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洋环境的变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洋环境的变化范文1
目前有关海洋环境的履约机制虽已初具规模,但尚且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
(一)联合国海洋法法庭的实践
联合国海洋法法庭成立于1996年,是根据《海洋法公约》规定创立的一个常设性国际司法机构,在海洋纠纷及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至今其判例不多,所管辖案件范围也很有限。④但其在海洋纠纷审理的专业特色、国际法规范依据的采用和解释、诉讼主体范围的扩大以及弥补国际法院和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不足等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二)相关国际公约成立的履约机制
1、《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履约机制公约规定,基于公约的解释或者适用方面的任何争端,采取提交国际法院或按照附件中的仲裁程序进行仲裁或调解的义务是强制性的。⑤2、《海洋法公约》的履约机制该公约规定,一国在签署、批准或加入本公约时,或在其后的任何时间,应自由用书面声明的方式选择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以解决争端:国际海洋法法庭、国际法院、仲裁法庭或特别仲裁庭。⑥这种选择是强制性的,一方若依公约提起诉讼,另一方不得拒绝;而且其前提条件是,缔约国在自行选择的和平方法解决争端失败后,有义务将争端提交法律方法解决,并接受有拘束力的裁判可见,现代国际法针对气候与环境方面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均具有强制性特点。此外,尚有为数不少的国际环境保护组织,比如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绿色和平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基金等,积极承担包括保护海洋环境在内的环境保护公益事业,他们的行动也是在积极监督与履行海洋环境国际法规范规定的权利义务。
(三)海洋环境法律履约机制之缺陷
1、海洋环境保护与保全的管辖权执行情况不理想首先,由于许多船旗国是方便旗国,在领海管辖权的权利义务行使方面往往不作为。其次,各国对防污的规定没有严格的限制,解释不一、技术不统一、资金匮乏等现象普遍存在。传统国际法与习惯国际法在管辖权方面的规定接近失败。1958年的《领海与毗连区公约》仅仅是一种妥协与微妙的平衡。⑧2、司法程序的强制性仍显不足从《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争端解决程序整体角度来看,仅仅包含了强制管辖与强制裁判,并未规定强制执行。如果出现当事方不履行海洋法法庭司法裁判的情况,就没有相关的补救办法。
二、完善海洋环境国际法律机制相关对策
为了让海洋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相关海洋环境纠纷得到更妥善解决,国际社会及各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切实对策。
(一)完善海洋环境国际法规范的相关内容
1、细化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海域物权、海洋区域划分、海上权利义务、海洋环境保护保全、以及海洋纠纷解决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而原则性的规定,但是许多具体制度不可能作一刀切的规定,全球各国各个区域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有待各国在照顾各个区域具体条件的情况下作出更为合理的安排,同时履行国际法上的条约义务。2、弥补国际公约之不足关于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大气污染领域,已有众多国际公约对此作出规定,比如《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等。但在进入海洋的陆地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方面,尚且是国际法的空白。目前一些主要海洋国家实行的是国内法的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关于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谈判将有可能成为下一步的议题。3、推动强制管辖权的进一步发展在国际争端出现时,为了更有效地解决纠纷,国际社会逐步发展出一种准强制性程序,使得缔约国接受一种程序,在将来出现争议时自动接受争端解决机构的管辖。国际法的这项制度,先是在《国际联盟盟约》第12条和《联合国》第36条作了初步规定与尝试,接着《国际法院规约》第36条规定了任择强制管辖权,后来《海洋法公约》第289条又做了进一步发展,但其强制性仍然不足。国际社会可以考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不执行裁判的当事方应该承担何种责任。
(二)加强履约机制建设
国家履行国际公约规定的国际法义务,既有报复、反报和制裁等外部压力,又有自愿、声誉、秩序以及互惠等内在动因。影响国家遵守国际条约的因素大致有三: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和战略观念。瑏瑡三者当中,只有建立在国家实力基础上的国家利益追求才是有保证的。瑏瑢在海洋环境国际法义务的遵守方面,国家同样离不开对这些博弈因素的考量。因此,相关履约机制的设计也不可能脱离这些现实因素的制约。1、充分利用国际法院、联合国海洋法法庭目前还有一些国家尚未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也不打算将有关海域争议提交海洋法法庭,这些顾虑自然有国家层面的现实考虑。但从长远看,这些国家应该加强研究、充分准备,以便条件成熟、现实需要时,可以充分利用国际机制,享受国际机制带来的公平与便利。2、不排除设计出管辖权更广泛的海洋环境争端解决机制因为现有的国际性法庭处理的争端大都涉及国与国的重大事项,而有关国际组织、公司法人甚至自然人的诉讼案件则绝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国内法律程序解决,有时诉诸国际仲裁庭。从程序角度而言,这些纠纷解决机制基本够用。但也造成不同区域同类纠纷的不同解决结果,加剧海洋环境国际法的碎片化。将来应当尽可能在更专业、更统一的基础上设计出适用于各类纠纷解决的综合机制。
