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认识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认识理解范文1
关键词: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实验;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161-02
当今社会早已进入知识与科技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程度。只有不断取得创新和发展的民族与国家,才能引领当今世界的步伐,才能永远屹立于不败之地。
高校是知识与信息的产生之所与传播之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对于高校而言,既要积极培养人才,也要搞好科学研究。要做到培养人才与科学研究并重,在以大批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的科学创新、研究为基础前提下,努力将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起来。
创新要求就是在高校中将科研与教学、创造与学习结合起来所进行的教学。也就是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对学生的创新和科技意识进行培养,对所学知识能够进行深化认识、查补缺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高,也使得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更加接近,进而达到高效培养有用人才的目的。
一、科技创新的定义和特点
从广义上来说,创新指的是发现、发明、创造新事物。结合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培养教育上来,就是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根据教学和实践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考和革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1]。其目的是为了能力全面的高校人才、激发大学生创作的热情、营造良好的高校学术研究氛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经验,乃至取得一定成果――新发明、新发现、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市场、新产业等。由以上科技创新的定义可以看出大学生科技创新具有自主性、复杂性、丰富性的特点。
1.自主性。科技创新是一项学生自主思考、自己动手参与实践的活动。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参加各种创新活动,由自己提出方案、研究可行性、并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活动中遇到的一切困难,推动活动进展并取得一定成果。这种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作潜力,达到理论学习与科技实践并行的效果。
2.复杂性。科技创新活动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融会贯通、创新思考、创新实践。这比起传统教育单纯地进行知识灌输来说复杂许多,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素质的要求也高出许多。此外还需处理好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时间分配、自主创新和教师指导间的关系、个人创新与团队协作间的协调等一系列随之而来的问题。
3.丰富性。从形式内容上来说,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竞赛类、讲座类、实验类,甚至是发明创造,具有多样性。从范围来说,科技创新活动涉及了科研、学术、文化、艺术、生产、经营、保健、休闲等领域。可极大开拓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看待问题的能力[2]。
二、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正确认识。以传统教育观念看来,高校教学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偏向于一种灌输式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忽视,最终导致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容器”,缺乏独创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各大高校目前已纷纷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增加了如设计、创新实验课程等,但由于重视程度不足,这类活动缺乏一些必要的支持,以致于活动最终流于形式,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除去学校因素,部分大学生自身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一些学生认为自身条件不足,没有参加此类活动的能力;一些学生认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耽误时间,影响学习;还有一些学生则根本没有把科技创新活动和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联系起来。这些说明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
2.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的基础在于对基础知识的储备程度和掌握程度[3]。大学扩招后,生源学习水平下降,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直接影响到他们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科技创新活动要求学生基本功和专业能力都达到一定程度。学生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和概念,创新思维能力弱,没有心思长期致力于某项研究,缺乏科学的热忱和执着。知识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使得他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也相对较差,或者学生有这方面的意愿和兴趣,却因缺乏足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而不得不放弃。
3.激励机制与保障措施不健全。首先存在资金问题,和维持高校一般运作相比,学校投入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相对匮乏,也缺乏完整的资金奖励制度,以致许多学生需要自筹资金[4]。其次是师资配备问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高水平指导教师的缺乏,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效果不显著。还有场地设备配备不足,虽然大学生科技创新一直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但长期以来,由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单一,学校也缺乏创新活动场所的建设,有些学校只为了参加相应的全国性的竞赛而临时搭建一些活动室,谈不上活动场所的建设,更没有相应设备的投入。
三、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方法
1.转变高校的传统教育意识。首先高校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一改传统教学方式,变“授业”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启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追求。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科技创新研究。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地合作学习、创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被动实践到主动实践的转变。
除传授知识外,高校还应坚持实践性原则,把课内课外内容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课本,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技创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研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开拓创新本领,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学校必须加快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效率,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5]。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授课方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成绩,达到课堂效果最优化,知识掌握最大化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研究、多创造、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强化学生创新思考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学生开创精神、探索精神的发扬;通过教和学,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
3.校方应给予充分支持。(1)提供足够人力物力用于搭建创新活动平台,完善创新活动的运行机制,确保创新活动顺利开展[6]。学校可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教学实践基地、设立科技创新实验室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2)构建系统的竞赛体系和激励机制。构建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科技创新竞赛体系,是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载体。多举办校级、院系级竞赛,来推动学生科技竞赛工作的日常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并对大学生科研成果予以物质上的奖励和一定的荣誉、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计分等,以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敢于创新、追求创新的氛围。(3)发挥优秀指导教师的作用。正确的指导可使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师课题、担任教师科研助手等方式,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素质。指导教师可多开展培训、讲座、学习交流等多种方式,实现有效管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4)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将创新文化升华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校园的创新文化是否浓厚关系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当前,高校要进一步改善与升华校园文化,将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营造群体创新气氛,形成鼓励、支持创新,人人探索创新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84-91.
