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任何一种文化的延续都离不开教育。少数民族留存下来的无论是历史、语言、文字、思想,还是音乐、体育、绘画、服饰、宗教,都是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的瑰宝。那么如何使文化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的这种方式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是当前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民族学领域,对“文化”一词的解释与文化学界的解释基本类似,即文化是人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1]民族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需要国家政府做好保护措施,使得物质文化能够长期的保留下去,精神文化需要借助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的存在对一个民族有独特的价值,它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内涵。民族文化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与西方国家文化的交流渗透日益频繁,使得我国一些民族文化呈现出逐渐消失的态势。从某种程度来讲,发展和传承特色民族文化我们应从教育抓起,在教育中实施特色民族文化的精髓,使祖国文化在保护性传承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活力源泉,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所以说,了解一个民族,必须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2]因此,将特色民族文化融入在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扩大繁荣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使之不断发扬广大。
二、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实施现状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处于断裂和重构之中,当前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衰落消亡是普遍性的。[3]紧抓少数民族的教育,重视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刻不容缓。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现代文化不断增多的过程也基本成为传统文化衰退过程。[4]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使得少数民族的教育现状相对滞后于汉族文化教育。首先,发展不均衡问题突显。在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现状就截然不同,那么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教育现状更是不均衡的。少数民族地区间、聚居地与杂散地间、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也相差甚远。例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比较少,许多孩子都是直接升入小学,很少有从学前教育升入小学教育的这个过程,孩子们很难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师资缺乏,辅导少数民族的专业幼儿教师较少。发展的不均衡性很难实现多民族文化交融学习的理想形态目标,特别是考评体系的省际统一性标准,使得少数民族聚居地特色民族文化很难纳入基础教育范畴内。其次,教师缺乏民族文化的知识。有调查数据表明,教师对本地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特色语言及风俗等了解匮乏。教师也很难承担传授民族文化的这份责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特色民族文化的了解与掌握。教师是小学教育中的主力,无论是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还是学校在开展有关于特色民族教育文化的实践活动时,教师都发挥着主要引领作用。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这什么样的校风,教育出来的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素质,教师对于民族文化知识的掌握及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特色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当地情况,学习特色民族文化、民俗、历史、风俗等有关的知识,掌握少数民族文化精髓所在,并和学校教育体系、课程体系进行匹配发展分析,使得学校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最后,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突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协同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素,少数民族一般都生活在偏远的乡村地区,艰苦的生活条件,造成了人们的教育意识普遍薄弱。许多人们生活都不能有一个很好的保障,他们也很难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的建设中,很难展开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活动。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短缺,不能及时的开展有助于特色民族文化的教育活动。学校的教学设备贫乏且陈旧,民族特色文化不能很好的在教学实践中生成。
三、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发展与传承的有效策略
1.巩固民族地区教育体系,改善师资力量及办学条件
普及教育体系方法是现在刻不容缓的事情,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是一项重要的决策。尽管全国大多数城市已经实现义务教育的指标,但对于生活环境较差的地区,教学环境、师资力量仍存在着极大的隐患,虽然已经存在着特岗教师等一系列的改善方法,然而艰苦的教学环境使得很多教师望而却步,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很多特岗教师存在“下不去”“回不来”的问题。因此,建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本民族教师优先考取特岗教师等针对性政策,选取可以在本地扎根的少数民族优秀教师执教,在课程设置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聚居地学校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落实教师之间的轮流交换机制,完善教师的培训体系,本着发展民族文化的宗旨,多元融合的发挥教育合力。此外,还应通过多渠道整合,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环境。彻底解决因为环境因素影响造成的民族地区师资力量入不敷出的情况,可以通过一些慈善的方式,让许多热爱公益的人士参与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来。培养具有专业的少数民族教师,赋予他们更好的优惠政策;也可以通过本地区特色民族文化的宣传,推动当地产业链及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自给自足的解决好当地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2.积极做好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性传承
发展文化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国有许多民族语言种类,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阿尔泰语族、蒙古语族等。由于汉语的发展和西方语言的引进,使得少数民族语言逐渐衰落。一个国家的教育无论有着多么深刻的改革,无论受到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影响多大,都不可彻底摒弃自己的传统,所谓教育的民族性正在于此。[5]因此,我们应在基础教育中全面开展民族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活动工作,逐渐形成以“授课民族语”和以“授课汉语”为主的教学活动模式。近年来,许多省份开始重视少数民族的语言,为抢救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开启了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传承的工作。但是规模较小,影响范围不是很大。
3.扎实长效的推进少数民族文字的学习
文字也是文化交流与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特色,传承与保护特色民族文化中的文字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的书法教学中,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教学,大都是以汉字为基础,极少涉及到少数民族的文字。可以在小学书法课上同时开设汉字和民族文字的教学,增加书法课的乐趣,使得小学生了解多种文字形式。尽管现在的语文课程中已经教授了汉字的写法及其用法,然而无论是汉族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不能仅仅学习汉字,所以在民族地区的教学活动中也应涉及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使其传承下去。从而达到充分发扬特色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激发学习少数民族文字的热情。
4.开展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
在小学阶段,可以由学校的少先队、班会、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开展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促进同学们积极参与,使其了解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中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精髓。这些多元化的文化精髓恰恰体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保护、传承与创造性发展更是当前函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唤起每个生命保护特色民族文化精髓的使命感。现在汉族文化占据了国内极大的一部分,很多少数民族也逐渐“汉化”,对民族特色的了解也逐渐在减少,开展这类的主题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去认识这些文化,去细细品味不同的文化知识所带来的不同的感受,其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少数民族文化都是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让人忍不住去探索研究那些带有独特韵味的文化传承,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各族文化的特色、起源、仪式等等,加深各族文化的交流,并进行融合发酵。教育人类学认为,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因为人的发展方式也应是丰富多彩、多样化的。正因如此,把特色民族文化渗透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中,使学生对人类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与特色民族文化精髓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多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共存,使得特色民族文化能通过教育的形式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宏.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J].大众文艺,2010(18).
