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叛逆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叛逆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1
高中阶段处于青少年的青春叛逆期,又面临着来自学业上的巨大压力,很容形成巨大心理落差,轻则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自己的学习,重则产生心理疾病,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这一时期的学生的心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家庭、人际关系到学业成绩等时刻影响到高中生的脆弱心理。高中班主任作为学生最亲近的“大朋友”,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有利于开发学生内在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促进高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开展相辅相成
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德育教育也能促进高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所以,高中班主任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对德育工作的进行也有着重要作用。
(三)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日常工作的管理
高中班主任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者而已,高中班主任还是学生学业的指导者及心灵的领路人。高中班主任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学生的困境、压力和难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如此,师生双方都更能够理解彼此的行为,有利于学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也有利于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高中升学压力很大,不仅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高中班主任也有升学压力,而且班主任不比学生的心理压力少。首先,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负责,监督和保护学生的日常生活,保证其人身健康。其次,班主任还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监护人,高中生在高中阶段既是青春期又是叛逆期,班主任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要在学生遇到困难和压力及时给予关注和帮助,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再次,班主任还要保证学生的升学率,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好的发展空间;最后,离开学生,班主任还是个普通人,需要照顾家庭,要缓解生活上的压力。因此,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得到关注,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调试的心理,在健康的基础上做出最好的状态才能更好的引导、照顾和帮助学生。
(二)师生双方对在高中阶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
现阶段,很多高中教师对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不足。高中班主任关注学生的重点还是在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上,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对实际操作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而学生在这个阶段重点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会怀疑在自己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中阶段,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整体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
三、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建议和对策
(一)高中班主任注意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
1.认识和明确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地位。高中班主任不但有教育教学的任务,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在具体的工作中首先督促学生好好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然后还要明确自身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争取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学校要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开进行监督,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2.关注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首先,班主任自身应该学会自我调节。班主任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确保自己处于健康水平,并调试到最佳状态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高中班主任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保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科学有序展开。最后,学校领导应该关注包括班主任在内的学校所有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使教学活动有效展开,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
(二)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高中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高中班主任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要能够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心理活动的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方法与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以维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另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固然应该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学习成绩上,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只有保证心理健康,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才能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打击,在学习的路上走的更远更好。
(三)提高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首先,从高中班主任层面,使其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提高其开展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其次,鼓励班主任积极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不断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在帮助自己调节心理状态和心理压力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最后,学校要经常对班主任进行考核及培训,也可以适当对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班主任给予肯定和奖励,在帮助高中班主任提升内在动力的同时增加外部刺激,提高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四、结语
叛逆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入学课程,而到了小学高年级就是进入中学的一个过渡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正是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引路石,借助语文课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健康成长。
一、营造积极课堂,创建良好的学习心理氛围
良好的学习课堂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也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换位思考,将自己当作一个引导者,摒弃传统教学中一味灌输式的教学。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1.打造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相互友爱,教师尊重学生,学生热爱教师,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严格要求,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以身作则。
2.建立一个合理的学习期望。心理学研究的大量数据表明,一个过高的期望会给学生带来压力,而一个过低的期望会阻碍学生的进步。所以对于学生的期望不仅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其情感的变化。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发掘学生的兴趣,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避免带有命令式、灌输式的语言,尽量用鼓励和支持的语气。如“你要怎么做”“你做错了”等直接的否定,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应采用“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道题你是怎么构思的”等尊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正面引导。
二、挖掘课文中的心理教学内容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传播积极向上的思想,宣传社会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道德感。如李白、杜甫的古诗词,就是宣扬爱国、爱家情怀。其中李白的《赠汪伦》表达的是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流传至今。这些课文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因此,只有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教学是一个培养兴趣和塑造人格魅力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经验中不断研究创新,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拥有良好的素质。就像古诗所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像春雨润物那样,无声无息地去滋润学生的心田。
叛逆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3
一、高中生的心理特征
