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范文1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战略制定

1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发展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土地总面积96万km2,涉及总人口1.54亿人。资源型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供应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角色,全国的煤炭、石油、钢材、金属等许多工业发展基础条件大都由资源型城市供应。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及其产业发展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城市,即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产生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平顶山、铜川、大庆、克拉玛依、攀枝花等。另一类是城市化带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即随着城市化进程,为了发展城市经济主动大力开发城市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发展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徐州、邯郸、鄂尔多斯等。这些资源型城市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重工业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地方政府常常面临两难选择。尤其从118座资源型城市的分布看,大部分都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只有19座,如表1所示,其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研究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引导性发展战略

计划经济时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从发展战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都属于政府管辖范围之内。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后,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府对市场干预行为大量减少。然而,目前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不知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面对日益复杂的产业发展环境,政府有时无从下手。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2.1“市场失灵”是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的理论基础

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西方普遍认为政府应充当“守夜人”角色,市场无需政府任何干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一比喻,意思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在市场中活动,不自觉地受经济规律的支配,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无需政府的任何干预,完备的市场机制就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但是,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市场机制自动实现最优资源配置,需要具备严格的假定条件,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具备的,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即“市场失灵”的存在,因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必要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够解决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和缺陷,从而更有效、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也不例外,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高效率。

2.2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政府实施引导性战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资源型城市纷纷兴起了重工业发展的热潮,逐步形成了金属冶炼、煤炭开采、钢材加工等资源型产业。然而发展到目前,由于受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如资源高度依赖性、产业发展周期性、资本密集性、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下,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资源型城市受计划经济的因素较多,加上盲目追求数量上的扩张导致其产业一直停留在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及初步简单加工上。在我国118座资源型城市中,煤炭城市占53%;森工城市占18%;有色冶金城市占10%;石油城市占8%;黑色冶金城市占7%;其他城市占4%。大多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偏慢。2004年包头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8.49%、鞍山市63.3%、大庆市88.15%、鹤岗市62.75%、克拉玛依市87.49%等,都是典型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资源型城市。其次是产业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所带来的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的压力很大。面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中央近几年一直提倡发展循环经济,走清洁生产道路。然而由于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巨大,导致许多企业利润下降而不愿意进一步投资,地方政府面临着两难选择。最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过度开发而产生的资源枯竭,严重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初期,许多资源型城市为了追求暂时的经济增长,盲目开发矿产资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面临资源枯竭而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据统计,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00座矿山即将闭坑,300万下岗职工、1000万职工家属的生活受到影响。

3制定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要以产业的及时更替为基础,产业的更替需要战略的长期引导。在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中,市场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起引导性作用才能顺利更新产业。资源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大,更是需要政府提前从战略高度规划好本地区的产业发展。制定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目标与以往不同,不是为了简单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大,而是为了协调发展,即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应从地区资源情况出发,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国内外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制定。

资源型城市因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协调发展,与非资源型城市有很大差别,其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制定资源型城市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至少包括现有资源和产业的确定、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国内外市场趋势预测、产业与发展目标的定位、确定政府引导性战略、调整战略等基本环节,如下图所示:

3.1政府应调查分析当地及周边地区拥有的矿产资源和发展中的产业现状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要以当地及周边地区资源为加工对象,因此,只有地方政府准确把握好当地和周边地区的资源情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泛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以气态、液态和固态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除了勘查这些矿产资源,政府还应必须知道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为发展集聚经济,避免重复建设奠定基础。

3.2对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SWOT分析,把握本地区优势、3.3政府应以市场为导向,分析把握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

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与政府主导型战略不同,前提条件必须是尊重市场发展规律。政府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下一步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只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才能进一步发展,否则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将会有相反的效果。所以,分析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国内市场主要以市场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趋势为方向,预测大当地及周边地区市场发展趋势,如原材料价格、产品市场供求情况、能源需求量等。同时,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竞争日益激烈,生产要素的流动性非常大。因此,政府也该注意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应知道发达国家原材料需求状况、石油价格走势等。

3.4准确定位本地区产业发展及目标

政府应在把握上述资源、环境、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定位本地区产业和发展目标。产业的定位可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确定,如“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基地”、“国际科技合金城”等;也可以从产业的结构和内容来确定,如三次产业的比重、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确定等。产业发展的目标应从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来确定,其中不仅包括产值目标,还应强调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能为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直接基础。