[2]杨震.试析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创业经济,2006:47-48.
[3]周琳,杨大方,刘翠,等.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5,(2):130-131.
[4]朱爱胜.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77.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认识理解范文2
近年来,在“强化海洋特色,培养精英人才”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我院积极探索形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1+4”模式,即围绕一个目标:创新性研究型海洋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用好四个平台:“开展‘走近科学’科技创新学习月系列活动”、“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习基地”、“‘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等竞赛活动”、“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等科研计划”,积极组织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学院优良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学院几年来的努力取得了像全国“挑战杯”竞赛二等奖、连续两年获全国海洋知识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多项、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一系列突出的成绩,学院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普及率也达到了70%。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科技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在于,科技知识不等于科学素质,知识与创新能力是不同概念,科学素质(思维、方法、精神、创新能力)要后天的培养,而第二课堂是重要形式和途径。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超常的创新理念、敏锐的创新思维、基本的创新能力和优秀的创新人格。科技创新能力是反映创新t题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主要包括对创新主题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和操作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它是创新思想获得表现的载体,因而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
1.科技创新氛围不浓,学生创新能力相对滞后。
从整体上讲,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缺乏应用性,不能形成研究成果向生产力和经济价值的转化,没有市场的导向性调节作用,不利于营造科技创新氛围。长期以来,高校的学生工作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稳定和校园文体活动的开展,虽然近几年对于科技创新活动有所涉足,但力度还不够,不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导致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相对滞后。
2.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不足。
当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高校推广较慢,有的甚至没有起步,缺乏高水平的指导教师或教师指导不足是重要的一个原因。高水平的指导教师是指能够教书育人,忠于职守,关爱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学术前沿,具备创新精神,具有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热情的教师。在很多高校,一些有科技创新愿望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往往靠自我拼搏,成功率较低,易于使学生失去信心,最终事倍功半。
3.具有创新意识,但创新的动力不足。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基础之上的。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受我国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制度、传统教育方式和高校评价体系的影响,忽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知识观、教育观和学习观没有得到根本变革,大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崇尚意识与大胆开展科技创新实践行动的意识仍然很弱。很多学生意识不到创新能力对于长期发展的影响,导致学生满足于已有专业学习和考试成绩,创新动力明显不足。
4.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保障不力。
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少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数高校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只强调教学工作是“主旋律”,不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使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对课本和现有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二是目前高校的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开放力度不够,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三是很多高校相应的领导机构、组织管理、制度措施等还没有建立健全,没有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学校的学术活动之中进行管理。
三、整合资源,构建多方位的大学生科技创能力培养服务体系
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高校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也是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营造更加浓厚的青年学生科技创新氛围,多方整合学校教学、科研、学生教育与管理、校园文化等多渠道、多环节的资源,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构筑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了学校主导、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1.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念。
高校要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转变教育观念中那些不利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要以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教育由注重传授知识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学校要以“挖掘潜能、培养兴趣、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为宗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树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人才教育体系,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2.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体系和学生的评价体系。
当前,课堂仍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渠道。面对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越来越短的知识更新期,高校要从创新教育的主旨出发,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全面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变课堂灌输教学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在考试方法上,要改变着重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着重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要根据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开设创新指导课程,设立创新学分,开放实验室,使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内容之一。在学生发展和能力的评估标准上,树立多层次、多种类的目标建设,加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鼓励机制。
3.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针对不同年级,我院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对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学到的专业知识较少,所以重点是通过参加科技创新学习月系列活动(包括学术讲座、科技创新讲坛、科普宣传等)来培养、激发广大学术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由于有了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和能力,同时结合本科德育导师负责制,直接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中去或选择一些要求较高的应用课题,充当科研助手协助教师做些基础性研究工作,应用课题或者本科生科研项目直接作为毕业论文课题,继续深入进行,由于所做课题由浅入深、时间相对较长,对学生能力提高来说很有意义,也容易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成果。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参与全国“挑战杯”竞赛等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其中,校内竞赛要关注群众性与参与度,照顾到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分专业、分层次举办,形成系列化、届次化,扩大影响力,着力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校外竞赛要关注针对性和成果化。要选择好参赛项目,配备高水平的指导教师,组织好参赛队伍,培育一批创新性强的学生科技成果,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引导大学生强化创新意识,敢于迎接挑战和展示才华,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4.建好一批相对稳定的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建立基地活动长效机制。