(三)各国切实履行海洋环境国际义务
1、各国应批准和充分实施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中心的海洋环境保护与保全的国际法公约,并尽量将其纳入国内法体系以严格执行。2、各国应对本国船舶进行有效监督。由于船旗国监督不力会威胁到航行安全和海洋环境,并导致过度开发海洋资源。3、各国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有效应对海洋环境受到的各种威胁。例如应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解决海平面上升、珊瑚礁褪色、长期累积的海洋废弃物、过度捕捞行为以及海洋环境不断退化等实际问题。
三、中国实行海洋强国战略应该有所作为
中国已经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执政理念。作为海洋大国,中国在迈向海洋强国的历史进程中亦应有所作为。除了加入《海洋法公约》,进行相关海洋法律国内立法与执法之外,今后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加强努力。
(一)完善海洋环境国内法律体系
1、亟须修改《海洋环境保护法》该法第三章规定了“海洋生态保护”。但是,该法已不适合目前海洋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完善:对海洋环境的整体性与隐蔽性进行综合把握,要求立法适度超前,具有预见性;改变海洋环境管理政出多门、分散执法的体制性弊端,解决“内部重复和重叠”之苦与“机构间竞争”之弊,设计出合理高效的联合执法新机制;改变海洋环境执法自上而下的落后模式,增加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新模式,提高执法透明度,尊重公众环境知情权。2、加强海洋生物物种保护中国于1993年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同时于1992年开始编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并于1994年正式。《渔业法》也建立了水产优良品种的选育、培育和推广、进出口检疫、安全性评价、限额捕捞制度以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制度。但在执法力度上有待加强。3、完善海上油污损害民事赔偿法律机制我国已于1980年加入《民事责任公约》,但尚未加入《建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在国内法,相关海事案件可以援引的法律依据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商法》等特别法律规范,除非这些特别法没有规定的才参照《民法通则》。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两个法律缺陷:一是没有赔偿基金制度,往往受害方得不到应有的赔偿甚至补偿;二是《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全额赔偿实际损失原则”与《海商法》的“责任限制”规定相矛盾,造成法律适用的混乱与同案不同判的不确定后果。瑏琐不仅如此,《海商法》的责任限额远低于《民事责任公约》的限额,这又造成在很多案件中受害方的损失根本得不到有效补偿。从损失的角度看,案件胜诉等同于败诉。4、制定海洋基本法,完善海洋法律责任体系中国应当尽早制定海洋基本法,确立海域管理有关实体法规则,完善海洋环境方面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甚至宪法责任在内的立体化法律责任体系,并在现有《海商法》和《海事诉讼程序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的程序法规则。
(二)积极合理承担海洋环境国际法律义务
1、海洋环境立法与国际接轨中国法在处理国际公约与国内法的关系时,采取了不同法律领域不同对待的方式。在海商法领域,《民法通则》、《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商法》都坚持了国际公约优先的原则。瑏瑶然而,这个简单明白的原则在实践中,却出现了两种相反观点和做法:《民事责任公约》适用于所有海事案件,还是仅仅适用于有涉外因素的案件?究其原因,在于国际公约与国内法的关系在我国尚未根本疏通。当然,在大部分情况下,中国积极加入海洋环境相关国际公约并履行了公约规定的国际义务。2、积极利用国际海洋法规定的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对包括国际海洋法法庭在内的海洋纠纷国际机制的研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法律实践,明智地利用国际法创造的海洋环境国际机制,有效运用国际公共产品,为提升与巩固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增加法律筹码。
(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原则是贯穿于《海洋法公约》的主线,甚至成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联合国环境署在其区域海洋计划中已经产生了30多个区域公约。我国参加了一些区域计划,比如西北太平洋区域计划,但是在合作问题上还有一些现实问题亟待解决。总之,中国应该在海洋国土及海洋环境方面实施依法治海战略。
海洋环境的变化范文2
关键词:海洋;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6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海洋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必要的、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法是保证数据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质量控制主要是为了达到监测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是监测过程的控制方法,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现文章就海洋环境的监测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探究。
一、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