[3]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J].思想路线,1998(5).
[4]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6).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化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96
新疆地大物博,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2012年我有幸参与到军队()学前教育“十二五”课题“新疆民风民俗与幼儿爱家乡情感的培养”的研究。三年来,我园经历了制定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和调整研究内容等过程,构建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研究目的:在多元文化的格局中实现协调发展
新疆突出的特点是多元文化并存,这里有多个民族、多种语言、多种。各族之间已形成了一种亲密和谐的民族关系,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文学、民族饮食、民族文艺、民族建筑和民族影视等。新疆各民族的幼儿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中体验着不同文化的风情。但是各少数民族因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对来自主流文化背景的素质教育缺乏必要的认同。如果不考虑民族文化的因素,就会阻碍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顺利实施。
研究中我们发现,虽然少数民族都具有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尊老爱幼、豪放开朗等特点,但是他们在文化传承和教育观念上又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很多地方的少数民族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仍然以自己民族的文化内容为主,排斥或不了解其他民族文化,或者在接触主流文化时忽视了本民族文化,甚至瞧不起本民族文化,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改变这两种倾向,在理解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选择民族文化资源中贴近幼儿生活的、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的内容,构建课程体系,以培养幼儿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幼儿学会从其他文化的角度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在其民族特征形成的同时,具有传承、发展、创新本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既能保留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能融人现代主流社会,最终达到宣传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启发多元智慧、培养完整人格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整合教育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
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一脉相承,它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于多元文化并存、交融与互补的特定环境中,具有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显著特征。因此构建新疆本土化的幼儿教育,首先要具有浓郁的新疆地方特色,把新疆最典型的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有特点的、而且适宜于幼儿学习探究的内容列人课程体系。
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我们依据各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生产技艺、舞蹈、歌谣传说、游艺竞技”等方面的风土人情,从幼儿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了具有时代特点、符合课程目标、适合学龄前幼儿学习、既能展示民族精神又能突出民族特征的内容,将之整合为“民族竞技课程”“民族艺术课程”“民族风情课程”三大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教学。
具体来说,我们选择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爱国教育。以“56个民族是一家”为核心主题的爱同主义教育。二是服饰文化教育。服饰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首要标志,我们选取了幼儿熟悉的服饰的种类、图案、色彩为主要内容,通过让幼儿感受新疆少数民族的服饰美,激发幼儿欣赏美、感受美和表现美。三是饮食文化教育。以民族特色小吃和土特名产为载体,让幼儿在欣赏、品尝,以至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对其品种、营养价值、制作过程获得不同程度的认识,了解蕴涵其中的科学道理。四是民族艺术、体育竞技教育。我们力图通过少数民族歌舞和体育竞技游戏对幼儿实施美育和健康教育,让幼儿在学习民族歌舞、器乐、童谣、民族民间游戏、竞技活动中感受少数民族豪爽的性格和真挚的情感,充分发挥新疆民族艺术和体育竞技游戏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五是建筑文化教育。通过让幼儿感受新疆各民族建筑的精美和实用,及其图案、色彩的丰富性与多变性,培养幼儿用勤劳和智慧改变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态度与能力。六是民俗风情文化、自然资源教育。通过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的节日风情和趣味盎然的娱乐活动,使其感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与居住环境的密切联系,理解并尊重各民族的礼仪,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在慎重选择课程内容的同时,我们也强调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和幼儿学习理论实施课程,探索并尝试了多种有效的实施途径,如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少数民族民间游戏活动、一日生活活动、民族风情探访活动等。
三、研究成效
(一)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多彩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很值得我们去认真挖掘、研究和发扬。教师首先要了解本地少数民族的种类,并清楚哪些题材需要收集,这些题材又分布在什么地方,然后通过访问,探寻其发源地和文化内涵。每个故事都值得教师去探个究竟,了解其历史渊源。教师深深体会到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姿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看到传统的民族食品、美丽的服饰、可弹拨的乐器、激烈紧张的赛马场景,教师高兴地发现:这些不正是孩子们也渴望探究的东西吗。民族文化的探源激发了教师的创造热情和灵感,她们以少数民族用品为素材,与现代儿童实验画相结合,引导幼儿在绘画中把少数民族喜爱的艳丽色彩大胆应用到作品中去,让幼儿展开想像的翅膀,画出他们心中最美好的世界,从而改变了以往幼儿在绘画中只会模仿教师作品,不会创作,甚至没有范画就无从下笔的现象。