3.5实施引导性战略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战略

定位好产业及发展目标后紧接着就是要确定并实施相应的引导性战略。为了应对产业发展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政府应该根据战略实施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发展战略,这也正符合引导性战略的本质内涵,即根据变化的环境而引导。如一定时期内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随后可能引导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发展战略等。也可能为了区域内的平衡发展,实施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因此,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应以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实施。

4结语

资源型城市政府作为地区矿产资源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制定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战略。这与企业制定自己发展战略相似,同样先在战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地区竞争优势,定位产业和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否则战略起不到引导的作用。现实中有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产业发展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的引导性效果,对城市经济转型产生了负面效应。因此,政府应该认真反思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探索更合理的制定思路。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柳晓森.资源型城市不能矿竭城衰[N].人民日报,2005-04-01.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循环经济 对外贸易 可持续发展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内涵研究 

 

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流通环节,它要求一国通过制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相协调的外贸战略与政策,促使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对外贸易的长期、持久、稳定、健康地增长。 

2、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永续利用为核心,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二、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后提出的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的可持续性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它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而循环经济是人们在可持续发展思维的引导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为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因此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实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 

2、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它强调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减轻了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压力,使得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为目标。可见,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强调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三、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长期以来,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数量型发展模式,外贸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引导下,一味追求规模和速度,很少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问题。这种增长方式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发展后劲的削弱。

2.低层次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出口结构方面,我国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五大行业分别为:机械、电子、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工原料及化工制成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采掘业,其产品出口额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3以上,这些行业大都是污染严重的行业,并且,各行业在出口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程度有所上升。在进口结构方面,进口商品中能源和原材料不断增加,如原油、化工材料、铁矿石、钢材等,这些作为投入品的原料型产品都是高能耗的,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危害。更为可怕的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陆续发生进口工业垃圾和有害废物的事件,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面对我国传统的外贸增长方式与循环经济之间的种种矛盾以及在循环经济下我国外贸所面临的环境,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而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面临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趋势的外在约束。为此,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协调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正确认识循环经济与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系。这是正确处理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 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 把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 追求贸易、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质量, 促进科技进步, 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来看, 要逐步改进大进大出的粗放式贸易战略, 调整我国外向型经济政策, 在重视对外贸易工作的同时, 要加快国内贸易和国内市场的建设, 加快培育国内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调整我国的产业政策和产品结构, 逐步改变资源型出口导向战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对出口产品来说, 就是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 对进口方面来讲, 就是要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减少对石油、铁矿石等的进口。整体来看,就是要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减少对外贸易发展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 一是要遏制对部分地区和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要加快低耗能、低排放产业的发展。三是政府要制定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 确保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培育环境保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政府要制订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 比如政府直接投资、信贷优惠、税收优惠、出口退税、加大研发投入和鼓励环保科技创新等。 

 

参考文献: 

[1]余敏友,左海聪,黄志雄.WTO 争端解决机制概论[M].上海出版社,2001 

[2]李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与我国的策略选择[J].改革,2003(6)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范文3

Abstract: By summari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itrus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Yidu city of Hubei provi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novation model of circular agriculture established by Hubei Hanway Ecological Agriculture Group on the basis of citrus industry in Yidu area, a "Citrus Planting-Citrus Processing-Orchard Ecotourism" new mod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he favorabl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of citrus in this model have promoted the connotation and quality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urism.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三产融合;生态农业;土老憨;宜都市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three industry integration;ecological agriculture;Hanway;Yidu City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001-02

0 引言

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在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其主要特征是“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1]。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武陵山余脉,位于鄂西南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极适合柑橘的生产发展,是全国柑橘区划发展宽皮柑橘的最适宜区[2]。柑橘是宜都市农业支柱产业,柑橘栽植面积为1.91万hm2,柑橘产量34.7万t,柑橘总产值4.1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40%以上,柑橘系列加工产值超过25亿元。此前,宜都市柑橘价值实现仅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基于柑橘的加工业附加值不高,柑橘加工后副产品的利用比例也很小且很不成熟,柑橘丰产不丰收的矛盾已成为柑橘产区的共性问题。

