的“次等教育”,是在水平上低于其他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这种观点认为,高职是为进不了“正规”高等教育的考生而准备的教育。其在入学要求、办学条件及教学水平上都被认为是“次等”的。这些思想在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中也有反映,如有的教师认为高职就是不如普通院校,大多是在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升格成立,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差别是自然存在的、不可逾越的,培养人才的质量也与“正规”院校无法相比,从而甘愿落后,不思进取;有些学生进学校后心理负担重,总认为高职教育低人一等,学习劲头不足,毕业后无法与“正规”院校毕业生竞争。

(二)高职只是短年制的专科层次教育。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安排上,往往是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体系和课程的压缩,短年制导致的结果就是既达不到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又形成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学生的理论功底不深、动手能力差。这种观点认为,高职教育只能教给学生一些皮毛,让学生有所提高,顺利就业,不能指望学生能有多大提高。

(三)“实用性”就是市场急需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表面上看,人才的培养与市场实现了对接,实际上这只是顺应了市场的短期需求,其结果必然是专业设置口径过窄,人才培养的功利导向过重,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不强,未来学生发展、创新没有拓展空间,从而出现人才相对过剩局面。

(四)高职只需注重加强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应用动手能力的培养。这种观点认为,高职学生只要动手能力强,用人单位拿来就“能用”,高职教育的AYJ"培养目标就算实现了,培养质量就得以保证了。于是很多高职院校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去考各种各样的证书,参加各种培训班,学生的品质修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却往往被忽视。

二、科学认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一个从业者来说,既有社会层面的素质要求,又有职业层面的素质要求,就业者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立足本职工作,适应社会,持续发展,实现人生价值。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工作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与技术创新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从大职教观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在课程体系的开发及课程教学中科学把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素质教育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对于从业者来说,做人的道理和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比经验、知识、技能更为重要。后者可以在岗位上、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培养,但前者必须从学校教育时抓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因此,要通过思想素质的教育与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具备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使得职业变动和职业技能的更新加快,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出发,既努力让学生掌握各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技术,同时设置专门的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课程体系建设要兼顾多种专业,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做到一专多能;要将教育的侧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独立地获取知识及技能上,使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不断强化。

(三)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现代社会日益需要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合作,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竞争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培养谋求共赢、共同发展的优良品质。

(四)具备基本的创新能力。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的提出,技术应用创新已经成为国家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应是创新的教育,应强调突出个性,重视潜能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往“标准件”的培养模式和“整齐划一”的产品规格已不再适应新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树立“不拘一格育人才”的全新的教育思想,把创新教育作为深入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改变过去“应试教育”的倾向,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的思想,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限。在课程设置中要削枝强干,加强综合性强、适应面广、有较强的迁移价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教育与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科技发展新趋势的反应能力与创造潜能。

(五)高职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高职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技术领域应达到中级以上水平,即能够“拿来就用”。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强调动手能力的做法并不是高职教育的专有特征,本科教育发展也在向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方面转轨。高职教育应更加突出这一特点,且在教学环节中占居的比例应更大。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

(一)坚定不移地加强“三观”教育与人格培养。高职学生具有与本科学生相同的年龄层次及心智特,点,正处在“三

观”的形成时期,但总体来说,高职生群体有自己明显的一些特点需要关注:一是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困难;二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兴趣不浓或学习过程困难的现象;三是许多学生缺乏必要的来自父母的关心与交流,在早期心理成长中存在缺失。正视这些特点,重视对高职学生的教育与疏导,着重培养他们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对挫折、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事关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人格品质,事关培养“合格接班人”,这理应成为社会主义高职教育的头等大事。

(二)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创新是指运用个人的创造能力作用于科学技术、文学创作等领域,从而产生出新的、具有个人和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过程。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以及对新思路、新技术的发明,还表现为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和环境的应变能力。总之,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正如人们认识的那样,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高职教育要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利益,将创新意识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革新教育模式,启迪学生心智,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创新能力。重点是要科学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改变过去课程设置上的单一、狭窄现象,加强课程综合化,要根据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潜在要求,科学地确定各类教育的结构和各类课程的比例,力争做到既重视课程的应用性,又不否定课程的基础性;既重视课程的专业性,又不否定其适应性;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不断增加选修课程。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范文3