幼儿在民族艺术的熏陶下创造了大量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得到了老师们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挖掘民族民间文化素材只是为课程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其中哪些内容、哪种实施途径最适合本地各民族幼儿的发展,没有现成的答案。教师必须主动探索,获取关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理论知识,要认真阅读理论专著、教育经典,并进行大量的整理和创编工作。如为了设计教学活动“维吾尔族的乐器-热瓦甫”,教师多次到维吾尔族人弹奏“热瓦甫”乐器的地方探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演奏热瓦甫乐器的老人,了解他们的演奏方法和乐器来历,拍摄维吾尔族老人演奏的步骤等,让幼儿在耳听、眼看的过程中了解维吾尔族的乐器-热瓦甫是维吾尔族唯一的指弹弦乐器,这种乐器音色柔美,可独奏,以及热瓦甫乐器在维吾尔族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又如艺术手工课“维吾尔族香香馕”就是以维吾尔族的馕(做法:和好面,把面团擀成一个圆形,印上漂亮的图案,撒些芝麻,放进馕炕烤熟。)为主题创编的。教师从书本上查阅了“香香馕”的做法,邀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香香馕”,让幼儿品尝并进行语言交流。此外,教师结合本土、本园各族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教育方法、组织形式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让幼儿在动手制作民族食物、用品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通过研究,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在逐步提升,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在研究中,创编了不同民族文化教材、幼儿民族舞以及民族趣味浓郁的幼儿活动等,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二)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新疆民族文化来自于各民族大众,能激发幼儿的情感,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想像,引发幼儿用纯洁美好的心灵去感受世界,从而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优秀传说让幼儿亲身体验到了民族文化的浓郁色彩和其中包含的生活智慧,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对周围真实生活的体验,扩展了幼儿的发展空间,激发了幼儿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
健康的体魄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我们把新疆维吾尔族酷爱的传统竞技活动改编成“我是勇敢的小骑手”、“叼羊”等幼儿喜欢的健康活动,实现了健康发展的目标。
幼儿园是一个各民族幼儿聚集的小社会,培养孩子使用汉语交流的习惯,提高各民族幼儿汉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为此,教师创编了大量的故事、儿歌、游戏、歌舞,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幼儿创造了丰富的人际交往和语言使用的机会。
同时,教师利用幼儿园与家庭的良好合作关系,创设了具有浓郁本土民族特色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室内室外、门、窗、墙面、走廊等空间位置,为幼儿提供了大量色彩鲜艳的民族艺术图片、服饰、乐器、挂毯、手工艺品、乐器等,并分阶段、分层次地悬挂、张贴或陈设在三维空间中,创设开放的教育环境,使教育内容生活化、活动化。在民族饮食文化、维吾尔风味小吃、民族服饰、民间体育活动、美丽的建筑等系列活动中,孩子们可以互相商量小吃的制作方法,或结伴共同装饰民族服饰。在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图案的设计上,孩子们既可互相学习,也可以与教师交流,与家长交流,从而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感受到少数民族艺术的美、服饰的美、建筑的美、手工作品的美,同时满足了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需要,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促进了幼儿园的发展
本课程建设促进了幼儿园园本文化的不断发展与丰富。好学、进取、敬业、自立、创新已经成为我园教师的自觉追求,“科研兴园”也初见成效,为幼儿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研究与探索,幼儿同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课程目标更贴近幼儿发展的实际,课程内容更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教学形式更加灵活而富有创意,环境创设更加体现各民族的不同文化特征和幼儿的参与性、操作性,同时也促使我园更好地发挥了示范幼儿园应有的示范作用。园内老师们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共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范文3
台湾原住民族是指在汉族移居台湾以前,最早抵达台湾定居的族群。根据原住民族委员会2010年统计,台湾原住民族共包括阿美、排湾、布农等14个少数民族。截至2012年1月,台湾原住民人口数约52万人,约占台湾总人口的2.26%。台湾原住民各个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但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属于台湾弱势群体。
台湾当局以发展教育作为提高原住民族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推行了一系列法规政策。1988年,台湾教育部成立了山胞教育委员会(即原住民教育委员会),并于1989年起进行《山胞教育专题研究计划》;1993年制定实施《发展与改进原住民教育五年计划》;1996年开始实施“教育优先区计划”;1997年出版《原住民教育报告书》;1998年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法》(2004年修订)颁布实施;1999年开始推动《发展与改进原住民教育第二期五年计划》;2005年公布《发展原住民族教育五年中程个案计划》;此外,台湾有关方面还相继在《原住民族教育法》之下制订了一系列原住民族教育法规。
二、台湾原住民族教育立法的内容特点
(一)注重政府在原住民族教育中的职责。台湾原住民族教育立法重点规定了政府在发展原住民族教育中的职责,包括加强对原住民族教育的管理、保障原住民族平等的受教育权、发展、繁衍原住民族文化、在经费上给予倾斜和扶持等。《原住民族教育法》中规定了原住民族教育审议委员会和原住民族教育推广机构的设立和职责,还颁布《行政院原住民委员会原住民族教育审议委员会设置办法》进行具体规定。
(二)关注原住民族教育经费问题。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原住民族教育经费的来源、比例及重点扶持的方面,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原住民族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避免了政府在经费安排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原住民族教育法》规定了中央政府宽列原住民族教育预算的财政职责及投入比例,以及政府对原住民族幼儿幼稚园学费、原住民中小学寄宿学生住宿及伙食费的补助职责。
(三)注重原住民族学生的优待。台湾原住民族教育立法对原住民族学生的升学优待与学习、生活奖助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措施。《原住民族教育法》规定了原住民学生入学和公费留学以及原住民学生教育奖助问题,还制定了《原住民学生升学优待及公费留学办法》、《原住民委员会补助原住民自费留学生要点》、《原住民委员会奖助原住民学生就读大专校院实施要点》等进行具体规范。