海洋环境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会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海洋环境污染现阶段明显表现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质累积、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
人类的海洋活动、日益增多的海上船舶、油轮事故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人类的海洋活动主要是航海、捕鱼和海底石油开发,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各国有近8万艘远洋商船穿梭于全球各港口,总吨位达5亿吨,它们在航行期间都要向海洋排出含有油性的机舱污水,仅这项估计向海洋排放的油污染每年可达百万吨以上。而一次的油轮突发事故会使海水大面积被油所覆盖,不但范围广而且危害时间很长,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目前海洋环境污染以陆源污染物为主的来源则包括工业废水和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大型化工厂、造纸厂的增多直接导致大量的废水和废物排入河道,最终通过河水归入海洋,而工业废水其中则包括工业冷却水在流入海洋后会提高海洋的局部水温,使含氧量降低,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而工业固体废物严重的则会影响海洋生物的居住环境,直接导致生物灭绝。人口居住的密集致使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排放的难度加大,尤其是滨海城市,于是海洋便成了他们倾倒生活垃圾及污水的最好去处。
因此,在海洋环境污染日渐加重的现状下,为防止海洋环境继续恶化,应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做好监测质量控制,需要从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监测质量控制等方面入手,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污染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海洋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一)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监测质量的保证,需要一个科学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技术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的形式,对各个监测环节、各个工作部门,对实验的环境和条件,对每个工作岗位和监测管理者的职责和行为进行规范。海洋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首先要保证的就是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监测机构严格按照本单位质量体系的要求开展监测、检测工作,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更加适用于本单位的监测、检测工作。因此,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要依据《监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建立适用于本单位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海洋环境监测涉及监测机构的每个岗位,无论从试剂采购与管理、现场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数据综合评价,让每位员工从主观上意识所在岗位的质量控制要求,从源头保证监/检测质量,从而做到实时质量控制。
(二)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从事海洋环境监测工作,需要从提高监测、检测人员的质量意识开始,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特殊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和陆地实验室相比,出海人员要克服各种困难从事分析工作,加强质量意识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在质量控制工作中,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人员,从采样、分析、计算、报表生成等环节,质量意识不能淡薄。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是开展监测工作的基础,只有主观上提高质量意识,才能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监测过程质量控制
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主要通过自控和他控两种方式开展,自控主要是监测机构内部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内部质量控制的核心是针对监测数据质量开展的控制方法,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最终体现在监测数据能否达到监测方法所对应的最佳测量不确定度。他控是指由监测机构以外的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对监测机构进行的质量控制方法,如上级主管部门或参加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等组织的能力验证及实验室间比对,通过此类方式对实验室资质方面进行相应的考核。外控是在主要针对质量控制的监督工作中开展的,而对于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主要是内部质量控制,所以应重视内控,即要重视本单位内部所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法。