一、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严重

受原有思维模式、师资力量等的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专业规划的前瞻性、针对性不强,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依旧追求门类齐全,向综合性院校过渡的趋势十分明显。鉴于开办工科专业所需投入大但效益低,便把精力用于开办文科或管理类专业。而专业一旦设置,调整往往十分困难。这就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企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企业不太需要的又供大于求。导致办学特色不明显,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差。

2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突破学科教育体系

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都是在原有大专院校基础上产生,或是由几所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目前还处于立身和整体创建特色时期,各个高职院校要完成从编制教学计划、制订课程标准、采用教材、到课程教学实施与考核认可等一系列教育行为,而这些必然会导致各个高职院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在这一创新和变革时期,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按照产学结合的发展途径办学,仍旧按照传统的“三段论”安排组织教学,三年教学课时高达3000学时以上;课程设置上,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严重脱节,仍像普通院校那样以学科体系为主线,实践环节仍摆脱不掉验证性的实习内容;“双证书”制度缺乏针对性。只作为教学计划之外的“体外循环”。在班级规模上和教学个性化等方面,工业化大批量“加工”的迹象还相当严重。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率不足30%,多数用人单位反映学生的知识占有率和转化使用率偏低。

3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滞后,考评方式单一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滞后,教师主讲的传统模式未能改变,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远程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尚未充分运用。另外高职院校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手段比较单一,往往都是以一张试卷下定论。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应用型的技术人才,他们除了会考试外,更应懂得实际操作。因此,单一的考评方式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4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问题,表现在:一是专业结构不合理,文科类、经济学科类教师多,理科教师少,特别是机械电子、数控、汽修、茶叶、水产养殖与加工、园艺等专业的教师不足。二是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结构不合理。专职教师多,兼职教师少,且兼职教师中行业人士少,一般是其他高校的教师或是高校的在职研究生。而专职教师普遍存在理论能力强、实践能力低的现象。三是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不合理。近两年我国高职院校大量招聘应届毕业大学生充实教师队伍,使得低职称人数激增,专业技术职称比例失衡。四是性别结构不合理。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男教师少女教师多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文科专业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到毕业生的质量。

5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亟待加强

用人单位除了注重要求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外,更注重是否具备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调试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对于部分毕业生存在的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缺乏责任感、自我为中心以及个人修养缺乏等问题,不少用人单位表示,应归咎于毕业生在校期间“修炼”不够。企业不会承担对毕业生这方面的培训成本,此种情况很多时候会成为毕业生就业路上的绊脚石。人才培养的支持体系不科学、学生个人一技之长的欠缺、整体综合素质的差距以及“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心态,使得“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局面同时出现。

二、高职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对策

目前我国已成为民营经济大国,随着我国新一轮投资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民营经济将进人基础设施、垄断行业、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随着各项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措施的出台,民营企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民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特别是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激增。在这一形势下,高职院校应与民营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改革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1 加强市场调研,分析人才需求特点,增强办学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应加强市场调研,分析人才需求特点,增强办学的针对性,使学科专业结构符合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调整发展的需要,加强为我国工业主导产业发展服务的工程类专业和为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专业。把握经济发展方向,专业设置要具有前瞻性,努力打造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优先设置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对社会需求不大、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高校和专业,要根据情况减少招生数量,相应减少教育经费投入,直至停止招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困难”的矛盾。

2 创新办学机制,深化办学模式改革,走产学结合道路

区别于一般大学所培养的学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社会需要的各种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他们走出校门之时就应具有某种相当的技艺或技能,学生毕业之后即能直接上岗,中间没有也不应该有一个所谓的过渡期或适应期。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办学的开放性,强调办学体制的灵活性,强调社会参与培养人才。教学计划应由院系和企业共同制订,削枝强干,突出重点,改革课程设置,确定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应知、应会”要求。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注重个体关键能力的培养,将一些可有可无的课程删掉,使学生学好专业课,同时增设职业道德教育

等课程。在专业教学中,不再单纯地强调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及实用性,着眼于培养岗位工作能力,要以岗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展开,或者说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来展开,岗位或职业技术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与能力,就上什么课、进行什么技能训练,将技能强化训练放在极重要的地位,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与训练结合,常常是边教边干、边干边学,培养出动手能力强、技术水准高的高素质人才,鼓励学生取得社会或行业公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出技艺型的、操作型的、具有大学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