(四)注重原住民族教育师资保障。台湾原住民族教育立法保障原住民族教育师资。如《原住民族教育法》对政府可视需要宽列原住民地区学校员额编制、高校招生保留原住民学生名额、民族教育教师“修习原住民民族文化或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义务、学校可以遴选原住民族耆老或有相关专长人士实施原住民民族语言文化教学等做了规定。
(五)注重原住民族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台湾原住民族教育立法注重原住民族多元文化教育。《原住民族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课程及教材“应采多元文化观点,纳入原住民各族历史文化及价值观”,学校民族教育课程和教材选编“应尊重原住民意见并邀请原住民代表参与规划设计”。原住民族教育政策性文件中也明确了原住民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三、台湾原住民族教育立法对大陆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启示
(一)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教育法律体系。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原住民族教育的发展。我国大陆少数民族教育规范多以法规、规章的形式颁布,层级较低、效力较弱,且较为散乱,缺乏统一性。为适应大陆教育改革发展及少数民族教育法制建设的需要,应尽快建立与完善以《少数民族教育法》为核心、以《少数民族教育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法规为骨干的少数民族教育法律体系。
(二)应强调政府在少数民族教育中的职责。政府应在教育发展中负首要责任,台湾原住民族教育立法重点规定了政府在发展原住民族教育中的职责。我们应借鉴台湾的做法,以法律形式具体规定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保障少数民族受教育权利平等、引导与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应履行的重要职责。
(三)应进一步明确少数民族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及使用管理。少数民族教育经费是保障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正常运作的物质基础,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大陆在少数民族教育投入上采取了许多措施,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监督机制,少数民族教育经费投入存在较大随意性和盲目性,经费紧张问题仍然突出。我们应该通过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来源、投入比例、使用原则、管理办法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范文4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民族状况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各少数民族在自己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浩瀚博大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并保留在少数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多层面文化,包括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道德生活和礼仪风俗、制度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是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各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因素,一般包括生活习俗、人生礼仪、民间传承、信仰崇尚以及节日文化等主要类型。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各族人民的精神基础,是维系各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支撑着民族的心理、意识,体现在独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之中。高校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时不能忽视对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开发利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深化,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甚至学校教育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如果高校德育仅满足于一般化的理论教育,脱离民族学生的实际,忽视少数民族道德的特点,将缺乏针对性和认同感。如何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贯彻落实高校德育目标,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弘扬主旋律,顺利的实现社会主义德育目标,又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途径因材施教,提高德育效率,是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和改革中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
生活即教育,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可以让学生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化,提升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构成中,少数民族文化在与汉民族文化交融渗透的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社会调节功能,它承担着调整少数民族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的任务,是各民族用于调适本民族内部,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各种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推动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的本质是“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1]。