基地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习的平台,是激励广大学生刻苦钻研,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单位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我院已经建立了“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等17个国家海洋局系统稳定的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并建立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各项科技创新实习活动的长效机制。
首先,抓好基地建设。第一,唱响主旋律。为了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我院与国家海洋局系统分局及中心站双方在海洋监测、海洋管理、海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第二,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科研实践活动,为对方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托和服务。第三,要善于总结提高努力从各项科研实习活动中进行总结,不断提高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积累经验。
其次,建立基地活动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我院为基地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托和服务,在相关研究课题中承担一定的技术咨询和技术依托。二,基地在科技生产和台站观测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实习场所和指导,承担相关项目的海洋观测和试验报告等。三,加强基地海洋科技或学术等方面的经常流,举办不同形式的科学研讨会,同时不定期共同举办大型海洋学术论坛。
5.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认识理解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意义 现状 途径
一、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法律规定的高等教育中心任务之一。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展、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对于工科类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和学校整体工作中实现“有为、有位”的坚强阵地,更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全面成才的宽广舞台。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在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1.具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毅力。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甚至放弃追求。例如,我院科技创新园每年刚开学招新的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但到学期末能坚持一直在创新园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很少。
2.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上。工科大学生普遍具有科技创新动机,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造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近期对我校在校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88.9%的学生未尝试请教老师写过学术论文、68.7%的学生未进行过某种发明创造、71.3%的学生不经常阅读图书馆提供的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可见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没能好好把握学校提供的创新条件。
3.思维活跃,但缺乏科技创新思维。
大学生在成长接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维相当敏捷,但同时也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1)功能固着,将某种对象的功能和用途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的突出表现;(2)权威迷信,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导致思想僵化和禁锢;(3)思维惰性,根据考试内容进行功利性学习。
4.科技创新“体验型”多,成果转化少。
为激励“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各大高校都在政策、资金和学生期末综合测评上给予倾斜和支持。然而,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三大激励措施:证书、学分、奖金却成为部分同学参与活动的“动力”。其结果是部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力量。
我们应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通过社团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氛围,把大学生从机械地接受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例如我校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了各种科技社团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科技社团充当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通过组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活动。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多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更多学生进入学术环境,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各类作品大赛、制作和发明比赛,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塑造创造人格力量。
2.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然而,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必须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的开展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如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3.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作为保障才能起到实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管理方面的制度,如人员的安排、机构的设置、资金的投入、场地的建设,等等,都应该建立科学和规范的制度。二是相关的奖励制度。奖励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有国家级、省级的,也有学校甚至院系一级的。在学生奖励方面,可考虑设立“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大学生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学分折算制度及科技创新成果与相关课程考试成绩挂钩的制度;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奖学金挂钩的制度及制定科技创新与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制度,等等。在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方面,如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建立指导教师优先晋升职称、职务及优先给予科研课题立项的制度,以及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制度。还要设立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集体奖,充分调动大学、院系和学校其它部门和社会有关部门的积极性。
4.以学习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阿尔温・托夫勒的这句名言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的层出不穷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只靠学校阶段性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求。因此,除了学校教育之外,人们的学习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个人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中,从而使学习贯穿于整个人生过程和整个社会活动之中,即生活即学习。新世纪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重视奠定人的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我们要研究大学生怎样学习和应当怎样学习,要教大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养成创新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
[2]沙洪成.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8):76-77.