3 引进先进理念,深化教学改革

引进国外高职教育理念,除传统的课堂学习外,还可采用现场学习、不同时间学习、利用CDROM等媒体学习、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协议学习等,建立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接受高职教育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上,将讲述与讨论结合,理论与案例结合,课程教学与模拟实验室教学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结合,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为主动学习者,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掌握技能、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应以过程考核为主,考试考核为辅,考核的重点应强调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强调学生知道什么。

4 提高教师队伍质量,重视对教师的在职培训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业务要求上,都与一般的普通大学有显著的区别,首先表现在结构上强调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要求教师努力向“双师型”的方向发展,既有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技能;同时要引进一部分有业务专长的高级工、技师来充当技能训练的教师。为此。高职院校首先应重视对教师的在职培训,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专业发展培训,以提高专职教师专业技能。如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推行“双师教育”,鼓励教师到企业去顶岗实训,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其次,聘任行业人士作兼职教师。第三,新引进和聘任的教师应符合专业调整的需要。第四,在选聘教师时应考虑男女比例问题。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实践

一、引言

高职院校的核心工作是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同样,它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同时高职教育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并且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在体制、规模和效益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教育质量不高和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等现状。所以,高职教育想要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对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进而在高职教育实践中进一步的探索。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具备的特征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对高职教育的整体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教育工作者按照人才培养的相关目标,进而为教育工作者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并且为了实现这种素质结构而运用的培养方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提供了比较明确的目标,进而还提供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方式方法。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理解:

需要培养可以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高等技术型实用人才。(2)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依照社会的需求和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3)其中开展的相关专业课程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4)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5)双师型的教师团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6)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工学结合,注重实践。

根据高职教育的实践工作,我们认为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具有以下几方的的特征:

(一)教育的目的性

教育的目的是要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导向,教育的目的对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管理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必须与我国对高职教育的要求相一致,这样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

(二)实施主体的多元化

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参与性的基础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还要适应生产和建设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还是需要重视主体的多元性。

(三)内涵的层次性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其中目标体系是人才培养的目的和质量,而内容体系中就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手段等。

(四)模式的实践性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性会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所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尽量的突显实践性的特征,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比较快的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五)模式的多样性

虽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由于学校的性质和区域的不同等因素的存在,所以对人才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特色,所以,高等院校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创新出多种并且适应自身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观念层面:遵循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不应该局限于专门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对于人才的培养要遵循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为了增强学生对以后工作的适应性和应变性,应该培养学生搜集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应该制定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导向的模式。

(二)实践层面:建设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

对于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是实现培养高质量高职教育人才的关键所在,课程教学体系中比较重要的就是专业课的教学,它是一种纵向为主的体系,它的根据是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和具有比较强的创造能力的目标。

(三)类型层面:建设工学结合实践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与社会和企业的需要相结合,以学生就业为主要导向,促进把学生培养成为工学相结合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四)保障层面: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

师资队伍的强大与否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所在,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主要保证。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的核心工作是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同样,它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高职院校应该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性、主体的多元性和实践性等具有现实意义的特征,还要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必须明确,应该遵循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的理念,探索工学结合与项目导向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怎么样才能实现:把就业当成主要的方向,把服务作为工作的宗旨,并且在此基础上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范文5

关键词:区域经济;新常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GDP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趋于平稳,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适应新常态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目标,所以,区域经济当中进行的行业发展规划、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等都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十分重要的依据。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践锻炼角度来看,为了实现与区域经济的良好、协调发展,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建立长效就业机制为主导。如何在经济新常态模式下,改善和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

1新常态下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国家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十三五”规划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发展着力点,并将会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构建新型产业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水安全保障。并在发展中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将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为方向,其经济发展模式与以往将会有大的改变。以湖北省武汉市的经济发展为例,在发展新型制造业方面,武汉市政府制定了“武汉制造2025”行动计划,提出了构建“现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机更新的“迭代产业体系”,并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全面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在产业集群方面,重点培育新型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制造、电子商务五大领域。在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方面,积极发展工业设计、数字动漫、网络游戏等创意产业,推进文化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使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带动组织方式与生产模式变革,构建服务化、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的产业发展新形式。在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方面,基本建成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高速公路路网重要枢纽、重要门户枢纽机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成为全国内陆综合交通体系最为完善、通达能力最为健强的枢纽城市。

