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范文1

注重有效精讲在电磁感应教学中的作用。针对电磁感应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我们应该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精讲,并且尽量举例说明,让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更深一步的了解与探索相关的深层知识。如果有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还应该利用画图或者是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化为理性认识,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在电磁感应精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对于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我们应当少讲或者是一笔带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或者是由教师对学生理解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在承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他们对知识的认知能力。

二、高中物理电磁感应有效学习的分析与思考

(一)进行有效的预习,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

阅读物理学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内容的重要途径。因此,安排学生在电磁感应课堂教学之前自主的进行知识内容的预习,通过认真的阅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问题的关键所在和解答途径,对于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自身的积累是非常有帮助的。在电磁感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大纲通过预留问题的形式督促学生开展预习。比如说,我们可以预留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是什么?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判定?利用磁场能否产生感应电流?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寻求答案,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加强课后练习,检查学习的效果,进一步巩固提高

在课堂精讲之后,教师应该及时组织与督促学生进行课后练习,通过做练习题查漏补缺,及时对遗漏或者是尚且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展开新一轮的探索与学习,以求进一步巩固学习的成果。因此,在高中物理电磁感应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后设置一些与本节课时所有知识点相关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题目,以此加深对所有知识点的理解与熟练掌握。

(三)学会科学总结,在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稳步提高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知识结构;课堂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高中是人生轨迹的一个转折点,高中学习直接关系到的是高考,所以高中知识一定要学好。高中生物教学不应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该优化知识结构,优化课堂设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施教学工作。笔者在教学中从下面方面入手优化高中生物教学的知识结构和课堂设计。

一、优化高中生物教学的知识结构

传统的生物教学中,老师只是在讲台上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在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兴趣。老师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自主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这么多年的生物考试中不难发现,很多知识点都是串联在一起的,所以知识结构十分重要,这不仅是在生物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同样重要。在《高中生物》(苏教版)的必修课本中,“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的相关内容主要说明了生命中的物质性,注重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综合素质的培养。生物教学中的知识结构需要细分理解,从小的方面入手,从而解决大的难题。

(一)优化知识结构,明确教学的意义。知识结构归根到底就是学习生物过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当然这需要自己的总结与理解。知识点多而杂,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串联起来,把小的知识点串联成完整的知识点,使之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老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体作用,但教学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了解更多知识,所以从这点看,教学的主体在学生,老师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会学生方法,教会学生总结知识点,优化知识结构。

(二)优化知识结构,合理构建知识结构。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分为许多的章节,每个章节都有一定联系,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这一特点对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筛选、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总结能力,为将来发展成管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学生通过提炼知识点,从宏观与微观的方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明确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联想记忆,开发大脑,有助于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生物的课本也有细微变化,原先的知识点很杂,相互之间联系也不密切,以前上课时经常听老师说:“教育改革,改的不光是课本,更是我们自己,现在不能像以前一样,抱着一本书只知道背,要学会找其中的联系。”现在教学中也经常对学生说这句话,不过变的是“你们的课本已经把最基础的联系在一起,只需要你们稍加提炼就行”,所以现在的课本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当然其中掺杂的许多不需要学习的知识会让学生稍微了解就行,不需要记下来。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整理重点,把容易考察的知识点整合下来,加强记忆。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比如光合作用,光能是通过怎样的反应转化为化学能的,无机物又是通过怎样的化学反应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这是大自然中经常发生的反应,十分常见,同样十分重要,这时的学习就需要学生联系实际,从学生主体出发,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理解记忆,然后整理出知识结构,与其他章节联合在一起,比如植物的呼吸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二、优化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设计

提及课堂,大部分人想起的都是老师站在讲台上,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教育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我们需要的不是死气沉沉的教学,而是需要的活泼开朗的学生,不能因为教学模式而抹杀了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气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在教学中十分重要。

(一)在课堂中尊重学生,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现在的教育改革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重在培养全能型人才,因此在生物课堂上要尊重学生,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把生物教学的内容放大化、现实化。如学习食物链时,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那些生活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可以适当地给学生看一些动物世界之类的视频,让学生对生物课堂充满期待而不是厌倦情绪。