[3]童亚宾,李艳君.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49,(9):126-127.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认识理解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自我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37-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创新能力一般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目标任务,提出新理论、新构想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精神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原创性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能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
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是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意识。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结合,是判断推理敏捷,概括综合准确,分析思考深刻,联想想象新奇的高级智能思维方式。创新技能是指创新主体在开展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包括信息加工技能、动手操作技能、运用创新技术的技能和表现及物化创新成果的技能等。创新精神包括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勇于开拓的精神,对新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品质。
二、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1989年的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标志着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迈向了比较系统的轨道。1999年的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进一步深化了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近几年来,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到各方面束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活动形式单一
目前的活动主要以团委的活动形式开展,作为第二课堂的一部分,因此相应的投入有限,重视程度不高。虽然学校里的社团和协会很多,但真正和科技创新相关的较少,缺少学术气氛,科技含量不高。就学术报告来看,主动参加的学生较少,高年级的学生参加的较少。很多学术报告可能需要强制学生去听,效果也不理想。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学生涉及的面不广,只有小部分学生参与。
(二)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有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有创新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由于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致使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产生了灵感,缺少横向联系。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了创新目标不够明确。
(三)学生时间精力得不到保证
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明确的目标。理工学生课程设置的较多,学习压力较大,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而且学生一开始参与的热情较高,但坚持下去的少。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思维标准化,迷信权威,此外,学生对其它相关学科的了解甚少,也不利于学生发散型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指导教师考核机制不健全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指点,而高校中部分教师本身存在创新意识不强、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很难对学生很好的进行创新性活动的指导。高校缺乏对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导致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仅仅成为个别教师的“业余爱好”,长期研究的少。
(五)制度建设不完善,经费来源不足
目前没有形成有效的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制度,且大部分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讨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研讨式教学很少。课内教学的实践环节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没有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构,活动经费匮乏都是导致科技活动无法开展的原因。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自我培养的途径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统一管理,将创新文化升华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营造群体创新气氛,形成人人参与探索创新的良好风气。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大学生培养方案,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行启发式、个性化教育,通过采用双语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针对性地讲解课程重点,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课后布置一定的思考题及实践题,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思考与实践的良好习惯。同时,鼓励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共同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增加科技活动投入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选择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参与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来,通过指导教师工作责任制,开展评奖评优等途径提高教师参与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等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责任意识。同时,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除学校拨付的科技创新活动专项资金外,积极寻求社会支持,通过与企业合作,争取社会赞助等方式增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经费总量,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
(三)勤于实验观察,树立创新意识
对于验证性实验,注重试验操作步骤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培养自己严谨的实验态度和作风;而对于探索性实验,应灵活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实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想象,对多种因素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培养学生具有全局观点并善于应变的能力。
(四)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锻炼创新技能
通过选择性地参与教师的在研课题,担任教师的科研助手,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为“升堂入室”奠定基础。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做些辅的工作或参加某些力所能及的子课题研究,提高大学生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加深对相关基本理论的理解,认识学科的前沿与发展趋向,拓宽科研思想,促使其在专业上向纵深发展。
(五)努力学习课程知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
大学课程的学习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公共选修课程等三个方面。对于基础课程的学习要全面系统,扎实掌握基本的内容及原理,这是以后学习的基础;而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扎实掌握课堂知识的前提下,应该理论联系实际,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勇于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对于公共选修课程的学习,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大学学习规划广泛地展开联想,要敢于跳出专业学科领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参与学习校内或校际间开设的辅修或者第二学位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林法,张英香.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2005,8(22):82-85.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认识理解范文5
关键词 本科生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项目