2新常态下地方高职院校专业与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经济发展新常态之下,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方向时刻都在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指向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职院校应迅速跟进,为区域产业培养急需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紧扣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努力实现专业设置和产业发展的互动对接。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尚没有针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变化进行适应性改革,其主要原因有:第一,各级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和控制力度不够,缺乏区域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的整体布局。第二,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前瞻性,尚未意识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改变,缺乏战略层面的策划与思考,没有根据专业和教学优势,分别与各院校和行业(行业)对接学科建设规划。第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原本就与现有产业需求脱节,专业教学难以摆脱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师也难以从“质”和“量”上满足职业技能要求,致使在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下,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方向不明确。因此,有必要进行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3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

在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结合自身发展目标,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准确定位、合理规划专业布局,保证其角色定位、市场定位和区域产业发展格局相适应。加强专业化和专业化建设的优势,加强传统专业人才的转化和整合,努力实现专业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对接。第一,专业规划的合理规划。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不同,自然决定了学校的不同发展和定位,高职院校只有明确定位,自己要准确规划专业设置,突出学校特色和办学特色。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不局限于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国家的工业和经济发展,规划有专业的集群是比较优势的战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第二,适当调整专业结构。一是针对地方优势产业,开设新兴专业,如围绕武汉市水路、铁路发达,以及建设全国内陆综合交通体系枢纽城市的定位需求,积极开设交通运输、物流管理、服务类等专业等;二是扩大与互联网产业体系相关联的专业,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数字动画、网络游戏、物联网技术和信息安全等专业;三是湖北省新兴产业专业的工业设计、能源开发、石油天然气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等;四是要严格控制需求饱和,布点太多的专业,如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人才。第三,实现校企之间的无缝连接。在高职院校中,有必要建立一个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良好合作机制。明确企业责任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专业对口的技术岗位培训和条件,引导高职院校主动与企业对接、对接和育人、对接技术研究和项目开发模式的校企合作。具体来说,是联合企业和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岗位对接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与车间对接基地,促进内外部实训基地建设;与熟练技工对接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型”;与单位对接评价,完善评价体系;以联合培训的类型,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培训;和对接经理总裁协调沟通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等,实现校企合作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着力点,始终将发展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和区域产业结构及时对接,其次是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努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化专业人才,这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郭晶晶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一畅.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

[2]张丽波.人才培养和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蒋一清.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5,(33):10-12.

[4]张舸.高职专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研究[J].职业时空,2015,(12):6-8,12.

[5]赵泽凌,李琳莉.新常态下地方高校支持区域经济新一轮振兴的路径浅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5,(4):64-65,63.

[6]邹满丽.刍议地方高校转型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J].中国成人教育,2015,(22):33-35

[7]樊永德,杨菲,全绍华.大学科技园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31-535.

[8]王维婷.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与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2015,(36):12-16

[9]丁国颖.区域经济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培训,2015,(18):102,104.

[10]李娜.基于区域经济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36):31-33.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范文6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专业群;专业建设

回顾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历程,质量与特色始终是政府主管部门和各院校工作的主旋律,但为什么质量与特色仍是目前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高职教育直到目前仍缺乏一套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共同遵守的操作框架和质量标准。它直接的反映即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实施的随意性,并带来质量标准考核的不可操作性,更不用谈质量标准的确定。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直接涉及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最核心的一项工作——专业建设,同时它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既是高职院校所有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总纲”,也是专业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性工作和能否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根本保证。

一、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及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培养定位问题。高职院校目前的办学定位是一个争议较大的热门问题,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基础性问题。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为宽广基础理论及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及高技能型人才,这是一种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的高等教育。对现有的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应在于它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与中职教育的最大区别应是它的高等教育属性。因此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满足以下的要求:(1)满足就业岗位(群)的技术能力(技能)与职业素质作为职业教育的特征体现,应成为培养学生就业谋生的必需; (2)满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应是使学生具备一生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相对完整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3)满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应尽可能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成就其人生的事业打好一定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规划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各院校虽有强烈的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但究竟如何来规划自己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布局尚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就造成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存在“名称多、设置乱”这一突出问题。笔者认为这固然有由其职业培养特点与就业导向导致的因素,但根本上讲是由高职教育尚处于初始阶段决定的。目前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现状既有面向市场灵活性一面,也造成了在培养环节和组织教学以及质量控制上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给专业建设的长期资源积累和品牌打造带来很大的困难,也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技术的综合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如何积极探索形成既相对稳定又具灵活性的专业设置与布局,以促进专业建设及专业教学管理与质量水平的提高,就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