(二)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生物教学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例如在做还原糖加斐林试剂的实验时,很多学生对加入试剂的顺序完全不会,虽说背过但实际做时就会有很多问题,自己动手做完试验后,这个问题就记住了,考试从没有出错。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当然学校应改善实验设备,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学习做更多实验。

(三)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多加交流,提高团结合作的能力。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少不了对习题的讲解,学生对每个题的掌握程度不同,所以老师在讲解中应询问学生的难点从而加以讲解,不过也会有学生的难点没有被提出来,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学生时间,和其他同学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的任务是对学生不能讨论出来的问题加以标注并重点讲解。

三、结语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并加以总结的过程中同样应该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只有了解对方后才能找到适合每个人的教学体系,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有继续学习的动力,知识结构的整理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老师应在学生兴趣的前提下,优化课堂设计,让学生把课堂当做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把这个舞台交给他们,让他们对课堂充满期待,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

作者:罗朵 单位:神木职教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海智.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高中生物课堂结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4:121-122.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教机职字[2009]267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28-02

1.引言

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程建设与改革,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落脚点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2.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6十2”基本原则:原则中的“6”指的是:①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②突出能力月标;③项目任务载体;④能力实训;⑤学生主体;⑥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原则中的“2”指的是:①某些课程教学内容(如德育内容、外语内容等等)必须更注意采取“渗透”到全院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依赖集中上课的方式。②对于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必须更注意采取“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依赖集中培训等上课的方式。设计应包括课堂教学目标、能力训练项目、项目教学过程控制、职业活动素材、《课堂教学方案》编制等基本内容,重点是项目教学过程控制和职业活动训练素材。

对于专业课程,其载体的形式设计可以是项目、案例、模块、任务等,而对于基础课程,其载体的形式设计则可以是活动、问题等;另一个是载体呈现的内涵,对专业课程载体的内涵设计,可以是设备、现象、零件、产品等,而基础课程载体的内涵设计,则可以是观点、知识等。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而设计的最终体现——教案,则主要是职业能力训练和知识认知的过程控制和行为引导的设计。

3.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3.1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应包括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甚至包括拓展能力即素质目标)。确定职业能力目标,必须以学生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并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必须明确、具体、可检验,并设定可展示的成果或具体的检验参数。确定知识目标应以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为依据,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

3.2课堂职业能力训练项目

课堂目标需要通过它去实现,教学内容需要它去承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需要它去激发和驱动,课堂成绩考核需要以它为依据,因此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设计内容。训练项目设计应切合学生专业方向,具有实用性、典型性、新颖性、可检验性和趣味性,还应有利于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法纪意识、创新意识和操作安全意识等素质的培养。训练项目要逐一编号列出,明确项目名称、拟实现的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拟使用的训练素材,并对实施步骤、方式、场地、设备及工具、安全事项、考核方法等作出整体筹划。

4.教案格式参考样式

4.1第一部分:组织教学和复习上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时间:……分钟)

点名考勤,提问复习上次内容,作业的检查(书面作业讲评、思考题口头回答)

4.2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

①步骤一:宣布教学内容、目的(时间:……分钟)

板书:(本次课的标题)……

讲述(或提问或讨论):(在实际工作或职业岗位上、在什么情况下会遇到某个(些)问题、需要分析、处理、解决什么问题)引导语:(导入实例1的语句)

②步骤二:引入(时间:……分钟)

课件演示(或板书):(实例1)

学生讨论(分组或集体): (分析、剖析实例1,完成实例1的方案、步骤、方法)

教师归纳:(完成实例1的方案、步骤、方法)

引导语:(转入实际操练的语句)

③步骤三:操练(掌握做……的初步/基本/单项能力、技能,)(时间:……分钟)

方法、手段、学生、活动:如:教师、演示、学生、模仿

第一步……知识点1:

第二步……知识点2: (表示重点)

第三步……知识点3: (表示难点)

说明:

可以按照顺序,一步一步演示和模仿,也可以完整地演示和模仿。

学生模仿可以集体进行,也可请1,2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示范性演练,或单个学生操练与集体锤炼相结合。

从操作中引出知识点,但先不要强调,重点是操作能力、技能。

引导语:(转入深化步骤的语句)