中图分类号:G31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并且已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五条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年来,全国很多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包括多种多样全国性科技竞赛活动;从国家到省再到各个学校都设立了各种科技创新研究计划;同时各个学校还广开门路,通过各种途径与社会力量结合,设立面向本科学生的科技创新研究计划。许多学校已将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大学本科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已经纳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虽然已有多年,但仍然是一个新兴事物,值得总结和改进。笔者及笔者所在的实验室近3年来一直指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指导的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 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现状
近年来,全国面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很多。有形式多种多样的全国性科技竞赛活动:如由、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性的动物技能大赛等;各省、市也举办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竞赛活动,各地方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举办的科技创新活动;从国家到省再到各个学校都设立了各种科技创新研究计划;各个学校广开门路,通过各种途径与社会力量结合,设立面向本科学生的科技创新研究计划等。据不完全统计,作者所在动物医学院4年来,学生成功申报科技创新课题100余项,参与申报的学生500余人,占整个学生总人数的近20%,和全国其他地方的情况大体相当;全国动物技能大赛连续4年在我校举行,参加人数4年来近100人。学院为了拓宽创新项目的渠道,联合社会力量,设立了多项科技创新项目,即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同时也扩大了学生培养的途径,是一个双赢的好事。
从我院4年来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年级情况发现,参加学生年级的主要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其次是三年级的学生,有部分为大一的学生和大四学生,这个结果和全国其他地区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这个分布也符合事实。大四学生由于考研和就业的压力,分散了很多精力,进入工作搜寻期和角色转换期;大学一年级由于刚进校门,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多,科技创新活动尚处于启蒙阶段和适应期;大三由于对大学学习的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对于大学第二课堂的活动有比较大的选择性;大二学生对专业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专业学习又有神秘感,因而他们探索的欲望最强,因而参与的人数更多。二者属于专业学习和素质拓展的黄金期。正因为如此,因此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群体具有本身的特点和不足: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和知识储备不足。大学生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 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思维较敏捷。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致使他们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2 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平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为了更好地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平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2.1 明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培养目标和重点
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七条标准 :第一,有积极进取开拓精神;第二,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 ;第三,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第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五,有终身学习的本领,并能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第六,有丰富多彩的个性 ;第七,具有和他人协调与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近年来,我国对本科生的培养,一般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为目标,使他们具有全面的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活跃的思维能力。
本科生科技创新是以大学本科在校生为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参与为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同时利用多种环节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认为本科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不能脱离本科课堂教学,应该是建立在本科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的学生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深化和补充,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是对于一些学有余力、又有特别爱好和特殊才能的学生的进一步培养。通过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白自己的潜力、兴趣爱好和职业需求;拓展专业知识,达到使课堂甚至从其他途径得来的知识能活学活用;对于一些特殊才能的学生奠定职业基础。通过参与科技创新项目,使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由于这个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凸显其创新才华,因此在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逐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持之以恒进行实施解决的能力;适当注意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肯定地说,如果在进行科技活动的过程中能获得好的创新性成果,对于他们的成长将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2.2 利用本科科技创新项目创造良好的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环境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人才的成长也是如此。我们在科技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为学生的参与者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培养和成长的良好环境。
(1)让学生参与选题。在选题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参与讨论,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选择研究的问题)、分析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在选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选题的难易程度,使学生能理解并且通过适当的努力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课题。课题太难容易打击他们参与课题的积极性,太易可能会使他们对科学研究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大学生还处于科技创新培养的初级阶段,因此在选题过程中应注意在选题考虑新颖性的同时,注意选题的趣味性,最好是一些学生有过思考但又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例如日常生活常见的但有蕴含科学意义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2)注意指导团队和研究团队的建立。研究表明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师承效应、共生效应即人才团现象等。人才不是单个出现而是呈现团队式出现或成批次地涌现。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指导老师固然重要,但是良好团队建设也同样重要。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建立一个人员组成合理的团队,将有利于在创新课题的完成过程中创新能力得到迅速提高。指导团队和研究团队吸收研究生的参与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研究生由于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对于对科研过程、实验技术还不甚了了的二、三年级本科生具有良好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同时还能减少指导老师的工作量。本科生、研究生和指导教师在科研项目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3)注意创新课题研究进展,容许学生中途退出和新学生成员的加入。建立课题汇报制度,定期检查课题进展情况,及时解答学生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使学生得到很好的指导。对于通过一定时间的科研工作后,由于各种原因希望退出的学生,指导老师在弄清情况后确实不适合在继续下去,允许退出。吸收愿意加入研究团队并经指导老师面试确定适合研究工作的新同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一年,如果课题进展良好,取得值得深入研究的成果,考虑到科学研究的延续性,可以以原研究团队为基础或组建新团队继续申报。
参考文献
[1] 吴际,刘超.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初探与分析[J].计算机教育,2009(17):57-60.
[2] 蔡雅萱,马丽媛,陈立娜.高校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调查研究[J].学术探讨,2011(5):204-205.
[3] 苏海泉.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3):50-53.
[4] 潘建广,何慧星.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专辑):223-226.
[5] 田起宏,韩笑,雷涯邻.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6):82-85.
[6] 周晓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刍议[J].山西科技,2010.26(6):21-22.