作为宜都市农业的龙头企业――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简称土老憨集团),创造性地发展“三产融合”(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新模式,一边不断完善柑橘深加工产业链,并一边探索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并对红花套镇和高坝洲镇柑橘农业循环经济做了积极的探索实践。从土老憨模式看供给侧改革,对大规模推广柑橘农业循环经济三产融合新模式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1 发展柑橘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1 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

目前,宜都市的柑橘种植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仍不高,科技贡献率比东部种植业发达地区平均水平低。柑橘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优质率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较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现代流通体系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业规模经营刚刚起步,缺少带动力强的新型产业主体,组织化程度总体较低[3]。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数量、规模偏小,柑橘品质落后,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探索柑橘循环利用的新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迫在眉睫。

1.2 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要求

尽管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大量运用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在另一面却过度施用化肥、农药及使用塑料薄膜,造成了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也使食用安全性受到影[4]。这些问题的出现,使生产方式演变为资源―产品―废物的直线生产方式。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不允许宜都市柑橘业的增长单纯靠资源和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1.3 生态农业对于柑橘的价值提升

柑橘在常人眼里,与普通水果无异,在宜都市批量收购每斤不过几角钱(宜都蜜柑为0.4~1.0元/斤)。但做成橘酱油、橘料酒、陈皮下饭豆豉等桔子厨房系列调味品,价格就会翻几番。将蜜桔鲜榨原汁经二次发酵酿造成橘醋原浆等养生保健品,价格就更会翻数十倍。如果更进一步,利用漫山遍野的橘林,建设国家柑橘农业公园,打造宜都柑橘文化名片,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它实现的价值可就是柑橘本身的数百倍了,并可以极大提升本地区第三产业的内涵和服务品质。

2 提升柑橘种植与深加工发展水平

2.1 推广柑橘合作联社模式

土老憨集团发起成立了宜都蜜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涵括红花套与高坝洲镇核心柑桔种植区,面积25平方公里。联合社实行统一科技服务和品牌销售。不断提升柑桔品质和产量,为实现柑桔规模化深加工处理打牢了坚实的源材料基础,同时为开展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具备了初步条件。联合社的建立,为推动广大柑农有组织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服务柑桔产业发展和生态休闲旅游起到了良好的联合经营与示范带动效应。成为三产融合发展的基础,农村经济的新支柱。

2.2 大力推进柑橘深加工产业

柑橘产业是湖北省最大的水果产业,是宜都市农业产业第一大支柱产业,总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在全国县市排列前面。但在水果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现状下,柑橘的价值无法得以完全实现。土老憨集团致力于发展柑橘精深加工产业,建立了占地500亩的生物科技园。园区发挥国家级工程中心技术平台优势,开发储备精深加工产品三十多项,转化发展全国唯一的柑橘酿造系列调味品,初步形成了年处理6万吨柑橘的精深加工规模。在土老憨生物科技园,适合本地加工的蜜桔被剥皮榨汁,经过生物发酵生产柑橘醋、柑橘料酒系列产品,橘皮和大豆发酵酿造药食同源的“柑橘蒸鱼汁”、“陈皮下饭豆豉”系列调味品,柑橘果渣加工柑橘酥、柑橘软糖系列休闲食品,实现价值最大化,“吃干榨尽”“零排放”。

3 创新发展柑橘业三产融合模式

土老憨集团以城乡统筹为理念,打造生物科技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柑橘农业公园,充分体现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以第二产业为支撑,以第三产业为带动,推动一、二、三产高度融合。

3.1 建设生物科技园

在生物科技园内,通过发展精深加工的循环经济,有效解决了柑橘生产资源浪费的问题,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获得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用绿色的方式提高了产业经济效益。生物科技园处在规建的国家柑桔农业公园的出口处,可为到国家柑桔农业公园的旅游者提供柑桔深加工旅游产品。

3.2 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

2014年,经宜都政府支持,公司联合多家企业发起建设总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达3500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产业园。产业园作为区域电子商务企业和农村电商发展的支撑载体,全面发挥了“集群效应”和“品牌优势”,整合了电子商务资源、强化了网络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了电商发展环境、降低了电商运营成本,孵化培育了一批有实力的电商企业。同时,公司投资组建了电子商务公司专业运行全系列产品的线上业务,系列产品现已入驻天猫商城、京东商城、苏宁易购、融e购、善融商务等电商平台,开发线上分销客户200余家。