④步骤四:深化(加深对知识和基本能力或技能的认识和体会)(时间:……分钟)

板书:(或播放课件)

学生活动:(形式要多样;方法要灵活)

实例2 ……

实例3 ……

实例4 ……

说明:在实例1的基础上 改变参数、结构、形状、形式等,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从正反两方面加深对知识、能力或技能的认识和体会。

引导语:(转入归纳步骤的语句)

⑤步骤五:归纳(知识和能力) (时间:……分钟)

讨论: (在教师引导下先由学生讨论总结能力和知识点 教师再归纳)

板书:(或播放课件) 能力1 知识点 1

能力2 知识点 2

能力3 知识点 3

说明: 突出重点 化解难点

引导语:(转入训练步骤的语句)(表示重点 表示难点)

⑥步骤六:训练(巩固 拓展 检验) (时间:……分钟)

板书:(或播放课件)

学生活动:(形式要多样;方法要灵活)教师活动: 巡视指导、点评

训练项目1(成品分析 改进创新)

训练项目2(改错分析 反面认识)

训练项目3(独立设计 创新设计)

训练项目4(检查验证学生对能力、知识的掌握程度) (单项或综合)

训练项目5(检查验证学生对能力、知识的掌握程度) (综合)

⑦步骤七:总结(时间:……分钟)

教师讲述或用提问方法

(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难点,)

4.3第三部分:布置作业(内容、要求、规范、时间) (时间:……分钟)

教案格式参考样式(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25302.htm 46K 2009.1. 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2007.清华大学出版杜,北京.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改革;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59-02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教课堂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11年3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到高等学校要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相互融合,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东北林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作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专业,要加快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步伐,特别是加强重点课程的建设工作,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因此,在交通运输专业要加强重点课建设工作和教育部要求高效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双重背景下,进行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改革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一、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现状

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指出:高等院校要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要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继续普及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多种方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创设绿色、安全、文明的应用环境。

从教育发展规划上看,教育信息化就是要把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逐步转换到由信息技术支持的学教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学生才能真正利用信息手段进行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国外关于该方面的研究开展的比较早。美国的基金公司分析员Salman Khan通过使用自己制作的视频课件为表弟补课获得成功,并创办了“Khan学院”。自2011年开始,这个非传统教学模式在全球受到欢迎,引起了全球教育界的关注与争论。目前美国每天有数十万学生晚上在家观看Khan学院的数学教学视频,第二天在课堂上跟教师请教遇到的问题。这与传统的“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被称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优化了传统的教学流程,让教师、课堂的角色产生了根本性变化。翻转课堂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与交流。

国内的高校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对此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研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任帅对国外著名大学视频公开课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从制作技术、课堂设计、团队建设、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展现了国内高校的案例,引发了读者思考;[1]周意元对利用视频公开课辅助数学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2]孙文斌和林娟等人对大学生“网络公开课”的使用现状与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3,4]孙宏文等人对数字视频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5]山东工商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的范慧茜首先对英语国家名校网络公开课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然后分析了国内学生使用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现状,最后提出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若干方法;[6]昝玉林对视频公开课的优缺点做了阐述。[7]

从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来看,普遍是对网络公开课展开研究,通常这些网络公开课是以一整节课为单位进行,这样应用到目前大学课堂的各门课程是比较困难的,而如果引入核心知识点视频,则可以把每堂课程分解为若干个核心知识点,便于在高校课堂中推广使用,也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真正地实施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

二、交通运输专业开展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核心知识点视频就是以每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体系为基础,以每个核心知识点为单位,聚焦新知识讲解,形式上强调该视频的独立化和片段化,便于学生用于网络预习和复习。有了核心知识点视频,可以使教学过程强调知识与思维的可视化和动态展示。如:教师查看知识点视频时,发现某个核心知识点的学生点击率特别高,则说明该核心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难点,需要课堂上重点强调或者引入讨论。