伦理道德与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相结合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在少数民族地区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就通过民间习俗、宗教仪式完成。带有经验性的伦理道德以乡规民约、各种禁忌、人生礼仪、节日庆典、谚语歌谣等形式散布和融汇在实际生活之中,这就使它比一般的伦理道德更具普遍性和稳定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具有更为直接的社会功能。如果学校德育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赋予其时代的特征,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道德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增强德育的人文底蕴,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丰富德育内容和提高德育效果,真正解决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二、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意识形态层面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宗教、民族风俗、民族节日等各种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表现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哲学观以及体现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中,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语言文字或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道德观念对宗教、民族文化产生极大影响,而宗教、文化等又是道德观念的载体,各民族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形式得到充分的表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内容蕴含在民间文学作品、风俗习惯、宗教禁忌、格言谚语之中,以习惯法、乡规民约、社会舆论等社会调控方式保证其实施。这些道德内容渗透在少数民族日常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婚姻家庭,社会生活、社会制度之中。综合起来,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道德
“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着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2]。在道德价值上,各民族都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爱国主义观念贯穿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之中。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以顽强的精神开拓了祖国的疆域,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贡献。我国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反抗民族压迫,抵御外敌入侵做出了巨大贡献。各民族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解放前,仅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就呈现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保证族群的发展和繁衍,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朴素的集体主义观念,这种团结互助的整体意识世代相传,构成了各族人民所特有的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并成为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重贤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观念作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规范在维护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社会道德
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约定俗成的社会道德可以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几个方面考察。概括起来,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以物质文化的形式或以精神文化的形式,在生活习俗、人生礼仪、传统节日、宗教信仰等方面普遍渗透着文明礼貌、与人为善的原则;诚实守信、公平合理的原则;遵守秩序、言不越规、行不逾矩的原则;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的原则;勤劳勇敢、谦虚谨慎的原则。这些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维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和生活,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坚实保证。
(三)和谐统一的生态伦理道德
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伦理道德是优秀的传统德育资源,善待自然的观念以广泛的影响力保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行为的延续。总的来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都是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为主,反映出朴素的自然观与道德观。在宗教信仰和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下,少数民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处处渗透着与生存环境、与整个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现着对生命的崇敬,对待死亡乐观豁达的态度,这些观念深深的植根于民族文化心理之中,形成了大量世代相传必须严格遵守的生态伦理原则。
三、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主要途径
德育在选择、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以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内容,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德育通过发挥自身的传递功能,保存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促进传统文化的积淀,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和继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强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以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桥梁建立起共同的道德基础,确立核心价值观念,在课堂上,课外教学活动中,在校园文化里树立文化对话意识;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利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传统德育资源构筑和谐的德育体系。
(一)将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道德教育的民族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学生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取得实效。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中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相一致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伦价值思想,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一致的人生和价值取向等优秀德育资源都可以赋予其时代的含义作为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结合实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出具有本民族、本地区、本院校特色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课程资源。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要重视运用民族观,适当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观念以及民族认同等方面的教育。利用传统德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主题活动也是有效途径。