3.3 规建国家柑橘农业公园

土老憨发挥全国唯一“柑橘优质高效栽培与深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优势,计划在宜都市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创建国家柑橘农业公园,实现“城在村中,村在公园中,人在青山绿水中,即人人安居乐业,村村美如画卷”目标。建设柑橘标准化种植及育种改良示范区10万亩、柑橘博览园及柑橘精深加工产业园1500亩、引进国外柑橘全自动测糖分级包装生产线1条、建设一村一品乡村旅游接待点、建设国家5A级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区。

三大园区的建设是围绕柑橘产业链的创新链部署,国家柑橘农业公园以生态农业旅游和农业品牌建设为主导;生物科技园以柑橘深加工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等不断延伸柑橘产业链为主导;电子商务产业园以以农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农产品及深加工产品的网上营销为主导;三园融合的建设涵盖了一二三产业,符合并适应了新时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必将迅速推动区域柑橘产业的发展并不断扩大农民致富的带动效应。

3.4 融合柑橘农业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2016年11月在土老憨生态农业科技园举行“爱上宜昌,自由自驾全国自驾旅游宜昌欢迎仪式”,积极践行生态农业旅游的理念。投资兴建宜昌蜜桔生态公园,武汉大学设计学院目前已完成初步规划,逾2000亩的景区以“家”的概念为设计主旨,营造出步移景异,竹木成林,春花秋实,山显水露,拟将宜昌蜜桔生态公园,打造成为充满人文魅力和民俗特色的生态旅游景点。邀请中国著名展示与旅游空间专家、中国策划研究院第四届院务委员会副院长郑建平共商规划建设宜昌蜜桔生态公园事宜。景区建成后,将以宜昌市民后花园的形式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实现生态保护、旅游休闲、品牌塑造的高度融合。

3.5 融合发展康养产业

宜都“十三五”时期,将投资百亿打造清江康养产业国家试验区,推动以医养、食养、水养、心养、文养、林养等内涵为主的康养产业的极大发展,建成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和中部康养中心。2016年,《宜都市红花套“康养小镇”投融资模式创新实施方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红花套镇成为全国深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试点,是全国37个特色镇中唯一的“康养小镇”。通过打造康养小镇的同时,致力橘醋文化研究,2017年1月中国柑橘醋文化研究会在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成立,来自宜昌市、宜都市的食药部门、工商部门、医疗卫生部门,以及农业、民政等部门专家,和民间艺术家、老中医在土老憨集团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柑橘,橘醋的文化内涵和发展趋势。土老憨柑橘深加工系列调味品基于药食同源原理,呼吁共同传播健康食养生活理念,推动柑橘产业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生命健康事业进步。

4 结语

土老憨集团用创新的思维、科学的手段、富农的情怀推动柑橘产业的“三产融合”,实施柑橘农业循环经济的若干措施,逐步完成农业供给侧改革,积极实现企业增值增效,在宜都市柑橘主产区推广,并取得阶段性实践成果:成立蜜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行统一科技服务和品牌销售,提升柑桔品质和产量,柑橘深加工打牢源材料基础;发挥国家级工程中心技术平台优势,开发深加工产品,l展柑橘酿造系列调味品,柑橘果渣加工柑橘酥、柑橘软糖系列休闲食品,实现价值最大化;以城乡统筹为理念,打造生物科技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柑橘农业公园,充分体现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以第二产业为支撑,以第三产业为带动,推动一、二、三产高度融合。融合柑橘农业生态旅游,逐步发展康养产业。

参考文献:

[1]王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1):76-78.