“交通运筹学”是交通运输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交通运筹学”是将交通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归纳为抽象的数学模型,综合运用数学方法或计算机工具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相对抽象,计算方法较繁琐和枯燥,核心知识点较多,不便于记忆,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不易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物流技术”是交通运输专业的重要专业课,该课程教学应能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管理流程中各种现代成熟技术的基本情况,理解物流运输技术、物流装卸技术、物流包装与仓储技术等在物流管理中的实际价值,同时掌握系统规划与物流配送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学习物流技术,学生对现代物流运作特点、组织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的优化技术(运输问题、选址问题、库存问题、货物配送问题等)和预测技术是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在学习时普遍感到困难,这些章节在考试中得分率也较低。信息技术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介入手段,可以对课程教学的内容结构、教学流程结构、师生互动结构进行优化与重构,从而带来新的教与学方式,因此交通运输专业以教学特点相似的“交通运筹学”和“物流技术”课程为代表,进行如下教学改革研究:

一是经过教学实践和研究,构建交通运输专业的重点建设课程“交通运筹学”和“物流技术”的核心知识点体系。

二是依据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体系,制作“核心知识点模块”,并投放到课程建设网站,供学生课前下载学习,上课同教师讨论或者课后复习使用。

三是对某些重要的核心知识点,采用课前学习、课上讨论总结的方法,由传统的教学授课模式转变为有技术支持的学教授课模式,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进一步修改核心知识点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流讨论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总结归纳能力和讨论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以适应工程类人才培养需求。

三、结语

网络技术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的内容结构、教学流程结构、师生互动结构进行了优化与重构,从而带来了新的教与学方式。利用网络技术提供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以及开放式教学环境和师生交流平台,有助于开展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的探究发现式学习。

对交通运输专业的“交通运筹学”和“物流技术”两门课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建立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体系和相应的核心知识点视频,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核心知识点的学习并与同学们讨论存在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成果将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并为其他专业和院校的教学手段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参考文献:

[1]任帅.视频公开课改变学习方式[J].中国教育网络,2012,(3):55-58.

[2]周意元.利用视频公开课辅助数学课程教学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4):75-76.

[3]孙文斌.大学生“网络公开课”使用现状与需求的调查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

[4]林娟,王玉明.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启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广州化工,2012,(15):237-238.

[5]孙宏文,戴闯,马丽娟.数字视频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教育探索,2013,(1):34-35.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大学英语 翻转课堂 微课 模式

一、引言

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科学地确定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1]。《纲要》对于我国教育改革是一个宏观战略指导,但涉及的教育理念的转变、体制的改革、模式的创新、方法的变革等具体操作层面,仍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在实践中制定更翔实的实施准则。

面对各大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总学时的减少,怎样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外自学时间,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英语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怎样在有限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及应用能力,更是每位英语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大学英语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微课教学应运而生。

二、微课及翻转课堂概述

(一)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课程活动全过程。视频一般为5至10分钟。微课不是课堂实录,也不是教学成果展示,而是短小精悍的短视频课件。

(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也即“反转课堂”,其最早的探索者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其在为侄女和侄儿辅导数学功课的过程中,想到了制作教学视频,让更多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享受这一辅导资源。2006年11月,他将制作的第一个教学视频传到了You Tube网站上,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所谓“翻转课堂”,即教师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并就某个知识点制作5~10分钟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学习,回到课堂师生上面对面交流、讨论并完成作业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2]。它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并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看到了希望。

三、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英语翻转课堂并不是完全已有的教学模式,而是在转变师生认知观的同时,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重构,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主导[3]。随着学生对碎片时间学习需求的增加,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学习微课将逐渐成为这个时代学习的主流。

(一)课前准备

1.基于教师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针对某个教学知识点进行文档编排和微课视频制作,微课视频要与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吻合。据统计,通过移动设备访问移动互联网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在微课视频的制作中,用户界面(UI:User Interface)和用户体验(UE:User Experience)尤为重要。目前,市面上主流移动平台为IOS和Android,占据移动操作系统95%以上,微课应用的用户界面要求美观,微课应用的用户体验要求符合受众习惯,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要尽量做到美观和符合受众习惯。

微课视频展现方式有影片式微课、动画式微课、板书式微课和演示式微课。教师可以根据所授课程及知识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展现方式。如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授课时,可采用多角度、可剪辑的影片式微课;进行英语口语授课时,可采用无实景、对话配音的动画式微课;进行英语写作授课时,可采用模拟黑板、即时手写的板书式微课;进行英语听力或阅读授课时,可采用屏幕演示、可标注的演示式微课。微课的展现方式很多,教师可以选用单一的展现方式,也可以采用混合式展现方式,目的在于更好地讲授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自学兴趣。