高中时期的学生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自尊心强、独立性增强,而且从活泼好动转向内向含蓄,不再主动和他人交流,而且开始封闭自我。这种心理特征表明学生的情绪不稳定,而且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容易自卑和自负。而且渴望独立,对于父母的管制有抵触的心理,叛逆想法比较多。
二、加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1.建立心理咨询室
由于高中生的心理比较敏感,不愿意轻易向他人袒露心声,所以教师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心理咨询室。由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而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心理教师要先将新生的心理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做好记录,建立系统、独立的学生档案,并和学生做好交流工作,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同时对于有心理障碍或者阴影的学生,教师要格外注意,加倍关注,并且进行耐心的疏导和沟通,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对于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QQ、邮件等交流工具,尽量避免见面式的谈话,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叛逆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困境 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36-01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重视,为此,国内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专家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研究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堪忧。
1 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
1.1心理健康标准混乱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各地学校已经广泛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是,由于广大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标准的理解不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标准不统一,很多教师还把学校规章制度要求以及中小学生行为守则中的内容与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相混淆。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标准。
1.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医学化
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学生视为病人的医学化模式,强调的是对个体心理障碍的咨询与矫正。有的学校把心理测验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只要测验不达标的同学就被视为异类,必须接受学校的治疗,而在此过程中,会诱发学生的自卑感,可能受到其他同学的疏远和嘲笑。有的学校专门开设心理辅导课,但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案例都是偶然的极个别的,而不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这种不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不能给学生心理带来疏导和启发作用。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具有针对性的,不能一概而论,也不是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就可以解决的,必须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路
2.1确立统一的心理健康标准
2.1.1区分好状态与特质
学生在处理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会因某些事出现情绪波动。例如,某次考试失利,导致某段时间郁郁寡欢。这是一种状态性的问题,是随着时间可以消除的情绪波动。而有些教师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便将此状况视为该生心理出现了问题,这就将原本是状态性的问题上升到了特质性的问题。何谓特质性问题?先天存在或后天形成的固定的性格和心理状态才称得上特质性问题,例如某生性格暴躁经常打架或是某生有自闭症等等。要想有统一的心理健康标准,教师首先要明确状态性问题和特质性问题的区别,并做到正确处理和对待。
2.1.2明确连续与二分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的,不能将一个人单纯定义为心理健康或是不健康。因为一个人的性格中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不好的一面,不能因为某些心理缺陷而忽视了其人格中健康良好的一面。而且,人的心理是一个结构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要引导学生向好的一面发展。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问题只是程度轻重不同,避免将学生截然分成“健康”与“不健康”两类。
2.1.3正确看待正常与异常
学生在青春期极易出现逆反情绪,导致某些叛逆行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是由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决定的,是这个年龄段普遍会出现的问题,具有阶段性,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异常问题是指那些不具有普遍性的,或者程度非常严重的问题,如学校恐惧症及某些行为等。
2.1.4注意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
我国现行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依据大多数人的行为表现而制定的,寻找共性是其出发点。但是,人各有不同,不能因为某些共性的问题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既要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标准,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
2.2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2.1讲求心理教育全面渗透
所谓课程化,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同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当作一门课程来设置,由专门的心理老师任教。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缺陷,心理课的开设对于学生心理固然有好处,但是如果其他课程教师缺乏必要的心理知识,也势必会影响学生心理发展。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讲求全面渗透。
2.2.2结合学生实际,创设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目前学校开设的心理课程存在很大缺陷,它向学生传授的还是关于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学科和理论知识,而不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学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学校不应只是死板的灌输理论知识,更要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2.2.3从整体原则入手引导
学生的心理出现异常,与其成长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对待问题学生的时候,不能单方面从学生的心理缺陷入手治疗,更要考虑其成长环境等大的因素,力求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例如,对待患有学校恐惧症的学生,不能单纯告诉他学校不可怕,更要探求其患病原因。很可能,他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导致自卑,或者学校有同学经常欺负他。只有从根源入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为学生的成长铺平道路。
3 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显而易见,国家、社会和学校,甚至家庭都要联合起来,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美好健康向上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统一心理健康标准和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路所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李万兵,龚丽萍.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对策初探[J].教育探索,2011(09) .
叛逆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5
关键词:应试教学;存在问题;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52-02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但在互联网环境下,中学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部分学生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及行为问题,所以强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程度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目前学校需要关注的重点。从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来说,很多学校并没有相关的课程,这让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互联网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互联网作为一个公共信息分享平台,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其中有对中学生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影响中学生"三观"的不良信息。
1.1正面影响。互联网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范畴,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知识信息,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中的不足,在拓宽自身知识面的基础上完善知识结构;互联网可以拓宽学生思维方式,学生通过与网络等互联网的不断接触,不知不觉间拓宽了自身思维与思路,使得自身素质得以升华;互联网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互联网的存在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扩大交流的范围与层次。
1.2负面影响。互联网造成部分学生行为不良,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谋求利益,很多中学生受到不良影响,这种情况下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跟上来,很多学生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造成违法犯罪情况的出现;造成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弱化,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虚拟人际交往,淡化现实中与人交流的基本技能,导致生活交往能力下降;部分中学生在于互联网接触中太过投入,造成离开后精神倦怠,丧失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与技能,产生孤僻、自私等不良心理情绪。