[2]易青,蔡永喜,王血红.湖北省宜都市柑橘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果树,2009(6):67-69.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范文4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些重化工产业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一些具有资源、人力条件的城市中都建立起来一个个的化工园区。在化工园区规划过程中,采用循环经济理论,不仅能够提高园区规划的合理性,还能为化工园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循环经济概述

 

1.1循环经济概念

 

所谓的循环经济,是上个世纪九十年达国家实行的一种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采用一种新型的经济思维方式,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上循环经济环境下要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协调与统一发展,强调经济活动的生态性与经济性并重,是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潮流趋势,同样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本质上来说,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一种,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传统经济主要表现为单向流动,即资源—产品—排放污染这一线形经济模式,具有高排放、高开采、低利用效率等特点;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高效利用,具有能量梯次使用以及闭路循环等特点,能够实现高利用率、高循环率等,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还能够降低污染排放,保持物质与环境之间的循环利用。

 

1.2循环经济的主要实践模式

 

现阶段,循环经济实践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1.2.1内部循环经济模式,即清洁模式。这种实践模式是微观层面上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小循环,主要以推行清洁生产模式,从生产源头上实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废物排放无公害、合理化等,是现阶段企业资源消耗与产品形成阶段主要的经济方式;

 

1.2.2企业间循环经济,即生态园区。这种循环经济模式上升到区域层面中,主要通过促进工业生态群落为主要的实现途径,包括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等等,将不同的工业工厂有机的联结起来,形成资源、产品等共享的生产组合模式。如一家企业的排放废料、废水等称为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材料等,实现对废物的有效利用。

 

1.2.3区域间循环经济,即社会循环模式。这个经济模式又上升到了社会层面,主要是区域终端产品或废弃物等的循环。这种实践模型中主要提倡使用可再生资源,节省自然资源,实现废物的回收利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其协调性、规划的合理性,尽可能避免出现重复建设。从整个社会循环中,应该加大对废物的回收利用,逐渐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

 

2化工园区规划与发展中循环经济的作用

 

2.1化工园区规划中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

 

传统意义上化工产业属于高污染行业,在全国行业内化工产业废气、废渣、废液排放量居高不下。这主要与化工产业生产过程复杂程度有直接关系,传统的化工产业生产过程消耗的原材料较多,需要的能源量较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会有各式各样副产品、副反应产生,因此产生的废弃料也相对较多。

 

为了保证化工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其规划中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量,建立与完善生态园区,实现化工园区的循环性、生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

 

2.2化工园区规划入驻企业需要满足循环经济模式要求

 

生态型化工园区的建立,应该远离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群体,园区环境表现的质量与企业环境表现有直接的关系。在园区建立过程中,应该摒弃“既然建立了防污基础设施,就能无节制的进行排污”的理念,化工园区中基础设施任然需要将企业层此清洁生产作为主要元素。对于入驻化工生态园区中的企业,必须满足循环经济理论下的各项要求,每一个企业必须对粉尘、固体废弃物、废水等进行有效的处理。每一个入驻园区的企业,不能给园区带来负面的影响,并且需要紧密合作,为园区的环境以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所以,在园区规划过程中,对入驻企业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审查,要求所有企业的建设项目满足清洁生产的相关指标,并在企业内部建立小循环经济体系。

 

2.3加强产业链的延伸

 

化工产业的产业链具有交错明显、延伸等特点,产业链之间具有明显的共生关系。化工产业产业链可以延伸出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并实现资源的整合。

 

在园区规划过程中,可以将园区主打产业链作为基本的主线,坚持合理、健康发展的原则,促进产业集聚的效果,从而使静脉产物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以技术改造、结构调整为主要的手段,对产业布局、结构等进行合理化的调整,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化工产业升级。在园区规划的建设项目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并最大限度地依据市场和园区资源状况规划设计延长产品链, 同时充分考量利用主导产品项目产生的废弃资源设计产品链, 如在安徽无为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中利用甲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设计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产品。

 

2.4加强对化工园区公用工程、基础设施一体化,实现节能减排最大化

 

化工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重化工产业。为满足化工产品的生产,往往需要蒸汽、电、水的供应,并伴随着“三废”的治理。为最大限度地节能减排,必须以借鉴先进的“一体化”的理念对园区的公用工程、基础设施进行配置。首先进行公用工程一体化,对园区能源、水源供应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一体化的公用工程岛;二是物流传输一体化,通过输送管网、仓库、码头、铁路和道路等,形成园区内一体化的物流运输系统;三是环境保护一体化,园区内设立环保中心,统一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四是园区管理服务一体化,为入驻园区的业主提供一门式办公、一站式服务。

 