(二)在隐性德育环境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
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地理环境、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的千差万别,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由此给高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自身在提升德育实效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善于运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进行植入式、培育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以及班级管理等隐性德育环境的创新,关注时代的德育新视点,进行文化浸润、人文关怀,提升民族认同感,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意识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中高校德育工作者是主力军,仅重视德育师资的理论修养,忽视对民族地方高校师资的民族文化知识培训是不利于成功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德育工作者不了解民族文化知识,课堂上单纯进行理论灌输,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民族德育资源,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是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认同感,造成民族地方高校中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通过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德育师资队伍中民族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把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灵活地运用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并同民族的历史结合起来,才是使高校德育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要培养一支既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同时又熟悉少数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的德育队伍,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证。
四、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原则
在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过程中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的德育要求又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问题,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德育目标的实现找到有效途径就必须在开发和利用传统德育资源时遵循指导的原则,不断传承和创新优秀的文化资源,“扬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范文5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所谓文化或文明,即是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以及它所作为社会成员的热门所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型整体。”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很庞杂的概念,由于地域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文化符号。在中国,传统图形形式丰富,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民族性。有原始氏族图腾;不同时期的字体、书法、篆刻;吉祥图案、器皿装饰等纹样;水墨、工笔、年画等形式的绘画;建筑外观、园林设计等。其设计思想与现代设计的理念和创意、表现手法、表现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体现着各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取向。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尊重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世界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组成的,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才能使得本民族的文化在世界上发扬,立于民族之林。在国民收入显著攀升的今天,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为旅游地带来了大量的人流与消费。而特色旅游产品作为重要的旅游产品之一,直接面对消费者,担当起了最重要的产品角色。
1从特色旅游产品市场角度来看
首先,市场需求具有波动性。创意产品主要是以文化作为创意内容的主体,设计师需要重新定义面对的市场规模、消费群体的层次、平均消费水平。不同的消费群体会有不同的教育层次、时尚品味、审美偏向,需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在市场活动中,苗族纹饰相关少数民族题材的特色旅游产品还应承载着相应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力。其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创意设计是产品的特点,设计师追求的是通过创意设计将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统一,强调产品的创意水准与质量,从而形成优秀的产品口碑和资金的良性循环更好的提供质量保证。只有保证了这一方面,才能使少数民族题材的创意产品比其他的同类型产品更有题材的亮点。
随着人均GDP的逐年增长,消费开支的明显增加,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迫切,从全球范围来看,创意产品占全部创意类产品的比值在大幅增加。随着对外开放的交流增加,越来越的外省游客,甚至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来到少数民族聚集的区域观光,旅行。不断增长的顾客需求与不断细分的市场导致了市场进一步的膨胀及分裂,需要设计师与时俱进调整设计思路。针对该地极具特点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特色旅游创意产品的研发。
2从特色旅游产品自身角度来看
目前关于创意产业的研究均认为内容型创意是创意产业的主体,特色旅游产品最主要的产品价值就是创意源的创意价值,创意本身在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占核心地位。文化创新的精神性决定了它的无形精神价值。