(四)监测、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针对结果数据的质量控制,包括对监测仪器、方法、环境条件等备注信息进行审核,还要对准确性、一致性进行审核,重点要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审核。数据审核要有效溯源,因为监督人员无法对现场分析进行实时监督,主要通过监测数据的原始数据来体现整个分析过程数据的有效性。对提交的可疑数据并注明开展的质控措施及原因分析,若存在失误,应剔除可疑数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重新开展监测工作。监测数据的审核涉及各个领域,审核人员要熟练掌握监测方法、仪器设备、监测频次和监测时间等信息,在保证监测结果的计算的前提下,为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数据的合理性分析:
1、与执行标准相比较
执行标准是保证监测评价有法可依的有力保障,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了对应水质等级下监测项目浓度范围,当监测结果高于执行标准数倍或者浓度较高时,此监测数据应视为可疑数值,应查找原因,对样品分析过程中的质控数据进行有效分析,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合理性。如某海域监测区域内的监测结果表明水质达到四类标准,超出了二类水质标准要求,应查找原因并对相应的可疑数据进行分析,必要时剔除以免影响评价工作。
2、站位间相比较
在海洋环境监测过程中,同一区域内相邻站位的监测结果相差不大,同一站位连续几天的监测结果也应相近,当变化较大时,应查找原因,分析异常值。首先要确定区域内是否存在新的污染源,其次要保证采样过程无异常,主要包括采样的规范性、采样的容器是否合格,样品固定是否需要固定等。再次要了解实验室分析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操作。如某区域水质要求为一类水质要求,监测区域内某站位监测数据表明该养殖区水质达到三类时,首先应考虑站位布设的合理性,是否靠近污染源,从而进一步分析实验过程是否存在失误等。
3、相关性分析
海洋环境监测要素是互相影响的,相同水样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监测项目的含量往往存在相关性。如总氮>溶解态总氮>无机氮,总磷>溶解态总磷>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若与上述情况不一致,理论上是不合理的,需要从采样开始查找进行原因分析。根据监测区域环境特征或不同区域同类监测对象资料的统计分析, 确定不同空间位置监测要素浓度值的定性关系, 以此检验数据的合理性。下图为某海域06年9月份某排污口邻近海域中 3个站位的部分监测数据。
某海域9月份某排污口邻近海域中 3个站位的部分监测数据
4、合理性分析
对监测数据的合理性分析,最主要的是要参照历史资料。监测任务站位的布设考虑到与历史数据的对比,一般延用历史站位,这样在进行合理性分析时,可以针对往年的监测结果范围,对相同监测时间段、同一站位的数据进行比较,若某监测项目结果变化较大时,如由原来的一类水质变为三类,则需对该值进行合理性分析,查找原因。
若发现全部监测分析数据在审核后只有少量、明显的错误,质量控制人员可以在监测分析人员的确认下进行改正。若在审核过程中发现错误数据较多,或错误不易于改正,质量控质人员应把需要进行更改的内容列出列表,连同数据一同返回具体的分析测试人员,要求对错误的原因并进行修改。质控人员应对改正后提交上来的数据以及记录文件再次进行检查。同时,应将整个审核过程如实记录并形成文字材料,作为监测分析数据追溯数据的一部分。经过审核后的监测数据报表和数据审核过程记录数据要有采样人员和分析人员的签名,然后一并上报质控室。
结语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作对海洋开展环境监测评价工作的重要手段,为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合理性,就必须进一步强化对海洋环境监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从而有利推进对海洋环境变化情况的科学分析,并有效的防治海洋环境的污染。然而因海洋环境条件具有特殊性,进行样品的采集与贮存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可预知因素出现,从而增加了监测质量控制的难度。因此,应高度重视海洋环境的监测质量,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专业技术的学习,同时增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海洋环境监测的质量,确保海洋环境管理和环境科学研究服务。
参考文献
海洋环境的变化范文3
关键词:海洋环境;数字化试验海区;水下环境测量系统
1 数字化试验海区建设内容
1.1 数字化试验海区的基本概念
所谓数字化试验海区,就是指信息化的试验海域,它包括了试验海区大部分要素的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全过程,是依托各种测量设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与现代海洋技术相结合,把大量的、多分辨率的、动态的各类海洋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分析处理、利用和有效管理,组合形成一个大系统,快速、完整、便捷地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多层次的试验海区海洋环境信息,为试验的组织实施和结果评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2 数字化试验海区的建设内容
数字化试验海区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我部试验任务对海洋环境的需求考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数字化试验海域海洋环境信息基础平台、数字化试验海域原型系统两大部分。
1.2.1 海洋环境信息基础平台
1.2.1.1 数字化试验海域标准规范的确立
海洋空间信息的来源多种多样,要把这些数据资料按统一的参考坐标系统、统一的结构组织到数据库中,应制定数据标准化处理、数据库建设、数据交换、产品制作等系列规程和规范,以确保有效地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
1.2.1.2 试验海区海洋环境信息的获取
实现数字化试验海域的基础和关键是数据。海洋数据反映了海洋基本特征和动态变化,是海洋自然特征的数字化表现形式。随着数据获取方法手段的更新,数据获取的时效性大大提高,数据更新周期已由过去的按年、多年,逐步发展为按日、时,甚至按分钟计量。海洋数据的快速获取和更新,将使海洋观测数据形成海量积累,并逐步实现海洋的数字化,同时也为海洋的数字化表达及利用数字化和虚拟现实的手段还原海洋的真实情境创造了条件,这对靶场更客观地认识了解海洋现象,探究发现海洋规律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1.2.1.3 海洋环境信息数据仓库的建设