2.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常见问题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据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通过随机抽取的3万余名中学生心理检测,调查结果令人担忧:约有32%的学生有心理障碍,12%的学生有心理缺陷,28%的学生有心理失常现象。概括的常见问题主要有:
2.1学习力低。中学生自制力差,对于未来迷茫困惑,没有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多是被动学习,对学习产生厌烦和失落感。
2.2压力失衡。中学生最大的压力来自考试,常见的焦虑情绪就是考试焦虑,这种焦虑不仅对学习具有极大的危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潜在的影响。
2.3不良情绪。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抗挫能力低,适逢青春期,爱激动、易暴躁,不会控制情绪,处理问题不计后果,严重影响精神状态。
2.4人际交往障碍。现在的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叛逆,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我行我素,不合群,严重影响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
2.5网瘾与早恋。少数学生因学业失败,无心学习,靠上网打游戏排解学业困难,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或与异往过密出现早恋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有效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3.1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利用校园网开设"心理健康知识"栏目对中学生而言,心理健康知识较贫乏。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及不良行为不能正确认识,这种盲目错误的认识就需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而信息技术具有及时性,灵活性,资源共享性和隐蔽性的优势。避免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因此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辅导更具意义。可以为不同的对象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学生对一些敏感问题如与父母沟通的问题,与教师之间的问题,对社会生活的困扰,都可与老师进行在线交流。广大教师特别是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更应该加强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板报、演讲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让学生从古今中外,身边周围的许多鲜活的事件中感悟到人生的价值和信念的宝贵。
3.2让家长参与进来。传统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这种错误观念必须改变。呼吁家长参与到孩子教育的全过程。让家长参与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学校作为家长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通过团体活动的实践环节,缩短亲子距离,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许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认为孩子身体没病就是健康,所以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家长提高认识,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重视每一次家长会,向家长普及相关知识,中学生请专家为家长讲授公益课程,中学生弥补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空白,使家长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同孩子沟通。
3.3营建良好的教育氛围。若想使心理健康教育做得到位,做到实处,营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也非常重要,这种无形的氛围会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操得以陶冶。诸如创设心理健康墙报,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广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演讲比赛,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从形式和内容上营建良好、到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意义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还可以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力提倡并号召学生形成勤奋、共勉、乐学、自信、自强的优良学习作风,以从根本上创设并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环境。
4.结束语
手机和新媒体的普及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教育工作者应该迎难而上,结合现实寻找新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途径及方法。可以将手机等新媒体作为载体,搭建中学内部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机平台,打造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系统,最终实现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静.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求知导刊.2014(09)
叛逆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6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中;优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3-140
近几年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各个学校都积极主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并且还开设了心理辅导教室让中学生能够有倾诉心声的空间。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需优化。
1高中生的心理发育特点
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情绪变得焦躁不安,所以难免就会产生一些叛逆的行为,例如,中学生极其反对家长对自己专制,他们希望父母能够给自己一定的独立空间,从而会抵抗反对父母,致使青春期成为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危险时期。从心理学的角度上,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时候心理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以前的开慌乱变到现在的沉稳,从以前的乐观开朗变为现在的消极内敛。进去青春期后中学生的自尊心也变得极强,一些中学生不善言语性格内向在遭到他人带来的伤害时,情绪会不自觉的失控,并且极其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2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部分高中已经陆续设立心理咨询室应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在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中学生至少有十个小时都会与教师待在一起,所以教师会是学生倾诉心里烦恼的重要对象,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能够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室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填写一份心理档案,使老师可以充分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心中所恼,对于内心有着极其焦躁、叛逆的学生,老师应该要有耐心给予他们沟通和讨论,这样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从而帮助他们重新获得乐观开朗的心态。这样也有利于中学生成绩的提高,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学校的长远发展。
大部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都是由于学习成绩而引发的,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而他们认为这样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考入一所好的大学,这样他们以后的就业就会顺风顺水。所以许多中学生我心理健康问题都来自于父母对他们的学习压迫,而学校要做的则是关注学生的长处,积极的引导他们往自己长的领域发展,这样,他们既有了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有着对未来事业的向往。学校家长都应该更关注于学生的进步和成功,而不是局限于每次的周考、月考和期末考的那几个简单的数字。有的学生从小就会对学习没有兴趣,相反他会在其他方面比如舞蹈、艺术等方面有着常人无法察觉的灵敏度,所以家人和学校都应该关注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不应该用成绩去框住他们更多的长处。
古有寒窗苦读十载,今有发愤图强三年。当今社会,人们总会狭义的认为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就连学校甚至于教育局都被传统思想束缚,逐渐取消中学生的课外活动。就我个人而言,我的高中生活好像只有书本,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两点一线,往返于学校和家的来回穿梭,几乎没有去过其他地方,学校所举办的活动好像也仅限于周一的升旗仪式。就学校现状而言他们更应该积极地开展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心理健康。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可以带动学生们积极参加的兴趣,在兴趣的烘托下,他们会忘记自己的烦恼,在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也有可能认识到新的朋友,让他们有能够倾诉心声的好伙伴。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他们学习压力,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中学生每日埋头于书本不与人沟通,使学校氛围压抑沉闷,中学生的内心感受得不到抒发,久而久之,中学生内心的问题越积越多,始终找不到一种合理的方式解决。学校和教师应该创立一种新型的方式来带动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有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比如,上课期间做一点小游戏带动学习节奏,还能是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活跃的学习氛围可以积极引导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