基于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专业建设发展的思考,笔者引入“专业群”这一概念,提出基于“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群的专业设置框架模式,并认为此模式应成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的总体指导原则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模式,即基于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具有“一个公共技术平台下的核心课程群及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十多个面向岗位(群)专业方向(知识+技能)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

1.专业群的内涵。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方向)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各专业(方向)可以是同一专业大类(或学科体系)中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专业大类(或学科体系)中的专业,能否归为一个专业群主要用是否拥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来划分。

2.基于专业群设置的特色所在。技术平台相对稳定有利于建设、专业方向开放灵活针对市场需求;专业建设目标清晰、任务易明确、核心专业依托群体易于打造品牌;优质资源高效共享投人产出好、教学管理规范方便易于提高效率。概括起来讲,按专业群划分进行专业设置与布局的意义在于它能够较好地满足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特殊要求:既要求专业相对稳定以进行专业建设与积累,又要求专业必须灵活适应市场需求。通过按专业群划分进行专业设置与布局,各院校才能够围绕区域或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规划各自的专业{群)布局,明确每个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并针对核心专业着力打造各

专业(群)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学院专业建设的高质量、高效益及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设计

1.总体设计原则: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体现一个公共技术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本着能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反映专业特色建设要求和反映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模块化课程;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产学结合落实(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落实校外 (顶岗)实习,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本着必修选修课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方案制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有利于教学管理,构建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为核心的学分制模式下的培养计划。

2.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设置的原则和依据。基于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结构应有三部分组成:①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这一课程模块应使学生尽可能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数理基础、外语交流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础。②公共技术平台课程模块。该模块应能为各专业方向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术(能)要求明确,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与迁移提供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及核心技术 (能)实训模块。其中核心技术(能)实训模块的教学应通过产学结合办学模式,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加以实现。③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这是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以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内容。它是具有“准订单”性质、灵活开放的课程和实训实习模块。它直接反映高职教育的职业特征。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设置应紧密贴合市场与企业需求,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对应岗位(群)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素和要求,构建方向课程模块,并通过校企合作,采用学工结合和顶岗实习方式完成相应方向的技能培训模式。

笔者提出的课程体系框架,在保证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的前提下,通过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为学生的谋生提供其就业(第一次)所需的岗位技能与基本专业知识,能够灵活适应市场(企业)的需求。鉴于其方向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准订单”特性,凸显了高职教育中职业教育的特征特色,使其更具普遍意义和可操作性,它既为由企业技术与管理专家、行业职业资格认证机构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空间,也为各专业方向教师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准确的定位,是使高职院校真正将校企产学研结合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

四、几点说明

在以上形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中尚需进一步对课程体系中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实施途径及质量标准要求加以明确,这样才能将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特色(特征)固化为制度化的正常的教学形态,达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条线,构筑各自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任务与评价标准的课程教学内容。①技术平台课程模块中由“理论课程+实训教学”两个环节组成,总体上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理论课程构成该专业群各方向的核心课程群;实训教学构成该专业群各方向学生必需具备的核心技术技能,以在校内实训基地实施为主,并用相应的技术 (能)认证证书来保证教学质量。②各专业方向模块中也由理论课程与实训实习两部分组成,但在方向模块中以实训实习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基本上在最后一年通过教学进程安排予以实现。

理论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能力的专业基础与职业知识来构筑,以适度、够用为目标来优化;实训实习教学以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技能证书的获得及顶岗工作为目标来安排并作为质量考核标准。主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以企业顶岗实习为主、校内实训基地实训为辅的方式进行。

2.与国家职业资格相衔接,实现职业资格“直通车”。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应达到的专业和职业资格的认证内容,围绕技术平台课程模块及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考虑理论课程教学及实训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的融合。各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历史背景、现实环境、基础条件以及资源的可获取程度,在操作层面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五、结束语

笔者引入专业群这一概念并明确其内涵,通过对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提出了一套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具有普适意义的操作框架,一方面回答了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同时也提出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专业众多、设置随意、资源利用差且不均衡、课程改革与建设缺乏明确思路和目标等诸多突出问题的解决思路,并为下一步专业建设中课程改革与公共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及教学管理建设等各项建设工作明确了目标、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俞克新,等.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王亚杰.现实与未来——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思考与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张海峰.论高职专业开发的目标、原则与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