数据仓库系统是数字化试验海域信息基础平台的核心,通过数据仓库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实现海洋环境数据的统一高效管理,把分散的、多源的、海量的、内容多样的、标准不一的各类海洋数据进行处理,为数字化试验海域原型系统提供多源、多尺度的数据支撑。
数据仓库由海洋水文、海底底质、海洋基础地理数据库等几大类数据。具备数据查询检索、统计分析、数据抽取及更新等功能。
1.2.2 数字化试验海域原型系统
数字化试验海域原型系统是指在对大量海洋基础数据和产品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信息集成与可视化显示基础平台。它集成了海洋环境信息基础平台的各种数据和海洋计算模式,并基于三维球体模型,利用三维可视化、动态仿真等技术,对这些海洋环境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和动态、直观的可视化表达,并可以实现多类信息的综合查询。根据我部试验任务的特点,此原型系统包括基础信息模块和海洋环境模块等三大模块。
1.2.2.1 基础信息模块
可以实现试验海域海底地形的三维可视化表达与定位查询。从不同角度对几大试验海区的海底地形地貌进行海洋基础信息的全方位展示。
1.2.2.2 海洋环境模块
利用统计、再分析、预报等多种类型数据,以单点查询、过程曲线、颜色梯度填充、三维虚拟仿真等多种形式动态表达温度、盐度、密度、声速、流速流向、波浪等水文要素。
2 数字化试验海区建设方案
2.1 制定相关的标准规范
依据数字化试验海域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顶层设计,开展数字化试验海域标准的总体设计,确定标准化目标、标准体系框架,编制数字化试验海域标准化工作指南。分析现有与数字化试验海域相关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研究确定拟采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相关标准,指定基础性、关键性标准。
2.2 建立数字化试验海域海洋信息获取与更新体系
信息获取与更新体系是数字化试验海域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持生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依托我部的水下环境测量系统(包括温盐深剖面仪、多普勒流速剖面仪、GPS罗经、侧扫声纳、单波束测深仪、风速风向仪、测波雷达等)已初步形成由海底到海面的海洋立体监测数据获取体系,形成了分布密度合理、监测要素齐全的数据采集体系,为实现海洋数据获取与更新的实时化、自动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事实上,海量的海洋信息是数字化试验海域建设的重要基础。目前靶场已投入部分资金购置了水下环境测量系统这套海洋环境调查设备,并结合试验任务和锚训进行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对进行了观测。但这些有限的数据量远远不能满足数字化试验海域建设低于海洋信息的大范围、高精度、时空连续的全面要求。后续应在全面收集、利用各类海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加大对海洋环境调查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我部的水下环境测量系统进行海洋环境调查,为建立海洋数据仓库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2.3 研究数字化试验海域建设的关键技术
2.3.1 海洋信息处理技术
由于海洋是流动的水体,并且边界模糊,导致获取的海洋数据的误差和用来描述海洋自然要素属性或海洋物理性质的数据的复杂性。因此,有必要开展有关海洋数据的资料处理与质量控制技术、海洋特征的信息提取技术以及海洋重构与预测技术等。针对我部水下环境测量系统的设备组成,主要研究温盐深剖面仪、多普勒流速剖面仪、GPS罗经、侧扫声纳、单波束测深仪、风速风向仪、测波雷达的的信息处理技术。
2.3.2 海洋数据组织与管理技术
随着测量数据的爆炸性的增长和不断积累,在海量的数据面前,反而更不容易发现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为此,有必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海洋数据的组织管理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2.3.3 海洋信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
可视化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个领域,是研究数据表示、数据处理、决策分析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技术。利用此项技术,可以使海洋自然属性与要素的表达更逼真,更有利于揭示隐藏在大量数据和信息背后的海洋现象和变化规律。
3 结束语
数字化试验海域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系统工程,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靶场信息化领域的重要工作。在今后工作中,要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靶场试验任务实际,尽快建立数字化试验海域基础平台,建立健全海洋信息更新能力和机制保障,建立权威的海洋信息基础平台,搭建逼真的原型系统,探索符合靶场实际的海洋信息化建设模式,使之在为试验组织实施和结果评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Walk J D,杨景飞.海洋的作用于海洋科学面临的挑战[J].海洋信息,1996(5):32-34.
[2]李国庆,等.信息是海洋综合管理的基础[J].中国海洋综合管理研究,1998.
[3]白福义,罗晓玲.浅谈数字海洋技术支撑体系[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8,3(1): 7-11.
海洋环境的变化范文4