2.基于学生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学习者,在课外观看完微课视频后,应当对教学知识点有整体把握,并记录在学习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同时应该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此外,学生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聊天贴吧,对所学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同伴互评,这个环节是师生容易忽视的部分,但它非常重要。

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将识记、理解和应用归纳为低级思维阶段,将分析、评价、创新定义为高阶思维阶段,因此,交流讨论、同伴互评是高阶思维阶段,是学生通过编码加工,将所学内容进行提炼、提取的过程,这种提炼提取的过程更能促进成果的产生,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堂设计

在传统教学中,一门课程讲授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设计环节好坏。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课堂设计很重要,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模块时,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激发学生参与的角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内化。

1.确定论题

教师需要根据微课视频的知识点,确定重难点并总结归纳有研究价值的分论题,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相应的分论题继续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每个知识点可以确定3―5个分论题方向,把每个班的同学分成3-5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分论题的讨论,最后每个小组整合所讨论的结果,分组陈述。如果分论题涉及知识点较小,不容易进行研究方向的划分,每组成员可以对该知识点进行独立研究,再协作探究。

2.独立思考

思维是人的重要特征,思维的灵魂在于它的独立性,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独立思考能力是每位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学习阶段注意培养,养成习惯。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尤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由开始有针对性地指导逐渐转化为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和体系。

3.协作讨论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协作讨论的品质,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翻转课堂的讨论环节,给每位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协作分享平台,大家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点共享问题,积极讨论,互评互答。这种模式是一种协作式讨论,可以多维度、多方面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协作讨论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灌输式”的授课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成为学习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指引人”和“促进者”。协作讨论环节可以在论坛中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每个知识点,引导设计有意思的活动,使得学生人人有话可说,人人都参与进来。

论坛的设置目标要明晰,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讨论,教师不需要有贴必回,应当提前制定好规则,善用助教的力量。如在建立论坛之初就规定每周六晚7:00~9:00为老师答疑时间,或者教师回复每天的前三个问题,助教需要把讨论最多而无定论的问题汇集起来,以便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分析答疑讲解。

4.成果分享

学生就所学知识点经过独立思考、协作讨论后。必定会形成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往往以报告会、辩论赛或展览报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在成果分享时,除了本班师生外,还可以要求同年级同专业其他师生一起参加,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成果分享也可以采用录制视频的方式上传至网络,以供更多同学观摩学习。成果分享是翻转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成果分享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以便在课程上进一步分析和讨论。

(三)课后总结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翻转课堂的课后总结尤为重要,总结以反馈评价的形式展现,这个环节由老师观看完学生的协作讨论、成果分享之后,总结归纳章节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并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难点内容进行分析解说,以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

四、翻转课堂的优点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翻转课堂在教学手段现代化、学生学习自主化、时间把控自由化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与提高。

(一)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五个阶段。翻转课堂利用微课视频等网络技术,体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课堂教学转化为课外学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学习自主化

翻转课堂教学将教师授课的知识点录制成微课视频,学生可以自主学习,重复学习,直到把知识学透彻。不像传统教学,老师讲授课程都在课堂,不可重复学习,不懂的知识点也没有及时消化。微课视频的翻转课堂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记录、总结、归纳教学知识点,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习的独立自主化。

(三)时间把控自由化

翻转课堂利用微课视频真正体现了全面学习、终身学习、随时随地学习的宗旨,一台平板或手机可把自己感兴趣想学的要学的知识尽收眼底,真正把碎片时间合理利用了,也真正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化、精品课程共享化的教学理念。

五、结语

翻转课堂不仅翻转了课堂教学顺序,还翻转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师生角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思维模式,翻转课堂使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合理的分配,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学习自[4]。以微课视频为主要媒介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面学习、终身学习、随时随地学习的教学宗旨,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J].高等教育研究,2010,(7):1-6.