任何一个化工工业园区都不是孤立的,在某一领域上必然与别的工业园区有着必然的联系,另外任何一个工业化工园区不可能实现园区内绝对的物质、能量循环。这就需要在化工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园区内的资源、信息流、物质等进行充分考虑,做好企业生产废物的回收利用,实现园区内的大循环经济。

 

3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循环经济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主要的发展趋势,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增长、社会和谐发展以及生态合理化的有效手段。对于化工产业来说,建立有效的化工园区,实现产业集聚,在化工园区规划过程中,采用循环经济理念,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实现园区产业一体化发展,促进化工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产业发展的生态性、经济性。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相信循环经济理论会在我国各个领域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增砖添瓦。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范文5

【关键词】钢铁产业 现状 趋势

当前我国处于“十二五”时期,钢铁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不可否认的是,国际金融危机也给钢铁产业带来极大打击,甚至钢铁生产一度陷入困境。金融危机后期,我国经济逐渐恢复,钢铁产业也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此时需要考虑以往发展过程中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从各方面发现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因此,加快钢铁产业的生产方式、消费结构等转变,任重道远。

一、钢铁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适应循环经济发展需要

过去,我国钢铁产业以粗放型增长模式为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能源、矿产资源的大量浪费,生态环境日趋恶劣;若想实现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改变错误的管理模式,遵循“循环经济”发展原则,树立节能减排理念,充分挖掘能源、水资源等应用潜力,以最低的消耗获取最大利润,实现资源合理化分配,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料、废物的排放,杜绝由钢铁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良性发展。

(二)逐步实现集中化生产作业

由于钢铁行业生产的特殊性,采取规模经济发展模式;那么这一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就会走向高速化、持续化发展阶段。但是纵观我国钢铁产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集中程度不尽如人意,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小型企业必须加快速度整合,通过兼并、取消等方式,以大型钢铁企业的形象重新进入市场,培育国际竞争力。应该注意的是,在小型企业并购时,需要做好可行性评估和风险论证,择优入选并购对象,保证并购后的运行效果。

(三)推动技术改进与技术创新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铁产业的技术水平滞后,包括技术品种单一、技术管理不到位、设备研发力度不足等,无法实现技术产业化发展;针对我国钢铁产业这一实际情况,今后的发展中要做好钢铁生产技术的研发工作,争取从本土解决钢铁工业装备问题,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生产具有本土优势的产品。另外,钢铁产业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应该放长眼光、掌握国际化的先进技术,如在国内设置钢铁生产技术研究基地,培养专门的技术研究人才,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流通模式的改革与优化

一方面,实现现代化物流运转模式。钢铁产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应该意识到降低成本的重要性。在物流运输环节,也要注意流通费用的控制、保障物流的流通能力。通过构建完善的物流加工配送体系,实现加工、运输、仓储、质量检控、配送等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优化物流配送网络,为更多终端企业提供低廉、高质、快捷的配送服务;另一方面,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在钢铁流通业,通过发展连锁经营模式,可更好地促进行业集中化,优化钢铁产业的流通,同时也可以增加钢铁产业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形成规模效益。

(五)加速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

我国钢铁产业实现结构调整、推动产业重组,已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竞争,采取“走出去”战略。但这一过程中也要意识到,如果我国钢铁企业想在发展中国家大面积开矿或者本地建厂,必然面对激烈的国际资本竞争格局,仅依靠个别较大的钢铁企业,很难改变我国铁矿石的市场格局;那么针对这一情况,必须加快产业链的建设,制定科学、完整的对外经济发展策略,实现国际化经营;另一方面,钢铁企业应注重协调并研究国际战略,结合行业发展实际情况、行业生产特征等,制定发展战略;例如,通过组建具备技术优势、团队优势的企业集团,实现模式创新,确保我国在国际化经营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六)实现国际间联盟与合作

钢铁产业的发展,应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并重原则,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为实现循环经济奠定基础,减少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的消耗。从国外企业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来看,首先应用了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工艺,其次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加工,强化技术研发的培训和学习。我国钢铁产业借鉴这一模式,也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积极引进更多新项目、新产业,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意义重大。