作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专业的第一位博士,朱庆林自留校任教以来一直从事海洋环境、资源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并作为骨干教师,先后主讲了《海洋管理概论》、《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自编教材)等本科课程,《海洋环境评价》(自编教材)、《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环境管理》(自编教材)等研究生课程。他先后主持和承担各种海洋水文调查与评价以及与海洋管理相关的研究项目30余项,多次参加物理海洋学进展与展望、海洋与湖沼年会、中韩海洋论坛等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组织了多次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学科(平台)建设专家研讨会,为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行为世范,教研相长
多年来,朱庆林教授除了承担校内学生的教学工作,还积极为各种海洋管理机构讲授相关知识。他承担研究生教育中心组织的“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专业培训”中的“海洋管理概论”授课任务;为中国海监九期上岗培训讲授课程《海洋环境管理》,并被中国海监总队制作成录像作为中国海监远程教育网中国海监行政执法人员上岗资格培训课程,他还参编中国海监行政执法培训丛书《海洋管理概论》和《海洋权益维护理论与实践》;在上海为工程硕士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班主讲《海洋环境管理》课程,为这些人员掌握专业的海洋管理知识做出了努力。
凭借着在海洋管理和海洋资源、环境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朱庆林教授先后参加或主持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包括威海电厂二期工程海上水文观测;国家“973”项目黄河口地质演变和泥沙运移海上实测工作;莱州电厂水文方面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价以及海域使用论证工作;蓬莱电厂海上水文观测与数据处理工作;江苏燕尾港电厂建设及港口扩建海上水文实测;浙江舟山国家“863”项目地波雷达比测试验;福建罗源湾电厂及港口建设可行性研究;福建罗源火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福建罗源火电厂数值模拟试验及海洋环境评价补充(主持);东营大唐电厂可行性研究;山东寻山电厂海洋环境评价;烟台污水处理厂排污混合区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修编;江苏滨海港电厂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评价(主持);舟山成品油码头及配套设施工程海域使用论证(主持);石岛湾核电厂厂址环境影响评价;福州港江阴港区15#~17#泊位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主持);福州港江阴港区8#、9#泊位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主持);“辽海作业一号”平台改造作为人工鱼礁导航设施环境影响评价(主持);成山头海域建设波浪能、潮流能海上试验与测试场的论证及工程预设计;长岛海流能源资源调查分析项目;山东省长岛县猴矶岛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双岛湾区域规划泥沙冲淤及水动力专题研究(主持);国电潍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及电缆路由论证(主持);青岛炼化液体化工品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编制(主编);广西LNG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主持);青岛炼化百万吨级乙烯项目配套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编制(主编);国家海洋软科学项目“海洋功能评估数学模型研究”(OSS2006)(主持);“海洋功能评价数学模型软件”(主持研发,国家专利证书号2008SR15187)等工作。
目前,朱教授正在进行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营口LNG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及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主持),福建漳州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百万吨级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装置配套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主持)等工作。
学术交流,相互促进
为了了解世界各国在海洋学领域的进展情况,朱庆林教授多次参加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组织了多次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学科(平台)建设专家研讨会,不仅促进了各国海洋领域评价技术的交流,同时也增进了相关知识的融合。
海洋环境的变化范文5
2012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一、海洋环境状况总体较好,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严重
2012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近岸以外海域水质总体良好并保持稳定;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96%以上站位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17.0万平方公里,高于2007-2011年15.0万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海水水质为劣四类的近岸海域面积约为6.8万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了2.4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于大中型河口、海湾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海域,主要超标物质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近岸约1.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呈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二、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基本稳定,部分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