以苗族纹样相关少数民族题材作为特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具有许多可挖掘的创意点。首先苗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说神话故事,由苗族人一代一代的传颂着下去,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其次,闭塞的地理环境使得苗族文化得以完整的保存并依然保持着它独有的神秘感,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去一探究竟。对先祖崇拜使得苗族在图腾纹样呈现上多了一份厚重感,据《述异记》记载,蚩尤形象为“铜头铁额,食铁后,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铜头铁额”,是说作为苗族祖先的蚩尤兵卒身披铠甲,英勇善战。“耳鬓如剑戟,头有角”,则头部戴铠甲,形似牛角帽。在今天贵州黔东南苗族妇女着盛装时,头戴牛角形银饰,身着银饰披挂,实为蚩尤遗风。同时,苗族作为贵州省旅游的文化名片之一,已经作为旅游品牌形象培植多年,具有一定的受众群体与知名度,其文化符号已经深入人心。它是一个即成熟又年轻的旅游品牌形象,成熟指它的文化丰富极具魅力,年轻指它的特色产品还有许多可挖掘发展的空间。
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大浪潮中,民族大融合是一个继续不断的现象。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有益于民族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另一方面却也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文化的同化,逐步失去特色。在本人实地探访采风的西江苗寨中,我观察到当地的少数民族,日常的基本服饰与大部分的生活习惯基本已与汉人无异,只有在重大的节日,婚丧嫁娶习俗中依然保留着少数民族的传统。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范文6
一、培养少数民族本土导游人才的优势
目前,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外来导游人数多于本土少数民族导游。这种状况有其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民族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交通不发达,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信息比较闭塞,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也落后于经济水平较高、旅游资源开发较早的发达地区。[1]加上教育水平落后,师资有限,语言障碍等因素,少数民族旅游专业人才十分稀缺。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还未充分认识到培养少数民族导游的优势和重要性,为应对大量涌入的游客对景区介绍服务的需要,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在依靠外来导游援助的同时,不是还未及时开展少数民族本土导游的培养工作,就是培养的力度还不够,致使其队伍成长缓慢,未能充分展现原生态的民族导游服务特色。外来导游人才的引进可以解决旅游服务供不应求的短期矛盾,而在本地选拔培养少数民族导游可以帮助实现这些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长期优势。
(一)少数民族本土导游对所在旅游区的归属感更强近年来,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导游人员紧缺的问题,国家旅游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扶持。例如:国家旅游局从2003年开始组织全国导游力量开展工作,截止2011年,共有约6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导游入藏支援,预计这种支援将会持续10年左右。[2]此外,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逐步开放和旅游人才管理政策越来越宽松,自愿前往民族地区从事导游工作的自由工作者也日益增多,这些官方和民间的导游人才极大缓解了民族地区导游人员不足的窘境。然而,选派导游和短聘导游毕竟不能留下来长期工作,比如每批导游在工作的时间为6个月左右,而自由式工作的短聘者也会因为气候、饮食、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适应而随时可能离开。相比之下,民族地区就地选拔培训出来的本土导游因为是在自己的家乡工作,不存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水土不服”,也没有远离家人的牵挂,对工作地的归属感和亲近感更高,可以工作得更安心、更尽力。
(二)少数民族本土导游对所在旅游区的责任感更强民族地区的原住民是本地区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守护者,是本民族文化习俗的传承者,更是民族形象的代言人。因为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他们对故乡的情感是外来人员无法企及的。正因为如此,在看见这些旅游景区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每况愈下时,没有人比本土人士更心痛;在目睹该地区悠久的传统、独特的民俗被外来文化侵染同化时,没有人比原住民更忧虑;在淳朴的民风,淡泊的生活方式被经济利益所扭曲时,没有人比亲历这些变化的当地人更苦闷。相比于外来导游,对故乡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会让本土导游更尽职尽责地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维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珍惜本民族在国内外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如果能让他们理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有效遏制对旅游景点的“涸泽而渔”,避免民俗文化的过度开发,甚至对游客的任意宰割欺骗。
(三)少数民族本土导游对所在旅游区的文化认知度更高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在利用文化创造和延续对自然的特定适应方式时所产生的智慧,体现在民族物质文化、民族精神文化、民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民族地域的环境特色等方面。[3]这些都是民族地区旅游与其他旅游地区不同的方面。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虽然传统的观光旅游依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带有主题色彩的旅游方式(如访问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挑战生命极限的野外探险和以培养团队精神为目的的户外生存活动等)以及以收获知识、拓展视野为目的的知识性旅游(比如去敦煌欣赏壁画、回顾历史,去自贡探寻井盐的开采与加工,去吐鲁番了解坎儿井的工作原理等)为国内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多元的生态环境和古老的风俗传统。因为少数民族导游自幼在这种环境里长大,所以积累了丰富的民间知识,在给游客介绍时更加得心应手。而外来导游虽然在接受培训后也能记住讲解材料,但当地的历史、传统和自然特点等常识对于这些“他者”而言,却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掌握的。