[7] 骆冬燕.大学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22-24.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认识理解范文6
关键词:跨学科教师;大学生;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74-02
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前提,不同学科教师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围绕某学科科技创新活动,在课堂创新教育和课外创新实践过程中,共同拟订指导计划,依据教师各自专长,共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大多数普通高校,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主要是本学科教师,很少组建跨学科教师指导团队。而在项目指导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问题,仅凭自己阅读资料很难深刻理解,亟须相关学科教师的专业帮助。明确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论内涵和内在机理,构建有效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一)高校自身发展需要: 整合、优化与提升内部资源
一般情况下,高校的二级学院(系部)分别负责组织、培训和指导本学院(系部)学生参加各级别科技创新活动,学院(系部)之间往往很难共享培训和指导资源,比如竞赛场地、培训资料等。借助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时机,每个学院(系部)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内部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效的共享、整合和优化,提升内部资源使用的效率。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报告中指出的,“取得优异成绩的机构,正是那些善于以灵活方式和合作精神开展跨学科界限的教学的机构”[1]。因此,加强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科学研究由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学术能力。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不同层面和不同形式的合作,将各学科间有逻辑和自然联系的或者重合交叉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整或合理延伸,使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合力的系统结构,发挥最大的整体功能”[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受益者,都能完善自己原有的创新素质结构,获得新的创新技能。
当前,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是跨学科合作研究,在填补学科微观化后空白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并不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传统学科群为基础,需要融合不同学科之间的理念、方法、技术、理论和范式等内容。根据研究问题需要,“以不同的集合方式将学科群连接成网状学科结构,并形成以某一学科(群)为主体的组织体系”[3]。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的过程,亦是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过程,拓展彼此的学术视野,不断探索知识前沿问题。
(三)学生创新素养发展需要:践行合作创新精神
与实践
不同学科教师的协同指导,进一步加强对其他学科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共同交流,有机整合其他学科中的知识和方法等内容,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的有机整合,指导理念和方式方法的融合贯通,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使受教育者了解到其他领域的知识,从而有助于发挥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4]学生时刻感受着跨学科教师教学合作创新的精神,并不断地在实践活动中践行这种精神,促进自身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
实施建议
(一)顶层设计:构建制度保障
1.提升观念意识,重视协同指导的意义。建立校级指导委员会,各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委员,主管教学的校长负责指导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只有校长、院长(系部)、教务处长和教研室主任等各级领导都能够充分认识到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工作和课程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与配合,才能保障协同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协同指导的教育价值。
2.组建教师团队,建立协同指导机制。校级指导委员会负责组建教师团队:遴选各学科优秀教师,确定团队负责人;评估协同指导过程中各位教师的表现,按照相应的办法给予奖惩;监督协同指导的运转,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的支持,例如提供场地设施和安排课程等,保障协同指导机制的正常运转。
3.完善激励措施。协同指导的过程伴随着协同代价[5],即“人与人在价值互动中为了实现协作所费的时间,包括组织时间、协调的时间、激励的时间、沟通的时间等”。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效益往往仅能驱动少部分教师协同指导的内在动机,多数跨学科教师更加在意协同代价的补偿机制。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跨学科教师参与协同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关激励措施必须完善并且奖励力度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的相关激励措施一定要全面、科学、合理和细致,坚决杜绝蜻蜓点水式的激励力度,要让参与协同指导的教师获得有尊严的、恰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二)全员参与:探索协同指导的路径与方法
1.协同开设培训课程。协同开设一门课程,讲授在不同学科视角下如何分析和解答同一个问题。以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为例,几乎每一年的竞赛题目都包含着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2011年“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2012年“机器人避障问题”,2013年“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2015年“‘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显然,在对大学生开展数学建模培训时,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至少应当包括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教师,协同开展各种赛前的培训工作。当然,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师对上述数学建模问题也有自己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也可以吸纳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师进入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密歇根大学的教学实践表明,“参与跨学科协同教学课程的学生在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整合能力、协调复杂差异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6]。因此,指导教师团队应当围绕某一项或几项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协同式的课程体系,有序安排衔接课程,讲授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2.协同指导创新项目。高校普遍设置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每年都开展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包括校、省市和全国等不同级别的科技创新项目。这类科技创新项目一般允许有两位指导教师,可以由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协同指导,指导对象是由学生自由组建的团队。围绕同一创新项目,来自不同学科的两位指导教师展示和发挥各自的学术特长,引领学生从不同视角入手,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创新项目。这是一个合作教学和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最终目标是更好地完成创新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协同组织创新竞赛。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积极学习创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载体与实践平台,也是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效果的重要检验平台。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和组织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参加这些竞赛,通过竞赛促进协同指导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目前国内的科技创新竞赛主要有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计算机设计竞赛、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实践竞赛、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等,国外的科技创新竞赛主要有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和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
(三)明确职责:恪守学术道德
学校在促进更多教师能够参与协同指导工作中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教育师生恪守学术道德,谨防学术违规。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教育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时,要强化赛前的指导工作,杜绝教师在赛中的违规指导。一般地,竞赛都要求指导教师不能在竞赛期间针对竞赛试题给予学生帮助,只能做一些组织性的工作。指导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更好的竞赛成绩而违反学术道德。
参考文献: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6-127.
[2]李明善.教师专业发展论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107.
[3]邹晓东,陈艾华.面向协同创新的跨学科研究体系[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64.
[5]蔡剑.协同创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80.