二、钢铁产业未来机遇和挑战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钢铁生产成功经验来看,钢铁产品需求量与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周期相匹配,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钢铁企业健康发展。当前我国仍处于城市化发展进程,在此过程中汽车产业、房地产产业等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而这些产业都离不开钢铁产品支持,钢铁产业的供需两旺格局将得以延续,面临强大的发展空间。那么钢铁产业如何抓住机遇、改变不足,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钢铁产业应迅速实现战略调整,一方面为战略转型,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缩短生产周期,也更利于资金的流通;另一方面为战略升级,根据市场需求的不断调整,实现产品结构转变、产品工艺创新等,提升生产技术含量,才能更好地体现产品价值和产业价值。

总之,钢铁产业应该加速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能源,形成产业链经营模式,实现资源、技术、环境的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的升级、挖掘产品附加价值,更好地融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提升钢铁产业的盈利空间,实现钢铁工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凯旋.新形势下中国钢铁产业对外贸易的发展[J].生产力研究.2010(10).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范文6

海洋经济虽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生力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海洋经济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海洋经济总体规模还明显偏小,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海洋经济科技含量不高,科技创新水平相对滞后;主要海洋产业,如海洋渔业生产手段较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同样,海盐生产技术手段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主要靠增加盐田面积的粗放办法来增加产量;海洋科技创新的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有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海洋科技管理落后,体制不健全,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优秀海洋科技人才缺乏,科技知识有效供给不足;海洋科技研究低水平重复较多,投入产出比例较小。据统计,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因素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达到80%左右,我国只有30%多。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水平低,已成为影响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当前,随着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进展,海洋经济在经历了以直接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发展阶段以后,跨入了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发展阶段。面对世界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只有创新,才能为海洋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提供无穷的动力源泉。中国是海洋大国,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对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海洋产业,提升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对缓解我国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方面日益严重的压力,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从海洋资源消耗型向海洋资源节约型的转变;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经济安全,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海洋科技创新,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海洋资源科学利用。我国海洋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大,在这方面,我们和海洋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是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新兴领域,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提升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整体水平。所以,我们要在吸收和采用国际最新的科技成果的基础上,组织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发展我国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深加工技术、海洋功能食品开发、海洋医药产品开发、海洋精细化工产品研制;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海岸带区域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域资源和环境评估技术、海洋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快发展步伐。重点应放在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上,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通过科技创新,积极扶持新兴海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要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提升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着力建设一批新兴海洋项目和海洋产业区,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产业聚集力和带动力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对新兴海洋产业,国家应在科技协作、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支持,以推动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此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开展海洋未来产业技术储备的研究,促进海洋未来产业的发展,不断开拓新兴的海洋空间利用领域,不断形成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3、支持和鼓励海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当前,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就是要依托循环经济创新技术,以海洋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为核心,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形成海陆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应出台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科技创新促进机制。应从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海洋新兴产业、降低能源消耗、清洁生产、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认识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制定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应及时向社会有关海洋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支持海洋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应有重点、有层次推进。海洋循环经济的重点应放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比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和具有较为成熟的海水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产业领域。我国海水综合利用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已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沿海缺水城市应在海水的综合利用方面优先推进。重点发展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技术,降低成本,扩大海水综合利用的产业规模,推动海水资源产业化的全面发展,改变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结构,促进沿海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此外,支持和鼓励海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也十分重要。政府应及时向社会有关海洋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加快循环经济法规标准体系建设,设立海洋循环经济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海洋循环经济核算体系。

4、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开发,发展海水综合养殖业。近年来,由于我国海水养殖业面积的大量增加,加剧了海洋环境污染,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海洋生物技术的开发,为海水科学养殖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当前,在海水养殖方面应采取科学的养殖方法,建立海上养殖区环境管理制度和标准,编制海域养殖区域规划,合理控制海域养殖密度和面积。利用海洋生物技术,建立各种清洁养殖模式,改善已被污染和正在被污染的海水养殖环境,减轻或控制海域养殖业引起的海域环境污染。通过技术改造和养殖水域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加大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养殖技术,维护海洋生态平衡,达到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生态养殖模式,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5、利用高新技术,加快海洋环境治理和海洋生态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海洋环境生态化,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我们在严格执法、加大整治力度的同时,必须利用高新技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提高工矿企业污水处理和达标排放水平,把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尽可能压缩到最低限度。此外,扩大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技术及其他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物治理,开发和利用环境生态生物技术,解决海洋污染的生物修复问题。坚持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坚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逐步建立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良性发展模式,达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