(四)游客对少数民族本土导游的认可度较高国家大力提倡全国服务行业本地化,导游行业也在此范畴内。导游服务的本土特性深刻地影响着旅游体验与消费行为。[4]从游客的角度而言,赴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多数是为了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和与外界不同的独特风情,比如:生活方式、服装首饰、民族小吃、居住环境、节日庆典和歌舞绘画等。而如果游客可以亲自观察(如采茶、织布过程)、参与(如唱歌跳舞)和访问(如毡房、吊脚楼)等方式体验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就可以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游客的探秘猎奇心理,丰富这些地区旅游资源中由民族文化所直接带来的审美、欣赏、认识以及娱乐的吸引力因素。[3]与非本土导游相比,少数民族导游本身就是当地文化的展示者,与周围景观的融合度更高,民族服饰和装扮所传递的独特韵味在他们身上浑然天成,民族歌舞可以被他们演绎得淋漓尽致,民族体育活动如叼羊、姑娘追对他们而言可谓是信手拈来,有他们陪同前往当地人的住所品尝地方小吃在沟通上更加便利,也可以消除误会、避免游客因不了解当地禁忌而冒犯主人的情况。所以在游客眼中,少数民族本土导游的服务更加原生态,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五)少数民族本土导游可为探险或野外拓展式旅游提供服务探险旅游(AdventureTravel)是旅游者在人迹罕至或险状环生的特殊环境进行的充满神秘性、危险性和刺激性的旅行考察活动。很多国家都开辟有此类特色旅游,比如泰国的骑象游、丹麦的狗拉雪橇探险游等。[5]近年来我国国内也兴起了野外探险热,还形成了一些颇具吸引力的线路,如徒步三峡、茶马古道探险游、塔克拉玛干沙漠穿越探险、泸沽湖女儿国探险等等。据统计,不论是由正规旅行社设计还是探险爱好者自发组织前往的探险线路,大多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就是最理想的向导。最近国内出现的几起游客自主探险出现的意外,基本都是不熟悉未开发景区的地形、气候,而且缺乏突发状况应对经验的情况下发生的。少数民族导游本来就熟知当地状况,如果再通过培训掌握现代的呼救和急救措施,游客在探险或野外拓展过程中遭遇风险的几率会大大降低。据中国新闻网2011年11月14日报道,有专家认为未来的15年是中国探险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高峰期。[6]如此看来,在高峰期来临之前提前培训好能担当探险向导的少数民族导游的确有必要性。
二、少数民族本土导游人才的培养方式
少数民族本土导游人才培养一般可分为高校旅游专业培养和短期培训两种方式。
(一)高校旅游专业培养近年来,与我国旅游事业同步蓬勃发展的是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科建设。作为少数民族人才重要培养基地的民族自治地区的高校以及全国民族大学也非常重视该专业。据统计,全国现有的12所民族院校以及5个自治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如云南、贵州)的省部级本科院校大多设有旅游专业。这当中有与其他专业并列从属于某个学院(如西南民族大学的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宁夏大学人文学院的旅游管理系、广西民族学院管理系下属的旅游管理系、大学的旅游与外语学院等),也有独立的旅游管理学院(如新疆大学旅游学院)。民族地区的地方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设置旅游专业的现象更加普遍。这些院系开设的专业也很全面,一般都会涉及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旅游心理学、饭店管理和导游业务等科目。但这些课程所传授的内容侧重理论研究和旅游管理方法,与民族地区景点的具体导游实践有较大差距,所以高校旅游专业输出的人才更适合担任旅游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工作。
(二)短期导游培训经过专门短期导游培训的少数民族本土导游更适合从事景区的一线服务工作。大专院校的学制多为2年以上,相比之下,短期培训能更快地解决景区导游不足的燃眉之急。短期培训的内容更实用,培训周期更短,并且具有一些特殊的优势。随着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尤其是女青年都愿意参与到当地的旅游服务行业中为家乡和个人谋福利。民族地区景区导游以女性居多,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她们对个人发展和独立事业的追求。但少数民族中普遍流行早婚的习俗,对女子结婚的年龄要求尤其低,所以少数民族妇女若要晚婚,她们所承受的压力比男性要大得多。有些受过高中教育的女孩子在家人眼中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若再继续接受大学教育,毕业后在寻觅本民族适龄男青年时就会面临更多尴尬。但是,针对本土民族人士的短期导游培训就同时可以满足她们事业发展与恋爱婚姻的双重需求,也可以化解她们与家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冲突和矛盾。少数民族本土导游的短期培训可采取两种方式:“请进来”和“派出去”。所谓“请进来”,就是将内地高校旅游专业的教授专家或旅游行业中的资深专业人士请到本地进行短期授课,其益处在于周期短、耗资少,因请来的老师各有所长,学员收益面较广。所谓“派出去”,就是选拔本土文化基础较好、有导游潜质的“好苗子”派往附近高校接受短期培养,该方式有助于开拓被培训人员的视野,学到更系统化的专业知识。
三、少数民族本土导游人才的培训内容
(一)语言培训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基础。选拔少数民族本土导游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就是其是否有一定汉语基础。普遍而言,拥有初中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少数民族基本都能用汉语进行简单交流。在此基础上,地方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机构可以选择适合他们汉语基础和导游培训目标的汉语教材,在语音、语调、句法和词汇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强化培训,可以在短期内见到明显的效果,帮助他们尽快上岗。另外,还可以重点培养外语水平较好者,让他们担负起接待外国游客和团队的任务。
(二)文化培训少数民族导游在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望者,也是现代文化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同时还是未来文化的策划者和开发者。在游客眼中,他们的服饰、妆扮、歌舞表演、行为举止本身就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一部分,而民族导游对本族民俗、礼仪、和禁忌的介绍是游客认识“异域文化”的最佳途径。然而,临时招募的导游在景点讲解和民俗介绍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对文化现象的阐释带有浓重的个人理解色彩,这会给游客留下不专业、不正规的印象。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还要强化民族文化的输出方式,将被当地人普遍接受的文化现象,比如景点名称的由来、传统建筑的特殊含义等介绍规范化。
(三)技巧培训导游技巧与方法是该领域从业人员需要长期积累和学习的内容。它包含的范畴很广,小到讲解音量的大小、语速的快慢、与游客眼神的交流、对景点介绍详略的把握和时间掌控,大到对现场气氛的调节、取得游客的信任和尊重、对突况的应对和矛盾的化解都是导游应该掌握并不断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可以请一些有丰富经验的资深导游在课上或现场为培养对象介绍并展示应对各种状况(如游客内部意见不统一)或各种游客(如不遵守景点规定)的方式方法,培养对象将各种方法融会贯通后,可以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提升服务品质。
(四)接待政策培训导游政策法规是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的重要科目,目的是帮助有志投身旅游事业的准从业人员熟知该行业的政策与规定,更好地保护国家、景区、游客、旅游经营团体和旅游服务人员的利益,借此规范行业服务,保证我国旅游行业健康运行。少数民族本土导游若要取得行业资格证书,也要接受相关的政策培训,为弘扬民族文化、维护生态环境、发展地区经济做好准备。本土少数民族涉外导游尤其要接受外事培训,在接待服务中做到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树立良好的景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