[2]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24-127.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范文6

依据教材,把教材文本进行“精耕细作”是长期以来基层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由于教育形式和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对教师的要求不只是能解读教材,而是要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用好教材,即对教材内容的重组、调整、删减、补充等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对所授单元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及学生所能掌握的程度有较清楚的认识,从而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时才能有条不紊。

英国人托尼·布赞(Tony Buzam)提出的思维导图是帮助学习者用图形和联想的方法进行思维的工具,是用图形和文字将学习者的想法和思路“画出来”。用这种方法在学习上有利于加强学习者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增加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的有效性。基于上述原因,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所有单元内容进行逐层分解,直到每一个小的知识点,然后以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实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 思维导图是师生描述知识的工具

描述所授知识及其理解情况是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行为。描述知识的方法有多种,在实践中,借助思维导图来表述,不但形象直观,而且简明扼要,能够反映出绘图者对知识点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2.1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展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传统方法是逐条罗列。这种方式不能对学生形象地展示,也不能让学生非常直观地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导图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罗列,也是教师对知识理解过程的可视化,学生既直观地观察到知识点,又能感悟到教师的思维过程。用计算机制作的思维导图能够和相关多媒体信息进行超链接,这样教师展示的教学内容就不再是平面的了,而是立体的教学内容,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有效思考。

2.2 学生展示所学内容

在新授课的知识总结部分,经常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描述。学生往往是按教材的知识目录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罗列,就认为完成了,这样总结的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改变这种总结方法,让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学生的构图过程,取长补短,最后由各小组组长来讲解本组的思维导图,其他组的学生还可以进行补充修改,教师在其中进行逐条点评。学生对这种学习过程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无论成绩好坏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度,最终每组展示的思维导图反映出学生的集体智慧。例如在计算机系统组成一课中,通过对每组学生所做的计算机系统组成的思维导图进行对比,从中可以了解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因为采用了思维导图,修改和删减都非常容易,便于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念,也活跃了课堂,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

2.3 学生笔记的变革

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用思维导图将课堂和书本知识整理好。一章结束时,将自己的学习笔记进行再整理并绘成思维导图,然后通过思维导图软件将重点标上色,还可以在第一章节后加一些重点案例,以帮助自己加强记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将一些重点串起来,加以记忆和理解,对课程有更好的整体认识,也能将记忆在各个章节间自由穿行。

3 思维导图是师生学习交流的

工具

相比于文字,图片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思维导图正是基于这点,利用图形将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师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交流。

3.1 师生间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当前互联网时代一种比较普遍的学习交流手段。对一个知识点,不同的人理解的程度不同,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充分地将师生间对问题的理解展示出来,通过这种途径,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使他们能够充分表达彼此的观念。在这种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协作学习过程中,能真正体现“教学相长”,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3.2 用于头脑风暴,激发创新思维

在人类世界中,一些毫无关系的事物往往通过一定关系的联想建立新的联系,从而构成新意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的好处就在于头脑中的思维结点通过关系结点触发各个相关的知识点,从而建立前所未有的联系,产生新见解,非常适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头脑风暴时,用思维导图记录思维信息,梳理相互关系,学生间对头脑产生的知识点进行再讨论,梳理知识点间的关系,既能巩固知识点,又可以激发新的联想。

4 思维导图是教与学的有效评

价工具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下,以分数结果为单一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通过思维导图对教学环节进行过程性评价,已经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思维导图可以作为教师评价的工具,用以评价学习者在某一概念领域内对知识的理解水平、深度和知识的相互联系程度,等等。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设计思维导图的过程,了解其学习进程和内心思维活动的情况,以便给出相应的评价,改进教学,这样思维导图就是教学教程评价的有效工具。同时,思维导图也可以作为总结性评价的工具,它与传统的单元测验不同的是,思维导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的评价结果,已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分数,而是学生头脑中关于知识结构的图例化再现,教师和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学习的现状,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也能激励学习者努力弥补不足。

5 思维导图是师生在教学活动

中进行反思的工具

5.1 思维导图能提高学习者的反思能力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认识策略,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软件构建知识的思维导图,通过不同学习阶段所做的思维导图,看出自己知识上的变化,同时在制作思维导图过程中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对自己学习过的知识点加以组织和整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甚至能发现自己从来没用注意和认识到的各个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

5.2 思维导图能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