2012年,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海洋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主要类群基本保持稳定,符合其自然分布规律,海草、红树等群落结构保持基本稳定。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主要保护对象或保护目标基本保持稳定。长江口、苏北浅滩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关键生态区域生物多样性水平呈下降趋势,变化情况值得关注。
81%实施监测的近岸河口、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栖息地生境丧失、富营养化严重、生物群落结构异常是造成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
三、江河污染物入海量上升,陆源排污对海洋环境影响显著
2012年72条主要江河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约1705万吨,较上年有所增加。辽河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等主要河口区环境状况受到明显影响。
监测的435个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占监测总次数的51%,与上年基本持平。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依然较差,排污口邻近海域75%水质、30%沉积物质量不能满足海洋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
2011年我国管辖海域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
四、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基本满足养殖活动要求。实施重点监测的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总体稳定,未因倾倒活动产生明显影响。
五、海洋赤潮灾害多发,海洋环境突发事件风险加剧
全海域共发现赤潮73次,累计面积7971平方公里。赤潮发现次数为近五年最多,但累计面积较近五年平均值减少2585平方公里。赤潮多发区仍集中于东海近岸海域。黄海绿潮发生规模为近五年最小。渤海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依然严重。我国砂质海岸和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严重。
海洋环境的变化范文6
[关键词]:遥感 防灾减灾 海洋管理
1、概述
海洋管理也可称为海洋综合管理,是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履行的一项基本职责。它的核心内容包括: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管理以及海洋权益管理,协调机制。《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关于海洋综合管理问题的定义是:“海洋综合管理应从国家的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的整体利益出发,通过方针、政策、法规、区划、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组织协调、综合平衡有关产业部门和沿海地区在开发利用海洋中的关系,以达到维护海洋权益,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目的。
当前我国海洋管理的业务化工作中海洋灾害应急监测、海域使用测量、入海排污口监测、海岸带调查等工作仍然以人工现场采样、调查船走航监测为主。这就造成了日常管理效率低、管理滞后、灾害发现不及时、应急反应速度慢等问题。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卫星海洋学的发展,遥感中的大量高新技术被应用到海洋日常管理中来,成为获取和更新空间数据的强有力手段。不仅可进行一次性的资料调查和环境监测,通过多时相信息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将遥感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有机整合,能够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快速检测和预报。
2、遥感在海洋管理的应用
2.1 海洋灾害预警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海岸带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发生海洋灾害时往往损失巨大。我国沿海常见的海洋灾害包括:赤潮、台风、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洋溢油和海水污染等。当灾害发生时,常规监测方法无法给出全面的灾情评估。
在赤潮监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卫星数据为美国的SeaWiFS资料,其空间分辨率为1Km,时间分辨率为1-2天。SeaWiFS被称为第二代水色传感器,拥有比前代传感器更多的波段、更高的信噪比(SNR)与更好的大气校正算法,在计算生物量、叶绿素a浓度和水体透明度等方面有更可靠的生物光学算法。如果采用补偿悬浮物散射的大气校正算法和适合当地的叶绿素算法,SeaWiFS能很好的估算叶绿素浓度数据,进而预测赤潮的发生。雷达是近年来溢油探测中十分重要的传感器,用于溢油探测的雷达主要有两种,即合成孔径雷达(SAR) 和侧视机载雷( SLAR)。通过气象卫星也可以对台风的风速、气压、影响范围和移动路径等情况有比较准确的了解。通过陆地卫星如我国发射的HJ-1A/B以及资源三号卫星,可以对海岸带环境变化情况给出比较可靠的分析.
遥感技术是获得海洋信息的重要手段。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具有实效性、大尺度、成本低、快速和长时间连续监测等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优点,利用遥感技术建立全天候多层次立体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开展的基础,它也能够对我国沿岸海区的异常和灾害的发生提供足够多的基础观测资料,对改善我国现有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水准,减轻海洋灾害,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海域使用动态监管
当前我国海域管理自动化程度低,管理和各种业务数据分散,如何将复杂多样的海洋数据如功能区划、基础地理、海域使用、资源、环境、规划以及其它专题数据有机的管理起来,是海洋管理部门最关心的问题。
在海域使用管理系统中,利用遥感影像作为背景资料,叠加上海域使用数据,可以更加直观的显示和反映信息。如在遥感影像上叠加不同时期的海岸线,可以明显地看出海岸线的冲瘀变化情况,对岸线进行监测。通过遥感影像,可以确定新审批的填海面积,并根据该面积进行有计划的填海活动。同时还可以监测岸边的围垦活动以及河口地区冲瘀的变化情况。
目前,卫星数据被广泛应用在海域使用管理领域,如SPOT、LandSAT、我国资源三号卫星等。LandSAT卫星属于美国NASA的陆地卫星(Landsat)计划(1975年前称为地球资源技术卫星 ― ERTS ),从1972年7月23日以来, 已发射8颗(第6颗发射失败)。目前Landsat1―4均相继失效,Landsat 5仍在超期运行(从1984年3月1日发射至今)。 Landsat 7于1999年4月15日发射升空。Landsat8于2013年2月11日发射升空,经过100天测试运行后开始获取影像。
2.3 海洋环境参数反演
海洋环境参数包括:海表面温度,海流、海面风场、波浪、海面高度等.利用卫星数据可以对这些海洋环境参数进行反演,提高对海洋环境现状的认识,同时可以对海洋灾害如台风、海啸等进行预警.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传感器包括:AVHRR、JASON-1、TOPEX/POSEIDON以及QickSCAT等。
AVHRR原本是为气象研究设计的,但其第3、4、5通道用于探测亮温数据,其数据经反演可得到海表温度。由于其具有重访周期短、可靠性高、成本低并有长时间序列的存档数据等特点,在气象之外的环境遥感应用领域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于NOAA卫星不断有后续卫星发射,因此用AVHRR进行海温反演的研究从未间断,并建立了丰富的模型与算法。1992年8月10日发射的TOPEX/ Poseidon卫星是NASA、美国航天局、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以及法国航天局联合完成的卫星任务,其目的是用于地图海洋表面地形。
3、总结
海洋遥感技术对海洋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领域的影响日益增强,为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成为人类认识海洋的关键技术。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与GIS技术结合的日臻紧密,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2I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将遥感技术中的科技生产力转化为海洋管理部门的现实生产力,提高涉海部门的管理水平,增强办事效率,满足社会需求,是全体海洋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相信通过海洋部门和其它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海洋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陈应华,王华接,谢学东. 广东近岸海域赤潮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海洋与渔业, 2008(1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